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 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材料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材料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1.孔子认为在什么情况下能与学生谈论《诗经》?
答:
答案:孔子认为如果学生能够将《诗经》与礼联系起来,就可以与其谈论《诗经》了。
2.结合材料分析孔子对《诗经》的态度及其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答:
答案: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教育弟子过程中的作用。因为《诗经》内容丰富,情感正直,具有礼乐教化功能,有助于孔子推行礼乐治国思想。
材料一:
子夏问孔子说:“‘微笑的面容美好动人啊,美丽的眼睛黑白分明啊,洁白的底子上绘有文采啊。’这几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素色的底子,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产生的?”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材料二: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学《诗经》可以抒发感情,可以观察社会,了解世情民俗、政治得失,可以使人懂得与人交往的道理,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刺评论不平的事情。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①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②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3.分别指出孔子和老子对待“争”的态度。
孔子:
老子:
答案:孔子:“矜而不争”,强调不争强好胜。
老子:“不争”,是“无为”的一种表现,讲求以退为进。
4.试评价孔子和老子的“不争”。
答:
答案:孔子是从君子的仁德之心出发来看待“不争”的,侧重于不争强好胜,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老子是从顺应天道来讲“不争”的,主张不刻意而为,顺天道而行,认为这样就会以“不争”而立于不败之地。二者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在今天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①孔子说:“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②不自己显示自己,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显;不自己夸耀自己,反能功绩显露;不自以为贤能,因而能长久。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人,世界上才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①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②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学而》)
③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礼记·内则》) 5.根据材料概括孔子的“孝道”的内涵。(不超过6字)
答:
答案:恭敬不违。
6.根据材料,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答:
答案:孝顺父母是为人子女者必须做到的,子女要让父母身心快乐,做到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对父母的过错委婉劝说,替父母操劳而没有怨言,在生活方面尽心周到侍候。
①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稍加规劝。看到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恭顺他们,不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
②孔子说:“父亲在世时,要观察儿子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要观察儿子的实际行动。(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传下来的正道的话,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③曾子说:“孝子养老,要使父母内心快乐,不违背他们的意志,敬备礼乐,使他们听得高兴,看得快乐,使他们起居安适,在饮食方面尽心周到侍候,直到孝子去世。所谓‘终身’,不是说终父母的一生,而是终孝子自己的一生。所以父母喜爱的,自己也要喜爱,父母崇敬的,自己也要崇敬,就是对父母钟爱的犬马也都要这样,更何况对父母所爱的人呢?”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为政》)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7.请简要概括孔子对“孝”的看法。
答:
答案:在孔子看来,孝对不同人来说,有不同的标准。孝,包括孝养、孝顺和孝敬。
8.请结合以上四则材料,谈谈你对孔子观点的评价。
答:
答案:“孝”不光是要在衣食等物质层面为父母提供保障,还要关注父母的精神层面,不让父母担心,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关爱他们。孔子对“孝”的观点涵盖了这两大方面,对现代人如何践行“孝”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对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极大的积极意义。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违背礼节。”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对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说,不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按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亡故,按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做父母的只是为孝子的疾病发愁。”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是能养活父母。其实,连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假如对父母不敬的话,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在父母面前保持愉悦的容色最难。(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年轻人效劳;有了酒食,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9~10题。
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②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天下有中③,敢直其身;先王有道,敢行其意;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傀然④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荀子·性恶》) 【注】①鬼:这里指死去的祖先。②谄:谄媚。③中:中正之道。④傀然:坚定的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