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f3c3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5.png)
-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古埃及的金字塔能成为世界奇迹?”“玛雅文明与阿兹特克文明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整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在合作交流、表达分享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古埃及法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法老制度的特点;展示玛雅文明的建筑、数学和天文成就,使学生感受其智慧与创造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地图、图片等史料,提高历史实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1.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明成就的记忆和认知程度,通过设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2.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历史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设计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思维导图等评价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整合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5.学生在合作交流、表达分享方面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基本情况、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讲述古埃及法老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法老制度的特点;展示玛雅文明的建筑、数学和天文成就,使学生感受其智慧与创造力。
2.运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3.学会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地图、图片等史料,提高历史实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1.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文明成就的记忆和认知程度,通过设问、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知识。
2.学生在分析、比较、综合历史信息方面的能力,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f9fe4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7d.png)
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氏族 分级;金字塔庙宇;表意
众多城市国家 文字 ;复杂历法;20进位
制,知道0的概念。
上层垄断,掌握军队;部落 部落联盟 自治;农业基础;浮动园地;
颇具特色的都城建设。
中央集权国家
国王集权;土地国有; 四大政区;人口调查; 道路系统;迁移居民。
第九页,共十六页。
比较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墨西哥“浮动园地”
印加马丘比丘城遗址
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堆积在固定 于水中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圃。淤泥非常肥沃,耕
种者甚至每年可以从他们的田园中获得7次收成。— —《中外历史纲要》(下)
(印加人)在小山冈和山坡上建成层层梯田,用 石板砌成水渠来进行灌溉,不少水渠是从山溪引入梯 田,最长的水渠达一百多公里。
中央集权帝国 市与文化繁荣、扩大对外贸易,
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津巴布韦 14-15世纪鼎盛 地域广大王国
第五页,共十六页。
石头城
归纳:非洲文明有何共同点?
对外贸易发达;利用奴隶生产;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农牧业 发展。
非洲为何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地理环境的制约;相互之间联系不便,文明比较独立。
现象:人类在面临相同的问题时,会采取大致相同的办法。说明人类 社会自形成以来,各区域文明便呈多元发展的趋势,但又具有 一定的共性特征。
第十一页,共十六页。
古代非洲、美洲文明时间轴
玛雅文明
第十二页,共十六页。
印加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一个整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
古代美洲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
第四页,共十六页。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共22张PPT)
![人教版(2019)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5课 古代非洲和美洲 (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f773af49649b6648d747f7.png)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 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时空 观念; 2.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 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 3.史料引入,尝试解释有关文明概况出现的 原因与联系; 4.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 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涵养家国 情怀。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2、玛雅文明
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 玉米为主的农业,建 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 司构成了统治阶级; 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 民,从事农业和手工 业。
当西班牙人用他们的剑劈开一条通向美洲大陆 的道路时,他们也在不经意间向其所到之处传 播与烟草有关的习俗。
如今,玛雅人抽烟的习俗变化得非常之快。
越来越多的人抽着商品香烟,尤其是居住在城 市或城市周围的人。然而,有些居住在玛雅高 地的
玛雅文字
3、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阿兹特克 人兴起于今墨西哥 地区。16世纪初, 阿兹特克人国家进 入鼎盛时期,控制 了整个墨西哥谷地 及其周边部落。
14—16世纪
中美洲
中美洲玛雅 文明;南美 洲印加文明
与玛雅人初次接触时,西班牙人发现他们
用又长又厚的烟草叶制成简单、粗糙的雪茄 烟。
据猜测,古玛雅人抽烟的习惯可能起源于 祭司和巫医举行仪式时用的香。
早期的手抄本中已记载了不同种类的香烟,
有些全用烟草制成,用些则由不同种类的植物 的叶子卷成。烟草可以算是古代中美洲唯一能 够引以为豪且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产 品。在欧洲,早期烟草的使用方法都是从雪茄 烟演化而来的。一些陶瓷艺术品上的图画表明, 玛雅人甚至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抽烟的习俗。
4、印加文明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中指出中古时期非洲、美洲主要国 家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大致时间,培养时空 观念; 2.阅读教材和史料,回答相关问题,多角度 把握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 3.史料引入,尝试解释有关文明概况出现的 原因与联系; 4.概述中古时期主要大洲社会发展状况,认 识这一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涵养家国 情怀。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2、玛雅文明
玛雅人发展了以种植 玉米为主的农业,建 立了众多城市国家。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 司构成了统治阶级; 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 民,从事农业和手工 业。
当西班牙人用他们的剑劈开一条通向美洲大陆 的道路时,他们也在不经意间向其所到之处传 播与烟草有关的习俗。
如今,玛雅人抽烟的习俗变化得非常之快。
越来越多的人抽着商品香烟,尤其是居住在城 市或城市周围的人。然而,有些居住在玛雅高 地的
玛雅文字
3、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阿兹特克 人兴起于今墨西哥 地区。16世纪初, 阿兹特克人国家进 入鼎盛时期,控制 了整个墨西哥谷地 及其周边部落。
14—16世纪
中美洲
中美洲玛雅 文明;南美 洲印加文明
与玛雅人初次接触时,西班牙人发现他们
用又长又厚的烟草叶制成简单、粗糙的雪茄 烟。
据猜测,古玛雅人抽烟的习惯可能起源于 祭司和巫医举行仪式时用的香。
早期的手抄本中已记载了不同种类的香烟,
有些全用烟草制成,用些则由不同种类的植物 的叶子卷成。烟草可以算是古代中美洲唯一能 够引以为豪且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产 品。在欧洲,早期烟草的使用方法都是从雪茄 烟演化而来的。一些陶瓷艺术品上的图画表明, 玛雅人甚至在古代就已经有了抽烟的习俗。
4、印加文明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a1bb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c.png)
3.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深入研究一个古代非洲或美洲文明。在课堂展示环节,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提问。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设计了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表,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途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事件,提高其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结合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直观地展示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非洲或美洲文明进行深入研究。
2.运用地图、图片、文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发展情况。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事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第五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其历史学科素养。
非洲在古代历史中,以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为代表,学生需要了解其发展历程、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美洲的历史进程则以墨西哥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为主,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文化特点等。
4.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环节:教师设计了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反思表,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通过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途径,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事件,提高其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师结合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直观地展示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和理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古代非洲或美洲文明进行深入研究。
2.运用地图、图片、文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发展情况。
3.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分析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事件,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使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第五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旨在让学生了解古代非洲和美洲的历史发展情况,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其历史学科素养。
非洲在古代历史中,以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为代表,学生需要了解其发展历程、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美洲的历史进程则以墨西哥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南美洲的印加文明为主,学生需要掌握这些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方式、文化特点等。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件第5课:古代非洲和美洲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课件第5课:古代非洲和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051f154fc77da26924c5b0cc.png)
观点二。(1)外部联系: ①基督教、伊斯兰教传入非洲; ②东非国家的环印度洋贸易; ③西非国家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④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觐。 (2)内部关系:班图人的迁移。
廷巴克图,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 游北岸,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 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
2.代表国家:
加纳、马里、 桑海 (8-16)
阿克苏姆 (0-4世纪)
桑.蒙.摩 (10-15)
大津巴布韦 (11-15-)
1)东非:阿克苏姆
①兴起: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②鼎盛: 4世纪,地区奴隶制强国
混合型文明。
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 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 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 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 的混合型文明。
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文明。 说明历史学者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完善史学成果。
2420天,现代测算为365.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了饮食结构, 增加了农作物的种类,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1.中美洲--玛雅文明(前4世纪—15世纪中期)
位置 发展历程
文明表现
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是西
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纷纷 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 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 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
廷巴克图兴建了著名的科兰尼克桑科雷伊斯兰 大学,该大学属于历史上最早建造的几个大学之一, 总共有20000个学生学习法律 、医学和文学等不同 的科目。
廷巴克图,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尼日尔河中 游北岸,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是古代西非和 北非骆驼商队的必经之地。从公元14世纪中叶起,
2.代表国家:
加纳、马里、 桑海 (8-16)
阿克苏姆 (0-4世纪)
桑.蒙.摩 (10-15)
大津巴布韦 (11-15-)
1)东非:阿克苏姆
①兴起: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
②鼎盛: 4世纪,地区奴隶制强国
混合型文明。
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 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 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 文明正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 的混合型文明。
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文明。 说明历史学者多年以来坚持不懈地研究,实事求是,不断完善史学成果。
2420天,现代测算为365. 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改变了中国了饮食结构, 增加了农作物的种类,推动了农产品商品化。
1.中美洲--玛雅文明(前4世纪—15世纪中期)
位置 发展历程
文明表现
相继成为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的重要都市,是西
非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纷纷 到这里讲学布道,那些能工巧匠更是在这里大显身 手,使这座城市声威远震,与开罗、巴格达和大马 士革齐名,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学术研究地之一。
廷巴克图兴建了著名的科兰尼克桑科雷伊斯兰 大学,该大学属于历史上最早建造的几个大学之一, 总共有20000个学生学习法律 、医学和文学等不同 的科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2单元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9891dd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8.png)
韦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
二、古代美洲文明 早在殖民者入侵前,印第安人就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印 第安文明大多起源于交通不便的峡谷盆地和高原地区,内部交流较 少,发展相对缓慢,在近代以前没有达到成熟的程度。 请结合材料指出影响印第安文明的主要因素。
1.前提:农业和贸易发展。 2.玛雅文明 (1)繁荣 ①经济:发展了以种植_玉__米__为主的农业。 ②政治: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统 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手工业。 ③文化成就:城市建筑精美;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 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采用 20 进制,也知道“_零__”的概念。 (2)衰落:15 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由于农业的进步、_环__印__度__洋__贸__易__的发展
东非 桑给巴尔、蒙巴 和伊斯兰教的传入,10—15 世纪兴起;这
萨、摩加迪沙等 些国家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园艺业为
主,_对__外__贸__易__发达,城市繁荣
区域 西非
国家
发展概况
8—15 世纪,先后兴起,拥有丰富的_黄__金__资源,
1.以下属于非洲地区文明代表的是( )
①德里苏丹国 ②阿克苏姆王国 ③大津巴布韦 ④古代埃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里苏丹国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①错
误;阿克苏姆、大津巴布韦及古代埃及文明均是古代非洲文明的代
表,②③④符合题意。故 B 正确。
2.“在桑海帝国阿斯基亚王朝时期,它是西非的文化和宗教中
玛雅文字
玛雅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 他们观测天象,制定了精确的历法……玛雅文字被视作神的创造, 使用文字的权利均被祭司垄断……尤其是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古 代世界很高的水平。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20张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20张PPT)--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98c48b43b3567ec112d8aaa.png)
观察图片,指出古代东非贸易的区域范围,并结合所学,推测贸易的内容。
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阿拉伯商人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东)非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经济
撒哈拉沙漠
10-16世纪非洲的商贸路线
非洲自然资源和环境图
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中部地区的廷巴克图, 是骆驼商队从北非通往南方的水陆必经之地, 也是南来北往(尤其是盐巴)交易的集散之地。
文明又有一体性, 我们要: 加强交流与对话, 推动互鉴与合作, 共创人类的灿烂和辉煌。
1.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符号。下列农作物中,原产地位
于非洲的是( )
①甜高粱 ②棉花 ③西瓜 ④茶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地处今埃塞俄比亚地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
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文化:
学校教育兴盛
建筑发达
文化枝繁叶茂
政治:
集权政发展 起来的一片区域。从索科努斯科 山脉一直向南到萨尔瓦多这一带 土壤尤其肥沃。几个世纪后,这 里盛产可可豆。......沿海地区 的土壤几千年受火山灰和熔岩的 滋养,加上季节性湖泊的作用, 这一带每年可多培植一季玉米。
畜牧业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冶铁业 掌握了冶铁技术。
公随元着前农2业0和00对年外开贸始易东的迁发,展到,公东元非11出世现纪了, 班图人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 并一将系这列些国生家产,技西术非的传马播里到和非桑洲海大一部度分强地大区。
一、古代非洲文明:经济
波斯 印度
中国
宋元时期中非航线图
对照古代非洲文明,结合教材,完成表格。
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阿拉伯商人 黄金、象牙和奴隶
(东)非洲
一、古代非洲文明:经济
撒哈拉沙漠
10-16世纪非洲的商贸路线
非洲自然资源和环境图
位于尼日尔河三角洲中部地区的廷巴克图, 是骆驼商队从北非通往南方的水陆必经之地, 也是南来北往(尤其是盐巴)交易的集散之地。
文明又有一体性, 我们要: 加强交流与对话, 推动互鉴与合作, 共创人类的灿烂和辉煌。
1.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文明符号。下列农作物中,原产地位
于非洲的是( )
①甜高粱 ②棉花 ③西瓜 ④茶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地处今埃塞俄比亚地区,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
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
文化:
学校教育兴盛
建筑发达
文化枝繁叶茂
政治:
集权政发展 起来的一片区域。从索科努斯科 山脉一直向南到萨尔瓦多这一带 土壤尤其肥沃。几个世纪后,这 里盛产可可豆。......沿海地区 的土壤几千年受火山灰和熔岩的 滋养,加上季节性湖泊的作用, 这一带每年可多培植一季玉米。
畜牧业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冶铁业 掌握了冶铁技术。
公随元着前农2业0和00对年外开贸始易东的迁发,展到,公东元非11出世现纪了, 班图人成为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主要居民, 并一将系这列些国生家产,技西术非的传马播里到和非桑洲海大一部度分强地大区。
一、古代非洲文明:经济
波斯 印度
中国
宋元时期中非航线图
对照古代非洲文明,结合教材,完成表格。
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课件--高一下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https://img.taocdn.com/s3/m/882fdf9b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4.png)
(1)政治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服者由原来 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克人缴纳贡赋。
(2)经济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
(3)都城特诺奇蒂特兰
浮动园地
阿 “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 兹 杂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
定在湖底的浮岛。每次播种之前,农民
特 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
——西非谚语
桑海:
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衰落。
一、古代非洲文明
4.南非文明
兴起: 11世纪,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鼎盛: 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大津巴布韦遗址鸟瞰图
特点:巨石建筑
大津巴布韦是古津巴布韦 国家都城的遗址,由石块垒 砌而成。大津巴布韦文化是 南部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杰出 代表。1986年,大津巴布韦 国家纪念地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 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 名录》。
【单元结构】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多元、平衡、并立
(5世纪----15世纪)
复苏的欧洲
繁荣的亚洲
相对孤立的非洲与美洲
封建社会的西欧
别具特色的东欧 伊斯兰教世界 儒家文化圈
非洲
美洲
封君封 臣制度 庄园农
奴制
城市自治 王权强化 教权发展
拜占庭帝国兴衰 俄罗斯帝国崛起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德里苏丹国
的历法纪年、20进制、知道“零” 的概念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 诞生于热带丛林而不是大河 流域的古代文明。 玛雅文明是第一个种植玉米 的文明。 玛雅文明第一个创造二十进 地 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属 于地球所有”。
二、古代非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14-16世纪)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的非洲与美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421a2c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f.png)
大津巴布韦的建筑风格丝毫没有古代欧洲任何时期的痕迹,它只能是出自非洲原居民之手。——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兰道尔-麦基弗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3、古代非洲文明—南非大津巴布韦遗址大津巴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
【归纳提升】根据所学,完成表格。分析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文明发展
特点
东非
西非
南非
摩加迪沙等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归纳提升】根据所学,完成表格。分析古代非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
【合作探究】
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
奴隶、园艺业、对外贸易发达(瓷器-黄金)、城市繁荣
10-15C
地域广大王国
加纳马里桑海
城市国家
地域广大王国
津巴布韦
阿克苏姆
中央集权帝国
黄金资源、控制商路、外贸兴盛、中央集权、奴隶、文化繁荣
8-16C
14-15C鼎盛
4C鼎盛
石头城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隔绝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文明
THANK YOU1、学习强国—看慕课—人文史哲—世界文明史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3、古代非洲文明—南非大津巴布韦遗址大津巴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
【归纳提升】根据所学,完成表格。分析古代非洲文明的特点。
区域
国家
时间
国家形态
文明发展
特点
东非
西非
南非
摩加迪沙等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归纳提升】根据所学,完成表格。分析古代非
多元联系的非洲文明
【合作探究】
非洲本土“不是一个历史的大陆,它既没有显示出变化,也没有显示出发展”,非洲黑人“既不能进步,也不能教育,正像我们所看到的,他们从来就是这样”,“处在野蛮的、未开化的状态中”。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历史哲学》
奴隶、园艺业、对外贸易发达(瓷器-黄金)、城市繁荣
10-15C
地域广大王国
加纳马里桑海
城市国家
地域广大王国
津巴布韦
阿克苏姆
中央集权帝国
黄金资源、控制商路、外贸兴盛、中央集权、奴隶、文化繁荣
8-16C
14-15C鼎盛
4C鼎盛
石头城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桑海帝国代表着古代黑人文明的最高成就和最后的辉煌
隔绝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文明
THANK YOU1、学习强国—看慕课—人文史哲—世界文明史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955a4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b.png)
桑给巴尔、蒙巴萨、摩加迪沙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 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 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 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 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 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伊本·白图泰游记》
………… 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 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 大陆”。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 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班图人扩张路线图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 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 度成为地区强国。
阿克苏姆方尖碑
古代非洲的国家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沿海诸国(10——15世纪):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
非洲人种分布图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1.非洲文明的开端——班图人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 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 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 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 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 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 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 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
浮动园地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 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 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 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 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 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伊本·白图泰游记》
………… 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 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 大陆”。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 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班图人扩张路线图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 姆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 度成为地区强国。
阿克苏姆方尖碑
古代非洲的国家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沿海诸国(10——15世纪):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
非洲人种分布图
二、古代非洲文明——沙漠和海洋的“共育”
1.非洲文明的开端——班图人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 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 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 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 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 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 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 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郝名玮、徐世澄《拉丁美洲文明》
浮动园地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137e6c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1.png)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பைடு நூலகம்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非洲与美洲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提问:“大家还记得初中时学过的古埃及、玛雅等文明吗?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介绍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2.非洲与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3.分析比较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联。
2.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与美洲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讨一个非洲或美洲文明。
2.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该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原因。
-该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系。
-该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非洲与美洲文明知识的掌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非洲的古埃及、埃塞俄比亚、加纳、马里、索松盖、刚果等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以及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文明的基本情况。
2.掌握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系。
(一பைடு நூலகம்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非洲与美洲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关注这两个地区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2.提问:“大家还记得初中时学过的古埃及、玛雅等文明吗?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地区?”通过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介绍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古代非洲与美洲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2.非洲与美洲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3.分析比较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非洲与美洲文明的发展脉络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联。
2.帮助学生理解非洲与美洲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探讨一个非洲或美洲文明。
2.各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该文明的起源、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原因。
-该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系。
-该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非洲与美洲文明知识的掌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非洲与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掌握非洲的古埃及、埃塞俄比亚、加纳、马里、索松盖、刚果等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发展,以及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等文明的基本情况。
2.掌握非洲与美洲古代文明在农业、手工业、贸易、宗教、建筑、艺术等方面的成就,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的关系。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 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cf4d6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f.png)
世纪》
1.玛雅文明
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 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 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 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4至10世纪期间, 玛雅文明非常的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其原 因尚不清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阅读课本p29页最后一段,分角度概括玛雅文明的成就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非洲
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 但为什么今天非洲最落后?
北 东北 东南
南
撒哈拉沙漠 红海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的开端——__班__图__人____ (1)农业:
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2)畜牧业: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3)南迁:
南 非
津巴 布韦
14至15 世纪 鼎盛
地域广大 的王国
石头城
3.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 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 纳入它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
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
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
矿、制陶和建筑业。此外,他们还经常用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从阿拉伯
B 商人那里交换来自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各种手工业品。由此可知,古代
东非( )
A.工业技术落后
B.经济结构多元化
C.商业网络成熟
D.以小农经济为主
3、据记述,古代马里王国的重要城市廷巴克图,学校林立,有多处图书馆,
许多法官、医生和宣教师,学者云集,他们从帝王那里领取高薪。在这所
1.玛雅文明
玛雅从来不像中国、埃及等文明拥有一个统一的 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 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 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4至10世纪期间, 玛雅文明非常的繁荣,但随后便衰落下去,其原 因尚不清楚。
——斯塔夫里阿诺斯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阅读课本p29页最后一段,分角度概括玛雅文明的成就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非洲
最早的人类起源于非洲, 但为什么今天非洲最落后?
北 东北 东南
南
撒哈拉沙漠 红海 东非高原 南非高原
一、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的开端——__班__图__人____ (1)农业:
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 (2)畜牧业: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等; (3)南迁:
南 非
津巴 布韦
14至15 世纪 鼎盛
地域广大 的王国
石头城
3.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14-15世纪, 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 纳入它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
头建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
围墙围成的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
矿、制陶和建筑业。此外,他们还经常用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从阿拉伯
B 商人那里交换来自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各种手工业品。由此可知,古代
东非( )
A.工业技术落后
B.经济结构多元化
C.商业网络成熟
D.以小农经济为主
3、据记述,古代马里王国的重要城市廷巴克图,学校林立,有多处图书馆,
许多法官、医生和宣教师,学者云集,他们从帝王那里领取高薪。在这所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一历史教学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课件)高一历史教学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fa10a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67.png)
穆萨统治的25年,是 马里帝国的黄金时代 。其疆土从撒哈拉沙 漠边缘的廷巴克图, 一直延申到大西洋 1324年,穆萨带领庞 大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其中用100头骆驼驮 黄金 。到开罗后,他 分发黄金,导致当地 金价下降。
(3)桑海
①兴衰:攻灭马里,确立在西非霸主,16世纪达 于极盛,16世纪末衰落。 ②统治:
古代非洲与美洲有 着悠久历史和灿烂 文化,同亚欧文明 共同展现了世界文 明的多元面貌。世 界文明具有多元性 、不平衡性,但是 都共同推动了人类
文明的进步。
1、20世纪的考古学家发现,乌干达西部的铁器时代遗址同津巴布韦的铁器
时代遗址的相似处非常惊人,这不仅仅是一种偶合,而且可以说(两地的古
代文化)是在同一个树干上长出来的。导致两地古代遗址惊人相似的因素最
吐 出 长 舌 的 蛇 形 唇 饰
“浮动园地”
“浮动园地”是一些在湖底丛生的杂 草上面铺垫上湖土、由生长的杂草固定在 湖底的浮岛。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 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 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 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 增。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番茄、花生等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 (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
②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如玛雅、阿兹 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
特克和印加文明。
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 美洲主要文明分布
美洲和北美洲各国。《全球通史
∙从史前史到21世纪》
二、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公元前10世纪-公元15世纪中叶衰落)
。
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
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 和智慧的珍宝只能在廷巴克图找 到。 —西非谚语
廷巴克图历史上是贸易和文化中心 ,是古代西非和北非骆驼商队必经 之地,也是伊斯兰文化向非洲传播 的中心。它享有“苏丹的明珠”、 “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 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 的一个古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2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https://img.taocdn.com/s3/m/3c39c9d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5.png)
——摘编自杨天林《古代文明史》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示:主要特点:多元化、多样性。 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班图人遍布东非;环 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有贸 易往来。
素养阐释 材料“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 成的”说明东非文明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材料“环西 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 东南亚,甚至中国……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 当地居民”说明东非文明多样化的原因。考查学生史料实证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建立的是城邦国家,国王“接受地 方首领的进贡”,因此不是中央集权国家,故A项错误;根据材 料“意思是‘神授的权利’,拥有统治整个城邦的无上权力”,可 知玛雅人宣扬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虽然材料提到了制定法 律,但是并未说明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 无法看出国王是否实行残暴的统治,故D项错误。
材料二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是桑海阿斯基亚王朝著名 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 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并派出大批市场巡 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传说,他在卡巴拉—廷巴克图地区挖 了一条运河以利灌溉。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 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他 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 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 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 《伊本·白图泰游记》
简要概括摩加迪沙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瓦希里文化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示:主要特点:多元化、多样性。 原因:阿拉伯人移民带来新的生活方式;班图人遍布东非;环 印度洋贸易发达,与阿拉伯国家、印度、波斯和中国都有贸 易往来。
素养阐释 材料“环西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在长期交往中融合形 成的”说明东非文明具有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材料“环西 北印度洋周边地区的文化……阿拉伯、波斯、印度西海岸、 东南亚,甚至中国……西非居民班图人来到这里,赶走或同化 当地居民”说明东非文明多样化的原因。考查学生史料实证 和历史解释的素养。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玛雅人建立的是城邦国家,国王“接受地 方首领的进贡”,因此不是中央集权国家,故A项错误;根据材 料“意思是‘神授的权利’,拥有统治整个城邦的无上权力”,可 知玛雅人宣扬君权神授,故B项正确;虽然材料提到了制定法 律,但是并未说明是依据法律治理国家,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 无法看出国王是否实行残暴的统治,故D项错误。
材料二 阿斯基亚·穆罕默德一世是桑海阿斯基亚王朝著名 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鼓励贸易,从而使帝国空前地繁荣起来。 他大力引进精确的衡器并对之进行检视,并派出大批市场巡 视员以保障买卖公平。传说,他在卡巴拉—廷巴克图地区挖 了一条运河以利灌溉。他将战争中掳掠来的大批奴隶安置下 来,让他们务农,并减轻农产品税收,以此来鼓励农业生产。他 尊重学者,发展文化,擢用才智之士。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 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 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 《伊本·白图泰游记》
简要概括摩加迪沙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玛雅人塑像
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国家进入
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 有600余万。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
克人缴纳贡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
新时代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 国家走出贫困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 非洲“黑人兄弟” 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非洲文明
【课堂小结】(一)古代非洲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
纪进入鼎盛时期
兴旺
东非 桑给巴尔、蒙巴萨 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 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 市繁荣
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 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 得巨额收入。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 斯兰教的传入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15世纪桑给巴尔(班图人建立)强盛起来,以 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 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 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桑给巴尔矿藏资 源丰富,商业繁荣。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文明的发展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黄金、象牙和奴隶
非洲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1)西非文明概况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非洲大陆的商路(局部)
出口:象牙和奴隶 进口:马、布匹和盐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2)西非王国更替
③特征: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广泛使用奴隶,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 经济上以种植瓜果
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 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对外贸易发达,城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 市繁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 手工业。 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 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发明的独特的文字。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古代非洲文明
3.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 班 图 人 建 立 了 津巴布韦国家。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 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 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围墙围成的 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 ,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 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 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 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 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
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
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
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
图学术之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秘鲁发行的印加结绳记 事邮票
古代美洲文明
【课堂小结】(二)古代美洲文明
区域
文明
时间
成就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 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 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 概念
阿兹特克文明
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 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 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 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 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 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班图人的活动区域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 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 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 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 为地区强国。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曼萨·穆萨朝圣队伍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2)西非王国更替
②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占马里,确立了在西风的霸主地位。 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
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努力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 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 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 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 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 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 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 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 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 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 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①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 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 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其中包 括一位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在廷巴克图设计建造城墙、王宫和清真寺。穆萨还在廷巴 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 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 世 纪 末 建 立 , 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古代美洲文明
• 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 玛雅文明 • 阿兹特克文明 • 印加文明
02
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目录
CONTENTS
01 古 代 非 洲 文 明
02 古 代 美 洲 文 明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
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 的多元面貌。
北非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01
古代非洲文明
• 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 古代东非文明 • 古代西非文明 • 古代南非文明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印第安人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 和印加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 国家。
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 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 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 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
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面积约10平方千 米,人口20-30万。它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 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古代美洲文明
4.印加文明
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 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 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文明
【拓展提升】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海口,促进了 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 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 撰写《岛夷志略》
元朝
曾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汉武帝
唐朝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 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 经历写成《经行记》
这一帝国(指印加帝国)在地理上由完整的道路系统紧 紧地连接成一体;这一道路系统包括用芦荟藤编织的索桥和 用有浮力的芦苇制成的浮桥,其中有几英里道路至今仍可通 行。大面积的灌溉系统同样很重要,它使印加帝国成为繁荣 昌盛的农业国;其中部分灌溉系统至今仍在使用。当时的通 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信差迅速地将信件 送往全国各地。
古代美洲文明
3.阿兹特克文明 14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16世纪,国家进入
鼎盛时期,控制了整个墨西哥谷地及其周边部落,人口 有600余万。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 被征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但需向阿兹特
克人缴纳贡赋,如粮食、服装、宝石和老鹰等。 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
新时代
中国帮助多个非洲 国家走出贫困
1971年
中国重返联合国, 非洲“黑人兄弟” 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代非洲文明
【课堂小结】(一)古代非洲文明
区域
国家
时间
特征
阿克苏姆
公元前后兴起,4世 信仰基督教;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
纪进入鼎盛时期
兴旺
东非 桑给巴尔、蒙巴萨 和摩加迪沙等
10-15世纪
广泛使用奴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 菜的园艺业为主,对外贸易发达,城 市繁荣
阿克苏姆国家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 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每年从红海的国际贸易获 得巨额收入。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文明的发展
①条件: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伊 斯兰教的传入
②表现: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桑给巴尔、 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一系列国家的兴起。
15世纪桑给巴尔(班图人建立)强盛起来,以 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 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 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桑给巴尔矿藏资 源丰富,商业繁荣。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2)东非文明的发展
印度、波斯 和中国等地
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黄金、象牙和奴隶
非洲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1)西非文明概况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
非洲大陆的商路(局部)
出口:象牙和奴隶 进口:马、布匹和盐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2)西非王国更替
③特征: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
广泛使用奴隶,
(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 经济上以种植瓜果
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 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对外贸易发达,城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马金鹏译《伊本·白图泰游记》 市繁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氏族首领、贵族和祭司构成了统治阶级;一般氏族成员成为平民,从事农业和 手工业。 城市建筑精美,有些城市的中心面积可能达到15平方千米,城内有300多座用于 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发明的独特的文字。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 采用20进位制,也知道“零”的概念。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古代非洲文明
3.古代南非文明 11世纪末, 班 图 人 建 立 了 津巴布韦国家。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 区都被纳入它统治之下。
“津巴布韦”一词源于邵纳语,意为“石头建 筑”或“石头城”。大津巴布韦是一个围墙围成的 圆表区域,内有房屋和庭院。围墙高9米,厚约5米 ,顶部砌着大石块。沿山谷向下延伸,在约24万平 方米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石头建筑,包括一座围墙 围着的庙宇和稍小一些的建筑物遗迹。大津巴布韦 遗迹是一个大面积的复合体,有防御工程、塔状建 筑和排水系统,占地达一万多亩。
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
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
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
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
图学术之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秘鲁发行的印加结绳记 事邮票
古代美洲文明
【课堂小结】(二)古代美洲文明
区域
文明
时间
成就
中美
玛雅文明
15世纪中期衰落
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城市国家; 城市建筑精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 精美的陶器;独特的文;复杂的历法 纪年;采用20进位制,知道“零”的 概念
阿兹特克文明
中,驯化了多种野生动物,培育出大量的农作物,……当今世界广 泛生产的玉米、马铃薯、番茄、可可、咖啡、向日葵、辣椒、花生、 烟草、橡胶等几十种农作物,都来自美洲印第安人创造性的劳 动。……美洲印第安人很早就懂得了养蜂和驯化野生动物。他们培 育出了火鸡、鸭、鸽和鹅等家禽。此外还培育出了像愈疮木那样可 以健身治病的药草和植物1200多种,丰富了人类医药宝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班图人的活动区域扩展到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到 11世纪,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农业、畜牧业和 冶铁技术也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东非文明 (1)阿克苏姆王国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 王国。4世纪,阿克苏姆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一度成 为地区强国。
——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曼萨·穆萨朝圣队伍
古代非洲文明
2.古代西非文明 (2)西非王国更替
②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攻占马里,确立了在西风的霸主地位。 16世纪达于极盛。16世纪末,因遭遇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
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 扩大对外贸易,努力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古代非洲文明
1.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 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 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 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 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 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14世纪兴起,16世纪进 入鼎盛时期
上层阶级垄断官职,掌握军队;被征 服者由原来的部落首领管理;经济基 础是农业,发明“浮动园地”
南美
印加文明
12世纪建立,13世纪逐 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 纪初发展到鼎盛时期
统治机构完善;完善的道路系统
①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 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马里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 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不少学者来此讲学和访问。
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 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其中包 括一位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在廷巴克图设计建造城墙、王宫和清真寺。穆萨还在廷巴 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
西非 加纳、马里和桑海
8-15世纪
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中央集权;对 外贸易发达;鼓励文化发展
南非
津巴布韦
11 世 纪 末 建 立 , 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
石头城
古代美洲文明
• 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 玛雅文明 • 阿兹特克文明 • 印加文明
02
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开端——印第安人 美洲印第安人是富于创造性的勤劳的人民,他们在漫长的岁月
导入新课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目录
CONTENTS
01 古 代 非 洲 文 明
02 古 代 美 洲 文 明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世界其他地区(非洲和美洲)的社会
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和美洲) 的多元面貌。
北非
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
01
古代非洲文明
• 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 古代东非文明 • 古代西非文明 • 古代南非文明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印第安人
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 和印加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2.玛雅文明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古代玛雅文明曾非常繁荣。
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 发展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建立了众多城市 国家。
玛雅人的城市,如果它们可以这样称呼的话,是 举行仪式的中心,而不是要塞、居住地或行政首都。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玛雅人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 这种农业在两、三年内便耗尽了土壤的肥力,因此, 他们需要不断地迁移村庄驻地。
阿兹特克人国家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的岛上,面积约10平方千 米,人口20-30万。它有三条堤道与陆地相连,并有引水渠供应全城淡水。为方便交通, 渠上架设了多座桥梁。全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承担着城市的交通运输。
古代美洲文明
4.印加文明
12世纪,印加人以库斯科为都城建立国家,13世纪 逐渐崛起。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 期,形成疆域达到10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的帝国。
◎古代非洲的国家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文明
【拓展提升】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郑和曾到非洲东海岸 和红海海口,促进了 经济、文化交流 明朝 汪大渊可能到过今摩 洛哥和东非沿海地区, 撰写《岛夷志略》
元朝
曾遣使前往黎靬 (亚历山大城)
汉武帝
唐朝
杜环(第一个到非洲并 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 经历写成《经行记》
这一帝国(指印加帝国)在地理上由完整的道路系统紧 紧地连接成一体;这一道路系统包括用芦荟藤编织的索桥和 用有浮力的芦苇制成的浮桥,其中有几英里道路至今仍可通 行。大面积的灌溉系统同样很重要,它使印加帝国成为繁荣 昌盛的农业国;其中部分灌溉系统至今仍在使用。当时的通 讯靠由驿站和信差组成的综合系统维持;信差迅速地将信件 送往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