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本色派元杂剧作家关汉卿: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的作品主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其中《窦娥冤》被称为世界十大悲剧之一。关汉卿一生创作的杂剧有六十多种,他是我国戏剧的创始人,数量超过了英国的戏剧家“戏剧之父”莎士比亚,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1958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关汉卿与达·芬奇等同列为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的戏剧语言,被称为本色派之首。
所谓本色派:指关汉卿不以仕途功名为念,保持生活与性格的真实,作品与生活性格的一致。2.元曲四大家及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3.中国古典十大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清忠谱》——(清)李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升《雷锋塔》——(清)芳成培
4.中国古典十大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中山狼》——(明)康海
《墙头马上》——(元)白朴《李逵负荆》——(元)康进之
《幽闺记》——(元)施君美《绿牡丹》——(明)吴炳
《玉簪记》——(明)高濂《风筝误》——(清)李渔
5.介绍元杂剧
①剧本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行当: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曲词即唱词,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
宫调音乐术语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音乐术语,有正宫、双调等名称。元杂剧有
九个宫调。古有“五音十二律“。五音是宫、商、角、徵zhǐ、羽,即五个音阶(doremisolla)。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十二律是十二种定音位置。五音十二律配合起来构成八十四个调。以宫声为主的称宫,以其他声为主的称调,但歌曲中实际上并不用这么多调。元曲中仅用十二调,而杂剧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
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
科范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俱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作“介”,或通称科介。元杂剧中的科,一是指规定某种特殊的情感表演,如“做忖科”,即做沉思的样子;“做哭科”“做笑科”,就是要求进行哭或笑的情感表演;二是指某种特写的舞台音响效果。如《汉宫秋》中的“内做雁叫科”、《窦娥冤》中的“内做风科”,就是要求后台根据剧情制造出雁叫或刮风的音响效果。
宾白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6.元代散曲
从十二世纪前期到十三世纪后期,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种新的诗体形式,这就是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元曲”。“元曲”包括杂剧、散曲两部分,但杂剧是戏剧,而散曲才是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
散曲兴起于元代。到了元代,散曲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异花独放。著名的散曲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他们也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在体裁上大致可以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小令;带过曲;重头小令。套曲及其特点。
7.散曲的形式特点:衬字;用韵;丰富的对仗方式。
前期套曲:马致远的《秋思》、关汉卿《不伏老》。后期套曲:睢景臣《高祖还乡》、刘时中《上高监司》、杨朝英的《阳春白雪》和《朝野新声太平乐府》。
第二课时
一、导入本节课。
二、速读感知,理清思路
课文节选的是楔子和前三折,其后情节见课文注释①介绍。
1.请跳读课文,看看课文节选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明确:共出现31个曲牌,分别属于仙吕、南吕、正宫三个宫调。
2.请概括讲述本课故事情节,并重点讲述第三折情节。(可由多人共同完成)
楔子:二人亮相,悲剧开始;窦父赶考,留下孤女。
第一折:婆婆遭劫,二张搭救;父子逼婚,窦娥争理。
第二折:驴儿下药,误杀己父;窦娥蒙冤,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怨恨,指斥天地;三大誓愿,昭示清白。
三、重点赏析第三折。自由朗读或者分角色朗读,。
理清第三折戏剧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四、赏析第三折第一部分: 1.朗读第一部分的唱词。
2.《端正好》曲表现了窦娥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表现了窦娥满腹冤屈与怨恨。)
3.“游魂先赴森罗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提示:讳饰,实际是说被杀头而死。)
4.分析《滚绣球》曲这节文字:
①《滚绣球》曲中有一句是说命运不由自己掌握,这句话是哪一句?它采用了什么诗歌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