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种理性:论对启蒙理性的两次定义

合集下载

论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

论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

论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杨兴旺【摘要】启蒙理性在近现代启蒙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反思当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康德、霍克海默等人对于启蒙的界定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启蒙理性由于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人们的运用不当,不可避免地带有双重作用,因此,合理地分析启蒙理性的双重作用及其边界问题对于我们当下把握启蒙的内在价值,进而实现启蒙的现实价值是很有必要的.【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6【总页数】4页(P129-132)【关键词】启蒙;理性;反启蒙【作者】杨兴旺【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上海 20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启蒙是近代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而近代哲学又是以推崇理性为主要目标,故启蒙与理性,自一开始就联系在一起,成为近代哲学各个流派之间争论、探讨的话题。

谈起启蒙理性,我们则会想到康德、霍克海默、福柯为代表的哲学家,他们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启蒙与理性的论述,则使我们对于启蒙和理性以及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单就启蒙的概念而言,我们就能够很清晰地把握理性在启蒙中所扮演的双重角色。

一方面它为启蒙而来,另一方面它又离启蒙而去。

因此,准确理解理性在启蒙中的作用,并界定好理性的边界,才能实现启蒙的价值追求。

(一)启蒙概念及启蒙理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启蒙”一词的基本含义为:开导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换言之,启蒙就是去除人们内心的愚昧,明白世间万物发生发展的基本道理。

这只是在汉语语境中的解释。

在近代哲学中,关于“什么是启蒙”,则有着更为深刻的价值内涵与哲学意蕴。

虽然涉及启蒙的各种说法由来已久,但启蒙最经典的定义,则是康德在回答“什么是启蒙”中提到的。

他认为,“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不成熟状态中挣脱出来。

所谓不成熟状态就是指如果没有别人的指导,他就不能应用他自己的悟性”。

为了摆脱这种不成熟性,康德发出了“敢于明智!大胆地运用你自己的悟性”[1]的号召。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及其审视

马克思对启蒙理性的批判及其审视

合 成伦理共 同体 。 为此 他 转换 了 知 性原 则 将 “ 想象的 理性 ” 提升 为 “ 思辨理 性 ” 或 “ 绝


对精神 ” ,
认为后 者能 将分裂 了 的 世界 重新统 一起来 。
黑 格尔 的 改进 在于 :
( 1 )
在核 心
原 则上 黑格 尔 以 ,
“ 主体即 实体 ”
也 即具有 统一 能力 的
从 这个意 义上讲 , 具

原则高度
的现代
性反思
正是指

这 “ 一
理性

根据 原则 。
黑 格尔 是一位对此 有 明 确意 识并 作 出 了 深刻 批判 的思 想 家 他试图 “ 用思想 来把 ,
握”
时代 ,
调和哲学 与宗教 、
事实 与价值、
古典与现代 的 矛盾 ,

分裂 “

了 的 世界整
了 启 蒙人道 理想 。
正 如尼尔 森所说 的 :

马克思 非但 不是启 蒙人道主 义 的敌手 ,
反倒 是
其核 心代表人物 ”
② 。
一 、
为 启 蒙理性奠基
从世界历史角度看 ,
代 现 “

之于


古代
的不 同 在于以 ,
性 理 “

主体 性 (

取代宗 教 ( 信仰 ) 作 为最 终根据 。
【 关 键词 】 启 蒙 理 性 ; 历 史 科 学 ; 人 道 理 想 DOI :10 .16762/ ki . mkszyzxyj .2019. 01. 009
尼尔森 认为 ,
启 蒙有两 个核心 信条 :

高二历史课件:西方思想史的理性

高二历史课件:西方思想史的理性

3、世界上不管什么地方人类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正如人性 一样。也就是说,理性是普世性存在的。犹如牛顿物理学对 于物理世界一样。
4、虽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追求,但启蒙思想
家所强调的人类普遍价值观实际上具有纯功利的性质,即
“食物、住居、物欲的满足、财富与权力”。这导致了后来
价值的失落。也就是说,这一崇高追求下的实际发展是物欲
2、德国最早批判启蒙思想并向浪漫 主义过渡的原因
2、古代希腊理性概念的特点
把宇宙看成是一个万物通过平等的关系 组织起来的整体;宇宙的各个构成部分 都是平等的。这是希腊人特有的观念。 他们认为:“任何部分都不能统治其他 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那种吉和 凶、天堂和地狱的关系,而是“相互的、 对称的、可逆的”,因此这是一种“具 有明显的几何学性质”的宇宙秩序。
罗马帝国晚期出现新柏拉图主义,进一步发展了上 述两种趋势,是古代理性向中世纪理性过渡的重要 步骤,其代表人物是普罗提诺(Plotinus,公元 205—270年)。
2、中世纪的理性概念: 集中于讨论理性与信仰的关系
中世纪是基督教“万流归宗”(恩格斯语) 的时代,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但基督教神 学统治一切,不意味着理性这个概念的消失, 而是有了新的解释。
认识论上的机械主义。他们以机器的原理来认识理性(这方 面最著名的是法国拉美特利的著作《人是机器》),把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化了,造成既割断历史又割断现实的人相 互之间的血肉联系。
另外,理性本身就是一种批判精神,所以当启蒙学者无情地 批判封建教会和宗教学说等时,他们所主张的一些观点同样 也会被人怀疑和批判。
2、大陆的理性主义 和英国的经验主义
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思想一般分两 大类,一类是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 (rationalism),又称唯理论或唯 理性主义或唯理主义,另一类是英 国的经验主义(empiricism)或经 验论,被称为客观理性。

文艺复兴的“理陛”与启蒙运动的“理性”辨析

文艺复兴的“理陛”与启蒙运动的“理性”辨析

文艺复兴的“理陛”与启蒙运动的“理性”辨析作者:姜雅莉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7年第6期人教版必修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一课提到文艺复兴的内容之一是崇尚理性,又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

学生和很多老师对这两个“理性”很困惑,不知道怎么理解它们的涵义,如果相同,作为不同历史阶段、侧重点不同的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内容,本身就好像是—个矛盾的存在;如果不同,区别又在哪里。

事实上,这两个“理性”在不同时期的涵义确实是不同的,下文将阐释之。

一、文艺复兴的“理性”岳麓版教材认为:“理性”一词有多种解释,一般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此处所给的两种解释,并不是完整地阐释文艺复兴的“理性”或启蒙运动中“理性”的含义,也不能理解为全部适合于文艺复兴的“理性”和启蒙运动的“理性”,而是在不同阶段,涵义各有侧重,前一种“理性”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含义,后一种是启蒙运动时期的“理性”。

从文艺复兴的文化基础来看。

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当代寻找理论支撑。

古希腊人思考世界万物,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萌芽,现在所用“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本意是“爱智慧”。

希腊先哲为了追求智慧,孜孜不倦,前赴后继。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指人对周围世界的了解程度,即人掌握的知识,强调了人的价值,突出了人的智慧与价值标准。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还发明了一种求知途径“精神助产术”。

这种崇尚知识的理性精神为后世所景仰。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在众多领域达到了专家级水平,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推崇的古希腊人文主义,主要指对人和人类社会的了解,这种理性精神主要指知识。

罗马法中体现的公平正义理念和对人天然具有某些共性的判断,也是一种知识的体现。

只不过这种知识是抽象概括出来的,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所欣赏。

文艺复兴再现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予以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如提倡追求幸福和物质享受,崇尚理性和科学,“宣称理性是‘人的天性’,‘知识是快乐的源泉’,‘知识就是力量’。

第三讲启蒙主义

第三讲启蒙主义
“既然自然事物本身变化多端, 它又怎么能受制于一种完全受习 惯支配的共同的艺术法则呢?这 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易变而不稳定 的。所以,如果我们要透彻地理 解艺术,首先必须了解艺术在不 同国家发展的方式。”
——《论史诗》
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
“我们可以赞美古人,但不要让 我们的赞赏变成盲从。为了更好地回 顾过去并欣赏那些他们不能加以精确 评价的古代作品,让我们不要对自然 赋予的美闭上眼睛而使我们自己和自 然遭受损失吧。”
弊端:人物性格的类型化、简单化、夸张 化;剧中情境远离观众现实处境,无法达 到教育的目的。
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
“如果人物的处境 愈棘手愈不幸,他 们的性格就愈容易 决定。试想你的人 物所要度过的二十 四小时是他们一生 中最动荡最颠沛的 时刻,你就可以把 他们安置在尽可能 大的困境之中。”
在与普遍性情境的 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
启蒙就是人类从他加诸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中摆脱出来。不成熟状态是指没有别人的指导, 人就不会使用他自己的理解力。要是这当中的原 因不是因为缺少理解力,而是离开他人指导就缺 乏果断和勇气来运用它,这一不成熟状态就是人 加诸自身的了。故而,启蒙运动的座右铭就是: 敢于聪明!勇于使用你自己的理解力!(见《绪 论》19页)
3.戏剧的“情境”说
情境,即指人物性格所处的境遇 和生存的环境。
知识回顾:亚里士多德对情节与性格的认识 “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
‘性格’则占第二位。” “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
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
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 来性格喜剧的弊端:
“到目前为止,在喜剧里,性格是主要对 象,处境只是次要的。……过去,人们从 性格引出情节线索,一般是找些能烘托性 格的场合,然后把这些情景串起来。…… 只要人物性格渲染过分些,观众心里就会 想这人物不是我。”

启蒙是什么

启蒙是什么

启蒙是什么作者:万灵子来源:《求知导刊》2019年第09期摘要:关于启蒙是什么的问题,康德与福柯都做出过经典的阐述。

康德和福柯在启蒙问题上的分歧,最明显地体现在理性观和历史观两个方面:在理性观上,康德认为理性就是用启蒙理性去打倒宗教神学,福柯则是否定对启蒙理性的过分强调,进而对规训权力进行了批判;在历史观上,康德的历史观是一种趋向进步的连续性历史观,福柯的历史观则是一种“共时性历史观”。

关键词:启蒙;康德;福柯1784年,康德发表《什么是启蒙》,声称启蒙就是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自由地运用理性。

两百年之后,福柯也写了一篇同名的论文,在康德观点的基础上,对启蒙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发展。

福柯对康德启蒙观最明显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对理性内涵的理解上,其次体现在对历史的认识上。

一、福柯对康德理性观的发展康德写作《什么是启蒙》有特殊的时代背景。

中世纪以来,欧洲笼罩在宗教的阴云里,封建神学禁锢思维,抹杀人性,在上帝不可置疑的绝对权威和独裁统治下,人们逐渐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科学研究成果革命性地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信仰。

同时,人文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到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们纷纷呼吁人们要自由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打倒神学的权威。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德于1784年发表了《什么是启蒙》,详细阐述了启蒙的内涵。

启蒙就是要摆脱懦弱与懒惰,去大胆运用自己的理性。

在启蒙运动里,理性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康德对自由运用理性、摆脱权威摆布的呼吁,成了整个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主题,他在首段结尾所说的“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更是成了启蒙运动的口号。

两百年后,福柯写了一篇同样名为《什么是启蒙》的文章,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思考了启蒙的内涵,对理性做出了与康德不同的解读。

因为,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黑格尔,理性的作用被无限放大了。

【备课资料】全面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备课资料】全面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该文发表于2005年<<考试报·高二历史•新课标•岳麓版>>2005——2006学年第22期。

)全面认识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山东省利津县第一中学杨富丁(257400)对于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许多学生感到很难理解,笔者欲从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产生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表现形式、历史意义、局限性六个方面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做全面的分析,希望对广大同学有所帮助。

一、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产生的背景理性主义的产生既有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打下的基础,又有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促进,还有英国革命的政治文化的推动,以至于英国的经验主义和法国的理性主义哲学也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是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源。

二、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发展历程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17世纪兴起于西欧,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最前列的荷兰和英国,是这一学说的摇篮,产生出不少卓越的思想家。

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格劳秀斯、斯宾诺莎、霍布斯、洛克等等。

18世纪发展到高潮,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欧美和亚洲。

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初)、掀起阶段(18世纪)、高潮阶段(18世纪下半期)。

三、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主要内容简单地说,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的理性就是人的思考和判断,它与感性相对应。

理性主义要求科学地认识事物而反对迷信和盲从,是人对自身和社会、自然的重新认识。

理性主义只承认人的理性而不承认神的意旨,人世间的事情只能用人的理性去判断是非曲直,呼唤用理性来批判现实,改造世界。

理性主义作为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肯定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提倡科学,重视知识,反对愚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承认人的价值,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攻击矛头对准是封建社会里最神圣、最崇尚的东西,也就是王权、神权与特权,集中宣传的是人权与法制的观点,否定天生的特权,强调不分等级、不分门第的人都天然地享有自由权利,要依理性而立法,法是至高无上的,不允许有比法更高的权力或机构与个人, 对理性的胜利充满信心,为未来的社会描绘出一幅蓝图。

启蒙理性的名词解释

启蒙理性的名词解释

启蒙理性的名词解释启蒙理性是指人们通过自我思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来获取真知,解放自己的思想,达到全面发展和自主意识的一种状态。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动力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对于启蒙理性的深入理解至关重要,因为理性思维是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之一。

首先,启蒙理性是人们通过自我思考来获取真知的过程。

自我思考是一种独立、客观的思维方式,它要求人们不受外界干扰,忠实于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启蒙理性的核心就在于人们通过自我思考来解决问题、疑惑和迷惑。

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自我反省,才能真正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从而发现和掌握真知。

其次,启蒙理性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理性思维是人类思维能力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基于逻辑和推理,追求真理,拒绝盲从和迷信。

理性思维要求人们用科学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来分析问题,通过证据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它强调事实和证据的重要性,注重逻辑的严谨性。

只有通过理性思维,人们才能摆脱主观偏见和情绪冲动,追求客观真理。

此外,启蒙理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

启蒙理性要求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追求全面的人类发展。

它反对一味追求功利和狭隘的专业主义,主张人们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全面的发展包括对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领域的理解和关注,以及对个体自主意识的培养和尊重。

然而,启蒙理性在实际生活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得人们在获取知识时容易受到误导和干扰。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人们面临大量的信息来源和渠道,需要学会辨别真伪、甄别价值。

其次,情感和情绪也常常干扰人们的理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情感的介入可能导致人们受主观倾向和偏见的影响,从而偏离理性的道路。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措施来促进启蒙理性的发展。

首先,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理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

启蒙理性与工具理性——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批判(一)启蒙的概念。

“启蒙”英文是Enlightment。

从词的意义来看,它的含义是阐明、澄清、照亮。

它给人启发和启示。

演变成专有名词“启蒙运动”时,它的意思是思想解放运动、社会解放运动。

在西方,从公元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至16-18世纪的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前导的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解放运动,皆属于启蒙运动阶段。

所以,启蒙有引导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从遮蔽走向揭示,从愚昧走向智慧的含义。

西方的启蒙运动持续了约400年,形成了两大思潮、两种文化。

从近代来说,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家,他们始终以人和意识为研究对象,运用的是理性主义的逻辑方法,形成了一种文学文化。

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哲学家,以科学和语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验主义的逻辑方法,形成了一种科学文化。

这就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和科学主义思潮的由来。

一直持续到今天。

西方哲学大师们关于启蒙的论述,更加深我们对“启蒙”含义的理解。

康德说:“启蒙运动的重点,亦即人类摆脱他们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主要是放在宗教事务方面”,“使人发现按照人的尊严——人并不仅仅是机器而已——去看人;……”(注: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9、31页。

)从康德论述看来,启蒙运动第一是摆脱人的不成熟状态,第二就是要摆脱宗教所造成的愚昧,第三,要用人的眼光看人。

从《悲剧的诞生》中间,我们可以发掘尼采关于启蒙的理解。

尼采说:“希腊人在他们的日神身上表达了这种经验梦的愉快的必要性。

日神,作为一切造型力量之神,同时是预言之神。

按照其语源,他是‘发光者’,是光明之神。

”(注:尼采:《悲剧的诞生》,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页。

)由于日神阿波罗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认为它是启蒙之神。

尼采强调的是:应该对人民进行启蒙,既要反对宗教,又要反对现存国家。

启蒙的任务就在于揭露侯爵和政治家所作的一切都是有意的欺骗。

尼采在此是从人文主义立场,来理解和提出启蒙的。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

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启蒙运动之理性主义启蒙运动,是发⽣在17、18世纪的⼀场思想⽂化解放运动,是继⽂艺复兴之后欧洲近代第⼆次思想解放运动,为美国独⽴战争与法国⼤⾰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与⽂艺复兴不同的是,启蒙运动更注重理性思维,即理性主义。

从启蒙主义的历史背景来看。

⾸先,启蒙运动是发⽣在⽂艺复兴之后,受⽂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艺复兴在天⽂学、数学、物理学、⽣物学、医学和地理都有⼀定的进步,是近代⾃然科学的开端,为启蒙运动做了理性准备;其次,在第⼀次思想解放运动,即⽂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资本主义得到了很⼤程度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与封建制度的⽭盾⽇益尖锐,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

从17世纪的欧洲发⽣的政治、经济、科学等⽅⾯的变化来看。

⾸先,它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专制制度的时代要求。

17、18世纪西欧的资产阶级⼒量⽇益壮⼤,握有雄厚的经济⼒量,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命,国王的权⼒开始受到限制。

这⼀变化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泛注意。

为了推翻封建“旧制度”,资产阶级必须制造舆论。

启蒙运动便是在这个要求下产⽣的。

其次,启蒙运动之发⽣,也与⾃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17、18世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是从新兴的⾃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法的。

如笛卡尔认为认识世界和取得知识的唯⼀⽅法是数学推理,培根则提出了从特殊到⼀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法。

这⼆⼈的观点打破了束缚⼈们头脑的中世纪经院哲学枷锁,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然界客观事物之风随之盛⾏起来;⽜顿的三⼤定律和万有引⼒定律则是在这⼀风⽓影响下最伟⼤的发现,它⼀下⼦揭开了宇宙的⾯纱,把它的秘密暴露于光天化⽇之下。

⽜顿发现了⼀个基本的、宇宙的法则,这个法则既⽀配了整个宇宙,也⽀配了最微⼩的物体。

这样⼀来,⾃然界就成为⼀架按照⾃然法则运⾏的庞⼤的机械装置,这⼀架机械装置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们所认识。

07.第六章 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07.第六章  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史学(17-18世纪)

• 1734年发表《罗马盛衰原因论》,利用古罗马的历史资 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 • 1748年,他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大的著作《论法的精神》 发表。这是一部综合性的政治学著作。这部书受到极大的 欢迎,两年中就印行了22版。 • 在这部书中,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 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John Locke, 1632.8.29~1704.10.28)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 “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 理性的体现,法又分为自然法和人为法两类,自然法是人 类社会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规律,那时候人类处于平等状态; 人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
• (2)真正意义的世界史的出现 • 过去西方史学史中的世界史实际上是以地中海及 其相邻地区为内容的区域史。随着地理大发现之 后的世界一体化的客观趋势已经宏观史学研究的 兴起,启蒙时期的史学编纂在空间上越出传统地 域,开始把西方人目力所及的东亚和大洋彼岸、 中南非洲等囊括到世界史体系之中,从而产生出 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 • 并且在对待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关系时,承认自 己对东方文化的一定继承关系,一般没有后期殖 民主义者的那种令人生厌的种族主义和西方优越 的看法,更谈不上西方中心论。
三、孟德斯鸠的规律论与地理环境 决定论
• 夏尔· 德· 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 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法国 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 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 法国第一位实现史学与哲学及其他学科如 法学、政治学等结合的思想家。
• (2)历史的可知论,认为人可以认识自己;批判 笛卡尔的历史不可知论。 • (3)试图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在史 学史上第一个把历史看作是以螺旋形式自低向高、 有规律、开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 为转移的永恒的过程。 • (4)把一切民族的历史划分为三个依次更替的阶 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而且三个 阶段转换的动力是社会不同集团的斗争。 • (5)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史学研究的原则(郭小凌, p.161.)

理性、启蒙理性与中西方认识论

理性、启蒙理性与中西方认识论

理性、启蒙理性与中西方认识论(一).理性什么是理性?理性就是客观性。

理性不是理智,理性是理智的升华。

人处于理性状态时,不仅保持理智,还能够对外在世界进行客观地认知和判断,并具有采取相应行为的能力。

什么是客观?客观是不依赖主观的、独立于主观之外的存在。

人要做到客观首先要能客观地认识世界。

那么,人能否做到客观认识世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一个异常困难的哲学问题,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是困扰所有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首要问题。

要做到客观认识世界,首先要排除个人的情绪化倾向,还要不受个人的情感因素影响,而且在认知上的个人好恶也必须放弃。

但这样远远不够,如果再深入考究,就会发现人在认识世界时,还被某些固有观念所左右,这些观念往往延续了某些旧传统,或者被旧习惯所主导,例如古人认为大地由神龟托住,还有一些奇怪的治病方法(现在看来这些方法反而害了病人),等等。

因此,如果要做到完全客观,就要彻底抛弃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这些主观因素除了固有观念,还有在这些固有观念上形成的思考模式,如相关概念、逻辑,以及想象等。

如果把这个问题再继续深入,就会发现对事物认知的感觉和知觉也并b那么可靠,事实的确如此,感觉与知觉有时会产生偏差,由感觉和知觉形成的印象往往是值得怀疑的。

如果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就会发现你所在的整个世界其实都是值得怀疑的,在古代中国,庄周梦蝶也讲了类似问题。

甚至,这种怀疑本身也是值得怀疑的。

那么,还有什么是可以值得相信的吗?在欧洲启蒙理性时代早期,当时的法国大哲学家笛卡尔曾经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根据这个问题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

笛卡尔认为,“我思故我在”是唯一可以确认的状况,因为客观对于主观的真实性是值得怀疑的,但所有这些怀疑都是我思才出现,而有了我思就一定有我在。

另一方面,有我在才能我思,才能怀疑,就算是怀疑本身,也是要有我在才能怀疑,因此“我在”与“我思”(或者“我思”与“我在”)一定是同时出现,同时消失的。

启蒙和理性

启蒙和理性
这样, 我们也就可以理解, 一些根本的哲学与科学问题, 一些根本的认识问题, 很早以前就已经 为人涉及, 被人认识到了。尽管人们一再尝试, 但在这里要建立起来内在一致的单一的线性发展的体 系依然是不可能的。艺术和其他种类的精神活动的情况也是如此。
# 72 #
5哲学研究 6 2009年第 2期
启蒙概念自然也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的, 而不是一次性地实现和完成的。它也要从那些在不同 的地域和时代中层层展开的角度来理解。启蒙之道虽然不能说是四通八达的, 然而确实是在不同的地 域和时代中向不同的维度伸展的。因此, 如下的一个判断也就可以得到清楚的理解: 大胆运用理性并 非意谓理性的某种特定的运用, 而是一般理性的运用; 理性一切可能的形式和方式, 皆在大胆应用之 列。启蒙的精神就是理性充分展开的原则。
三、道
理性试图自我澄清的结果是认识到理性的复杂性、多维性和有限性。它同时也导致对理性本身的 不断质问与追溯。今天, 人类探索关于世界和自身的新知识的活动, 同时就是理性探索自身多维联系 的活动。因为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人们通过勘察、追溯理性不同产物之间的联系, 而获得关 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新的知识, 或者说创造出新的知识。
* 本文为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 / 欧洲近 现代启蒙理论研究 0 (编号 04BZX 035) 的阶段性成果。
# 70 #
5哲学研究 6 2009年第 2期
我批判和自我反思就是不可或缺的, 而这就意谓启蒙依然是必要的。进一步说, 只要人类还是一个理 性存在者, 理性是通过人类存在而运转的, 它就不可能达到某种完成与完善俱并的状态 ) ) ) 启蒙的 另一面始终就是某种最终完成的观念、思想和状态。
形而上学在今天依然是有意义的。欧洲启蒙运动导致了对形而上学的批判, 然而启蒙并没有取消 形而上学, 而是澄清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不再是对某种最终的东西 ( 无论是实体还是规律 ) 的追 求, 而是对理性本身的不断追求, 这就承带了两个层面的活动:

如何理解“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如何理解“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如何理解“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作者:王兴斌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25-01听过多次《启蒙运动》一课的公开课,笔者发现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直接点出"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这一论点后,随后便讲述其"否定一切外在权威、理性是判断一切的惟一标准"等表现。

而笔者根据网络下载的多个课件,大致也可推断上述情景并非鲜见。

上述做法,并未清晰地把握"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这一重要论断的基本含义。

事实上,解决上述问题的线索并不难找。

比如,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课,在楷体字部分就提供了"理性"的一种定义:一般是指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这就是实事求是,独立思考,追求真理,谦虚务实;也指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理性"应包含两层含义,即一为"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等科学态度,二为"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由此,相当一批同仁在讲授"理性是核心"时,显然至少忽视了理性所具有的"逻辑思维方法"这一层含义。

一旦忽视了"逻辑思维方法"这一层含义,我们也就容易在评价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想时,忽略了其在牛顿的巨大影响下,倾向于借助自然科学方法形成思想体系并用以解决人类社会问题的弊端。

而这一弊端,早在2010年,江苏高+考历史卷第24题已有考察。

原题材料及第二问如下: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

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啟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启蒙_理性与理性主义

启蒙_理性与理性主义

启蒙 : 理性与理性主义 3韩水法[ 北京大学北京 100871关键词 : 启蒙 ; 理性 ; 理性主义 ; 出路摘 要 : 本文从康德的启蒙箴言出发 , 分析启蒙与理性 , 理性与理性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 。

通过 相关讨论 ,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说 , 当理性被规定为某种理性主义的时候 , 启蒙就与这种特定的理性相 分离了 , 就此而论 , 并非启蒙不再需要理性 , 而是理性主义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堵塞了启蒙的出路 。

中图分类号 : B516131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671 - 7511 (2004) 04 - 0014 - 05性 (理 性 ) ‛, 他 们 就 必 然 会 站 出 来 质 问 : ‚这是哪一种理性 ?‛ 康德 的 启 蒙 理 论 是 以 他 的 《纯 粹 理 性批判》为 基 础 的 , 尽 管 在 《重 新 回 答 这 个 问题 : 什 么 是 启 蒙 》 一 文 里 , 知 性 ( V er 2st an d ) 与 理 性 ( Ver n unft ) 是 交 替 使 用 而 可以彼此互 换 的 , 但 是 在 文 章 的 前 半 部 分 康 德更多地使用知性而不是理性一词 , 因此 , 人之启蒙 所 需 要 的 主 要 是 理 论 理 性 , 而 这 就是人进 行 概 念 、判 断 和 推 理 的 先 天 形 式 和能 力 。

与 此 同 时 , 实 践 哲 学 已 是 康 德 胸 中之成竹 , 所以即使凭借知性的认识 , 当其 运 用 于 人 时 , 也 必 须 以 人 的 尊 严 为 依启 蒙 作 为 历 史 中 的 一 个 事 件 , 它 是 后 于理 性 而 发 生 的 , 对 于 这 一 点 , 一 般 鲜 有 人否定 , 然 而 启 蒙 究 竟 先 于 理 性 而 结 束 , 还是后于 理 性 而 完 成 , 却 是 一 个 大 有 争 议 的问题 。

理性趣味的启蒙

理性趣味的启蒙

理性趣味的启蒙启蒙理性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的角度来考察理性,被称为启蒙理性.这种理性“是指与对神的敬畏、对权威的崇拜相对立,与自发的情感、主观的感受相对立的人的明智的判断、独立的思考和自我选择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与自由、正义和人性的概念紧密相连的。

现代文明席卷之初,就高举理性的旗帜,因而所谓的启蒙与理性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启蒙就是用理性来推动文明的进步。

但这并不能确认启蒙是什么,因为理性本身不是自明的。

只有先行定义了理性,才能够确认现代文明的这场启蒙运动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那这种理性能够得到定义么?从现代性本身来说,是不可能的。

你不可能在人的主体存在中找到一个基础,来支撑可靠的知识,包括定义理性。

理性从来都没有得到过确切的定义,难道不是一个事实?你所认为的理性是在什么意义上获得过支撑呢?也许一些人会从文明自身的发展对比中来获得一种有限的理解。

比如从基督教文明的信仰中,会不经意地得出理性无法认识神,或者从柏拉图主义那里,认为存在着一种形而上学式的理性。

但显然,这些理解都是模糊的。

就算是在认识论中,经验论和唯理论争论不休,也没有最终的结果,这难道不也是说理性并没有得到确认。

当然,在他们对此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们还有其它的说辞,比如理性不是万能的,并试图设立理性的界限。

而这一切无非说明了一点,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理性。

没有人能够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来获得可靠的知识。

巴门尼德早就指出了这是一条意见之路。

意见之路上并没有理性可言,理性只存在真理之路上。

但理性又不是真理本身,因为理性只是基于真理。

没错,真理就是那个支撑知识的绝对基础。

那真理到底又是什么呢?它就是巴门尼德所指出的确认存在者存在的知识,即存在——“是”与存在者——“是其所是”者之间所确立的一种朴素的因果关系。

基于这个因果关系,就能够确立存在者的“一”的属性。

也就是说,真理是关于“一”的知识,而这个“一”本身就是绝对的基础。

何种理性:论对启蒙理性的两次定义

何种理性:论对启蒙理性的两次定义

何种理性:论对启蒙理性的两次定义董滨宇【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2)001【摘要】文章从启蒙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入手,阐释了启蒙初期以休谟、康德为代表的哲学家对于"理性"的相关理解,并通过分析后来的哲学家如伏尔泰、黑格尔等人对这一核心概念的接受与改造,试图以前后的对比,指出这段思想史内部所发生的概念的扭曲及其所造成的对于人类社会的实质性影响.文章的基本观点是,浪漫主义与法兰克福学派(初期)并未客观地接受启蒙初期以康德为代表的对于"启蒙"的内涵与目的的理解,而是以其各自的时代精神追求着被其"重构"了的"启蒙"的理想,同时,在二者之间,又有颇多的理论承继的关系.最终,"启蒙"成为一种表面性的"行动",而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总页数】8页(P8-14,51)【作者】董滨宇【作者单位】北京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4;B516【相关文献】1.启蒙理性与非理性主义视野下的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辨析 [J], 张宏勇2.启蒙理性、理想主义和历史辩证法——早期马克思理性自由主义思想的\"有机意蕴\"新探 [J], 刘文艺3.对批判理性的批判\r——反思18世纪法国的启蒙理性 [J], 宋清华;唐永博4.在启蒙理性与历史理性之间——《伪黎明》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反思及其批判 [J], 赵睿夫5.阿多诺的“审美理性”与审美批判的智性之维——兼论启蒙理性批判的一种当代路径 [J], 赵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启蒙理性和历史理性_赵敦华

启蒙理性和历史理性_赵敦华

启蒙理性和历史理性赵敦华[摘要]本文从康德对/启蒙0概念的界定出发,讨论了/理性0在近代德国哲学中的基本用法和演变轨迹。

在康德那里,理性与知性之间存在区分,启蒙被视为知识的进步和知性的运用。

黑格尔批评了康德的有限的知性思维方式,认为尽管康德的批判摧毁了形而上学的理性知识和对象,但是理性可以被引入世界历史,呈现为历史理性。

历史理性是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与黑格尔辩证法的中介。

但是,/理性0对于马克思主义而言并不是一个根本的范畴。

马克思关注的是理性的现实基础、社会条件和实际作用,而不是理性本身的纯粹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启蒙知性理性马克思一、康德的问题:启蒙理性是否等于运用知性的自由?在西方哲学史上,/启蒙0(Enlightenment/ Aufkl:arung)一词似乎有着专门所指。

一提到它,人们自然就联想起那个使人类理性获得巨大解放的思想运动)))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

但是,法国启蒙学者在用理性的光芒照射外部对象时,却没有反躬自身,反思/什么是启蒙0的问题。

在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康德提出并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走出自我招致(Selbstver schudet)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知性(Ver stand)无能为力。

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知性,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我招致的了。

Saper e 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知性!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0¹按照康德的一贯思想,知性是人类的先天能力,人为什么不能独立运用自己的知性,为什么需要通过启蒙才能成熟呢?康德的回答是: /懒惰和怯弱0使得人们在自然成年之后仍把自己的思想置于监护人之下。

按照他的分析,人们之所以懒惰,是因为被私利束缚,/只要能对我合算,我就无须去思想0;人们之所以怯弱,是因为监护人为了/使自己的牲口愚蠢0而夸大独立思考的危险,使人们成为/温驯的畜生0,不敢冒险地/从锁着他们的摇车里面迈出一步0。

启蒙理性 原则

启蒙理性  原则

启蒙理性:原则、困境与反思谢进东1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所孕育的启蒙理性信条,为现代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源泉和理想蓝图。

由此促成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文明发展所创造出的巨大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

这部分地应验了启蒙思想家们当年所作出的预言——伴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发展,社会将不断地趋于完善。

然而,人类所遭遇的危机与苦难并没有因为“社会进步”而消失,甚至也很难说有所减少:两次世界大战让世人饱受了肉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即便是在冷战结束后的今天,绵延不断的局部战争、民族冲突、各种恐怖主义活动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全球性问题仍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

为何客观的社会历史现实与启蒙思想家主观的美好设想之间存在着如此的天壤之别?原因即在于单凭启蒙理性并不能完全主宰现代社会的发展面貌,更重要的是启蒙理性本身并非像启蒙思想家们所设想的那样完美无缺,特别是它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不当导致的种种困境表明:作为批判宗教、神学权威而产生的启蒙理性最后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宗教。

康德说过,“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

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2要摆脱这种状态,就必须富于勇气,“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3在康德看来,启蒙是一个艰难而又缓慢的过程,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根据启蒙理性的原则,无论是旧有的、还是新生的世界万物乃至于启蒙理性本身都要时时受到批判。

启蒙理性,是启蒙运动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

今天,正当200年前的启蒙思想面临新一轮的理论质疑、现实检验与历史扬弃的关键时刻,以启蒙理性为利器来对启蒙思想进行再认识、再批判,这是启蒙理性所富有的批判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启蒙理性的应有之义。

本文对启蒙理性的原则、实践困境以及后人对其所作的批判与反思的初步考察,并不奢望彻底化解该问题所引发的诸多复杂困惑,而只是期待能有助于在一个更为清晰开阔的认识视野中去反省启蒙思潮的得失,进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有所超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 是 在 个 人 的 意 义 上 , 的 内部 都 经 历 着 不 断 的 驳 斥 与 微 调 。思 想 内 部 纠 结 缠 绕 、 蔓 横 生 , 也 正 是 它 枝 这
反启 蒙 主义者反对 启蒙 主义者 将一致 的概念 化运用 于经验 现象 、 尤其 是社 会 现象 上 的原 因 , 而 , 启 然 反
者 似 乎 确 实 给 出 了 启 蒙 所 蕴 含 的 否 定 性 的定 义 。 ②
本文将 要表 明 , 兰克福学 派所接 受 的启 蒙 内涵 乃是 浪漫主 义者 的启 蒙 , 法 或更 具体 地说 , 黑格 尔 是
的唯心主 义哲学 , 而在这 一误解 之外 , 德 的批判 精 神与 理性 观 念却 被 作为 启蒙 精 神 中无 关 紧要 的方 康
的 关 系。 最终 ,启 蒙 ” 为 一 种表 面性 的“ 动” 而失 去 了其 原 有 的 意 义 。 “ 成 行 ,
关键 词 :理 性 ;启 蒙 ;怀 疑 主 义 ;浪 漫 ;辩 证 法 中 图分 类 号 : 5 4 5 6 B 0 ;B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 0 0 2 1 ) 1 0 8—0 1 0 —3 6 ( 0 1 0 —0 0 7
第2 2卷 第 1 期
21 0 1年 2月
同 济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学版 ) 社
T n j U ie st o ra S ca ce c e t n o gi nv ri J un l o il in e S c i y S o
VOI2 . . 2 No 1 Fb 0 1 e .2 1
的首要性 ; 国的启蒙 精神一 般认 为发端 于莱布尼 茨 的哲 学 , 为一 名持 有 天赋 观念 的唯 理论 者 , 德 作 他受 到 了洛 克最直 接的批评 ; 而在 法 国 , 启蒙 思 想变 成 了真 正 的行 动 , 不仅 仅 表现 为 法 国大 革命 , 主要 这 更 的是 , 里的哲 学家有 意识地形 成 自己的学 派 ( 这 即百科 全 书派 ) 并 在频 繁 的政 治 活动 中宣扬 自己 的理 , 智 精神 , 能够代 表其 理念 的符 号是—— 实证 主义 、 最 机械论 与历 史进 步 的乐 观 主义 。对于启 蒙 时期 , 我 们 似乎 只能说这 么多 , 这是 因为 , 的模 糊性 , 但 是 由 国别 造 成 的 , 重要 的是 , 它 不 更 无论 是 在 国 家之 间 ,
何种理性 : 论对启蒙理性 的两次定义
董 滨 宇
( 京市 委 党 校 哲 学 教 研 部 ,北 京 1 0 4 ) 北 0 0 4
摘 要 : 文章 从 启 蒙 时 期 的 主要 思 想 家入 手 , 阐释 了启 蒙初 期 以 休 谟 、 德 为代 表 的 哲 学 家 对 于 “ 性 ” 康 理 的 相 关理 解 , 通 过 分析 后 来的 哲 学 家如 伏 尔泰 、 并 黑格 尔等 人 对 这 一 核 心 概 念 的接 受 与 改 造 , 图 以前 后 的 对 试
比 , 出这 段 思 想 史 内部 所 发 生 的 概 念 的 扭 曲及 其 所 造 成 的 对 于 人 类 社 会 的 实 质 性 影 响 。 文 章 的 基 本 观 点 指 是 , 漫 主 义 与 法 兰 克福 学派 ( 期 ) 未客 观 地 接 受启 蒙 初 期 以康 德 为代 表 的 对 于 “ 蒙 ” 内涵 与 目的 的 理 浪 初 并 启 的 解, 而是 以其 各 自的 时代 精 神 追 求 着被 其 “ 构 ” 的“ 蒙” 重 了 启 的理 想 , 时 , 二 者 之 间 , 有 颇 多 的 理 论 承 继 同 在 又


定 义 的窘 境
有 一种说 法认为 , 启蒙是 一个相 对 的概 念 , 因具体 历史 条 件 与社 会 背景 的不 同 而不 同 。按 照这 它

观点 , 思想史 上保守 的做法 是 , 自十七 世纪 以来 的启 蒙时期 按 国别划 分 为三个 主 要流 派 , 别 为英 把 分
国 、 国与法 国 。 英 国以洛克 、 德 ∞ 休谟 等人 的经验主义 为代表 , 强调感 觉及 由感觉 印象 而来 的观念 是认 识
收 稿 日期 : 0 9—1 20 1—2 7
作 者 简 介 : 滨 宇 (9 0 ) 男 , 董 1 8 一 , 黑龙 江哈 尔滨人 , 京 市委 党校 哲 学 史 教 程 》[ ] 德 尔班 :哲 学 史 教 程 》 M] 北 京 : 务 印 书 馆 ,9 6年 ) 是 较 近 的 哲 (德 文 《 E , 商 19 还 Rot d e s r f P i sp y ( rwn tatC e. R ul g s r fP i sp yV 1[ ,Ne r : ul g t yo hl o h B o ,Su r . d . o t d eHit y o hl o h o5 M3 e Hi o o e o o w Yok
蒙 主 义 者 不 得 不 面 对 的 一 个 巨 大 的 嘲讽 是 : 对 纷 繁 复 杂 的 启 蒙 运 动 , 们 正 是 通 过 自 己 的 定 义 , 其 面 他 将 抽 象为一个 似乎 明确 的概念 , 而开始 愤怒 的反戈一 击 的。 从
格雷姆 ・ 杰拉 德 ( ameGarr) Gre rad 承认 , 没有 一个 单 一 的启 蒙 概 念存 在 , 同 的人 有 不 同 的解 释 。 不 由此 , 启蒙 的理解 应被 限定为“ 释 学” 义上 的 阐述 , 解 意 或者 是 每个个 别 的 反启 蒙 主义 者对 于 启蒙 的私 人理 解上 , 是 , 但 在他 的《 反启蒙—— 从 十八 世 纪到 现代 》 一书 中, 通过 近 代几 位 反启 蒙 主 义者 之 口, 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