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合集下载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作者:张炼煌来源:《师道·教研》2015年第01期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

语文教学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厚植民族精神的重任。

楹联作为素材性资源,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

作为语文老师,关注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学习赏析身边的楹联我们学校是有着120年历史的老校,原名为三江书院,校门对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

”横批:三江书院。

横额中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三江汇聚,积聚了龙气、灵气、人气,西水东流,一衣带水。

也可以解读为三年寒窗苦读,江山建国人才。

三江毓秀,桃李芬芳。

上联中的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

上联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

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

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

吸引全球华人眼球的中华梅州“客天下杯”楹联大奖赛,是中国楹联界建国以来奖金最高,规模最大的征联比赛,五年征联荣获春联总冠军的是一副四言短联:“足承虎步;势启龙章。

” 此联以八个字获得总冠军巨奖,真的可谓“一字万金”!此联写的当年是兔年,但此联却不着兔字,只从上一年的虎年和下一年的龙年着笔,构思极为精巧,炼字极为考究。

“虎步”指矫健威武的脚步,用来形容去年国家发展的成就;“龙章”喻指不凡的文章;文章也可用来形容明年发展的蓝图。

用最少的文字表达了最丰富的内涵,夺得桂冠,可谓名至实归,更是众望所归。

赏读获奖的春联作品,领略楹联的魅力:构思精巧,匠心独运;语言精短,方便实用;内涵精彩,贴近生活、时代和传统。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楹联指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楹联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借助楹联可以学习古诗,可以研读课文,可以提高写作水平,可以锻炼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古代音韵知识的了解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对古代诗词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律诗中的对仗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楹联严格的格律要求正好与之重合。

“上下相对”“词性相同”“平仄相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等知识在课堂中通过楹联的渗透得到延伸和巩固。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古代音韵知识的要求并不高,平仄相对就是其中之一。

所谓平仄相对,顾名思义,就是说在上下联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要相对。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字,也就是仄起平收。

例:“西望瑶池降王母(仄),东来紫气满函关(平)——李鸿章”。

工整的楹联,每联中词组的最后一个也必须平仄相对。

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

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

这些知识的了解,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对联的格律要求,也对古代音韵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尤其是许多字的古音和现代汉语相差比较大,许多对句中看似平仄不符,实则比较工整,细细研究,会让学生对古代音韵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增。

二、楹联知识的渗透有利于文言实词的融会贯通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难点之一就是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掌握,很多时候,对着课文原句虽能够从语境中分析出其意义,而一旦换了陌生的语境常常会理解错误。

因此,课堂教学中楹联创作的实践,让一些常用的文言词在笔下有了生命力。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语文课程的重点不仅在于文字的传播,同时也囊括着文化的传播。

而楹联作为古代文化的象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楹联知识如何渗透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探讨。

首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楹联知识有助于孩子们了解古代文化。

楹联是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化背景。

课堂上通过思考楹联,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时候和今时今日的不同。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从楹联中体会诗词文化。

楹联中有很多精美的比喻,学生可以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并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性语言的兴趣。

其次,楹联知识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文化中的隐喻。

楹联中的内容千变万化,有的是深远的哲理,有的是地道的人情,有的是隽永的古风,可以使孩子们细细品味,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中的隐喻、比喻及其他相关的知识。

此外,楹联知识也有助于孩子们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

阅读楹联,可以帮助孩子们学习文章的结构,增加孩子们对文章结构的了解,以及整个文章的组织性。

此外,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楹联的特点,以便他们更好地使用楹联来进行文字表达,培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楹联的文化传统。

楹联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孩子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文化。

综上所述,楹联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孩子们深入理解古时候和今时今日的文化背景,在学习上开阔眼界,并培养学生对艺术性语言的兴趣,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多加灵活的课堂安排,增加孩子们的参与度,才能使孩子们真正从楹联知识中获益。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楹联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教育界和流行文化界的焦点。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楹联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入。

希望有更多的教育者能够以责任心给孩子们提供贴心的指导,让他们在楹联知识的渗透中受益。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楹联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能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可贵的道德观念。

把楹联文化带入校园,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楹联文化进校园的具体方法途径。

一、组织楹联文化展览和讲解活动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楹联文化,可以在校园内组织楹联文化展览和讲解活动。

展览可以以楹联为主题,利用校内场地进行搭建和布置。

同时,可以邀请资深楹联书法家来校园进行楹联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楹联文化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楹联的了解和认知,还能够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二、加强楹联文化教育通过加强楹联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知和理解楹联文化,并增强他们对其的兴趣和体验。

在语文、美术等课程中,可以加入楹联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内容,让学生体验书法文化所带来的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和情感上的慰藉。

此外,学校可以安排文化沙龙或文化论坛,邀请楹联大师来校园授课,分享楹联的创作方法与技巧,以及楹联文化艺术价值的探究,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够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举办楹联比赛举办楹联比赛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楹联文化的传承中来,同时也能够激励他们的创作活力和创新能力。

比赛可以设置不同的主题和奖项,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和人生奋斗目标。

在比赛活动中,可以邀请楹联书法大师来担任评委,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和评价,同时也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四、建立楹联文化社团在学校里建立楹联文化社团,可以让学生通过组织活动、参加竞赛等方式更深入地认知楹联文化,并有机会进行实践和创作。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楹联文化的审美水平和创作能力,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经验和组织能力。

总之,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浅谈对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对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对联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文学艺术的结晶、是汉语特有的辉煌。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的知识运用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作用。

我认为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对联具有极强的艺术概括力和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凝炼、短小、富有哲理与个性见长;讲究合辙押韵和平仄对仗;易诵易记,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巧妙、恰当、合理地引用对联,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对健康的思想品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加深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一.巧妙引用对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接受了有限的对联艺术熏陶,无形中会唤醒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

他们在生活里就会有意无意地关注找寻相关联语,并品评玩味。

这样一来,课外阅读不再是指令性的任务与苦差事了。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了一个较好的契合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学生还会把好的联语拿来与师生共享。

从而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落实到了实处,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了质的飞跃。

如用“真情奏表呈圣君,真挚孝心存心间”作为《陈情表》的导语。

此联两句高度概括了李密先尽孝后尽忠的思想。

可让学生找此联与作者有什么联系?当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后,再适时的点拨此联与课文内容有何联系,以此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浓厚兴趣。

学生在这种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对优秀的对联大都能过目不忘当场背诵。

这不仅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精髓,理解作家个性特点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还延伸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内涵,也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受益非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

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将楹联文化引进校园成为当下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着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展开讨论。

一、加强楹联教育与楹联活动进入校园的楹联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开设楹联课程、组织楹联比赛、举办楹联展览等。

开设楹联课程,可以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楹联的历史渊源、书法技巧以及楹联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楹联文化的兴趣与了解。

组织楹联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与审美情趣。

举办楹联展览,则可以将学生的楹联作品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楹联文化的魅力,从而推动楹联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与普及。

二、利用楹联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除了开展楹联教育与活动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楹联创作与展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在校园中设置楹联墙,让学生们在这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充满艺术感与文化内涵的楹联作品。

还可以邀请楹联名家到校园进行楹联创作与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楹联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三、开展楹联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将楹联文化融入到校园生活中,使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愉悦地了解和传承楹联文化。

可以举办楹联文化节、楹联书法比赛、楹联作品展览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楹联文化的魅力与魄力。

四、加强楹联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为了提升楹联文化教育的质量,学校可以加强楹联文化教育资源的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楹联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开设楹联文化专题图书馆,购买楹联文化相关书籍与资料,为师生提供学习和咨询的资源。

还可以邀请楹联文化专家学者到校进行讲座与指导,让楹联文化教育更加系统、深入,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水平与文化底蕴。

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内涵与价值观也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

楹联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摭谈

楹联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摭谈

楹联校本课程开发五年摭谈因应新课程改革洪流,依着“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的身分,仗着对楹联卅余年的兴趣,凭着领导的信任和自己语文素养的积淀,本着让国粹楹联回归课堂。

2005年秋起笔者独立担任七、八年级校本课程《楹联常识》开发、讲授,集资料搜讨、梳列系统、安排程序、难易掌控、编写讲义、授课辅导等教学要务于一身,勉为其难一路摸索、前行,筚路蓝缕,甘苦初尝,冷暖身知。

本文布鼓雷门,结合五年来的教学实践摭谈浅见,以就教于大方。

(一)遵行学校教学常规,期初及早拟定教学计划、进度,授之有序、有据,期末及时撰写教学总结,回顾、反思,得失俱明;学年末撰写教学论文参评、汇编,锻炼笔力,萃取经验。

按时举行观摩课,集思广益、裒多益寡。

(二)效仿语文教学程式,备一课以对联某一知识点为核心和凭借,扩散、敷衍为线条、板块采择资料、预期课堂,收放有度,兼顾有用、有理、有据、有趣,这也是人用人爱的“化整为零”法。

持之以恒,集腋成裘,从来是素质增进、造就才学的通途捷径。

(三)凭着自己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

“执柯伐柯,其则不远。

”对联小于语文、等于语文、大于语文都成立,两者血缘相近、关系密切无庸置疑。

笔者担任语文教师近卅年,五年来致力于用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对联的兴趣,促使学生学联、懂联、习作对联,在学习校本课程中借楹联滋养性灵、抒写情愫、增益素质,进而反哺语文乃至文科学习。

(四)作业布置难易相间,面向全体学生。

遴选合适联句或主题,让学生琢磨、构思、习作,既顺应了中、高考楹联条块,又使学生有知识的接受、拥有,有思维的运作、交锋,有知识的消化、运用,更有素质的增进、提升,还有成败的体验与磨砺、创新的尝试与探索,此庶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分和凭依。

(五)始终及时指导对联读、写、用的方法,使学生日渐读懂对联、习作并正确使用对联。

向学生渐次讲清作联必须恪守不爽的联律、修辞手法、艺术技巧、功用分类,必须规避的作联禁忌等常识,懂得写作对联就是造对偶句——“两行诗”。

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探索

学校开发楹联校本课程探索
对联是非常精炼的语言! 言简 意赅! 运用对联概括课文! 是一种 理清思路- 掌握内容的有效途径! 也是一种化繁为简! 变难为易! 培 养简洁表达的好方法% 如用 #天下 誓! 誓誓不及孝妇三桩灵誓' 世上 冤! 冤冤难比窦娥千古奇冤$ 来概 括 *窦娥冤,% 这样! 既提高学习 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也享受到了 学习的快乐%
师道教研 年第 期
*
是借着我国的 #神舟$ 火箭回的月 宫' 龙年要来了! 是从哪里来的 呢) 是从我国的 #天宫$ 飞船上携 着时雨而来% 全联紧扣时事! 既成 功渲染了迎春的气氛! 又热情赞颂
了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 就! 令读者拍案叫绝! 过目不忘%
二 精彩语文 融入楹联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课堂聚焦

学校

校本 华

开课 安
流 中
发程 学
楹探 张

联索 煌
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深受 广大群众的喜爱" 但长期以来! 很 多学校忽略了楹联的教学! 许多中 学生缺乏对楹联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们学校申报了色校园文化的研究$! 把楹联引 入课堂! 校园! 开发楹联校本课 程! 让中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 的博大精深! 丰富课堂内容! 开阔 视野%
&联教润黉园! 喜胜友如云! 送来好雨' 杏坛弘国粹! 看繁花似 锦! 装点中华$% 希望课题组共同 探索! 真正开发好这门校本课程并 使其发扬光大% 本文是广东省教 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发楹联校本课 程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研究 课 题 批 准 号 !"#$%&'(!$) 研 究 成果之一
联(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赏兰 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叙幽 情%$ #群贤毕至成佳作' 少长咸 集悟人生%$ #天朗气清! 仰观宇 宙之大' 惠风和畅! 俯察品类之 盛%$ #妙趣横生山和水' 触景生 情乐与悲$ 等等%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以其简洁、富有意蕴和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而闻名。

楹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情感、智慧和生活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受到了许多新事物和思潮的冲击。

将楹联文化引入校园,弘扬传统文化,对于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举办楹联文化讲座和展览通过举办楹联文化讲座和展览,可以向师生介绍楹联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对楹联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专家讲解、实物展示和互动交流,可以激发学生对楹联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楹联书法家来校进行现场创作,让学生亲身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楹联书法的学习和创作的热情。

二、组织楹联书法比赛和活动组织楹联书法比赛和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楹联书法的学习和创作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楹联书法创作区,提供必要的书写工具和材料,鼓励学生进行楹联书法的创作,将校园打造成一个楹联文化的艺术殿堂。

学校还可以邀请楹联书法大师来校授课指导,引导学生学习楹联书法的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提高书法水平。

三、开设楹联文化课程和活动在校园中开设楹联文化课程和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和了解楹联文化。

学校可以在语文课程中设置专门的楹联文化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和讨论,了解楹联的内涵和意义。

学校还可以组织楹联文化体验活动,如楹联赏析、楹联创作和楹联诵读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楹联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四、建设楹联文化园林和景点在校园中建设楹联文化园林和景点,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欣赏和体验楹联文化的场所。

学校可以在校园内精心布置楹联文化园林,设置楹联文化展示区和楹联文化体验区,让学生在校园中随处可见楹联的艺术之美。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

浅议语文课堂教学中楹联知识的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楹联文化是广泛应用于人民日常生活的一种文化样式,它承载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厚实的文化内涵,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探寻楹联文化的教育价值,可以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让学生透过楹联了解其传承的文化,让楹联文化为语文教学增添光彩。

一、楹联文化楹联的起源是中国古代的桃符,是我国文学史上特有的一种文学体裁,也可以把它称为“对子”、“对联”等。

长期以来,人们将两句格律对仗工整,文意对称的句子,写于纸上或布上,贴或者刻在柱子之上,或者挂在门楣上面,这就是楹联。

因为篇幅的限制,楹联都是短小精悍,文辞精炼的,但内容却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类别包括春联、庆联、寿联、挽联、行业联等,在楹联中表达着对新年迎祥纳福的祈愿,对喜事的欢喜之情,对长者的祝福,对亡者的追思凭吊,对行业的简介……可以说楹联广泛的应用于中国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中国一种通用的习俗。

二、楹联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所在的是一所镇级普通高中,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尝试把楹联文化运用到语文课程之中,指导学生开展与楹联相关的活动,通过教学实践,不断摸索挖掘楹联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价值。

(一)激发学生兴趣在语文课堂上,我尝试给学生介绍讲解一些相对比较浅显的楹联知识,给他们展示有趣味性的楹联,借机打消学生对楹联的排斥,激发学生学习和运用楹联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苏轼《赤壁赋》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苏轼被贬黄州之时,豁达乐观的性格,以及了解苏轼在楹联上的成就,我就伺机穿插进了苏轼与佛印和尚对对联的故事。

相传苏轼被贬黄州的时候,有一天的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相约泛舟游览。

在游览途中,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着不说话。

佛印和尚顺着手势望过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佛印思索了一番后,将自己手中题有苏轼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随后两人相对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两人在对一副哑联。

论把楹联文化融入艺术教学的意义

论把楹联文化融入艺术教学的意义

论把楹联文化融入艺术教学的意义楹联中蕴含的内涵美和形式美,能够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文在介绍楹联文化的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探讨加强楹联文化教育的具体措施,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借鉴。

标签:楹联文化意义艺术教学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

汉字的单音节特征、四声平仄的音韵变化、词义的丰富多彩,使对仗这种集形式美与内涵美于一体的艺术呈现方式成为喜闻乐见的方式。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传播工具的不断更迭、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阅读方式的不断更新,喜爱阅读楹联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怎样让丰富多彩的楹联文化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感知楹联蕴含的深刻而又朴素的人生哲理,以指导修正自身的人生理想,担负起弘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一、楹联文化的重要价值作为我们民族特有的一种文体,楹联以其短小精悍、雅俗共赏之特性而广为流传,比之其他方式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自然有其独特的优势。

作为一名艺术老师,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楹联背后的故事,与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其成为学生课外艺术实践的主体,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分三个价值层次来认识。

1.初级价值,这是最直接的功利层次。

楹联以其“五对一联”的严格体式,内容广泛而语言精练,上下联词语或近义或反义,这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在修辞上有常见的比喻、拟人、对比、反语,更有特别的叠字、反复、复叠、顶真、析字等法,对提升学生在修辞手法的学习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大有裨益;吟诵楹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歌唱能力。

2.中级价值,即是楹联文化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价值。

楹联无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人们运用这种文学形成表达心愿,寄托思想,反映时代精神风貌,讴歌社会真善美,鞭策人间假恶丑。

通过大量的传统优秀楹联作品的诵读记忆,学生有意无意间得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历见数千年风雨沧桑,感受华夏习俗的风尚与流变,沐染美好的情感与振奋的精神,其文化意义不可谓不丰富而深远。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摘要:“楹联”又被称为对联,其具有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特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进行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不仅可以营造出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及传承楹联,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楹联;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引言:近年来,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此,学校领导及教师应该认识到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将楹联引入课堂与校园,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1.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以往初中生的学习基本是以教材上的知识为主,在课堂上教师基本不会增加其他相关的一些内容,这与新课标中所提到的相关要求明显不符。

新课标中着重强调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开发楹联校本课程,不仅可以形成特色的校园文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助于学生对楹联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楹联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思想观念与文化传统,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奋发图强、遵纪守法、尊道爱幼、热爱自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并能够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1.弘扬楹联文化,营造书香氛围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通过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楹联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可以利用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将楹联文化渗透到养成教育与德育教育之中,这既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挖掘楹联中蕴藏的文化内涵,以合适的方式引发学生进行欣赏与学习,以此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全校师生获得成长[1]。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广

楹联作 为校本 课程资源 的开发 和应 用
文/ 五华县安流 中学 张 炼 煌
语 文是 民族 文化 的 载体 ,而 民 族 优 秀传 统 文化 是 语 文 的灵 魂 。语
年 和下 一 年 的龙 年 着 笔 .构 思 极 为 精 巧 。炼 字 极 为 考 究 。 “ 虎 步 ” 指 矫 健 威 武 的脚 步 ,用 来 形 容 去 年 国 家发 展 的成 就 : “ 龙 章 ”喻 指 不 凡 的 文 章 ;文章 也 可 用 来 形 容 明年 发
联: “ 平 生 功 业 尤 拉 化 :旷 代 文 章
飞” : 曾祥 清 的 “ 祥 云 集 三 江 :清
风临书院” ;刘 雨 的 “ 松 流 煮 茗乐 :
数 《 阿Q 》 。 ”学 生 的 注 意 力 集 中起
竹雨 吟诗忙” ;胡 建 浪 的 “ 建 树 天 下 :浪 涌 三 江 ” … … 同学 拟 写 对 联 都 善 于 巧 思 ,有 哲理 。写 出 自己 的
三 江 :琴 江 、棉 江 、周 江 ,三 江 汇
聚 ,积 聚 了龙 气 、灵 气 、人 气 ,西
对 联 引 入 新 课 。引 起 学 生 的 注
意 ,调 动 其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启 迪 学
特 点 写 自己 的嵌 名 联 。如 班 长 张 柳
兰: “ 柳 影 十 二 现 ;兰香 天 下 闻 。 ” 王海春的 “ 海 鸥跃 地 起 :春 鹭 冲 天
学 中的 渗 透 ,也 是 理 所 当然 的 。

二 、 让 楹 联 走 进 语 文 课 堂

学 习赏 析 身 边 的 楹 联
我 们 在语 文 教 学 中 。寓 对联 赏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摘要】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中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楹联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校园中楹联文化的现状,随后提出了几种进校园的方法途径,包括利用校园节日活动、在校园墙壁挂起楹联、开展楹联创作比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楹联讲座以及设置楹联文化课程。

这些方法旨在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楹联文化,从而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结论部分总结了楹联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途径、对学生的意义以及进校园的重要性,强调了楹联文化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也呼吁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重视楹联文化,让这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楹联文化、校园、推广、活动、墙壁、比赛、讲座、课程、学生、意义、重要性、方法途径1. 引言1.1 楹联文化的重要性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楹联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审美情感的体现。

它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递着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弘扬。

楹联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反映着中国人民的聪慧和智慧。

通过楹联,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领略到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楹联文化既是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更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具有无法替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楹联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升他们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注重楹联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楹联文化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上,更在于对当代学生个人成长和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校园中楹联文化的现状校园中楹联文化的现状可以说是并不是十分普及,很多学生对楹联文化并不了解或者关注。

在现代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楹联文化逐渐淡去,很多校园中的楹联被忽视或者遗忘。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作者:丁立新张炼煌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15年第04期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

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

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者,关注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

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楹联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楹联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

如今,随着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楹联文化的重要价值。

因此,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楹联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

当然,在推广楹联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的也是相应的难题。

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可行的方法途径,将楹联文化进一步融入校园文化。

一、开设楹联文化课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属于重视功利的年代,在学习时也主要以学业为主,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楹联文化。

因此,在学校加强楹联文化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楹联的起源、特点和制作方法,并通过文化课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楹联文化的学习热情。

二、定期举办楹联比赛通过定期举办楹联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到楹联文化的魅力。

比如,可以在中秋节时开展楹联比赛,让学生写出创意与中秋节主题相关的楹联作品,增强学生对于楹联文化的感知度。

三、组织楹联文化节组织楹联文化节是推广楹联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楹联文化,增加对于楹联文化的认同感,并且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楹联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楹联安放仪式、楹联绘制现场以及上楹联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楹联文化并参与其中。

四、加强楹联文化社团建设在校园里成立楹联文化社团,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平台,让同学们有机会更多地接触和了解楹联文化。

同时通过社团的建设,可以集中策划和组织关于楹联的学习活动、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于楹联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总结而言,推进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楹联文化课程、定期举办楹联比赛、组织楹联文化节,加强楹联文化社团建设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热爱楹联文化,推动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前行。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一、开设楹联文化课程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形式都值得学校引入相关的课程。

通过开设楹联文化课程,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楹联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技法要领,可以增加学生们对楹联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在楹联文化课程中,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楹联书法家来授课,进行楹联书法的实地教学。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够学到楹联文化的相关知识,还能够亲身感受楹联书法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楹联文化。

二、举办楹联书法比赛通过举办楹联书法比赛,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楹联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在比赛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的楹联作品,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比赛。

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楹联书法技能,还可以在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对楹联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校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中来,为楹联文化的传承积累更多的人才和力量。

三、组织楹联文化讲座组织楹联文化讲座是将楹联文化进校园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学校可以邀请楹联文化专家、学者来校园进行讲座,向学生们介绍楹联文化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通过讲座,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楹联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当代价值,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心。

在讲座中,专家们还可以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促进学生们对楹联文化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校可以在学生中间营造出浓厚的楹联文化氛围,让楹联文化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为楹联文化的传承创造有利的条件。

四、举办楹联文化艺术展览举办楹联文化艺术展览是将楹联文化进校园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的文化艺术活动场地,举办楹联文化艺术展览,集中展示优秀的楹联作品和楹联书法家的创作成果。

通过展览,学生们可以亲身感受到楹联文化的魅力,增进对楹联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浅谈楹联文化进校园的方法途径【摘要】楹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将楹联文化引入校园,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修养。

本文从开展楹联文化讲座、举办楹联创作比赛、建立校园楹联墙、组织楹联书法展示活动以及邀请楹联名家进行指导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将楹联文化带入校园。

楹联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提升。

通过不断推动楹联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可以让更多学生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文化形式。

展望未来,随着楹联文化在校园的深入推广,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楹联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楹联文化,校园,讲座,比赛,墙,书法展示,名家指导,学生意义,传播,未来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民间传承发展。

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对联形式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思想和智慧。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楹联文化的传播逐渐受到重视。

在当今大学校园中,楹联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面临着挑战。

学生们对楹联文化的了解有限,传统文化的传统和魅力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和传播。

如何将楹联文化引入校园,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热爱并传承这一传统文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探讨,将介绍一些方法和途径,如开展楹联文化讲座、举办楹联创作比赛、建立校园楹联墙、组织楹联书法展示活动、邀请楹联名家进行指导等,来进一步推动楹联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和发展。

楹联文化对学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艺术魅力,更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展望未来,随着楹联文化在校园中的普及和深入,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感受到楹联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启迪和提升。

1.2 研究意义楹联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

在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楹联文化引入校园教育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者:张燕芬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上旬》 2015年第4期浙江杭州市余杭区太炎小学城北校区(311100)张燕芬[摘要]楹联是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具有无穷的魅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追寻它的历史,探索它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外运用楹联。

[关键词]课程资源楹联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10-01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并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因此,我们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孩子完善、丰厚自己文化底蕴的愉快历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

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

楹联作为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

它以极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巧、音韵和谐之美,具有无穷的魅力。

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

“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

”神秀的余杭镇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绮思妙句,锦联华章,读之如坐春风,如饮甘霖。

鉴于此,笔者和同事、学生一起在楹联的世界里求索。

一、追寻:历史源远流长诵古诗,论风俗,知春联。

【教学案例】(出示《元日》)师:老师今天把这首诗带来,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体味一下,你会发现诗里藏着许多有趣的过年风俗。

(学生诵读古诗并交流,明确过年的风俗:爆竹声声、喝屠苏酒、换桃符)师:“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生共同交流春联的历史:桃符→春联→明清发展→春联的普及)师:春联就是起源于“桃符”,请看一下桃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楹联艺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倡导教师要开发课程资源,并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因此,我们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习语文的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孩子完善、丰厚自己文化底蕴的愉快历程——这是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

汉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语言。

楹联作为汉语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

它以极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巧、音韵和谐之美,具有无穷的魅力。

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这一艺术。

“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登陆,因以为名。

”神秀的余杭镇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留下许多文人墨客的绮思妙句,锦联华章,读之如坐春风,如饮甘霖。

鉴于此,笔者和同事、学生一起在楹联的世界里求索。

一、追寻:历史源远流长诵古诗,论风俗,知春联。

[教学案例](出示《元日》)师:老师今天把这首诗带来,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体味一下,你会发现诗里藏着许多有趣的过年风俗。

(学生诵读古诗并交流,明确过年的风俗:爆竹声声、喝屠苏酒、换桃符)师:“新桃换旧符”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生共同交流春联的历史:桃符→春联→明清发展→春联的普及)师:春联就是起源于“桃符”,请看一下桃符。

(学生看课件)民间传说桃木能辟邪。

古时习俗,新年时用桃木板画上降鬼大神画像,悬挂在门旁。

后来,慢慢地演变为在桃木板上题吉祥祝福的联语,这样一来桃木可以镇邪,二则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则美观门户。

相传,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提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最早的春联。

春联真正普及,元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没。

课外,大家可收集一下朱元璋与楹联的故事。

从此,楹联这一文学形式也不再只局限于春联,我们可以在很多场合看到楹联的身影,比如——生:喜联、挽联、寿联,新屋落成联、店铺开张联,各种名胜古迹上也有对联。

师:我国古代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对联高手。

明朝的解缙,清代的纪晓岚、郑板桥等,他们留下了不少的楹联佳作,同时也有许多故事流传至今哦!(欣赏过年人们写春联、贴春联,春联背景下的全家福等照片)[反思]作为浙江省试教先进单位,经典古诗词诵读是学校的一大亮点。

素有“诗中诗”美誉的楹联课程开发,为孩子们亲近母语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户。

于是,我们从了解楹联的历史入手,几次备课,无数次修改后,设计了以上的活动方案。

先让孩子们诵读他们熟悉的古诗《元日》,展开古时过年习俗的讨论;再引出“新桃换旧符”就是现在的楹联;然后以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讲故事的形式,并以形象直观的课件加以辅助,介绍楹联。

这样让他们了解联源远流长的历史:楹联起源于桃符,随着文学的发展,人们在桃符上题联语,在明清时期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楹联已经得到普及。

孩子们以此联系生活实际——处处可见楹联的身影,感受到楹联是一种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这一历史还是比较陌生,很多知识都是教师在讲解,但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的内容还是很多,如朱元璋在民间留下的春联墨宝,明清时期解缙、纪晓岚等对联高手流传下来的楹联佳话……二、探索:简约而不简单赏春联,知春联,试身手。

[教学案例](一)教师出示春联师:请欣赏以下几幅春联,读一读,品一品,说说你发现上下联有什么特点。

丰年飞瑞雪好景舞春风东风送暖家家暖瑞雪迎春处处春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学生自由读春联,讨论、交流,最后概括春联两个特点: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二)据这两个特点,试一下身手1.连一连。

绿柳舒眉辞旧岁梅桃杏李梅占先爆竹声声春讯早红桃开口贺新年春夏秋冬春为首国富民强日月增辉山欢水笑神州添彩桃符处处岁时新2.巧填楹联。

(1)填数字组成春联。

江山千古秀,中华()年春。

花香飘四季,鸟语鸣()春。

九州春意闹,()海气象新。

(2)填动物名组成春联。

鸡携竹叶去,()踏梅香来。

闻()欢起舞,跃马喜迎春。

一马当先辞旧岁,三()开泰贺新年(三)了解春联传统张贴法师:选好一幅楹联要进行张贴时,你觉得该如何来帖?生:右为上联,左边是下联。

师:怎么区分上下联呢?(学生讨论许久,仍有疑惑)师:这就必须用到楹联的另一个特点——平仄相对。

中国汉字不仅形美,横平竖直,而且音韵也极美。

为了使楹联读起来更错落有致、朗朗上口,同一联中平仄要交替,上下联平仄要相对。

生:老师,如何来区分平仄?师:简单地说,在汉语拼音里,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三声四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比如,“东风送暖家家暖瑞雪迎春处处春”,你们能说出它的平仄规律吗?(师生一起分析: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师:现在要求不是那么严格,但一点必须遵守,即上联尾字以仄声结尾,下联尾字一般为平声,即“仄起平落”。

这也是区分上下联的重要依据。

出示练习:1.区分上下联。

开门迎春春扑面()抬头见喜喜满堂()爆竹增欢声()春花含笑意()绿竹别具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户纳春风吉庆多()门迎旭日财源广()2.请把下面混乱的条幅配成春联。

(1)爆竹千声同辞旧岁(2)岁岁丰收岁岁有余岁岁欢(3)梅花数点独报新春(4)年年迎春年年添福年年乐(5)春花烂漫大地春(6)喜鹊登枝盈门喜[反思]这一环节比较具有实用性。

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学生为如何张贴楹联犯难,也在一些场合看到倒过来贴的楹联。

通过这一活动环节,学生在了解楹联浅显的特点的同时,又能区分上下联,懂得正确张贴楹联的方法。

楹联,又称对联,即是对仗工整的联语。

对中高段学生来说,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比较易于理解,但楹联的平仄相对来说是个难点。

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呢?为此,我抓住上下联尾字“仄起平落”这一规律,并以此为突破口,展开各种闯关活动。

在这环节中,学生的成就感较强,能运用平仄规律区分上下联,对街头巷尾对联的张贴可以进行评头论足。

了解越多,我们越有一种感觉:楹联,简约而不简单,仅仅通过一两节课是只能触及其皮毛而已。

楹联文化博大精深,要感受其中所蕴涵的文字之美、声韵之美、意境之美,路还很长。

为引领学生领略楹联对仗之美,我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感受欣赏。

一是晨读朗诵朗朗上口又贴近儿童生活的对韵歌。

如:天对地,室对家,落日对流霞。

黄鹂对翠鸟,甜菜对苦瓜。

狗尾草,鸡冠花。

白鹭对乌鸦。

门前栽果树,塘里养鱼虾。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瓜对果,李对桃,麦穗对禾苗。

雄狮对骏马,地动对山摇。

神州凯歌奏,华夏红旗飘。

英烈功勋传千古,风流人物看今朝。

二是让学生寻觅、感受古诗词中的对偶句之美。

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延伸:精彩还在继续我们就像一群沿路欣赏风景的游客,惊讶于探出墙头的那一枝红杏的艳丽,于是欣欣然走进花园,满园的春色令我们心驰神往。

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孩子们都悄悄地走向楹联;走得越近,他们越为楹联的无穷魅力所陶醉。

于是,我们不再只局限于教室内,而是走出课堂,在余杭古镇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寻觅楹联,深切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楹联不但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文字的艺术,是与绘画、书法等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紧密结合的。

我们来到通济桥上,来到苕溪北岸的太炎亭、禹功亭以及却金亭等长廊中欣赏楹联。

这是一批书法与对联艺术融为一体的绝妙作品。

学生感悟其中书文双美、艺趣相生的魅力。

书画兴趣组的学生有了楹联文化的熏陶,可谓是“如虎添翼”。

“小书法家”小靓参加“元旦太炎小书法家送春联”活动,她这样写:“看着渐渐围拢来看我们大展身手的人们,我有点害怕了——生怕写不好出丑。

不过我想:这次活动既然是练笔练胆子,就应该参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于是,我拿起毛笔,开始一笔一画地写了。

‘国强家富人寿,花好月圆年丰’‘神州臻百福,盛世集千祥’……我越写越投入。

一幅幅大红的、散发着墨香的春联都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要去了。

向我要春联的人也越来越多。

我还耐心地指点了一位老爷爷,哪一幅是上联,该贴在右手边,哪一幅是下联……‘这小姑娘真不简单!’‘书法好,学问好!’我听了这些称赞是那么的幸福,那么的愉快。

”走进学生中间,你看,这儿围着一群人,原来是一名男生正在考考小伙伴——这些对联描写的是哪位名人: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刚读出对联,伙伴们或脱口而出:“杜甫!”“蒲松龄!”或低头苦思冥想,或大声嚷嚷:“再读一遍,再让我好好想想!”真是快乐而热闹的一群。

那边的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津津有味地看着《趣味对联故事》……顶天立地两行字,博古通今一幅联。

小小对联,学问无穷。

流连于楹联的世界,精彩仍在继续……(责编韦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