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煎服法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月

第36卷第1期

现代中医由于忽视中药的煎服方法,导致煎服中药简单化、公式化,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焦金发[1]对105例中药汤剂无效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煎煮不得当者25例,服法不当10例,煎服法造成的汤剂无效居然占无效总数的33.3%。正确煎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历代医家对中药的煎服法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医圣张仲景,其在《伤寒论》中对中药煎服的论述尤为详尽,论述如下。

1方剂概况

《伤寒论》载方112首,内服方剂110首,外用方剂2首,用药90余种。内服方剂剂型可分为汤剂、散剂和丸剂。其中汤剂最为常用,110方中有97首汤剂方,汤剂能迅速发挥疗效,及时祛邪外出并易于随症加减,如桂枝汤的加减和类方。散剂有8方,大多具有通利祛邪的作用。散剂的吸收较汤剂慢,但较丸剂迅速,可以预先制备以应急需;峻药作散剂用,还可稍缓其性。丸剂有5方,其特点是药力缓慢,药效时间长,多作慢性病补虚之用,亦可用于攻邪之峻药,如抵当丸因药性猛烈故用丸剂。

2煎法

2.1去滓再煎《伤寒论》共有7方采用了去滓再

煎之法,一为柴胡剂类: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二为泻心剂类: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代赭汤。此7方多用于治疗少阳疏机不利,寒热错杂,中焦升降失职所引起的病证。其后皆注:“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仲景的“再煎”之法除了可浓缩药液,避免药渣吸收药液造成有效成分的过多损失,最重要的在于去滓再煎可使药性调和,促进胃纳,避免服后胃部不适及嘈杂感,而更好发挥药效。如小柴胡汤中柴胡祛邪之功与人参扶正之效,通过去滓再煎,才能祛邪

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2.2先煎久煎仲景《伤寒论》中,采用先煎、久煎、

后入等不同煎法的方剂很多,意义各不相同。运用先煎久煎方法可减轻药物毒性和不良反应,防止药物伤及正气。麻黄先煮去上沫,共有15方。如麻黄汤、大青龙汤、麻黄升麻汤等,煎服法中均注明“先煮麻黄……去上沫”。陶弘景认为,麻黄其气轻清上浮,能引动胃气上逆而致呕吐,去其沫则可免除呕吐之弊。巢元方认为,麻黄为发汗之峻药,去其沫则可减轻其发汗之烈。张锡纯《医学中参西录》云:“古方中使用麻黄,皆先将麻黄煮数沸吹去浮沫,然后纳他药,盖以其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平和也。”现代研究亦表明麻黄先煎去沫可减少

麻黄碱的不良反应。而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中“先煮蜀漆”,因蜀漆味恶腥而有小毒,先煎蜀漆可除其腥味、减低毒性、防止不良反应。

3服法

3.1服药剂量仲景在药物剂量的选择上重视根

据病邪性质、病势缓急和体质强弱决定药量。体质强而病情重者,用量重,祛邪力猛,邪去则正安;体虚、孕妇及病缓者,药量可减少,祛邪而不伤正。汤剂的常规服法是温服一升,但含附子的方剂及麻黄汤、桃核承气汤一类峻汗和攻逐性方剂,单次药量多不超过8合(1升=10合),有的仅为普通方剂剂量的1/2,反映出仲景对此类方剂的谨慎使用,以免药量过大、过汗或过下伤及正气。如逐水猛剂之十枣汤,方内有芫花、甘遂、大戟等攻逐峻猛之药,为防药物伤正,故服药量“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三物白散方中有辛热有大毒之巴豆,故服药量“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以使正气不受巴豆之伤。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中“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附子系性猛有毒之品,易伤正气,故体虚者宜减量用之。而对于危及正气存亡

的急危重症,宜一剂顿服,量大力专,取效迅速,如

《伤寒论》煎服法启示

(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年级博士研究生,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对《伤寒论》所载方剂有关煎法、服法、药后调护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指出张仲景在遣方用药之际,在煎服方法上也非常重视对脾胃之气和正气的固护,这对指导后世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伤寒论;方剂;煎服法;固护正气[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9X (2012)01-0023-02

[收稿日期]2011-03-25

第36卷第1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36,No.12012年1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CM

Jan .201223

2012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6卷第1期

干姜附子汤,“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一次性服用一升药液,急救回阳。再如调胃承气汤,用于太阳初入阳明时,“胃气不和,谵语者,少少温服之”,少量温服,和胃气而泄燥热,取其泄热润胃存津之功;而用于燥热内结“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时,取“顿服”,药量大,乃求其峻泄实热以存津液之效。

另有根据药后疗效决定渐加量或不再服。凡催吐、泻下、有不良反应的方药,《伤寒论》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如润肠通便的麻子仁丸,“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催吐的瓜蒂散,若服后“不吐者,少少加”;泻下的小承气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逐水的十枣汤“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这些皆是从小剂量开始,若未见疗效,则增加药量,中病即止,以免伤正。更有“获效后,不必尽剂”。如大承气汤“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若更衣者,勿服之”,瓜蒂散“得快吐,乃止”,均为中病即止、不伤正气之义。

3.2服药次数《伤寒论》中的服药次数有顿服、日二服、日三服、频服(或称连服,日四服及以上)等。其中顿服往往用于病情较急者,一剂药一次服完。《伤寒论》中顿服者仅6方,即干姜附子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甘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和调胃承气汤。如《伤寒论》肾阳虚61条,由于汗下失序,肾阳骤虚,出现昼日烦躁不得眠、脉沉微、身无大热之证,因病情发展迅速,常为虚脱之先兆,故急用干姜附子汤,“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以救欲脱之阳。正如前言,顿服者量大力专,取效迅速,药力集中,即刻扭转病势以急救正气。而频服一方面顾及患者正气,另一方面可缩短给药时间,以增强药力。如《伤寒论》少阳病兼变证107条的柴胡龙骨牡蛎汤,“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可转侧”,因本证为邪热弥漫全身,虚实夹杂,病情危重,故采用分服四次之法,攻其邪而不伤正,邪不复燃,正气得复,病即可愈。

3.3服药时间张仲景重视正气,在《伤寒论》所载服药时间上也有所体现。如上述攻逐水饮的十枣汤于“平旦服”,此时人体经过一夜的休息,体力较充足,且白天人体阳气比较充盛,能够更好地耐受峻烈之十枣汤。再如桂枝汤证之严重者可用昼夜服药的方法,“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依据病情调整服药方法可顿挫病势,防邪深入。4药后调护

4.1啜稀粥啜即大口而喝之意,有啜热粥与进冷粥之分。药后啜热粥有桂枝汤、理中汤、十枣汤等。桂枝汤“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热粥振奋胃气,“益谷气内充,外邪勿复入”,帮助桂枝汤发汗。理中汤“服汤后,如食倾,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以水谷之气辅助胃阳,祛除寒邪。十枣汤“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饮热粥固护脾胃以养胃气。上三方均以药后啜热粥,虽然目的有所差异,但总以益胃助正气为主。根据病情先啜热粥后进冷粥见于三物白散,“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三物白散治疗寒实结胸之证,实寒与痰水相结于胸,应将寒痰水饮迅速祛除,以防伤及阳气。故用巴豆之热性峻泻之品,病在膈上者服后不下利,进热粥,得热则力猛。如利过不止,进冷粥,得冷则性缓,以防泻下不止造成气血阴阳伤亡之弊。一热一冷,均体现了仲景之重视正气的思想。《伤寒论》中甚至亦有“不须啜粥”之嘱,见于麻黄汤、桂枝葛根汤,因方中有麻黄,发汗力较强,故告诫药后不须啜粥,特示人不可过汗,以防伤正。

4.2药后观汗仲景善用汗法祛邪治病。但汗法尤应注意不可过汗,否则正气亦会受损,从而变生他证。因此《伤寒论》很重视药后观察出汗的情况。如桂枝汤,“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麻黄汤、瓜蒌桂枝汤、大青龙汤等方,药后均宜遍身“微似汗”,其汗不可“如水流漓”,否则易伤津耗气亡阳,成为逆证。“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病愈后立即停药,以免过汗。若仍不出汗,宜继续服药,并配合进食热粥和加衣盖被,以助药力。4.3药后饮食仲景十分重视药后调养和顾护胃气,强调饮食护理。如桂枝汤后要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服药期间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利于胃气的恢复,应当避免食用,而当进清淡饮食,以助桂枝汤滋阴和胃、调和营卫之功;十枣汤“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药后用糜粥以养胃气;再如“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此乃大病新瘥,脾胃之气尚弱,故应节制饮食,无须药物治疗,更勿妄投攻克之剂。

总之,《伤寒论》在注重方剂精妙配伍的同时,在药物的煎服方法及药后调护方面亦有细致、严谨的法度,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焦金发.对105例中药汤剂服用无效原因的调查分析[J].新中医,1989(4):23-24.

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