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历史发展有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学习笔记

王志武

第十章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

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①历史唯心主义把社会发展的原因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归结为个别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他们不能发现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抹煞或忽视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广大的劳动群众在社会历史上的决定作用;他们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些偶然事件的杂乱的堆积。

②历史唯心主义的产生,一是由于剥削阶级从事精神劳动夸大精神作用,贬低物质生产的意义,抹煞被剥削者——物质生产者、劳动群众的历史作用。剥削阶级为维持其特权总是把某种剥削制度说成是永恒的,把这种制度看成是神的意志或某种永恒的正义、人类的理性所决定的,而否认社会现象的暂时性、历史性。而无产阶级则无这些偏见。历史唯物主义之所以能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后产生,还因为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使得社会阶级关系简单化,明朗化,把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明显地暴露了出来。而且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闭塞状态,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有可能把各国各民族联系起来加以比较研究,发现其共同性、重复性,从中找出一般规律。

历史唯心主义产生除了阶级根源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两个原因外,还有其

特殊的认识根源。

自然界中起作用的是各种盲目的、不自觉的力量,物质运动的变化,都没有自觉的预期要达到的目的,只是由于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历史的发展则不同,在这里起作用的是人,而人是有意识的,凭思想感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事情的发生都有其自觉的意图,预期的目的。这就给人一种迷惑,似乎历史发展不是遵循历史客观规律,而是人的主观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利用和夸大这一事实,把人的思想,意志特别是英雄人物的思想意志说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这里有两个矛盾,一是,为什么同一社会人们的主观意向会有种种不同甚至相互矛盾、冲突?是什么原因使得人们中间发生这样的矛盾?二是,为什么各种不同的主观意向,有的能够得到实现,有的不能实现,有的似乎实现(如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提出“平等、自由、博爱”,结果建立的还是剥削的更不合理的制度)。但实际的结果和预期的并不一样?黑格尔认为支配人类历史的“民族精神”无非就是支配整个宇宙的神秘的“绝对精神”的一个发展阶段。

恩格斯指出,研究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的动机,研究历史发展的真正的动力,不是研究个别杰出人物的动机,而是研究整个阶级、整个民族行动起来的动机。人类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阶级斗争的根源是各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阶级的生产和发展是物质生产发展的结果。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发展的状况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和社会意识。人类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者——劳动人民的历史。社会五种形态,是从社会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从思想的社会关系划分

的。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又对社会存在起重大影响。当落后腐朽的意识形态支配人们头脑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当进步的意识形态掌握群众的头脑,对社会起促进作用。

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进步的意识是新生进步势力的要求的反映;腐朽反动的社会意识是落后势力的要求和反映。引起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社会的矛盾。马列主义之所以在中国胜利,是因为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需要。

资产阶级在其没落阶段,或者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混为一团,或者只注意社会生活中的枝节问题,回避对社会发展中本质问题的研究,否认历史过程客观规律性,宣扬非理性主义。还有的热中于研究个人的心理状态。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阶级斗争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的高度发展会被消灭。

历史唯物论研究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和一般规律,是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但它不是科学之科学,它不能代替各门具体的科学。恩格斯曾对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德国出现的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当作标签乱贴而不是当作研究的指南的倾向进行了批判。见马克思选集四卷P、475

第十一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一)、地理环境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十八世纪法国的孟德斯鸠,十九

世纪英国的布克尔等人,用地理环境解释社会制度的变更。

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它不能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因为一,人口密度与国家性质无关。二,人口增减说明不了社会制度的更替。三,人口多少不是社会制度变革之原因。

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把人民贫困原因归之于人口多而不是归之于资本主义制度。新马尔萨斯主义则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辩护。

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或物质生产。

人要从事政治科学艺术活动,首先要能够生存,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

(二)、生产力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同以生产工具为主的被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料相结合。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界的关系。人们在生产中彼此结成一定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三)、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它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等观点。私有制决定了剥削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公有制决定社会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

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着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物质标准。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生产工具和其他劳动资料是可能生产力,通过人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工具制造、使用和改进都要通过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