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说课(课堂PPT)
合集下载
水的净化ppt课件
![水的净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7955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9.png)
6、某小组同学对某地水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 将取得的水样进行过滤,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操作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其作用是
。
(2)改进操作后,还存在的错误是
。
(3)若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
因: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得到纯水,需要采用的净化方法是
。
课题2 水的净化
贝尔从池塘里获得的水:
不溶的杂质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沉吸附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在化学实验中分 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 (1)、静置沉淀:利用重力自然沉降;
3.某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装置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B.该装置能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C.硬水经过该装置后可转化为软水 D.自来水经过该装置后可得蒸馏水
4.天然水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5、小华学习了水的净化后,在家自己对河水进行了如 下处理: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 (漂白粉)→净水。其中可以除去较大颗粒物难溶性杂 质的步骤是 C ,能够消毒杀菌的是 D , A中明矾 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杂质,使其沉降 ,小华得到的净水 是纯净水吗?其原因是 还有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 怎么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种类 现象 结论
软水
硬水
有大量泡沫 无浮渣 泡沫少 有大量浮渣
可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麻烦?
浪费肥皂 衣服变硬
浪费燃料 可能引起爆炸
《水的净化》说课(课堂PPT)
![《水的净化》说课(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3df4bdc281e53a5902ff09.png)
28
欢迎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导 说课
1
水的净化
陈彪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34
3
1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 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 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 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 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 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 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 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 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
• 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 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18
4 教学过程
——引出吸附
教学活动 展示过滤过的“水”
发现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演示释疑 理论支撑
设计意图
•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 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 利用注射器设计一套简易活 性炭净水装置,现象明显, 便于控制,时间短的优点, 通过演示实验进而让学生认 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19
24
4 教学过程
升华主题
——升华主题
25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4
26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打破常规新授课的模式,精心设计
情境,通过贝尔野外净水的视频,将净水方
法巧妙的串联起来,提供科学探究平台,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过滤的操作,本人将学生的错误操作拍摄
下来(当然这些操作是在教师没有正确示范
目标
情感目标
• 运用知识解决身边问题,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体验化学对生活的 重要意义;
欢迎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导 说课
1
水的净化
陈彪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34
3
1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 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 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 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 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 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 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 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 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
• 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 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18
4 教学过程
——引出吸附
教学活动 展示过滤过的“水”
发现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演示释疑 理论支撑
设计意图
•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 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 利用注射器设计一套简易活 性炭净水装置,现象明显, 便于控制,时间短的优点, 通过演示实验进而让学生认 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19
24
4 教学过程
升华主题
——升华主题
25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4
26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打破常规新授课的模式,精心设计
情境,通过贝尔野外净水的视频,将净水方
法巧妙的串联起来,提供科学探究平台,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过滤的操作,本人将学生的错误操作拍摄
下来(当然这些操作是在教师没有正确示范
目标
情感目标
• 运用知识解决身边问题,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体验化学对生活的 重要意义;
水的净化说课稿ppt
![水的净化说课稿ppt](https://img.taocdn.com/s3/m/494de020bcd126fff7050bc1.png)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⑷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
1.取3个烧杯,各盛 取 个烧杯 各盛100g浑 个烧杯, 浑 浊的河水,向其中2个烧杯 浊的河水,向其中 个烧杯 中各加入了1药匙明矾粉末 药匙明矾粉末, 中各加入了 药匙明矾粉末, 搅拌溶解后,静置, 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 现象。 现象。 2.取上面处理过的一杯液 取上面处理过的一杯液 进行过滤。 体,进行过滤。 3.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 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 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 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 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何区别? 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何区别
沉淀物
加 入 明 矾
2. 吸附
想一想: 想一想:如何除 去水中的沉淀? 去水中的沉淀?
常用的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 木炭、 木炭、活性炭
吸附悬浮物, 吸附悬浮物, 浑水变澄清
活性炭的吸附
活性炭是具有多孔结构的 单质炭, 气体或胶状固体具 单质炭,对气体或胶状固体具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三地位及其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本单元是初中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水的净化与 保护的一个重要单元, 为研究和探讨的核心物质, 保护的一个重要单元,以“水”为研究和探讨的核心物质, 涉及了水的组成、构成、净化、保护。 涉及了水的组成、构成、净化、保护。本节课以水的净化 为核心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 为核心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为爱护水 资源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资源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 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 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 务是引导学生对“水的净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务是引导学生对“水的净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 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 学素养,引导学生真正从化学角度认识、分析、思考问题。 学素养,引导学生真正从化学角度认识、分析、思考问题。
分组完成: 分组完成:活动与探究
1.取3个烧杯,各盛 取 个烧杯 各盛100g浑 个烧杯, 浑 浊的河水,向其中2个烧杯 浊的河水,向其中 个烧杯 中各加入了1药匙明矾粉末 药匙明矾粉末, 中各加入了 药匙明矾粉末, 搅拌溶解后,静置, 搅拌溶解后,静置,观察 现象。 现象。 2.取上面处理过的一杯液 取上面处理过的一杯液 进行过滤。 体,进行过滤。 3.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 比较未经处理的天然水和 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 做了不同程度处理的水, 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何区别? 它们的清澈程度有何区别
沉淀物
加 入 明 矾
2. 吸附
想一想: 想一想:如何除 去水中的沉淀? 去水中的沉淀?
常用的吸附剂: 常用的吸附剂: 木炭、 木炭、活性炭
吸附悬浮物, 吸附悬浮物, 浑水变澄清
活性炭的吸附
活性炭是具有多孔结构的 单质炭, 气体或胶状固体具 单质炭,对气体或胶状固体具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三地位及其作用
本单元是初中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本单元是初中认识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水的净化与 保护的一个重要单元, 为研究和探讨的核心物质, 保护的一个重要单元,以“水”为研究和探讨的核心物质, 涉及了水的组成、构成、净化、保护。 涉及了水的组成、构成、净化、保护。本节课以水的净化 为核心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 为核心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产,为爱护水 资源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 资源做了很好的铺垫。本节教材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 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 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 务是引导学生对“水的净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务是引导学生对“水的净化”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 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 学素养,引导学生真正从化学角度认识、分析、思考问题。 学素养,引导学生真正从化学角度认识、分析、思考问题。
水的净化说课 PPT
![水的净化说课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ad78f380975f46526d3e112.png)
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净水器 过滤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 )
A.除去原有的不溶性物质 B.除去原有的臭味 C.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 D.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
3.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
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
→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
化的是(
)
A.取水 B.消毒 C.吸附 D.过滤
4.过滤时,玻璃棒引流液体,末端要( )
A.指向漏斗中心 B.悬空 C.紧靠一层滤纸的一边 D.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
5.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 )
▪ 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 B.硬水含有杂质、软水含杂质少 ▪ C.硬水是不纯净水,软水是纯净水 ▪ D.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1. 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 交流合作能力。
2. 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
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第二部分 教学目标分析
1. 通过学习水的净化的方法以及操作,使学生懂得珍 惜、爱护水资源。
2. 学生亲身参与到水的净化的操作过程中并且观察到 净化后的水与浑水的明显区别,使学生对化学实验 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第三部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几种过滤水的方法,过滤原理、基本操 作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自来水的净化过程、过滤的操作方法、 硬水的软化方法 。
讲授法 提问法
多媒体展示法
归纳总结法
过滤操作,吸附原理的讲解等 习题,思考题等 明矾净水的过程 课后小结
新课导入
净化水的方法
习题演练
水的净化_说课PPT
![水的净化_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015dc73758fafab069dc0299.png)
四、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推进新课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认 识国家节水标志并了解 其意义,提出绿色警告。 加强学生水资源增强水 资源保护意识,养成家 庭节水的习惯。育德育 教育于学科教学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实总验结四归:纳蒸馏
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归 纳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 知识,同时其他同学加 以补充,培养学生的归 纳总结能力及科学评价 能力。再次突破本节课 的重点。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一、教材分析
3.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重点点
1、纯水与自然水、 软水与硬水的区 别 2、了解吸附、组成沉 淀、过滤和蒸馏 等净化水的方法。
化学
难点 过滤操作方法和注 意事项。
二、学情分析
化学
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 性杂质和细菌,但不太清楚水中的可溶 性杂质; 2.知道生活用水来自于自来水厂,但不了 解自来水的具体生产过程; 3.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过滤, 但不太清楚过滤能去除水中难溶固体以 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
杀死残存 的细菌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推进新课
活动二:活动探究——过滤 目的:以现有的材料,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浑浊的水。
小组讨论并思考:在实验室中“过滤”需要 哪些仪器,如何操作?(讨论完后可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实 验探究,并解决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培养 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2.让学生进入仿真实验室模拟,明确过滤 的正确操作及注意事项,同时反思自己在 实验中的存在的问题。从而突破“过滤” 这一重难点。 3.通过交流展示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 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化学课件:水的净化_说课PPT
![初中化学课件:水的净化_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b0d0310066f5335a812183.png)
说教法
化学
采用以探究式实验教学法为主。 分析 讨论 归纳 总结 理解 运用
设疑
观察
化学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实验一:过滤
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 经验,思考生活中常 用的净水方法。以明 矾净水为例,实验探 究怎样将水中的不溶 性杂质去除。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实验二:吸附
打开一瓶污水,立即臭 气充满四周,学生们纷 纷掩住口鼻。取适量污 水,注入一只盛有一定 量活性炭的烧杯中,迅 速用玻璃棒搅拌,然后 再让学生嗅,体会吸附 前后变化。
练习与巩固
化学
3、⑴该操作的名称 是 ,可用于分 离 和 。 (2)指出左图中的错 误 。
练习与巩固
化学
4、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 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 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 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 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 →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其原因是 (5)城市污水经处理设施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统称“中水”, (水质介于自来水与排入管道的污水之间)“中水”是一 种可在一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的水 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的过 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三:鉴别软水、硬水
准备两只盛有清水的水槽, 其中一只标明井水;另一 只标明自来水。请两位学 生上来用肥皂分别在水槽 中洗涤脏抹布。
化学
教学过程设计
水的净化说课PPT
![水的净化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2e3ec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6.png)
化学
视频:电视剧《兰陵王》片段
简易净水器
板书设计
化学
❖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明了的板书设计, 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 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板书设计
化学
❖课题2 水的净化
静置沉淀
沉淀
水
吸附沉淀(明矾)
物
的
理
净 化
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变 化
方
吸附(活性炭)
法
消毒(化学变化)
比实验,认识静置沉淀这种净化程度最低
的方法。紧接着引导学生用明矾净水。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实验一:明矾净水
考虑到明矾净水的实验耗时长,实验效果不 明显的问题,可补充播放“明矾净水”视频,让 同学们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加深认识。
实验二:过滤
化学
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步骤以及老师 提供的信息,分小组合作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教法分析
化学
❖ 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图片、实验等手 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 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自 主探究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 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 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探究新知
❖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 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 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 况,我选择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的教学手 段。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
视频:电视剧《兰陵王》片段
简易净水器
板书设计
化学
❖ 我比较注重直观地、明了的板书设计, 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 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设计是:
板书设计
化学
❖课题2 水的净化
静置沉淀
沉淀
水
吸附沉淀(明矾)
物
的
理
净 化
过滤(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变 化
方
吸附(活性炭)
法
消毒(化学变化)
比实验,认识静置沉淀这种净化程度最低
的方法。紧接着引导学生用明矾净水。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实验一:明矾净水
考虑到明矾净水的实验耗时长,实验效果不 明显的问题,可补充播放“明矾净水”视频,让 同学们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加深认识。
实验二:过滤
化学
1、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步骤以及老师 提供的信息,分小组合作进行过滤实验操作。
教法分析
化学
❖ 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图片、实验等手 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 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自 主探究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 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 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探究新知
❖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 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 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 况,我选择了实物演示和多媒体的教学手 段。
教学过程设计
化学
❖
1012水的净化说课PPT课件
![1012水的净化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fdd30ea58da0116d1749a3.png)
人教版教材
课题2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材处理方法 3 、教材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
《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 单元课题2。水是继空气、氧气之后,学习的 又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 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 软水的方法等。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 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 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 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 下的作用。
1、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过程,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价值观
2、通过各种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 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 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净水方法的了解,增强安全饮水
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区别、水净化的基本过程;知道 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方法;
(1)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 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目 前水质和水污染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知道一 些净化水的方法。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 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所以对于过滤操作只要明 确其中注意要点,可以初步掌握。因为本课题跟生 活联系紧密,所以课堂氛围会很活跃,可以结合这 点优势,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过滤操作的要领,对 过滤留下深刻印象。
课题2
说课流程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材处理方法 3 、教材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
《水的净化》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 单元课题2。水是继空气、氧气之后,学习的 又一种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 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 软水的方法等。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 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的方法有序地联系起来,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 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 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 下的作用。
1、通过沉淀、过滤等操作过程,养成细致 的观察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情感价值观
2、通过各种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 合作意识及勤于思考、 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净水方法的了解,增强安全饮水
意识,促进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区别、水净化的基本过程;知道 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方法;
(1)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 膜及泥沙?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目 前水质和水污染事件有一定的了解,生活中知道一 些净化水的方法。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 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所以对于过滤操作只要明 确其中注意要点,可以初步掌握。因为本课题跟生 活联系紧密,所以课堂氛围会很活跃,可以结合这 点优势,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过滤操作的要领,对 过滤留下深刻印象。
水的净化说课(正稿)课件
![水的净化说课(正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75cab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7.png)
水的净化说课(正稿)课件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水的净化的重要性。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但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饮用的清洁水资源越来越匮乏,大多数水体都被严重污染。
不净化的水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会引起有毒有害物质中毒,因此水的净化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如何净化水呢?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水的净化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物理净化。
这种方法是通过过滤、沉淀、蒸馏等手段,将水中的杂质、悬浮物、重金属离子等物质进行分离和去除。
其中,过滤是将水通过滤料,如沙子、煤炭等,让水中的悬浮物、杂质被滤掉;沉淀是利用物质密度差异,使悬浮在水中的物质沉淀到底部;蒸馏是利用水和有毒有害物质沸点不同的原理,通过加热使水蒸发,再将水蒸汽冷凝,从而得到纯净水。
第二种方法是化学净化。
这种方法是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如氯、臭氧、活性炭等,对水中的细菌、病毒、有机物质等进行氧化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其中,氯和臭氧对杀灭水中细菌、病毒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活性炭则能吸附水中的异味、颜色和有机物质等污染物。
第三种方法则是生物净化。
这种方法是通过人的智慧,模仿自然的科学方法。
将有机物转换为无机物、将有毒物质转化为不良物质以及净化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其中,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是比较常见的生物净化方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采用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的方法,对水进行净化。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开始,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让我们的身边充满清新的水。
水的净化ppt课件
![水的净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89223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78.png)
A、自然沉降 B、活性炭吸附 C、过滤 D、消毒剂消毒
3. 自来水厂的过滤池的作用是( )
A、除去不溶于水的杂质 B、除去各种杂质
C、除去矿物质
D、杀菌消毒
4. 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一自来
水,其中常用作除去臭味的试剂是( )
A、漂白粉 B、活性炭 C、氯气 D、明矾
5. 过滤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其中不需要使用的仪
气味 或 颜色 。
想一想: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4
二、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吸附水中悬 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常 用通入氯气的方法
沉降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部分可 溶性杂质、颜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取水 加絮凝剂 沉淀
过滤(物理变化)活性炭
铁架台、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3)如何进行过滤,过滤操作需要 注意哪些问题?
12
小组合作
操作要领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原因分析
让滤液能迅速流下
二低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倾倒液体时,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
防止液体从漏斗边流出而洒落
防止液体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 间隙流下 玻璃棒作用:引流液体; 防止液体溅到漏斗外
7. 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不会使用的净水的净水方法有( )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8. 如图4-2-2, 关于该图所示过滤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漏抖,b是烧杯 B、没有使用玻璃棒搅拌是错误的 C、漏斗下端管口不需要紧贴烧杯内壁 9.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4-2-4所示。有关说法 错误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意图
这段视频,可以直接明了的让 学生较好的了解明矾净水的全 过程,能够清楚地比较明矾净 水前后的差异,让学生在思考 和争议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15
4 教学过程
——引出过滤
教学活动
• 学生观看贝尔用布袋净水视频, 引出过滤。从而延伸到日常生活 中的过滤操作。
设计意图
通过贝尔的过滤视频,让学生 能够直观的了解过滤,从而能 够顺理成章的联想到生活中的 过滤,为后面实验室过滤操作 的引入埋下良好的伏笔。
荒野求生
引子
规模生产
自来水
13
4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教学活动
• 学生观看“荒野求生”视频,引 发学生寻找野外水源。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
的话题出发,引出水对人类生
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发思考如何得到干净的饮
用水。
14
4 教学过程
——引出沉降
教学活动
• 学生观看祖辈、父辈净水视频, 引出明矾净水。
设计意图
• 亲自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知识,突破难点。
21
4 教学过程
——引出蒸馏(蒸发)
教学活动
孤僻的海岛上,贝 尔如何得到淡水?
海水应用 自然界水循环
设计意图
• 让学生从贝尔蒸发海水的 操作中感悟蒸馏的原理。
• 从自然界的水循环角度, 培养学生物质的守恒观。
欢迎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导 说课
1
水的净化
陈彪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34
3
1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教材分析
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 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性质后,学 习的另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 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的 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 和软水的方法等。教材处理方法 是将课标要求的沉降、过滤、吸 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及软硬 水的区分有序的联系。
其中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 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 课题中重点学习的内容。教 材中也介绍了自来水的生产 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当地水 源净化的必要性及树立节约 用水的意识(课标要求), 为后面学习“水资源的综合 利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4
1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硬水和软水等的区别; • 了解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 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
体验学习
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
融 合
做 做中 中学 教
10
3 教法学法
——说学法
注重培养三种能力
自主学习
体验探究
总结反思
我学会
我
会 学
11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34
12
4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
活动线4
蒸馏
活动线3
吸附煮沸等
活动线2
过滤
活动线1
沉降
的前提下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制作成微
视频,作为课堂上学生分析实验操作错误的
素材,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更加贴近
学生的学习实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 教学过程
——引出杀菌消毒
教学活动
• 设计问题,学生讨论:吸附过的 水,聪明的贝尔会去直接喝吗? 从而引出杀菌消毒。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0
4 教学过程
——引出煮沸
教学活动
• 设问:贝尔在野外生存时可 能不会带杀菌消毒剂,他会 怎么做呢?
• 让学生现场摸一摸烧天然水 很久的水壶的内壁,引出硬 水和软水。
• 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相互探讨,合作探究,实现“做中学”。 • 在探究遇到阻碍时,老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
18
4 教学过程
——引出吸附
教学活动 展示过滤过的“水”
发现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
演示释疑 理论支撑
设计意图
• 通过贝尔利用木炭去除颜 色,引入吸附净水法
• 利用注射器设计一套简易活 性炭净水装置,现象明显, 便于控制,时间短的优点, 通过演示实验进而让学生认 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 19
教学重点、难点
• 水的净化方法; • 过滤操作方法。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 过滤的操作 • 硬水的软化方法
45分钟 6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 34
7
2 教学对象
教学对象:
盐城市阜宁县明达中学九年级学生
已有经验及存在问题:
• 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一定的认识, 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 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
16
4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过滤器的制作
交流展示
——引出实验室过滤
观看微视 频
分组讨论
分组实验
17
4 教学过程
——体验探究
设计意图
• 观看其他初三学生过滤操作的微视频,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 生的课堂学习兴趣。通过对实验的反思、评价和交流,把探究推向高潮, 从而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
24
4 教学过程
升华主题
——升华主题
25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4
26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打破常规新授课的模式,精心设计
情境,通过贝尔野外净水的视频,将净水方
法巧妙的串联起来,提供科学探究平台,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过滤的操作,本人将学生的错误操作拍摄
下来(当然这些操作是在教师没有正确示范
22
4 教学过程
——巩固新知
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活动,完善某地区 自来水水厂的净水过程。 •展示交流。认识到自来水生 产的复杂性。
设计意图
巩固新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践运用能力。从
中让学生明白洁净的水来之不易,平时我们要节
约用水,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
23Βιβλιοθήκη 4 教学过程——课外实践
课外实践
课后请同学们自制一套净水装 置,为下一次的野外探险做好 准备。
目标
情感目标
• 运用知识解决身边问题,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体验化学对生活的 重要意义;
• 引发思考,关注社会问题,树立 科学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
• 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比自然水和经各种 方法净水后的水的区别,体会各种净水方法
的差异;
• 学习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
行加工。
5
1 教学内容
• 对于水质和水污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 一些生活中净化水的方法。
•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过滤,但不清楚过 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以及过滤的 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
8
目录 Contents
教学内容
1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 34
9
3 教法学法
——说教法
视频导学
视频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
和谐互助
经验交流-互助探究-分层提高-总结归纳-巩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