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zg-4-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宋)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于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 置审刑院”体现怎样的君主集权方式?导致宋怎样的结果? 答案 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了“三冗”和“ 积贫”“积弱”的局面。
(4)宋太祖曾说:“五代诸侯跋扈,有枉法杀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 当若是耶?”针对这种现象,宋代所采取的措施是设( )监察刑狱。 B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汉 巩固
重用身边侍臣 “内外朝” 制

成熟
三省六 部制
宋 加强
“二府三 司”制
元 强化
中书省
◇汉至元君主专制演
进的趋势:皇权不断 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5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二 中央集权的发展
1.[填空](1)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统治者 的这种做法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 (2)宋代设一机构专门负责截流地方财政,除留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外, 其余部分上缴中央,有效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该机构是 转运使 。 2.宋史专家邓广铭在《论宋学的博大精深》中说:“在宋太祖、太宗相继统 治时期内……在中央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宰相与副相之间,州郡政府的长 贰之间,充分利用其相互的牵制作用。”下列能说明州郡政府的长贰之间相 互牵制的史实是( D ) A. 知州“三岁一易” B. 另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C. 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 D. 公文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
★知识定位 史学研究及君主专制的特点
★素养解读 考查素养 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君主统治的特点 点拨说明 宋太祖曰:“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史料实证 我所以不乐也。”体现了史料实证的特点。 唯物史观 从题干宋太祖的郁闷不乐及言论,客观看待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
10
@《创新设计》
6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二 中央集权的发展
3.[填空]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藩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 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将此思想付诸实施的 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官 主要表现是 。
4.[史料]“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 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问]北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藩镇割据、君弱臣强的局面的?你如何评价 这些措施? 答 (1)军事上: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 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 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评价:利: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弊: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社会危机。
16
@《创新设计》
目录
专家史论• 【命题素材】 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 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这种政治体制的确 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 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观点解读】材料主要阐述了宋代文官政治确立的特点及原因,认为宋代文臣士 大夫政治体制是隋唐五代以来政治统治、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的产物。 【命题预测】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作者认为两宋时期“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形 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目录
核心素养• 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
【例2】 (2017•课标全国Ⅲ,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 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 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B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知识定位 史学研究及北宋君主专制的强化。 ★素养解读 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史学研究方法与原则
1
目录
自主学习
2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宋朝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1.研读图示二完成(1)—(4)题。
(1)宋代设 中书门下 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
参知政事、枢密使和
权、军权和财权。
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行政
(2)(选择)据《宋史》记载:“居其官不知其 职者,十常八九。其官人受授之别,则有官、 有职、有差遣……故仕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
考查素养 点拨说明 题干对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展示了两种史书记 史料实证 载情况,体现了史料实证的特点。 从题干两种史书对同一件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要求客观看待历史 唯物史观 现象的评价能力。
11
@《创新设计》
目录
对接高考• 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例3】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一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 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
A.十三部州刺史 B.提点刑狱司 C.监察御史 2.(2015•上海单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 治”描述的怎样的行政体制? 答案 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省是中书省的派 出机构,掌地方军政经济大权。
4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3.元代中央“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 自言所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 违制论”,这说明元代时( A ) A. 中书省的权力比较集中 B. 中书省兼掌军事、民族、监察等事务 C. 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D. 行省制维持了元朝的稳定 4.秦汉至元君主专制制度是如何演进的?主要趋势怎样? 秦 创立
@《创新设计》
14
目录
对接高考• 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例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影响
★案例分析
(1)所提取的信息都体现了地方区划的“演变”; (2)逻辑论证:论证分析时主要阐述对古代行政区划出现这一变化的认识,如信息1 分析了层级变化的意义。但缺少对这一变化特点的概括,如三级制占主体地位。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
01
自主复习•
考点一 考点二
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央集权的发展
目录
CONTENTS
02
核心素养•
对接高考• 专家史论•
史料实证:史学研究及宋代政治等
03
04
@《创新设计》
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中国古 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影响
杨宁一: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三个特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 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13、14 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 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2.史论观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由于矫枉过正,后继者又不知变通,也产生了一定的消 极后果。如地方权力太弱,在反侵略战争中无力抵抗;对军队防范过甚,削弱了军队的 战斗力,在对外战争中居于弱势;官僚机构分化事权和互相牵制不当,造成机构重叠、 官员队伍庞大、效率低下等问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答案 (1)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世家大族的衰落、中小地主的崛起;科举制的推 行和发展;崇文抑武的政策等。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君权,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君权又有制约;提高 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
17
@《创新设计》
Baidu Nhomakorabea目录
专家史论• 1.史论观点——行省制的特点和作用 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
8
@《创新设计》
目录
“偶有误失, 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乐也”
对接高考
9
@《创新设计》
目录
核心素养• 对接高考48分选择题>>> 【例1】 (2016•课标全国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 此事反映了( ) A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13
@《创新设计》
目录
对接高考• 对接高考12分开放题>>>【例4】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及影响
史料
原是 监察 单位
★读史用史 从史料中提取两项 有关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 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要 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史论 结合) ★思维提示 题目要求: 两项,演变信息, 简要分析信息 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知识来源: 信息角度: 层级数量;高级单位演变; 最高一级单位 监察单位到地方行政单位; 县的地位等
7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5.[材料]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 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考点二 中央集权的发展
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问题]材料表明元朝设立行省制目的是什么? 答案 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6.[思考]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并非直线,而是曲线,经历了加 强、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过程。请结合汉到元的历史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 汉初因“王国问题”削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隋唐因藩镇割 据而削弱;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中央集权加强。
度 盐 户 参 中 支 铁 部 政 书 知 门 (三司) 事 下
枢 密 院
(二府)
显宦,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以差遣要剧为贵途,而不以阶、勋、爵邑有无为
轻重。”此现象直接导致了(
A.中央集权削弱
3
B
)
B.行政效率降低 C.腐败现象丛生 D.积贫积弱局面
@《创新设计》
目录
自主复习•
考点一 君主专制的加强
15
@《创新设计》
目录
对接高考• ★答题提示 信息1:中国古代经历了从郡县二级制到州(道、路)郡县三级制再 到四级制、五级制的演变过程,其中,三级制占主体地位,层级的增加体现了中 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信息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 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行政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信息3:在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 大,同时最为频繁。秦为郡,汉为郡、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 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 信息4:随着州、道、路等监察区转化为一级行政单位,原有的州、道、路等一 级行政单位的级别不断下降,沦为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单位。 信息5: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 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
12
@《创新设计》
目录
对接高考• 对接高考25分综合题>>>【例3】宋元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史料二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遂命刘秉忠、许衡 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 曰御史台。体统既立,其次在内者则有寺,有监,有卫,有府。 ——(明)宋濂《元史》卷八五《百官志》 ★学会读史 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史料主要说明在元代的中央官制中,中书省 总政务,枢密院掌兵权,御史台掌监察与官吏的升降;此外还有寺、监、卫、府 等中央机构,反映了元代也采取限制相权的举措。 ★学会用史(2)根据上述两则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汉至宋元君主削弱相 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 ①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 证皇权的独尊。 ②转移相权。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 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 ③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
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
★学会读史 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反映宋代通过设置中书禁中、枢密院、 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削弱了相权。
★学会用史 (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 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开,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