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全套教案
目录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课时离子反应
第三课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
第二章碱金属
第一课时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碱金属元素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课时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第四章卤素
第一课时氯气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卤族元素
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第三课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
第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第五课时晶体的类型和性质
第六章氧族元素硫酸工业
第一课时氧族元素
第二课时硫硫酸
第三课时接触法制硫酸
第四课时环境保护绿色化学
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一课时碳族元素
第二课时硅二氧化硅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八章氮族元素
第一课时氮与磷
第二课时氨铵盐
第三课时硝酸
第九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一课时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课时化学平衡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
第三课时合成氨工业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第十章电离平衡
第一课时电离平衡
第二课时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第三课时盐类的水解
第四课时酸碱中和滴定
第十一章几种重要的金属
第一课时金属的概述
第二课时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三课时铁及其化合物
第四课时金属的冶炼
第十二章烃
第一课时甲烷的性质与“四同”规律
第二课时不饱和烃的性质与空间构型
第三课时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和性质
第四课时有机物的燃烧规律及有机计算
第十三章电化学原理
第一课时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第二课时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课时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第十四章烃的衍生物
第一课时卤代烃的两大反应和基团的移动和保护
第二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1)第三课时醇羟基、酚羟基与羧羟基的区别和联系(2) 第四课时羟基酸、氨基酸、脂肪酸的性质
第五课时醛、酯的重要性质与拓展
第六课时有机化学实验探究
第十五章糖类蛋白质
第一课时糖类
第二课时油脂
第三课时蛋白质
第十六章合成材料
第一课时有机反应规律
第二课时有机合成方法
第十七章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一课时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检验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讲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3)被氧化:(4)被还原(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规律: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
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2)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3)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比较:(4)根据反应条件比较:(5)根据具体反应判断:
【例题解析】
[例1]已知Br2 +2Fe2+=2Fe3++2Br-、2Fe3++2I- =2Fe2++I2
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解题思路: 易错点:
[例2]在化学反应a Zn +b HNO3(稀)= c Z n(N O3)2 +d NO↑+ e H2O 中,若e的值为4,则d的值
A、1
B、2
C、3
D、4
解题思路: 易错点:
第二讲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离子反应的概念和本质。

2.掌握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技巧。

3.学会分析离子共存的先决条件。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电解质: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2.非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3.强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4.弱电解质:(1)概念:(2)常见物质类别:。

5.离子反应:(1)概念:(2)本质:。

6.电离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的区别:。

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2.“改”:
3.“删”:
4.“查”:
三、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Ca(OH)2:Na2CO3:H3PO4:NH3·H2O:Fe(OH)3:Al(OH)3:NaHSO4:
NaHSO3:熔融NaHSO4:熔融Na2O:
四、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钙溶解于醋酸:碳酸氢钠与石灰水:碳酸氢钙与烧碱溶液:硫酸铵与氢氧化钡溶液:明矾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钙与氟化银溶液:溴化亚铁溶液中通氯气:硫化钠溶液中通硫化氢:乙醛与银氨溶液:
2、苯酚钠溶液中通CO2:。

【例题解析】
[例1] 1、向FeBr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Fe2++4Br-+3Cl2=2Fe3++6Cl-+2Br2
B、向FeBr2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2Fe2++Cl2=2Fe3++2Cl-
C、向FeBr2溶液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Fe2++4Br-+3Cl2=2Fe3++6Cl-+2Br2
D、向FeBr2溶液中滴加足量新制氯水:Fe2++2Br-+2Cl2=2Fe3++4Cl-+Br2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中,形成无色的溶液,其化学方程式是:PbSO4+ 2CH3COONH4 = (NH4)2SO4 + (CH3COO)2Pb。

当在醋酸铅溶液中通入硫化氢时,有黑色沉淀硫化铅生成。

表示这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2Pb + H2S = PbS↓+ 2CH3COOH
B、Pb2+ + 2CH3COO- + H2S = PbS↓+ 2CH3COOH
C、Pb2+ + H2S = PbS↓+ 2H+
D、Pb2+ + 2CH3COO- + 2H+ + S2-= PbS↓+ 2CH3COOH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三讲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烧热和中和热
【考纲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2.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理解燃烧热与中和热的概念
3.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掌握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反应热:(1)概念:(2)符号:(3)单位:。

(4)辨析:一般情况下,物质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物质越不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

如果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产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就是反应,此时的ΔH 0;反之,则为反应,此时的ΔH 0。

因此:ΔH= 物的总能量- 物的总能量;又知一种物质的键能之和越大越稳定,具有的能量就越低。

则:
ΔH= 物的键能总和- 物的键能总和。

2.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2)含义:(3)书写规则:①②③④(4)注意点:①注明在什么温度和压强下进行,若不注明,则代表;
②化学计量数代表,因而可为分数;③必须在每种物质化学式后的括号内标明;④在热化学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的热效应,即,在热化学方程式和热效应之间用号隔开。

3.燃烧热:(1)概念:(2)注意点:①燃烧条件、②可燃物的量、③完全燃烧的含义、④燃烧产物的状态和化合价。

4.中和热:(1)概念:(2)注意点:①反应条件、②生成水的量、③为何强调强酸强碱和稀溶液④如何测定中和热
5. 盖斯定律:(1)概念:
6.自我练习:(1)已知标准状况下,1升H2S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a kJ的热量,请写出硫化氢燃烧热的热化学
方程式:。

(2)1g铁粉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使10毫升的水的温度升高Δt℃,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 kJ/(g•℃),试写出铁粉燃烧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
式:。

【例题解析】
[例1] (1)已知:2H2(g) + O2(g) = 2H2O(g) ;ΔH=- Q1kJ/mol
2H2(g) + O2(g) = 2H2O(l) ;ΔH=- Q2kJ/mol。

则Q1与Q2相对大小为__________。

(2)已知:2H2O(g) = 2H2(g) + O2(g) ;ΔH=+Q3kJ/mol,则Q3与Q1或Q2关系为___ __。

(3)已知:Q1= 484,Q2= 572,则蒸发2mol水所需能量为__________。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 已知:(1)C(s) + O2(g) = CO2(g) ;ΔH=-394 kJ/mol。

(2)2CO(g) + O2(g) = 2CO2(g) ;ΔH=- 566kJ/mol。

则反应:2C(s) + O2(g) = 2CO(g) 的反应热是多少?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二章碱金属
第四讲钠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钠的性质及用途。

2.Na2O 和Na2O2的性质及用途。

3. Na2CO3、NaHCO3、NaOH的性质及用途。

4. Na2O2与H2O、CO2的反应原理,以及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差和质量差在计算中的应用。

【自学反馈】
一、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质地、光泽,密度比水,能于水,熔点低。

是的良导体。

二、钠的化学性质
1.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在下面括号中填写化学式)
银白色金属钠→表面变暗→出现白色固体→表面变成溶液→白色块状物质→白色粉末状物质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a + H2O 解释实验现象;浮熔游红②Na + H2O + FeCl3 ③Na + HCl④C2H5OH + Na
三、C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的判断
1.CO2 + 2 NaOH 2.CO2 + NaOH 3.CO2 + Na2CO3 + H2O 4.由CO2 和NaOH如何制取Na2CO3?
四、Na2CO3与盐酸的反应(不用其它试剂鉴别Na2CO3与盐酸的方法)
1.向盐酸里逐滴加入Na2CO3溶液
2.向Na2CO3溶液里逐滴加入少量的盐酸
五.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完成化学方程式)
1.Na2O2与SO2反应
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
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SO32- 氧化成SO42-
5. 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氧化性,所以有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六..钠的冶炼化学方程式;
七. 钠的存放和取用。

【例题解析】
[例1]用金属钠制取Na2O通常采用下法;2NaNO2 + 6Na = 4Na20 + N2↑。

试说明为什么不采用钠在氧气中燃烧而采用此法制取Na2O的原因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2.38克CO2和H2O蒸气的混合气体通过18.58克Na2O2固体后,充分反应,得到20克固体,求混合气体中CO2和H2O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五讲碱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2.碱金属单质的性质的相似性及递变性。

3.焰色反应。

【自学反馈】
一、金属元素的相似性
1.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个,原子半径为同周期元素中最的,化合价均为价。

2.物理性质:碱金属除铯略带外,都是色。

质,密度,熔沸点,是的良导体。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ROH)均为碱。

二、金属元素的差异性和递变性
1. 碱金属从上到下半径逐渐。

熔沸点逐渐,密度逐渐。

2. 化学性质: Li+O 2→ 钠能形成 、 两种氧化物,K 能形成 氧化物。

(写化学式)
三、金属的制取
金属La 、 Na 的制取主要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

金属K 因为易溶与熔盐不易分离,故一般用热还原剂法。

四、焰色反应:焰色反应是一种物理变化,是元素的性质而不仅属化合物。

【例题解析】
[例1]工业上生产Na 、Ca 、Mg 都用电解其熔融的氯化物,但钾却不能用电解熔融KCl 的方法制得,因金属钾易溶于熔KCl 反应制取。

有关数据如下表:
KCl + Na → NaCl + K
(1)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运用到上表所列的哪些物理常数? ,其选择范围是 。

(2)工业上制金属钾主要应用什么原理使反应变为现实?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 2O)组成的混合物4.0克,与水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得到干燥的固体5.0克。

问∶(1)该金属是何种金属 (2)混合物中碱金属单质所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三章 物 质 的 量
第六讲 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
【考纲要求】
1.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相应单位为 mol 、g·mol -1、mol·L -1、L·mol -1)的含义。

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物质的量(1)概念: (2)符号: (3)单位: 。

2.摩尔(1)概念:(2)符号:(3)基准 (4)注意点:①当描述物质的物质的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 。

②常见的微观粒子有: 或它们特定的组合。

3.阿伏加德罗常数(1)含义:(2)符号: 3)单位:(4)注意点: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基准是12g 中的原子个数。

②现阶段常取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4.摩尔质量(1)概念:(2)符号:(3)单位:(4)注意点:与相对分子质量、式量和1mol 物质的质量的异同:含义上 同,数值上 同。

5.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2)符号: 3)单位:(4)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①标准状况是指: 温度 ℃,压强 Pa 。

②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是: 。

(5)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②③
二、公式小结
1. m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状态都可以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 -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
(1)基本计算关系: M —
n m =(2)变换计算关系:①M — =i i M n %∑②M — =i i M V %∑ 【例题解析】
[例1]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
个H 原子的的物质的量为1mol B.
个CO 分子和个分子质量均为28g C. 个分子和个分子中所含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 5.6g 亚铁离子得到0.2个电子可变成铁原子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标况下,mg 气体A 和ng 气体B 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体积的气体A 和气体B 的质量比为m:n
B.25℃时,1kg 气体A 和1kg 气体B 的分子数比为m:n
C.同温同压时气体A 和气体B 的密度比为n:m
D.标况时,等质量的A 和B 气体的体积比为n:m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七讲 物质的量浓度
【考纲要求】
1.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3.掌握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物质的量浓度(1)概念:(2)符号:(3)单位:(4)说明:①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

2. 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容量瓶①特点: ②用途: 容量瓶有各种不同规格,常用的规格有100mL 、250mL 、500mL 和1000mL 等。

(2)配制一定体积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及所用仪器如下:
(3)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V
N N MV m V n c A === 2.c 、ω%、ρ之间的计算关系 M
c %1000ρω=
(1)溶液的稀释:
①V1p1×W1%= V2p2×W2% 或W液×W1%=(W液+W水)×W2%(溶质的质量守恒)
②C1V1=C2V2(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2)溶液混合:C V=C2V2+C1V1(溶质的质量守恒)。

【例题解析】
[例1]某无水易溶盐X,摩尔质量为M g/mol,其溶解度为Sg.取其Wg加入VL
蒸馏水,配制成密度为d g/mL,质量百分浓度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澄
清溶液.下式表示正确的是
A.1000d×A%=C×M
B.
C.S=100W/1000V
D.A%=W/(W+1000V)%]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 ]已知98%的浓H2SO4的浓度为18.4mol·L—l,则49%的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 A.等于9.2mol·L—1B.大于9.2mol·L—1
C.小于9.2mol·L—1D.不能确定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八讲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考纲要求】
1.掌握有关物质的量的综合计算的方法
2.掌握物质的量应用于方程式的计算方法
【自学反馈】
1.完成下图
2.常用计算方法:质量守恒法、平均值法、十字交叉法、极值法、推理法。

【例题解析】
[例1]要把12mol/L的盐酸(密度1.10g/cm3)50mL稀释成6mol/L 的盐酸(密度1.10g/cm3),需加水
A.50mL
B.50.5mL
C.55mL
D.59.5mL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3]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 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
式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
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A. B. C. D. 无法判断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4]取5.4克由某碱金属R及其氧化物R2O组成的混合物。

该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

反应完毕,蒸发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得到8克无水晶体。

试通过计算,判断该金属是哪一种碱金属?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四章卤素
第九讲氯气
【考纲要求】
1.氯气的性质。

2.次氯酸的性质(不稳定性、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

3. 氯气实验室制法( 装置、净化、收集、尾气处理等问题) 。

【自学反馈】
1.氯气的物理性质
氯气呈色有气味,毒,密度比空气易液化,能溶于水的气体。

2.氯气的化学性质( 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强氧化剂。

)
(1)与金属的反应Cu + Cl2 →现象:
Fe + Cl2→现象:
干躁Cl2与Fe 反应,所以液氯可以贮存在中。

(2)与H2的反应Cl2 + H2→现象:点燃(盐酸的工业制法) 光照(故不能用与工业制盐酸)
(3)与水的反应Cl2 + H2O →
HClO 是一种强,常用来
氯水的成分
氯水的保存
(4)与碱的反应Cl2 + NaOH →(常用与吸收多余的Cl2 )。

Cl2 + Ca(OH)2 →(工业制漂白精)
(5)与还原性物质的反应Cl2 + FeCl2 →
Cl2 + H2S (HBr HI) →
Cl2 + Na2SO3→Cl2 +FeBr2→
(6)与有机物的反应Cl2 + CH4 →Cl2 + C2H4 →
3.氯气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理(2)装置类型(3)仪器名称(4)收集方法(5)净化方法(6)尾气吸收
4.氯气工业制法(用方程式表示)
【例题解析】
[例1]将KMnO4与KClO3的混合物加热可得气体A ,在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浓H2SO4并加热,又可得到单质气体B 。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例2]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21 :5
B. 11:3
C. 3:1
D. 4:1
第十讲卤族元素
【考纲要求】
1.卤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特性和递变规律。

2 以.卤素知识为载体,判断“拟卤素”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即信息迁移题。

3.综合考查.卤素单质的制备、收集、性质、保存与其它物质反应等实验题计算。

【自学反馈】
一.相似性
1.最外层都是个电子,常见的负化合价为价。

氯、溴、碘的正化合价为+1、+2、+3、+5、+7价。

2. 卤素都是活泼的,具有性。

与水、碱溶液反应时,除氟气外均可发生卤素的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3.卤化氢为气体,溶与水,在潮湿空气中形成,水溶液都是挥发性的酸。

4.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

卤化银见光分解。

二.特性
1.Br2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易挥发,蒸气有毒。

保存液溴采用水封法。

2.I2单质易升华,淀粉遇I2变蓝;AgI可用与人工降雨,碘盐可防止甲状腺肿。

3.HClO4是常见含氧酸中最强酸,而HClO是氯的含氧酸中氧化性最强的酸。

4.F2、HF均腐蚀玻璃。

AgF易溶与水。

5.F 2不能把氯、溴、碘从氢化物或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发生2F 2 + 2H 2O = 4HF + O 2
【例题解析】
[例1]F 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 2与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 、H 2O 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
A.H 2
B.HF
C.O 2
D.OF 2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在一定条件下,RO 3n-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RO 3n- + 6I -+ 6H +=R -+3I 2+3H 2O
(1) RO 3n-中R 元素的化合价是 。

(2)R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十一讲 原子结构
【考纲要求】
1.理解原子的组成和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掌握单核微粒的相对质量及所带电荷与基本粒子的关系。

2.理解核素与同位素的概念,掌握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以及与同位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和排布规律,了解电子云概念。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 原子的组成:
据以上关系填空:决定原子种类的因素是 、决定同位素种类的因素是 、决定原子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的因素是 、决定原子所显电性的因素是 。

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式:(分别以铝原子和氯离子为例说明)
(1)原子结构示意图: 、 ;(2)电子式: 、 ;(3)原子组成表示式(原子符号): 、 。

3.核素与同伴素:
(1)核素概念:(2)同位素概念:(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4)同位素特征:①核物理性质: 、②物理性质: 、 ③化学性质: ④在自然界中不同形态下的丰度: 。

(5)几种相对原子质量:
①原子的相对质量:②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④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

(2)最外层不超过 个(若最外层为K 层则不超过 个);次外层不超过 个(若次外层为L 层则不超过 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 个。

(3)能量最低原理:即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在 、然后才依次排在 、而原子失去电子时总是先失去 。

(4)核外电子运动特征:自身质量和体积: ;运动范围: 运动速度: ;所以 固定轨道, 能同时测出某时
的速度和位置。

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状态的方法是: ,此法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

.【例题解析】
[例1]已知氢元素存在1H 、2H 、3H 三种同位素,氧元素存在16O 、17O 、18O 、
三种同位素,则形成的H 2共有 种,形成的H 2O 共有 种,在形成的水分子中,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水分子有 种。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已知X 元素能形成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 、b 、c 的三种双原子分子,其分子个数之比为m:n:q ,且a>b>c ,则X 元素存在 种同位素,其质量数分别为 ;这些同位素原子所占该元素原子总数的百分比依次为 。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十二课时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表
原子A Z X 原子核
中子N 个=(A-Z ,质子Z 个,决定
核外电子 Z 个
【考纲要求】
1.理解元素周期律含义,掌握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和由此引起的结果。

2.理解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律和具体结构。

3.掌握前四周期和所有主族元素“位、构、性”关系的相互推导。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元素周期律:(1)概念:(2)表现形式: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②原子半径:③元素的化合价:④:
⑤:⑥:…………其中是引起元素性质发生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而其它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元素周期表:
(1)概念:(2)编排规律:行:、共有行;列:、共有列(3)结构:周期:短周期:、包括、分别含种元素;
长周期:、包括、分别含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

族:;
主族:、包括列、用代表主族。

副族:、包括列、用代表副族。

零族:、第Ⅷ族:。

过渡元素:。

元素所显最高正价与族序数的关系。

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构、性”关系:
1.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随着的递增,原子半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得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增强,失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减弱。

具体表现在单质的性增强,性减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增强,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性增强;……
2.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的递增,原子半径,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得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增强,失电子能力,元素的性减弱。

具体表现在单质的性增强,性减弱;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增强,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性增强;……
3.左上右下对角线元素的性质,催化剂通常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中寻找,半导体材料通常在元素中寻找,研制新农药通常在元素的化合物中进行研究。

.【例题解析】
[例1] 已知A n+、B(n-1)+、C(n+1)+、D(n+1) - 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D>B>A B.A>B>C>D C.B>A>C>D D.A>B>D>C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已知a A与b B是同主族的两种相邻元素,又知A元素所在周期共有
m种元素,B元素所在周期共有n种元素,若a>b,则b的值可能为
;若a<b,则b的值可能为。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第十三课时化学键
【考纲要求】
1.理解有关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等概念
2.掌握用电子式表示化学键的形成过程的方法,并能正确写出常见物质和微粒的电子式,结构式。

3.掌握影响各类化学键强弱的因素,以及化学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键:
(1)概念:(2)种类:、、。

2.离子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MgCl2为例):。

(3)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

(4)离子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共价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CO2为例):。

(3)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

(4)共价键的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5)共价键极性强弱的分析方法:。

(6)共价键极性强弱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配位键:
(1)概念:。

(2)形成过程(以NH4+为例):。

(3)形成配位键的条件:。

(4)配位键属于键,但在指出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时必须单独指出。

*5.金属键:失去价电子的金属阳离子与在晶体内自由移动的价电子之间
强烈的相互作用。

影响金属键强弱的因素:金属的原子半径和价电子的多少。

一般情况下,
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越多,则金属键,金属的熔沸点就
,硬度就。

二、自我演练:
1.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的形成过程:
Na2O:AlF3:Mg3N2N2:NH3:CS2:BF3:CCl4:、PCl3:PCl5:H3O+: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S:、NF3:、H2O2:、NaOH:、
NaHS:、Na2O2:、FeS2:、CaC2:、
NH4Cl:、KCN:、NaHCO3:、HCOOH:、
—OH:、CH3COO-:、CH3-:、CH3+:。

.【例题解析】
[例1] 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8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8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 含18个电子的单质分子.
解题思路: 易错点: 。

[例2] 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每摩AB2分子中含有54摩电子,根据下列反应:
①H2+B2→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 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2___________X_________Y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
解题思路: 易错点:
第十四课时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考纲要求】
1.理解极性键与非极性键的形成原因,并能进行化学键的极性强弱比较。

2.理解化学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的判断依据和判断方法。

3.理解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的概念以及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非极性键:
(1)概念:(2)形成条件:。

2.极性键:
(1)概念:(2)形成条件:3)共价键极性强弱比较依据:形成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与偏离程度越大,键的极性就越强。

试比较下列两组共价键的强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