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花
一、学习目标
1、深情朗读课文,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2、学习借物抒情,培养想像仿写能力。
二、课型设计
1、课时:一节课。
2、课型:朗读活动课。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散文诗《金色花》。这节课怎么来学呢?我想就来一节朗读活动课吧。什么叫朗读活动课呢?就是又要朗读又要说话,又要探讨还要想像的课。所以这节课挺有意思的,大家要多动嘴动脑。
好,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活动。看大屏幕,大家一起说——
活动一:进入录音棚。
师:进入录音棚,我们要做什么?自然要录音了。意味着我们每位同学的身份是什么呢?
生:播音员。
师:嗯,那我们读课文就要读出播音员的水平哦。
【练读】
①先来练练,准备准备。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出声来;并且思考一下,这首散文诗要朗读好,应该注意哪些事项?(生读)
②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请大家说说。
生:(字音不能读错。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注意语速。读得通顺、流畅。读出感情。)
③指导:总结大家的想法,主要是注意读准字音,美读语气语调,读出感情吧?请大家注意哦,课文是用儿童的口吻来叙述的,所以要用童声来读,可以这样读——(师模拟一种童稚的声音)。这虽然是一首散文诗,篇幅短小,却有人物、故事,意蕴丰富,所以要读出故事味。要读出故事味,就不能用一般的读书方法来读,而要像讲故事一样把内容读出来,那样就不会是“念书”了。(师示范一下)(大屏幕显示)用童声来读读出故事味
大家再读一遍课文,用心地读,读出故事味,读出儿童特有的味道。
④深入:能注意到童声和故事,不错。但是文章不是无情物,它里面流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读还要能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也就是要读出文中情。读出文中情,就要配合人物的情绪来读,特别要注意母亲与孩子说的话。
(大屏幕显示)读出文中情
指导:我们先来看看课文里一些代表性的诗句该怀着怎样的感情读?
(多媒体展示)
诗句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快乐、撒娇、充满想象)(教师提示,学生读)(为什么我那么快乐、天真、活泼、可爱?因为我沐浴着母爱。)
诗句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担忧、焦急。“我”:调皮、撒娇)(学生分析,学生读)
诗句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至真的母爱、疼爱、惊喜、责怪、牵挂)诗句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得意、欣喜)(俏皮可爱)两位同学分角色读。注意上面所说的三点。(点评)
【听读】
刚才大家对课文进行了朗读和体验,下面请大家来听听录音,加深理解。
(多媒体显示,声画合一)
【美读】
①朗读指导:读这首散文诗,要读得轻松活泼,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读出人物的情感;读出母子之间的那种温馨、心心相印,语速可以稍快一点。②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美美地读一遍。
【录音】齐读。录音。播放。
(过渡)读得不错,你们的精彩表现在录音棚里留下了。我们现在开始第二个活动。
(大屏幕显示)(同学们一起大声说)活动二:畅游智慧泉。
师:在智慧泉里畅游,就要开动脑筋啦。这一环节,有两个关键词:思、说。就要细腻地去感受,有心地去思考,大胆地来诉说。大家对自己有信心没有?
教师用生动幽默的语调发问(大屏幕同时展现):
话题一: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话题二:妈妈见到孩子,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
话题三:泰戈尔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预设如下——
【话题一】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小小心愿,为妈好做点事,让妈妈开心幸福。体现了孩子对妈妈的亲昵和爱。②悄悄地看着好妈工作;让妈妈做祷告时闻到花香;投影在妈妈听读的书页上。③所以,孩子这样做,不只是为了好玩,为了捉迷藏,更主要是为要表达对母亲的爱。他为自己能给妈妈做好事而高兴,并不想以此求得妈妈的夸奖,所以也要向妈妈保密。这是儿童独有的一种方式,淘气中透着神秘机灵,天真中露着活泼可爱。这小子,多拽!真是妈妈的好宝宝,好崽崽!
【话题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怎样的一个妈妈?
爱孩子的妈妈。“坏”字,惊喜、责备中看出妈妈的爱。孩子“失踪”了一天,妈妈着急担心。见着了,当然要责怪一下。责怪是表面,实际是高兴。也恰恰反映了她对孩子的疼爱。(如果孩子不见了,母亲说:短命鬼,死到哪里去了,没了拉倒!这还是母亲吗?)
【话题三】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中国人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也象征着母爱的光辉——圣洁、美好!。(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师:同学们又能思考又能说,很好。下面老师还要加上一个话题(大屏幕显示):话题四:你也能问上一句吗?现在由你们来设计话题了。
生:……
师:很好。同学们畅游智慧,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
(大屏幕显示)(同学们一起说)
活动三:来到创作室。
师:做什么呢?集中一点——仿写,学以致用嘛。大家想想:诗人泰戈尔是通过什么事物来抒发感情的?(金色花)这种写法叫什么呢?(借物抒情)
在文中,孩子就是借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那么我们是否要借助别什么来表达一下自己对妈妈的爱呢?
预设答案:学生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说话。
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了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不管妈妈走到哪儿,都能免受烈日地炙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