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品格

豫剧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品格
豫剧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品格

豫剧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品格

豫剧是从中原农村发展起来的,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审美活动中,豫剧的表演艺术虽然几经变化,但始终保持扎根于生活,从生活出发的优良传统。

它的表演是以重再现的表现手法,把写实和写意结合在一起,求得形似的同时着力于意味的传递,而那些含有写实性因素,往往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中原乡土气息。纵观豫剧的发展史,除了继传统中四功五法的程式表演和古老剧种在武戏方面的特技表演,还广泛吸收了河南民间曲艺、民间舞蹈杂技和技巧,并创造性的加以运用,呈现出歌舞化、虚拟性、节奏性、技艺性等戏曲表演的基本特征外,其粗放质朴的表演程式,自然真切的虚拟动作,夸张变形的人物行动等则是豫剧独有的品格。传统豫剧的表演动作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活,二是民间舞蹈,武术,杂技。三是,学习继承一些古老剧种的表演程式。豫剧的表演动作发展比较缓慢,只能采取比较简单的形式。作必可少交代情节的表现,生活动作在整个表演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豫剧到了四五十年代,大量引进了京剧的武打、舞蹈身段,各种表演程式,以及川剧、蒲剧、秦腔的扇子功、甩发功、手帕功、水袖功、帽翅功等技巧,大大丰富了自身的表演形式和表现能力。

程式化是戏曲形式的总体特征,它体现于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部门。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衍变,戏曲艺术的各个门类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程式系统,即音乐有板式、曲牌、锣鼓经;表演有唱、做、念、打,上下场和各类舞台调度等等;舞台美术

有化妆的脸谱,服装的穿戴规制,道具的配套,景物装置的组合等等。传统豫剧的程式美曾达到相当的高度。传统豫剧的表演程式无论是程式套路、程式特技还是程式情感,其粗放、质朴的表现特征始终占据主流。程式情感要通过程式化了的喜、怒、哀、乐的形式加以体现,而这种体现又必须是因戏而异、因人而异、因剧而异。程式情感的表现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在特殊规定情境之内,人物情感激变时,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特技来展示情感的跌宕,其表现手法的粗放的,而所表达之意却是细腻入微的。

传统豫剧的虚拟化表演有着特有的美学特性。它的虚拟化运用,比如京、昆等程式化的高度成熟,它一方面注重动作的真切感,强调准确、鲜明的动作感觉;一方面讲究动作的自然、流畅,无造作之嫌。也就是说传统豫剧的虚拟动作比较接近于生活原型,让观众通过真切自然地动作的感觉中,看到剧中人物的行动,看到情感变化的脉络。如豫剧名家王素君的《小二姐做梦》,她在这出独角戏中,一人要模仿十几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其中包括了花旦、青衣、老旦、彩旦、文生、小丑等多种行当。表演全靠虚拟,边舞边唱,且说且做,要在众多人物中时而跳过来,时而跳过去。情感过度不仅要求具有表演真实和感觉真切的舞台动作,而且要求流畅自如。如当梦见花轿落到家门口时,小二姐转手绢,耍辫子满台飘洒,这边学新女婿骑高头大马,那边学她大哥、二哥躬身作揖三让客,这边学嫂子“飘飘下拜”接娶客婆,那边学娶客婆。

传统豫剧还特别重视夸张变形的人物动作,其构成主要依靠夸张的手

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语言以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尤其是丑角戏,泼辣犀利,率直欢快。在整个艺术手法上大胆夸张,乃至荒诞,变形。因而,人物的行动必须要夸张,要变形才能与之相适应。如豫剧《花打朝》中的“打朝”,行动就比较出格:唐王偏听偏信,一意孤行,定斩罗通,程七奶奶大闹金銮殿,她脱掉自己的绣花鞋追打皇上,且以八个幕条为八个龙柱,与唐王在幕条中钻来钻去,最后唐王吓得钻到龙案底下,而程七奶奶却跃身翘腿在龙案。去法场中,她一动手,众人乱倒,她一喊叫,众人惊逃。她的这些举动是何等的荒诞,却又何等的令人快意。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戏曲现代戏在河南地方戏中盛行以来,二度创作所采用的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与现代戏所反映的现实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就传统戏曲来说,其内容和表现形式与观众的审美是一种远距离的;而现代戏内容是现实生活,表现形式若照搬传统,必然造成极大地不和谐。戏剧是行动的艺术,戏剧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人物的舞台动作加以体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色彩,生活中的人物千姿百态,所以人物的性格化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传统豫剧舞台上的人物形象个性化也是戏曲舞台艺术动人情怀的关键之处。

豫剧现代戏的表现形式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话剧写实的表现手法,以再紧贴现实,反映生活。如《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小白鞋说媒》《金鸡引凤》《人欢马叫》《石头梦》《倒霉大叔的婚事》等无不是从生活出发,创造典型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生活情趣,其中渗透着中原人民敦厚、真诚、平和、幽默的性格特征,突出反映了中原人民

的美学观点。

豫剧现代戏最善于组织生活化、乡土化的典型场面,典型动作。如《朝阳沟》“欢迎银环”的一段戏,场面安排的热闹家常,动作表现得真实自然。听说银环要来了,失急慌忙的巧真和不知所措的栓宝爹竟撞个满怀,老头老婆高兴得直磨圈,又是擦桌子、凳子,又是擦茶壶、茶碗,还抱出一罐子鸡蛋。当银环走上场时,栓宝娘高兴得合不拢嘴,栓宝爹紧张的不敢动不敢看。此外如《李双双》中的“选记工员”“开群众会”的场面,《杏花营》中的“逃荒”“排戏”的行动,都给人一种近在咫尺的逼真感。这种生活化的表演是把生活中的人的行动和戏曲的表现方法融为一体,在豫剧音乐唱腔的特殊节奏制约中,形成了独特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意味。尽管较之程式化的表演,舞蹈性显得不足,但它仍具有表现性的品格。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那些以往生成的诸多审美形态在变动不居的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的严峻审视下,也在接受着一次次的严格选择。在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人的心态和审美情趣的面前,原有的程式显得陈旧,或者单调,或者显现繁琐,或者出现苍白,或者显得欠缺。所以豫剧现代戏在借鉴话剧表演的写实性时,还注重于对传统表演程式的吸收和借鉴,融进强烈的现实感。真实感,以生活化来化程式,给现代观众带来一种新的审美满足。以生活化来化程式其实就是将戏曲程式向生活作适度的靠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将生活情感韵律化。生活中的情感流露往往是不规则的,片断的,无节奏的,而现代戏《倒霉大叔的婚事》中的魏淑兰,其“生活

化”的抑制情感表现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人物在喜、怒、哀、乐之中,一个手臂的挥动。一段道白的轻吟,一声忍俊不禁却又立刻警惕收住的笑等等,这一系列真切自然地情感抒发,处处蕴含着线性的韵律之感,起伏有序,强弱有致,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位谨慎小心,冷僻冷漠的寡妇形象。其二是将生活动作节奏化。剧中的人物绝不等同于生活中人物的动作,它应该是对自然生活形态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具有节奏鲜明有格律,有规范的特征。所以,将现代生活中的动作赋予节奏化的规范才能使其自然化转向艺术美。其三是以真实感冲淡程式感。豫剧现代戏会将各种程式注入浓郁的生活真实感,使唱念做舞化为人物行动的必然。

如今,豫剧艺术在中西文化碰壁交融的文化背景下,豫剧艺术的传统与现代也在逐渐的交融互渗。我清醒的认识到豫剧现代性不是一种标签,而是一种生命活力,传统也不是戏曲发展的包袱,而是它内在的灵魂。若一场演出既保持着自己剧种的传统个性,又恰到好处、非常流畅地融入多元的现代艺术元素,使观众既感到新鲜而美好,又能够为之动容、为之动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走向现代的传统艺术。

[素养,民间,大学生]解析怎样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

解析怎样利用民间音乐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 随着教育观念的巨大转变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艺术课对提升大学生艺术修养、人文精神,以及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教育界人士的普遍认同。2006年艺术教育新政规定的八大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音乐鉴赏列入普通高校必修课。中国音乐作为音乐鉴赏课的一部分,受到广泛关注。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中的瑰宝,将本土民间音乐的研究成果引入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学,让大学生在聆听、感受和参与活动中,对音乐的观念、音乐的行为、音乐的活动以及音乐的物质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由此不但可以提升大学生自身的音乐艺术素养,而且使其成为本民族文化艺术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为民间音乐艺术发展做出贡献。民间音乐是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存见的一部分既古老又现代的音乐文化类型,是创始于人民大众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来共同操纵、共同享用、共同演绎和共同传承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民间音乐可谓传统音乐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民间音乐来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方式。 一、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西方音乐为核心,忽视中国民族音乐教育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西方文化同质化趋向尤为突出,高校音乐教学内容多以西方音乐为主,理论知识上重视西方乐理、音乐史,音乐实践中又以美声唱法、钢琴、西方交响乐等更受关注,而关于中国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内容比较少。这种观念导向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认知有边缘化的倾向。 2.社会和家庭对传统音乐文化重视程度较低,未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历代封建统治者对民间音乐都持鄙视和压制的态度,因而其长期以来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民间音乐更多是民众自娱自乐的一种形式。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实用功利的驱使下,父母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传统音乐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适用度不高。长期漠视导致大学生对民族艺术、民间音乐文化缺少认同感,人文素养浅薄,精神家园缺失。 3.大学音乐课程设置单一,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普通高校较少提供民间音乐相关方面的专题选修课程,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认知度较低,感情淡漠。此外,民间音乐因为缺少与现代音乐的结合,缺乏创新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学生对音乐欣赏的要求,也是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兴趣不高的原因之一。 4.人数众多的大班授课制,难有教学互动和交流 大学音乐课都以欣赏为主,大班授课学生一般都在80-300人不等,传统教学方式是按部就班进行大量的知识传授,教师以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代替了很多本该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感受、体悟到的审美经验的积累。忽视了学生的态度、独立思考和独到见解,禁锢了大学生的思维,以及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大学生缺少同音乐的直接交流,很难激发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音乐课的魅力也难以展现。

中国音乐简史论文

如何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文化修养,能促进大学生智力开发和创造力,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的应试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先天不足”;在大学阶段,在不少高校中又“后天失调”,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艺术知识贫乏、文化修养残缺的状况。艺术课程应当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之一。艺术教育的这种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在大学生成才的诸因素中,思想品德素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是生动丰富的,不能只讲授抽象的内容,宣读简单化的“几要几不要”的训条,而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赋予美的形式,施以艺术教育,辅以德育,启迪他们认识生活和改造生活。艺术教育的灵魂是思想性,艺术教育还具有形象性和愉悦性,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起了激励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各个时期的革命歌曲、活报剧、话剧、歌剧等革命文艺对推动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前,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也能给学生以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其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如1998年军民团结战洪魔的动人事迹鼓舞了千百万人民,高校抓住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通过创作歌曲、表演话剧、舞蹈等辅助形式,围绕军民同心抗洪的题材,再现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使广大学生为之感动,受到深刻的感染。 (二)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文化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 艺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政治、历史知识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社会发展的方向;哲学使人思想深刻;文学艺术则有利于养成深刻的人文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文化素质对人才其它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缺乏艺术素养的文化素质,其渗透力和影响力将大为减弱。通过大学生喜闻乐见和最易接受的艺术教育活动,能从情感、意志、品质、作风上陶冶大学生情操,净化大学生的心灵。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美学原理尔雅课作业答案

1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 A、西方形而上学 B、西方美学 C、中国形而上学 D、中国美学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诗论》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用西方诗论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歌 B、它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 C、它是一本介绍诗歌创作的著作。 D、它分析了中国诗走向律诗的原因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3 不是中国近代美学家的是()。 A、梁启超 B、蔡元培 C、王国维 D、华罗庚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美学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宗白华认为西方形而上学属于唯理的体系,目的在于了解世界的基本结构。()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 A、海德格尔 B、费希纳 C、萨特 D、杜夫海纳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2 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美学是一种人文学科 B、美学是一种交叉学科 C、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D、美学是一种发展完善的学科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3 下列属于审美活动领域的是()。 A、自然美

B、社会美 C、科学美 D、以上都有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B、美学和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5 对美学的误解不包括()。 A、美学不是一门交叉学科 B、美学等同于美术 C、美学等同于审美意识 D、美学是表现为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1 京剧的意象世界,主要依靠()表现出来。 A、场景 B、剧情 C、技艺 D、演员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2 审美活动的核心是()。 A、美好事物 B、审美经验 C、人生体验 D、以上都不对 我的答案:B 得分:20.0分 3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美学的学科性质 D、人们的喜好 我的答案:C 得分:20.0分 4 学习美学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为此对西方美学都要摒弃。()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学习美学的必要性只是是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的。()

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电子教案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 吉奥?庞蒂——30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创办《多姆斯》杂志;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T型”车; 哈利?厄尔——美国工业设计师,通用汽车公司设计部主任,开创了企业成立设计部门的先河,也是推行“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主要人物。1955年设计出卡迪拉克“艾尔多拉多”59型小汽车、“艾尔多拉多”型小汽车; 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出不少流线型交通工具; 罗斯诺普——美国飞机设计师。设计出“飞翔的翅膀”是世纪最经典的飞机造型; 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包豪斯首任校长,后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包豪斯宣言》 迈耶——包豪斯第二任校长; 米斯?凡?德罗——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后移居美国,任教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提出“少就是多”观念;《巴塞罗那椅》 纳吉——包豪斯教师,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的转变起重要作用,后移居美国芝加哥设计学院; 穆希——包豪斯最年轻的教师。《霍恩街住宅》 贝耶——包豪斯教师,现代字体设计的奠基人。移居美国; 保罗?雷纳尔——字体设计家,“未来体”Fotura的创造者; 马塞尔?布鲁耶——包豪斯教师,首次设计出钢管椅,开创现代家具新纪元; 英格?绍尔、格里特?绍尔——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办人; 马克思?比尔——包豪斯毕业学生,乌尔姆设计学院首任校长; 马尔马纳多——乌尔姆设计学院第二任校长; 马克思?布劳恩——德国布劳恩公司创办人,长期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布劳恩原则”; 古戈洛特、拉姆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为布劳恩公司进行产品的系统设计,成为德国系统设计的典范。“白雪公主的棺材”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论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建筑不仅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派,其在本质上与绘画、美术、音乐等没有多大差别,都是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要遵循美学原则,都必须要讲究统一、协调、韵律、尺度等,一旦对这些没有把握好,不仅会影响到建筑空间的艺术审美,而且也会给建筑空间的实用性功能带来一定的不好影响,因此必须要把握好建筑空间的艺术特征,确保建筑空间在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艺术性,提高建筑空间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将建筑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来,这不仅可以为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而且对于实现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而言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关于建筑空间的艺术美的分析。 1 筑空间艺术美的分析 所谓建筑空间艺术美,指的就是通过建筑物空间的结构形式、形体形式、色彩装饰、建筑群组织以及建筑内外空间的结合等多方面协调处理得到的一种实用性艺术,建筑空间的艺术美不仅是一种美的呈现,

更是现代社会审美观念进步的体现。对于建筑空间艺术来说,其不仅可以跨越时代场所与时间维度,而且还是构成城市生活与群体记忆的组成部分,其作为一种永恒艺术,可以打破时代、地域的限制,在这种由实体与空间构成的艺术中,包含着各种建筑形式具有的美的规律,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是综合了实用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的一种艺术形式。 2 建筑空间的艺术美 2. 1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 建筑空间的造型美并不是单纯由建筑空间的外观造型来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建筑空间造型所蕴含的节奏韵律美与时代精神。建筑物必须要在确保其合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再结合建筑物所想要表现的思想主体进行相应的艺术设计,确保最终设计出来的建筑空间在色彩、体积、装饰以及各部分空间形式上都达到了一种统一丰富的和谐美。建筑物的结构可以分为内部与外部,其中建筑内部空间的艺术性更是重要,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效果。在内部的建筑空间结构中,建筑群体的不同疏密度、聚散度等都会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这种不同节奏感就是建筑空间造型美的最好体现。 2. 2 建筑空间的风格美

大学生如何提高艺术素养

大学生如何提高艺术素养 13021032 贾健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和曲艺等等。 艺术修养就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进行的努力锻炼,以及经过长期实践所达到的一定艺术鉴赏水平。艺术创作是一种充实于内而成像于外的美的创造活动。 时代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加强文化艺术修养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文化艺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们作为当代青年,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修养是我们的义务同时也是我们的责任。 1、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 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从而提高艺术修养水平。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他们、欣赏他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3要提高鉴赏能力 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还需要向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以指导、帮助。往往专家的意见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生活 艺术具有认识价值。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5增加生活情趣 我们可以报名艺术团或者是艺术课,更多的接触和了解艺术的内涵还能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艺术具有享受和娱乐的价值。注意艺术修养,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更多的更高尚的艺术享受,从而增强对生活的感情。这样,在群体中的形象也将更加丰满、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够和群体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精华,吸取一切进步的思想营养。 6、培养道德情操 艺术具有道德的价值。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自己道德观念和人生选择方面的重大影响。注重艺术修养,可以通过进步的艺术形象,吸收进步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道德情操。

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

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 (一)艺术之美 1、简述艺术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的对象包括一切艺术现象,诸如艺术作品、艺术运动、艺术思潮、艺术流派、艺术风格、艺术家的创作以及艺术批评本身等。其中心是艺术作品。艺术批评既可以指一种活动,也可以指这种活动的结果。艺术批评离不开艺术鉴赏,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 艺术鉴赏带有更多的感性活动的特点,艺术批评则是以理性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分析、论断活动。艺术批评是艺术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在艺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开展正确的艺术批评,可以帮助艺术家总结创作经验,提高创作水平;可以帮助艺术鉴赏者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地鉴赏艺术作品;还可以使各种艺术思想、创作主张、艺术流派、艺术风格相互交流和争论。由于艺术批评者总是根据一定的世界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对艺术现象作出分析和评价,因而带有很强的主观意识成分。 艺术批评应尽可能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艺术现象作出合乎实际、恰如其分的分析和阐释,以推动社会主义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真正的艺术批评是指有独立思考、有判断评价的一种写作活动,其主观性大于客观性,体现了写作者个人的强烈个性和态度。越是具有独立态度和观点的批评,越是具有批评的价值和可读性,那种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批评并不是批评。 (二)音乐之美 3、简析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作品《大海》表达的思想感情 交响音画《大海》,作于1905年三月,初演于1905年十月。本曲为德彪西最大的一部交响音乐作品,由三个不同内容的乐章组成,但每个乐章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集中起来构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它表现了"大海"的景色及其富有动态的性格,并通过整个乐队的不同音区,极为强烈地表现出"大海"中各种画面的色彩。乐曲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以完整的"海"的印象和对海的幻想。新颖的和声、短小的旋律、丰富的音色、自由的发展,这些印象派的手法,都生动地刻画出了一幅幅大海的生动画面。 德彪西认为,此曲创作源于记忆;“大海为什么在冲刷着布尔果尼的斜坡?我拥有数不清的记忆。这些在我的感觉里比实景更有用。因为现实的魅力对于思考,一般来说还是一项过于沉重的负担。”“谁会知道音乐创造的秘密?那海的声音,海空划出的曲线,绿荫深处的拂面清风,小鸟啼啭的歌声,这些无不在我心中形成富丽多变的印象。突然,这些意象会毫无理由地、以记忆的一点向外围扩展;于是音乐出现了,其本身就自然含有和声。”

建筑美学论文

浅析建筑美学在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建筑美是一种客观存在。建筑的造型只有符合客观的形式美法则才是美的。这类理论最早的代表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学派。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的建筑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指出,美是客观存在的,它主要表现在建筑各部分间和谐的比例。 关键字:形式美法则建筑十书比例 Abstract:Architectural beauty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Architectural Shape only meet the objective law of formal beauty is beautiful . The earliest of these theories is represented by the ancient Greek Pythagoreans . 1st century AD, the Roman Empire i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 Vitruvius ' Ten Books of Architecture "an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 it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proportions between the various parts . Keyword:Aesthetic Principles 目录

1引言 (01) 1.1形式美法则 (01) 1.2形式美在建筑中的表现和应用 (01) 2.1对称与均衡 (01) 2.2节奏与韵律 (01) 2.3调和与对比 (01) 2.4比例与和谐 (01) 3.1案例分析之流水别墅 (01) 3.1.1统一与变化 (01) 3.1.2调和与对比 (01) 3.1.3均衡与稳定 (01) 3.1.4节奏与韵律 (01) 3.1.5过度与呼应 (01) 3.2.1建筑美学与结构主义 (01) 4.1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引言

尔雅艺术美学答案优选稿

尔雅艺术美学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 古典主义源于17世纪的哪一个地方:() A、英国? B、美国? C、中国? D、法国?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16.7分 2? 下面哪一个不是达维特的作品:() A、《马拉之死》 B、《荷拉斯兄弟之誓》 C、《土耳其浴女》 D、《苏格拉底之死》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C得分:16.7分 3? 影响世界美术的法国的三个主义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达达主义? 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实主义?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16.7分 4? 古典主义中“高级的艺术”不包括下面哪一种形式的画:()

A、历史画? B、山水画? C、宗教画? D、神画?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16.7分 5? “古典主义”一词源于希伯来语,原意是“典范”的意思。()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6.7分 6? 古典主义是现实主义最基本的文艺思潮。()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1? 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A、重视形式? B、突出主观性? C、鄙视古希腊罗马艺术? D、塑造理想的典型? 正确答案:A我的答案:A得分:16.7分 2? 下面哪一位不是现实主义画家的代表:() A、库尔贝? B、米勒? C、德拉克罗瓦? D、卢梭?

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D得分:0.0分 3? 古典主义认为下面哪一项是绘画的主角:() A、构图? B、线条? C、色彩? D、画家? 正确答案:B我的答案:B得分:16.7分 4? 下面哪一个不是现实主义的特征:() A、真实性? B、典型性? C、人民性? D、娱乐性?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得分:16.7分 5? 浪漫主义美学把感情和想象等主观因素提高到重要的位置。()正确答案:√我的答案:√得分:16.7分 6? “浪漫主义”一词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题材“传奇”借用而来的。()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 下面哪一位被称为“现代舞之母”:()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在我国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人才的时期,大学生出现就业难显然是不正常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不正常现象?大学生素质的缺失是关键因素。就业的本质是社会对求职者素质的需要和认可,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可的素质便成了就业的重要因素。教育部一项最新调查也说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从近年来人才招聘的情况观察,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认为,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不能很快开展工作。面对用人单位的这些条件,许多大学生满怀希望而来,沮丧失望而去。他们往往忿忿不平地强调:“大学生的本职是读书”、招聘企业提出这些要求“太没道理!”但他们在实践方面的素质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在武汉一家人才市场上,上海某生物技术公司上海地区的招聘人员不停招呼:“想到上海工作的请这边排队。”但很久都无人投档。而该公司的武汉地区招聘台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应聘的大学生认为,在本地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顾。面对保险、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一些大学生坦言,这些行业保障度低,虽然行业整体利润高,但是风险大,就业压力太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第三,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一些公司表示,应聘者的学历很重要,但企业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人才市场的实际情况也表明,性格活泼、口才好的大学生在招聘会上往往能很好地推介自己,占尽优势。 第四,技能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如往年“炙手可热”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再是市场的“抢手货”。近来,很多单位不再招聘专门英语人才,而只是把英语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如一家单位的招聘主管说:“我们公司和外商谈判时,并不需要非常专业的英语水平。如招聘市场经理这一职位时,我们要求英语水平达到六级以上,这样,我们一举两得,翻译和销售人员都有了。”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一、美术学科对于学生的重要作用 许多中学生在步入中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美术学科,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很多学生就会表现出对于美术课程的兴趣,进入中学以后,正是他们对于这门课有更深层认识的阶段,而中学美术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观赏兴趣,提高学生艺术方面的素质和造诣。 (一)美术课程的特殊美感,激发学生对美的认识 每个学生对美的认识都各不相同,但是对美的追求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喜欢美的事物。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老师教给学生不仅仅是画画的技巧,更多的应该是对美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国美术发展史 中国美术的发展也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的水墨画更是世界闻名,北宋时期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五代时期徐熙的《汀花野竹》,而在民国时期更是有徐悲鸿、林风眠等画家,代表了中国美术的发展鼎盛时期。而现在美术更是被应用到各种建筑的建设中,无不充满美感,所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学生会了解中国美术的渊源,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美术派系,来进行绘画的创作。 二、美术学科的开展方法 美术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还要教授学生绘画技巧,让他们把画画当做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 (一)从临摹到自成一派 绘画的技巧都是从临摹开始的。从小我们都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来模仿,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进行绘画,在课堂上亦是如此。老师应该找一些比较符合现代学生品味的绘画代表来给学生们进行模仿。教授美术课程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也可以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二)绘画技巧多样化,与时俱进 我们都知道美术中有很多不同类别的绘画技巧,素描、水彩、彩铅、油画等等。而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在专业的指导之余,应该多一些由他们自己兴趣出发的绘画技巧。现在,学生都很喜欢漫画漂亮的着色,和特殊的表现形式,或唯美或搞笑,而大多数的中学生也都有自己最喜欢的漫画类型,如果可以将这些现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元素加入到美术的学习中,便可以更加提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美术的创作中。 (三)将作业的周期延长,而不是一课一画 美术这种特殊的学科,在很多时候需要灵感和兴趣的激发,而并不是我想画就可以画得出来的,所以老师应该适当地延长美术作业的周期,让学生在具有灵感的时候开始画画,这样在画画时他们会感觉到心情愉悦,并且能够对自己的绘画作品更加有信心。 三、进行美术教学时的注意事项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避免教学模式单一而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

论建筑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审美追求,建筑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显示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明,以其触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维空间(包括顶面)和时代的流动性,讲究空间组合的节律感等,而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形的诗”和“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东方最为显著的独立的工程技术,也具有特殊的建筑形式。在这种人工营构之物中,具有中国人所特有的精神,即“中和”、“亲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我自然”、“返璞归真”的美学思想。 例如中国北方的传统建筑四合院,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的房屋布局是既定的,对家庭成员的居住安排也有严格规定,反映出传统大家庭的等级观念,“长幼有序”的传统要求。布局上一般是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长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霍泽华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没有可争议的。这种安排不仅突出了家长的地位,而且有助于家族内部的秩序,强化等级观念。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

侧多做卧室。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此外,四合院还内含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院落中的门楼、门墩、照壁、花坊、房檐屋脊和门窗等处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出人们对美好、幸福、吉祥的追求。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寓意“福寿双全”;以花瓶内安插月季花的图案寓意“四季平安”;而嵌于门替、门头上的吉祥语,附在抱柱上的楹联,以及悬挂在室内的书画佳作,更是集贤哲之古训,采古今之名句,或颂山川之美,或铭处世之学,或咏鸿鹊之志,风雅备至,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有如一座中国传统文化的殿堂。四合院的建筑设计正是符合了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又如故宫在设计建造时,遵循了许多儒家的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前朝,后市,左祖,右社。”所谓前朝,是指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所谓后市,是指皇宫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左祖,指的是皇宫的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太庙;右社,指皇宫的右面,是皇帝祭祀土地神、谷物神的社稷坛。故宫的建筑都严格遵循对称的规则,沿一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排列,而这条中轴线上的建筑,更以故宫为重心,这些建筑都坐北朝南,体现着皇帝的至尊。午门是故宫的正门,红墙黄瓦,朱漆大柱,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平面呈“凹”

艺术修养与个人成长

艺术修养与个人成长 引言: 本文从艺术修养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谈起,从艺术修养与专业学习、艺术修养与身心健康、艺术修养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入手,并对大学生中理工科学生和人文艺术类学生在对待“艺术修养”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予以点评,同时从宏观的角度,浅谈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的一些改进的方法和途径来予以引导大学生来自觉的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以便于大学生更好的成长和成才。 正文: 谈到艺术,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曲、电影、音乐等。可谈到何为艺术修养,相信绝大部分的人未必能够说的清楚。所谓“艺术修养”,是指一个人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状况和水平。比如一个艺术家、一名艺术工作者等,他们来以生存的基础就是他们的艺术修养。一个非艺术工作者的也会有相当的艺术修养,但大多只是一种业余爱好,处于业余水平。艺术意识修养则不同,这是深入到人的自我意识深层,而成为自我意识之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意识;一个人可能没有太高的艺术修养,但完全可能具有很高的艺术意识修养:面对艺术界的一些状况,他完全可以鲜明地指出什么是违背艺术本质的,什么才是合乎审美规律的。 一、加强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活是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完成从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阶段。所以在此阶段,我们要既要成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合格的“人”,同时也要成为合格的“才”,这样当我们毕业走向社会时,我们才能“对什么都可以有的自信和渴望”。所谓的成“人”即要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为人处世的方法;成“才”即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大学生应具备广阔的视野、高尚的道德情操,那么通过艺术修养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通过接触美学改变鉴赏方式,利用典型的艺术形象提高分辨真、

浅析建筑美学

浅析建筑美学 收稿日期:2009202226 作者简介:史 丽(19802),女,助理工程师,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房建室,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史 丽 摘 要:阐述了建筑美学的产生、建筑美学的划分及其定义,研究了建筑美学的意义主要体现的几个方面,并通过对建筑美学的原则和特征进行说明,以期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建筑美学。关键词:建筑美学,设计,美学观,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TU 285文献标识码:A 如何设计赏心悦目的建筑、如何让自己的设计体现出建筑之 美是每个设计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美”这个概念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通过对建筑美学的定义、意义、原则和特征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阐述,以求对建筑美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 什么是建筑美学 1)建筑美学的产生。自从世界上有了第一幢刚具雏形的“房 屋”,建筑美学就随着它的出现而出现了。建筑美学经历了一个从茅屋之“美”到广厦之“美”的发展过程,它的每一步发展都以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为基础,而“美”的最后形成,还有赖于人的意匠,加工和创作。真正美的建筑艺术、美的建筑形式和构图,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筑技术、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质方面的因素所决定的,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结果。大量历史事实表明,建筑美学的产生不但具有客观性的一面,而且有着主观性的一面,材料、结构和构造等物理方面的问题属于美的客观范畴,人的心理机能和智慧创造,属于美的主观范畴,前者是产生美的实际条件,后者是产生美的真正动因。2)建筑美学的划分。随着建筑美学的产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对建筑美学的意义的争论,一般认为建筑美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通常地说,狭义建筑美学是指单体建筑美学,是指美的房屋、美的造型、美的装饰;而广义建筑美学则把建筑放到广阔的特定时空背景中去研究,它跨越单体,走向群体,跨越房屋自身,走向整体环境,跨越单体建筑,走向城市。前者旨在揭示单个建筑造型美的规律和艺术特性,而后者侧重于从建筑美学的边界条件,从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从建筑街道、广场、区域乃到城市的宏观角度,去把握美的特性,研究建筑美学的问题。狭义建筑美学的核心是源于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建筑三要素。英国建筑理论家柯林斯也认为实用、坚固、美观的提法很全面,不能去掉其中的任何一项。3)我国对建筑美学的定义。对建筑美的解释有多种多样,我国出现的主要有三种:a.“新功能论”,认为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只不过在复杂而严格的功能、技术、经济条件下尽量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推敲外形罢了,这一观点基本否定了除了“形式美”以外的任何建筑“艺术美”的形式。b.“两层次论”,认为建筑物的美可分为“形式美”和“艺术美”两个层次,前者具有一般形式的审美性质,而后者还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系统”建筑美论,即把建筑美的意义放在宏观的建筑大系统中去考察,一反传统的从功能到形式的“线性思维”模式。 2 建筑美学的意义 之所以建筑美学是设计工作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建筑美学在实际建筑中存在着重要意义,建筑的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能真实地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形态、一个家庭,概 言之,就是建筑物拥有者的政治文化、经济状况,具有真实美。真实是美的内核,建筑的美学价值首先在于,通过对建筑的审美,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构建的社会、时代或家庭当时经济、政治、文化之真实状况。反过来,又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审美,窥见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对建筑美的构建的支撑力和制约力。说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凝固的史诗,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法国的埃菲尔铁塔、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原子塔,人们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时代的建筑物的审美,可以看到工业时代和原子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真实状况,并且是勿庸置疑的。2)建筑反映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以及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形态下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取向和美学追求。应该说,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科技进步状况、创新能力,决定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建造的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水平。反过来,通过对一个建筑、一个建筑群的审美,也可以窥见这个建筑物、这个建筑群所建造的社会、时代的科技进步状况和创新能力。科技和创新是美的内涵,是美的创造的原动力,是美的母体。一般意义上的美是如此,建筑美亦是如此。3)建筑的实用性,也就是建筑的实用价值,同样是建筑美的美学意义的重要体现。建筑的美学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个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实用性(实用价值)。美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实用,建筑尤为如此。一般说来,建筑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实用性有直接实用性和间接实用性之分。没有实用性,就很难说有什么美的感受,也就谈不上什么美。实用价值可以产生舒适,可以产生愉悦,可以激发美感,让人感受美。显然,建筑的美学意义,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反过来,建筑的实用价值,彰显建筑的美学意义。4)建筑的美学意义还体现在建筑的鉴赏价值(也叫观赏价值)上。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可以构成一个很好的建筑景观,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一般说来,建筑及其环境是同步设计,同步建造的。建筑群尤其是这样。环境强化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感,环境又扩展了建筑物或建筑群的美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建筑主体,有了与主体建筑和谐映衬的环境,其观赏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及其环境,它(它们)的外观、神韵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建筑美学的原则 人们探索美,并努力地创造美,但是“美是难的”,有没有建筑的永恒之道来阐述美的原则,如果研究建筑美的形态,那么有造型美、空间美、环境美;如果研究美的机制,可以从美感心理、审美中介、理情寓合等因素来探讨;如果研究美的客观规律,甚至可以 追溯到自然界最基本的存在法则。这些多方位的阐述无非是在寻

艺术设计与美学

艺术设计与美学刘子川考试大纲 艺术设计与美学 每章重点 作者:刘子川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现代设计与美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设计”的诞生;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重点:设计美学的界定和特性。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2、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3、设计美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三)设计美学的界定。 四、考核要求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

1. 识记:现代科学观的建立、基于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总景观。 2. 领会: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诞生的综合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l. 领会: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点。 2.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稳定性和地域性。 3. 综合应用:他们各自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现代设计美术的界定 1. 识记: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 2. 领会: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和类别。 第二章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掌握现代设计诞生的过程;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掌握功能主义的形成;对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阐述,使学生了解到功能主义在欧洲的具体体现;对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美国不同的体现。 本章重点:现代设计的欧洲体系和美国体系。 本章难点:这两大体系产生的环境以及对世界设计发展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浅谈建筑之美

浅谈建筑之美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2012 年 5 月

浅谈建筑之美 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美的涵义的界定,阐述了对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及建筑美的特征和原则等几个方面的一些感受与认识,提出并总结了当代建筑审美认知趋势和当代建筑的审美准则。 关键词:建筑美建筑美学评价因素审美准则 建筑是伴随着人类成长的一部史书。自有人类开始,人类就不断地创造着建筑物与建筑艺术。从原始岩洞、树木巢居到罗马建筑的宏大壮阔,再到哥特建筑的奇异灵动,乃至现代建筑的理性表达,建筑美始终在不断的建筑追求中被表达着。建筑是人类按照实用要求,在对自然界加工改造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实体。同时又是在这个加工改造过程中运用了美学规律,注入了审美理想。 1 建筑美学的内涵 建筑美是城市美丽的音符。建筑和谐,人才能诗意栖居。建筑美学,这一学科遵循学科发展,顺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任务不仅在认识和解释客观的建筑艺术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进一步更好地指导“建筑学”的发展和提高。我们知道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协调观点。建筑美学中要求用这个观点去理解造型艺术上的规律和法则,也要用这个观点去处理建筑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的关系,研究建筑艺术的特点,并最终落脚于和谐之美。国语 《楚语》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个定义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和谐”。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的说法,形象地说出了建筑的形式美是有法则可循的,其最高层次的法则就是和谐美。从构图角度讲,和谐美包含了曲线美和对称美,是建筑形式美的综合体现和最佳体现。而建筑除形式美之外,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美,那就是内涵的“生机美”。如果说形式美是建筑美的肉体,那么生机美则是建筑美的灵魂。和谐创造美,建筑的和谐不仅使建筑本身的美得以展现,更令由众多建筑组成的城市美不胜收,令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美好之中。 2 建筑美的产生与发展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关建筑的观念和美学知识随着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深化,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拓展和变化。人类建筑及其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六个阶段:(1)实用阶段。自原始人类的建筑产生以来,最初主要是把建筑当作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的生存手段。把这种观念理论化的代表人物是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他所著的《建筑十书》首次提出了“坚固、使用、美观”的建筑三原则,以安全使用为出发点,并且有了美观的要求。该书为建筑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有些经验和技术原理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2)艺术阶段。这是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和“凝固的音乐”的阶段。以14世纪~ 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为代表,反对神权,要求人权,追求自由和人文主义现实思潮,大大推动了建筑观念的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