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用连除计算解决问题专题训练2

解决问题——用连除计算解决问题专题训练2

1、花园小区有2幢5层楼的住宅楼一共有60户人家。平均每幢楼每层有几户人家?

2、一堆苹果有750千克,用3辆小车推5次运完。平均每辆小推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3、校园里栽了180课杨树,每行9棵。4个小朋友去浇树,平均每人浇多少棵?

计算题专项练习

计算题专项练习 1、质量为2kg 的开水,自然冷却后其温度降低了50℃,求:在此过程中释放出的热量[c 水=4.2×103焦/(千克.℃),且当时为标准大气压下]。 2、初二某班进行阳光体育锻炼,其中一项体能测试项目是“跳绳”运动。小华同学体重为500牛,他1分钟能跳18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均为5厘米,则每上升一次,他对鞋子做功多少?若上升所用的时间占每次跳跃时间的3/10,则每上升一次,他做功的功率多大? 3、如图1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的底面积为1×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已知ρ水=1000kg/m 3,ρ铝=2700kg/m 3,ρ冰=900kg/m 3)求: ①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②如果酒精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求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③将2700克铝块浸没在酒精中,将一块冰块放入水中,质量未 知的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发现两个容器中液面一样高,求 冰块的质量。 4、在一段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小李同学利用高速路旁边的标识测出汽车匀速通过200米所用时间为8秒。汽车在这段路上的速度为多少米/秒,合多少千米/小时? 图1

5、正方形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内装1.5×10-3米3的水,容器高为0.1米,如图2(a )所示。另有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8×103千克/米3的实心正方体A ,如图2(b )所示。 (1)求实心正方体的体积。 (2)如果将正方体A 全部熔化后水面达到最高。求冰块的体积V冰。(ρ冰=900千克/米3) 6、小新和小芳用螺丝刀将如图3(甲)中木板上的骑马钉撬起。小新的器材摆放如图3(乙),小芳的器材摆放如图3(丙)。已知AB 长3厘米,BD 长15厘米,BC 长3厘米,CD 长12 厘米,螺丝刀的重力忽略不计。 (1)若小新用了40牛的力将骑马钉撬起,则小芳至少要用多大的力才能将骑马钉撬起? (2)图3(乙)中,小新在撬骑马钉时,0.5秒内在F A (40牛)的方向上移动 了1 图3(甲) 图3(乙) 图3(丙) 7、如图4所示,已知薄壁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积为0.02米2 ,高为0.12米,现盛有0.1米高的水。求:(1)玻璃杯中水的质量。(2)小李同学 把冰块放入玻璃杯中,当冰块全部融化变成水时,玻璃杯中水恰好 盛满。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放了多大体积的冰块。(ρ冰=0.9×103 千克/米3) 图2 B 图4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上第43-44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继续教学用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学生以往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二下有过比如一共多少或剩下多少类型)不同的是,这里学生解答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都只含有两个已知条件。这对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来说,难度有所增加。在具体的编排上,教材除了继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外,主要强调了借助于画线段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使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而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可以引导他们在画线段图的过程中体会数量间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思路,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倡导策略的多样性。 同时画线段图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还可以为第五单元的求相隔多少时间问题作一个小小的铺垫。 本节课中例题给出了“裤子28元”和“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两已知条件,并要求学生解答“买一套服装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教材先引导学生根据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画出表示上衣的价格的线段,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材还通过呈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在学生求出一套价格之后,教材又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自主解决求上衣与

裤子价格差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体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想想做做”一共安排了9道题,大休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巩固在例题中初不掌握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第二类是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类是思考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画线段图分析问题方法的价值,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我的思考: 贲友林老师经常说上好一节课,我们首先要弄清三个问题:学生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如何去那里?如法炮制这节课,画好线段图解决问题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基础是对二年级的《倍的认识》。分析数量关系,讲述解题思路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应该去的地方,理清数量关系,清晰地表达出解题思路后,正确的列式就不成问题了。所以我准备采取一搭好脚手架、二引导比较完善表达、三巩固深化初步建模,通过以上三步走,在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后举一反三,让学生解决一些变式问题,做到学一题懂一类,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 看图说说两者之间的关系。 (1)△△△△△△ ○○○○○○○○○

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2019年高中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1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计算: (1); (2). 2.计算: (1)lg1000+log342﹣log314﹣log48; (2). 3.(1)解方程:lg(x+1)+lg(x﹣2)=lg4; (2)解不等式:21﹣2x>. 4.(1)计算:2×× (2)计算:2log510+log50.25. 5.计算: (1); (2). 6.求log89×log332﹣log1255的值. 7.(1)计算. (2)若,求的值. 8.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1)0.064﹣(﹣)0+160.75+0.25 (2)lg5+(log32)?(log89)+lg2. 9.计算: (1)lg22+lg5?lg20﹣1;

(2). 10.若lga、lgb是方程2x2﹣4x+1=0的两个实根,求的值. 11.计算(Ⅰ) (Ⅱ). 12.解方程:. 13.计算: (Ⅰ) (Ⅱ). 14.求值:(log62)2+log63×log612. 15.(1)计算 (2)已知,求的值. 16.计算 (Ⅰ); (Ⅱ)0.0081﹣()+??. 17.(Ⅰ)已知全集U={1,2,3,4,5,6},A={1,4,5},B={2,3,5},记M=(?U A)∩B,求集合M,并写出M的所有子集; (Ⅱ)求值:. 18.解方程:log2(4x﹣4)=x+log2(2x+1﹣5) 19.(Ⅰ)计算(lg2)2+lg2?lg50+lg25;

(Ⅱ)已知a=,求÷. 20.求值: (1)lg14﹣+lg7﹣lg18 (2). 21.计算下列各题: (1)(lg5)2+lg2×lg50; (2)已知a﹣a﹣1=1,求的值. 22.(1)计算; (2)关于x的方程3x2﹣10x+k=0有两个同号且不相等的实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3.计算题 (1) (2) 24.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 (2). 25.计算:(1); (2)lg25+lg2×lg50+(lg2)2. 26.已知x+y=12,xy=27且x<y,求的值. 27.(1)计算:;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连除解决问题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教材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效地突出了三位数除一位数的运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用情境导入的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增加了对数学的熟悉程度。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乘法的运算,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本课用一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目标】: 1、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两种方法解答,会列综合算式。 2、通过分步骤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列出综合算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列算式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难点:多角度思考问题,了解每个步骤的含义,最终列出综合算式,尝试多种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引导法。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卡片。 57×40= 40×25= 82×50= 39×5= 93÷3= 804÷2= 128÷8= 245÷7= 指定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教师:上一课时我们了解了连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那我们今天的方法和解决技巧又是什么呢?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3页例4. 引导学生读出已知条件:共有60人,平均分成2队,提问:那么每队多少人?我们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60÷2=30(人) 现在每队要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30÷3=10(人) 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将其合并成一个算式呢?学生思考。 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60÷2÷3=10(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现在总共60人没变,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那么总共分成了多少组? 学生回答:60÷6=10(人) 列出综合算式:60÷(3×2)=10(人) 总结: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例4. 2、你们能验算一下吗?我们求得一组10人,那么3组呢?(3组30人)一队3组,现在2队,总共多少人,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53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指定两名学生写在黑板上,然后集体订正。 (2)提问:我们可以运用哪两种计算方法?每个步骤的含义是什么?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3—4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所给的信息,画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推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要求:第一行画两个圆,第二行画第一行的3倍。 (学生动手画圆) 提问:第二行有多少个?两行一共有多少个?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观察:(课件出示课本第43页的主题图) 从图中你看出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一条裤子的价钱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问题一: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问题二: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三、探索交流,学画线段图 1.谈话:我们把从图中了解的信息,与提出的第一个问题组合成了这样的实际问题:一条裤子的价钱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提问:你能画线段图来反映数量之间的关系吗?你想怎样画呢?(学生讨论、交流) 引导:大家想出了许多画线段图的办法,那么就请同学们试着画一画,好吗? (学生试着在课本第43页上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1)如果用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28元”怎么标在图上? (2) 对着上面的线段左端,在下面再画一条线段表示“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这条线段要画多长?为什么?“3倍”怎样标在图上? (3)在图上怎样表示要求的问题? 师生交流并在黑板上完成线段图: 归纳: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我们知道这个线段图由上下两条线段构成。上面的线段表示一条裤子的价钱28元,下面线段的长度应是上面线段的3倍,表示一件上衣的价钱。这样两部分线段的和就表示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 2.借助直观线段图,组织学生围绕下面的问题讨论,理清解题。 (1) 要求买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2) 这两个条件中,哪个条件不知道? (3) 解答这个实际问题,需要几步计算呢? (4)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计算题专题练习

1、一根均匀金属棒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组成此物体的物质密度是多少? 2、一名全副武装的士兵,人和装备的总质量是90kg,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0.03m2。当该士兵双脚立正时,求:(1)地面受到的压力F。(2)士兵对地面的压强p。 3、封冻的江河冰面最大能承受的压强是0.5×105Pa,一辆坦克的质量是25t,它的一 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是3.5 m2,问这辆坦克能不能从冰面上通过? 4、把体积是0.1dm3的木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有3/10的体积露出水面,求: (1)水对木块的浮力有多大? (2)木块受到的重力有多大? (3)木块的密度是多大? (4)要想使木块浸没在水中,应施加多大的力?方向如何? 5.“世界第一拱”卢浦大桥共需安装钢结构桥面板15块,每块桥面板的质量为390T。2002 年12月2日,卢浦大桥第一块桥面板被专用桥面吊机提高46m后准确地安放在指定位置。求:(1)每块桥面板的重力。(2)每块桥面板所用钢材的体积。(3)吊机将第一块桥面板匀速提 高10m所做的功。(已知钢的密度为7.8×103 kg/m3) 6、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所用的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7、小伍同学利用密度为1.5×103kg/m3的橡皮泥进行造“船”比赛,他所用橡皮泥的体积为20cm3,造成的小船最大排水体积为100cm3.求: (1)他所用的橡皮泥的重力(g取10N/Kg) (2)他所做的小船能装载的货物最重为多大?

图 9、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 ,电流表A 1的示数为0.6A ,电流表A 2的示数为0.4A 。求: (1)电源电压; (2)电流表A 的示数; (3)电阻R 2的阻值。 10、如图9所示电路中,小灯泡L 标有“6V 6W ”字样,R 2=3Ω,当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1.2A ,这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 1的阻值 (3)当S 1、S 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消耗的功率 11、电源电压保持12V 不变,开关S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 求:(1)R 1和R 2的阻值; (2)开关S 断开时,电阻R 1在1min 内消耗的电能. 12、张可最近注意到家中的灯泡比平常亮,他猜测可能是电压超过了220V 。为了证实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关闭家中其它电器,只开一只“220V100W”的电灯,观察家中标有“3000R /KW·h”的电能表在20min 内转了121转。求:⑴这只电灯的电阻多大?⑵在20min 内这只电灯消耗的电能是多少?⑶张可家此时的实际电压多少?⑷为了使这只灯正常发光,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8、如图所示,小华同学骑着一辆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500m ,所用时间为100s.假设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120N.请你解答: (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 (2)在这段过程中,该同学做功的功率? (3)若小华和自行车总质量为60kg ,每个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 ,则该同学骑车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g 取10N/kg )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用连乘、连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用连乘、连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掌握利用连乘、连除列出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列式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连乘、连除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口算。 41×20=61×30=11×80=12×40=50×20= 640÷8=140÷7=280÷7=350÷7=120÷6= 【设计意图:习题导入,通过做习题复习以前学过的乘除法运算,为本节课的知识点做铺垫。】 二、合作探索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生态园,在这里,到处是五颜六色的花,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学生梳理出的数学信息)生:(1)3种颜色的花同样多,各摆了5行,每行8盆。 (2)2个花架一共摆了96盆花。 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评价。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 (2)每个花架摆了多少盆花? (3)平均每个花架每层摆了多少盆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1.用连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师:要解决三种颜色的花一共摆了多少盆?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啊?怎样列式? 生:(1)借助点子图。 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再算3种颜色的花一共有多少盆。 5×8=40(盆) 40×3=120(盆) (2)先算一种颜色的花有多少盆,然后再算这样的3种花一共有多少盆。可以列综合算式。 8×5×3=120(盆) (3)先算一大行有多少盆花,再算这样的5大行一共有多少盆花。可以列综合算式。 3×8×5=120(盆)

初一计算题专题训练

(4)?? ? ??-+??? ??-++??? ??-+??? ??-+12738115341251872522

(5)2011 120121....415131412131121-++-+-+-+- (6)|-1|-2÷31+(-2)2 (7)(-2)2-|-7|+3-2×(-2 1 ) (8) 1×231+1÷2 (9)(41-31+2 1 )×72 (10)632-(532+75) (11)2241×4 1 +÷4

(12)(65)×(103×54) (13)[2-(32)÷112 5 ]×683 (14)27 5 185********--+ (15)??????÷-+?21)41167(161598 (16)3+50+22×(-51)-1 (17)[1-(×2 1 )]×[2-(-3)2] (18)-()??? ? ??-?-÷+ 1452528 2 5 (19)4×(-3)2 -5×(-3)+6

(20)(-81)÷2()169 44 1-÷+ (21) ?? ? ??????? ??----215414321 (22)-34÷9 4 49+ ÷(-24) (23)(251 81-)×24-(-3-3)2÷(-6÷3)2 (24)(××4)÷(32 1 4.153??) (25)(32)2×(?121)?(?32)2?2 1 ÷(? (26)(-10)3+[(-4)2-(1-32)×2]; (27)-24×( 3 1 161+?

(27) (28) (28)×1513 9 86.713236.7137?-?+ (29)?3?[?5+(1?×53)÷(?2)] (30)(?8 5 )×(?4)2?×(?5)×(?4)3 (31)???? ??-++??? ??-+34652143 (32)(?2)2?|?6|+2?3×(?3 1 ) (33) ()()2 352948.46.032501-??? ? ??-+??? ??+-+--??? ??--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加减法相结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的不同解法。 教学准备:准备上衣、裤子的图片(裤子图片上标有28元的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根据条件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并列式解答。 (1)白兔有16只,黑兔比白兔多7只,()? (2),()?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弄清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师出示挂图。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请一生说)(齐读一下条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师: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一件上衣多少钱? 2、买一套衣服多少钱? 3、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或: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便宜多少钱?) …… 教师用一条线段表示裤子的价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表示裤子价钱的线段图————)

师:裤子的价钱是多少?(28元)我们在线段上画一个大括号标上28元。 师:谁来说说这条线段代表什么意思?表示上衣价钱的线段该画多长呢?自己先思考,同座位讨论一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 师:谁来说说这幅线段图的意思,(指名说)(裤子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师:这不是一条完整的题目,它还少什么?(问题) 1、“一件上衣多少钱?” 师:这个问题的问号在图上该怎样标?标在哪儿? (请人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线段图) 师:这样列式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28×3 师:28是什么?(裤子的价钱) 3是什么?(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28×3求的是什么?(上衣的价钱) 师:我们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知道:用裤子的价钱乘以3得到上衣的价钱. 师:还有没有其他途径了?(从图上观察)

(完整)初中数学基础计算专题训练.doc

初中数学基础计算专题训练 专题一:有理数的计算 1. ( 3) 2 2 2. 1 ( 2 ) 4 ( 1 ) ( 1 ) 2 3 5 2 3 3. 1 1 4. 8 ( 5) 63 ( 1.5) 4 2.75 ( 5 ) 4 2 5. 4 5 ( 1 )3 6. ( 2 ) ( 5 ) ( 4.9) 0.6 2 5 6 7 ( 10) 2 5 ( 2) 8. ( 5) 3 ( 3 ) 2 5 5 9. 5 ( 6) ( 4) 2 ( 8) 10. 2 1 ( 6) (1 2) 4 7 2 11.( 16 50 3 2 ) ( 2) 12. ( 6) 8 ( 2)3 ( 4) 2 5 5

13. (1 )2 1 ( 2 2 2 ) 14. 11997 (1 0.5) 1 2 2 3 3 3 15. 3 [ 32 ( 2)2 2] 16. (3 )2 ( 2 1) 0 2 3 4 3 17. 14 (1 0.5) 1 [2 ( 3)2 ] 18. ( 81) ( 2.25) ( 4 ) 16 3 9 19. 52[ 4 (1 0.21 ) ( 2)] 20. ( 5) ( 3 6 ) ( 7) ( 3 6 ) 12 ( 3 6 ) 5 7 7 7 21.( 5 ) ( 4) 2 0.25 ( 5) ( 4) 3 22. ( 3)2 (11 )3 2 6 2 8 2 9 3

专题二:整式的加减 1、化简( 40 分) (1) 12( x- 0.5)(2)3x+ (5y-2x)(3)8y-(-2x+3y) ( 4) -5a+(3a-2)-(3a-7)(5)7-3 x-4x2+ 4x-8x2-15 (6) 2(2a2-9b)-3(-4a2+b)(7)-2(8a+2b)+4(5a+b) ( 8) 3 ( 5a-3c )- 2(a-c) (9)8x 2-[-3x-(2x 2-7x-5)+3]+4x (10)(5a-3b) – 3(a 2-2b)+7(3b+2a) 2、先化简,后求值; ( 1) (5x-3y-2xy)-(6x+5y-2xy),其中x 5 ,y 1 ( 2) 1 1 3 1 ) x 2( x y) ( x 3 y ,其中 x1, y 2 2 3 2 ( 3)若a2b 3 20 ,求3a2b-[2ab2-2(ab-1.5a2b)+ab]+3ab2的值;

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章机械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1、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离最近的陆地距离为300km,则: (1)岸上仪器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2)若海浪的推进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岸还有多少时间逃生? 2、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标志处到南 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h, 司机在鸣笛后2s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v空=340m/s) (1)火车速度是多少m/s?(写出运算过程)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多远?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口有多远? 4、汽车出厂前要进行安全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5、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求:(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6、图中为“捷马”电动自行车的技术参数: (1)电动自行车正常行驶时,充电一次可正常行驶多长时间? (2)小李骑电动车以正常速度到工厂至少需要30min,则小李到工厂的距离大约是多少km? 7、一学生以4m/s的速度用50s跑过一座桥,一列以队伍以2m/s的速度急行走过这座桥用了130s,则该队伍有多长? 8、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右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 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2)出租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 (3)出租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9、(列车运行时刻表对于合理安排旅行非常重要,学生应该学会使用。下表是由青岛开往北京的T26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通过分析此运行时刻表,请你计算: ⑴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距离为多少? ⑵T26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⑶该次列车从济南到北京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每一堂课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积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为目的,最终让学生形成一种新型的数学思想,养成数学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本课设计上力求从学生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先阅读理解,找出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列出综合算式,鼓励学生大胆说、放手做,学以致用,体现了良好的数学素养. 2教学反思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因此,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感悟到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数学思考。进行数学思考要有运用数学符号描述事物的能力、空间观念、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而这些都是在学生不断地受到思维锻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怎样凸显数学思维优势,给予学生一种新的思考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呢? (一)精选素材,挖掘思维内涵 "主题图"是人教版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挖掘蕴含其中的教学因素,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发展。在教学时,老师以三年级准备集体舞活动这一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方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充分采撷这些信息,并重新加以选择构建、归纳、处理、抽象出具有典型性与应用性的连除应用题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希望了解的,更是探究本课应用题的起点。这种内驱力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在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碰撞中,随着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解决,知识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二)精心引导,凸显思维能力 1.有效预设,有的放矢 "凡事则预立。"虽然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非预设性的生成,但其实有很多是来自于精心的预设。虽然说课堂教学有些生成是无法预料的,但还是有章可循的。要在预设时,加强科学性、计划性,为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只要课前工夫到,准备充分,加上教师的教学机智,课前的预设是可以为课堂的精彩生成奠定基石的。只有把预设做得深入、具体、可操作,教师才能抓住随时生成的课堂资源,才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互争辩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发展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这样下来学生会说多了,条理层次也比刚刚清楚了。 2.适时点拨,有效引导 《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于是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了。。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没有错,然而由于有些

有机计算专题训练

有机计算专题训练 一、已知分子量求分子式 例1.已知某有机物的分子量为58。试根据下列条件回答: (1)若该有机物只由碳、氢元素组成, 则可能有的结构简式。 (2)若该有机物为含氧衍生物, 且分子中有一个—CH3, 则可能结构简式为________ (3)若该有机物分子中无—CH3、又无—OH, 但能发生银镜反应, 那么该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练1:相同状况下9升甲烷与6升某烯烃混合, 所得混合气的密度等于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 该烯烃的分子式,可能的结构简式 二、最简式法求分子式 例2.某有机物组成中含碳54.5%, 含氢9.1%,其余为氧又知其蒸汽在标况下的密度为3.94g/L,试求其分子式,若该有机物能发生水解反应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练2:某有机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测得其中含碳为70.59%、含氢为 5.88%,其余含有氧。现用下列方法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结构。 方法一:用质谱法分析得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6。 方法二:核磁共振仪测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其面积之比为1∶2∶2∶3。如下图A。方法三:利用红外光谱仪测得A分子的红外光谱如下图B。 (1) A 的分子式为。 (2)A的结构简式为。 练3:A是一种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已知:A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4.1%,氢的质量分数为8.82%;A中只含有一种官能团,且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A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但不能在两个相邻碳原子上发生消去反应。 (1)A的分子式是,其结构简式是。 (2)写出A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所有满足下列3个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①属直链化合物;②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③每个碳原子上最多只连一个官能团。这些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三、用差量法求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 例3.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某气态烃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体积缩小了2体积。则该烃可能的分子式是 练4:在同温同压下,10ml某种气态烃在50ml O2中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3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的分子式为() A.C4H6B.C2H6 C.C3H8D.C3H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 问题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六册p.11~12。 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教学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这是上学期学习的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的逆解题,也可以用两中方法解决,即可以用连除的方法,也可以用先乘后除的方法。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生活中一些问题可以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 2、能通过题中的图或文字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题中找全信息,找到合适的解答方法;说出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用连除或是先乘再除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发作业本,这件事天天做,大家熟悉吗? 为了使计算的方便,我们假设现在我们每组都是正好有10个同学。 (老师拿一叠本子,做要发的样子),这里应该有多少本?

仔细听老师准备这么发:我先发给4个组长,再请4个组长发给每个同学。 大家想一想,要求每人发到几本本子,你可以怎么列式? 学生可能会说:404=10(本),1010=1(本) 410=10(人),4040=1(人) 先交流第一种解答方法:指名说说每一步算式的意思。指出:发本子有2次平均分的过程,先是老师把40本平均分成4份,再由组长把10本本子平均分给了10个学生,所以对应的我们就可以列出2个连续除的算式。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合起来写,写成:40410=1(本) 学生读一读该算式,联想:我们前面学习过有关连除的计算,回忆一下,你可以想起这类算式还可以怎么变化? 交流第二种解法:指名说说这乘表示的是什么意思?注意单位名称为什么是人而不是本?指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正确确定单位名称,写错了,也就说明你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还不能理解。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有的时候这类题还可以用先乘再除的方法来解决。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算,你要清楚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并正确写出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书上的例题,请学生看题后说说看到的信息。

(完整版)整式计算题专项训练

整式计算题专项训练 1. 3(a﹣2b)﹣2(a﹣b) 2、2a-3b+[4a-(3a-b)]; 3、 4、3b﹣2a2﹣(﹣4a+a2+3b)+a2 5、.当x=-0.2时,求代数式2x2-3x+5-7x2+3x-5的值. 6、已知:,,求下列式的值. 7、化简: 8、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9、已知,求的值. 10、(2a+3b)(3a﹣2b) 11、12、(x+2y﹣3)(x+2y+3)

13、5x(2x2﹣3x+4) 14、已知2x+3y﹣3=0,求9x?27y的值. 15、 16、计算: 17、计算: a3·a5+(-a2)4-3a8 18、.先化简,再求值:x(x﹣1)+2x(x+1)﹣(3x﹣1)(2x﹣5),其中x=2. 19、﹣5a2(3ab2﹣6a3)20、计算:(x+1)(x+2) 21、(x﹣2)(x2+4) 22、2x 23、计算:(x﹣1)(x+3)﹣x(x﹣2) 24、﹣(﹣a)2?(﹣a)5?(﹣a)3 25、(﹣)×(﹣)2×(﹣)3; 26、(﹣)×(﹣)2×(﹣)3; 27、已知x n=2,y n=3,求(x2y)2n的值. 28、.计算(﹣xy2)3. 29、(3x+y﹣2)(3x﹣y+2)

30、x(x+2y)﹣(x﹣y)2+y2 31、(x+2)2﹣(x+1)(x﹣3) 32、(4x﹣3y)2 33、. 34、计算[(3a+2)(3a﹣2)﹣(2a﹣1)(a+4)]+7a. 35、化简: 3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37、计算:(x+1)(x﹣1)+2x(x+1)﹣3x2. 38、先化简,再求值:(2x5+x3)÷x2﹣(x+1)2÷(x+1),其中x=﹣1. 39、(3a+1)2﹣(3a﹣1)2 40、简便运算:20012﹣2002×2000. 参考答案

(完整word)初一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

1、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 a bc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3 2 5x y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 3 x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3、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b=________ 变式1:若1 6 m ab --是一个4次单项式,则m=_____ 变式2:已知2 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4、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____ ,它的系数是________,(答案不唯一) 变式1、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意列式,并写出所列式子的系数、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 包书有 册; (2)、底边长为a ,高为h 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 ,高是h ,它的体积________ ; (4)、产量由m 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 千克; (5)、一台电视机原价a 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 元;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 ,这个长方形面积是 6、写出下列各个多项式的项几和次数 1222--+-xz xy yz x 有__ 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 7 7y x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 122++x x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 ; 173252223-+-b a ab b a 有___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数是___ 2、多项式3(5)2m x n x +--是关于x 的二次二项式,则m=_____;n=______; 变式1、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2 23a x ax --+中x 的一次项系数为2,求这个多项式。

化学计算专题训练

化学计算专题训练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u---64 Fe---56 Zn---65 S---32 Cl---35.5 1、实验室用过量的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CO2,取50g反应后的滤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测得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________g (2)开始加入碳酸钠溶液至10g时,还没有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 (3)计算原滤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多少克? (2)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3)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CaCl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 (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 (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某造纸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Na2CO3和NaOH。为了测定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废水100g,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测得生成气体质量与所加稀盐酸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2)该废水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和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5、某兴趣小组对生锈废铁锅中铁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生锈的铁锅中除Fe、Fe2O3外,还含有碳、硅、锰等元素(除Fe、Fe2O3以外的物质都不与稀硫酸反应)。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3g废铁锅片放入特制容器中,缓慢加入39.2%的稀硫酸,直到反应完全(假设硫酸先与表面的铁锈发生反应),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应选用铁锅还是铝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废铁锅片中铁单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3)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溶液中硫酸铁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6、某同学为测定12g含杂质的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利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氢气,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的实验探究(提示:3H2+Fe2O3===2Fe+3H2O杂质不参加反应,假定每步均完全反应或吸收)。请回答有关问题:

(完整版)整式乘法计算专题训练(含答案)

整式乘法计算专题训练 1、(2a+3b)(3a﹣2b) 2、 3、(x+2y﹣3)(x+2y+3) 4、5x(2x2﹣3x+4) 5、6、计算: a3·a5+(-a2)4-3a8 7、﹣5a2(3ab2﹣6a3)8、计算:(x+1)(x+2) 9、(x﹣2)(x2+4)10、2x 11、计算:(x﹣1)(x+3)﹣x(x﹣2)12、﹣(﹣a)2?(﹣a)5?(﹣a)3

13、(﹣)×(﹣)2×(﹣)3;14、(x﹣y)(x2+xy+y2). 15、(﹣2xy2)2?(xy)3;16、 17、计算:(x+3)(x+4)﹣x(x﹣1)18、(a+2b)(3a﹣b)﹣(2a﹣b)(a+6b) 19、3x(x﹣y)﹣(2x﹣y)(x+y) 20、(﹣a2)3﹣6a2?a4 21、(y﹣2)(y+2)﹣(y+3)(y﹣1) 22、

23、(2x﹣y+1)(2x+y+1) 24、 25、4(a+2)(a+1)-7(a+3)(a-3) 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2a+3b)(3a﹣2b) =6a2﹣4ab+9ab﹣6b2 =6a2+5ab﹣6b2 【点评】此题考查多项式的乘法,关键是根据三角函数、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计算.2、 3、(x+2y﹣3)(x+2y+3) =(x+2y)2﹣9 =x2+4xy+4y2﹣9; 4、【考点】单项式乘多项式. 【分析】原式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解:原式=10x3﹣15x2+20x. 5、

6、——————————6分 7、原式=﹣15a3b2+30a5; 8、原式=x2+2x+x+2=x2+3x+2; 9、(x﹣2)(x2+4)=x3﹣2x2+4x﹣8; 10、原式=x2﹣2x+x2+2x =2x2; 11、(x﹣1)(x+3)﹣x(x﹣2) =x2+2x﹣3﹣x2+2x =4x﹣3; 12、原式=﹣a2?a5?a3=﹣a10; 13、原式=(﹣)1+2+3=(﹣)6=; 14、(x﹣y)(x2+xy+y2) =x3+x2y+xy2﹣x2y﹣xy2﹣y3 =x3﹣y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5、(﹣2xy2)2?(xy)3 =4x2y4?x3y3 =4x5y7; 16、 17、【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 【分析】直接利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化简求出即可.【解答】解:(x+3)(x+4)﹣x(x﹣1) =x2+7x+12﹣x2+x =8x+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