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军事制度粗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

学号:1006012022 班级:10级博物馆班姓名:省建东

“赳赳大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听着这来自两千多年前的秦军军乐,我总有种幻想,幻想自己是战无不胜的秦军一员,端着锋利的长枪,迈着铿锵的步伐,向着敌军前进。我最喜欢的国家就是秦帝国,而秦帝国最令我倾心的则是秦帝国那支如机器一般的秦军,每当看到有关秦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心中总会莫名的激动,因为秦帝国最早发源于甘肃,而我是一名甘肃人,我感觉很自豪。秦军在创立后的130年时间里累积歼敌160多万,在10年统一战争期间累积歼敌200多万,拥有耀眼的丰功伟绩。我之所以写这个主题,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喜欢秦帝国,喜欢秦军,现在就让我们对秦军做个基本的认识。

首先、从秦军的兵员来讲,秦帝国推行郡县征兵制,而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耕战结合,寓兵于农,兵役与徭役的密切结合。其实质就是根据国家和战争的需要,按郡县行政组织统一征发居民入伍参战。比如《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中的主人公喜,17岁即向政府傅籍,傅籍后既是民又是兵,既在乡从事生

产或其他工作,又要随时应征入伍,这就表明秦帝国兵役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紧急情况下,一切人都必须服从战争的需要,没有什么年龄,性别的区分。凡是能够在战争中做事的人,都要编组到军队中来,近乎一种全民皆兵的做法,这一做法是秦帝国厉行耕战政策的体现。其基本原则就是兵农结合,寓兵于民,根据需要随时调发,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充足的兵源。

第二、从秦军的待遇和战略物资供应来看,秦帝国推行封建土地私有制,重农抑商,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以及统一封建租税等制度和政策,使得社会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在统一战争期间,秦军的物资供应主要由士兵自备和政府供应组成。而在秦统一之后,秦军物资由国家供应。为此,秦始皇大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等一大批“军用高速公路”,又开辟灵渠,转运战略物资,并且兴建咸阳仓,栎阳仓,霸上仓,敖仓,陈留仓等一大批军粮储备仓库,为秦军的南征北战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供应,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第三、从秦军的兵种和武器装备来看,统一后的秦军主要由车、步、骑、水四个基本兵种组成。车兵已不再是军队的主体,但车兵常与骑兵协同作战,是车、步、骑联合作战中的重要力量。步兵是秦帝国军队构成中的主体,分为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两种,秦

帝国步兵装备最为复杂,在车、步、骑协同作战中步兵一般居于主导地位。骑兵也是秦帝国的重要兵种之一,在平原旷野和一般丘陵山地中作战,骑兵更是一支强大的机动力量。秦帝国水军也称楼船士,是秦帝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仅次于步兵,远远超过车兵和骑兵。统一后秦军的装备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向铁兵器为主的时代过渡,秦军武器装备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特点,并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一)装备有大量先进的远射武器,如弓、弩、箭等。(二)装备有大量铜制的近战武器,如戈、矛、戟、铍、短柄的弯刀和剑等。(三)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铠甲,还有盔、盾等装备。总之,秦帝国军队的兵种构成是较齐全的,武器装备是精良的,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作战,因而才能在统一战争中和开拓边疆的战争中取得胜利。

第四、从秦军的作战战法方面来看,秦兵马俑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例子。兵马俑一号坑呈长方形,是一个完整的军阵,分为前锋、后卫、两翼和主体。前锋由三列横队组成,由三名铠甲俑率领,都为轻装弩兵俑。后卫也由三列横队组成,两列面向东方,一列面向西方,也都为轻装弩兵。两翼各由一列轻装弩兵

组成,分别面南面北。主体由三十八路纵队组成,由三十多辆战车和数千名手执戈、矛、戟的步兵组成。这个军阵生动的再现了秦军作战的阵法特色,整个主体四周由弩兵担任警戒,最前面三列弩兵向敌人轮流射箭,以最大限度射杀敌军,然后由主体军队与敌军厮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此种阵法堪称完美,这也是秦军战无不胜的一个重要保障。

第五、从秦帝国的军事思想和秦军的精神面貌来看,秦兵马俑不同的排列构成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一些作战原则和军事思想:(一)车、步、骑相结合,充分发挥各兵种的优长。(二)远、长、短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不同武器装备的综合运用。(三)攻与守相结合,适应了各种情况下作战的需要。(四)奇与正相结合,体现了“以正合,以奇胜”的军事思想。(五)武器装备轻重相结合。这些军事思想在当时产生可谓是智慧超群,我们不经为我们的祖先有如此光辉的军事思想而感到自豪。此外,秦军具有一种团结、尚武、忠诚的精神面貌,在面对外敌时能同仇敌忾。在对外扩张时能尚武好勇,团结一致。这正是秦军的军魂,是秦军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分析完秦军的基本构成,就该了解一下秦军为何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一)

秦帝国崛起于西北高原,而西北高原干旱多变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早期秦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民风,所以秦军具有绝对的忠诚之心。(二)秦帝国早期与戎狄杂居,为争夺生存空间,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于戎狄作战。久而久之,也塑造了秦军耐苦战,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更为秦军提供了一支战国时期最精良的骑兵部队。(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确定封建小农土地所有制,极大地提高了秦军保家卫国的热情,更颁布二十级爵制,确立奖励军功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秦军的战斗热情,提高了秦军的作战效率。(四)秦国手工业的快速发展,为军队提供了大量品质优良的武器装备,秦国的军工生产类似于今天的“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可以随时更换损坏的装备,保障了秦军的作战效率。(五)秦国以法治国,军队法令相当完备,更加铸就了军队强大的凝聚力。

但是最强大的军队也终有其消亡的一天,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强大的秦军好似与世隔绝,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秦统一六国后,军备松弛,军队素质降低,(二)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镇压六国反叛,使得秦军兵员极大减少。(三)秦始皇大兴徭役,实行严刑峻法,人口减少,兵源不足。(四)秦帝国面积扩大,秦军分散驻扎,

力量分散,战斗力极大削弱。也许还有别的原因,只能以后有机会再去探究了。

最后,希望现在的军队能够重振秦军雄风,扬我中华国威,谨以《秦风·无衣》做结尾,就算是对这支伟大军队的颂扬吧!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