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公文写作格式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公文格式处理
目录
一、公文的特点和作用 二、公文种类 三、公文格式 四、行文规则 五、公文拟制 六、公文办理 七、公文管理
第一部分 公文特点和作用
“经国之枢机,为政之先要”——梁代·刘勰
公文是党和国家机关在治国理政的进程中,用以表达意志、 发布号令、传递交流重要信息的最主要载体和工具,是一种具 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决议与决定:“决定”的使用范围比较宽泛,“决定”不限于会议通过的,也可以是某个单位、某个组织 或者某个人确定的。还有,“决定”所关涉的,可以是重大的事情,也可以是普通的事情。 “决议”的使 用范围比较窄,一般是指会议通过的决定。 “决议”涉及的事情,一般是比较重大的。例如“1985年六 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 。
一、区分公文种类的功用
一是体现公文性质。 二是反映行文方向。 三是表达行文目的。 四是揭示公文特点。
二、公文种类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 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实施重大强 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文的质量,直接反映机关的思想深度、政策水平和对社 情民意、重大问题分析掌控能力,直接关系党的意志和方针政 策的传达贯彻成效,直接体现机关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工作水准。
一、公文的特点
一是权威性和政策性。 二是针对性和指导性。 三是规范性和约束性。 四是程序性和严密性。 五是对应性和定向性。
二、公文的作用
注重继承保留,文种数量相对减少。原《条例》和 原《办法》共18个文种;最终《条例》确定党政机 关公文主要文种15个,去掉了“指示”、“条例”、 “规定”。
原则上不区分党政机关文种适用对象。只有命令 (令)、议案两个文种例外。
15个文种适用范围表述的变化。对决议、决定、命 令(令)、公报、通告、通知、通报、报告、纪要 等9个文种适用范围作出修改。
请示与报告:对上级要求、行文时间、文种性 质和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与函:行文时间、方向、功能、结果上有 区别。
纪要与决定:适用对象、表达等方面有区别。 决定、命令(令)通报: 适用范围和程度不
同。
四、文种选用常见问题
一、缺少文种
二、使用非法定文种
三、文种重叠
四、生造文种
五、文种作为公文标题 六、文种混用
二、公文种类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 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二、公文种类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指导工作,传达意图。 (通知) 联系工作,交流情况。 (函) 请示工作,答复问题。 (请示、批复) 总结工作,推广经验。 (通知、决定) 记载工作,积累史料。 (各文种)
三、公文工作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准确规范原则 精简高效原则 安全保密原则
四、公文工作组织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二要强化业务指导 三要抓好督促检查 四要提高办文能力
第二部分 公文种类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 通知(中办发〔2012〕14号)
公文种类主要有(15种):决议、决定、命令 (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 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与原《条例》和原《办法》的不同
决定与命令:1、制发单位范围。 命令的制发单位有明显要求,范围小。只有国家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国 务院各部门,乡镇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在他们的本身权限内可以制发命令。决定的范围广,上至国家最高行 政机关下至地方基层部门都可以使用决定。 2、内容重要性程度不同。 命令内容要很重要,不是重大的政策法规、重大的问题与决策、重大的任务与 嘉奖一般不用命令。 决定一般都是较重要的事项,或有重大行动与活动要安排部署。 3、执行的强制力度不同。 命令一经发布,有关下级机关和人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与贯彻执行,决不允许 延误、怠慢甚至违抗。 决定凡决定事项,有关组织、单位和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即使上级做出 了很不正确的决定,在上级机关和制发单位未修改之前,有关方面可以提出意见但不能公开对抗,拒绝执 行。
公告与公报:公告多用于宣布重大消息,内容简要,公报较具体。
三、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公告与通告:使用者、发布内容、公布范围上 有区别。
通知与通告:主要是适用对象有区别。 通知与通报: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意见与报告:行文方向和内容有区别。 意见与请示:行为方向和内容上有区别。
三、近似文种异同辨析
七、同类公文使用不同文种 八、错用文种
主要表现在报告和请示的错用
报告和请示同属上行文,但Leabharlann Baidu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类文种。 1.行文目的不同。报告以陈述情况为主,不要求上级批复; 请示以请求指示或批准事项为主,要求上级批复。 2.公文内容不同。请示可围绕请求事项反映情况,说明理 由,不排除含有一定的情况汇报,但报告中不能夹杂请示 事项。
目前,这两种文种的滥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请示、报告混用
如《关于请市领导出席XXXX活动的报告》 《关于申请XXXXXXXXXXXXXXXX的请示》 《关于上报XXXXXXXXXXXXXXXX的报告》
b.请示、报告并用 如《关于召开第XX届党代会的请示报告》
二、公文种类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事项。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 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 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