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抒情方式 PPT

合集下载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2024年可用课件
12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 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2024年可用课件
13
《谢亭送别》唐代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2024年可用课件
6
情景关系: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寄寓在自然景 物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 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 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
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
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
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
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
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
一体,“妙合无垠”202。4年可用课件
11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7
④移情于景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 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又如:赠别二首(其二)(唐 杜牧) 多情却似
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
垂泪到天明.
• 【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 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诗歌抒情方式PPT

诗歌抒情方式PPT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n
抒情方式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之
一、教学目标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1.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重点学会 分析景和情
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 理的答题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记叙
议论
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
描写 内容:所见、所闻、所感
表达方式
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
说明
白描、细节
(步骤三)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 添了哀伤的情绪。
【巩固练习1】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阅读下面这些作品,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 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 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 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 法)。
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试 分析本诗抒情的特色。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是否协调 。
答题模式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 了……氛围,抒发了……感情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示例:
金属铝板吊顶施工工艺
(步骤一)“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
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 法
(步骤二)“红叶””青山”看似色彩
艳丽,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全版.ppt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全版.ppt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最新.课件
14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 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 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 径。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最新.课件
13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
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
最新.课件
2
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 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 观地袒露襟怀,不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饰地抒发激 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 词、句。
最新.课件
3
如: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
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 情操。
最新.课件
15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六 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城曾经的繁华奢靡
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ppt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ppt

顺口溜
专业术语要记牢, 答题步骤很重要。 明确手法是什么, 再把景象还原了, 情感效果又如何, 以上几点考虑到, 高考得分一定高。
【注】树杪:miǎo 树梢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 诗的颔联。
答案示例: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景抒 情)。诗中描写了暮色苍茫之时的“残雪” “断雁” “新月”“潮生”这些景致(假如考 生能把颔联的景致描述成一幅画面也可以), 营造了一种凄迷忧伤的意境(或渲染了一种凄 迷忧伤的氛围),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寄寓于“舟行所见” 之景中,情与景 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 孤单
试就该词的抒情特点加以鉴赏。
参考答案:该诗直抒胸臆。以一连串不 可实现之事——青山烂、秤锤浮、黄河 枯、白日现参辰、北斗星回南面等,来 表现女子对爱情忠贞不渝。
练习2:(09年福建卷)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江行
宋 • 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之
抒情手法
“汝果要学诗 先懂诗家语”
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直接抒情
抒情手法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 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 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 颜”,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其中当然 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
1、分析所运用的手法; 2、分析所描绘的景象; 3、分析所表达的情感; 赏析语言样式: 某诗(或某句)运用了 手法, 描绘了 景象(刻画了 形象 或描述了 事情),表达了 情 感 (表现了 心境,体现了 追 求)。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_PPT幻灯片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_PPT幻灯片

1.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 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
里孤城,无处话凄凉。
【例】 请分析《乐府诗集•鼓吹曲辞》所使 用的抒情手法。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析】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写 一位女子对“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 女子至真、至善、至烈的爱情,显得坦荡、 真率而震撼人心。
心上,无计相回避。
【注】①香砌:指花坛。②欹:倾斜。③都来: 算来。
本词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阕中 是如何描写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御街行·秋日怀旧 第一步:直抒胸臆
范仲淹
第二步:“谙尽孤眠滋
愁肠已断无由醉。 味”,这句以独白式的
酒未到、先成泪。 语言直接表述了孤枕难
残灯明灭枕头欹②, 眠的难言愁情。“都来
问:《菊》、《画菊》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 格?
菊 郑谷
(1)《菊》、《画菊》都是通过
王孙莫把比蓬蒿, 对“菊”的具体描绘以述志抒怀。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先总说) (2)《菊》诗的作者以池岸边的 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说
由来不羡瓦松
明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
高。
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
2.间接抒情
(1)借物抒情(如托物言志、咏物抒怀、 托物起兴等)
(2)借事抒情(如借古讽今、咏史抒怀、 寓情于事等)
(3)借景抒情(如借景抒情、因景生情、 情景交融等)
(1)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表达自己 的思想感情或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 人格化的色彩。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24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24张
表达技巧:诗人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时 所采用的特殊方式。
1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2
表现手表法达技巧 对比、烘托、渲染、象征、用典、比兴等。
3 表达方式 抒情、描写、叙述、议论
4 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抑扬、伏笔等。
表达方式
概念
作用
举例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以景结情:(特殊的寓情于景)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 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 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④情景交融:(情景共存)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 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 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间接抒情——借物抒情
(1)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之物的一 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感情、志向、抱负、操守、爱 好、愿望、要求等。
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对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所蕴含的真理——品格 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依凭,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 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 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 件的发生、发展、变 化过程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价值、特点、 作用等所表明的观点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品课件36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品课件36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存在问题
❖ 缺少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诗歌鉴 赏术语储备,答题“踩”不到点上。
❖ 脑中有一点诗歌鉴赏术语,但不能 准确、规范的运用诗歌鉴赏术语, 答题思路很混乱,不易得分。
❖ 不太懂得情和景之间的关系。不懂 “诗家语”。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诗歌新题型训练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
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②《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东晋扬州 刺史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窃视,唯作‘咄咄怪事 ’四字而已。”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 氛围,抒发了……感情
(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
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的落花和 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 发了诗人的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 的艺术效果。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方法指津
高考一轮复习《诗歌的抒情方式》精 品课件3 6张
答题策略和复习训练策略
第一,首先默默吟诵,整体品赏,感受诗歌的滋味
、情味。
第二,过好释义关。毕竟古诗还是文言文,且语言

《诗歌抒情方式》课件

《诗歌抒情方式》课件
特点
情景交融、含蓄蕴藉、富有意境。
表达方式
描绘景物
通过对自然景物、景象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氛围和意境。
借景抒情
借助景物来暗示、寓含情感,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对比映衬
通过景物与情感的对比、映衬,强化情感的表达。
代表诗人与作品
代表诗人
王之涣、杜甫、白居易等。
代表作品
《登鹳雀楼》、《春晓》、《赋得古 原草送别》等。
抒情方式的分类
直接抒情
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不借助任何外界事物或 景象,直接呈现内心感受 。
借景抒情
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或景象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 描绘景物来引发读者的共 鸣。
叙事抒情
诗人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 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借助 情节的展开来传达情感。
02
直接抒情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直接抒情是指诗人直接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愿,不借助任何外界的媒介 或修辞手法,直接地表达内心感受。
04
借景抒情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借景抒情是一种诗歌抒情方式,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或场景来 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特点
借景抒情强调景物的选择和描绘,通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的方式,使诗歌具有含蓄、深沉、细腻的特点。
表达方式
描绘景物
诗人选择与情感相契合的景物进行细致的描绘, 使景物具有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寓情于景
特点
直截了当、明快热烈、感情浓烈。
表达方式
直抒胸臆
诗人直接倾诉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不加任何掩饰和修饰。
呼告
诗人通过呼告的方式,直接向某个 对象倾诉,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愿 。
内心独白
诗人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将自己 的情感和思考直接呈现出来,不借 助任何外界的媒介或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课件

表现手法之抒情方式课件

学习交流PPT
16
3、借古讽今
古代封建社会中许多有识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对现
实有较多深刻的体察,而他们大多数又仕途坎坷,怀才 不遇,感到生不逢时。心中郁积不满,但又不可明说, 特别是揭露时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说,于是他们往 往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寻求载体,以便委婉曲折地表 达自己的心曲。借古讽今之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 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些方面的鉴戒。 借古是为了讽今,鉴古观今,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 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 须时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境。
学习交流PPT
4
分析下面这首诗的抒情方式。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问:本诗最后两句采用的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
直言自己“宁愿做一个百夫长,也不做一个书
生”。既表现了作者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
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举国上下尚武
(注)青帝:司春之神。
答: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虚实结合的手
法,(指出手法)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
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
挥想像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
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描述景物)
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
(分析情感)
学习交流PPT
13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
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 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 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 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 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 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B.悲“秋感”到呼做应梦,般增愉添无悦限”人分生析况不味当。,从全诗来看,诗人当时的心 态是淡定中透着无奈与伤感。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① 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②懒,兀兀③仍添宁武④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注】①卢中丞:字子强,歙州刺史。酝:指酒。②嵇康:嗜酒,工诗文,谓已 “性复疏懒”。③兀兀:昏沉貌。④宁武: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谥号为“武”。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 不可及也。”
送杨山人归嵩阳高适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 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 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
忘帝力。②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春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 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 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 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
现B(出“诗景人象对凄杨凉山残人败自”在错超,然从的诗田歌园看隐,此居处生描活写的欣的羡是D初.本春诗春写景诗,并人无与“友凄人分凉别残时, 祝败友”人之前感路) 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三山:地点,今福建泉州。 端仁:即陈岘[xiàn],字端仁,闽县人。 状元陈诚之之子,绍兴二十七年(1157 年)王十朋榜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 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 (1198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给事:官名,陈端仁。 题意:在壬子年间,辛弃疾在三山被召, 给事陈端仁为他设宴饯行,辛弃疾在饯 行宴上所作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3】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什么手 法?
答案示例:
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 洁,表现了希望得到救援、昭 雪冤狱的愿望。
【巩固练习4】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 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示例:
(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 手法。
(步骤二)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宜阳 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 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 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步骤三)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 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法)。 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试
分析本诗抒情的特色。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是否协调 。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答题模式
(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 了……氛围,抒发了……感情 (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 处
【注解】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一名道士洑矶。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刘禹锡自夔州调往和州(今安徽和 县)任刺史。他在赴任途中,经过西塞山时写了这首诗。
(2)金陵:吴国都城。 诗人看似怀古,却另有其意,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做具体分 析。
答案示例:
本诗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
诗歌借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 无情嘲讽了割据一方的藩镇。这破 败荒凉的西塞山就像那些割据一方 的藩镇,它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 命运。
诗歌抒情方式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重点学 会分析景和情
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 理的答题
记叙
议论
角度:上下、高低、俯仰、远近
描写 内容:所见、所闻、所感
表达方式
方法:正侧、虚实、动静、点面、
说明
白描、细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抒情
用典抒情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 间接抒情: 交融、 触景生情) 咏史抒情 托物言志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向人们表明了怎样的心迹?运用了 什么手法?
诗歌中“情”、“志”的区别:
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 时说的喜、怒、忧、思、 悲、恐、 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出 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 想、抱负、情操、品格 等,一般都 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
【诗歌抒情方式题设问模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
典例1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钩:一种弯刀属于武器。凌烟阁:在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 示表彰。若个:哪个。 这两首诗所用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
1 .借景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
融 寓情于景 触景生情 以乐

景写哀情)接 ຫໍສະໝຸດ 情2 .借事抒情 (因事缘情 借事抒情) 3 .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借物抒怀 借
物喻人)
4 .借历史上的人事物抒情(借古抒
怀 借古讽今 咏史抒怀)
区分方法:
抒情方法从题材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加 以判断和区分。如果题材是描写景或物的, 就要想到是否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表 达方式更容易区分,如果是抒情、议论, 就是直抒胸臆,如果是描写人、事、景、 物,就是寓情于事、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
典例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 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示例:
(步骤一)“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 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 法
(步骤二)“红叶””青山”看似色彩 艳丽,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 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答案事例:
1. 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2. 作者通过写满眼的山林,夕阳残 照,和归家的乌鸦这一组意象,渲 染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 自己思归之情。
3.其中,归巢的乌鸦与自己的不能 归家形成强烈的对比。
【巩固练习2】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答案示例:
《马诗》借物抒情(第一步),写出一匹骏 马渴望驰骋疆场,通过慨叹马的命运写出了 自己的远大抱负和不得重用的感慨(第二 步),显得婉曲而耐人寻味(第三步)。
《南园》直抒胸臆(第一步),连用两个反 问句,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 (第二步),痛快淋漓(第三步)。
典例2
(05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 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步骤三)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 添了哀伤的情绪。
【巩固练习1】
阅读下面这些作品,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 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 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 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 特点?请略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