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大事记
2009股市大事记

2009年2009年1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年将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继续执行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税、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及单边征收政策。
2009年1月9日有中国“券商内幕交易第一案”之称的董正青等3人涉嫌泄露内幕信息和内幕交易案由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董正青泄露内幕信息罪名成立,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2009年1月14日至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陆续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造船、石化、轻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涵盖了解决就业、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等诸多方面。
2009年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大幅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
1月的天量新增信贷成为宽松信贷政策的开端,直至8月初央行提及“动态微调”为止。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和规范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创业板的上市发行门槛不变,仍采用两套上市财务标准。
创业板管理暂行办法五月一日起实施。
2009年4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公告,已通过“会后事项发审委会议”否决了立立电子的上市申请。
由此,立立电子成为中国证券史上首例“募集资金到位但上市申请最终被否”的公司。
2009年5月12日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基金管理公司开展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规定》,对“一对多”专户理财业务的投资者参与门槛、资产管理计划的设立条件、资产管理计划的销售方式以及开放参与和退出频率等做出明确规定。
《规定》于6月1日施行。
2009年5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70亿元补贴汽车家电“以旧换新”。
2009年5月25日国务院批转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提出,加快研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相关政策,带动社会投资;要求财政部、税务总局、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四部委深化房地产税制改革,研究开征物业税。
1993年股票市场大事记

1993年股票市场大事记1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新交易大厅正式启用。
证券商席位由32个增至210个,日撮合能力由原来每日2万笔提高到每日6万笔。
1月11日深圳对上市证券编码进行统一修正,并正式启用。
1月13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与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和香港李嘉诚先生的长江实业公司联手,成功收购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1%的股权。
2月5日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出《司法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及律师事务所资格确认的暂行规定》。
对证券法律业务的内容、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资格的申请、批准、取消以及两者活动的监督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公布零股交易办法,以加强柜台证券零股交易的管理。
2月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条例》及《注册会计师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有关业务的暂行规定》,财政部再次批准11家会计师事务所及90余名注册会计师具有执行股份制试点企业、社会募集公司业务资格,并发给许可证。
2月10日广东汽车集团通过其香港控股公司──骏威投资公司,在港公开招股集资4.02亿港元,成为首家内地在港上市的企业。
投资者认购金额超过集资额660倍,创香港股市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2月16日,当情人节的余热还没退去,中国股市也给他亲密的爱人——广大投资者送来了迟到的情人节礼物,指数收在了1544点。
这是中国股民与1500点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1991年南方谈话,1992年股票认购证摇号政策,全面放开股价政策等多项利好推动了股市从100多点一直走到1400多点,可1500点仍然是股民们的一个梦。
因此,1993年2月16日的1544点着实让投资者欣喜不已。
只可惜这次的1500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多数股民还没来得及感受1500点带来的丰收和喜悦,它已经离我们远去。
接下来的两次调高利息,促使股指最低下探325点,让入市不久的股民深刻的感受到了什么是“股市风险”。
中国股市历史回顾 -- 历次牛市熊市记录

■第一次大牛市:1990年12月19日至1992年5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第二次大牛市:1992年11月17日至1993年2月16日快速下跌爽,快速上涨更爽,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日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时间,大盘涨幅高达303%。
这种行情在现在看来,足以让投资者羡慕不已。
■第二次大熊市:1993年2月16日至1994年7月29日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低,进而在777点展开长期拉锯,后来777点位失守,大盘再度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
到1994年7月29日,股指回到325点,但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第三次大牛市:1994年7月29日至1994年9月13日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都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市场中甚至一度传言监管层将关闭股市,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股市再度亢奋,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达1052点。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也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
但是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经回到577点,跌幅接近50%。
中国股市历史暴涨暴跌全记录

中国股市历史暴涨暴跌全记录[转贴2007-09-25 22:22:43]字号:大中小时至今日,中国股市已走过了16个春秋。
然而,1500点的“痛”却依然停留在人们心间。
曾几何时,我们将1500点狠狠地踩在了脚下,并且直冲历史高度2245点(2001年),为此,众人欢呼:1500点成为了中国股市的真正“箱底”。
可好景不长,长达五年的漫漫熊市不仅下破了1500点,而且还下穿了中国股市1000点的敏感心理关口。
之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上证综指再次从1000点附近启动,并猛串至今天的3300点上方,似有不断追涨的冲动和蛊惑。
不知这次中国股市是否真的长大?它是否还会重回1500点下方?我们衷心的希望1500点能够成为中国股市今后的大“箱底”,并将1500点筑成中国股市的“万里长城”。
同时,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再回首,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依旧历历在目,清晰可见,晃如昨日,给人的感觉似乎“中国股指”总喜欢大起大落、难于长大。
第一轮暴涨暴跌:100点——1429点——400点。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就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
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29%。
随后股市便是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第二轮暴涨暴跌:400点——1536点——333点。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
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涨幅达284%。
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
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
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中国股市历史发展

中国股市历史:1983年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
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文本

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中国股市历次大跌全记录第一次大跌:1992年5月至1992年11月,上证指数从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72%。
1992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到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上证指数当天从616点飙升至1265点,三天后冲高至1420点,股票价格一飞冲天,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狂飙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6月12日,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当天市场没反应,盘整一月后从1100多点跌到300多点。
1992年8月10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之后三天,股市受此影响暴跌22.2%,上证指数跌去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跌幅达到45%。
1992年11月17日,联农股份(天宸股份600620)人民币股票上市,当日沪指跌至386.85点,收盘393.52点,完成最后一跌,此后股指一路上行,至1993年2月16日,收在1558.95,涨幅296.16%。
关键词:调高印花税、8·10风波。
第二次大跌:1993年2月至1994年7月,上证指数从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3年2月16日“老八股”宣布扩容,上证指数从1558.95点一直下泄到1994年7月29日的最低325.89点,跌幅达79.10%。
1994年7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证监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年暂停新股发行上市;严控上市公司配股规模;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围),昭示1993年上半年熊市后管理层的坚定信心,引起八月狂潮,俗称“三大政策”,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涨至1994年9月13日的1052.94点,涨幅达215.33%。
关键词:扩容、三大政策。
第三次大跌:1994年9月至1996年1月,上证指数从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中国股市之熊牛市

第一次大牛市(1990/12/19----1992/5/26)从96涨至1429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0年底正式开业,最初挂牌股票仅有豫园商场、凤凰化工、飞越音响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
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停板(后该为0.5%)限制,股指从96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1992年5月21日取消涨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第一次大熊市(1992/5/26----1992/11/17)从1429跌至386点1992年8月发生在深圳的‘8.10’风波,加大了市场回调力度。
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第二次大牛市(1992/11/17----1993/2/16)从386涨至1558点不过,当时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半年的跌幅3个月就全部涨回来。
从1992年11月17如的386点开始,到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只用了3个月,大盘涨幅达303%。
第二次大熊市(1993/2/16----1994/7/29)从1558跌至325点快速牛市上涨完成后,股市的大扩容也就开始了。
伴随着新股的不断发行,上证指数也逐步走跌。
这次熊市带来的‘成果’是上市公司数量急速地膨胀。
1992年沪深两地市场A,B股上市公司仅有54家,1993年快速增至177家,到1994年已经有287家上市。
第三次大牛市(1994/7/29----1994/9/13)从325涨至1052点证券市场一片萧条,为了挽救市场,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政策救市。
1994年8月1日,中午证监会宣布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1个半月时间,股指涨幅200%,最高1052.第三次大熊市(1994/9/13----1995/5/17)从1052跌至577点不过,‘三大政策’治标不治本,不久连地市场再度暴跌。
另外,当时国债市场火爆,分流了大量投机资金。
到1995年5月17日,跌幅接近50%。
第四次大牛市(1995/5/18----1995/5/22)从582涨至926点.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引发一轮短暂的大反弹行情。
1994年股票市场大事记

1994年股票市场大事记1月4日深交所成都证券讯息服务开通.1月6日第二次全国证券登记机构会议在海口举行.(至8日)1月14日深圳证券登记公司发布深圳上市证券转管暂行办法.1月25日中国证监会公布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试行)》.1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规定(试行)》正式生效.2月2日全国股票发行工作座谈会在海口市举行.2月5日国务院证券委办公室副主任马忠智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股票发行规模55亿,暂停法人股上市,暂停发行内部职工股.2月22日深交所宣布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2月25日中证监会发言人发表谈话, 上海大众披露其董事会长关于法人股转换的信息,其作法是错误的;江苏昆山三山公司拟配售认股权证方案,有关部门不能批准;今年新股发行规模可能经转下年,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向职工配售股份问题应规范化;深交所暂停新股上市符合有关法规。
3月1日获多利有限公司和华莱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两家境外证券经纪商进场,它们分别是第9、第10家在接通过深交所B股特别席位进行B股交易的境外证券经纪商。
3月4日中国证监所发言人宣布,深圳证管办关于上市公司1993年配股流通有关问题的通知暂缓执行,重申各地不宜就有关涉及证券市场的重大政策问题作出规定。
深交所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异常情况处理办法》3月5日深交所与南方证券交易中心正式联网3月11日深交所与深圳证券登记公司联合发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债券现货交易清算暂行办法》3月12日刘鸿儒在沪表示,必须积极拓展和完善证券市场,新增的55亿股票上半年不上市,今年不征收股票转让所得税,国有股法人股今年内不上市,上市公司配股权从严控制。
3月15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在上交所会员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五大工作:①健全法规严格执法;②培养机构投资者;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④推进国内企业直接到海外上市;⑤花力气培训证券从业人员.《股份制试点企业国有股权管理的实施意见》日前出台,该《实施意见》对当前我国股份制试点企业必须解决而又能够解决的问题作出了政策规定。
中国A股发展史

中国A股发展史一、中国股市诞生1986年9月26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静安证券业务部开张,标志着新中国从此有了股票交易。
从静安证券交易柜台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的股市就此已经走了20年。
诞生背景◎中国第一股1984年11月18日,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9月26日正式开业1986年9月26日清晨,南京西路1806号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
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交金额85280元。
◎从小柜台到大市场股市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从品种来说,20年前只有2家公司股票进行交易,如今上市公司已近1400家,规模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将要发行的工商银行股票将创全球IPO新高。
除了股票,已有权证、基金、可转债等多样化的品种,股指期货也将要推出。
如今光沪市每天的成交金额就上百亿元,与20年前8万余元不可同日而语。
二、恋曲1990:纯洁构想的曲折实现1、1984年-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100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30年,一个呱呱落地的婴儿可以长成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30年,中国股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才能完成的道路。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中国股票市场萌芽及最初探索阶段(1978-1991)1986年11月14日,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约翰·凡尔霖时,向来宾赠送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一张面额为人民币50元的上海飞乐音响(600651)公司股票,成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1、股票发行创"新纪元"1984-1986年,北京、上海、广东、四川、辽宁等地的部分集体和国有中小企业纷纷开始股份制试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如广东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北京天桥百货公司、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北京天桥百货、上海飞乐音响、上海延中实业等公司还公开发行了股票。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前期股份制试点的成绩做出肯定,允许继续试点并提出了规范性意见。
从此政府逐渐加大对股份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股份公司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设立和运作,股票发行更加规范,真正意义上的股票发行数量也越来越多。
上海、深圳出现了股票的公开柜台交易,沈阳、武汉、成都等地也出现了股票的公开交易或场外交易。
成立了一批专门从事股票发行、转让或交易相关业务的证券公司,从而为股票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
1987年1月,上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我国第一家实行股份制的大中型国营企业。
该公司股票的发行,拉开了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试点的序幕,股份制试点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截至1990年底,我国共有4750家企业发行了各种形式的股票,共筹资42.01亿元。
其中,公开发行股票筹资17.39亿元,非公开发行筹资24.62亿元。
中国股市成年记:1996年

中国股市成年记:1996年中国股市的发展,在1996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并且给中国许多的民众带来巨大的利益。
凡是经历过1996年炒股的人都知道,当时的社会对于股票市场的关注与倾心程度,可以怎么说,与2007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过几年的股票交易市场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在社会上出现的股市能够带给民众巨大财富的宣传,在1996年开始产生了巨大的效应,而且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市场扫描1996年伊始,市场跌得一塌糊涂,没有人知道这一年的股市会怎么样。
1996年1月19日,沪指盘中出现新低512.83点。
但一波大行情就此拉开帷幕。
以深发展为首的绩优股率先发力,深科技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股价从7.09元涨到20.99元,涨了近2倍!此后各色股票粉末登场。
“股市首骗”琼民源的股价在1996年里涨了10倍!而股指的涨幅也很惊人,到当年12月,上证指数基本翻倍,盘中最高见于1258.69点。
1996年上证指数走势图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到1996年10月底,沪、深两交易所共有上市公司467家,上市总股本达10000多亿股,上市股票市价总值达到9800多亿元,1-10月份的股票成交金额为13000多亿元;证券公司有96家,证券兼营机构2000多家;投资者开设的股票帐户数达到1800多万,证券从业人员约10万人。
1996年10月底,管理层在1个月的时间内连发12道“金牌”提示风险。
然而股市仍然止不住地涨。
直到12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表有关股市的文章,才给发烧的股市狠狠浇上了一盆冷水——当日开盘4分钟内,两市499只股票,除6只停牌外,几乎全部跌停!大盘几乎连续三天跌停,上证指数最低跌至855点。
重要事件盘点股市神话“琼民源”“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
a股的历史回顾

a股的历史回顾A股的历史回顾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票,是中国A股市场中最主要的股票类型之一。
自1990年A股市场开启以来,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
以下是A股的历史回顾:1. 成立阶段(1990年至2002年)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启和A股市场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还相对小众,投资者为少数富有的人士和机构。
2. 成长阶段(2002年至2007年)2002年,中国股市开始走上成长之路。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A股市场的开放程度逐渐加大,进一步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良好。
投资者们开始追逐高收益、高增长的股票,股票价格呈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
然而,在2007年初,A股市场遭遇了一次较为严重的调整,股指大幅下跌,众多投资者遭受了沉重的损失。
3. 破浪前行阶段(2007年至今)A股市场于2007年初经历了一次大幅调整,但市场并没有因此而停滞不前。
相反,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和市场发展的不断壮大,A股市场进入了破浪前行的阶段。
自2007年以来,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不断上升。
2014年,中国证监会实行IPO暂停审批,之后进行取消,使得A股市场资金再次涌入,市场呈现出疯狂的反弹。
但从2015年6月份开始,A股市场受到国内股市危机的影响,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下跌。
在之后的几年中,A股市场在多次波动和变化中逐渐稳定下来。
2018年初,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的“同股不同权”政策陆续推出,众多科技公司相继在A股上市,A股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结语A股市场经历了多次波动和变化,但它的发展势头仍十分不错。
国家政策不断推进,市场也不断壮大,预计未来A股市场仍将开拓新的领域,为广大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和收益。
中国证券大事记范文

中国证券大事记范文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大事,这些大事不仅对中国经济有深远影响,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类型的大事来进行介绍。
首先,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事之一是2024年的股市泡沫破裂。
在这一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巨大的上涨,投资者信心高涨,市场繁荣。
然而,从2024年10月开始,股市开始大幅回撤,投资者信心受到重创。
这次股市泡沫破裂导致市场的可持续性受到了质疑,也让人们认识到股市投资风险的存在。
其次,中国股市大事之一是2024年的股灾。
在这一年,中国股市再次经历了一次剧烈上涨,但由于监管不力、市场炒作等原因,引发了股市的暴跌。
虽然政府出台了多项救市措施,但这次股灾对投资者的信心造成了巨大冲击,也引发了国内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担忧。
另外,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事之一是2024年推出科创板。
科创板是中国首个以创新驱动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上市对象的板块。
这个板块的推出,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融资平台。
此外,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事之一是2024年的新三板。
新三板是中国创业板块的一个重要板块,经过多年的发展,曾经面临着交易不活跃、流动性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证监会进行了一系列的,包括推出了挂牌转让制度、引入了做市商制度等。
这些为新三板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活力。
最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大事之一是2024年的外商投资限制取消。
在这一年,中国宣布将取消外商投资限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证券市场投资的门槛进一步降低。
这一举措意味着外国投资者将能够更加自由地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为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和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证券市场近年来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大事,这些大事不仅反映了市场的发展变化,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相信中国证券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和创新,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1. 起步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渐放松了对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管制。
198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SSE)作为中国第一个股票交易所成立,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的起步阶段。
2. 股市复兴(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股市迎来了一个复兴的时期。
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SZSE)成立,并开始进行股票交易。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积极鼓励企业上市,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股票市场。
此外,中国还引入了外资和合资券商,促进了股市的发展。
股市交易量和交易金额不断增加,中国股市开始显示出活力和韧性。
3. 国内资本市场改革(2000年至今)2000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成立,作为对股票市场进行监管的机构。
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也在此期间迅猛发展。
2001年,中国推出了《证券法》,加强了对股票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此外,中国还引入了一系列新的金融产品和交易制度,如股票期权、股指期货等,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种类和功能。
4. 股市波动与风险控制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波动和风险。
特别是在2007年和2015年,中国股市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和暴跌,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
这些事件引起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市场,包括限制交易、暂停熔断机制等。
这些措施旨在加强市场监管,防止过度波动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5.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也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和国际化的力度。
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
2014年,沪港通正式启动,使得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交易所买卖上海股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股市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行沪伦通和深港通等双向交易机制,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交易渠道。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
2008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许多大事,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事件:
- 1月14日:证券论坛讨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要以全球视野,沪市进入进一步的下跌周期。
- 3月14日:受平安再融资、雪灾、大小非解禁和物价上涨等压力,以及美国次债进一步影响,沪市直破4000点。
- 4月16日:中国第一只以角为计价单位的股票紫金矿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上申购,申购价为7.13元。
- 4月22日:管理层明确大小非减持的有关规定,上证指数高开低走,次日跌破3000点至2990点。
- 4月24日:证券交易印花税从0.3%降为0.1%,上证指数大幅收高,当日涨幅为9.26%。
- 5月13日:汶川发生八级大地震,股市低开后返身走好,投资者以不抛股票来支撑指数,以实际行动对地震后的市场维稳。
- 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召开,大盘利好出尽而大跌,次日跌破2500点,收于2470.07点。
- 9月16日:受美国雷曼兄弟银行倒闭、美国股市暴跌影响,以及央行下调银行准备金和贷款利息拖累,金融股大幅下跌,上证指数跌破2000点。
- 9月19日:管理层允许汇金公司对工建中三大银行护盘,大盘集体涨停。
但随着全球证券市场全面杀跌,上证指数又走入下降通道,10月28日最低到达1664.93点。
2008年股市大事记

2008年股市大事记2008年是全球金融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股市事件和金融危机。
以下是2008年股市大事记的详细描述。
1. 2008年1月21日,道琼斯指数首次下跌超过500点,创下该指数有史以来的最大单日下跌幅度。
2. 2月27日,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调整,上证综指下跌了最高点的8.8%。
3. 3月17日,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被兼并,成为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一部分,这是一系列金融机构倒闭和兼并的开始。
4. 3月24日,贝尔斯登的兼并对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200点。
5. 4月30日,道琼斯指数首次突破14000点,创下历史新高。
6. 6月2日,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其财报亏损,开始了一系列金融危机的连锁反应。
7. 7月15日,美国最大的抵押贷款提供商世通公司宣布破产,成为2008年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7月21日,法国最大的银行巴黎银行宣布其净利润下降约50%,引发了投资者对全球金融业的担忧。
9. 9月6日,美国政府接管了两家最大的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这是美国政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金融救助行动之一。
10. 9月1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动荡,道琼斯指数一天之内下跌了504.48点,成为美国金融史上最大单日跌幅。
11. 9月29日,道琼斯指数再次下跌777.68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点数跌幅。
12. 10月1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全国九大银行提供救助资金,希望通过这一举措遏制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
13. 10月24日,道琼斯指数连续六天下跌,周线下跌18.15%,成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周。
14. 11月10日,道琼斯指数再度下跌,创下有史以来最低点。
15. 12月1日,美国政府启动了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TARP)计划,希望通过购买贷款资产来挽救金融系统。
16. 12月11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70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旨在刺激经济增长并减少失业率。
a股历史热点梳理

a股历史热点梳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a股市场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热点事件。
这些热点事件不仅对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投资者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a股历史热点进行梳理和回顾。
1. 股权分置改革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大热点事件。
该改革于2005年启动,旨在解决国有股和流通股的权益分配问题。
通过此次改革,国有股份可以以市场化的方式出售,促进了股权的流通和市场的发展。
2. 2007年股市大牛市2007年是a股市场的一个历史性年份,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节点。
在这一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大牛市,股指一度飙升至6000点以上。
然而,这波牛市随后迎来了大幅调整,使得许多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3. 创业板的推出创业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改革,也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大热点事件。
创业板于2009年成立,旨在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创业板的推出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4. 2015年股灾2015年是a股市场的一年黑色的一年,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危机。
在这一年,a股市场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股灾,股指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这次股灾引发了对中国股市的深思和资本市场改革的迫切需求。
5. 2019年科创板的开板2019年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改革。
在这一年,科创板正式开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颗新星。
科创板的推出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机会,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6. 新冠疫情对a股市场的影响2020年是a股市场的一个特殊年份,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大考验。
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a股市场也不例外。
股指在疫情初期下跌,随后逐步回升。
这一过程中,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稳定市场,促进经济的复苏。
7. 2021年蚂蚁集团暂停上市2021年是a股市场的一个重要年份,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次重要事件。
中国股市发展史

中国股市发展史中国股市发展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中国的股市始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设立。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则于1991年12月1日成立。
中国股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的1990年代是刚开始发展的阶段,股市规模较小,交易品种有限。
200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加快了股市发展的步伐。
2001年,引入了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制,允许外国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股市。
这些措施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股市的规模和交易活动。
2006年,中国A股正式纳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标志着中国股市的国际化程度的提升。
同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上证50指数,成为中国A股市场重要的指数品种之一。
不可忽视的是,中国股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2007年,中国股市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股灾,股指在短时间内暴跌,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这次股灾引发了对中国股市监管体系以及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反思和改进。
2014年,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中国股市的治理和监管机制。
包括推出了深港通和沪港通等交易通道,允许香港和海外投资者更便利地参与中国股市交易。
此外,引入了更多的投资者保护措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质量和信息披露的监管。
2020年,A股市场再次迎来重要改革,在科创板的推动下,中国股市的创新层又迎来一次爆发式的发展。
科创板引入了更加宽松的上市条件和交易机制,吸引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纷纷登陆。
总的来说,中国股市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政府的持续推动和市场改革,以及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将进一步促进中国股市的发展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市大事记
1991年5月21日,上交所统一实行自由竞价交易,沪市股价全部放开。
1992年5月21日,当天取消部分个股涨跌价格限制,上证综指当日从617点上涨到最高点1266点,有的个股单日涨幅甚至达到500%。
随后5个月,上证综指大跌到386点,部分投资者损失惨重。
1993年8月17日,部分地区沪市行情传输中断一个多小时,而未中断地区照常营业,引起轩然大波。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
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
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
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一个半月,上证综指上涨了223%,成为我国证券史上股指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次。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沪市单日股指涨幅达30.99%。
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1996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股市出现过度投机,要求进一步规范,股市应声下跌,上证综指自12月11日算起历时13天,跌幅达31%,单日跌停个股比比皆是。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去世,第二天两市低开被拉起,后历时3个月,指数上涨了74%。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1998年4月,沪深交易所决定对“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实施股票交易特别处理。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1999年9月9日证监会发文允许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上市公司进入二级市场进行流通股票投资;12月29日上证股指探底1341点,次年牛市行情再度启动。
2000年11月2日,吴敬琏针对10月"基金黑幕"事件发表文章《证券市场不能黑》,引发"股市大辩论"。
2000年,中国股市上市公司超过1000家,总市值4.6万亿元,约占GDP的50%。
2001年02月09日新华社发布通稿《风物长宜放眼量》;2001年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决定B股市场向境内开放,随后股市开始运行牛市最后一个上行的衰竭浪。
2001年06月14日,国有股减持筹建社保资金办法出台,采用存量发行方式,原则上采用市场定价方式,随后牛市结束,股指见顶回落。
2001年10月22日,暂停国有股减持,股指企稳反弹。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线反弹结束。
2002年1月30日,中国证监会在北京召开市场分析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证股指脱离1339点开始启动。
2002年6月23日,停止国有股减持,引发6·24井喷,股指随后见顶回落。
2003年1月6日,上证股指探底1311点,上市以来饱受争议的超级大盘股中国联通、招商银行、中国石化同时在历史最低价启动,股市波段行情开始启动。
这也预示着"机构博弈"的时代开始到来。
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2003年11月13日,上证股指探底1307点;11月18长江电力上市,随即连续上攻,两市基金重仓大盘股联袂出击,波段行情再度启动。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