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概念教学
例谈地理概念教学
的认知冲突 中 ,找到 “ 激发点 ” ,激起气候 、热带雨林三 例3
个概 念
【 例1 “ 界线”概念 】 日
在 学 习 “日界 线 ”概 念 时 ,可 编一 个 双胞 胎 “ 妹
这 是 学 生 经 常 混 淆 的 三 个概 念 。 三 个 概 念之 间有 密切 的联 系 ,既 具有 属种 关 系,又有 因果联 系。地球 上
果。
个 则 引导 学生通过 对 照 比较 ,得 出与 此概 念相 反 的属
}和 特 点。 生
地质构造 示 意 图 地 貌 成因
山岭 ( 背 内 力作 用 ,挤 压 岩 斜 山 ) 层 向上 拱 起 形 成 背
【 例2】 太阳高度的概念
太 阳 光 线 对 于地 平 面 的
右 边 的 示意 图 ,直观地 展 示 太阳 高度 的 内涵 。
2 比较 分 析易 混 的地理 概念 .
外 力 作 用 , 向 斜 槽
高中地理 中有很多地理概念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 区别 ,学生若只是死记硬背 ,容易出现 “ 张冠李戴”的
\ , ,
1
山 向 部受 岭( 挤压岩 石致
斜
褶
外 力作 用 , 背斜 顶 谷地 ( 背 部 受 张 力 ,岩 石破
斜谷 ) 碎 ,易受外 力侵蚀
交 角 ,叫 做 太 阳 高度 角 , 简 称 太 阳 高度 。教 学 时 可 采 用
地面
成谷地 。
皱
向
斜
谷 地 (向 内力 作 用 ,挤 压 岩
斜谷 ) 层 向下弯曲形成. .
热 带 雨 林 带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热 带 雨 林 属 种 关 系 属 概 念 : 陆地 自 种 概 念 :气 候 类 概 念 :植 被 类 种 然 带 划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活动研究——以“喀斯特地貌”为例
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活动研究——以“喀斯特地貌”为例发布时间:2021-05-13T11:31:04.57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期(下)作者:刘诗瑶[导读] 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知识抽丝剥茧“引出来刘诗瑶广东省肇庆宣卿中学,广东肇庆 526700摘要:问题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将教学知识抽丝剥茧“引出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过程。
以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为例,分析问题式教学的设计原理,从情景结合、难易设置和认知冲突等方面总结问题式教学的利弊及目前面临的问题。
以期设计由浅入深、层次鲜明的问题式链条,帮助促进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高中地理;喀斯特地貌一、背景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是课堂深入探究的有力手段,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
问题式教学最早能够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追问”逐步解决自相矛盾的观点,获得新的认知。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式教学不在“教”,而在“问”,问题的提出比解决更重要。
它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过程[1]。
对于实际操作而言,有许多需要精心策划和组织实施的问题式教学,特别是在教材的活动中。
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设计组织了一堂以问题式教学为主的教学设计,通过“喀斯特地貌”的案例,分析问题式教学的利弊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实施教与学。
二、教学设计本文以“常见的地貌类型——喀斯特地貌”为例,这一部分内容为新教材的新增内容,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仅掌握地球圈层结构岩石圈及初中地理五大地形的相关知识,尽管在生活中接触过相关地貌形态,但缺乏对地貌的整体认识和细节观察,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地表形态的知识。
该部分知识结构较为复杂,新概念较多,对于高一阶段刚接触自然地理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本节课标要求“通过观看视频或野外观察,识别几种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课标重点在于如何识别地貌景观和叙述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实现概念转变
认知冲突教学策略实现概念转变
陈文鑫
【期刊名称】《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7(020)005
【摘要】从认知结构改变模式得知学习者大部分概念的掌握需要通过概念转变来实现,根据不同的冲突模式而设计的认知冲突教学策略能解决前概念的困扰,使得概念容易接受.通过物理课程教学实践总结了运用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基本步骤,并且指出了该教学策略在理工类课程中的独特地位.
【总页数】4页(P149-151,160)
【作者】陈文鑫
【作者单位】浙江万里学院,宁波,31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3
【相关文献】
1.谈概念转变学习中认知冲突的创设 [J], 姚国平
2.认知冲突策略在概念转变教学中的应用*--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为例 [J], 徐梦珊
3.基于认知冲突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J], 袁雄敏;
4.“唤醒”概念转变的萌芽——浅谈小学科学课堂认知冲突的情境创设 [J], 潘璐
5.认知冲突策略在小学科学概念转变中的应用与研究 [J], 黄金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认知冲突设计有效教学
基于认知冲突设计有效教学摘要:学生经历生活和学习,已在头脑中形成了认识世界的经验概念和方法,但这些概念和方法往往具有不成熟性,这样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奇思构想。
在实施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巧妙地设置经验概念和事实实验的认知冲突,使这个认知冲突成为学生思维发散、开阔的源头。
关键词:认知冲突经验概念有效教学初中学生经过自己十几年的生活和学习,在他们头脑中必然存在了用于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而这种经验方法许多是比较幼稚和想当然的想法,怎么样才能更多地暴露他们的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冲突,这在实施有效教学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意识到学习不再是学生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建构的过程。
这样就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的面前,即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呢?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是设法把学生的经验概念和经验方法与科学概念发生认知冲突,让这种认知冲突促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让这种碰撞成为学生思维发散、开阔的源头。
[1]下面笔者将通过课堂案例和反思来谈谈笔者的做法和看法。
[课堂案例一]汽化与液化——蒸发笔者在教授汽化与液化——蒸发这节课内容时,设计课堂导入内容如下:1.师:“大家夏天热了,把教室里的电风扇打开来扇,就会感到凉快,是吗?”学生回答“是的。
”1.师:“那么为什么电风扇扇会感到凉快呢?”学生回答:“电风扇把凉风扇来了,所以人感到凉快。
”师:“恩,电风扇把凉风扇来了,所以人感到凉快,很好。
那么现在,大家桌上都有一支温度计,现在请同桌间互相合作,一个同学用本子扇风,一个同学拿着温度计,大家一起努力合作,让本子吹来的凉风使温度计的度数下降1摄氏度。
全班同学比一比,看哪一组同学最先完成任务。
”全班同学都热血沸腾,都想要拿冠军。
在我的口令下,大家开始了。
只见每个小组都积极地投入到了活动当中,同学们一边扇,一边关注着别人,他们一个个都紧盯着温度计,生怕一不留神,错过了读数,输给了人家。
巧设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思维
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维认知冲突是指个体内部观念、信念或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或不一致,这种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其重新审视问题,获取新的认知,并引发深刻的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为了有效地设定认知冲突情境,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发现矛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或者相互矛盾的观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就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解释,让学生自行分析讨论,从而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
又如在物理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自行探究虹的形成原理,由此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疑问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促使学生主动解决认知冲突。
一旦学生发现矛盾,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主动探寻解决的途径。
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思路,论证观点,分析问题,逐步解决认知冲突。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篇有关情感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里引发的情感矛盾开始思考、讨论,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悟人生、探究情感,从而解决情感认知冲突。
拓展学生的认知领域。
利用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拓展认知领域。
在生物课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研究一些复杂的生命现象,如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细胞分裂的过程等,引发学生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思考,拓展他们的认知领域;在美术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多种材料的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激发学生对创意和艺术的认知。
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
认知冲突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认知冲突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情境式教学探索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地理情境式教学探索作者:王立军赵军利来源:《地理教育》2024年第14期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理论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1],深度学习正是这样的活动和过程。
一、深度学习与情境式教学1.深度学习深度学习又称深层学习,是1976年瑞典哥德堡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马飞龙和罗杰·塞里欧首次提出的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两位学者通过一系列的学生阅读实验,批判和反对以单一记忆为主和接受为主的浅层学习。
一般认为,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2]。
深度学习契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养的学习。
2.情境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利用其中的生动场景与教育因素综合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教育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方法[3]。
利用生产生活、学科发展和科技前沿等情境素材,将学习内容和真实生活关联起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挑战学生认识角度。
情境式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学习体验,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3.深度学习与情境式教学的关系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复杂程度高的真实问题时,表现出的能够创造性地分析、较快形成解决思路、迅速进行决策、快速整合资源解决问题的可迁移的素养,是深度学习学科育人的追求。
这种素养是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中、创生新意义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中间的重要载体就是情境素材[2]。
可见,深度学习与情境式教学不是割裂的两种教学理论,二者存在一定的融合性。
微课教案初中地理
教案:微课——初中地理《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民族宗教等情况。
2. 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关注,增强国际视野。
二、教学内容1. 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2. 中东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3. 中东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张中东地区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激发学生对中东问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微课视频,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民族宗教等情况,为学生分析冲突原因奠定基础。
3. 课堂讨论:观看微课视频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
4. 分析冲突原因:引导学生从地缘政治、资源争夺、民族宗教矛盾等方面分析中东地区冲突的主要原因。
5. 案例分析:通过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冲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中东地区冲突的复杂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认识到中东地区冲突的严重性,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原因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中东地区冲突原因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微课教学的效果,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制作关于中东地区冲突原因的微课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资源。
2. 地图:提供中东地区的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
3. 案例资料:收集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冲突的相关资料,为学生分析冲突原因提供实例。
六、教学建议1. 结合微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和民族宗教矛盾。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注中东地区冲突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六步法模式刍议
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六步法模式刍议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型教师作为课堂“平等中的首席”,必须改进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
如何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模式,从而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潜能,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形成地理学科的思维品格是本文的探究核心。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六步法笔者致力于优化中学地理课堂,根据国内课程目标的设定、地理学科的性质和新课标的特点,在借鉴他人先进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理课堂教学的“六步法”模式。
一、“六步法”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背景1.从学习理论基础角度。
(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通过感知、领会和推理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方面;教学应注重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2)杜威“经验性”学习理论:教学过程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目的,制定,利用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和评价教学成果。
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3)现代教学论观点: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2.从课程理念角度。
不同的教学模式反映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某一学科时还要能够突出这一学科的学科特色。
因此,教学模式的改变一定是基于课程理念上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地理学科要在教学中体现以下几大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地理课程要提供侧重基础性的地理和技能,教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存力。
(4)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
基于认知冲突的概念转变教学策略
己的信 念产 生 冲突 。科 学教 学 中 ,
引 发 学 生 认 知 冲 突 对 于 前 概 念 转
吹 不 起 呢 ? 马 铃 薯 为 什 么 浮 起 来
了 呢 ?从 而 激 起 了学 生 浓厚 的探
变 具有关 键 意 义 , 因 为学 生 只有 体 验 到认识 冲突 , 才 能感 受 到 已有概
锤 越 重摆 得越 快 , 摆 锤 越 轻 摆 得 越 慢 。然 而经过 实 验探 究 、 分 析 测 量
例如 , “ 空 气 占据 空间 ” 内容 导 入 教 学时 , 教师 提供 两种 不 同 的瓶 内气 球 ( 瓶 底钻 孔和 不 钻孔 两种 ) , 分 小 组进 行“ 吹 气球 ” 实验 , 学生 通 过观 察发 现有 的气球 能 吹大 , 有 的 不能 吹大 。又如 , “ 马 铃薯 的 沉浮 ” 马铃 薯先 后 放人 清水 和 盐水 中 , 出
突, 使学 生信 服科学 概念 的正确 。 例如 , “ 摆 的研 究” 内 容 教 学
中, 很 多 学 生 根 据 自 己 的 经 验 预 测
到摆 的快 慢 与摆锤 的重量 有关 , 摆
论 的生 活 实 例 和 实 验 现 象 等来 创
设 情境 , 引 发 学 生 的认 知 冲 突 。
气 的气 球 要 重 , 学 生 原 有 的 认 知 与
个 实 验 中出 现 的对 比现象 引发 了 学 生强 烈 的认知 冲突 : 气球 为什么
个 显然 的 矛盾 , 从 而 使该 人对 自
至
亘
56
豳 ⑤
湘 l l l 。0 0 版
实 验结 果形 成 了很大 的 冲突 。 3 .利 用 科 学 史 引发 认 知 冲 突 教 师 可 以 在 教 学 中针 对 具 体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
教学中对“认知冲突”教学策略的运用阳信县阳信镇张黄小学王建新2011年11月1日21:34浏览:35评论:11鲜花:4专家浏览:1指导教师浏览:5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教学也一样。
没有一个数学老师不期待自己的课堂上,学生能积极的思考,主动地建构知识,设计“认知冲突”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不能包容时产生的一种矛盾,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并非一片空白,而是具有了形形色色的原有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时,他们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同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当遇到不能解释的新现象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适当引发认知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数学教学的过程应当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的某些环节上,教师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在教学中,要积极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主动的获取知识、发展思维,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
比如,在“圆的认识”一课,这样导入:我想问一下,大家喜欢动画片吗?(喜欢)今天我带给大家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想)请大家看屏幕。
(出示课件:自行车车轮分别为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但轴不在中心)这四个小动物在举行自行车比赛,最后结果怎样呢?(小狗第一名)为什么呢?(因为小狗的车轮是圆的)小白兔的车轮也是圆的,为什么不是它跑第一名呢?(因为小白兔车轮的车轴没在中间)那么小猴、小猪呢?(小猴不仅慢,还一颠一颠的,小猪的车是骑不走的)这时不用教师多说,显然这两个问题便在学生头脑中产生: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车轴为什么装在中间跑起来就又快又稳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和思考进入新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例谈“认知冲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认知冲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陈斌【摘要】认知冲突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设计悬念实验”“纠错生活经验”“对比实验反差”“营造争论氛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认知冲突;学习动机;科学思维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可见,唤醒学习动机的最佳方法就是引发学习的新知与学生原有认知的冲突,使学生在矛盾和疑惑中高速运转思维、在质疑问难中自主探究、在冲突高潮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因此,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运用“设计悬念实验”“纠错生活经验”“对比实验反差”“营造争论氛围”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学习,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
一、设计悬念实验,制造冲突蕴含悬念的实验情境,像是在学生脑海中投下的一颗石子,所制造的冲突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活学生思维。
【案例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师准备了1杯清水,请学生猜测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把马铃薯放入清水中验证,结果看到马铃薯沉入水中。
教师又提供了3杯不知名液体(盐水、糖水、食用苏打水),请学生依次把同一个马铃薯放入3杯液体中,观察马铃薯的沉浮。
生:马铃薯浮起来了,第2杯肯定是盐水。
师:你为何这么肯定?生:书上有答案。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
一般情况下,对于未知的物品是不能用尝的方法来辨别的,但今天教师准备的液体都是安全的。
请你用棉签蘸一点尝尝,是力、重力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形成了概念体系。
绘制思维导图,既梳理了概念体系,也梳理了探究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体系和思维能力清晰外显。
抽象思维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基础,是科学教育的终极发展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在实施操练进阶、辅助进阶、体系进阶的教学策略时,还需注意以下问题:一要在猜测中强调因果关系的讨论,让猜测具有科学性,体现思维的系统性。
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开展生物概念教学
教学时空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开展生物概念教学◊张祥[摘要]认知冲突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课堂教学就是要适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生物概念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经验、生产实际、科学实验、科学史料、自然现场以及教师语言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发展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概念教学;认知冲突;教学情境通常,学生在学习生物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一些关于生物科学问题的知识或观念,即前科学概念。
这些概念是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体验、人际交往等亲身经历过程中形成的。
其中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是错误概念。
当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学习新的知识与概念时,往往与头脑中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好奇心和质疑,产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行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
可见,课堂教学适度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与手段,也是生物概念教学的重要策略。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发认知冲突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
无论经验正确与否,都可以用来创设隐含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染色体变异”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无籽水果来创设情境,从而使新知识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产生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交流讨论、教师讲解,使学生建立新的正确的稳定的认知结构。
二、利用生产实际引发认知冲突生物科学与工业、农业等联系紧密,生物课应尽量结合工农业生产实际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以生产现场为背景、以问题解决为目的开展学习。
例如,在开展教学“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课时,可以借助下面的资料(配以图片)为新课设置教学情境。
(1)蜘蛛丝是自然界最奇特的物质之一,具有极强的韧度(好过钢材)。
但蜘蛛不能像家蚕那样家养,而且蜘蛛有相互蚕食的习性,所以不便于大规模养殖。
因此,科学家一直希望能找到其他生物制造蜘蛛丝的办法。
(2)目前全球的氮肥生产要耗费世界总电力的3%~4%,而施到土壤的氮肥又只有约10%能被农作物吸收,所以容易造成土壤和水体的大面积污染。
地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地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地理模型是对地理原型的高度概括、简化与抽象,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事物的本质规律,能使抽象的、平面的知识立体化、具体化与形象化;地理模型能起到对科学方法的引领与教育作用,能有效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能提升与强化学习能力,也能培养和优化空间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地理模型;模型应用;教学地理建模是一种复杂的、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地理建模的一般思维程序如下:从“地理原型”到“模型酝酿”是认知准备阶段;从“模型酝酿”到“模型建立”是概括抽象阶段;从“模型建立”到“实验鉴定”是批判求证阶段;从“地理模型”到“模型应用”是思维迁移阶段。
所以,地理模型教学活动是融合地理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于一体的复杂的教学过程。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创设模型教学的方法与策略,有效提高学习力。
一、地理模型在教学中的意义地理模型是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方法、科学手段。
科学模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概括抽象和具体作用。
地理模型是对地理原型的高度概括与抽象,将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科学模型,起到中介作用;根据研究的目的,抓住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将地理原型进行抽象、简化、概括,并能用来检验地理知识、提高认知能力。
科学模型能用来探究地理原型和解释原型,构建能突出地理事物本质特点的科学模型。
i如图1所示。
图1地理模型的作用1.起到对科学方法的引领与教育作用模型为课堂教学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的情境,又为学生创设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冲突,从而促进认知水平的发展。
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从生动的表象的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检验与应用的过程。
模型就具有这样的一个功能,能让学生逐步从具体向抽象的知识过渡,能对抽象的地理知识与原型进行逻辑转换。
这一过程充满着各种科学方法与手段,学生通过模型的建构与理解,达到理解抽象知识的本质。
2.起到对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作用模型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见的模型,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向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通过模型获得喜悦感、直接感,往往会产生较为稳定的学习兴趣,因此也会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概念教学_杨丽琴
基于认知冲突的地理概念教学
●杨丽琴 张 郁 /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130024 )
育与健康领域; 艺术领域; 技术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 与其它学科显著不同的是, 地理学科横跨历史与社会领域 和科学领域,这决定了地理学科既有文科注重多层次、 多 角度分析 、 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又有理科对增强学生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所以在学习地理时会有一定的 难度。 学生在学习地理之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有差异的,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前概念也不尽相同,这些前概念, 有 些是正确 、 科学的, 有些是错误的, 而错误的前概念即 “迷 思概念 ” 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导致学生 学习困难, 更给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 基于此,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有效地使用前 概念, 合理创设认知冲突, 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否定错误 的迷思概念, 最终构建科学的新概念。 其基本的教学过程如图 1 所示。
2010 年第 12 期
52
专题笔谈
道是因为陕北地区气候干燥少雨, 冬季寒冷, 当地木材较 少, 所以当地居民发明了冬暖夏凉的窑洞。 2. 创设认知冲突的前提 在创设认知冲突之前,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在哪些认 知过程中容易出现迷思概念 。 如何了解学生的迷思概 念, 有两种方法 。一是个别访谈法 。访谈是在一种平等 、 自由的氛围下进行的, 不给学生任何压力, 让他们针对 某种现象或知识畅所欲言,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 的来龙去脉 。 二是小组讨论 。 在学生分组讨论中, 他们的 想法就都外显化了, 教师就可以在以后的认知冲 思路 、 突设置中有的放矢 。 例如,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在纬度方向上的分布, 学生 的迷思概念是赤道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最多, 两极地 区接受太阳辐射最少, 所以雪线在赤道地区最高, 随纬 度升高, 雪线高度下降, 在两极地区雪线高度最低 。科学 的概念是雪线最高的地区是在副热带地区, 而不是赤道 地区 。决定雪线高度的因素有两个: 降水 ( 降 雪 ) 和低温,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积雪的形成和保存 。副热带地区主要 特点是干热, 在这种情况下, 降水本身不多, 温度还高, 降雪难以积存, 而且气温会随海拔的升高按一定比例降 低, 所以在相同条件下, 海拔越高, 温度越低, 而副热带 地区比中高纬度炎热, 要达到足以积雪的温度就需要更 高的海拔 。 3. 创设认知冲突的方法 (1 ) 现场演示, 激发认知冲突。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 、 构建地理认知结构的过程中, 迷思概念常常会引导他们误 入 “歧途” , 形成错误的理解, 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已有的教 学资源通过现场演示来展示矛盾事件, 激发认知冲突。如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 、 动画演示 、 图片演示 、 实验演示等方 式, 将相关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例如, 判断地球上出现日食和月食的地区。学生总是 月球、 地球三者如何排列会形成日食或月 搞不清楚, 太阳、 食,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 Flash 视频, 让这些天 体都动起来。当月球到达地球与太阳之间, 视频可以清楚 地显示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出现日食; 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 球之间, 地球上某些地区出现月食 (见图 2 ) 。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
地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分享一点自己关于论文写作的心得吧,其实论文只要肯花时间,从题目、提纲入手多修改应该不难的。
要是有时间,多看看高手的,之前师兄介绍的莫文网,上面有很多我们专业的老师,都不错的,很耐心。
也有同学直接让他们写的,质量还不错。
关键的一点,切忌不可抄袭哦~地理科学毕业论文题目:基于GIS技术神州盆地的地貌分析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地理实验项目开发研究我国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研究地理略图与多媒体辅助手段在地理规律教学中的效果的对比研究中学生地理图像技能培养策略研究探究学习视角下的英国初中地理教材研究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与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概念图的地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基于主体和本体的地理模拟建模机制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美育研究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校园本体模型构建及其在网络GIS中集成应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问题研究设计与实施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性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中学地理教育研究中学地理学习评价体系分析与探索中学地理教育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研究小流域水土保持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科学驱动型产业集群形成中知识流动的机理研究西汉初期政治地理浅探基于约束的高级特征模型设计、应用与其GML Schema表达《地理6》的环境意识内容比较研究基于Arcobjects的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与实现基于开放环境下的GIS服务及实例研究基于GIS的人口统计数据分析电力馈线自动化在GIS上实现的研究辽宁省国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构架基于GIS的人口信息数据挖掘城镇土地基准地价评估研究组件式高速公路GIS应用技术研究基于ArcEngine县域农用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研究近代西方人在中国川滇藏地区的探险考察与旅行GIS中定性与定量联合查询组件研究与实现理性与偏离基于COM技术的GIS组件设计与实现基于组件技术的斜轴圆锥投影模块应用开发研究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地面坡谱不确定性研究基于要素模型的区域GIS的设计与实现中学地理课堂有效管理的策略构建大比例尺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框架研究建筑地理探讨多媒体地理教学与高中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地理信息系统在粮食行业中的应用新世纪中俄地理课程标准比较研究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作业创新研究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与体现策略中学生地理方法和地理观点培养的案例教学设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认知冲突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鄂尔多斯乡土地理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研究当时也是莫文网的余老师发我的选题,感觉老师态度挺好的,有什么问题自己多了解下吧^-^。
谈“认知冲突”教学策略
谈“认知冲突”教学策略作者:许崇香来源:《新课程·小学》2011年第10期摘要:课堂教学需要促成学生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产生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来营造、捕捉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成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
关键词:认知冲突;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促成学生主动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主动产生冲突,利用来自于学生的认知冲突来组织安排教学活动。
一、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与未知之间发生冲突通过引发冲突,可以激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要学的动机,促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投入新内容的学习之中。
新课程强调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有如下几种:1.布置学生完成需要新旧知识才能完成的、感兴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产生“不会、有困难、费时间、结果出现很大分歧”等困惑这样的冲突营造,一般可以安排在课下的实践活动当中或课伊始,教师创设一个学生喜欢、感兴趣、跃跃欲试要完成,但马上就产生困难的情景。
这样的冲突营造,一般安排在课伊始。
课题的题目、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新鲜时。
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将新的课题或问题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猜想学习的内容,预测问题改如何解决。
如:学生二年级学过《狼和小羊》,到了三年级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老师引导学生回忆《狼和小羊》的故事,然后,给出《会摇尾巴的狼》,让学生猜测:狼掉进了陷阱,遇到了老山羊,狼向老山羊求救,老山羊会怎么做呢?由此引发学生读书、验证自己猜测的动机。
2.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可以由教师提出学生平时发现的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建立问题与新学内容的“链接”,也可以制订一个领域(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领域),让学生提出自己平时发现的问题;还可以营造一个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样问题情境。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沙进步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伸手就摘到果子”。
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一、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1.形成悬念引发思维认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认知动因的激起、认知内容的组织、认知方法的安排和认知结果的处理等四大要素,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等心理特征,制造认识冲突,创设悬念,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强化注意促进学习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分析: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会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状态,从而牢固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
3.制造起伏活跃思维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就象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课堂气氛平淡,没有教学高潮,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出于惰性状态,认知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教学效果较低。
在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调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4、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制造认识冲突,在思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信心。
启发学生交流探究情况,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讨论有分歧的内容,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地理课堂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方法与实践1.创设生活矛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顾冷沅在情意原理指出: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
地理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探索沙进步认知冲突是一个人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暂时的矛盾与冲突,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知识之间存在某种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
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就造成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时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矛盾与冲突,不可能“伸手就摘到果子”。
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一、设置认知冲突的作用1.形成悬念引发思维认知的全过程主要包含认知动因的激起、认知内容的组织、认知方法的安排和认知结果的处理等四大要素,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等心理特征,制造认识冲突,创设悬念,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强化注意促进学习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设置认知冲突可以强化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分析:人对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了兴趣,就会积极观察主动认识,就会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状态,从而牢固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
3.制造起伏活跃思维没有认知冲突的课堂教学就象一潭没有涟漪的静水,课堂气氛平淡,没有教学高潮,学生的思维松弛,大脑皮层出于惰性状态,认知兴趣不能得以维持,教学效果较低。
在教学中设置认知冲突,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情绪注意,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
认知冲突的设置还可以调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4、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制造认识冲突,在思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自信心。
启发学生交流探究情况,相互质疑问难,相互讨论有分歧的内容,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从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地理课堂中设置认知冲突的方法与实践1.创设生活矛盾情境激发认知冲突顾冷沅在情意原理指出: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结合已成为历年高考地理题 的命题趋势 , 但是做好 图表 题, 对学生有较高要求 , 不但要熟练掌握读图技巧 , 更需要 牢 固的地 理基 础知 识 。平 时 的教 学 常常 是教 师 讲授 , 学生
被动接受 , 教师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形成
的 “ 种关 于 自然 事 物或 现 象 的朴 素 见解 ” 即前 概 念 , 各 , 所 以就 导致 了迷思 概念 对 新 知识 建 构形 成 的 巨大 阻碍 , 直接 影 响考 生 的高考 答题 。 当前 ,将 认 知 冲突 应用 在 地 理教 学 中 的案例 很 有 限 ,
概全 地认 为其 它地 区 的人 们都 是住 在 窑洞 里 的 , 生 不知 学
言与文学领域; 历史与社会领域 ; 数学领域 ; 科学领域 ; 体
理轰育 21年 2 0 第1期 0
专 题 笔 谈
\、
道是 因为陕北地 区气候干燥少雨 , 冬季寒冷 , 当地木材较
少 , 以 当地居 民发 明 了冬 暖夏 凉 的窑洞 。 所
本文力求运用认知冲突的教学方法 ,结合有关教育理论 , 在 地理 教学 中进 行有 效 探索 , 以期 为 该 方法 在地 理 教学 中 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
2地 理概 念教 学中运 用认 知 冲突 的适 用性 .
地理 学是 与 E 生 活 紧密联 系的一 门学科 , 与人 类 l 常 它
的混淆; 知识的冲突 ; 知识的不足。 谢秀月认为迷思概念是 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 生活经验的影响 ; 日常生活的影 响; 学 科背景知识不够 ; 教科书与教学上的误导 。
笔 者认 为 , 思 概念 是 在外 界 环境 的直接 灌 输 与学 生 迷
对外界环境的 自我构建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生活在陕北地区的学生都住在窑洞里 , 以他们就以偏 所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前概念也不尽相 同,这些前概念 , 有
些 是 正 确 、 学 的 , 些是 错 误 的 , 错 误 的前 概 念 即“ 科 有 而 迷
思概念” 却根深蒂 固地存 在于学生 的头脑之中 , 导致学生 学 习 困难 , 给教 学提 出了 巨大挑 战 。 更
基 于 此 , 师 通 过 了解 学 生 的前 概念 , 效 地 使 用 前 教 有 概念 , 合理 创 设 认 知 冲 突 , 学 生 在 认 知 冲 突 中否 定 错 误 让 的迷思 概念 , 最终 构建 科 学 的新概 念 。 其基本的教学过程如图 1 所示。
例 如 , 据 示 意 图 判 断 海 陆 风 ( 3 。首 先 , 白 天 根 图 ) 将
产 生 的 陆风 甲 ( 误 ) 错 以及 海 风 乙 ( 确 ) 图 片 , 呈 现 正 的 都
给学生, 这里的“ 钥匙 ” 是热力环流的原理 。 学生看到正反 两个例 子会 产生 困惑 , 为了解 决问题会主动运用热力环 流 的原 理分析哪个正确 , 最终 在教师帮助下得 出正确结 论: 白天 , 太 阳 辐 射 下 , 在 由于 陆 地 的 比热 小 于 海 水 , 因 此陆地升 温明显快于海洋 ,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 上升 , 在水平气压梯 度力的作用下 , 高空 的空气从 陆地流 向海 洋 ,之后下沉至低空 ,接着海洋上近地面的空气流到陆 地上进行补充 , 如此便形成 了海风 。这一教学过程 带给 学生很大压力 ,但是问题解决之后 ,这一概念在学生的
、
地理概 念教 学 中运 用认 知冲 突 的重 要 意义
1认 知 冲突 的教 学方 法 .
运用认知冲突进行教学的方法 , 来源于苏格拉底 的雅
典街 头 教学 法 。“ 知 冲 突即 当个 体 意识 到个 人 认 知结 构 认 与 环境 或 是个 人 认 知 结 构 内部 不 同成 分 之 间 的不 一 致所 形成的状态。 当个体遇到认知冲突时, ” 会产生一种可称为
温、 降水 等情 况 。 正是 因 为与 日常 生活 密切 相关 , 会 形成 就 大量 的迷 思概 念 , 以在 地 理教 学 中创设 认 知 冲突 对 克服 所 迷 思概 念有 重 要意 义 。 学 生 对 地理 学 科 知 识 的认 知 过 程 即学 生对 地 理 知 识 的建构 过程 。我 国将 所有 学 科划 分 成 了八 个 学 习领域 : 语
图 1 基 于 认 知 冲 突 的地 理概 念 教 学 过 程
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 。衣——穿多穿少要知道气温情况 ; 食— —南 方 的气候 适 合种 水 稻 ,北 方 的气候 适 合种 小 麦 ,
所 以南方 主食 以米 为 主 ,而 北方 主食 以面 为 主 ; — 陕 住—
二 、 理概 念教 学 中认知 冲突 的应用 地
高 的海 拔 。
3创 设 认 知 冲 突 的 方 法 .
() 1现场 演 示 , 发认 知 冲 突。学 生在 学 习地 理 知识 、 激 构建地理认知结构的过程 中, 迷思概念 常常会 引导他们误 人“ 歧途 ”形 成 错误 的 理解 , 以教 师 应 该 利 用 已有 的教 , 所
学资源通过现场演示来展示矛盾事件 , 激发认知 冲突。如 可 以通过实物演示 、 画演示 、 动 图片演示 、 实验演示等方 式, 将相关知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 。 例如 , 判断地球上 出现 日食和月食 的地区。学生总是 搞不清楚 , 太阳、 月球 、 地球三者如何排列会形成 日食或月 食,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 Fa 视频 , lh s 让这些天 体都动起来。当月球到达地球与太 阳之间 , 视频可以清楚 地显示在地球上部分地区出现 日食 ; 当地球位于太 阳与月 球之间, 地球 上某 些 地 区出现 月 食 ( 图 2 。 见 )
当前 , 许多学科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地渗透了创设认知 冲突的教学策略 , 而且也获得 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理学
概 念 比较 繁 多 , 生 对 概 念 的理 解 总 是 不 够 深入 , 至 产 学 甚 生错误的理解 , 而在地理教学中创设认知 冲突是解决这一
问题 的有 效方 法 。
历年 地理 高 考题 往往 是 “ 图无 表不 成题 ”图表 与题 无 ,
赤道
南回归线
食 示 意 图
图 4 南 美 洲 地 理 简 圈
\ 、 、 !
二= =
月 食 示
教 师 首 先 给 出 自西 向东 的气 候 类 型依 次 是 温 带 海 洋
性气候( 错误 )高山气候 、 、 温带大陆性气候 、 亚热带季风气
候 。 后 , 学生 说 明这 几种 气 候类 型在 全球 的 分布 规律 , 然 让
意 图
在这当中就有学生掉入“ 陷阱”并总结出温带海洋性气候 , 分布在南北纬 3 o4 o 0 ̄ 0之间大陆西岸的结论。这时会有其 他 同 学提 出异 议 ,认 为 温带 海 洋 性 气 候 是 分 布在 南 北 纬
4 。6 。 间 的大 陆 西 岸 , O" 0之 - - 南北 纬 3  ̄4 。 间 的气 候类 型 0 ̄ 0之
1迷 思 概 念 的 成 因 .
关于 迷思 概 念 的成 因 , 同学 者有 不 同的 理解 。费舍 不 尔认 为 学 生迷 思 概 念 成 因 有 以下 几 点 : 字 的联 想 ; 识 文 知
北人住窑洞 , 湘西 、 鄂西 、 贵州地 区的人住 吊脚楼 , 这与当 地的气候有关 ; 行——旅游之前 , 需要关注景点地区的气
念, 也可 以是一个公式 。当两个例子在学生头脑 中产生
矛盾激化 , 他们不 得不使 用“ 钥匙 ” 打开一扇 扇的 门 , 去
寻找答 案 。
焱
甲
焱
乙
的来龙去脉。 二是小组讨论 。 在学生分组讨论 中, 他们 的 思路 、 想法就都 外显化 了 , 师就可 以在 以后 的认 知冲 教 突设 置 中有 的放 矢 。 例如 , 多年平均雪线高度在 纬度方 向上的分布 , 学生
月 地
日
埋伏 ,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 中突然 遇到“ 陷阱”对 自己的迷 , 思概念产生 质疑 , 并开始 自救或是寻求教师帮助 , 这样就 能 够 征服 迷思 概 念 , 科 学 的新概 念 。 形成
例如 , 3 ̄ 纬线判断南美洲 自西 向东 的气候类型 , 沿 5S 并分别说明这些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 4 。 图 )
专 题 笔 谈
/ ,
蕻 认 知 冲 突 的地 理概 念教 学
●杨 丽琴 张
一
郁/ 东北 师范大学城市 与环境科 学学院 (3 0 4) 102
育与健康领域 ; 艺术领域 ; 技术领域 ; 合实践活动领域。 综 与其它学科显著不 同的是 , 地理学科横跨历史与社会领域
和科 学领 域 ,这 决定 了地 理学 科 既有 文科 注 重 多层 次 、 多 角 度分 析 、 决 问题 的思 维 能 力 , 解 又有 理 科 对 增 强 学 生创 新意 识 和实 践能 力 的作 用 , 以在学 习地理 时会 有 一 定 的 所 难度 。 学生在 学 习 地理 之 前 的学 习和 生 活环 境是 有 差异 的 ,
的 迷 思 概 念 是 赤 道 地 区接 收 到 的 太 阳辐 射 最 多 , 极 地 两
图 3 海 陆 风 示 意 图
.
区接受太 阳辐 射最少 , 以雪 线在赤 道地 区最 高 , 所 随纬 度升高 , 线高度下降 , 雪 在两极地区雪线 高度最低。科学 的概念是雪线最 高的地区是在副热带地 区 , 而不是赤道 地 区。决定雪线 高度 的因素有两个 : 降水 ( 降雪) 和低温 ,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积雪的形成 和保存 。副热带地 区主要
图 2 日食 与 月 食 示 意 图
经过上述教学情景 的设置 , 学生会对 日食 、 月食 的形
成理解更为深刻 , 从而建构正确的地理概念。
认知冲突感 的感受 , 这种感受会让个体 困惑 、 紧张 、 不适 , 以致个体会通过各种途径减轻或是除去这种感受 , 以将 所 认知冲突设置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 在认知冲 突所造成 的压力之下 , 学生会试图寻找正确的结论 , 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