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与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面向艺术设计各专业开设的专业通识选修课。

其中理论与实践比例分别占70%和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艺术专业群大类的公选课,通过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增进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本课程以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本着文化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合、对接原则,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视角,对经典之外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弥补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中“小传统”的缺失,使学生对民族传统的了解更为全面和深刻;为学生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使学生能够在文化多元的时代语境中保持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

本课程前导课程有《文艺常识》和《中外美术鉴赏》,是学习后续课程《创意思维》、《设计综合应用实训》等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核心在于提高文化素养,增进文化认同,促进文化传承,目标涵盖了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基本形态特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等基础理论;深入理解并掌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体系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实的调查与分析、整理与记录过程中来,独立完成课程设定的实践目标。

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增进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激发学生尊重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文化自觉,从而实现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校训“求实、创新、厚德、重艺”所包容的发展目标。

三、教学起点
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44学时)完成。

该课程的前导除相当高中水平的通识课程以外,还有艺术类其它技术平台课程,如:《素描》、《色彩》、《中外美术鉴赏》等,他们已具有相关基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具体如下:
1.具有基本的语、数、史、地等文化基础,具备基本的语言表述和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造型、色彩认知等美术基础,具备基本的绘画表现能力;
3.具有对美术作品的层次、构成以及中外著名画家经典作品的创作规律、风格流派的基本认知。

并学会了基本的赏析方法;
4. 具有借助现代工具搜集信息、获得新知识的基本能力;
5.愿意与人沟通,具有与他人合作意识;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1. 课程教学载体
根据艺术设计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学习需要,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分类进行解读,并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十种分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推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沿革、评价标准、人文内涵和审美特征,作为教学载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题:
(1)民间文学(刘三姐、梁祝传说);
(2)传统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陕北民歌);
(3)传统舞蹈(秧歌舞、傩舞);
(4)传统戏剧(京剧、川剧);
(5)曲艺(京韵大鼓、山东快书);
(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北京天桥耍中幡、抖空竹,武当功夫);
(7)传统美术(杨柳青木版年画、凤翔泥塑);
(8)传统技艺 (景泰蓝技艺、保安族腰刀技艺);
(9)传统医药(针灸、同仁堂中医药文化);
(10)民俗(春节、端午节)。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学生数量大,涉及面广,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现代教育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特点,对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精心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及作业、考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主要做法有:
1、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方式不拘一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样式非常丰富,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课题组设计了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组织方式方面,打破课堂集中授课的单一模式,采取让学生分组学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现场授课、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更直观的了解。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激发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进行概念辨析的时候,教师除了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之外,还列举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作为例证来说明概念的内涵;在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过程中,除了教师根据例证总结特点之外,还要求学生对教师讲解的内容加以应用,把教师总结的特点与自身熟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样式结合起来,把教师归纳的理论化的特点还原成丰富多样而又内在统一的直观感性认识,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理解。

2、教学途径多管齐下,手段别出心裁
除进行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之外,课程组还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样化的教学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渠道、多侧面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

教学过程中,全过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并于教师板书有机结合,使文字、图片和音像共同呈现在学生面前。

此外,还通过邀请校外专家开设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与学生交流、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验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接受最前沿的学科信息,真实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在传承过程中学生作为参与者,改变了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过程中的“旁观者”角色,成为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

3、教学互动渠道丰富,学生主体地位明确
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教师与听课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与授课教师在线交流,尽可能地弥补了课堂内外的差别,为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教学过程中,课程组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样的内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列举不同的例证,便于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对授课内容加以理解和接受。

在收集整理实践方面,也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将课程实践与学生个体情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实践条件
1.多媒体教室、校内相关工作室或实训基地;
2.美术馆、博物馆等:
3.信息化虚拟实践条件,如相关网络课、微课程平台等。

七、评价方法
1.综合能力评价:
(1)学会记笔记:有关概念内涵、分类体系、遗产特征、社会背景、历史意义等;
(2)学会语言\文字表达:课堂参与主动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感想和认识;
(3)学会查找\整理信息: 课后搜集相关资讯,按照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归纳整理。

2.实操能力评价:
收集整理:须从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收集整理1-2类。

3.评价权重和激励机制:
本课程考核评价分为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两个方面,具体评价权重如下:
(1)出勤率占8%,管理办法参照各学院有关规定;
(2)平时笔记与学习感想占20%,体现自主学习态度及文字表达能力。

(3)课堂参与占8%,包括课堂纪律,回答问题,积极参与程度等课堂表现;
(4)课后搜集相关资讯占4%,能够运用各种数字媒体手段归纳整理。

(5)基础学习能力。

包括收集整理当地非遗资源共占60%。

(6)参与相关知识问答竞赛,优胜者给予5-8分加分奖励并与该课程成绩挂钩。

八、课程资源
1.教材与学材
(1)纸本教材:
■教材选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解读》陈淑姣主编
■参考教材: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3.05
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牟延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1
3)《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研究》赵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09
(2)数字媒体资源:
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素材资源;相关网络共享课、微课程、电子出版物的图文、视频数字资源以及相关艺术专业网站信息资源,中国非物质文化网站、中国工艺美术网站等。

2.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