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食品安全性评价
1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运用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 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阐述食品中某种 特定物质的毒性及潜在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性质和强度,预测人类接触后的安全程度。
2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是阐明某种 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食品中 有关危害成分或物质的毒性极其 风险大小,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 料确认物质的安全剂量,通过风 险评估进行风险控制。
➢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 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 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 量,也称中毒阈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 害作用有一定的相对性。
6
1、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所含的 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性 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 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和反应的时间差问题,也许当人们已暴露于某一危害物 时流行病学还未能观察出结果,这样一来对于新化学物, 流行病学观察是无用的工作,人们还要依靠毒理学研究。
10
食品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有许 多观点彼此不同。现代食品安全性评价认为除 了进行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研究外,还需有人体 研究、残留量研究、暴露量研究、消费水平 (膳食结构)和摄入风险评价等。
肿瘤作用的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35
2、 试验项目 原则上宜选用接近人体代谢特点的试验动物,但因目 前已掌握大、小白鼠各品系的特点及诱发肿瘤的敏感 性,故可优先用于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用两种性别 的大鼠和/或小鼠进行两年生命期慢性毒性试验和致 癌试验,并结合在一个动物试验中。
16
2、 试验结果判定
❖如LD50剂量或7天喂养试验后最小有作用剂量(mg/ kg·体重)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mg/kg·体重)的10倍者, 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毒性试验。 ❖如大于10倍者,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凡是LD50在10倍左右时,应进行重复试验,或用另 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30
2、 繁殖试验
凡受试物能引起生殖机能障碍,干扰配子的形成或使 生殖细胞受损,其结果除可影响受精卵或孕卵的着床而 导致不孕外,尚可影响胚胎的发生及胎儿的发育,如胚 胎死亡导致自然流产、胎儿发育迟缓以及胎儿畸形。如 果对母体造成不良影响会出现妊娠、分娩和乳汁分泌的 异常,亦可出现胎儿出生后发育异常。
25
2、致突变试验
致突变试验是检验外来化学物质有无引起突变作用的试验,
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对试验动物是否具有致癌作用。 在毒性试验中,如果食物中某种物质能引起某些动物或人 体细胞发生突变,不论其性质如何,均认为是一种毒性表 现,应在食品中严格限制。
26
致突变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将受试物与一种生物 系统相接触,观察该生物系统是否发生突变。 凡是使生物系统发生突变者,即为致突变物。 致突变试验所用生物系统包括细菌、真菌、昆 虫、细胞株和哺乳动物等。
34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1、原理
慢性试验是观察试验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
应,尤其是进行性和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 后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受试物能否用于食品的最终评 价提供依据。所谓长期是指试验动物整个生命期的大部分 或终生,有时可包括几代的试验。
致癌试验是检验受试物或其代谢产物是否具有致癌或诱发
7
毒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相比的优点: ① 可进行具体实验设计,且所有条件可保持连续性; ② 在进行确定物质的暴露分析时,暴露过程和暴露条件
(如饮食、气候等)能被仔细监测和控制,并能通过组织 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提供可能的高敏感性的副作用 反应研究等。
8
毒理学研究有其局限性: ① 毒理学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因为用实验动物小
17
3、联合急性毒性试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受试物同时存在 时,可能发生作用之间的拮抗、相 加或协同三种不同的联合方式,可 以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和判定标准 来确定这三种不同的作用。
18
4、急性毒性试验的局限性 对人类潜在的危害的评价是不能以此为依据的,
因为很多长期慢性危害通常很严重,而急性毒性试验却 不能反映出来。特别是对那些急性毒性很小的致癌物质, 长期少量摄入能诱发癌肿的产生。由于急性毒性试验不 能作为安全评价的依据,需进行下面的遗传毒理学试验 和代谢试验。
11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适用范围
① 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保藏等过程中使用的 化学和生物物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用微生物等物 质的安全性评价。
② 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保藏等过程中产生和污染 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和生物毒素等以及 包装材料的溶出物、放射性物质和洗涤消毒剂等物质的安 全性评价。
33
4、 结果判断 试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最敏感指标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MNL,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 10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 ❖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100倍而小于300倍者,应进行慢 性毒性试验;
❖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或等于300倍者,则不必进行慢性 毒性试验,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4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LD50指受试动物经口一次或 在24h内多次染毒后,能使受 试动物中有半数(50%)死亡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 LD50是衡量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的基本数据,可以用它 的倒数对试验条件类似的许多化学物质的毒性强弱进行比 较。
我国卫生部1983年提出将各物质按其对大鼠经口LD50的 大小分为极毒、剧毒、中等毒、低毒、实际无毒、无毒六 大类。一般而言,对动物毒性很低的物质,对人的毒性往 往也很低。食品毒理研究中测定LD50不必像药物研究那样 要求十分精确。
31
3、代谢试验
受试物原形物在体内逐渐被代谢降解,而其代谢产物不断 生成。测定灌胃后不同时间内受试物原形物或其代谢物在血 液、组织或排泄物中的含量,以了解该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 毒代动力学特征包括吸收、分布、消除的特点,组织蓄积及 可能作用的靶器官等,根据数学模型,求出各项毒代动力学 参数。同时采用分离纯化方法确定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 测试其毒性并推测受试物在体内的具体代谢途径。
大鼠(体重200g左右)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雌雄分别同时 进行,设剂量分别为LD50的1/20、l/10、1/5、1/2的 五个处理试验,另设对照,连续20d每天灌胃一次。各组累 积总剂量可达1、2、4、10 LD50,停药后观察7天。
如1/20LD50组动物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为 强蓄积性,如1/20LD50组动物无死亡,则为弱蓄积性 。
15
1、7天喂养试验
❖7天喂养试验是以7天向几组动物每日分别重复给予一定 剂量受试物。将受试物掺入饲料中,设计剂量组时可将 LD50中有中毒表现的一个组经折算后掺入饲料中作为可能 有中毒表现组,然后再于此剂量组上下各设1~2组进行喂 养试验。 ❖7天喂养试验的观察指标为死亡率、体重增长、进食量、 肝体重量比与肾体重量比。必要时还可进行病理解剖和组 织学检查。
❖了解受试物生产使用的意义,理化性质、纯度,与受试 物类似或有关物质的毒性等资料,以及所获样品的代表性 如何,(要求受试物必须能代表人体进食之样品,无代表 性,各批样品间差异较大,则以这类样品进行一系列试验 往往无法说明问题)。 ❖估计人体的可能摄入量,例如每人每日平均摄入受试物 数量或可能摄入的情况和数量,某些人群的最高摄入量等。
22
① 蓄积系数试验 将某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次给予动物,经
过一定时间反复多次给予后,如果该物质全部在体内蓄积, 则多次给予的总剂量与一次给予同等剂量的毒性相当;
反之,如果该化学物质在体内仅有一部分蓄积,则分 次给予总量的毒性作用与一次给予同等剂量的毒性作用将 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而且蓄积性越小,相差程度越大。因 此,可用蓄积系数K来表示一种化学物质蓄积性大小。
鼠的试验结果应用于70kg体重的人体是不合理的。 ② 在大部分的毒理学试验中,实验动物只接受某一种毒性
物质同一时间暴露的反应,而人则一般暴露在不同的化 学物质中,由于成分的相互作用,混合或合并的不同物 质的暴露可能没有预期(和不可能预期)的健康影响。
9
2、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相比,是一门观察科学,它存在暴露
4、短期喂养试验
30天喂养试验,如受试物需进行第三、四阶段毒性试验者, 可不进行这项试验。
29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1、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
当评价某受试物的毒性特点时,在了解受试物的纯度、 溶解特性、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的前提下,并通过急性毒性试 验及遗传毒性试验所取得有关毒性的初步资料之后,可进行 30天或90天喂养试验,以提出较长期喂饲不同剂量的受试物 对动物引起有害效应的剂量、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估计 亚慢性摄入的危险性。首选品种为离乳大鼠,试验开始时动 物体重的差异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土20%。
19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主要是指对致突变作用进行测试的试验。以 致突变试验来定性表明受试物是否有突变作用或潜在的致 癌作用,进行筛选,可为代谢研究提供方法。 遗传毒性试验的组合必须考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殖 细胞与体细胞、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
20
23
K等于一次给予所需剂量的LD50与分次给予所需总
剂量的LD50(n)之比,即: K=LD50(n)/
LD50(1)。
K值越大,表示蓄积性越弱;
K值越小,表示蓄积性越强。
➢0 <K <1 高度蓄积;
➢1≤K<3 明显蓄积;
➢3≤K<5 中等蓄积;
➢K≥5
轻度蓄积。
24
② 20天试验法 对实验动物连续20天给予受试物进行的试验。以成年
③ 新食物资源及其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④ 食品中其他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
12
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①
②
③
④
遗传毒性试验 传统致畸试验 短期喂养试验
90d喂养试验
繁殖试验 代谢试验
(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遗遗传传毒毒理理学学试试验验 急性毒性试验 初初步步工工作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初步工作
32
我国提出的“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中要求,对于 我国创制的化学物质,在进行最终评价时,至少应进行 以下几项代谢方面的试验: ① 胃肠道吸收; ② 测定血浓度,计算生物半衰期(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质 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和其他动力学指标; ③ 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 ④ 排泄(尿、粪、胆汁)。
➢ 绝对致死量(LD100):指外源化学物引起一群受试动物 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5
以损害来描述物质毒性的概念主要有:
➢ 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 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 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与阈剂量一样,最 大无作用剂量也不能通过试验获得。
细菌致突变试验
1
2
6
短期喂养试验
试验项目
4 5
传统致畸试验
21
小鼠骨髓微核率 测定和骨髓细胞 染色体畸变分析
3
小鼠精子畸形 分析和睾丸染 色体畸变分析
其他备选遗 传毒性试验
1、蓄积毒性试验
如果一种外来化学物质经常多次进入机体,其前次进 入剂量尚未完全消除,后一次剂量又已经进入,则这一 化学物质在体内的总量将不断增加,此种现象称为蓄积 性。当有毒化学物质每次在体内蓄积一定数量后,蓄积 总量超过中毒阈剂量,即超过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 应的最低剂量时,机体就可呈现毒性作用。
27
3、 致畸试验
自然界中有些因素,包括食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在母体 孕期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胚胎的器官分化与发育,导致结 构和机能的缺陷,出现胎儿畸形。因此选用胎儿母体关系 与人近似的性成熟动物,在受孕动物的胚胎着床后,并已 开始进入细胞及器官分化期时投与受试物,可检出该物质 对胎儿的致畸作用。
28
3
食品安全性评价 基本概念
4
以死亡来描述物质毒性的概念主要有:
➢ 最大耐受力(MTL):能引起一群机体全部发生严重的毒 性反应但无一死亡的最大剂量。
➢ 半数致死量(LD50):又称致死中量,指外源化学物能 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 最小致死量(MLD,LD01, LDmin):指外源化学 物使受试动物群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剂量
1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运用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 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阐述食品中某种 特定物质的毒性及潜在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性质和强度,预测人类接触后的安全程度。
2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
食品安全性评价主要是阐明某种 食品是否可以安全食用,食品中 有关危害成分或物质的毒性极其 风险大小,利用足够的毒理学资 料确认物质的安全剂量,通过风 险评估进行风险控制。
➢ 最小有作用剂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种毒物按一定 方式或途径与机体接触,能使某项灵敏的观察指标开始 出现异常变化或使机体开始出现损害作用所需的最低剂 量,也称中毒阈剂量。最小有作用剂量对机体造成的损 害作用有一定的相对性。
6
1、毒理学 食品毒理学的作用是从毒理学的角度,研究食品中所含的 内源化学物质或可能含有的外源化学物质对食用者的毒性 作用机理,检验和评价食品(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或 安全范围,从而确保人类的健康。
和反应的时间差问题,也许当人们已暴露于某一危害物 时流行病学还未能观察出结果,这样一来对于新化学物, 流行病学观察是无用的工作,人们还要依靠毒理学研究。
10
食品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有许 多观点彼此不同。现代食品安全性评价认为除 了进行传统的毒理学评价研究外,还需有人体 研究、残留量研究、暴露量研究、消费水平 (膳食结构)和摄入风险评价等。
肿瘤作用的慢性毒性试验方法。
35
2、 试验项目 原则上宜选用接近人体代谢特点的试验动物,但因目 前已掌握大、小白鼠各品系的特点及诱发肿瘤的敏感 性,故可优先用于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用两种性别 的大鼠和/或小鼠进行两年生命期慢性毒性试验和致 癌试验,并结合在一个动物试验中。
16
2、 试验结果判定
❖如LD50剂量或7天喂养试验后最小有作用剂量(mg/ kg·体重)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mg/kg·体重)的10倍者, 则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不再继续其他毒性试验。 ❖如大于10倍者,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毒理学试验。 ❖凡是LD50在10倍左右时,应进行重复试验,或用另 一种方法进行验证。
30
2、 繁殖试验
凡受试物能引起生殖机能障碍,干扰配子的形成或使 生殖细胞受损,其结果除可影响受精卵或孕卵的着床而 导致不孕外,尚可影响胚胎的发生及胎儿的发育,如胚 胎死亡导致自然流产、胎儿发育迟缓以及胎儿畸形。如 果对母体造成不良影响会出现妊娠、分娩和乳汁分泌的 异常,亦可出现胎儿出生后发育异常。
25
2、致突变试验
致突变试验是检验外来化学物质有无引起突变作用的试验,
目的是确定受试物对试验动物是否具有致癌作用。 在毒性试验中,如果食物中某种物质能引起某些动物或人 体细胞发生突变,不论其性质如何,均认为是一种毒性表 现,应在食品中严格限制。
26
致突变试验的基本原理是将受试物与一种生物 系统相接触,观察该生物系统是否发生突变。 凡是使生物系统发生突变者,即为致突变物。 致突变试验所用生物系统包括细菌、真菌、昆 虫、细胞株和哺乳动物等。
34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1、原理
慢性试验是观察试验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
应,尤其是进行性和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最 后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受试物能否用于食品的最终评 价提供依据。所谓长期是指试验动物整个生命期的大部分 或终生,有时可包括几代的试验。
致癌试验是检验受试物或其代谢产物是否具有致癌或诱发
7
毒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相比的优点: ① 可进行具体实验设计,且所有条件可保持连续性; ② 在进行确定物质的暴露分析时,暴露过程和暴露条件
(如饮食、气候等)能被仔细监测和控制,并能通过组织 病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提供可能的高敏感性的副作用 反应研究等。
8
毒理学研究有其局限性: ① 毒理学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人,因为用实验动物小
17
3、联合急性毒性试验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受试物同时存在 时,可能发生作用之间的拮抗、相 加或协同三种不同的联合方式,可 以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和判定标准 来确定这三种不同的作用。
18
4、急性毒性试验的局限性 对人类潜在的危害的评价是不能以此为依据的,
因为很多长期慢性危害通常很严重,而急性毒性试验却 不能反映出来。特别是对那些急性毒性很小的致癌物质, 长期少量摄入能诱发癌肿的产生。由于急性毒性试验不 能作为安全评价的依据,需进行下面的遗传毒理学试验 和代谢试验。
11
二、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适用范围
① 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保藏等过程中使用的 化学和生物物质,如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用微生物等物 质的安全性评价。
② 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保藏等过程中产生和污染 的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如农药、重金属和生物毒素等以及 包装材料的溶出物、放射性物质和洗涤消毒剂等物质的安 全性评价。
33
4、 结果判断 试验项目中任何一项的最敏感指标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MNL,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体可能摄入量的 10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放弃该受试物用于食品; ❖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100倍而小于300倍者,应进行慢 性毒性试验;
❖最大无作用剂量大于或等于300倍者,则不必进行慢性 毒性试验,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4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LD50指受试动物经口一次或 在24h内多次染毒后,能使受 试动物中有半数(50%)死亡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 LD50是衡量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大小的基本数据,可以用它 的倒数对试验条件类似的许多化学物质的毒性强弱进行比 较。
我国卫生部1983年提出将各物质按其对大鼠经口LD50的 大小分为极毒、剧毒、中等毒、低毒、实际无毒、无毒六 大类。一般而言,对动物毒性很低的物质,对人的毒性往 往也很低。食品毒理研究中测定LD50不必像药物研究那样 要求十分精确。
31
3、代谢试验
受试物原形物在体内逐渐被代谢降解,而其代谢产物不断 生成。测定灌胃后不同时间内受试物原形物或其代谢物在血 液、组织或排泄物中的含量,以了解该受试物在动物体内的 毒代动力学特征包括吸收、分布、消除的特点,组织蓄积及 可能作用的靶器官等,根据数学模型,求出各项毒代动力学 参数。同时采用分离纯化方法确定主要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 测试其毒性并推测受试物在体内的具体代谢途径。
大鼠(体重200g左右)为实验动物,每组10只,雌雄分别同时 进行,设剂量分别为LD50的1/20、l/10、1/5、1/2的 五个处理试验,另设对照,连续20d每天灌胃一次。各组累 积总剂量可达1、2、4、10 LD50,停药后观察7天。
如1/20LD50组动物有死亡,且有剂量反应关系,则为 强蓄积性,如1/20LD50组动物无死亡,则为弱蓄积性 。
15
1、7天喂养试验
❖7天喂养试验是以7天向几组动物每日分别重复给予一定 剂量受试物。将受试物掺入饲料中,设计剂量组时可将 LD50中有中毒表现的一个组经折算后掺入饲料中作为可能 有中毒表现组,然后再于此剂量组上下各设1~2组进行喂 养试验。 ❖7天喂养试验的观察指标为死亡率、体重增长、进食量、 肝体重量比与肾体重量比。必要时还可进行病理解剖和组 织学检查。
❖了解受试物生产使用的意义,理化性质、纯度,与受试 物类似或有关物质的毒性等资料,以及所获样品的代表性 如何,(要求受试物必须能代表人体进食之样品,无代表 性,各批样品间差异较大,则以这类样品进行一系列试验 往往无法说明问题)。 ❖估计人体的可能摄入量,例如每人每日平均摄入受试物 数量或可能摄入的情况和数量,某些人群的最高摄入量等。
22
① 蓄积系数试验 将某种化学物质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次给予动物,经
过一定时间反复多次给予后,如果该物质全部在体内蓄积, 则多次给予的总剂量与一次给予同等剂量的毒性相当;
反之,如果该化学物质在体内仅有一部分蓄积,则分 次给予总量的毒性作用与一次给予同等剂量的毒性作用将 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而且蓄积性越小,相差程度越大。因 此,可用蓄积系数K来表示一种化学物质蓄积性大小。
鼠的试验结果应用于70kg体重的人体是不合理的。 ② 在大部分的毒理学试验中,实验动物只接受某一种毒性
物质同一时间暴露的反应,而人则一般暴露在不同的化 学物质中,由于成分的相互作用,混合或合并的不同物 质的暴露可能没有预期(和不可能预期)的健康影响。
9
2、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相比,是一门观察科学,它存在暴露
4、短期喂养试验
30天喂养试验,如受试物需进行第三、四阶段毒性试验者, 可不进行这项试验。
29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1、30天和90天喂养试验
当评价某受试物的毒性特点时,在了解受试物的纯度、 溶解特性、稳定性等理化性质的前提下,并通过急性毒性试 验及遗传毒性试验所取得有关毒性的初步资料之后,可进行 30天或90天喂养试验,以提出较长期喂饲不同剂量的受试物 对动物引起有害效应的剂量、毒性作用性质和靶器官,估计 亚慢性摄入的危险性。首选品种为离乳大鼠,试验开始时动 物体重的差异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土20%。
19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遗传毒性试验主要是指对致突变作用进行测试的试验。以 致突变试验来定性表明受试物是否有突变作用或潜在的致 癌作用,进行筛选,可为代谢研究提供方法。 遗传毒性试验的组合必须考虑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生殖 细胞与体细胞、体内和体外试验相结合的原则。
20
23
K等于一次给予所需剂量的LD50与分次给予所需总
剂量的LD50(n)之比,即: K=LD50(n)/
LD50(1)。
K值越大,表示蓄积性越弱;
K值越小,表示蓄积性越强。
➢0 <K <1 高度蓄积;
➢1≤K<3 明显蓄积;
➢3≤K<5 中等蓄积;
➢K≥5
轻度蓄积。
24
② 20天试验法 对实验动物连续20天给予受试物进行的试验。以成年
③ 新食物资源及其成分的安全性评价。 ④ 食品中其他有害物质的安全性评价。
12
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①
②
③
④
遗传毒性试验 传统致畸试验 短期喂养试验
90d喂养试验
繁殖试验 代谢试验
(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遗遗传传毒毒理理学学试试验验 急性毒性试验 初初步步工工作作
பைடு நூலகம்
13
初步工作
32
我国提出的“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程序”中要求,对于 我国创制的化学物质,在进行最终评价时,至少应进行 以下几项代谢方面的试验: ① 胃肠道吸收; ② 测定血浓度,计算生物半衰期(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质 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和其他动力学指标; ③ 主要器官和组织中的分布; ④ 排泄(尿、粪、胆汁)。
➢ 绝对致死量(LD100):指外源化学物引起一群受试动物 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
5
以损害来描述物质毒性的概念主要有:
➢ 最大无作用剂量:指化学物质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方 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 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与阈剂量一样,最 大无作用剂量也不能通过试验获得。
细菌致突变试验
1
2
6
短期喂养试验
试验项目
4 5
传统致畸试验
21
小鼠骨髓微核率 测定和骨髓细胞 染色体畸变分析
3
小鼠精子畸形 分析和睾丸染 色体畸变分析
其他备选遗 传毒性试验
1、蓄积毒性试验
如果一种外来化学物质经常多次进入机体,其前次进 入剂量尚未完全消除,后一次剂量又已经进入,则这一 化学物质在体内的总量将不断增加,此种现象称为蓄积 性。当有毒化学物质每次在体内蓄积一定数量后,蓄积 总量超过中毒阈剂量,即超过能使机体开始出现毒性反 应的最低剂量时,机体就可呈现毒性作用。
27
3、 致畸试验
自然界中有些因素,包括食品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在母体 孕期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胚胎的器官分化与发育,导致结 构和机能的缺陷,出现胎儿畸形。因此选用胎儿母体关系 与人近似的性成熟动物,在受孕动物的胚胎着床后,并已 开始进入细胞及器官分化期时投与受试物,可检出该物质 对胎儿的致畸作用。
28
3
食品安全性评价 基本概念
4
以死亡来描述物质毒性的概念主要有:
➢ 最大耐受力(MTL):能引起一群机体全部发生严重的毒 性反应但无一死亡的最大剂量。
➢ 半数致死量(LD50):又称致死中量,指外源化学物能 引起一群动物50%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 最小致死量(MLD,LD01, LDmin):指外源化学 物使受试动物群体中仅引起个别发生死亡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