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
能的影响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于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97例肺部小
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行肺叶切除
术治疗,研究组(51例)行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更优(P<0.05);两组术后FEV1%、FVC%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测定值较之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与胸腔
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具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效改善肺部小结节患者
肺功能,具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叶切除术;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功能
随着近年来腔镜技术不断发展,胸腔镜手术已被胸外科广泛应用,且手术死亡率及围术期并
发症随之显著降低[1]。对于肺部小结节手术,需严格遵循于完整切除病变基础上,尽可能将
正常的肺组织保留,以改善患者预后质量。本研究就选定的于全胸腔镜下开展手术的97例
肺部小结节患者分别行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予对比分析,现作下列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于全胸腔镜下行手术治疗的97例肺部小结节患
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中男女比例28:18,年龄
37-78岁,平均(57.05±10.74)岁,合并疾病:10例高血压,2例糖尿病,3例慢支炎,2例
肺心病;研究组51例男女比例32:19,年龄36-77岁,平均(56.13±10.22)岁,合并疾病:11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5例慢支炎,3例肺心病;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予全麻,患者均取侧卧位,取3处作小切口,依据患者病变肺叶选取适合的操作孔及
观察孔。对照组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前诊断确定病变位置,直接予肺叶切除与淋巴结
清扫术,术中可分离肺叶连接韧带,并对肺门组织予以解剖,待相应支气管与血管分离后,
闭合与切断;明确病变肺叶的范围,并闭合并完整切除肺叶组织,止血、置入胸腔引流管最
后依次闭合切口。研究组行肺段切除术治疗,于观察口放置胸腔镜,且于操作孔置入胸腔镜
器械,胸腔内粘连组织或肺叶予超声刀、电凝钩分离,并将相应支气管、血管切除,患侧肺
通气,待其他肺叶复张充气确定良好后再切除支气管;张肺、止血、置入胸腔引流管,最后
依次闭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手术效果: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肺功能:包括
用力肺活量/预计值百分比(FVC%)、1 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百分比(FEV1%)。
1.4统计方法
数据均以SPSS20.0的统计软件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 ”表示,两组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检验,P<
0.05为差异具统计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除手术时间外,研究组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显著更优(P<0.05),详见表1。
注:组间比较,aP<0.05。
2.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
两组术后FEV1%、FVC%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测定值较之对照组显著更高(P<
0.05),详见表2。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3.讨论
随着增强CT广泛应用,愈来愈多早期肺部孤立性肺部小结节被检出,针对肺部结节,目前手术方式局限于肺段切除术或肺叶切除术,但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影响产生较大影响[2]。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术式,本研究对比分析选定的于全胸腔镜下开展手术的97例患者分别行上述两种术式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除手术时间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外,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之对照组显著更低,提示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兼具肺叶切除术安全、微创及根治等优势,更具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于切除病灶同时最大程度保存正常肺组织,进而达到微创意义。分析原因可能为:全胸腔镜手术中大量选取内镜切割缝合器与钛夹,可很大程度上缩短缝合、结扎时间,加之此技术已逐步成熟,且手术医生经验较丰富,进而显著缩短胸腔镜下解剖支气管、血管等时间[3]。此外,全胸腔镜视野较集中,放大倍数非常高,并完全显露小血管,因此更有效的辨别与予以夹闭处理;全胸腔镜手术清扫淋巴结通常为钝性游离,同时辅以超声刀或钛夹,故术后渗出显著降低;全胸腔镜手术切口较之肺叶切除术显著更小,故术中创伤更小,进而减少渗出量[4,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FEV1%、FVC%较术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测定值较之对照组显著更高,这与麻成方、李绍鹏等人[6,7]文献研究结果类似,提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更好的保留患者术后FEV1与FVC。分析原因可能为:手术对肺组织的切除范围大小直接影响FEV1、FVC水平变化,所以与肺叶切除术相比,肺段切除术可更多保留FEV1、FVC,这是因为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可保留相应段支气管及血管,故FEV1、FVC得到更多保留[8]。本研究受多种因素影响,未就两组并发症情况作详尽分析,待进一步研究予补充。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不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引流时间,而且有效改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海军,段小亮,李建行,等.肺功能低下患者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观察[J].山东医药,2014,54(27):21-23.
[2]杨安瑞,彭浩,王平,等.胸腔镜与前外侧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05):772-774.
[3]刘良,杨立信,徐志云.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8):2136-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