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改 教师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对新课改教师怎么办
马关县浪桥中学刘兴林
我国的的教材,历来存在着“繁、难、偏、旧”的问题,这个问题,是老师们心中难解的疙瘩、沉重的心头石,这深深困扰了无数的新老教育工作者。面对教材,教师们常常感叹“老师难教,学生难学”。改革教育,改革教材,早日用上一套全新的、符合新时代要求、适合多数学生的好教材,一直是老师们心中的所想、所愿、所盼、所求。然而,当多年企盼的新教材真的到来时,许多人却又乱了套。拿着新教材,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心中一片茫然。采用老办法吗? 那是“穿了新鞋走老路”,全面更新,换一套新的教法?却又心中无底,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真是进退两难。面对新教材,教师怎么办?这是当前教师们都深感困惑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准确地去把握教材、理解教材、恰当地处理好教材,这是当前教师们必须去探索、去研究、去面对的难题,也是教育界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新课改,21世纪世纪大力度的教育改革,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切实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新举措。作为教师,大的我们做不了,但教书育人,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却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的义务。我认为,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并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新理念:
一、教学行为是对课程的不断反思与重建
教师不是教书匠,教学行为不是单纯地照本宣科,没有教师对教材的准确把握、深入理解和正确处理,要想提高教学效益,那是谈何容易?老师们的教学过程,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溶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总会用自己的方法方式处理好教材,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把课程内容表述出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不同的人教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不同的教学过程,绝不会完完全全一个样;即使同一个人教同样的内容,也会因教学对象、教学时间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时甚至还会相差很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但有常法”,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将倾注教者极大的心血和汗水,都需教者付出艰辛的劳动,以上所说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理:教学行为与教学过程是教师对课程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是对教材的一种正确处理,是对
课程的不断反思与重建。面对课改、面对新教材,教师更需要用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去审视教材、处理好教材,很好地去把握新教材的“度”:哪些内容该多讲、详讲、细讲,哪些内容该少讲、精讲、略讲;哪些内容该讲清、讲透、讲足,以至进一步地引伸、发挥, 哪些内容该只需要一笔带过、点到即止……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认真对照新老教材,对照课标要求,去认真地分析、推敲,把握、判断。
二、创造性地用好新教材
教师都应当明白,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定的国家基本要求,是全国多数地区大多数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这一弹性的标准封底不封顶,教师可以根据本校本班的学生实际决定在达到这一最低标准的基础上是否还应当拓展,以及拓展的内容应达到什么样的广度和深度,即使本地本校因一些特定的因素和条件所限,一时还难以达到课标要求,教师也不要置课标要求于不顾,擅自降低教学要求,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提高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实施。各科新教材在根据这一最低要求编制时,已根据情况适当补充了一些内容,也为师生留出了一定的发挥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新课程留出的这一发挥空间,选择某些内容作为深入透彻学习或研究的主题,带领全班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等探究性活动。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教材是作为教学重点来处理的,但课标中并没有规定这个知识点,也没有像老教材一样给出科学的结论,而是为学生精心设置了一套学习探究的方案,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像科学家探求真理一样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参与对实验的结果的分析与归纳,在同学间、师生间充分地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实验的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着眼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着眼于程序的正确性、合理性、科学性,至于结论是否完整、表达是否严谨、在其它场合能否运用等并不是我们所要关注的,只要学生能得出大体正确的结论就可以了。像这样的探究活动在新教材物理中随处可见,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的规律”、“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研究电磁铁”等便是其中的典范,显然,新教材这样处理是为了保护和鼓励学生的创造天性。
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出发,精心创设问题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与生活背景
有关的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亲身体验探索研究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并领悟这一转变的真正要义,把实验探究的相关内容用好、用活。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拓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时,一定要经过认真的充分的论证,不能随意性太强。对于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且有价值的内容,可以适当补充或拓展,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偏难且已删掉的内容,就不要再补回来了,否则,不但对学生的学习不利,还会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削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这又何必呢?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教师始终在扮演着在不同的角色,有时像兄长、有时像朋友、有时像智者、有时像母亲……教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教师能很快地适应并进入这种多重角色的扮演。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新课程的及时推出,社会对教师的教学、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新时期、新形式下,教师还应当扮演的角色有: a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 学生探究的合作者 c 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d 个性化教学的创新者等。
1、教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
素质教育强调,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长,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他们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甩掉思想包袱、消除后顾之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以便更好地提高学业成绩;当然,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还必须克服重重困难,想尽一切可想的办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尽可能多的利用有利的条件和因素;努力消除和避免校内外的不良因素对教学的干扰和影响,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多个心眼,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发现并挖掘在某些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使他们的特长有更长足的发展;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知道自己今后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为他们铺设就业之路献计献策,让他们更好地校正自己的发展目标,激发学好的强烈愿望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