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景观的城市空间演化与影响——以明朝中叶以来的上海基督教教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5月

山东社会科学

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2-05-02

作者简介:魏良臣,西北大学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规划专业。

基督教景观的城市空间演化与影响研究

———以明朝中叶以来的上海基督教教堂为例

魏良臣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127)

[摘要]自唐朝以来,基督教想传入中国的行动就从未停止过,但由于统治阶级的原因以失败告终。随着国门被战争打开,基督教真正传入中国是在明朝中叶后,并在中国落地生根,逐渐发展起来。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的实宗教体景观—

——教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城市的相关因素对其分布规律及空间演化的影响,剖析基督教在上海乃至中国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宗教景观;布局演化;上海基督教堂[中图分类号]

K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2]专辑-0057-02

一、研究地与研究时期的选择(一)研究地选择:上海

上海,

坐落于中华大地的东南,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良好的水运条件,在鸦片战争前夕就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东亚的主要商业枢纽。随着《南京条约》签订,上海成为中国首批涉外港口,

外国人可以通过上海进入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因此,上海外贸经济发展迅速,为基督教的研究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江浙一带的南京等地遭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城市动荡不安,上海由于政策的原因成为当时中国相对安全和平稳的传教城市,

提供有利的传教环境,避免了战争对教堂及传教具有的毁灭性影响。

(二)研究时段的选择:明朝中叶后

由于中国封建儒家文化的冲击及政治局势的变动,早于明朝的数次传教运动之间缺乏传承,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的借鉴意义相对较弱。根据史料可证,天主教于明中叶传入我国,

而新教于天主教传入后两百年后再传入上海。上海第一所基督教教堂的原型也是在该时期(1640年)建成,所以可以基本确定基督教最早是在明朝中叶传入上海。因此我们的调查研究以明中叶为节点,讲述明朝中叶至新中国成立,上海基督教堂的布局与演变。

二、基督教教堂各时期分布规律

(一)上海市基督教教堂的总体发展态势

基督教伴随着其第三次大规模的在华传教行动,于明代初期传入上海(新教则是在第四次传教行动中,

由传教士普鲁士人郭士立传入上海)。尽管基督教入华已久,但由于国

人深受孔儒之道的教化,加上历代帝王的政策打压,基督教一直无法在我国真正扎根。

随着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通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正式授予了外国传教士在上海设立教堂、医院、学校并进行传教行为的权利,但基督教整体发展态势缓慢,

至1850年,上海仅3间基督教教堂(圣三一堂、第一浸会堂、圣母圣心堂),且建筑简陋、人数稀少,经常需要修缮。随着国人对这一外来文化的认可度逐渐加深,基督教不断壮大自身。1843年至1899年仍是上海基督教教堂的快速发展阶段,教堂数量迅速增长,全市教堂总数达300余所。1900年至1927年,由于租界界线在列强的计谋下被逐渐打破,教堂的受众面域空前提升,加之“五四”时期学生与工人阶级对基督教的推崇,基督教进入空前繁荣阶段,全市教堂总数达600多所。1928年至1949年期间,

基督教教堂的成长在政治、战争局势不稳定的情况下艰难发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基督教的自立运动受到很大的挫折,教堂到1935年只剩下200多处,1938年日军侵入上海后,许多教堂损毁于战火之中,其数量锐减。

(二)各时期教堂分布规律1.萌芽期(1640—1842)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上海既是南北洋海运中转港,

又是江河海水运枢纽,在国内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早期的上海还不能算是核心城市,但是已经具有了空前的发展潜质。与此同时,实时的许多官员都接纳了基督教,

第一位传教人为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徐光启,历史上常以1608年徐光启引入天主教作为上

7

5

海天主教的起始时间。此时基督教在上海开始萌芽,为以后的成长打下的坚实的基础。

2.移植期(1843—1899)

伴随着上海不断融入国际贸易,外商在上海投资开办船舶修造、缫丝、轧(棉)花和打包等加工厂,并投资棉纺织、日用轻工业、印刷等行业。同时杭州受到太平天国运动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江南地区城市中心等级的重新排序。因此上海成为地域发展核心,各国先后辟设租界,整个城市由华界地区和租界地区组成,城市建设相应独立进行,形成多方经营,各自为政的格局。1853年的小刀会起义等民间起义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租界的迅速扩张,从此,租界内的人口增加与面积扩大形成相应的循环模式。正是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城市对基督教这一外来文化的需求增长,导致了文化从不同地域移植至上海租界,租界同时保证了上海的教堂未被战火波及,带来了近代上海教堂的繁荣。

3.转型期(1900—1927)

《马关条约》的签订对于外商而言是一个转折点,企业从原来的从商品输出演变为资本输出,工商业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此时上海已成为国际贸易中心,与全球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城市有贸易往来,对外贸易约占全国50%。当时上海工业资产总额约占全国40%,工人人数约占全国43%,工业产值约占全国50%,市镇经济依都市区市场需求而相应调整,工业型市镇出现。工业的发展使得上海经济空间繁荣,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市民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加大,使得基督教的群体不断扩展。同时1900年的义和团事件让清朝政府将国家富强的希望放在西化改革上,政策上接纳外来文化,基督教也因代表西方文明而备受推崇。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深入,“民主”与“自由”的大旗高高举起,国内扬起学习西方先进文化技术的风潮。在这一背景下,基督教得到巨大的推崇,教堂也在上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该时期为基督教在上海发展最为迅速,生长最为健康的时期。

4.艰难期(1928—1949)

抗日战争爆发使得上海经济全面停滞,从根本上改变了上海城市发展的走向。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经济损失惨重,随后日军侵沪行动爆发,上海航政局内迁。由于日军实行经济统制,因此上海内河航线几至全部中断,发展几乎停滞。全市市政公用设施因原租界地区自成系统,网络支离分割,基础设施更是残缺不全,城市建设基本停顿。战争时期,教堂或毁于战火,或被日军占用,损毁非常严重,教堂数量锐减。抗战胜利后,由于因内战等原因,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处于修复和维护状态,基督教依旧没有复苏。1946年开始的大规模内战又使教堂复兴雪上加霜。直至其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后,才结束了上海跌宕起伏的百年近代史,同时也终结了轰轰烈烈的近代上海基督教堂建设运动,教堂逐渐从城市中淡出,最终淹没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三、影响基督教教堂分布的因素

(一)城市经济发展

上海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经济的繁荣,可以说

上海经济的增长与基督教的发展息息相关。经济进步使得上海更加具有文化的兼容性,越来越多的外商流入上海,不同的文化在上海各界交融,而宗教正是其直观体现。城市经济发展为教堂提供了物质基础、文化环境、传播渠道,在经济正向增长这一背景下,人们有精力去思考在物质生活意外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教堂也随之兴起。早期由于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落后于西方,传教士的文化活动客观上促进了上海文化的近代化。正因为上海具有兼容并蓄的品性,使传教机构更愿意在上海建立据点、开展其经济活动,进一步促进上海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发展,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促使上海宗教地位和文化地位同步提高。无论使得上海在经济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原因是什么,无可否认,上海整体出色的经济状况使得教会有资本除直接传教外,办了不少科技、教育、卫生、出版、慈善事业,使城市多元化发展。

(二)城市空间形态、货运交通

上海交通在近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航运、铁路的建设使上海逐渐成为远东中心城市。1915年,上海租界已扩大为32.82平方公里,为原面积16倍。20年代之后,市区已经包括公共租界,法租界以及华界南市,闸北,浦东,江湾等多个地区。此时的上海,已是完全开放的通商口岸,一座新兴的城市由于西方商业的介入而诞生。此外,战争使其他江南城市几乎无一例外遭受到破坏,上海因有租界的庇护,未受到战争的摧残,江南区域内大量人口、资金以超常速度涌向上海,促使这个通商口岸快速成长。至1920年,已建成的港码头岸线长10.48公里,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300多个港口,吞吐量、集散力均居国内各港之首,居世界港口第十四位。港口使教堂沿河流支流集聚,并在租界区内大量分布。此时近代上海城市的格局己基本形成,城市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租界内的教堂也大量的重建、改建,稳步发展。

(三)城市人口变迁

自殖民者在上海划分租界以来,外侨人口数量一直呈稳步上升,租界地内的人口密度却也随着租界的扩大而增加,租界人口逐步占据了上海人口的大部分。传教士基数庞大,他们除了创办教会,从事传教活动外,也开办医院、学校和慈善事业,各国教会也派遣教士自由开设学校以加速基督教的传播。而伴随着华人大量嵌入迁入租界,西方的宗教具备了与中国人交流更好的机会,华人在租界内居住历史,可分为“华洋分居”和“华洋杂居”两个时期。租界开辟初期,实行“华洋分居”,禁止华人在租界内居住,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后,大批华人进入租界避难,打破了“华洋分居”的禁例,华人大量入居租界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庞大的人口基数。

随后由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破坏,上海的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转入低谷,几经波折最终彻底崩溃,伴随的是基督教的发展突然基本停滞,新建教堂不多,且形式较为简单。战争不但对基督教在上海的继续传播产生了严重阻碍,还对其已在上海取得的成就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特别是八一三事变后,江浙大部分地区先后沦陷,上海除租界以外全部沦陷,虹口、闸北等地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下转第130页)

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