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立体几何试题(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 给出四个命题:①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棱柱肯定是正棱柱;②各对角面是全等矩形的平行六面体肯定是长方体; 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的棱柱肯定是直棱柱; ④长方体肯定是正四棱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 B. 1C. 2D. 32. 以下四个命题:①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是正四棱锥; ②底面是正多边形的棱锥是正棱锥; ③棱锥的全部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 ④四棱锥中侧面最多有四个直角三角形。

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个A. 1B. 2C. 3D. 43. 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长之比为1:2:3,它的外表积为88,那么它的对角线长为〔 〕 A. 12B. 24C. 214D. 4144. 湖面上漂着一个球,湖结冰后将球取出,冰面上留下一个面直径为24cm ,深为8cm 的空穴,那么该球的半径是〔 〕 A. 8cmB. 12cmC. 13cmD. 82cm5. 一个圆柱的侧面绽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为侧面积的比是〔 〕A. 122+ππB. 144+ππC.12+ππD. 142+ππ6. 直线l m ⊥⊂平面,直线平面αβ,有下面四个命题:①αβ//⇒⊥l m ;②αβ⊥⇒l m //;③l m //⇒⊥αβ;④l m ⊥⇒αβ//。

其中正确的两个命题是〔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①③7. 假设干毫升水倒入底面半径为2cm 的圆柱形器皿中,量得水面的高度为6cm ,假设将这些水倒入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倒圆锥形器皿中,那么水面的高度是〔 〕 A. 63cmB. 6cmC. 2182D. 31238. 设正方体的全面积为242cm ,一个球内切于该正方体,那么这个球的体积是〔 〕A.63πcmB. 3233πcmC. 833πcmD. 433πcm9. 对于直线m 、n 和平面αβ、能得出αβ⊥的一个条件是〔 〕 A. m n m n ⊥,,////αβ B. m n m n ⊥=⊂,,αβα C. m n n m //,,⊥⊂βαD. m n m n //,,⊥⊥αβ10. 假如直线l 、m 与平面αβγ、、满意:l l m m =⊂⊥βγααγ ,,,//,那么必有〔 〕A. αγ⊥⊥和l mB. αγβ////,和mC. m l m //β,且⊥D. αγαβ⊥⊥且11. 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中,有四个点恰好为正四面体的顶点,那么该正四面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之比为〔 〕 A. 13:B. 12:C. 2:3D. 1:312. 向高为H 的水瓶中注水,注满为止,假如注水量V 与水深h 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下图,那么水瓶的形态是〔 〕二. 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13. 正方体的全面积是a 2,它的顶点都在球面上,这个球的外表积是__________。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1.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此几何体的下面是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上面是半径为1,高为1的圆锥,所以体积是。

【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2.若一个球的表面积为,现用两个平行平面去截这个球面,两个截面圆的半径为.则两截面间的距离为.【答案】1或7【解析】由球的表面积为知,球的半径为.有两种可能情况,一是两截面在球心同侧,二是两截面在球心两侧. 所以由球的截面性质定理得,两截面间的距离为或,答案为1或7.【考点】球的截面性质定理.3.在一座高的观测台顶测得对面水塔塔顶的仰角为,塔底俯角为,则这座水塔的高度是__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所示,AB为观测台,CD为水塔,AM为水平线,依题意得:,,,∴,,,∴cm.【考点】解斜三角形.【思路点睛】由已知条件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用勾股定理求出CM的边长,再求出CD的值即可.4.如图,已知正方形和矩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是线段的中点.(Ⅰ)求三棱锥的体积;(Ⅱ)求证://平面;【答案】(Ⅰ);(Ⅱ)见解析【解析】(Ⅰ)根据已知可得平面,三棱锥的体积可表示为其中高为,即可求得;(Ⅱ)连接,,连接,通过证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平面试题解析:(Ⅰ)三棱锥的体积为 --6分(Ⅱ)证明:连接,,连接为中点,且为矩形,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考点】1.求体积;2.证明线面平行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B.C.D.【答案】B【解析】空间点关于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竖坐标互为相反数,因此点关于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考点】空间点的坐标6.(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正四棱台中,=1,=2,=,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3)(文科不做)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60°【解析】(1)连接,分别交,,于,连接,.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所以∥平面,同理,.根据相似可知,=,又因为,=,所以平行且等于,平行且等于,∥平面,进而得到结论;(2)连接,由正棱台知,,⊥,所以⊥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结论;(3)法一:,计算有=,=="2," 体积转化得到线面角的补角是30°,即可求出结果;法二:=="2,"=="2," 所以⊥,⊥,所以⊥面,过作⊥交于,得到⊥.△为等边三角形,⊥,所以⊥面,所以∠为与面所成角,即可求出结果.试题解析:(1)连接,分别交,,于,连接,.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所以∥平面,同理,.根据相似可知,=,又因为,=,所以平行且等于.所以平行且等于,所以∥平面,平面∥平面(2)连接,由正棱台知,,⊥,所以⊥面,所以平面⊥平面(3)法一:,计算有=,=="2," 体积转化得到线面角的补角是30°,所以所求角为60°法二:=="2," =="2," 所以⊥,⊥,所以⊥面,过作⊥交于,得到⊥.△为等边三角形,⊥,所以⊥面,所以∠为与面所成角为60°.……12分.【考点】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面面垂直定理的判定定理.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若,则;B.若,则;C.若是异面直线,那么与相交;D.若,则且【答案】A【解析】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所以选项A正确.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显然选项B错误;若是异面直线,那么与相交或平行,所以选项C错误;若,则且或n在某一平面内,故选项D错误;故选A.【考点】判断命题的真假性.8.长、宽、高分别为的长方体,沿相邻面对角线截取一个三棱锥(如图),剩下几何体的体积为.【答案】【解析】根据该几何体的特征,可知所剩的几何体的体积为长方体的体积减去所截的三棱锥的体积,即.【考点】几何体的体积.9.如图所示,为正方体,给出以下五个结论:①平面;②平面;③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④二面角的正切值是;⑤过点且与异面直线和均成角的直线有2条.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答案】①②④【解析】对于①,因为,且面,面,,所以,正确;对于②,由三垂线定理得,同理可得,又于,所以平面,②正确;对于③,连接,是与底面所成角,在中,,③不对;对于④,连接交于点,,连接,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解三角形,④正确;对于⑤,把直线平移到跟共面,平移后有一个公共点,根据对称性过点且与异面直线和均成角的直线有4条,⑤错误.【考点】命题真假的判断【思路点睛】在判断线面平行时一般采用构造平行四边形法、中位线法、构造平性平面法,所以要根据题设中所给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判断线面垂直时,会选择证明一条直线垂直一个面内的相交直线或者用面面垂直证明线面垂直,根据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求线面角的三角函数值,关键在于作出其平面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出其所求三角函数值.10.(2012•沈河区校级模拟)在如图的多面体中,EF⊥平面AEB,AE⊥EB,AD∥EF,EF∥BC,BC=2AD=4,EF=3,AE=BE=2,G是BC的中点.(Ⅰ)求证:AB∥平面DEG;(Ⅱ)求证:BD⊥EG.【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解析】(Ⅰ)由AD∥EF,EF∥BC,知AD∥BC.由BC=2AD,G是BC的中点,知ADBG,故四边形ADGB是平行四边形,由此能够证明AB∥平面DEG.(Ⅱ)由EF⊥平面AEB,AE⊂平面AEB,知EF⊥AE,由AE⊥EB,知AE⊥平面BCFE.过D 作DH∥AE交EF于H,则DH⊥平面BCFE.由此能够证明BD⊥EG.解:(Ⅰ)证明:∵AD∥EF,EF∥BC,∴AD∥BC.又∵BC=2AD,G是BC的中点,∴AD BG,∴四边形ADGB是平行四边形,∴AB∥DG.∵AB⊄平面DEG,DG⊂平面DEG,∴AB∥平面DEG.(Ⅱ)证明:∵EF⊥平面AEB,AE⊂平面AEB,∴EF⊥AE,又AE⊥EB,EB∩EF=E,EB,EF⊂平面BCFE,∴AE⊥平面BCFE.过D作DH∥AE交EF于H,则DH⊥平面BCFE.∵EG⊂平面BCFE,∴DH⊥EG.∵AD∥EF,DH∥AE,∴四边形AEHD是平行四边形,∴EH=AD=2,∴EH=BG=2,又EH∥BG,EH⊥BE,∴四边形BGHE为正方形,∴BH⊥EG,又BH∩DH=H,BH⊂平面BHD,DH⊂平面BHD,∴EG⊥平面BHD.∵BD⊂平面BHD,∴BD⊥EG.【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底面是菱形,AB=2,.(Ⅰ)求证:平面PAC;(Ⅱ)若,求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解析】(Ⅰ)根据菱形的条件,对角线,又根据平面,也能推出,这样就能证明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线面垂直,即平面;(Ⅱ)取中点,设,连结,,根据中位线平行,就将异面直线所成角转化成相交直线所成角,即即为所求角,根据平面几何的几何关系,求三边,然后根据余弦定理求角.试题解析:(Ⅰ)证明:因为平面,所以.在菱形中,,且,所以平面.(Ⅱ)解:取中点,设,连结,.在菱形中,是中点,所以.则即为与所成角。

高二期末立体几何(含答案)

高二期末立体几何(含答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并结合题意可知,选C项.
9.(5分)一梯形的直观图是一个如图所示的等腰梯形,且该梯形的面积为 ,则原梯形的面积为()
A.2B. C.2 D.4
【解析】选D.直观图为等腰梯形,若上底设为x,高设为y,则S直观图= y(x+2y+x)= ,而原梯形为直角梯形,其面积为S= ·2 y(x+2y+x)=2 × =4.
所以∠AOC=90°,即AO⊥OC,又AO⊥BD,OC∩BD=O,所以AO⊥平面BCD,又AO⊂平面ABD,所以平面ABD⊥平面CBD.
(2)因为M是AB的中点,所以A,B到平面MCD的距离相等,所以VA-MCD=VB-MCD= VA-BCD=
S△BCD·AO=8.
21.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正方形,PD⊥平面ABCD,PD=AB=2,E,F,G分别为PC,PD,BC的中点.
10.(2015·玉林模拟)如图,正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则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D.
【解析】选D.如图,连接BC1,A1C1,
∠A1BC1是异面直线A1B与AD1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设AB=a,AA1=2a,
所以A1B=C1B= a,A1C1= a,
因为PA⊄平面EFG,FH⊂平面EFG,
所以PA∥平面EFG.
方法二:因为E,F,G分别为PC,PD,BC的中点,
所以EF∥CD,EG∥PB.
因为CD∥AB,所以EF∥AB.
因为PB∩AB=B,EF∩EG=E,所以平面EFG∥平面PAB.
因为PA⊂平面PAB,所以PA∥平面EFG.

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其表面积为:A. 3a²B. 4a²C. 6a²D. 8a²答案:C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l、w、h,其体积为:A. lwhB. 2(lwh)C. l²wD. lw²答案:A3.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其体积为:A. πr²hB. 2πr²hC. πrhD. πr²答案:A二、填空题1. 一个球的体积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V = \frac{4}{3}πr^3 \)2. 圆锥的体积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V = \frac{1}{3}πr^2h \)3. 若一个棱锥的底面积为S,高为h,则其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V = \frac{1}{3}Sh \)三、计算题1. 已知一个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解: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 S_{表} = 4 \times \frac{\sqrt{3}}{4}a^2 = \sqrt{3}a^2 \)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V = \frac{1}{3} \times \frac{\sqrt{3}}{4}a^2 \times\frac{\sqrt{2}}{2}a = \frac{\sqrt{2}}{12}a^3 \)2.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解:圆柱的表面积为:\( S_{表} = 2πr^2 + 2πrh \)圆柱的体积为:\( V = πr^2h \)四、证明题1. 证明:在一个球面上,任意两个大圆的弦所成的角都是直角。

证明:设球面上的两个大圆为O₁O₂和O₃O₄,弦AB和CD分别位于这两个大圆上,连接O₁A、O₁B、O₂A、O₂B、O₃C、O₃D、O₄C、O₄D。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只有(填序号).①空间中的三点②空间中两条直线③一条直线和一个点④两条平行直线【答案】④.【解析】①选项中可确定1个或4个;②选项中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话就不能确定一个平面;③选项中点要在直线外才能确定一条直线.只有④是正确的.【考点】确定平面的几何要素.2.以正方体的任意4个顶点为顶点的几何形体有①空间四边形;②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③最多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答案】①②④【解析】①只要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连结而成的四边形都是空间四边形. ②从一个顶点出发与它的三个对角面的顶点连结所成的四棱锥符合条件.最多有四个直角四面体.由一个顶点和又该点出发的两条棱的端点及一个对角面的定点四点即可.所以③不成立. ④显然成立.故选①②④.【考点】1.空间图形的判断.2.空间中线面间的关系.3.右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原来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答案】4【解析】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图应为:其面积为:故答案为4.【考点】平面图形的直观图.4.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A、B、C、D为原正方体的顶点,则在原来的正方体中()A. B.C. AB与CD所成的角为D. AB与CD相交【答案】C【解析】将表面展开图还原为正方体,连接,∵∥,∴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连接,∵是正三角形,=,选C.【考点】1、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在△ABC 中,∠C =90°,∠B =30°,AC=1,M 为 AB 中点,将△ACM 沿 CM 折起,使 A、B 间的距离为,则 M 到面 ABC 的距离为()(A)(B)(C)1(D)【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AB=2,AM=MB=MC=1,BC=,由△AMC为等边三角形,取CM中点,则AD⊥CM,AD交BC于E,则AD=,DE=,CE=.折起后,由BC2=AC2+AB2,知∠BAC=90°,又cos∠ECA=,∴AE2=CA2+CE2-2CA•CEcos∠ECA=,于是AC2=AE2+CE2.∴∠AEC=90°.∵AD2=AE2+ED2,∴AE⊥平面BCM,即AE是三棱锥A-BCM的高,AE=。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四个条件中,能确定一个平面的只有(填序号).①空间中的三点②空间中两条直线③一条直线和一个点④两条平行直线【答案】④.【解析】①选项中可确定1个或4个;②选项中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话就不能确定一个平面;③选项中点要在直线外才能确定一条直线.只有④是正确的.【考点】确定平面的几何要素.2.在△ABC 中,∠C =90°,∠B =30°,AC=1,M 为 AB 中点,将△ACM 沿 CM 折起,使 A、B 间的距离为,则 M 到面 ABC 的距离为()(A)(B)(C)1(D)【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AB=2,AM=MB=MC=1,BC=,由△AMC为等边三角形,取CM中点,则AD⊥CM,AD交BC于E,则AD=,DE=,CE=.折起后,由BC2=AC2+AB2,知∠BAC=90°,又cos∠ECA=,∴AE2=CA2+CE2-2CA•CEcos∠ECA=,于是AC2=AE2+CE2.∴∠AEC=90°.∵AD2=AE2+ED2,∴AE⊥平面BCM,即AE是三棱锥A-BCM的高,AE=。

设点M到面ABC的距离为h,∵S△BCM =,∴由VA-BCM=VM-ABC,可得×=××1×h,∴h=。

故选A.【考点】折叠问题,体积、距离的计算。

点评:中档题,折叠问题,要特别注意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几何量。

本题利用“等体积法”,确定了所求距离。

3.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直角梯形,,,侧面为正三角形,,.如图所示.(1) 证明:平面;(2) 求四棱锥的体积.【答案】(1) 证明如下 (2)【解析】证明(1) 直角梯形的,,又,,∴.∴在△和△中,有,.∴且.∴.(2)设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为.结合几何体,可知.又,,于是,,解得.所以.【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锥体的体积公式点评:在立体几何中,常考的定理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所示,已知PD⊥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PD=AB,M是PA的中点,则二面角M-DC-A的大小为()A.B.C.D.【答案】C【解析】∵底面,∴而底面是正方形,∴∴面,则∴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是中点∴,即二面角的大小为,故选C2.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E、F分别是CC1、AD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和FD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答案】B【解析】略3.(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6分,第(2)小题8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矩形,平面,点在线段上,平面.(1)求证: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要证线与面垂直,即证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根据已知的线与面垂直,得到线性垂直,得证;(2)法一:根据前问所证,平面,易证底面是正方形,所以可以根据三垂线定理做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即设的交点为,过点作于点,连,易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直角三角形内求得角;法二:以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向量法,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计算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解:(1)证明:∵,∴.同理由,可证得.又,∴.(2)解法一:设的交点为,过点作于点,连易证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1)知为正方形,在中,,二面角的大小为解法二:分别以射线,,为轴,轴,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知,又,∴.故矩形为正方形,∴.∴.∴.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取,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所以.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由图知,则二面角的大小为【考点】1.线与面垂直的判定;2.二面角的计算;3.几何法与向量法求二面角.4.已知矩形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且,则棱锥的体积为.【答案】【解析】设,那么平面,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所以四棱锥的体积是.【考点】1.球与几何体;2.体积的计算5.(本小题12分)已知三棱柱中,底面,,,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3)求三棱锥A-BCB的体积.1【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解析】(1)欲证//平面,AB中点G,连DG,CG,只需证明是平行四边形,∥即可;(2)证明面面垂直采用证明线面垂直,通过证明因为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又因为,所以可证得;(3)转化顶点所求三棱锥的体积为,即可求得试题解析:(I)取AB中点G,连DG,CG,在三棱柱中,底面ABC ,是矩形.∵D,E分别为AB1,CC1的中点,∴,是平行四边形,∥∵GC平面ABC,平面ABC,∴DE//平面ABC .(II)三棱柱中,底面ABC,∴中点,又,∴(III)由(II)得,在,,【考点】1.证明线面平行;2.证明面面垂直;3.求体积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A.B.C.D.【答案】A【解析】由空间距离公式可知:【考点】空间两点间距离7.已知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且,给出下列结论: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答案】A【解析】若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平行,所以命题•错误;若两个平面平行,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平行或异面,所以命题‚错误;若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两条直线垂直,则这两个平面不一定垂直,所以命题ƒ错误;若两个平面垂直,则两个平面内的直线可能平行、垂直或异面,所以命题④错误;【考点】直线与直线、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命题判断.8.已知,,则的最小值.【答案】【解析】,因此当时取最小值【考点】空间向量模9.截一个几何体,各个截面都是圆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是A.圆柱B.圆锥C.球D.圆台【答案】C【解析】圆柱的截面可以是矩形,圆锥的截面可以是三角形,圆台的截面可以是梯形,值有球的截面都是圆,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截面图形.10.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图所示,为原正方体的顶点,则在原来的正方体中()A.B.C.与所成的角为D.与相交【答案】C【解析】把展开图还原为立体图形,如下图正方体,可见与是异面直线,它们甩成的角为60°.【考点】多面体的展开图,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1.在三棱锥中,已知,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答案】【解析】设中点为,由于,则点到点的距离相等,因此是三棱锥外接球的直径,由题意,是等边三角形,,所以,.【考点】几何体与外接球,球的表面积.【名师】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12.如图,在体积为2的三棱锥侧棱AB、AC、AD上分别取点E、F、G使,记O为三平面BCG、CDE、DBF的交点,则三棱锥的体积等于()A. B. C. D.【答案】D【解析】为了便于解析,可设三棱锥为正三棱锥,为正三棱锥的高;为正三棱锥有高,因为底面相同,则它们的体积比为高之比,已知三棱锥的体积为2,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由题意可知,且,所以由平行得到,所以,(面BCG所在的平面图如左下角简图),同理,,则,所以,那么,亦即,设,那么,则,而,所以,则,所以,所以,又,所以,(2),且,所以:(3),由(2)×(3)得到:代入到(1)得到:三棱锥的体积就是.【考点】1.简单几何体体积;2.三角形相似比的应用.【方法点晴】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比在求简单几何体体积中应用方面的内容,属于中高档题.根据题意可借助正三棱锥(或正四面体)模型来帮助思考,值得注意的是所求三棱锥体积的高与原三棱锥的高往往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当然这两个高的比值也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点,需要借助这两高与垂线之间的比值进行转换,在此过程中多次使用了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从而问题可得解决.13.如图,棱锥的底面是矩形,⊥平面,.(1)求证:BD⊥平面PAC;(2)求二面角P—CD—B的大小;(3)求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答案】(1)见解析;(2)450(3)【解析】(1)要证明BD⊥平面PAC,只需证BD垂直于平面PAC两条相交直线即可,由ABCD为正方形,可得BD⊥AC,易得PA⊥平面ABCD,可得BD⊥PA ,结论得证.(2)由PA⊥面ABCD可得AD为PD在平面ABCD的射影,又CD⊥AD,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 CD⊥PD,可得∠PDA为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易得∠PDA=450.(3)由,求得点C到平面PBD的距离试题解析:(1)在Rt△BAD中,AD=2,BD=,∴AB=2,ABCD为正方形,因此BD⊥AC.∵PA⊥平面ABCD,BDÌ平面ABCD,∴BD⊥PA .又∵PA∩AC=A∴BD⊥平面PAC.(2)由PA⊥面ABCD,知AD为PD在平面ABCD的射影,又CD⊥AD,∴CD⊥PD,知∠PDA为二面角P—CD—B的平面角.又∵PA=AD,∴∠PDA=450.(3)∵PA=AB=AD=2,∴PB=PD=BD=,设C到面PBD的距离为d,由,有,即,得【考点】线面垂直,二面角及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点睛】立体几何解答题的一般模式是首先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考虑使用综合几何方法进行证明),然后是与空间角有关的问题,综合几何方法和空间向量方法都可以,但使用综合几何方法要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作图中要伴随着相关的证明,对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使用空间向量方法就是求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按照空间角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也就是把几何问题完全代数化了,这种方法对运算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在解题中可根据情况灵活选用.14.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详见其解析;(2)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析】(1)首先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可得,然后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点的坐标,再由三点共线即可求出点坐标,最后计算并验证其是否为0即可得出所证的答案;(2)首先设出面的法向量为,然后由即可得出,又因为面的法向量,再由公式即可得出的值,进而得出点的坐标,即可得出所求的结果.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设且,即,则,∵,所以;…6分(2)结论: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理由如下: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解得或(舍),所以当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线线垂直的判定定理;2、空间向量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15.若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面积为的半圆面,则该圆锥的高为_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设圆锥母线为,底面圆的半径,圆锥侧面积,所以,又半圆面积,所以,,故,所以答案应填:.【考点】1、圆锥侧面展开图面积;2、圆锥轴截面性质.16.已知一个高度不限的直三棱柱,,点是侧棱上一点,过作平面截三棱柱得截面,给出下列结论:①是直角三角形;②是等边三角形;③四面体为在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其中有不可能成立的结论的个数是()A.0B.1C.2D.3【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在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在直三棱柱中,数形结合,作图求解,①和②找出一个例子即可证明其存在性,③需分类讨论,利用直三棱柱的性质以及底面三边长AB=4,BC=5,CA=6条件判断.如图,做直三棱柱ABC-A1B1C1,AB=4,BC=5,CA=6,(1)不妨取AD=6,AE=10,DE=8,则△ADE是直角三角形,①可能成立;(2)不妨令AD=AE=DE=a(a>6),则△ADE是等边三角形,②可能成立;(3)假设四面体APDE为在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当A为直角顶点时,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PA⊥底面ABC,则 E,D分别与C,B重合,此时,∠EAD不是直角,与假设矛盾,假设不成立,当P为直角顶点时,可得PD∥AB,PE∥AC,由等角定理知则∠EPD不可能是直角,与假设矛盾,假设不成立,当E或D点为直角顶点时,不妨选E为直角顶点,则DE⊥EP,DE⊥EA,EP∩EA═A,EP⊂平面,EA⊂平面,则平面与平面垂直,则直三棱柱中,可证∠ACB为二面角的平面角,∠ACB═90°,与题意矛盾,假设不成立.综上③错误.故选:C.【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17.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分别在棱上,且.(1)求三棱锥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2).【解析】(1)从图形可以看出,三棱锥中,平面,所以三棱锥的体积比较容易求,利用等积法即可求出三棱锥的体积;(2)连接,由条件知,所以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解三角形知.试题解析:(1)(2)连接,由条件知,所以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所以,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考点】1、三棱锥的体积;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等积法.18.若向量,,则A.B.C.D.【答案】D【解析】因为向量,,所以,排除B;,所以,应选D.,A错,如果则存在实数使,显然不成立,所以答案为D.【考点】向量的有关运算.19.在直三棱柱中,,,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B.C.D.【答案】C【解析】在直三棱柱中,,可以证得,因此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在中,,因此【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半圆柱与一个三棱锥组成的,其直观图如下: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A.【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21.教室内有一根直尺,无论怎样放置,在地面上总有这样的直线,它与直尺所在直线()A.垂直B.异面C.平行D.相交【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可以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直尺所在直线与地面垂直时,则地面上的所有直线都与直尺垂直,则底面上存在直线与直尺所在直线垂直;②当直尺所在直线若与地面不垂直时,则直尺所在的直线必在地面上有一条投影线,在平面中一定存在与此投影线垂直的直线,由三垂线定理知,与投影垂直的直线一定与此斜线垂直,则得到地面上总有直线与直尺所在的直线垂直.∴教室内有一直尺,无论怎样放置,在地面总有这样的直线与直尺所在直线垂直. 【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2. (2015秋•淮南期末)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答案】.【解析】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由此能求出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 解:∵正方体棱长为1,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R=,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体积V=()3=.故答案为:.【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23.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E 、F 分别是CC 1、AD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 和FD 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那么异面直线所成角就是,根据勾股定理,,,所以,故选B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角24.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3,BC=4,AA 1=4,AB=5,点D 是AB 的中点.(1)求证:AC ⊥BC 1;(2)求证:AC 1∥平面CDB 1. 【答案】见解析【解析】(1)利用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证明CC 1⊥AC ,利用AB 2=AC 2+BC 2,说明AC ⊥CB ,证明AC ⊥平面C 1CB 1B ,推出AC ⊥BC 1.(2)设CB 1∩BC 1=E ,说明E 为C 1B 的中点,说明AC 1∥DE ,然后证明AC 1∥平面CDB 1. 解:(1)∵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 ∴CC 1⊥平面ABC ,AC ⊂平面ABC , ∴CC 1⊥AC∵AC=3,BC=4,AB=5, ∴AB 2=AC 2+BC 2,∴AC ⊥CB 又C 1C∩CB=C ,∴AC ⊥平面C 1CB 1B ,又BC 1⊂平面C 1CB 1B , ∴AC ⊥BC 1(2)设CB1∩BC1=E,∵C1CBB1为平行四边形,∴E为C1B的中点又D为AB中点,∴AC1∥DEDE⊂平面CDB1,AC1⊄平面CDB1,∴AC1∥平面CDB1【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5.如图,在直三棱锥中,底面是正三角形,点是中点,.(1)求三棱锥的体积;(2)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由于平面为直棱柱的侧面,所以可以考虑变换顶点,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性质定理作,则面,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得其体积;(2)要证明线线垂直可考虑证线面平行,取的中点,连接,由于底面是正三角形,,可证得,在平面由平面几何的知识可证得,所以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得.试题解析:(1)过作,直三棱柱中面,,面,是高,(2)取的中点,连接底面是正三角形,矩形中,,中面.【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及棱锥的体积.26.如图,四边形和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分别为的中点,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答案】,【解析】由两两垂直,分别以所在的直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所以,其中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所以;又向量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又,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考点】空间向量的运算及空间角的求解.27.平行六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侧棱的长为2,且,则的长为 .【答案】【解析】由题意得,在平行六面体中,因为,,,且,所以,所以.【考点】空间向量的运算.28.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B1C和C1D与底面A1B1C1D1所成的角分别为60°和45°,则异面直线B1C和C1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长方体的高为1,根据B1C和C1D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0和450,分别求出各线段的长,将C1D平移到B1A,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AB1C为异面直线B1C和DC1所成角,利用余弦定理求出此角即可.解:设长方体的高为1,连接B1A、B1C、AC∵B1C和C1D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0和450,∴∠B1CB=60°,∠C1DC=45°∴C1D=,B1C=,BC=,CD=1则AC=∵C1D∥B1A∴∠AB1C为异面直线B1C和DC1所成角由余弦定理可得cos∠AB1C=故选A【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29.已知一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2的半圆,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答案】【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解得,根据勾股定理,圆锥的高等于,所以圆锥的体积.【考点】旋转体的体积30.已知A、B、C三点不共线,若点M与A、B、C四点共面, 对平面ABC外一点O,给出下列表达式:其中x,y是实数,则【答案】【解析】A、B、C三点不共线,点M与A、B、C四点共面,则对平面ABC外一点O,满足,所以,所以【考点】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31.在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测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下列命题中:CD若a、b共线则a、b所在的直线平行;@若a、b所在的直线是异面直线,则a、b一定不共面;@若a、b、c三向量两两共面,则a、b、c三向量一定也共面;@已知三向量a、b、c,则空间任意一个向量p总可以唯一表示为p=a+yb+zc,, y, z R.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B. 1C. 2D. 32. 若三点共线为空间任意一点且则的值为()A. lB.C.D.3. 设,且,则等千()A. B. 9 C. D4. 已知a=(2, —1, 3) , b= C—1, 4, —2) , c= (7, 5, 入),若a、b、c三向量共面,则实数入等千()A. B. C.5.如图1,空间四边形的四条边及对角线长都是,点分别是的中点则等千()D.A.C...BD6. 若a、b均为非零向量,则是a与b共线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7. 已知点0是LABC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 = • = • '则点0是LABC的()A. 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B.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C. 三条中线的交点8. 已知a+b+c=O,al =2, bl =3,A. 30°B. 45°D.三条高的交点l e = , 则向量a与b之间的夹角为()C. 60°D. 以上都不对9. 已知, ' ,点Q在直线OP上运动,则当取得最小值时,点Q的坐标为()A.B.10. 给出下列命题:CD已知,则C. D.@为空间四点若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共面;@已知则与任何向量都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若共线则所在直线或者平行或者重合.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C. 3A.1B.2D.4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已知LABC的三个顶点为A(3, 3, 2) , B (4, —3, 7) , C (0, 5, 1) , 则BC边上的中线长为12. 已知三点不共线为平面外一点若由向量确定的点与共面,那么13. 已知a,b,c是空间两两垂直且长度相等的基底,m=a+b,n=b-c,则m,n的夹角为14. 在空间四边形ABC D中,AC和B D为对角线G为L:.ABC的重心,E是B D上一点BE=3E D, 以{, , }为基底,则=15.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l,乙ACD=90, 将它沿对角线AC折起,使AB与CD成60角,则B,D两点间的距离为16. 如图二面角a-t -B的棱上有A,B两点直线AC,B D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且都垂直千AB,已知AB=4,AC=6, B D=8, C D= ,二面角Q—t—B的大小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70分),17. C lo分)设试问是否存在实数,使成立?如果存在,求出;如果不存在,请写出证明.18. (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 D是正方形,侧棱底面ABC D,, 是PC的中点,作交PB千点F.(1)证明PAIi平面EDB:(2)证明PB上平面E F D:(3)求二面角的大小.、、、、、、、、.、19. (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lBlCl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乙ACB=90°.侧棱AA1=2, D. E 分别是CCl与AlB的中点点E在平面ABO上的射影是DAB D的重心G.(1)求AlB与平面ABO所成角的大小.(2)求Al到平面ABO的距离1) 20. 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lBlCl中,AB上AC,顶点Al在底面ABC上的射影恰为点B,且AB=AC=A1B=2.2)求棱AA1与BC所成角的大小;在棱BlCl上确定一点P,使AP=, 并求出二面角P—AB—Al的平面角的余弦值A1C1B21. (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lBlCl中AB上AC,D.E分别为AAl.B lC的中点DEl_平面BCCl.C I)证明:A B=ACC II)设二面角A-BD-C为60°,求B1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的大小c,22. (12分)P是平面ABC D外的点四边形ABC D是平行四边形,AP= (-1, 2, -1)(1)求证:PA 平面ABC D.(2)对千向量,定义一种运算:,试计算的绝对值;说明其与几何体P—ABC D的体积关系,并由此猜想向量这种运算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几何体P-ABC D叫四棱锥,锥体体积公式:V= ) .一、选 1 2 择题(本大题土2上、10小题,每3 4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2)参考答案5 6 7 8 9 10小题5/刀\.让,/、50分)题号答案D D D A B C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1. (0, ,) 12. 0 13. 1, —3 14. 90° l厮—15。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个球的Л体积为,则此球的表面积为.【答案】【解析】因为球的体积公式:,所以=所以R=1,由表面积公式S=4=2.已知球的半径为2,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分别截球面得两个圆.若两圆的公共弦长为2,则两圆的圆心距等于()A.1B.C.D.2【答案】C【解析】略3.已知长方体中,,点在棱上移动,当时,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答案】【解析】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所以.【考点】线面角4.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AB=6,BC=,则棱锥O-AB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矩形外接圆的直径为对角线长。

棱锥的体积为【考点】棱锥外接球问题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左视图为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得其还原图是半个圆锥,由题可得其底面圆半径为1,母线长为3,所以其体积为。

故选A。

【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

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四边形是直角梯形,,,平面,,点、、分别是、、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Ⅰ)先证明平面∥平面,由面面平行可得线面平行;(Ⅱ)建立直角坐标系,由空间微量公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Ⅰ)证明:∵点、、分别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Ⅱ)解:根据条件,直线,,两两垂直,分别以直线,,为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设分别是平面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即,.不妨取,得.∴.∵二面角是锐角,∴二面角的余弦值是.【考点】1.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向量的应用.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已知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则()A.B.C.D.【答案】B【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为边长为和的长方形,顶点在底面上的摄影是左前方的顶点,所以有,解得,故选B.【考点】根据所给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求其体积及其他量.8.如图,三棱柱中,侧棱平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分别是的中点.(Ⅰ)求证:平面;(Ⅱ)求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Ⅰ)本题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由勾股定理证明;另外平面即可;(Ⅱ)过程为作---证---算.根据二面角的定义找到角,注意不要忽略了证明的过程.试题解析:(Ⅰ)证明:由条件知平面,令,经计算得,即,又因为平面;(Ⅱ)过作,连结由已知得平面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经计算得,【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二面角;9.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内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B.C.D.【答案】B【解析】设该棱柱各棱长为a,底面中心为O,则A1O平面ABC.在三角形A1AO中,可得.设AB中点为D,可证,AD A1D.在直角三角形ADA1中,AA1=a,AD=,解得,.故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故选B.10.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考点】圆锥体积11.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①AC⊥BE;②EF∥平面ABCD;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④的面积与的面积相等,A.4B.3C.2D.1【答案】B【解析】①中AC⊥BE,由题意及图形知,AC⊥面DD1B1B,故可得出AC⊥BE,此命题正确;②EF∥平面ABCD,由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底面平行,EF在其一面上,故EF与平面ABCD无公共点,故有EF∥平面ABCD,此命题正确;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由几何体的性质及图形知,三角形BEF的面积是定值,A点到面DD1B1B距离是定值,故可得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此命题正确;④由图形可以看出,B到线段EF的距离与A到EF的距离不相等,故△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不正确【考点】1.正方体的结构特点;2.空间线面垂直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2.设为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为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与相交且不垂直,则与一定不垂直.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答案】①③【解析】②中两平面平行或垂直;④中两直线可能相交,平行或异面,可能出现异面直线垂直的情况;①③由线面垂直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可知结论正确【考点】空间线面垂直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3.一个的长方体能装卸8个半径为1的小球和一个半径为2的大球,则的最小值为()A.B.C.D.8【答案】B【解析】在的面上放4个小球,在在上面放一个大球,4个小球每个都与相邻两个相切,大球与四个小球都相切,记4个小球的球心依次为,大球球心为,则为正四棱锥,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3,其高为,对应上面再放4个小球,因此的最小值为,故选B.【考点】长方体与球.14.如图,在四面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当,且时,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面面垂直应证线面垂直,首先根据图形分析需要证明面即可说明平面平面;(2)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底面上的高,由(1)很容易可以得到高为,由此可以计算三棱锥的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中,分别是的中点,.,.中,,是的中点,.,面,平面平面;(2)解:,是的中点,,,,∴平面,,,,,,.【考点】空间几何体的垂直、平行、体积问题.15.如图,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菱形,,,.(1)求证:;(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用几何法证明线线垂直的主要思路是证明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所以首先根据所给的条件能够确定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取的中点,连接,最后证明平面;(2)根据上一问的结论,根据勾股定理,证明,从而可以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公式求解.试题解析:(1)证明:取的中点,连接.∵,∴又四边形是菱形,且,∴是等边三角形,∴又,∴,又,∴(2)由,,易求得,,∴,以为坐标原点,以,,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坐标系,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考点】1.线与线的位置关系;2.二面角.16.如图,在正三棱锥中,.分别为棱.的中点,并且,若侧棱长,则正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推出MN⊥平面SAC,即SB⊥平面SAC,∠ASB=∠BSC=∠ASC=90°,将此三棱锥补成正方体,则它们有相同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求出直径即可求出球的体积.∵M,N分别为棱SC,BC的中点,∴MN∥SB,∵三棱锥S-ABC为正棱锥,∴SB⊥AC(对棱互相垂直)∴MN⊥AC,又∵MN⊥AM,而AM∩AC=A,∴MN⊥平面SAC,∴SB⊥平面SAC ∴∠ASB=∠BSC=∠ASC=90°以SA,SB,SC为从同一定点S出发的正方体三条棱,将此三棱锥补成以正方体,则它们有相同的外接球,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考点】球的体积与表面积【方法点睛】一般地,若一个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其长度分别为,则就可以将这个三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于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就是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直径.设其外接球的半径为,则有.17.如图,在三棱锥中,△和△都为正三角形且,,,,分别是棱,,的中点,为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的大小;(2)求证:直线平面.【答案】(1);(2)见解析.【解析】(1)通过构造中位线,得到,即为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由已知数据求之即可;(2)要证平面,可在平面中构造一条直线与平行即可,连接交于点,连接,证明即可.试题解析:(1)∵,分别是,的中点,∴,∴为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在△中,可求,,,故,即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是.(2)连接交于点,连接,∵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的重心,∴.∵为的中点,为的中点,∴,∴,∴,∵面,面,∴面.【考点】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线线、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18.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lD1的棱长为a,动点M、N、Q分别在线段上,当三棱锥Q-BMN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时,三棱锥Q-BMN的正视图面积等于()A.B.C.D.【答案】B【解析】由俯视图可知为的中点,与重合,与点重合.所以此时三棱锥的正视图为三角形,其面积为.故B正确.【考点】三视图.【思路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视图,属于中档题.应先根据三棱锥的俯视图确定四点的位置,还原出三棱锥的立体图,根据其立体图可得其正视图,从而可求得正视图的面积.1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底面,,是的中点.则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答案】【解析】设底面边长为1,取中点,连接,,所以底面,那么为与底面所成的角,,,所以.【考点】线面角【思路点睛】主要考察了线面角的求法,属于基础题型,根据线面角的定义,线与射影所成角,所以此题的关键是求在平面内的射影,所以根据底面,取中点,得底面,再连接,为与底面所成的角,根据正切公式求解.20.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的中点.(1)证明:;(2)证明:平面;(3)(限理科生做,文科生不做)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解析】(1)证明异面直线垂直,一般的思路是证明线面垂直,线在面内,所以线线垂直的思路,所以根据条件转化为先证明平面,而要证明平面,得先证明,条件所给,易证;(2)证明线面垂直的思路是证明线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根据上一问已证明,所以只需再证明,根据条件需证明,问题会迎刃而解;(3)由题可知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那就可以写出各点的坐标,并分别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与,利用公式,并观察是钝二面角.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又面,面,.(2)证明:,是等边三角形,,又是的中点,,又由(1)可知,面(3)解:由题可知两两垂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设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即取则,即设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即取则即,由图可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证明;2.二面角;3.向量法.21.如图,已知圆柱的高为,是圆柱的三条母线,是底面圆的直径,.(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正切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先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关点的坐标,通过证明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垂直进行证明;(2)先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求出其二面角的余弦值,再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求解.试题解析:由是直径,可知,故由可得:,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1)由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又平面平面(2)由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二面角为,则所以二面角的正切值为.【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2.二面角;3.空间向量在立体中的应用.22.(2015秋•黄冈校级期末)如图,△ADP为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平面PAD⊥平面ABCD.M为平面ABCD内的一动点,且满足MP=MC.则点M在正方形ABCD内的轨迹为(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A. B. C. D.【答案】A【解析】在空间中,过线段PC中点,且垂直线段PC的平面上的点到P,C两点的距离相等,此平面与平面ABCD相交,两平面有一条公共直线.解:在空间中,存在过线段PC中点且垂直线段PC的平面,平面上点到P,C两点的距离相等,记此平面为α,平面α与平面ABCD有一个公共点D,则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取特殊点B,可排除选项B,故选A.【考点】轨迹方程.23.(2015秋•内江期末)若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则该几何体不可能是()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答案】B【解析】圆柱的正视图可能是矩形,可能是圆,不可能是三角形.解:圆锥的正视图有可能是三角形,圆柱的正视图可能是矩形,可能是圆,不可能是三角形,棱锥的正视图有可能是三角形,三棱柱放倒时正视图是三角形,∴在圆锥、圆柱、棱锥、棱柱中,正视图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一定不是圆柱.故选:B.【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24.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下列命题:①若,,则;②若,,,则;③若是两条异面直线,,,,则;④若,,,,则.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B.C.D.【答案】B【解析】①不正确,还可能;②正确,,,又,;③不正确,还可能相交;④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④正确.综上可得②④正确.故B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位置关系.25.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E、F、G、H分别是AB、AC、PC、BC的中点,且PA=PB,AC=BC.(Ⅰ)证明:AB⊥PC;(Ⅱ)证明:平面PAB∥平面FGH.【答案】见解析【解析】(Ⅰ)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明AB⊥面PEC,即可证明:AB⊥PC;(Ⅱ)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PAB∥平面FGH.解:(Ⅰ)证明:连接EC,则EC⊥AB又∵PA=PB,∴AB⊥PE,∴AB⊥面PEC,∵BC⊂面PEC,∴AB⊥PC(Ⅱ)连结FH,交于EC于O,连接GO,则FH∥AB在△PEC中,GO∥PE,∵PE∩AB=E,GO∩FH=O∴平面PAB∥平面FGH【考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26.以正方体的顶点D为坐标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与共线的向量的坐标可以是()A.B.C.D.【答案】D【解析】不妨令正方体的边长为1,则由图可知.,与共线的向量的坐标为.故D正确.【考点】空间向量共线问题.2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C⊥底面ABCD,ABCD是直角梯形,AB⊥AD,AB∥CD,AB=" 2AD" ="2CD" =2.E是PB的中点.(I)求证;平面EAC⊥平面PBC;(II)若二面角P-AC-E的余弦值为,求直线PA与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I)证明见解析;(II).【解析】对于问题(I),可以先证明平面,再证明,然后即可证明所需结论;对于问题(II),首先建立以为坐标原点的空间坐标系,然后再求出相应点的坐标,再由题设条件求出的长以及平面的法向量,最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就可以得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试题解析:(I),,,,,错误!未指定书签。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立体几何基础题题目: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三个维度的乘积来计算,即体积V = a × b × c。

答案:V = abc。

试题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目: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 0, 0),点B(0, 1, 0),点C(0, 0,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向量叉乘来求解。

设向量AB = (-1, 1, 0),向量AC = (-1, 0, 1),向量AB与向量AC 的叉乘结果为向量AB × AC = (1, -1, 1)。

该向量的模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倍。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试题三: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锥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1/3)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1/3)πr²h。

试题四: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目: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求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4πR²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4/3)πR³来计算。

答案:球体的表面积A = 4πR²,球体的体积V = (4/3)πR³。

试题五:旋转体的体积题目: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体积。

解析: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πr²h。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几何体的计算涉及体积、面积和表面积等概念,这些计算在数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试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综合试题答案及解析1.以正方体的任意4个顶点为顶点的几何形体有①空间四边形;②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③最多三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④有三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答案】①②④【解析】①只要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四个点连结而成的四边形都是空间四边形. ②从一个顶点出发与它的三个对角面的顶点连结所成的四棱锥符合条件.最多有四个直角四面体.由一个顶点和又该点出发的两条棱的端点及一个对角面的定点四点即可.所以③不成立. ④显然成立.故选①②④.【考点】1.空间图形的判断.2.空间中线面间的关系.2.下列关于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B.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相同C.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D.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答案】B【解析】选项.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正确;选项.斜二测画法的规则中,已知图形中平行于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平行于轴的线段的平行性和长度都不变.故几何体的直观图的长、宽、高与其几何体的长、宽、高的比例不相同;选项.水平放置的矩形的直观图是平行四边形,正确;选项.水平放置的圆的直观图是椭圆,正确.故选【考点】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3.如图,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O是底面中心,A1O⊥底面ABCD,AB=AA1=.(1)证明:平面A1BD∥平面CD1B1;(2)求三棱柱ABD-A1B1D1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解析】(1)设线段的中点为,易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又,,,所以平面平面;(2)因为平面,所以是三棱柱的高,所以三棱柱的体积,通过计算即可得出三棱柱的体积.试题解析:(1) 设线段的中点为.和是棱柱的对应棱同理,和是棱柱的对应棱且且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2)平面是三棱柱的高在正方形中,.在中,,三棱柱的体积.所以,三棱柱的体积.【考点】1.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棱柱的体积.4.如图所示,三棱柱A1B1C1—ABC的三视图中,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是全等的矩形,俯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M是A1B1的中点.(1)求证:B1C∥平面AC1M;(2)求证:平面AC1M⊥平面AA1B1B.【答案】 (1)由三视图可知三棱柱A1B1C1—ABC为直三棱柱,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连结A1C,设A1C∩AC1=O,连结MO,由题意可知,得到MO∥B1C,进一步得到B1C∥平面AC1M.(2)利用已知得到C1M⊥A1B1,根据平面A1B1C1⊥平面AA1B1B,得到C1M⊥平面AA1B1B,达到证明目的:平面AC1M⊥平面AA1B1B.【解析】思路分析:首先,由三视图可知三棱柱A1B1C1—ABC为直三棱柱,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4高中数学必修2 立体几何考题13. 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问:(1) AM 和 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 D 1B 和 CC 1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析:(1)由于 M 、N 分别是 A 1B 1 和 B 1C 1 的中点,可证明 MN ∥AC ,因此 AM 与 CN 不是异面直线.(2)由空间图形可感知 D 1B 和 CC 1 为异面直线的可能性较大,判断的方法可用反证法.探究拓展:解决这类开放型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即由条件入手,经过推理、演算、变形等),如第(1)问,还有假设法,特例法,有时证明两直线异面用直线法较难说明问题, 这时可用反证法,即假设两直线共面,由这个假设出发,来推证错误,从而否定假设,则两直线是异面的.解:(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 D 1D 綊 C 1C ,∴A 1A 綊 C 1C ,∴四边形 A 1ACC 1 为平行四边形.∴A 1A ∥AC ,得到 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 AM 和 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假设 D 1B 与 CC 1 在同一个平面 CC 1D 1 内,则 B ∈平面 CC 1D 1,C ∈平面 CC 1D 1.∴BC ⊂平面 CC 1D 1,这与在正方体中 BC ⊥平面 CC 1D 1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 D 1B 与 CC 1 是异面直线.14. 如下图所示,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为 AB 的中点,N 为 BB 1 的中点,O 为面 BCC 1B 1 的中心.(1) 过 O 作一直线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只写作法,不必证明);(2) 求 PQ 的长(不必证明).解析:(1)由 ON ∥AD 知,AD 与 ON 确定一个平面 α.又 O 、C 、M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β(如下图所示).∵三个平面 α,β 和 ABCD 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 OP 、CM 、DA ,其中交线 DA 与交线 CM 不平行且共面.∴DA 与 CM 必相交,记交点为 Q .∴OQ 是 α 与 β 的交线.连结 OQ 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故 OPQ 即为所作的直线.(2)解三角形 APQ 可得 PQ = . 15.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BC =B 1B =a ,∠ABC =90°,D 、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解析:(1)由于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所以∠A1AC1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又AB=BC=B1B=a,∠ABC=90°,所以A1C1=2a,tan∠A1AC1=2,即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2)证明: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CC1A1中,过点E 作AA1的平行线MM1分别交AC、A1C1于点M、M1,连结BM,B1M1,则BB1綊MM1.又D、E 分别是BB1、MM1的中点,可得DE 綊B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由条件AB=BC 得BM⊥AC,所以BM⊥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解法二:如图,延长C1D、CB 交于点F,连结AF,由条件易证D是C1F 的中点,B 是CF 的中点,又E 是AC1的中点,所以DE∥AF.在△ACF 中,由AB=BC=BF 知AF⊥A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所以AF⊥AA1,故AF⊥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由(2)知线段DE 的长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由于AB=BC=a,∠ABC=90°,2a.所以DE=2反思归纳: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指与两条异面直线既垂直又相交的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惟一的,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证明一直线是某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可以分别证明这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本题的思路是证明这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而这一平面与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M 分别是BD1,AA1的中点.(1)求证: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2)求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A1与BD1的距离.解析:(1)证明:∵O 是BD1的中点,∴O 是正方体的中心,∴OA=OA 1,又M 为AA1的中点,即OM 是线段AA1的垂直平分线,故OM⊥AA1.连结MD1、BM,则可得MB=MD1.同理由点O 为BD1的中点知MO⊥BD1,即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33333 2(2)由于AA1∥BB1,所以∠B1BD1就是异面直线AA1和BD1所成的角.在Rt△BB1D1中,设BB1=1,则BD1=3,所以cos∠B1BD1=,故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3)由(1)知,所求距离即为线段MO 的长,1 a由于OA=AC1=a,AM=,且OM⊥AM,所以OM=a.2 2 2 2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C1F,求证:EF∥ABCD.证明:解法一:分别过E、F 作EM⊥AB 于M,FN⊥BC 于N,连结MN.∵BB1⊥平面ABCD,∴BB1⊥AB,BB1⊥BC,∴EM∥BB1,FN∥BB1,∴EM∥FN.又B1E=C1F,∴EM=FN,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MN,又MN 在平面ABCD 中,所以EF∥平面ABCD.解法二:过E 作EG∥AB 交BB1于G,B1E B1G连结GF,则1=1,B A B B∵B1E=C1F,B1A=C1B,C1F B1G∴1=1,∴FG∥B1C1∥BC.C B B B又EG∩FG=G,AB∩BC=B,∴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平面EFG,∴EF∥平面ABCD.14.如下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过BD 作与PA 平行的平面,交侧棱PC 于点E,又作DF⊥PB,交PB 于点F.(1)求证:点E 是PC 的中点;(2)求证:PB⊥平面EFD.证明:(1)连结AC,交BD 于O,则O 为AC 的中点,连结EO.∵PA∥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OE,∴PA∥OE.∴点E 是PC 的中点;(2)∵PD⊥底面ABCD 且DC⊂底面ABCD,∴PD⊥DC,△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DE⊥PC,①又由PD⊥平面ABCD,得PD⊥BC.∵底面ABCD 是正方形,CD⊥BC,∴BC⊥平面PDC.而DE⊂平面PDC.∴BC⊥DE.②由①和②推得DE⊥平面PBC.而PB⊂平面PBC,22AB6 3∴DE⊥PB,又DF⊥PB 且DE∩DF=D,所以PB⊥平面EFD.15.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 在l1上,C在l2上,AM=MB=MN.(1)求证AC⊥NB;(2)若∠ACB=60°,求NB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证明:(1)如图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 且AN⊥NB.又AN 为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AC⊥NB.(2)∵Rt△CNA≌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BH,∠NBH 为N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Rt△NHB 中,3HB 3ABcos∠NBH=NB==.16.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CD,AD⊥BD,点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在△ABD 中,∵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所以EF∥AD.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直线EF∥平面ACD. (2)在△ABD 中,∵AD⊥BD,EF∥AD,∴EF⊥BD.在△BCD 中,∵CD=CB,F 为BD 的中点,∴CF⊥BD.∵EF⊂平面EFC,CF⊂平面EFC,EF 与CF 交于点F,∴BD⊥平面EFC.又∵BD⊂平面BCD,∴平面EFC⊥平面BCD.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2AB.(1)求证:平面PAC⊥平面PBD;(2)求二面角B-PC-D 的余弦值.5 6 解析:(1)证明:∵PA ⊥平面 ABCD ,∴PA ⊥BD .∵ABCD 为正方形,∴AC ⊥BD .∴BD ⊥平面 PAC ,又 BD 在平面 BPD 内,∴平面 PAC ⊥平面 BPD . (2)在平面 BCP 内作 BN ⊥PC ,垂足为 N ,连结 DN ,∵Rt △PBC ≌Rt △PDC ,由 BN ⊥PC 得 DN ⊥PC ;∴∠BND 为二面角 B -PC -D 的平面角,在△BND 中,BN =DN = a ,BD = 2a , 5 5 a 2+ a 2-2a 2 6 6 ∴cos ∠BND = 5 a 2 31 =- . 5 14. 如图,已知 ABCD -A 1B 1C 1D 1 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点 E 在 AA 1 上,点 F 在 CC 1 上,G 在 BB 1 上,且 AE =FC 1=B 1G =1,H 是 B 1C 1 的中点.(1) 求证:E 、B 、F 、D 1 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证明:(1)连结 FG .∵AE =B 1G =1,∴BG =A 1E =2,∴BG 綊 A 1E ,∴A 1G 綊 BE .∵C 1F 綊 B 1G ,∴四边形 C 1FGB 1 是平行四边形.∴FG 綊 C 1B 1 綊 D 1A 1,∴四边形 A 1GFD 1 是平行四边形.∴A 1G 綊 D 1F ,∴D 1F 綊 EB ,故 E 、B 、F 、D 1 四点共面. 3 (2) ∵H 是 B 1C 1 的中点,∴B 1H = . 2 又 B 1G =1,∴ B 1G 3 = . B 1H 2 FC 2 又 = ,且∠FCB =∠GB 1H =90°, BC 3∴△B 1HG ∽△CBF ,∴∠B 1GH =∠CFB =∠FBG ,∴HG ∥FB .又由(1)知 A 1G ∥BE ,且 HG ∩A 1G =G ,FB ∩BE =B ,∴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15. 在三棱锥 P -ABC 中,PA ⊥面 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为 BC 、AC 的中点,设 AB =PA =2.(1) 求证:平面 PBE ⊥平面 PAC ;(2) 如何在 BC 上找一点 F ,使 AD ∥平面 PEF ,请说明理由;(3) 对于(2)中的点 F ,求三棱锥 B -P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PA ⊥面 ABC ,BE ⊂面 ABC ,∴PA ⊥BE .∵△ABC 是正三角形,E 为 AC 的中点,∴BE ⊥AC ,又 PA 与 AC 相交,∴BE ⊥平面 PAC ,∴平面 PBE ⊥平面 PAC .(2) 解:取 DC 的中点 F ,则点 F 即为所求., 3 3 6 2 2 3 3 3∵E ,F 分别是 AC ,DC 的中点,∴EF ∥AD ,又 AD ✪平面 PEF ,EF ⊂平面 PEF ,∴AD ∥平面 PEF . 1 1 1 3 (3) 解 :V B -PEF =V P -BEF = S △BEF ·PA = × × × ×2= . 3 3 2 2 2 416.(2009·天津,19)如图所示,在五面体 ABCDEF 中,FA ⊥平面 ABCD ,AD ∥BC ∥FE , 1 AB ⊥AD ,M 为 CE 的中点,AF =AB =BC =FE = AD . 2(1) 求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2) 求证:平面 AMD ⊥平面 CDE ;(3) 求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解答:(1)解:由题设知,BF ∥CE ,所以∠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F与 DE 所成的角.设 P 为 AD 的中点,连结 EP ,PC .因为 FE 綊 AP ,所以 FA綊 EP .同理,A B 綊 PC .又 FA ⊥平面 ABCD ,所以 EP ⊥平面 ABCD .而 PC ,AD都在平面ABCD 内,故EP ⊥PC ,E 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A =a则 EP =PC =PD =a ,CD =DE =EC = 故∠CED =60°.2a .所以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2) 证明:因为 DC =DE 且 M 为 CE 的中点,所以 DM ⊥CE .连结 MP ,则 MP ⊥CE .又MP ∩DM =M ,故 CE ⊥平面 AMD .而 CE ⊂平面 CDE ,所以平面 AMD ⊥平面 CDE .(3) 设 Q 为 CD 的中点,连结 PQ ,EQ .因为 CE =DE ,所以 EQ ⊥CD .因为 PC =PD ,所以 PQ ⊥CD ,故∠EQP 为二面角 A -CD -E 的平面角.由(1)可得,EP ⊥PQ ,EQ = a ,PQ = a . PQ 于是在 Rt △EPQ 中,cos ∠EQP = = .EQ 3 所以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为 . 13.(2009·重庆)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AB ⊥AD ,AD ⊥DC ,PA ⊥底面 ABCD ,PA 1 1 =AD =DC = AB =1,M 为 PC 的中点,N 点在 AB 上且 AN = NB .2 3(1) 求证:MN ∥平面 PAD ;(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过点 M 作 ME ∥CD 交 PD 于 E 点,连结 AE . 1 ∵AN = NB , 3 1 1 ∴AN = AB = DC =EM .4 2又 EM ∥DC ∥AB ,∴EM 綊 AN ,∴AEMN 为平行四边形,∴MN ∥AE ,∴MN ∥平面 PAD .(2)解:过 N 点作 NQ ∥AP 交 BP 于点 Q ,NF ⊥CB 于点 F .连结 QF ,过 N 点作 NH ⊥QF 于 H ,连结 MH ,易知 QN ⊥面 ABCD ,∴QN ⊥BC ,而 NF ⊥BC ,∴BC ⊥面 QNF ,∵BC ⊥NH ,而 NH ⊥QF ,∴NH ⊥平面 PBC ,∴∠NMH 为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2 2 6 2 2 10 10 5 2 10 53 3 通过计算可得 MN =AE = ,QN = ,NF = 2,4 4 QN ·NF ON ·NF ∴NH = = = ,QF QN 2+NF 2 4 NH 3 ∴sin ∠NMH = = ,∴∠NMH =60°,MN 2∴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为 60°.14.(2009·广西柳州三模)如图所示,已知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D ⊥BD , AD =BD =a ,E 是 CC 1 的中点,A 1D ⊥BE .(1) 求证:A 1D ⊥平面 BDE ;(2) 求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解析:(1)证明:在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平面 ABCD ,∴AA 1⊥BD .又∵BD ⊥AD ,∴BD ⊥平面 ADD 1A 1,即 BD ⊥A 1D .又∵A 1D ⊥BE 且 BE ∩BD =B ,∴A 1D ⊥平面 BDE .(2)解:如图,连 B 1C ,则 B 1C ⊥BE ,易证 Rt △BCE ∽Rt △B 1BC ,CE BC ∴ = 1 ,又∵E 为 CC 1 中点, BC ∴BC 2 B B 1BB 21.BB 1= = 22BC = 2a .取 CD 中点 M ,连结 BM ,则 BM ⊥平面 CC 1D 1C ,作 MN ⊥DE 于 N ,连 NB ,由三垂线定理知:BN ⊥DE ,则∠BNM 是二面角 B -DE -C 的平面角. BD ·BC 在 Rt △BDC 中,BM = DC = a , Rt △CED 中,易求得 MN = a , BM Rt △BMN 中,tan ∠BNM = = 5, MN则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为 arctan 5.15.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E 为 AB 的中点.(1) 求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 求证: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 求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解析:(1)连结 A 1D ,则由 A 1D ∥B 1C 知,B 1C 与 DE 所成的角即为 A 1D 与 DE 所成的角. 连结 A 1E ,由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可设其棱长为 a ,则 A 1D = ∴cos ∠A 1DEA 1D 2+DE 2-A 1E 2 2a ,A 1E =DE = a , = 2·A 1D ·DE = . 10∴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5. (2)证明取 B 1C 的中点 F ,B 1D 的中点 G ,连结 BF ,EG ,GF .∵CD ⊥平面 BCC 1B 1,3 3 33 = 且 BF ⊂平面 BCC 1B 1,∴DC ⊥BF .又∵BF ⊥B 1C ,CD ∩B 1C =C ,∴BF ⊥平面 B 1CD . 1 1 又 ∵GF 綊 CD ,BE 綊 CD ,2 2∴GF 綊 BE ,∴四边形 BFGE 是平行四边形,∴BF ∥GE ,∴GE ⊥平面 B 1CD .∵GE ⊂平面 EB 1D ,∴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连结 EF .∵CD ⊥B 1C ,GF ∥CD ,∴GF ⊥B 1C .又∵GE ⊥平面 B 1CD ,∴EF ⊥B 1C ,∴∠EFG 是二面角 E -B 1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在△EFG 中,1 GF = a ,EF = a ,2 2 FG ∴cos ∠EFG =EF = , 3∴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为 3 . 16.(2009·全国Ⅱ,18)如图所示,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AC ,D 、E 分别为 AA 1、 B 1C 的中点,DE ⊥平面 BCC 1.(1) 求证:AB =AC ;(2)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取 BC 中点 F ,连结 EF , 1则 EF 綊 2B 1B ,从而 EF 綊 DA . 连结 AF ,则 AD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AF ∥DE .又 DE ⊥平面 BCC 1,故 AF ⊥平面 BCC 1,从而 AF ⊥BC ,即 AF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AC .(2)解:作 AG ⊥BD ,垂足为 G ,连结 CG .由三垂线定理知 CG ⊥BD ,故∠AGC 为二面 2 角 A -BD -C 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 =60°.设 AC =2,则 AG = .又 AB =2,BC =2 2,故 AF = 2. 由AB ·AD =AG ·BD 得 2AD 2 · 3AD 2+22, 解得 AD = 2,故 AD =AF .又 AD ⊥AF ,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因为 BC ⊥AF ,BC ⊥AD ,AF ∩AD =A ,故 BC ⊥平面 DEF ,因此平面 BCD ⊥平面 DEF . 连结 AE 、DF ,设 AE ∩DF =H ,则 EH ⊥DF ,EH ⊥平面 BCD .连结 CH ,则∠ECH 为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4 17 17 16 17 17 6 因 ADEF 为正方形,AD = 2,故 EH =1,又 EC 1 B C =2, = 1 2所以∠ECH =30°,即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13. 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底面边长为2的中点.(1) 求证: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2) 求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 d .2,侧棱长为 4,E 、F 分别为棱 AB 、BC分析:(1)可先证 EF ⊥平面 BDD 1B 1.(2)用几何法或等积法求距离时,可由 B 1D 1∥BD , 将点进行转移: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 倍,先求 B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即可.解答:(1)证明:E rr o r !⇒EF ⊥平面 BDD 1B 1⇒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 (2)解:解法一:连结 EF 交 BD 于 G 点.∵B 1D 1=4BG ,且 B 1D 1∥BG ,∴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倍. 利用等积法可求.由题意可知,EF 1 AC =2,B G = 17. S △B EF = 2 1 1 EF ·B G 1 2× 17= 17,1 =2 1 S BE ·BF 1 = × 2 1 △BEF = = × 2 2∵VB -B 1EF =VB 1-BEF , 设 B 到面 B EF 的距离为 h 1 17×h 1 1×4,1 ∴h 1= . 1,则 × 3 1= × 3 ∴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为 h =4h 1= . 1 解法二:如图,在正方形 BDD 1B 1 的边 BD 上取一点 G ,使 BG = BD , 4连结 B 1G ,过点 D 1 作 D 1H ⊥B 1G 于 H ,则 D 1H 即为所求距离. 16 17可求得 D 1H = 17(直接法). 1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2,∠BAC =90°,AB =AC= 2,M 是棱 BC 的中点,N 是 CC 1 中点.求:(1) 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2) 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解析:(1)∵∠BAC =90°,AB =AC = ∴AM ⊥BC ,BC =2,AM =1.∴AM ⊥平面 BCC 1B 1.∴平面 AMN ⊥平面 BCC 1B 1.2,M 是棱 BC 的中点,作 B 1H ⊥MN 于 H ,HR ⊥AN 于 R ,连结 B 1R ,∴B 1H ⊥平面 AMN .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 1R ⊥AN .∴∠B 1是二面角 B 1-AN -M 的平面角.由已知得 AN = 3 23,MN = 2,B 1M = 5=B 1N , 则 B 1H = 2 , RH HN 又 Rt △AMN ∽Rt △HRN , = ,∴RH = .AM AN 6 2× 2=1.7 10 5 ∴B 1R =14 RH 3 ,∴cos ∠B 1RH = 1 = . B R 14 7∴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为 arccos 14. (2)∵N 是 CC 1 中点,∴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等于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 设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为 h ,由 V C -AMN =V N -AMC 1 1 1 1 得 × ·MN ·h = × AM ·MC . 3 2 3 2 2∴h = 2. 15.(2009·北京海淀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 ,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 AB ∥CD ,∠BAD =90°,PA =AD =DC =2,AB =4. (1) 求证:BC ⊥PC ;(2) 求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 ∥CD ,∠BAD =90°,AD =DC =2,∴∠ADC =90°,且 AC =2 2.取 AB 的中点 E ,连结 CE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E =CE =2. 1 1 又∵BE = AB =2.∴CE = AB ,2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又∵PA ⊥平面 ABCD ,且 AC 为 PC 在平面 ABCD 内的射影,BC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BC ⊥PC .(2) 由(1)可知,BC ⊥PC ,BC ⊥AC ,PC ∩AC =C ,∴BC ⊥平面 PAC .PC 是 PB 在平面 PAC 内的射影,∴∠CPB 是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又 CB =2 2,PB 2=PA 2+AB 2=20,PB =2 5, BC 10 ∴sin ∠CPB =PB = 5,即 PB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由(2)可知,BC ⊥平面 PAC ,BC ⊂平面 PBC ,∴平面 PBC ⊥平面 PAC .过 A 点在平面 PAC 内作 AF ⊥PC 于 F ,∴AF ⊥平面 PBC ,∴AF 的长即为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 PAC 中, PA =2,AC =2 2,2 63 2 6 36 PC =2 3,∴AF = . 即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 16.(2009·吉林长春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 ABCD , PA =2,∠PDA =45°,点 E 、F 分别为棱 AB 、PD 的中点.(1) 求证:AF ∥平面 PCE ;(2) 求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3) 求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 解析:(1)证明:如图取 PC 的中点 G ,连结 FG 、EG ,∴FG 为△PCD 的中位线, 1 ∴FG = CD 且 FG ∥CD . 2又∵底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 为棱 AB 的中点, 1 ∴AE = CD 且 AE ∥CD , 2∴AE =FG 且 AE ∥FG .∴四边形 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 EG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2)解:∵PA ⊥底面 ABCD ,∴PA ⊥AD ,PA ⊥CD .又 AD ⊥CD ,PA ∩AD =A ,∴CD ⊥平面 PAD .又∵AF ⊂平面 PAD ,∴CD ⊥AF .又 PA =2,∠PDA =45°,∴PA =AD =2.∵F 是 PD 的中点,∴AF ⊥PD .又∵CD ∩PD =D ,∴AF ⊥平面 PCD .∵AF ∥EG ,∴EG ⊥平面 PCD .又 GF ⊥PD ,连结 EF ,则∠GFE 是二面角 E -PD -C 的平面角.在 Rt △EGF 中 ,EG =AF = 2,GF =1,GE ∴tan ∠GFE 2.= = GF∴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为 arctan 2.(3)设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h , 1 1 1 1 由 V A -PCE =V P -ACE ,即 × PC ·EG ·h = PA · AE ·CB ,得 h = , 3 2 3 2 3 6∴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3. 13.(2009·陕西,1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1,AC =AA 1= 3, ∠ABC =60°.,6 2 6 3 6 3 3 4 3 2 3 M(1) 求证:AB ⊥A 1C ;(2) 求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解析:(1)证明:∵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为直三棱柱,∴AB ⊥AA 1,在△ABC 中,AB =1,AC = ∴∠BAC =90°,即 AB ⊥AC .3,∠ABC =60°,由正弦定理得∠ACB =30°,∴AB ⊥平面 ACC 1A 1,又 A 1C ⊂平面 ACC 1A 1,∴AB ⊥A 1C .(2)解:如图,作 AD ⊥A 1C 交 A 1C 于 D 点,连结 BD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ADB 为二面角 A -A 1C -B 的平面角. AA 1·AC 3 × 3 在 Rt △AA 1C 中,AD = = = , A 1C 6 AB 6 在 Rt △BAD 中,tan ∠ADB = = ,AD 3 ∴∠ADB =arctan ,即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为 arctan . 14.如图,三棱柱 ABC -A 1B 1C 1 的底面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侧面 ABB 1A 1 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1AB =60°,M 是 A 1B 1 的中点.(1) 求证:BM ⊥AC ;(2) 求二面角 B -B 1C 1-A 1 的正切值;(3) 求三棱锥 M -A 1CB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B 1A 1 是菱形,∠A 1AB =60°⇒△A 1B 1B 是正三角形 E rr o r !⇒BM ⊥平面 A 1B 1C 1. E rr o r !⇒BM ⊥AC . E rr o r !⇒BE ⊥B 1C 1,∴∠BEM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 1B 1C 1 中,ME =MB 1·sin60°= a ,Rt △BMB 1 中,MB =MB 1·tan60°= a , MB ∴tan ∠BEM = =2, E ∴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是 2. 1 1 1 1 1 3 1 (3)VM -A 1CB = VB 1-A 1CB = VA -A 1CB = VA 1-ABC = × × a 2· a = a 3. 2 2 2 2 3 4 2 1615.(2009·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 AE AF 平面 BCD ,∠ADB =60°,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AC AD(1) 求证:不论 λ 为何值,总有 EF ⊥平面 ABC ; 1 (2) 若 λ= ,求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 2解析:(1)证明:∵AB ⊥平面 BCD ,∴AB ⊥CD .又∵在△BCD 中,∠BCD =90°,∴BC ⊥CD .∵又 AB ∩BC =B ,6 15 = 3,S 15 ∴CD ⊥平面 ABC .AE AF 又∵在△ACD 中,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 AC AD ∴不论 λ 为何值,都有 EF ∥CD , ∴EF ⊥平面 ABC . (2)在△BCD 中,∠BCD =90°,BC =CD =1, ∴BD = 2. 又∵AB ⊥平面 BCD , ∴AB ⊥BC ,AB ⊥BD . 又∵在 Rt △ABD 中,∠ADB =60°, ∴AB =BD ·tan60°= 6, 由(1)知 EF ⊥平面 ABC , ∴V A -BEF =V F -ABE 1 = S △ABE ·EF 3 1 1 = × S △ABC ·EF 3 2 1 1 1 = × ×1× 6× = . 6 2 2 24 6 故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是 24 . 16.在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DC 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 ABCD 是面积为 2 3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 (1) 求证:PA ⊥CD ; (2) 求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 (3) 求棱锥 P -ABCD 的侧面积; 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 CD 的中点 E ,由 PE ⊥CD ,得 PE ⊥平面 ABCD ,连结 AC 、AE . ∵AD ·CD ·sin ∠ADC =2 3, AD =CD =2, 3 ∴sin ∠ADC = 2 , 即∠ADC =60°,∴△ADC 为正三角形,∴CD ⊥AE . ∴CD ⊥PA (三垂线定理). (2) 解:∵AB ∥CD ,∴AB ⊥PA ,AB ⊥AE , ∴∠PAE 为二面角 P -AB -D 的平面角. 在 Rt △PEA 中,PE =AE ,∴∠PAE =45°. 即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为 45°. (3) 分别计算各侧面的面积: ∵PD =DA =2,PA = 6, 1 ∴cos ∠PDA = ,sin ∠PDA = . 4 1 1 S AB ·PA = 2· 3= 6, △PCD △PAB = 2 ·2· 2 1 S △PAD =S △PBC = PD ·DA ·sin ∠PDA = . 2∴S P -ABCD 侧 = 3+ 6+ 15.13. 把地球当作半径为 R 的球,地球上 A 、B 两地都在北纬 45°,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 π是 3R ,A 点在东经 20°,求 B 点的位置. 解析:如图,求 B 点的位置即求 B 点的经度,设 B 点在东经 α,7 2 7 21 = , π∵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3R . π ∴∠AOB = ,因此三角形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R , 3又∵∠AO 1B =α-20°(经度差) 2问题转化为在△AO 1B 中借助 AO 1=BO 1=AO cos45°= 2 R , 求出∠AO 1B =90°,则 α=110°,同理:B 点也可在西经 70°,即 B 点在北纬 45°东经 110° 或西经 70°.14. 在球心同侧有相距 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49πcm 2 和 400πcm 2, 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如图,两平行截面被球大圆所在平面截得的交线分别为 AO 1、BO 2,则 AO 1∥BO 2. 若 O 1、O 2 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由等腰三角形性质易知 OO 1⊥AO 1,OO 2⊥BO 2, 设球半径为 R ,∵πO 2B 2=49π,∴O 2B =7cm ,同理 O 1A =20cm.设 OO 1=x cm ,则 OO 2=(x +9)cm.在 Rt △OO 1A 中,R 2=x 2+202,在 Rt △OO 2B 中,R 2=(x +9)2+72,∴x 2+202=72+(x +9)2,解得 x =15cm.∴R =25cm ,∴S 球=2500πcm 2, 4 62500 V 球= πR 3= πcm 3. 3 3 π15. 设 A 、B 、C 是半径为 1 的球面上的三点,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点 A 与 B 、C π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O 为球心,求: (1) ∠AOB 、∠BOC 的大小; (2)球心 O 到截面 ABC 的距离. π 解析:(1)如图,因为球 O 的半径为 1,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 π π点 A 与 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所以∠BOC =3,∠AOB =∠AOC = π , 2 3 (2) 因为 BC =1,AC =AB = 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cos ∠BAC sin ∠BAC = ,设 4 4 截面圆的圆心为 O 1,连结 AO 1,则截面圆的半径 r =AO 1,由正弦定理得 r = BC = ,所以 OO 1= OA 2-r 2= .2sin ∠BAC 7 716. 如图四棱锥 A -BCDE 中,AD ⊥底面 BCDE ,AC ⊥BC ,AE ⊥BE .(1) 求证:A 、B 、C 、D 、E 五点共球;(2) 若∠CBE =90°,CE = 3,AD =1,求 B 、D 两点的球面距离.解析:(1)证明:取 AB 的中点 P ,连结 PE ,PC ,PD ,由题设条件知△AEB 、△ADB 、△ABC 都是直角三角形. 1 故 PE =PD =PC = AB =PA =PB . 2所以 A 、B 、C 、D 、E 五点在同一球面上.(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 BCDE 为矩形,所 以 BD =CE = 3,在 Rt △ADB 中,AB =2,AD =1, 2 ∴∠DPB =120°,D 、B 的球面距离为 π. 32 2 15 5 63 5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 ABCD ,E 是 SC 上一点.(1) 求证:平面 EBD ⊥平面 SAC ;(2) 假设 SA =4,AB =2,求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离;解析:(1)∵正方形 ABCD ,∴BD ⊥AC ,又∵SA ⊥平面 ABCD ,∴SA ⊥BD ,则 BD ⊥平面 SAC ,又 BD ⊂平面 BED ,∴平面 BED ⊥平面 SAC .(2)设AC ∩BD =O ,由三垂线定理得BD ⊥SO .AO 1 1 AC 2AB 1 · 2·2= 2,SA =4, = = = 2 2 2 则 SO = SA 2+AO 2= 16+2=3 2,S 1 BD ·SO 1 ·2 2·3 2=6.设 A 到面 BSD 的距 △BSD = = 2 2 1 1 4 离为 h ,则 V S -ABD =V A -BSD ,即 3S △ABD ·SA = S △BSD ·h ,解得 h = ,即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 3 3 4 离为 . 3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2AB =4,点 E 在 C 1C 上且 C 1E =3EC . (1)证明 A 1C ⊥平面 BED ;(2)求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解析:依题设知 AB =2,CE =1,(1) 证明:连结 AC 交 BD 于点 F ,则 BD ⊥AC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在平面 A 1CA 内,连结 EF 交 A 1C 于点 G , AA 1 AC由于FC =CE=2 , 故 Rt △A 1AC ∽Rt △FCE ,∠AA 1C =∠CFE ,∠CFE 与∠FCA 1 互余. 于是 A 1C ⊥EF .A 1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 、EF 都垂直. 所以 A 1C ⊥平面 BED .(2) 作 GH ⊥DE ,垂足为 H ,连结 A 1H .由三垂线定理知 A 1H ⊥DE ,故∠A 1HG 是二面角 A 1-DE -B 的平面角.EF = CF 2+CE 2= 3, CE × CF2 CG = EF =3 . 3EG = CE 2-CG 2= 3 . EG 1 1 EF × FD = ,GH = × = .EF 3 3 DE 又 A 1C = AA 21+AC 2=2 A 1G6,A 1G =A 1C -CG = , tan ∠A 1HG = HG=5 . 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 arctan5 5.19.(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 AB =BC =SB =SC =2CD =2,侧面 SBC ⊥底面 ABCD .3 3 3 2 3 2= (1) 由 SA 的中点 E 作底面的垂线 EH ,试确定垂足 H 的位置;(2) 求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解析:(1)作 SO ⊥BC 于 O ,则 SO ⊂平面 SBC , 又面 SBC ⊥底面 ABCD , 面 SBC ∩面 ABCD =BC , ∴SO ⊥底面 ABCD ① 又 SO ⊂平面 SAO ,∴面 SAO ⊥底面 ABCD , 作 EH ⊥AO ,∴EH ⊥底面 ABCD ② 即 H 为垂足,由①②知,EH ∥SO , 又 E 为 SA 的中点,∴H 是 AO 的中点. (2)过 H 作 HF ⊥BC 于 F ,连结 EF , 由(1)知 EH ⊥平面 ABCD ,∴EH ⊥BC , 又 EH ∩HF =H ,∴BC ⊥平面 EFH ,∴BC ⊥EF , ∴∠HFE 为面 EBC 和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边三角形 SBC 中,∵SO ⊥BC , ∴O 为 BC 中点,又 BC =2. ∴SO = 22-12= 3,EH 1SO = , 1 又 HF = AB =1, 2 2 2 3EH 2 ∴在 Rt △EHF 中,tan ∠HFE = = = ,HF 1 2 ∴∠HFE =arctan . 即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为 arctan.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2010·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B =1,AA 1=2,N 是 A 1D 的中点,M ∈BB 1,异面直线 MN 与 A 1A 所成的角为 90°. (1) 求证:点 M 是 BB 1 的中点;(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角的大小;(3) 求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解析:(1)取 AA 1 的中点 P ,连结 PM ,PN .∵N 是 A 1D 的中点,∴AA 1⊥PN ,又∵AA 1⊥MN ,MN ∩PN =N ,∴AA 1⊥面 PMN .∵PM ⊂面 PMN ,∴AA 1⊥PM ,∴PM ∥AB ,∴点 M 是 BB 1 的中点.305 2 2 2 2(2) 由(1)知∠PNM 即为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1 在 Rt △PMN 中,易知 PM =1,PN = ,2 PM∴tan ∠PNM =PN =2,∠PNM =arctan2. 故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为 arctan2.(3) ∵N 是 A 1D 的中点,M 是 BB 1 的中点,∴A 1N =AN ,A 1M =AM ,又 MN 为公共边,∴△A 1MN ≌△AMN .在△AMN 中,作 AG ⊥MN 交 MN 于 G ,连结 A 1G ,则∠A 1GA 即为二面角 A -MN -A 1 的平面角.在△A 1GA 中,AA 1=2,A 1G =GA = , A 1G 2+GA 2-AA 12 2 2 ∴cos ∠A 1GA = 2A 1G ·GA =- ,∴∠A 1GA =arccos(- ), 3 3 2 故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为 arccos(- ). 321.(2009·安徽,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四棱锥 F -ABCD 的底面 ABCD 是菱 形,其对角线 AC =2,BD = 2.AE 、CF 都与平面 ABCD 垂直,AE =1,CF =2. (1) 求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2) 求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考查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解答:(1)解:连接 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 O ,过 O 作 OG ⊥AF ,G 为垂足,连接 BG 、DG . 由 BD ⊥AC ,BD ⊥CF 得 BD ⊥平面 ACF ,故 BD ⊥AF .于是 AF ⊥平面 BGD ,所以 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 B -AF -D 的平面角.π 由 FC ⊥AC ,FC =AC =2,得∠FAC = ,OG = . 4 2 π 由 OB ⊥OG ,OB =OD = ,得∠BGD =2∠BGO = . (2)解:连接 EB 、EC 、ED ,设直线 AF 与直线 CE 相交于点 H ,则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 H -ABCD .3 2 3 2 过 H 作 HP ⊥平面 ABCD ,P 为垂足.因为 EA ⊥平面 ABCD ,FC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ACEF ⊥平面 ABCD ,从而 P ∈AC ,HP ⊥AC . HP HP AP PC 2 由 + = + =1,得 HP = . CF AE AC AC 3 又因为 S 1 菱形ABCD = AC ·BD = 2, 2 1 2 2 故四棱锥 H -ABCD 的体积 V = S 菱形ABCD ·HP = .3 922.(2009·深圳调考一)(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E 、F 在圆 O 上,AB ∥EF ,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和圆 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AB =2,EF =1.(1) 求证:平面 DAF ⊥平面 CBF ;(2) 求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3) 当 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 D -FE -B 的大小为 60°?解析:(1)证明:∵平面 ABCD ⊥平面 ABEF ,CB ⊥AB ,平面 ABCD ∩平面 ABEF =AB ,∴CB ⊥平面 ABEF .∵AF ⊂平面 ABEF ,∴AF ⊥CB ,又∵AB 为圆 O 的直径,∴AF ⊥BF ,∴AF ⊥平面 CBF .∵AF ⊂平面 DAF ,∴平面 DAF ⊥平面 CBF .(2)解:根据(1)的证明,有 AF ⊥平面 CBF ,∴FB 为 AB 在平面 CBF 上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的角.∵AB ∥EF ,∴四边形 ABEF 为等腰梯形,过点 F 作 FH ⊥AB ,交 AB 于 H .AB =2,EF =1,则 AH = AB -EF 1 = . 2 2在 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 AF 2=AH ·AB ,得 AF =1, AF 1 sin ∠ABF = = ,∴∠ABF =30°, AB 2∴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3)解:过点 A 作 AM ⊥EF ,交 EF 的延长线于点 M ,连结 DM .根据(1)的证明,DA ⊥平面 ABEF ,则 DM ⊥EF ,∴∠DMA 为二面角 D -FE -B 的平面角,∠DMA =60°. 1 在 Rt △AFH 中,∵AH = ,AF =1, 2 ∴FH = .又∵四边形 AMFH 为矩形,∴MA =FH = . 3 ∵AD =MA ·tan ∠DMA = 2 · 3=3 2 .3因此,当AD 的长为时,二面角D-FE-B 的大小为60°.2。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

高中立体几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空间中,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平行,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直线b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异面C. 相交D. 垂直2.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为:A. a√2B. a√3C. 2aD. 3a3. 已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圆锥的体积是:A. πr²hB. 1/3πr²hC. 2πr²hD. 3πr²h4. 一个球的半径为R,那么它的表面积是:A. 4πR²B. 2πR²C. πR²D. R²5. 空间中,如果两个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那么直线l与平面α和平面β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相交D. 包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2,3,4)到原点O的距离是________。

7. 一个正四面体的每个顶点都与其它三个顶点相连,那么它的边长与高之比为________。

8. 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l、w、h,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_。

9. 空间中,如果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是d,那么这个点到平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大值是________。

10.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侧面积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5分)11. (15分)已知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2,3),B(4,5,6),点C 在平面ABC内,且AC=BC=2,求点C的坐标。

12. (20分)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3,高为4,求圆锥的全面积和表面积。

13. (20分)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5、3、2,求其外接球的半径。

14. (20分)已知一个球的表面积为4π,求该球的体积。

答案:一、选择题1. A2. B3. B4. A5. C二、填空题6. √(1²+2²+3²)=√147. √3:18. lwh9. d+R10. 2πrh三、解答题11. 点C的坐标可以通过向量运算求得,设C(x,y,z),则向量AC=向量BC,即(1-x,2-y,3-z)=(x-4,5-y,6-z),解得x=3,y=4,z=5,所以点C的坐标为(3,4,5)。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三棱锥的底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球心到平面的距离是()A.B.1C.D.【答案】A【解析】三棱锥的底面是以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在面内的射影为中点,平面,上任意一点到的距离相等。

,在面内作的垂直平分线,则为的外接球球心。

,,即为到平面的距离。

故选A。

【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2.已知、、两两所成的角为60,则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答案】【解析】在、、上分别截取,连接,则是正三角形;取的中点,连接,四棱锥是正四面体,每个面的三角形都是正三角形,则,所以是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棱长为1,则,在三角形中,根据余弦定理.【考点】二面角的相关知识3.长方体的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若在侧棱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则侧棱的长的最小值为()A.B.C.D.【答案】B【解析】以D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坐标系,设侧棱长为b,则,所以侧棱长的最小值为【考点】1.向量法求解立体几何问题;2.二次方程根的判定4.已知矩形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的球面上,且,则棱锥的体积为.【答案】【解析】设,那么平面,在直角三角形中,,,所以,所以四棱锥的体积是.【考点】1.球与几何体;2.体积的计算5.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为棱的中点.(1)若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与底面的交点为点,试求的长;(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2)【解析】根据两面相交,有一条交线,且满足过平面的平行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交线与面的平行线是平行的,所以所对应的直接与直线是平行的,从而根据平面几何的有关结论,求得交线的位置,从而求得点的位置,放在相应的三角形中,求得的长,第二问建立相应的空间坐标系,求得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从而求得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如图,可求得,(2)分别以DA、DC、DD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1,1,1,)E(,1,0)A(1,0,0),F(0,0,),B1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所以利用空间向量,易得【考点】面面相交,二面角的余弦值.6.在正方体底面,任一点,则直线所成角为()A.B.C.D.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设AD、BC的中点分别为E、F,连接A1E、EF、FB1,则四边形A1EFB1矩形.可以证明A1E AM,EF AM,所以AM平面A1EFB1.而直线OP在平面A1EFB1,所以AM OP.故选C.【考点】异面直线垂直的判定.7.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1,BC1的中点,则以下结论中不成立的是()A.EF与BB1垂直B.EF与BD垂直C.EF与CD异面D.EF与A1C1异面【答案】D【解析】可以证明答案A、B、C是正确的.同时,设AB、BC的中点分别为G、H,连接GH.显然EF∥GH,GH∥AC,AC∥A1C1,所以EF∥A1C1即答案D是错误的.【考点】以正方体为载体的异面直线的判断.8.如果把一个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变为一个新球,那么新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则()A.B.C.D.【答案】C【解析】球体扩大前表面积,体积,扩大后表面积,则,那么扩大后体积,所以.【考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9.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A.B.C.D.【答案】A【解析】由空间距离公式可知:【考点】空间两点间距离1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多面体,四边形,均为正方形,为的中点,过的平面交于(1)证明:;(2)(理科做)求二面角余弦值.(3)(文科做)若正方形边长为2,求多面体的体积.【答案】(1)详见解析;(2);(3).【解析】(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所以//.(2)将几何体补成正方体知,⊥平面,所以⊥, ⊥平面,所以⊥,所以交线⊥平面.二面角的平面角与∠相等,即可求出结果.(3)根据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可知四棱锥的高为2,然后根据体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试题解析:(1)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所以//.(2)将几何体补成正方体知,⊥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所以交线⊥平面.二面角的平面角与∠相等,余弦值为(3)由题意可知,四棱锥.【考点】1.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二面角;3.几何体的体积.11.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2,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则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答案】12【解析】:∵一个六棱锥的体积为,其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侧棱长都相等,∴棱锥是正六棱锥,设棱锥的高为h,则,棱锥的斜高为,该六棱锥的侧面积为【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2.已知球的半径为,求其内接正方体的棱长__________.【答案】【解析】球的内接正方体的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正方体的棱长为【考点】球的内接多面体13.若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则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的圆心角为A.B.C.D.【答案】C【解析】设底面圆半径为,母线长为,所以扇形圆心角为,圆心角【考点】圆锥表面积与扇形弧长公式1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M、N分别是的中点,则图中阴影部分在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为.【答案】【解析】N点投影到AD中点,M点投影到中点,因此投影面积为正方形面积的,面积为【考点】侧视图15.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MA⊥平面ABCD,PD∥MA,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且AD=PD=2MA.(1)求证:平面EFG∥平面PMA;(2)求证:平面EFG⊥平面PDC;(3)求三棱锥P-MAB与四棱锥P-ABCD的体积之比.【答案】(1)、(2)证明过程详见解析;(3)1:4.【解析】(1)证明EG、FG都平行于平面PMA,然后由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即可证明;(2)证明GF⊥平面PDC,然后由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3)设MA为1,从而其他边的长度都可表示,问题可求解.试题解析:(1)证明∵E、G、F分别为MB、PB、PC的中点,∴EG∥PM,GF∥BC.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C∥AD,∴GF∥AD.∵EG、GF在平面PMA外,PM、AD在平面PMA内,∴EG∥平面PMA,GF∥平面PMA.又∵EG、GF都在平面EFG内且相交,∴平面EFG∥平面PMA.(2)证明由已知MA⊥平面ABCD,PD∥MA,∴PD⊥平面ABCD.又BC⊂平面ABCD,∴PD⊥BC.∵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DC.又PD∩DC=D,∴BC⊥平面PDC.在△PBC中,∵G、F分别为PB、PC的中点,∴GF∥BC,∴GF⊥平面PDC.又GF⊂平面EFG,∴平面EFG⊥平面PDC.(3)解∵P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不妨设MA=1,则PD=AD=2.∵DA⊥平面MAB,且PD∥MA,∴DA即为点P到平面MAB的距离,∴VP -MAB∶VP-ABCD=S△MAB·DA∶S正方形ABCD·PD=S△MAB ∶S正方形ABCD=∶(2×2)=1∶4.【考点】①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垂直;②求体积.1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90B.129C.132D.138【答案】D.【解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三棱柱与长方体的组合,其表面积,故选D.【考点】1.三视图;2.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下面部分是圆柱,上半部分是圆锥,其中圆柱的底面圆半径为3,高位5,所以体积为,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3,高为4,所以体积为,所以该几何体体积为【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体积18.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A.2倍B.倍C.倍D.倍【答案】C【解析】设原来球的半径为,扩大后球的半径为,依题意可知,.所以.即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倍.故C正确.【考点】球的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19.如图,在正三棱柱中,分别为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连交于点,由三角形中位线可得且,则可证得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证得平面.(2)由正棱柱可得底面,从而可得,又为正三角形可得.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面,又,所以面,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面面.试题解析:证明:(1)连交于点,为中点,,为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平面,平面,平面;(2)由(1)知,,为中点,所以,所以,又因为底面,而底面,所以,则由,得,而平面,且,所以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考点】1线面平行;2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平行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平行,常用方法有: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逆定理等;证明线面垂直常用其判定定理证明,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有:由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勾股定理证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20.(2015秋•宁城县期末)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C=BC=CC1=2,M,N分别为AC,B1C1的中点.(Ⅰ)求证:MN∥平面ABB1A1;(Ⅱ)线段CC1上是否存在点Q,使A1B⊥平面MNQ?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线段CC1上存在点Q,使得A1B⊥平面MNQ.【解析】(Ⅰ)取AB中点D,连接DM,DB1,然后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到MN∥DB1,再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答案;(Ⅱ)连接BC1,可证QN⊥BC1,A1C1⊥QN,从而可证:A1B⊥QN,同理可得 A1B⊥MQ,即可得证A1B⊥平面MNQ.解:(Ⅰ)证明:取AB中点D,连接DM,DB1.在△ABC中,因为 M为AC中点,所以DM∥BC,.在矩形B1BCC1中,因为 N为B1C1中点,所以B1N∥BC,.所以 DM∥B1N,DM=BN.所以四边形MDB1N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MN∥DB1.因为 MN⊄平面ABB1A1,DB1⊂平面ABB1A1,所以 MN∥平面ABB1A1.(Ⅱ)解:线段CC1上存在点Q,且Q为CC1中点时,有A1B⊥平面MNQ.证明如下:连接BC1.在正方形BB1C1C中易证 QN⊥BC1.又A1C1⊥平面BB1C1C,所以 A1C1⊥QN,从而NQ⊥平面A1BC1.所以 A1B⊥QN.同理可得 A1B⊥MQ,所以A1B⊥平面MNQ.故线段CC1上存在点Q,使得A1B⊥平面MNQ.【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21.已知圆锥底面半径为4,高为3,则该圆锥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D【解析】依题意,圆锥的母线长为,则圆锥的表面积为,故选D.【考点】圆锥的表面积公式.22.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和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四个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D【解析】若,,则或,故A错误;若,,,,则或相交,故B错误;若,,,则或或斜交,故C错误;若,,,,则正确;故选D.【考点】空间中线面位置关系的判定.23.已知A(2,-5,1),B(2,-2,4),C(1,-4,1),则与的夹角为()A.30°B.45°C.60°D.90°【答案】C【解析】,夹角为【考点】向量夹角24.(2012•贵州校级模拟)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2πB.4πC.8πD.16π【答案】B【解析】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半径r=1,由此能求出其表面积.解:棱长为2的正方体的内切球的半径r==1,表面积=4πr2=4π.故选B.【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5.如图,正方形和四边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3)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设与交于点,则在平面中,可先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就可证明平面;(2)先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把对应各点坐标出来,可以推出和,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就可得证平面;(3)先利用(2)找到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就可利用法向量求解二面角的大小.试题解析:(1)证明:设与交于点.因为,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证明:因为正方形和四边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所以平面.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又,所以平面.(3)由(2)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则,,即,得,且.令,则,.从而.故二面角为锐角,故二面角的大小为.【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与证明;二面角的求解.【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及空间角的求解,在证明线面平行时,常用方法是在平面内找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也可利用面面平行的推理证明线面平行,注意方法的选择,本题第2,3问题的解答中,把空间的位置关系和空间角的求解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是解答立体几何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平时注意总结和领会.26.(2014•云南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底面ABCD为正方形,侧面PAD⊥底面ABCD,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则点M在正方形ABCD内的轨迹为()A.B.C.D.【答案】A【解析】先找符合条件的特殊位置,然后根据符号条件的轨迹为线段PC的垂直平分面与平面AC 的交线得到结论.解:根据题意可知PD=DC,则点D符合“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设AB的中点为N,根据题目条件可知△PAN≌△CBN∴PN=CN,点N也符合“M为底面ABCD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MP=MC”故动点M的轨迹肯定过点D和点N而到点P与到点N的距离相等的点为线段PC的垂直平分面线段PC的垂直平分面与平面AC的交线是一直线故选A【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7.已知,若则实数=_______.【答案】4【解析】【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28.如图,在直三棱锥中,底面是正三角形,点是中点,.(1)求三棱锥的体积;(2)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由于平面为直棱柱的侧面,所以可以考虑变换顶点,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性质定理作,则面,由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得其体积;(2)要证明线线垂直可考虑证线面平行,取的中点,连接,由于底面是正三角形,,可证得,在平面由平面几何的知识可证得,所以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即可证得.试题解析:(1)过作,直三棱柱中面,,面,是高,(2)取的中点,连接底面是正三角形,矩形中,,中面.【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及棱锥的体积.29.如图,在四棱锥O﹣ABCD中,底面ABCD四边长为1的菱形,∠ABC=,OA⊥底面ABCD,OA=2,M为OA的中点,N为BC的中点.(Ⅰ)证明:直线MN∥平面OCD;(Ⅱ)求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Ⅲ)求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Ⅲ)【解析】方法一:(1)取OB中点E,连接ME,NE,证明平面MNE∥平面OCD,方法是两个平面内相交直线互相平行得到,从而的到MN∥平面OCD;(2)∵CD∥AB,∴∠MDC为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作AP⊥CD于P,连接MP∵OA⊥平面ABCD,∴CD⊥MP菱形的对角相等得到∠ABC=∠ADC=,利用菱形边长等于1得到DP=,而MD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等于,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函数定义求出即可.(3)AB∥平面OCD,∴点A和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作AQ⊥OP于点Q,∵AP⊥CD,OA⊥CD,∴CD⊥平面OAP,∴AQ⊥CD,又∵AQ⊥OP,∴AQ⊥平面OCD,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求出距离可得.方法二:(1)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坐标系,分别表示出A,B,O,M,N的坐标,求出,,的坐标表示.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x,y,z),则,解得,∴MN∥平面OCD(2)设AB与MD所成的角为θ,表示出和,利用a×b=|a||b|cosα求出叫即可.(3)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d,则d为在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由得.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解:方法一(综合法)(1)取OB中点E,连接ME,NE∵ME∥AB,AB∥CD,∴ME∥CD又∵NE∥OC,∴平面MNE∥平面OCD∴MN∥平面OCD(2)∵CD∥AB,∴∠MDC为异面直线AB与MD所成的角(或其补角)作AP⊥CD于P,连接MP∵OA⊥平面ABCD,∴CD⊥MP∵,∴,,∴所以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3)∵AB∥平面OCD,∴点A和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相等,连接OP,过点A作AQ⊥OP于点Q,∵AP⊥CD,OA⊥CD,∴CD⊥平面OAP,∴AQ⊥CD.又∵AQ⊥OP,∴AQ⊥平面OCD,线段AQ的长就是点A到平面OCD的距离,∵,,∴,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方法二(向量法)作AP⊥CD于点P,如图,分别以AB,AP,AO所在直线为x,y,z轴建立坐标系:A(0,0,0),B(1,0,0),,,O(0,0,2),M(0,0,1),(1),,设平面OCD的法向量为n=(x,y,z),则×=0,×=0即取,解得∵×=(,,﹣1)×(0,4,)=0,∴MN∥平面OCD.(2)设AB与MD所成的角为θ,∵∴∴,AB与MD所成角的大小为.(3)设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d,则d为在向量=(0,4,)上的投影的绝对值,由,得d==所以点B到平面OCD的距离为.【考点】用空间向量求直线间的夹角、距离;用向量证明平行.30.将边长为正方形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有如下三个结论:(1);(2)是等边三角形;(3)四面体的表面积为.则正确结论的序号为.【答案】(1)(2)(3)【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二面角A-BD-C为90°,E是BD的中点,可以得出∠AEC=90°,为直二面角的平面角;对于(1),由于BD⊥面AEC,得出AC⊥BD,命题(1)正确;对于(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EC中,可以求出AC=2AE=AD=CD,所以△ACD是等边三角形,命题(2)正确;对于(3),四面体ABCD的表面积为命题(3)正确;综上,正确的命题是(1)(2)(3).【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3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主视图是腰长为2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1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锥,其中圆锥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所以棱锥的高为,所以体积为【考点】三视图32.如图,在正方体中,与所成角的大小为()A.B.C.D.【答案】D【解析】在正方体中,连接,则,又平面,所以,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平面,所以,所以与所成角的大小为,故选D.【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证明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解,其中熟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概念是解答问题的挂件,属于基础题,同时着重考查了转化与化归思想和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本题的解答中,利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即可得到异面所成角的大小.33.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答案】【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一个半圆锥,其底面半径为,高为,母线长为.所以其表面积为【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表面积.3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四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四面体的表面积为( )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四面体中,,尺寸见三视图,,(由俯视图知),,,,,,所以.故选A.【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表面积.【名师】(1)画几何体的三视图可以想象自己站在几何体的正前方、正左方和正上方观察,它的轮廓线是什么,然后再去画图.(2)对于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的三视图,①要确定正视、侧视、俯视的方向;②要注意组合体是由哪些几何体组成,弄清楚它们的生成方式;③注意它们的交线的位置.(3)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要熟悉.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时,还要注意三视图中反应的线面位置关系.3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B【解析】观察三视图可以得到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高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方体,故体积为,故选B.【考点】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36.如图所示,在三棱柱中,底面,,是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是.【答案】【解析】连接,沿将展开到所在的平面,再连接交于,此时有最小值,在中.【考点】空间中线段最短值的计算.【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在空间几何体中,线段最短问题,属于难题,对于空间的线段最值问题,我们需要将空间的线段转化成平面线段问题,将不在一个平面的的两条相交线段转化到同一平面上,根据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求出,线段的最小值.在空间中这种转化思想是需要注意的.37.如图,网格纸上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半圆柱合一个四棱锥的组合体,其中四棱锥的底面与半圆柱的轴截面重合,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高为,棱柱的高是,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考点】1三视图;2、棱锥,圆柱.38.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底面ABCD,AB//DC,AD DC,AB=AD=1,DC=2,PD=,M为棱PB的中点.(1)证明:DM平面PBC;(2)求二面角A—DM—C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线与面垂直,基本思路为利用线与面垂直的判定,即转化为证线与线垂直。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考号 班级 姓名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A .1个B .1个或无数个C .0个或无数个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m m n n αβ⊥⊂,则αβ⊥ D .若//,m n ααβ=I,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右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o,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 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第8题图)9、如左上图是由单位立方体构成的积木垛的三视图,据此三视图可知,构成这堆积木垛的单 位正方体共有 ( ) A .6块 B .7块 C .8块 D .9块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0个 B .1个C .2个D .3个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1、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设均为直线,其中在平面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A【解析】略2.如图,四棱锥S—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SD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AC⊥SBB.AB∥平面SCDC.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D.AB与SC所成的角等于DC与SA所成的角【答案】D【解析】A中由三垂线定理可知是正确的;B中AB,CD平行,所以可得到线面平行;C中设AC,BD相交与O,所以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分别为所以两角相等,D中由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可知两角不等【考点】1.线面平行垂直的判定;2.线面角,异面直线所成角3.(12分)如图,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过作,垂足为,点分别是棱的中点.求证:(1)平面平面; (2).【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由,得F分别是SB的中点,点分别是棱的中点,借助于中位线证明直线平行,进而得到两面平行;(2)由平面平面得AF⊥平面SBC∴AF⊥BC∴BC⊥平面SAB∴BC⊥SA试题解析:(1)∵,∴F分别是SB的中点∵E.F分别是SA.SB的中点∴EF∥AB又∵EF平面ABC, AB平面ABC∴EF∥平面ABC同理:FG∥平面ABC又∵EF FG=F, EF.FG平面ABC∴平面平面(2)∵平面平面,平面平面=sBAF平面SAB, AF⊥SB∴AF⊥平面SBC又∵BC平面SBC∴AF⊥BC又∵, AB AF=A, AB.AF平面SAB∴BC⊥平面SAB又∵SA平面SAB∴BC⊥SA【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2.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4.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此几何体的下面是半径为1,高为1的圆柱,上面是半径为1,高为1的圆锥,所以体积是。

【考点】1.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5.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其垂足落在直线上.(Ⅰ)求证:;(Ⅱ)若,,为的中点,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Ⅰ)证明略;(Ⅱ).【解析】(Ⅰ)可通过证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易证和,可得证平面,继而得;(Ⅱ)由题设可知,在中,计算得,在中,,因为为的中点,,由.试题解析:(Ⅰ)证明:三棱柱为直三棱柱,平面,又平面,平面,且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Ⅱ)在直三棱柱中,.平面,其垂足落在直线上,.在中,,,,在中,由(1)知平面,平面,从而为的中点,【考点】1.线线垂直;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6.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底面为上底长为1,下底为是2,高为1的直角梯形且高为1的直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故选C.【考点】由三视图求其直观图的侧面积.7.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矩形,俯视图为正三角形,尺寸如图,则该几何体的全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三棱柱,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高为4,因此底面积为,侧面积为,因此全面积为【考点】三视图8.(12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若E为棱DD1上的点,试确定点E的位置,使平面A1C1E∥B1D;(2)若M为A1B上的一动点,求证:DM∥平面D1B1C.【答案】(1)当E为棱DD1上的中点;(2)证明见解析.【解析】(1)在中,不难看出若则所以(2)连接不难看出而所以试题解析:(Ⅰ)当E为棱DD1上的中点时,平面A1C1E∥B1D;如图,连接A1C1,与D1B1相交于O,E为DD1上的中点,连接OE,得到OE∥B1D,OE⊂平面A1C1E, B1D⊄平面 A1C1E,∴B1D∥平面A1C1E;(Ⅱ)连接A1D,BD,因为几何体为正方体,如图,所以A1D∥B1C,A1B∥D1C,所以平面A1BD∥平面D1B1C.DM⊂∥平面DA1BD.所以DM∥平面D1B1C.【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找准确线线平行,否则很容易出错.证明线线平行的方法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四边形,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公理四,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9.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有不共面的四个点A,B,C,D且,,,则等于()A.2B.4C.8D.16【答案】C【解析】如图,构造长方体,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则,根据题意,则,选C【考点】长方体的性质10.一个三棱锥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0,0,1),(1,0,0),(2,2,0),(2,0,0),画该三棱锥三视图的俯视图时,从轴的正方向向负方向看为正视方向,从轴的正方向向负方向看为俯视方向,以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俯视图可以为()【答案】D【解析】A为正视图,B为侧视图,C中的中间实线应为虚线.故D正确.【考点】三视图.11.在中,,M为AB的中点,将沿CM折起,使间的距离为,则M到平面ABC的距离为A.B.C.1D.【答案】A【解析】由已知得,,,由为等边三角形,取中点,则,交于,则,,.折起后,由,知,又,∴,于是,∴.∵,∴平面,即是三棱锥的高,,设点到面的距离为,则因为,所以由,可得,所以,故选A.【考点】翻折问题,利用等级法求点面距离.【思路点睛】该题属于求点到面的距离问题,属于中等题目,一般情况下,在文科的题目中,出现求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时,大多数情况下,利用等级法转换三棱锥的顶点和底面,从而确定出所求的距离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在做题的过程中,可以做一个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升做题的速度.12.如图①,在边长为1的等边中,分别是边上的点,,是的中点,与交于点,将沿折起,得到如图②所示的三棱锥,其中.(1)证明://平面;(2)证明:平面;(3)当时,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2)证明过程详见解析;(3).【解析】(1)分析折叠前后量的变化情况,可得DE//BC,然后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方法知结论成立;(2)通过已知条件得,由易知,所以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知结论成立;(3)结合(2)可得平面,所以计算三棱锥的体积以DFG为底面,GE为高易求解.试题解析:(1)在等边中,,所以,在折叠后的三棱锥A—BCF成立,所以DE//BC因为平面BCF,BC面BCF,所以DE//平面BCF;(2)在等边中,是的中点,所以①,.因为在三棱锥中,,所以②因为,所以平面ABF(3)由(1)可知,结合(2)可得平面..【考点】本题以折叠问题为背景,考查线面平行与垂直的证明及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13.如图,已知四棱锥,底面为菱形,平面,,分别是的中点.(1)证明:;(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详见解析;(2)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析】(1)首先可得为正三角形.根据为的中点,得到.进一步有.由平面,证得.平面.即得.(2)思路一:利用几何方法.遵循“一作,二证,三计算”,过作于,有平面,过作于,连接,即得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思路二:利用“向量法”:由(1)知两两垂直,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确定平面的一法向量及为平面的一法向量.计算.试题解析:(1)证明:由四边形为菱形,,可得为正三角形.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又,因此.因为平面,平面,所以.而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2)解法一: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过作于,则平面,过作于,连接,则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又是的中点,在中,,又,在中,,即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法二:由(1)知两两垂直,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又分别为的中点,所以,,所以.设平面的一法向量为,则因此取,则,因为,,,所以平面,故为平面的一法向量.又,所以.因为二面角为锐角,所以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垂直关系;2.空间的角;3.空间向量方法.14.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的内切圆面积为,外接圆面积为,则,推广到空间中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体积为,外接球体积为,则=()A.B.C.D.【答案】D【解析】正三角形的外心与内心重合于正三角形的中心,由重心定理,得,即,由此类比,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与外接球的球心重合,且在正四面体的高上(如图所示),且,则,则;故选D.【考点】1.类比推理;2.球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类比推理,属于基础题;类比推理的应用一般分为类比定义、类比性质和类比方法三种情况,在求解由某种熟悉的定义产生的类比推理型试题时,可以借助原定义来求解;从一个特殊式子的性质、一个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提出类比推理性问题,求解时要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思考两者的转化过程是求解的关键;有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类比性,可以把这种方法类比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注意知识的迁移.15.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垂直于底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证:平面;(3)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解析】(1)证明面面垂直只需证明线面垂直,然后通过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即可得证,本题中只需证明平面即可,所以只需证明垂直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即可;(2)要证明线面平行,只需证明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即可,通常采用构造平行四边形法、中位线法或者构造平行平面法,本题中我们可以采用构造平行四边形法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证;(3)要求三棱锥的体积,只需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即可,然后求出的面积代入椎体的体积公式即可得到所求答案.试题解析:(1)证明:在三棱柱中,底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证明:取的中点,连接,.因为,,分别是,,的中点,所以,且,.因为,且,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3)因为,,,所以,所以三棱锥的体积.【考点】(1)面面垂直判断定理(2)线面平行的判定(3)三棱锥的体积16.已知矩形.将沿矩形的对角线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程中()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与”,“与”,“与”均不垂直【答案】B【解析】如图,AE⊥BD,EF⊥BD,依题意,,A选项,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则由于AE⊥BD,所以BD⊥平面AEC,从而BD⊥EC,这与已知相矛盾,所以A错误;B选项中,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则CD⊥平面ABC,平面BCD⊥平面ABC,取BC得中点M,连接ME,则ME⊥BD,所以就是二面角A-BD-C的平面角,此角显然存在,即当A在底面是的射影位于BC的中点时,AB⊥ CD,故B正确;C选项中,若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与直线垂直,则BC⊥平面ACD,从而平面ACD⊥平面B CD,即点A在底面BCD上的射影应在线段CD 上,这是不可能的,故排除C;根据上述亦可排除D,故选B.【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及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方法点晴】这是一道折叠问题,应当注意折叠前后的变量与不变量,计算几何体中的相关边长,再分别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这就需要用到反证法,先假设某个条件成立,从该条件出发,结合原图形中的不变关系,看能否推出矛盾,这是探索性问题常用的解题思路,本题中还要用到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之间的相互转化,这就需要考生对空间中的垂直关系非常熟悉,方能顺利解答.17.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与△均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点是的中点,点是边上的任意一点.(1)求证:;(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第(1)小题设计为证明,只需证明平面;第(2)小题求二面角的大小,解决方法多样,既可以用综合法,也可以用向量法求解.试题解析:(1)证明:∵是的中点,且,∴.∵△与△均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四边形是正方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解法1:作于,连接,∵⊥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二面角的平面角.设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在Rt△中,在Rt△中,,,在Rt△中,.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为.解法2: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平面,平面,∴平面平面.连接,则.∵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线面间平行与垂直,二面角.18.如图,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G2G3的中点, D是EF的中点,现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几何体,使G1,G2,G3三点重合于点G,这样,下列五个结论:(1)SG⊥平面EFG;(2)SD⊥平面EFG;(3)GF⊥平面SEF;(4)EF⊥平面GSD;(5)GD⊥平面SEF,正确的是()A.(1)和(3)B.(2)和(5)C.(1)和(4)D.(2)和(4)【答案】C【解析】(1)由已知可得,即,又,面.所以(1)正确;(2)由(1)知面,而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2)不正确;(3),为锐角,即与不垂直,所以不可能垂直平面.所以(3)不对;(4)由平面图形易得,即,,,面.所以(4)正确;(5)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可知,所以,即与不垂直.所以(5)不正确.综上可得正确的为(1)和(4),故C正确.【考点】线面垂直.【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证明线面垂直常用其判定定理证明,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有:由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勾股定理证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19.如图,在直三棱柱中,,,,点分别在棱上,且.(1)求三棱锥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答案】(1);(2).【解析】(1)从图形可以看出,三棱锥中,平面,所以三棱锥的体积比较容易求,利用等积法即可求出三棱锥的体积;(2)连接,由条件知,所以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解三角形知.试题解析:(1)(2)连接,由条件知,所以就是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在中,,所以,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为.【考点】1、三棱锥的体积;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3、等积法.20.在四面体中,,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以为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作正方体,则正方体的外接球同时也是该四面体的外接球;因为正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球的半径为,所以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考点】球的表面积.21.正方形的边长为a,沿对角线AC将△ADC折起,若,则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答案】【解析】取中点,连接和,那么,因为,所以是等边三角形,,在三角形内,,所以,根据平面关系知,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是.【考点】二面角22.若向量,,则A.B.C.D.【答案】D【解析】因为向量,,所以,排除B;,所以,应选D.,A错,如果则存在实数使,显然不成立,所以答案为D.【考点】向量的有关运算.23.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为与的交点。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共80分,每小题4分)1,三个平面可将空间分成n 个部分,n 的取值为( )A ,4;B ,4,6;C ,4,6,7 ;D ,4,6,7,8。

2,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b ,必存在平面α,使得( )A ,a ⊂α、b ⊂α;B ,a ⊂α、b ∥α ;C ,a ⊥α、b ⊥α;D ,a ⊂α、b ⊥α。

3,若p 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外的任意一点,则( )A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B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C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D ,过点p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a 、b 都异面。

4,与空间不共面四点距离相等的平面有( )个A ,3 ;B ,5 ;C ,7;D ,4。

5,有空间四点共面但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 ,必有三点共线;B ,至少有三点共线;C ,必有三点不共线;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

6,过直线外两点,作与该直线平行的平面,这样的平面可有( )个A ,0;B ,1;C ,无数 ;D ,涵盖上三种情况。

7,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得到的截面为n 边形,则( )A ,3≤n ≤6 ;B ,2≤n ≤5 ;C ,n=4;D ,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8,a 、b 为异面直线,那么( )A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平行于a 、b ;B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平行;C ,必然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同时垂直于a 、b ;D ,过直线b 存在唯一的一个平面与a 垂直。

9,a 、b 为异面直线,p 为空间不在a 、b 上的一点,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①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垂直;②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相交;③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a 、b 都平行;④过点p 总可以作一条直线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⑤过点p 总可以作一个平面与一条平行与另一条垂直。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带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的直观图,其中B′C′=C′A′=2,A′B′,A′C′分别与x′轴,y′轴平行,则BC=()A.2B.2√2C.4D.2√6答案:D分析:先确定△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A′B′,再确定原图△ABC的形状,进而求出BC.由题意可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2√2,其原图形是Rt△ABC,AB=A′B′=2√2,AC=2A′C′=4,∠BAC=90°,则BC=√8+16=2√6,故选:D.2、如图直角△O′A′B′是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斜边O′B′=4,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A.8√2B.4√2C.4D.√2答案:A解析:根据斜二测画法规则可求原平面图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度,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由题意可知△O′A′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O′B′=4,则O′A′=2√2,所以原图形中,OB=4,OA=4√2,×4×4√2=8√2.故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12故选:A3、正方体中,点P,O,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PQ与RS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是()A.B.C.D.答案:C分析:对于A,B,D,利用两平行线确定一个平面可以证明直线PQ与RS共面,对于C,利用异面直线的定义推理判断作答.对于A,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A1C1,则AC//A1C1,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则有PQ//AC,RS//A1C1,因此PQ//RS,则直线PQ与RS共面,A错误;对于B,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C,QS,PR,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AP//CR且AP=CR,则四边形APRC为平行四边形,即有AC//PR,又QS//AC,因此QS//PR,直线PQ与RS共面,B错误;对于C,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RS//BB1,而BB1⊂平面ABB1A1,RS⊄平面ABB1A1,则RS//平面ABB1A1,PQ⊂平面ABB1A1,则直线PQ与RS无公共点,又直线PQ与直线BB1相交,于是得直线PQ与RS不平行,则直线PQ与RS是异面直线,C正确;对于D,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连接A1B,D1C,PS,QR,如图,因为A1D1//BC且A1D1=BC,则四边形A1D1CB为平行四边形,有A1B//D1C,因为点P,Q,R,S是其所在棱的中点,有PS//A1B,QR//D1C,则PS//QR,直线PQ与RS共面,D错误.故选:C4、下面四个选项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平面β的是()A.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B.存在一条直线a,a⊂α,a//βC.存在两条平行直线a,b,a⊂α,b⊂β,a//β,b//αD.存在两条异面直线a,b,a⊂α,b⊂β,a//β,b//α答案:D分析:对于A,B,C,举出符合条件的特例即可判断;对于D,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再证c//α即可. 如图,ABCD−A1B1C1D1是长方体,平面ABCD为平面α,平面ABB1A1为平面β,对于A,直线C1D1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A不正确;对于B,直线CD为直线a,显然a⊂α,a//β,而α与β相交,B不正确;对于C,直线CD为直线a,直线A1B1为直线b,显然a⊂α,b⊂β,a//β,b//α,而α与β相交,C不正确;对于D,因a,b是异面直线,且a⊂α,b⊂β,过直线a作平面γ∩β=c,如图,则c//a,并且直线c与b必相交,而c⊄α,于是得c//α,又b//α,即β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平面α,⁄平面β.因此,平面α/故选:D5、某正方体被截去部分后得到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为()A .132B .223C .152D .233答案:C分析: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解.解: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该空间几何体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截去两个小三棱锥,由图示可知,该空间几何体体积为V =23−(13×12×12×1+13×12×12×2)=152,故选:C.6、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3,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圆心角为2π3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 .√23πB .2√23πC .πD .√2π 答案:B分析:根据弧长计算公式,求得底面圆半径以及圆锥的高,即可求得圆锥的体积.设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r ,故可得2πr =2π3×3,解得r =1,设圆锥的高为ℎ,则ℎ=√32−12=2√2,则圆锥的体积V =13×πr 2×ℎ=13×π×2√2=2√23π. 故选:B.7、已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此棱锥的侧面积为( )A .6B .12C .24D .48答案:D分析:首先由勾股定理求出斜高,即可求出侧面积;解: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6,侧棱长为5,则其斜高ℎ′=√52−(62)2=4,所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S =12×4×6×4=48故选:D8、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BAC =120°,PA =AB =AC =2,则该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12πB .16πC .20πD .24π答案:C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结合球的性质、球的表面积公式进行求解即可.根据题意设底面△ABC 的外心为G ,O 为球心,所以OG ⊥平面ABC ,因为PA ⊥平面ABC ,所以OG//PA ,设D 是PA 中点,因为OP =OA ,所以DO ⊥PA ,因为PA ⊥平面ABC ,AG ⊂平面ABC ,所以AG ⊥PA ,因此OD//AG ,因此四边形ODAG 是平行四边形,故OG =AD =12PA =1, 由余弦定理,得BC =√AB 2+AC 2−2AB ⋅AC ⋅cos120°=√4+4−2×2×2×(−12)=2√3,由正弦定理,得2AG =√3√32⇒AG =2,所以该外接球的半径R 满足R 2=(OG )2+(AG )2=5⇒S =4πR 2=20π,故选:C .小提示:关键点睛: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题的关键.多选题9、(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B.直线l在平面外是指直线和平面平行C.如果直线l经过平面α内一点P,又经过平面α外一点Q,那么直线l与平面α相交D.如果直线a∥b,且a与平面α相交于点P,那么直线b必与平面α相交答案:CD分析: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判断即可求解.若直线l与平面α不平行,则l与α相交或l⊂α,所以A不正确.若l⊄α,则l//α或l与α相交,所以B不正确.由线面直线的位置关系可知,C、D正确.故选:CD10、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M为AA1的中点,过B1M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1于N,则()A.截面α可能为六边形B .存在点N ,使得BN ⊥截面αC .若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则1≤CN ≤2D .当N 与C 重合时,截面面积为3√64答案:CD分析:利用点N 的位置不同得到的截面α的形状判断选项A ,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分析选项B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求相应的量结合梯形的面积公式求得截面的面积,从而可判断选项D .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1,AA 1=2,M 为AA 1的中点,过B 1M 作长方体的截面α交棱CC 1于N , 设N 0为CC 1的中点,根据点N 的位置的变化分析可得:当1≤CN ≤2时,截面α为平行四边形,当0<CN <1时,截面α为五边形,当CN =0时,即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故A 不正确,C 正确;设BN ⊥截面α,因为B 1M ⊂面α,所以BN ⊥B 1M ,所以N 只能与C 重合才能使BN ⊥B 1M ,因为BN 不垂直平面B 1CQM ,故此时不成立,故B 不正确;因为当点N 与点C 重合时,截面α为梯形,如下图所示:过M 作MH 垂直于B 1C 于H ,设梯形的高为ℎ,MH =x ,则由平面几何知识得:ℎ2=(√2)2−x 2=(√52)2−(√52−x)2,解得x =2√55,ℎ=√305,所以截面α的面积为:12×(√5+√52)×ℎ=12×3√52×√305=3√64,故D 正确;故选:CD .小提示:关键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截面的形状,关键在于分析动点在不同的位置时,截面的形状,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平面几何知识求得截面的面积.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正方体的棱上一点,|PB|+|PC1|=λ,则()A.λ=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1B.λ=4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4C.λ=4√2时,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为2D.若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则λ的取值范围为(2√2,4)答案:BC分析:根据各棱上的点P到B,C1两点距离之和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由此确定正确选项.设E,F分别是C1D1,AB的中点,|BD1|=√22+(2√2)2=2√3,|BE|=|C1F|=√12+(2√2)2=3,|A1C1|=|A1B|=2√2.由于|BC1|=2√2,所以|PB|+|PC1|=λ≥2√2,所以A选项错误.λ=4,满足|PB|+|PC1|=4的点为B1,C,E,F共4个,所以B选项正确.λ=4√2,满足|PB|+|PC1|=4√2的点为A1,D共2个,所以C选项正确.当P在正方形ADD1A1(不包括A,D,D1,A1)上运动时,λ∈(2+2√3,4√2),此时棱A1B1与棱CD上,也存在点使λ∈(2+2√3,4√2).所以当λ∈(2+2√3,4√2)时,满足|PB|+|PC1|=λ的点P的个数为6,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BC填空题12、已知A、B、C、D四点不共面,且AB//平面α,CD∥α,AC∩α=E,AD∩α=F,BD∩α=H,BC∩α=G,则四边形EFHG是______四边形.答案:平行分析: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结合AB//平面α可得AB//FH,同理可得四边形EFHG另外三边与AB,CD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到答案.由题,平面ABD∩平面α=FH,因为AB//平面α,所以AB//FH,又平面ABC∩平面α=EG,所以AB//EG,则FH//EG,同理GH//CD//EF,所以四边形EFHG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答案是:平行13、如图已知A是△BCD所在平面外一点,AD=BC,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若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则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π3或π6分析: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F=π3或∠EGF=2π3,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况下∠GFE的大小即为AD与EF所成角.解:如图所示:取AC的中点G,连接EG,GF,则EG//BC,GF//AD,所以∠EGF为异面直线AD与BC所成角或其补角.因为AD=BC,所以EG=GF,当∠EGF=π3时,△EGF为等边三角形,∠GFE=π3,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3;当∠EGF=2π3时,EG=GF,△EGF为等腰三角形,∠GFE=π6,即AD与EF所成角的大小为π6.所以答案是:π3或π6.14、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棱长均为2,顶点A 1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恰为AB 的中点D ,E 为AC 的中点,则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答案:34分析:根据三棱柱性质与题中的中点条件,可将所求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转化为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那么就要通过多次转化最终求得△AGB 1中三边长,然后直接在△AGB 1中运用余弦定理即可.如图,取A 1C 1中点G ,连接B 1G,AG,AE,DE,GE ,由三棱柱的性质易证得GE //BB 1,GE =BB 1,所以四边形GEBB 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B 1//BE ,所以下面即求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由题意知,A 1D ⊥平面ABC ,因为AB,DE ⊂平面ABC ,所以A 1D ⊥AB,A 1D ⊥DE ,在Rt △AA 1D 中,AA 1=2,AD =12AB =1,∠A 1DA =90°,求得A 1D =√3,∠A 1AD =60°. 所以在菱形AA 1B 1B 中,AB 1=2ABcos30°=2√3.在Rt △A 1DE 中,∠A 1DE =90°,A 1D =√3,DE =12BC =1,求得A 1E =2. 所以在△A 1AE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 1AE =AA 12+AE 2−A1E 22AE⋅AA 1=14,所以cos∠AA 1G =cos(π−∠A 1AE)=−14.在△A 1AG 中根据余弦定理得AG 2=AA 12+A 1G 2−2AA 1⋅A 1Gcos∠AA 1G,AG =√6.在△AGB 1中,AG =√6,AB 1=2√3,GB 1=√3,根据余弦定理得cos∠GB 1A =GB 12+AB12−AG 22GB 1⋅AB 1=34,所以直线GB 1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即直线BE 与直线AB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 故答案为:34解答题15、在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1)若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求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2)若直线AB与CD所成角为θ,求直线AB与MN所成角的大小.答案:(1)60°(2)θ2或π−θ2分析: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借助平行关系作出平行直线,从而找到异面直线所成角(或补角)即可求解.(1)如图,取AD的中点为P,连接PM、PN.因为点M、N分别为BD、AC的中点,所以PM//AB,PN//CD,且PM=12AB,PN=12CD,所以,∠MPN为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或补角),∠PMN为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或补角). 又AB=CD,所以PM=PN,即△PMN为等腰三角形.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60°,即∠PMN=60°,则∠MPN=180°−2×60°=60°.所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60°.(2)(2)若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则∠MPN=θ或∠MPN=π−θ.若∠MPN=θ,则∠PMN=π−∠MPN2=π−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π−θ2;若∠MPN=π−θ,则∠PMN=π−∠MPN2=θ2,即直线AB与MN所成角为θ2.综上所述,直线AB与MN所成的角为θ2或π−θ2.。

高二立体几何试题(详细答案)

高二立体几何试题(详细答案)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1,2,1(),1,1,0(-=-=则与的夹角等于 A .90°B .30°C .60°D .150°2、设M 、O 、A 、B 、C 是空间的点,则使M 、A 、B 、C 一定共面的等式是 A .0=+++OC OB OA OMB .OC OB OA OM --=2C .OM 413121++= D .0=++MC MB MA 3、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B .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某直线垂直,则这条斜线必与这条直线垂直;C .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D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它们的交线平行。

4、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四棱锥成为正棱锥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是A .各侧面是正三角形B .底面是正方形C .各侧面三角形的顶角为45度D .顶点到底面的射影在底面对角线的交点上6、若点A (42+λ,4-μ,1+2γ)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4λ,9,7-γ),则λ,μ,γ的值依次为A .1,-4,9B .2,-5,-8C .-3,-5,8D .2,5,8 7、已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各个顶点处都有三条棱,则顶点数V 与面数F 满足的关系式是 A .2F+V=4 B .2F -V=4 C .2F+V=2 (D )2F -V=2 8、侧棱长为2的正三棱锥,若其底面周长为9,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 .239 B .433 C .233 D .439 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A 1E 与C 1F 所成的角是θ,则 A .θ=600 B .θ=450 C .52cos =θ D .52sin =θ10、已知球面的三个大圆所在平面两两垂直,则以三个大圆的交点为顶点的八面体的体积与球体积之比是A .2∶πB .1∶2πC .1∶πD .4∶3π11、设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0=⋅AC AB ,0=⋅AD AC ,0=⋅AD AB ,则△BCD 是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确定12、将B ∠=600,边长为1的菱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二面角θ,若∈θ[60°,120°], 则折后两条对角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值为A .最小值为3, 最大值为23B .最小值为3, 最大值为43C .最小值为41, 最大值为3D .最小值为43, 最大值为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已知向量a 、b 满足|a | =31,|b | = 6,a 与b 的夹角为3π,则3|a |-2(a ·b )+4|b | =________; 1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CD 上的动点,四边形ABCD 为 时,体积V P-AEB恒为定值(写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答案即可).ABDEP15、若棱锥底面面积为2150cm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是254cm ,底面和这个截面的距离是12cm ,则棱锥的高为 ;16、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是2,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46分)17.在如图7-26所示的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 PA=AC=1,PC=BC ,PB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已知),1,2,1(),1,1,0(-=-=则a 与b 的夹角等于 A .90°B .30°C .60°D .150°2、设M 、O 、A 、B 、C 是空间的点,则使M 、A 、B 、C 一定共面的等式是 A .0=+++OC OB OA OMB .OC OB OA OM --=2C .OC OB OA OM 413121++= D .0=++MC MB MA 3、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A .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B .如果平面的一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与某直线垂直,则这条斜线必与这条直线垂直;C .两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有且只有一条;D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与第三个平面相交,则它们的交线平行。

4、若m 、n 表示直线,α表示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m n n m αα⎫⇒⊥⎬⊥⎭②//m m n n αα⊥⎫⇒⎬⊥⎭③//m m n n αα⊥⎫⇒⊥⎬⎭④//m n m n αα⎫⇒⊥⎬⊥⎭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5、四棱锥成为正棱锥的一个充分但不必要条件是A .各侧面是正三角形B .底面是正方形C .各侧面三角形的顶角为45度D .顶点到底面的射影在底面对角线的交点上6、若点A (42+λ,4-μ,1+2γ)关于y 轴的对称点是B (-4λ,9,7-γ),则λ,μ,γ的值依次为A .1,-4,9B .2,-5,-8C .-3,-5,8D .2,5,8 7、已知一个简单多面体的各个顶点处都有三条棱,则顶点数V 与面数F 满足的关系式是 A .2F+V=4 B .2F -V=4 C .2F+V=2 (D )2F -V=2 8、侧棱长为2的正三棱锥,若其底面周长为9,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 .239 B .433 C .233 D .439 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B 1的中点,A 1E 与C 1F 所成的角是θ,则A .θ=600B .θ=450C .52cos =θ D .52sin =θ 10、已知球面的三个大圆所在平面两两垂直,则以三个大圆的交点为顶点的八面体的体积与球体积之比是A .2∶πB .1∶2πC .1∶πD .4∶3π11、设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0=⋅AC AB ,0=⋅AD AC ,0=⋅AD AB ,则△BCD 是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不确定12、将B ∠=600,边长为1的菱形ABCD 沿对角线AC 折成二面角θ,若∈θ[60°,120°], 则折后两条对角线之间的距离的最值为A .最小值为43, 最大值为23B .最小值为43, 最大值为43C .最小值为41, 最大值为43D .最小值为43, 最大值为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已知向量a r 、b 满足|a r | = 31,|b | = 6,a r 与b 的夹角为3π,则3|a r |-2(a r ·b )+4|b | =________;14、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CD 上的动点,四边形ABCD 为 时,体积V P-AEB恒为定值(写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答案即可).ABCDEP15、若棱锥底面面积为2150cm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面积是254cm ,底面和这个截面的距离是12cm ,则棱锥的高为 ;16、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是2,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46分)17.在如图7-26所示的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 PA=AC=1,PC=BC ,PB 和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30°。

(1)求证:平面PBC ⊥平面PAC ;(2)比较三个侧面的面积的算术平均数与底面积数值的大小;(3)求AB的中点M到直线PC的距离。

18.如图8-32,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E∈BB1,截面A1EC⊥侧面AC1。

(1)求证:BE=EB1;(2)若AA1=A1B1,求平面A1EC与平面A1B1C1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度数。

19.已知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中线AF与中位线DE相交于G(如图7-28),将此三角形沿DE折成二面角A′—DE—B。

(1)求证:平面A′GF⊥平面BCED;(2)当二面角A′—DE—B为多大时,异面直线A′E与BD互相垂直?证明你的结论。

20.如图7-29,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D=60°,AB=4,AD=2,侧棱PB=15,PD=3。

(1)求证:BD⊥平面PAD;(2)若PD与底面ABCD成60°的角,试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

21.如图7-30,已知VC 是△ABC 所在平面的一条斜线,点N 是V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且N 位于△ABC 的高CD 上。

AB=a,VC 与AB 之间的距离为h ,M ∈VC 。

(1)证明∠MDC 是二面角M —AB —C 的平面角; (2)当∠MDC=∠CVN 时,证明VC ⊥平面AMB ; (3)若∠MDC=∠CVN=θ(0<θ<2),求四面体MABC 的体积。

22.如图7-31,已知矩形ABCD ,AB=2AD=2a,E 是CD 边的中点,以AE 为棱,将△DAE 向上折起,将D 变到D ′的位置,使面D ′AE 与面ABCE 成直二面角(图7-32)。

(1)求直线D ′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求证:AD ′⊥BE ;(3)求四棱锥D ′—ABCE 的体积; (4)求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

高二数学立体几何 答案一、选择题:1、D2、D3、B4、C5、A6、B7、B8、B9、C 10、C 11、C 12、B 二、填空题:13、23 14、AB ∥CD 15、30cm 16、3π 三、解答题17.解 (1)由已知PA ⊥平面ABC ,PA=AC=1,得△PA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C=CB=2。

在Rt △PAB 中,∠PBA=30°,∴PB=2,∴△P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PA ⊥平面ABC , ∴AC ⊥BC ,又AC ∩PC=C ,PC ⊥BC , ∴BC ⊥平面PAC ,∵BC 平面PBC ,∴平面PBC ⊥平面PAC 。

(2)三个侧面及底面都是直角三角形,求得侧面PAC 的面积为21,侧面PAB 面积值为23,侧面PCB 面积值为1,底面积值为22。

三个侧面面积的算术平均数为633+。

∵633+-22=62333-+,其中3+3- 32=(3-22)+(3-2)=(9-8)+(3-2)>0, ∴三个侧面面积的算术平均数大于底面积的数值。

(3)如图,过M 作MD ⊥AC ,垂足为D 。

∵平面PAC ⊥平面ABC 且相交于AC ,∴MD ⊥平面PAC 。

过D 作DE ⊥PC ,垂足为E ,连结ME ,则DE 是ME 在平面PBC 上的射影, ∵DE ⊥PC ,∴ME ⊥PC ,ME 的长度即是M 到PC 的距离。

在Rt △ABC 中,∵MD ∥BC ,∴MD=21BC=22。

在等腰Rt △PAC 中,DE=DCsin45°=42,在Rt △ABC 中,∵MD ∥BC ,∴MD=21BC=22。

在等腰Rt △PAC 中,DE=DCsin45°=42,∴ME=22DE MD +=8121+=410,即点M 到PC 的距离为 410。

18.解 (1)在截面A 1EC 内,过E 作EG ⊥A 1C ,G 是垂足。

∵面A 1EC ⊥面AC 1,∴EG ⊥侧面AC 1,取AC 的中点F ,连结BF ,FG ,由AB=BC 得BF ⊥AC 。

∵面ABC ⊥侧面AC 1,∴BF ⊥侧面AC 1,得BF ∥EG 。

由BF ,EG 确定一个平面,交侧面AC 1于FG 。

∵BE ∥侧面AC 1,∴BE ∥FG ,四边形BEGF 是平行四边形,BE=FG 。

∵BE ∥AA 1,∴FG ∥AA 1。

又△AA 1C ∽△FGC ,且AF=FC ,∴FG=21AA 1=21BB 1,即BE=21BB 1,故BE=EB 1。

(2)分别延长CE 、C 1B 1交于点D ,连结A 1D 。

∵EB 1∥CC 1,EB 1=21BB 1=21CC 1,∴DB 1=21DC 1=B 1C 1=A 1B 1。

∵∠B 1A 1C 1=∠B 1C 1A 1=60°,∠DA 1B 1=∠A 1DB 1=21(180°-∠DB 1A 1)=30°,∴∠DA 1C 1=∠DA 1B 1+∠B 1A 1C 1=90°,即DA 1⊥A 1C 1。

∵CC 1⊥平面A 1C 1B 1,即A 1C 1是A 1C 在平面A 1C 1D 上的射影,根据三垂线定理得DA 1⊥A 1C 1,∴∠CA 1C 1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CC 1= AA 1=A 1B 1=A 1C 1, ∠A 1C 1C=90°,∴∠CA 1C 1=45°,即所求二面角为45°。

19.解 (1)∵△ABC 是正三角形,AF 是BC 边的中线, ∴AF ⊥BC 。

又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 ∴DE ∥21BC 。

∴AF ⊥DE ,又AF ∩DE=G , ∴A ′G ⊥DE ,GF ⊥DE , ∴DE ⊥平面A ′FG , 又DE 平面BCED , ∴平面A ′FG ⊥平面BCED 。

(2)∵A ′G ⊥DE ,GF ⊥DE ,∴∠A ′GF 是二面角A ′—DE —B 的平面角。

∵平面A ′GF ∩平面BCED=AF ,作A ′H ⊥AG 于H , ∴A ′H ⊥平面BCED 。

假设A ′E ⊥BD ,连EH 并延长AD 于Q ,则EQ ⊥AD 。

∵AG ⊥DE ,∴H 是正三角形ADE 的重心,也是中心。

∵AD=DE=AE=2a ,∴A ′G=AG=43a,HG=31AG=123a 。

在Rt △A ′HG 中,cos ∠A ′GH=G A HG '=31. ∵∠A ′GF =π-∠A ′GH, ∴cos ∠A ′GF= -31,∴∠A ′GF=arcos(-31), 即当∠A ′GF=arcos(-31)时,A ′E ⊥BD 。

20.解 (1)由已知AB=4,AD=2,∠BAD=60°, 得BD 2=AD 2+AB 2-2AD ·ABcos60° =4+16-2×2×4×2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