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武汉市育才小学万婕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版块中数的运算。包括: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

1、《课程标准》关于这一内容的具体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

(3)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3、教学重点: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4、教学难点: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学生已经理解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第四单元中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了通分的方法,同时,三年级借助直观图初步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些都是本单元知识学习的重要基础。《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也将为六上的分数乘、除法计算和分数、小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作好铺垫。

四、编排形式、内容结构。(见PPT)

三节内容的逻辑联系跃然于表间: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方法,

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五、教材简析与教学畅想。

本单元建议6课时左右。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例1——例3)

课时安排建议:例1、例2一课时,例3一课时。

1、从生活情境入手,引导学生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出发,理解分数加、减法的含义,感受计算与解决问题的密切联系。

在新教材中,不再单独教学“分数加、减法的含义”,而是结合2个例题的具体数量关系,

让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相同。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即只要求领会就行,不需要刻板地记忆。为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情境性,由

学生根据现实问题形成“3∕8+1∕8、3∕4-1∕4”的数学模型,体会分数加法的含义是将两

人吃的张数合起来,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从3∕4瓶里减去1∕4瓶。

2、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

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的算理。当分数的单位统一后,分数的加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例1、例2的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直观图的演示,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等活动概括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畅想:

(1)复习:

①笔算:20.52+3.8(指名学生演板,说说计算方法)

设疑:能不能将“2”和“8”对齐,“5”和“3”对齐?(计算单位相同才可以相加减)

②口答分数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③1=

(2)创设情境: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曾被评为“园林式学校”。为了便于大家的活动,学校于2005年将水泥路面全部刷黑,其中沥青路面占校园面积的3∕8,绿化面积占1∕8,根据这些信息,你想解决哪些数学问题?(可能出现:①这两处面积共占校园面积的几分之几?②沥青面积比绿化面积多占校园面积的几分之几?)

(3)要求这两处面积共占校园面积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为什么?(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学生边回答边画出演示图。

(4)你能算出结果吗?怎么想的?为什么和的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突出分数单位相同)“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只用分子进行加减,以算理引入算法。

(5)规范书写过程,归纳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

(6)依此完成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教学。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世上的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按照一定规律存在的。而

我们数学中所谈到的计算法则就是规律,尽管在新教材中未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

但学生在直观中理解算理后,概括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我们可以采用“计算时,应

注意哪些问题”或“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的方式出现,但教师最后小

结时,语言要精简(也就是要点),不要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3、在例3的教学中体现计算策略的多样化、个性化,在交流的基础上,为学生选择

提供支持。在连减算式的计算,既强调连减,也重视运用整数计算的经验,通过类推,形成减去两个数的和的算式,为后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简算作铺垫。

值得注意的是,例3第(2)问中为什么不用化简的结果4∕5,而要用12∕15进行计算?进一步强调“分母相同,分数单位就相同,分子可以直接相加、减,便于计算。”

4、要强调对可以化简的计算结果要化简。

5、温馨提示。

(1)在例1、例2的教学后,可补充计算练习1-2∕3、2∕3-2∕3,为例3的教学

作铺垫。

(2)练习二十一第1—4题可配合第1课时,第5—8题可配合第2课时。

(3)P109第7题,综合性较强,需先算出结果或约分后再比较大小。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例1)

课时安排建议:例1一课时,练习一课时。

1、主题图好好用。一方面从具体数据中渗透环保教育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教材开始渗透扇形统计图,在看图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分数的意义,也为“分数单位不同”提供了直观表象。

2、在形成数学模型后,让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产生认识冲突:

分母不同,不能用同分母加法的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