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清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文化中的瑰宝
初探清词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差不多三百多年里,满汉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使文化受到一定影响,清朝也是一个靠封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朝代,因此诗歌辞赋依旧必定是文人、甚至整个文化界的宠儿,而清朝时诗文也不再是主流,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清代诗文皆趋衰落,独词“驾元明而上”;朱孝臧认为清词“独到之处,虽宋人也未必能企及”(《全清词钞序》引)。所以说清词无可厚非的是清朝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下面就选几首鉴赏一下,初探清词,一睹清词之风采。
说到清词不得不提一个人,就是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纳兰此词以一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负心的锦衣郎。
起句非常新奇,本来两情相悦,恨不能朝朝暮暮,然而如若知道迟早分离,倒不如保持“初见”时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然后描绘变心的人往往指责满怀痴情却无端被弃的一方首先变心,失恋女子的爱恨情殇可见一斑。最后引用七夕长生殿的典故,谴责薄情郎虽然当日也曾订下海誓山盟,如今却背情弃义.
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道尽了人生的无奈和玄机。相见甚欢,相处甚难。虽说“衣不如新,人不如旧”,可更现实的是“人无百样好,花无百日红”。时间一久,难免抱怨,小怨渐生大憎,直至不欢而散。
人与人永远最好只见一次面,始终保持初见的印象。
想必对于作为初期清词主流的纳兰词很多人是不陌生的,它已经很出名了,了解和研究他的人已经很多了,我就不多说了,下面鉴赏一首中期清词的作品
《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肠断江南春思,粘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
这首词是张惠言写给他的学生杨子掞的。共五首,这是其中第三首。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他是当时“常州词派”和古文中“阳湖派”的首领。有《茗柯文编》、《茗柯词》,另编有《词选》,代表他的词学观点。
词的上片,写一女子春晓残梦任徘徊。首句交待了时间,即春晓。江南春日的早晨,词的主人公起来了,她卷起了疏帘,然后看到蝴蝶翩翩飞到了妆楼里面。这是缘情造境的开始。此处,这个帘为什么是疏的呢?这个“疏”字和“春晓”、“蝴蝶”以及后面的“游丝飞絮”一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暮春图画,同时营造了一个似梦非梦、亦真亦幻、迷离飘缈的境界。因为是暮春季节,蝴蝶都出来了,所以闺房香阁的帘子也从冬天厚厚的帘子,换成疏帘了。
王国维说过,作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词话》)。本词是张惠言《水调歌头》组词中的一首,从整组词和他的词论主张来看,他显然是在造境,但造的真是真实。
李商隐的«锦瑟»中有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晓梦是一个人值得一生求索的一种情感追求或者理想怀抱。此处这蝴蝶从一个毛毛虫化蛹戌蝶,翩翩起舞,所以这美好的晓梦就化成了蝴蝶了,终成正果。然而晓梦是短暂的,梦醒蝶去,芳意成空,多么无奈,然而,张惠言不这样写。李商隐的蝴蝶是梦蝶,随梦而去。他的蝴蝶却是:“疏帘卷春晓,蝴蝶忽飞来”。梦醒帘卷之后,又翩翩飞来了!梦里梦外都是蝴蝶,真是念念不忘。所以,她看到蝴蝶飞来,就心生涟琦了,再好的景色也都无心欣赏了。再往后“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事实上,这“无绪”的岂止是“飞絮”!看到了晓蝶飞来,惹起心事,芳心(情怀、抱负)已共游丝乱了!这一句,还有一个绝妙的地方,就是“碧云钗”。为什么是“碧云钗”呢?这“碧云钗”是把头发挽起来,整个芳容尽显, 多么精神利落呀,而不是蓬头垢面。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阅己者容”。她一大早就起来梳洗打扮是有期待的,她在期待着别人的赏识。所以这张惠言真是高手,他的每一个词都有用意。
再后三句:“肠断江南春思,粘著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蝴蝶飞来,惹起心事,想到飞絮舂已逝,芳华容易老,到如今江南春思、天涯残梦未能实现,所以此情此景,想来令人肠断,却又执着而难以割舍。只能“首重回”而四顾思量了。至此,词的上片结束。整个词的上片,是从卷帘见蝶而心生涟漪,到垂帘独自徘徊缱绻思量的过程,虽为造境,但真是具有感发的力量。而且,上片最后一句自然又引起了下片。
词的下片。从“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两句看。这个痴心不改的女子从早上起来一直独自思量徘徊到了夜半而没有入睡,她在苦苦等待的是那一轮明月。只有这轮清月才是她的知音。这时候,月华升起,明月就象彼此相知的老朋友一样,进到了她的闺房。这“似人开”,这明月,就像相知之人一样,这卷起的罗帷就像是为此人单独“开”的。
然后,“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等到了明月入,这女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真是一位清奇高致的女子。他们一起对酒歌舞,这轻灵飘逸、自成高格的流影(情意、抱负)“入谁怀”呢,何以寄托,向谁倾诉呢?所以,只能和明月相伴,“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这鹰燕之辈早已入眠,怎么会猜得我的心思呢?这真是空有一腔热情、怀抱,“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有谁真正懂得,真正体味到这不死之心的痛苦呢?
最后一句,“但莫凭阑久,重露湿苍苔”。这句是自我遣怀之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这凭栏远望,望断那天涯残梦,这女子是一位奇女子,是因为她不但执着而且是理智的。所以,要懂得释怀,得罢休时且罢休,不要总是期待别人的赏识、理解,不要过于执着,凭栏太久,终会“重露湿苍苔”的。
统观这首词,不但最后一句与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诗的意境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通篇词的意境也与李白的这首《玉阶怨》诗相近,只是这位女子不仅仅似《玉阶怨》中那位女子一样执着高致,而且更具有理性睿智之光辉。
这首词也体现出张惠言的词作,文字简净,少用华艳的辞藻和典故,抒情写物,细致生动,词旨便在若隐若显之间。其他的《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四首,也颇受人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