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宋朝的经济(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梳理
一、基础练习
1.(2018.11朝阳高三期中8)宋代有大量农户脱离单纯的粮食生产,各地出现了许多以种植经济作物为生的菜园户、花户、药户、漆户、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些专业户部分或主要从事商品生产,更大程度上面向市场。
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作物种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②广泛种植高产作物玉米和烟草
③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基本完成④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得到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 2017.11海淀区期中14).宋仁宗(1022 - 1063年在位)时,大臣富弼说:“自来天下财货所入,十中八九赡军(供养军队),军可谓多矣,财可谓耗矣。
”这种状况的影响是
A.加重财政负担造成积贫局面B.扭转了在边境的军事弱势
C.造成了武将拥兵割据的问题D.抵消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
3.( 2017.11西城区5校联盟期中9).在王安石变法中,用限制商人获利、控制市场流通的手段,使税收物资的调拨与运输体现最大经济效益的措施是
A.市易法
B.青苗法
C.均输法
D.免役法
4.( 2018.1东城区期末6).宋朝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生活丰富了诗歌创作。
下列诗词中能折射出宋朝城市商品经济新发展的是
A. “闻说萍乡县,家家有绢机”
B.“有客须教饮,无钱可别沽”
C. “昔在建城市,盐酒昼夜宣”
D.“多稼村村过,垂杨店店迎”
5.(2018.3海淀区高三高三零模14)两宋时期,江南地区修筑圩田相当普遍。
圩田就是筑堤拦水,开发低湿地块作为耕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水稻种植技术传人江南地区 B.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C.人口的大量南迁和自然增长 D.大运河开通促进南北方的交流
三、巩固练习
1.(2018.3丰台区高三零模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
下列描述与此相符的是
A.,近坊灯火如昼明,十里东风吹市声
B.崆峒西极过昆仑,驼马由来拥国门
C.风云独享三百年,信义生得晋商人 D.十三行畔搬洋货,如看波斯进宝图
2.(2018.4东城一模14)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许多商人以财买婿,通过与官僚、宗室、士人联姻进而跻上层社会。
其中最为显赫者当属茶商马季良,因为娶了刘皇后兄长之女,获封光禄寺丞,这反映了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动 B.商人群体逐步控制国家的政治生活
C.统治阶级已经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商人的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观念
3.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
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
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
这说明()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4.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
请降条约,
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D.坊市制继续实行
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其后,富者
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7.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
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8.
材料二唐以前和唐朝的都城为了确保安全,加强防卫警戒,采用封闭式结构。
四周由“城”和“郭”等多重墙垣组成骨架,封闭整个城市。
城郭以内,宫殿、官署、食库、贵族官僚的府第也都筑有墙垣,甚至作为居民聚居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也建有围墙,设置警卫。
唐宋之际,都城的封闭结构发生了变化。
北宋东京出现沿街的各种商店酒楼;有不少商业繁荣的街道分布在交通要道。
这是都城制度的重大变革,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
这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市民阶层的活跃有关系,也与手工业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和行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关系。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1)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宋城市呈现的不同特点,分析变化的原因。
(6分)
特点:唐朝城市内部呈封闭式结构,宋朝城市内部结构为开放式。
原因:宋朝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开始兴起;工商业政策的变化;手工业行会组织的影响。
9.材料二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
“以朝廷雄富,犹言采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均需”。
“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唐宋以来,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
越重要。
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者,则为镇。
”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
“州县官凡有所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
(6 分)
调整:完善商税制度,承认民营商业的合法性;依据商业的发展状况设立市镇。
(一点2分,两点3分)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生产大幅度发展;工商业繁荣,在经济和财政中发挥重大作用。
(一点2分,两点3分)
10.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者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
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
他们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12分)
⑴商业: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
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对外贸易发达,泉州是对外贸易港口,扬州是繁荣的都会。
(每点2分,共8分)(商业税大幅度增加可给1分,总分不超8分)
文化: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能够歌唱,更便于抒发感情的宋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