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大学植物学讲义
合集下载
植物学5.2根课件
![植物学5.2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54d15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7.png)
非豆科植物如早熟禾等能与类似根瘤菌的固氮 细菌共生,而胡颓子属、木麻黄属植物可以与某些 放线菌发生共生关系,都能结瘤、固氮。
20
21
22
23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二、菌根
(一)菌根的概念 植物根部与土壤中的真菌发生共生关系,称为 菌根(mycorrhiza)。
(二)菌根的类型和结构 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1.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的菌丝大部分生长 在幼根的外表,形成白色丝状覆盖层,只有少数 菌丝侵入根表皮、皮层的细胞间隙。多见于木本 植物的根上。
17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在根瘤菌的刺激下,根细胞相应地分泌出一种 纤维素,包围于感染丝之外,形成了具有纤维素 鞘的内生管。这种内生的管状结构称为侵入线。
皮层细胞受到根瘤菌侵入的刺激,迅速分裂, 产生大量的新细胞,致使皮层出现局部的膨大。 含有根瘤菌的薄壁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被根瘤 菌破坏而消失,相应地转为拟菌体。只有发展到 拟菌体阶段,才能进行固氮作用。
1
第五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tangential division)增 加细胞层数,形成层环上各处分裂的速度并非一致 的,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数量也不 相同。
随着根直径加粗,维管形成层细胞也进行径向 分裂(radial division),以扩大其周径。
维管形成层,在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分 裂出呈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射线(ray)。在较粗的 老根内,其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也有射线 形成。分别称为木射线(xylem ray)和韧皮射线 (phloem ray)。
31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4.加强宿主植物的生物保护作用 5.增强宿主植物的抗逆性 6.真菌还有固氮作用
20
21
22
23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二、菌根
(一)菌根的概念 植物根部与土壤中的真菌发生共生关系,称为 菌根(mycorrhiza)。
(二)菌根的类型和结构 菌根分为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和内外生菌根。 1.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的菌丝大部分生长 在幼根的外表,形成白色丝状覆盖层,只有少数 菌丝侵入根表皮、皮层的细胞间隙。多见于木本 植物的根上。
17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在根瘤菌的刺激下,根细胞相应地分泌出一种 纤维素,包围于感染丝之外,形成了具有纤维素 鞘的内生管。这种内生的管状结构称为侵入线。
皮层细胞受到根瘤菌侵入的刺激,迅速分裂, 产生大量的新细胞,致使皮层出现局部的膨大。 含有根瘤菌的薄壁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被根瘤 菌破坏而消失,相应地转为拟菌体。只有发展到 拟菌体阶段,才能进行固氮作用。
1
第五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tangential division)增 加细胞层数,形成层环上各处分裂的速度并非一致 的,所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数量也不 相同。
随着根直径加粗,维管形成层细胞也进行径向 分裂(radial division),以扩大其周径。
维管形成层,在正对初生木质部辐射角处,分 裂出呈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射线(ray)。在较粗的 老根内,其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中,也有射线 形成。分别称为木射线(xylem ray)和韧皮射线 (phloem ray)。
31
第六节 根瘤和菌根
4.加强宿主植物的生物保护作用 5.增强宿主植物的抗逆性 6.真菌还有固氮作用
《植物学》课件 第3章 根2
![《植物学》课件 第3章 根2](https://img.taocdn.com/s3/m/f0400be6ee06eff9aff80752.png)
禾本科植物一生中一般只具初生结构,即不 再进行次生生长而增粗。
水稻老根横切局部放大图
玉米根结构
髓 厚壁组织
表皮 外皮层(细 胞壁加厚)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中柱鞘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小麦老根横切图
双子叶植物幼根与禾本科植物根横切图的异 同点?
初生木质部与初生
韧皮部发育方式均 为外始式
第四节 侧根的发生
(二)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征
表皮 皮层 维管柱
(1)表皮
根最外一层细胞,在根毛枯死后,解体脱落。
(2)皮层
外皮层:在发育后期通常转变为厚壁的机械组织,起 着支持和保护作用;
皮层薄壁细胞:水稻幼根中呈同心辐射状排列;在老 根中,部分皮层薄壁细胞解体而成为气腔;
内皮层:内皮层细胞的加厚方式通常为五面加厚(亦 称“马蹄铁形”加厚,或称“U”形加厚);对着 原生木质部的一些内皮层细胞壁不增厚,称为通道 细胞。
第五节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
维管形成层的形成过程(1)
维管形成层的形成过程(2)
维管形成层的形成过程(3)
维管射线
在次生维管组织中, 形成了一些径 向排列的薄壁细胞群,称为维管射线, 在木质部的称木射线, 在韧皮部的 称韧皮射线。 功能: 径向物质运输 维管射线形成后,使维管组织内有轴 向系统和径向系统之分。
主要起源于中柱鞘,内皮层也参与 侧根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的这种方
式称为——内起源。
侧根的发生过程
侧根发生于中柱鞘细胞,不同植物其 发生位置有异。
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细胞首先恢 复分裂能力,形成侧根原基,其顶端 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生长点的 细胞继续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根冠 覆盖向前推进,最终穿透母根的皮层, 伸出表皮,成为侧根。
植物的器官-根PPT课件
![植物的器官-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c8b168f121dd36a22d82c1.png)
2
第一节 根
根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
• 特点: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 • 功能:吸收、输导、固着、贮藏、繁殖和 合成等。 形态特征:1.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 不长叶和花;
2.一般为圆柱形,向下渐细,能反复
分枝。
2021
3
一、根的类型
1.主根和侧根
胚根
主根
侧根
纤维根
2021
4
2021
39
双子叶植物根中组织分化的过程
2021
40
四、根的生理功能及药用价值
根具有吸收、固着、输导、贮藏和 繁殖等功能。 根的用途有很多,它可以食用、药用 和做工业原料,如胡萝卜、萝卜、甜菜等 植物的根可食用;人参、三七、党参、当 归、甘草、乌头等植物的根可供药用;甘 薯可作制备酒精的原料。
初生木质部
周皮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简图(防风)
2021
35
2021
36
2021
37
4、根的异常构造
某些双子叶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构造外, 另外还产生一些额外的维管束,称异型维管束,形 成根的异常构造。也有的称其为三生构造。 三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主要差异在于皮层中 不断产生新的形成层环,并形成新的异型维管束。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
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在整个生活 史中,一直保持着初生构造。而一般双子叶植物和裸子 植物的根生长时,能产生次生分生组织,即形成层和木 栓形成层。由次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的新 的组织,称为次生组织,由次生组织形成的构造称为次 生构造。
总而言之,次生构造是由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 胞分裂、分化而来。
2021
29
1.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第一节 根
根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
• 特点:具有向地性、向湿性和背光性 • 功能:吸收、输导、固着、贮藏、繁殖和 合成等。 形态特征:1.无节和节间之分,一般不生芽, 不长叶和花;
2.一般为圆柱形,向下渐细,能反复
分枝。
2021
3
一、根的类型
1.主根和侧根
胚根
主根
侧根
纤维根
2021
4
2021
39
双子叶植物根中组织分化的过程
2021
40
四、根的生理功能及药用价值
根具有吸收、固着、输导、贮藏和 繁殖等功能。 根的用途有很多,它可以食用、药用 和做工业原料,如胡萝卜、萝卜、甜菜等 植物的根可食用;人参、三七、党参、当 归、甘草、乌头等植物的根可供药用;甘 薯可作制备酒精的原料。
初生木质部
周皮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简图(防风)
2021
35
2021
36
2021
37
4、根的异常构造
某些双子叶植物的根,除了正常的次生构造外, 另外还产生一些额外的维管束,称异型维管束,形 成根的异常构造。也有的称其为三生构造。 三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主要差异在于皮层中 不断产生新的形成层环,并形成新的异型维管束。 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
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在整个生活 史中,一直保持着初生构造。而一般双子叶植物和裸子 植物的根生长时,能产生次生分生组织,即形成层和木 栓形成层。由次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的新 的组织,称为次生组织,由次生组织形成的构造称为次 生构造。
总而言之,次生构造是由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细 胞分裂、分化而来。
2021
29
1.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
根 大学植物学讲义
![根 大学植物学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51a180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5.png)
生殖生长:花、 果实、种子的形 成
植物的发育过程
种子萌发: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开始生长 幼苗生长:根系不断深入土壤,茎叶逐渐展开 成熟植物: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形成完整的植物体 衰老与死亡:植物逐渐衰老,最终死亡
植物的生长调节
生长素调节:促进 细胞伸长生长
赤霉素调节:促进 细胞分裂和生长
植物的命名规则
拉丁学名:国际通用的植物命名法规,由属名、种名、命名人及命名时间组成
英文俗名:根据植物特征或用途命名的通俗名称 中文译名:根据拉丁学名翻译的中文名称,通常采用意译或音译 命名规则:遵循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确保同一物种只有一个正确名称
常见植物的分类与识别
常见植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用途 等进行分类,如 草本植物、木本 植物、水生植物
近代植物学:科学方法的引入与 进步
现代植物学:分子生物学与生态 学的发展
未来植物学:挑战与机遇
植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植物的细胞结构
细胞质: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细胞核: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植物的组织结构
植物组织的基本类 型
植物组织的形成和 分化
常见植物的生态 作用:介绍不同 植物在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如提 供氧气、净化空 气、保持水土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植物的生理功能与生态 作用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植物 通过光合作用将 光能转化为化学 能,合成有机物 质,为植物的生 长和发育提供能 量。
呼吸作用:植物 通过呼吸作用将 有机物质氧化分 解,释放能量, 为植物的生长和 发育提供能量。
根
![根](https://img.taocdn.com/s3/m/7363addd49649b6648d747f6.png)
植物学精品课程
(二)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 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 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 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 构成的结构。
植物学精品课程
(二)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
1.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1)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 (2)初生木质部正对的中柱鞘细胞。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3、根系的分布
深根系:主根发达,向下垂直生长,深入土 层,可达3-5m甚至10m以上的根系,如 大豆、蓖麻、马尾松。 浅根系:主根不发达,侧根和不定根较发达 并向四周扩展,多分布在土壤的表层。如 水稻,小麦
根的生长具有趋肥性和趋水性。
植物学精品课程
根系的影响因子:遗传因素、人为因素 外界条件:土壤水分、土壤类型 造林树种的选择 防护林带树种:深根性树种,具较强的抗风力。 水土保持林:侧根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树种。 混交林:深根性与浅根性合理培置。
植物学精品课程
植物学精品课程
1.表皮: 2.皮层:外皮层 皮层薄壁细胞 内皮层 3. 维管柱:中柱鞘 (中柱) 初生木质部 初生韧皮部 薄壁细胞
植物学精品课程
表皮
韧皮部
中柱鞘 内皮层
凯氏带
薄壁细胞
植物学精品课程
1.表皮: 来源:原表皮 特点:由一层活的表皮细胞组成,近似长方柱形,排列紧 密,壁薄,角质层薄,表皮上无气孔但有许多根毛。 功能:保护和吸收
Cork cell
phelloderm
1.皮层; 2.内皮层; 3.木栓形成层; 4.皮层碎片; 5.木栓层 6. 栓内层
Cork cambium,cork cell,and phelloderm compose periderm 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
第三章植物的显微构造根、茎、叶3上课讲义
![第三章植物的显微构造根、茎、叶3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f61c80d0d4d8d15abe234e6b.png)
某些双子叶植物的根,除正常的次生构造外,还可产生 一些额外的维管束、附加维管柱、木间木栓等,形成根的异 常构造,也称三生构造。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
在根的正常维管束形成不久,形成层往往失去 分生能力,而相当于中柱鞘部位的薄壁细胞转化 成新的形成层,由于此形成层的活动,产生一圈 小型的异型维管束。在它的外方,还可以继续产 生新的形成层环,再分化成新的异型维管束,如 此反复多次,构成同心环状的多环维管束。如苋 科的牛膝、商陆科的商陆等。
2.皮层(cortex)
外皮层( exodermis) 皮层薄壁组织(中皮层) 内皮层(endodermis)
内皮层细胞壁增厚的类型
一种是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局部带状增厚,称为 凯氏带,从横切面观察增厚部分呈点状,称凯氏点。
另一种是细胞的径向壁、上下壁和内切向壁显著 增厚,外切向壁比较薄,从横切面观察细胞壁增厚部 分呈“U”字形。
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 : 组成: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 外始式(exarch): 原生木质部(protoxylem)
后生木质部(metaxylem) 木质部的束数:二原型、三原型、四原型、多原型 等。
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 组成: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植物学上的根皮指周皮。
药材的根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主要包 括韧皮部和周皮。
一些单子叶植物,如百部、麦冬等,表皮分 裂成多层细胞,细胞壁木栓化,形成一种叫 “根被”的保护组织。
根的 次生构造
周皮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韧皮部
次生维管束 形成层
维管射线
木质部
根的异常构造
三、根的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
在根的正常维管束形成不久,形成层往往失去 分生能力,而相当于中柱鞘部位的薄壁细胞转化 成新的形成层,由于此形成层的活动,产生一圈 小型的异型维管束。在它的外方,还可以继续产 生新的形成层环,再分化成新的异型维管束,如 此反复多次,构成同心环状的多环维管束。如苋 科的牛膝、商陆科的商陆等。
2.皮层(cortex)
外皮层( exodermis) 皮层薄壁组织(中皮层) 内皮层(endodermis)
内皮层细胞壁增厚的类型
一种是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局部带状增厚,称为 凯氏带,从横切面观察增厚部分呈点状,称凯氏点。
另一种是细胞的径向壁、上下壁和内切向壁显著 增厚,外切向壁比较薄,从横切面观察细胞壁增厚部 分呈“U”字形。
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 : 组成: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 外始式(exarch): 原生木质部(protoxylem)
后生木质部(metaxylem) 木质部的束数:二原型、三原型、四原型、多原型 等。
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 组成: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
植物学上的根皮指周皮。
药材的根皮是指形成层以外的部分,主要包 括韧皮部和周皮。
一些单子叶植物,如百部、麦冬等,表皮分 裂成多层细胞,细胞壁木栓化,形成一种叫 “根被”的保护组织。
根的 次生构造
周皮
木栓层
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韧皮部
次生维管束 形成层
维管射线
木质部
根的异常构造
三、根的异常构造(三生构造)
植物学——根
![植物学——根](https://img.taocdn.com/s3/m/950a94b6caaedd3382c4d365.png)
凯氏带立体 示意图
植物学——根
细胞膜与细胞壁在凯氏带处紧附在一起
植物学——根
单
子
叶
植
物
根
的
横
植物学——根
内皮层马蹄形加厚 和通道细胞的形成
植物学——根
➢
功 能 凯氏带
通道细胞
植物学——根
维管柱——皮层以内的柱状体, 是由原形成层发育而来
植物学——根
中柱鞘:位于维管柱的最外层, 1或几层薄壁
• 进一步生长、分化逐渐伸入皮层,此时, 根冠分泌含酶的物质将皮层和表皮溶解, 最后伸出母根形成侧植物根学——根
➢柳树侧根发生
植物学——根
植物学——根
侧根的发生
植物学——根
植物学——根
五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在已形成的初生结构 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次生生长 次生生长由次生分生组织的活动引发 由次生生长所形成的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所 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
植物学——根
➢侧根发生部位
二原型根 植物学——根
➢侧根发生部位
三、四原型根 植物学——根
➢侧根发生部位
根多 原 型
植物学——根
侧根形成过程
• 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先进行几次平 周分裂,产生向外的突起,随后进行平周 和垂周等各个方向的分裂,使原有的突起 继续生长,形成侧根的根原基
• 根原基分裂、生长,逐渐分化出顶端分生 组织和根冠
植物学——根
根的次生结构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木栓层
周皮 木栓形成层 中柱鞘 维管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木射线 初植物学生——木根 质部
植物学——根
构 柳 树 根 次 生 结
药用植物学课件1根
![药用植物学课件1根](https://img.taocdn.com/s3/m/8e3ba57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57.png)
培养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对药 用植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和 掌握。
建立科学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科学 思维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手 段进行实验和研究。
持续学习和探索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要保持持续学习和探索的态度, 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剂量与安全性
根部的药用价值与其剂量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不同植物的 根部成分差异较大,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确保 安与品种选育
为了充分利用植物根部资源,需要进行深入的资源调查,了解不同植物
根部的活性成分及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根部有
效成分的含量和产量。
药用植物学课件1 根
目 录
• 根的概述 • 药用植物的根 • 根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 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CATALOGUE
根的概述
根的形态与结构
根的形态
根的形态因植物种类而异,常见的有直根、须根、块根等。直根是指主根发达 ,须根则是由侧根发育而来;块根则是某些植物的根部膨大形成的。
。
贮存营养
某些植物的根部可以贮存养分 ,以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时
之需。
合成激素和生物碱
一些药用植物的根部能合成具 有药效的生物碱和激素,具有
药用价值。
根的类型
01
02
03
主根
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 而来,是植物体最主要的 根系。
侧根
侧根是由主根上产生的分 支,其生长方向与主根不 同。
不定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对药 用植物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加深对药用植物学的理解和 掌握。
建立科学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科学 思维和方法,学会运用科学手 段进行实验和研究。
持续学习和探索
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要保持持续学习和探索的态度, 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THANKS
感谢观看
剂量与安全性
根部的药用价值与其剂量和安全性密切相关。不同植物的 根部成分差异较大,因此在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确保 安与品种选育
为了充分利用植物根部资源,需要进行深入的资源调查,了解不同植物
根部的活性成分及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品种选育和改良,提高根部有
效成分的含量和产量。
药用植物学课件1 根
目 录
• 根的概述 • 药用植物的根 • 根的药用价值与开发利用 • 药用植物学的学习方法与建议
01
CATALOGUE
根的概述
根的形态与结构
根的形态
根的形态因植物种类而异,常见的有直根、须根、块根等。直根是指主根发达 ,须根则是由侧根发育而来;块根则是某些植物的根部膨大形成的。
。
贮存营养
某些植物的根部可以贮存养分 ,以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时
之需。
合成激素和生物碱
一些药用植物的根部能合成具 有药效的生物碱和激素,具有
药用价值。
根的类型
01
02
03
主根
主根是由种子的胚根发育 而来,是植物体最主要的 根系。
侧根
侧根是由主根上产生的分 支,其生长方向与主根不 同。
不定根
植物学——根
![植物学——根](https://img.taocdn.com/s3/m/c864ae316bd97f192279e99d.png)
间有薄壁细胞, 能进行次生生长
间无薄壁细胞, 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
木质部脊
少于 6 个
多原型( 6 个以上)
———————————————————————————
主要起源于中柱鞘,内皮层也参与
侧根发生于根的内部组织的这种方 式称为——内起源
外皮层:最外1-2层排列整齐, 无胞间隙的薄壁细胞组成
皮
中皮层: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层
内皮层: 皮层最内的1层细胞组成,
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细胞
两侧径向壁和上下壁有木化、栓化的
带状加厚区域——凯氏带(casparian
strip)
外皮层 中皮层 内皮层
凯氏带
凯氏带立体 示意图
细胞膜与细胞壁在凯氏带处紧附在一起
外层细胞能分泌多糖类黏液,可 防止根尖干燥,使土粒表面润滑, 减少摩擦
根冠可以感受重力,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长:根冠前端细 胞中含有淀粉体,起着“平衡石”的作用,保证根的 向地性生长。除淀粉体外,内质网、高尔基体也与根 的向地性反应有关
位于根冠上方,长约1~2mm,由分生细 胞组成
分生区最前端是原分生组织,其上方为 原分生组织衍生细胞形成的初生分生组 织
初生分生组织的细胞已有了初步的分化, 并形成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 层三部分
进一步分化: 原表皮→来自的表皮, 基本分生组织→根的皮层,
原形成层→维管柱
位于分生区的上方
分生区细胞和伸长区细胞共同 作用导致根的长度生长
伸长区细胞加速了分化,最早 的导管和筛管出现
成熟区(根毛区)
中柱鞘
薄壁细胞
维 初生木质部 管 组 织 初生韧皮部
植物学第四章根
![植物学第四章根](https://img.taocdn.com/s3/m/7697c8ac700abb68a982fbe3.png)
营 养 生 长:植物根、茎、叶的 形成、生长、发育。
生 殖 生 长:花芽分化到花、果、 种子的形成。
第一节 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
根(root):是植物长期适应陆 地生活所形成的地下器官。
一、根的生理功能:
吸收 支持(固定) 输导 合成 贮藏
二、根的基本形态
1、 据根的发生部位分:
主根(main root)
再生根系和替代根
再生根系
用枝叶扦插,在切割 部位(枝条基部、叶柄、 叶片基部)重新发生的 不定根群,及用组织培 养所得试管苗所形成的 根系,称为~。
替代根
病虫侵袭或植物移 植时,根受到伤害, 原有的根常被其伤口 附近新生的不定根所 替代,这种根称为~。
根系(root system)
概念:是指一株植物根的总和。 分类:
大部分被根冠包围,是根内产生新细胞、促进 根尖生长的主要部位,又称生长点。
特点: (1)多面体 (2)细胞小,排列紧凑 (3)细胞壁薄,胞核较大, 胞质浓,无明显液泡 (4)能不断分裂 (5)外观不透明
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区别
(1)一般稍微伸长
初生分生组织(过渡形式)细胞
(2)液泡化逐渐明显 (3)初生壁上出现了初生纹孔场
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主根上
再生出各级有明显区别的侧根。绝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 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呈丛生状。绝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系。
第二节 根尖的初生生长与根的初生结构 一、根尖(root tip )及其分区
根毛区及以下的部分称为根尖。
根毛的生理特性: 1)对湿度敏感,湿润环境则较
多. 2)寿命短≤2-3周 3)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
生 殖 生 长:花芽分化到花、果、 种子的形成。
第一节 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
根(root):是植物长期适应陆 地生活所形成的地下器官。
一、根的生理功能:
吸收 支持(固定) 输导 合成 贮藏
二、根的基本形态
1、 据根的发生部位分:
主根(main root)
再生根系和替代根
再生根系
用枝叶扦插,在切割 部位(枝条基部、叶柄、 叶片基部)重新发生的 不定根群,及用组织培 养所得试管苗所形成的 根系,称为~。
替代根
病虫侵袭或植物移 植时,根受到伤害, 原有的根常被其伤口 附近新生的不定根所 替代,这种根称为~。
根系(root system)
概念:是指一株植物根的总和。 分类:
大部分被根冠包围,是根内产生新细胞、促进 根尖生长的主要部位,又称生长点。
特点: (1)多面体 (2)细胞小,排列紧凑 (3)细胞壁薄,胞核较大, 胞质浓,无明显液泡 (4)能不断分裂 (5)外观不透明
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区别
(1)一般稍微伸长
初生分生组织(过渡形式)细胞
(2)液泡化逐渐明显 (3)初生壁上出现了初生纹孔场
直根系:有明显的主根,主根上
再生出各级有明显区别的侧根。绝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生长缓慢或停止,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分的根系, 主要由不定根组成,呈丛生状。绝 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根系。
第二节 根尖的初生生长与根的初生结构 一、根尖(root tip )及其分区
根毛区及以下的部分称为根尖。
根毛的生理特性: 1)对湿度敏感,湿润环境则较
多. 2)寿命短≤2-3周 3)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难
植物学复习资料根
![植物学复习资料根](https://img.taocdn.com/s3/m/12de7f6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1.png)
植物学复习资料根
第二节根一般是指植物体体轴的地下部分
第四章根一.根的功能二.根和根系三.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根瘤与菌根六.根的变态
一.根的生理功能固着吸收输导支持合成贮藏繁殖
二.根和根系主根:由种子中的胚根发育而来,垂直地面向下生长。
侧根不定根
根和根系侧根:主根长到一定长度后生出的分枝。
根和根系不定根:主根和侧根以外部分如茎、叶、胚轴和老根上产生的根。
营养繁殖
不定根
二.根和根系根系:植物根的总和。
根系直根系:有明显的主、侧根区分的根系。
须根系:无明显主、侧根区别的根系,或根系由不定根和他的分枝组成,粗细相近,无主次之分而呈须状的根系。
根系
第二节根一.根的功能二.根和根系三.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五.根瘤与菌根六.根的变态
三.根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一)根尖及其分区(二)根的初生结构(三)侧根的发生
(一)根尖及其分区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分。
1.根冠功能:保护生长点;分泌黏液,有利于根尖在土壤中穿行和根细胞的吸收;控制根的向地生长。
2.分生区(顶端分生组织)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原形成层功能:不断分裂,增加植物根的细胞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