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二章
范曾·老子出关图
老子塑像
返回
老子
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人。先秦七子之一,春 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周守藏室之史 (或称柱下史)。相传孔子适周,曾向他 问礼。后弃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 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 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 无为而治”。
湖南长沙马 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 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 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 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 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 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 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常摐听到老子回答,嘻嘻一笑,说:“你回答得对。 我再问你,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知道这里面 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经过乔木的下面要 快步走,不就是说的要敬重年长吗?” 常摐又嘻 嘻一笑,说:“你又回答对了。”说着,他将口张 开,指着口腔,向老子说道:“你看,我的舌头还 在吗?”
老子回答说:“舌头还在。” “我的牙齿还 在吗?” 老子回答说:“你的牙齿都掉光了, 没有了。” 常摐便对老子说:“你知道其中 的道理吗?” 老子突然明白了师父要讲什么, 便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明白了,您要说的 就是舌头还在,不就是因为它是柔软的吗?牙 齿没有了,不就是因为它刚强的缘故吗?” 常摐见老子领悟得如此迅速,非常高兴,他嘿 嘿一笑,对老子说道:“你讲得非常对。天下 的事理都在这里面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告 诉你的了。”
老子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叫常摐[chuāng]的生病了,他大约 也是一位道德高人,或者是老子的师父。老子 就去看病,问他:“先生的病已经很重了,难 道您没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的吗?” 常摐 听到老子问起,便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 会要告诉你一些话的。” 老子一听,便挺直 腰板,说:“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道: “我先问你,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 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 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 去吗?”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 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 “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 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 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 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 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 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有 局限性,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 行至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 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 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 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 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 墓。(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道,老子去 了印度,化身释迦摩尼。)
返回
老子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 他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 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 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 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 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 识形态。
时代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 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 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 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 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 “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 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 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 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 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 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 存,互为条件。
恶:丑 已:矣 有:世界万物 相成:相互形成 形:比较 相倾:相互倾斜依靠 相和:构成和谐之音
不为始:不去凿空自造 有:据为己有 不恃:不自大而固执定见 弗居:不居功自傲 不去:不会失掉功业
“紫气东来”
相传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函谷关的关守尹 喜看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 老子骑牛来到函谷关,应尹喜之请,写下了《道 德经》,随后出关,不知所终,遂有“紫气东来” 之说。在民间,骑青牛、御紫气的老子渐渐成为 仙人;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德经》则成为最重 要的思想典籍之一。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 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 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 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真 经》、《五千言》。是一本文学体裁散文。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 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 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 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 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 “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范曾·老子出关图
老子塑像
返回
老子
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人。先秦七子之一,春 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周守藏室之史 (或称柱下史)。相传孔子适周,曾向他 问礼。后弃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 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 核心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 无为而治”。
湖南长沙马 王堆出土的《老子》帛书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从腋下将他产 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 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 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 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 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 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直称《老 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 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常摐听到老子回答,嘻嘻一笑,说:“你回答得对。 我再问你,经过乔木的下面要快步走,知道这里面 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经过乔木的下面要 快步走,不就是说的要敬重年长吗?” 常摐又嘻 嘻一笑,说:“你又回答对了。”说着,他将口张 开,指着口腔,向老子说道:“你看,我的舌头还 在吗?”
老子回答说:“舌头还在。” “我的牙齿还 在吗?” 老子回答说:“你的牙齿都掉光了, 没有了。” 常摐便对老子说:“你知道其中 的道理吗?” 老子突然明白了师父要讲什么, 便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我明白了,您要说的 就是舌头还在,不就是因为它是柔软的吗?牙 齿没有了,不就是因为它刚强的缘故吗?” 常摐见老子领悟得如此迅速,非常高兴,他嘿 嘿一笑,对老子说道:“你讲得非常对。天下 的事理都在这里面了,我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告 诉你的了。”
老子有关的故事:
有一位老人叫常摐[chuāng]的生病了,他大约 也是一位道德高人,或者是老子的师父。老子 就去看病,问他:“先生的病已经很重了,难 道您没有什么话要留给弟子们的吗?” 常摐 听到老子问起,便说:“你就是不问我,我也 会要告诉你一些话的。” 老子一听,便挺直 腰板,说:“愿先生教我。” 常摐就说道: “我先问你,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 里面的道理吗?” 老子回答说:“我知道。 经过故乡要下车步行,不就是说的要不忘记过 去吗?”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还提出对立面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为了防止走向反 面,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 “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 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 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 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 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的告诫,如“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 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老子》的历史观有 局限性,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 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生平简述
相传老子在此点化了函谷关总兵尹喜。后一路西 行至盩厔[zhōu zhì](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观此 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 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沿传至今世称楼观台。为 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三百余座。史称道教发源 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 墓。(又传老子出关后音信全无。有传说道,老子去 了印度,化身释迦摩尼。)
返回
老子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 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 他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 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但 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他 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 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 识形态。
时代背景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 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 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 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 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 “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宙看 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 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 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 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 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 存,互为条件。
恶:丑 已:矣 有:世界万物 相成:相互形成 形:比较 相倾:相互倾斜依靠 相和:构成和谐之音
不为始:不去凿空自造 有:据为己有 不恃:不自大而固执定见 弗居:不居功自傲 不去:不会失掉功业
“紫气东来”
相传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函谷关的关守尹 喜看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 老子骑牛来到函谷关,应尹喜之请,写下了《道 德经》,随后出关,不知所终,遂有“紫气东来” 之说。在民间,骑青牛、御紫气的老子渐渐成为 仙人;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德经》则成为最重 要的思想典籍之一。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 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 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 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老子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 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 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 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道德真 经》、《五千言》。是一本文学体裁散文。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 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道 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 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 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 “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