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发展 协同创新 提高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涵发展协同创新提高质量
近两年,我国高等教育具有全局意义的大事莫过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的发布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简称《讲话》)。以下拟谈谈学习这两个文件的体会和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包括经济学教育如何以两个文件为指导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思考。
一、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纲要》在规划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时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胡锦涛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1]。无论是“核心任务”,还是“生命线”,都充分肯定了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包括经济学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性。
为什么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什么说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首先,这是由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两大主要问题后,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经济全球化在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同时,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和负效应,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越来越加剧的趋势。进入新世纪后,先是发生了危及全世界的金融危机,紧接其后的是严重的欧美债务危机,受这些危机影响而急剧变动的世界经济,必将对高等教育特别是经济学教育提出新的强烈需求。
从我国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2010年GDP达到58791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2009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为365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1.8%。而且,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经济发展质量需要改善。这说明,经济总量的跃升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距离经济强国尚有相当大的距离。
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强国家才能强。在这样的形势面前,高等教育必须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植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肥沃土壤,承担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服务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教育要强,必须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抓实抓好。
其次,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包括经济
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高等教育包括经济学教育无论是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还是在社会服务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必须看到高等教育,特别是经济学教育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新的挑战,最主要的是: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需求相比,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学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需要深化,人才培养和科研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发挥。而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要求是提高质量。
二、紧紧把握提高质量的着力点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特别是经济学教育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办学体制模式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引导、基础能力的保障、社会环境的营造等,必须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科学研究为基础,社会服务为方向,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紧紧抓住提高质量的着力点,形成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新格局。
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就是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瞄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优秀拔尖人才和专门人才。时代和实践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等教育教学要密切关注并努力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确定与时代和实践发展需求相符合并能引领社会前进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因校制宜,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特别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质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坚持因材施教,倡导自主学习,促进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
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就是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瞄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科研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抓住全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机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前瞻性战略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研究。在当前,特别要适应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要问题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世界发展潮流,研究和揭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为促进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适应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时期的新要求,揭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殊历史、发展所处的特殊阶段,面临的国际环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条件下政府职能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要积极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应用对策研究,促进交叉研究,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升创新
能力为突破口,建设开放、集成、高效的创新机制,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以社会服务为方向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引领,就是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瞄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需求,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经济学的本意和宗旨。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三、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为提高质量,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实际可能看,我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的发展将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内涵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稳定规模,就是要保持公办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相对稳定。按照《纲要》的规划,到2020年,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如果考虑到18~22周岁年龄的人口在未来10年内下降差不多4000万人,这意味着从现在开始即使高等教育零增长也可以使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35%[2]。所以实现《纲要》的目标实际上未来十年毛入学率只需增长5%。考虑到结构调整的需要,这意味着今后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不应该是各类学校、各类专业的平均增长,而主要是一些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增长。对于经济学教育而言,招生增量将主要用于发展国家急需的特色应用性专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生教育以及合作办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