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抒情方式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抒情手法PPT课件
问:作者在诗中是怎样表达“凄凉”的。(3分)
6
答: ①选择“一鸟”“数帆”等意象,融情于景 , 营造了凄凉的意境; ②以“谁与问”对应“独上江城”,直抒胸臆 ,表达凄凉心境。
7
二、间接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 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 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分为借景抒 情、情景交融、即景抒情、以景作结//托物言 志、借物抒怀 //用典抒情//即事感怀。
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
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
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十三首(其五)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①,收取关山五十州②? 请君暂上凌烟阁③,若个④书生万户侯? 【注】①吴钩:吴地所产宝刀。②关山五十州:指 当时唐朝廷不能控制的地区。③凌烟阁:在长安,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绘开国功臣24人画像以示 表彰。④若个:哪个。 • 诗中李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表达了什么 感情?
归有光《项脊轩志》
18
下列诗句(句子)哪些属于以景结情?并说 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 《送友人》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之广陵》
16
(2)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的一种结构技巧,它 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 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 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 • 效果:以景结情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高考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课件(共56张PPT)

2024年可用课件
12
绝句(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归年?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浓丽的春日 画面,极言春光融融。诗人以乐景写哀 情,反衬出自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2024年可用课件
13
《谢亭送别》唐代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2024年可用课件
6
情景关系:
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寄寓在自然景 物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 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全诗没有一 字说惜别,没有一字说伤怀,但伤怀惜别 之情悠悠难尽,随水长流。可谓“不着一 字,尽得风流”,意韵含蓄深远。
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
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
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
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
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
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
一体,“妙合无垠”202。4年可用课件
11
乐景哀情
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2024年可用课件
17
④移情于景
• 移情就是将人的情感转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与人 同喜同悲。比如《扬州慢》也有"废池乔木,犹厌
言兵"之句,乔木尚且厌恶战争,何况扬州百姓呢?

又如:赠别二首(其二)(唐 杜牧) 多情却似
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
垂泪到天明.
• 【析】诗人没有说怎样惜别,却把这种感情转 移到蜡烛身上,蜡烛无情,尚且替人垂泪,何况人乎?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ppt课件

鉴赏诗歌抒情方式ppt课件

作者同情人民,告诫当今统治者。 (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借古讽今(抒怀)与用典息息相关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翻译] 你要是爱我思念我,就提起衣裳趟过溱河。你要是不思 念我,难道就没有别人喜欢我?轻狂的小子呀狂妄又笨 拙!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 诗。作者以石灰作 比喻,抒发自己坚 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品质和不同流合 污与恶势力斗争到 底的思想感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看下面几句诗,都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能开始对症下药,然后药到病除。近年来国家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已经展开了“精准扶贫”项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此事,眉间心上,无计 相回避”,意思是算来 这怀旧之事,是无法回 避的,不是在心头萦绕, 就是在眉头攒聚。
【注】①香砌:指花坛。 ②欹:倾斜。③都来: 算来。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全版.ppt

诗歌鉴赏·抒情方式全版.ppt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最新.课件
14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 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 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 径。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最新.课件
13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
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
最新.课件
2
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 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 观地袒露襟怀,不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饰地抒发激 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 词、句。
最新.课件
3
如: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
愿为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 情操。
最新.课件
15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六 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城曾经的繁华奢靡
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ppt

诗歌鉴赏——抒情手法.ppt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托物言志法。 《菊》、《画菊》都是通过对“菊”的具体描绘 以述志抒怀。《菊》抒发作者不求高位,不慕荣 利,只求有益于人的高贵志向。《画菊》表现了 坚守大义,宁死不屈的崇高民族气节。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 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的一种文章笔法。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抒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 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 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 渺小、功业未就,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如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垂緌:下垂的帽带,此指蝉低头。)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 含的真理---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 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内在品格的热 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菊》(郑谷) 《画菊》(郑思肖) 王孙莫把比蓬蒿, 花开不并百花丛, 九日枝枝近鬓毛。 独立疏篱趣未穷。 露湿秋香满池岸, 宁可枝头抱香死, 由来不羡瓦松高。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①托物言志(象征);②以凤凰自喻(或“象
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 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移情于物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24张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 课件24张
表达技巧:诗人在塑造形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时 所采用的特殊方式。
1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双关等。
2
表现手表法达技巧 对比、烘托、渲染、象征、用典、比兴等。
3 表达方式 抒情、描写、叙述、议论
4 结构技巧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抑扬、伏笔等。
表达方式
概念
作用
举例
记叙 议论 描写 抒情
以景结情:(特殊的寓情于景)
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在结尾处 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 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 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例: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勃《山中》
④情景交融:(情景共存)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 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析]通过对花鸟草木的描写来抒发亡国的忧愤、离散的感 伤,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间接抒情——借物抒情
(1)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之物的一 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感情、志向、抱负、操守、爱 好、愿望、要求等。
如:虞世南《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借对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所蕴含的真理——品格 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依凭,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 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王安石的《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 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 件的发生、发展、变 化过程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 是非、价值、特点、 作用等所表明的观点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PPT精品课件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之抒情手法 PPT精品课件
[1]宜阳:今河南省宜阳县,唐代称福昌县,为唐代行宫连昌宫所 在地。
提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 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 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 【步骤一】这首诗运用了寓情于景、以景结 情的表现手法。 【步骤二】诗人站立城头远眺,只见城外长 满 了茂盛的野草,潺潺溪水东流又折向西,树 木葱茏,山花烂漫,鸟语婉转,构成了一幅 明丽的春景图 。 【步骤三】但美景 “无人”观赏,山花“自 落”、 百鸟“空啼”,表达了诗人的寂寞、伤感之 情。
诗 歌 抒 鉴 情 赏之 表 手 达 法 技 巧
“情者文之经。”
--《文心雕龙· 情采》
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示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 君绝!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写一位女子对 “君”剖白心迹, 直接表达了女子至真、至善、至烈 的爱情,显得坦荡、真率而震撼人心。
• 景和情的关系不一致:以乐景写哀情 • 以哀景写乐情(反衬)
(4)理清情和景的关系,选取最恰 当的术语
• 情景关系术语: • 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 融
• 以景结情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9年全国卷1)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鉴赏诗歌 “情与景”关系的一般答题原则:
1、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 “情与景”的关 系即表现手法。【步骤一】 2、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 一幅怎样的画面。【步骤二】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步 骤三】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课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答: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表达了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10.设问:能提醒人们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1.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排比: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3.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
2、对比或对照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上运用了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农民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二联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解析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忆昔日相聚宴游之乐,并进一步抒写相别十年的思念之深。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这一联以“江湖夜雨”对“桃李春风”,巨大的反差,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欢乐。以“十年灯”与“一杯酒”相对,更是进一层:不仅在时间上给人以“长夜难熬”的感觉,还突出了作者独对孤灯的沉重和思念的辛苦。

诗歌鉴赏课件ppt课件

诗歌鉴赏课件ppt课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艺术融合
诗歌与音乐在艺术表现上相互借鉴 ,如诗歌中的意象和音乐中的旋律 相互交织,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
诗歌与绘画
01
02
03
视觉形象
诗歌中的语言和绘画中的 色彩、线条、构图等元素 都可以塑造出具体的视觉 形象。
意象创造
诗歌和绘画都可以通过意 象的创造来表达情感和思 想,两者在这一点上有共 通之处。
把握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总结词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理解其思想内涵和 社会意义。
详细描述
主题是诗歌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情感则 是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体验。在鉴赏诗歌时 ,要深入分析其主题和情感,理解其思想内 涵和社会意义。通过对主题和情感的分析, 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诗歌的社 会价值。
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总结4
比较不同诗歌的特点和风格:通过比较不同诗歌的特点和 风格,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各种诗歌的艺术特点,提高自己 的鉴赏能力。
思考诗歌在当今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思考1
思考2
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诗歌作为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 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 ,我们应该重视诗歌的教育和传播, 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诗歌。
理解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总结词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其深层 含义和象征意义。
VS
详细描述
意象和意境是诗歌中重要的表现手法。意 象是指诗歌中具体的事物或场景,而意境 则是通过这些事物或场景所传达出的情感 和氛围。在鉴赏诗歌时,要深入分析其中 的意象和意境,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象征意 义,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诗歌对于个人修养的价值:诗歌是一 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通过阅读和欣赏 诗歌,可以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 化修养。同时,诗歌中的智慧和哲理 也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和心灵。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诗歌表达方式—抒情课件
“B.悲“秋感”到呼做应梦,般增愉添无悦限”人分生析况不味当。,从全诗来看,诗人当时的心 态是淡定中透着无奈与伤感。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① 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②懒,兀兀③仍添宁武④愚。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注】①卢中丞:字子强,歙州刺史。酝:指酒。②嵇康:嗜酒,工诗文,谓已 “性复疏懒”。③兀兀:昏沉貌。④宁武: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谥号为“武”。 《论语·公冶长》:“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 不可及也。”
送杨山人归嵩阳高适不到嵩阳动①十年,旧时心事已 徒然。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夷门二月 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
忘帝力。②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春长相忆。
【注释】①动:近。②传说尧时有老人击壤于道,歌曰“吾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老人所唱的歌,后人称《击 壤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近十年未到嵩阳,人 事变迁老友难相见,诗人的心境也产生了很大变化B.五六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 节、地点,景象凄凉残败,使诗人不由得泪下沾衣。C.诗歌中说的“不我招”体
现B(出“诗景人象对凄杨凉山残人败自”在错超,然从的诗田歌园看隐,此居处生描活写的欣的羡是D初.本春诗春写景诗,并人无与“友凄人分凉别残时, 祝败友”人之前感路) 顺利,并深切地表达了别后相忆之情。
三山:地点,今福建泉州。 端仁:即陈岘[xiàn],字端仁,闽县人。 状元陈诚之之子,绍兴二十七年(1157 年)王十朋榜进士。曾先后任平江守、 两浙转运判官、福建市舶。淳熙九年 (1198年)在四川安抚使任上罢职回家。
给事:官名,陈端仁。 题意:在壬子年间,辛弃疾在三山被召, 给事陈端仁为他设宴饯行,辛弃疾在饯 行宴上所作之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特点,你认为怎样,说明理由。
直接抒情
判断直接抒情的方法—— 判断方法:诗人在其诗歌中比较直 观地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 情,诗句中有直接表明情感的字、 词、句。
如:
杜甫 :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
独破死亦足” ,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 天下贫寒知识分子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
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抒情特点。
答:这首诗主要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中三 四句借蝉声远传,不需要凭借某种外物自能声 名远播的特点,表达出作者高尚的品格和自信 的人生态度。
练习巩固: • 绝句二首 杜甫
•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从抒情方式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一、二两句的作用。
景象与现在的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的鲜明对比, 告诫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六朝因纵情作乐、奢 靡浮华而亡国的历史教训,寄托了吊古伤今的
常见错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
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是可以谈及修辞手 法的运用的。
技巧类诗歌答题规范
• 【答题步骤】 •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
法。 •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
是用了这种手法。 • (3)析作用:此手法有什么样的表
达效果或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规范:诗歌采用××方式,诗中××句表达了
诗人××感情。
间接抒情
• 判断方法:作为一种委婉含蓄的抒情 手法,诗人往往借助多种手段委婉地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这 样的诗句中往往没有直接表明情感的 词、句。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之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 托物言志 ③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借古抒怀、咏史抒怀)
④借典抒情 ⑤借事抒情
常见提问方式:
1、说说下面的诗歌采用了哪种抒情手法? 2、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下面的诗歌。 3、有人认为某诗在表达情感上体现了“曲折通幽”
答:诗中一二两句使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借 “朝雨”之景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 借“杨柳”增添了浓厚的离别、留恋之情。
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简述结句与前三句写法的不同,有什么作用?
前三句借事抒情,通过叙写“琵琶换新声、旧 别情、听不尽”,表现了无法排遣的思乡愁绪 一波三折,最后一句写景,以“长城、秋月” 这壮阔而悲凉之景,寓情于景,表达了戍边将 士的浓浓思乡之情。
SUCCESS
THANK YOU
2019/8/25
2、托物言志
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 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的“志”可 以指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答题格式:采用了××手法,借物的××特 点,表现了诗人××的志向(追求)
例: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答:一二两句采用了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反衬出全诗抒发了羁 旅异乡的感慨,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 画菊 郑思肖(宋末诗人) •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说说诗歌是如何抒情的。
• 答: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用宁可在枝头枯萎也 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 大义的高尚气节。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对
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
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相思之苦。
直接抒情
•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请简析这首诗的抒情特点。 答题规范:本诗歌采用的是直接抒情的方式, 诗中的“独怆然而涕下”直接表现了诗人想着 天地之浩大,人之渺小,而感时伤事的情怀。
答题格式: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 古代的××事(人、古迹)来讽喻现实 的中的人(多指当权者)的××行 径。
例: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说它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竟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参考答案: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六 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台城曾经的繁华奢靡
借托 景物 抒言 情志
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 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 是某种物。
2、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 乐、悲伤等感情。
3、借古讽今: (喻今、伤今) 借古人、古迹来抒发情感。
这首词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来抒发作者对江 南的追忆?
间接抒情,诗人白居易借助于“红胜火”的 “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表达出 对江南水乡的魂牵梦绕、久久不忘。
练习:
谒金门 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 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 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 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 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 眉头,却上心头。
比较两首词在抒情方物、人物动作 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盼夫之情。
李词多直接抒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却上心头”五句酣畅淋漓地抒写了自己对丈夫 的思念之苦和情爱之深。
间接抒情
• 1、借景抒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请从抒情手法的角度分析诗中一二两句。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考试常出现类型
表达方式(抒情方式)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 结构技巧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
现特色,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 方面来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