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4d796d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d.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言语或书面文字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预告、导引、启发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安排。
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和课堂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学导语可以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开展,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用名人名言、展示图片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教学导语的设计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好地吸收和掌握知识。
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教学导语的设计应当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并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学习语文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导语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难点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展开思考,辅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教学导语引导学生思考,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还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导语中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典的名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教师可以以一些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作为教学导语,告诉学生只有克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激发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
通过教学导语的设计,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获得学习的自信心,更有动力去探索和学习语文知识。
在课堂应用方面,教学导语设计应当符合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并与具体的教学环节相结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教学诗歌的时候,可以通过教学导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了解诗歌的表达方式,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欲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语文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ba0718b02d276a200292e98.png)
例 如 ,在教 学 《 桂林 山水 歌》 这一课 时 ,我先 准备了
一
幅桂林 山水图 ,还 准备 了一 篇生 动 的解 说 词。上课 时 ,
同学一起 游览 ,学生 兴趣 盎然 ,进 发出无限神往 的渴盼之
我让学 生扮 演导游 ,根据 我准备的图画和解说词 带领其他
用 。导语设计得如何 ,直接影响学生学 习新课 的情感 。好 的导语可使学 生 的好奇 心 为浓厚 的学 习兴趣 去学 习新知 识 、探索新知识 。 收稿日期: 08 0 — 2 20 — 8 1
在上新课 时 ,我 注意把 内容 、题材 、体裁相 同的文章
・
4 4・
第1 9卷 ( 总第 9 ) 9期
20 0 8年第 5期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实验教 学 与素质 教 育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导 语 的 设 计
武汉 市第二 聋校 (30 2 潘舟 茵 407 )
俗话说 :“ 万事开头难 ” 。不论 做什 么事 ,开头是 至关 重要 的 ,因为 良好 的开端 是成 功 的先 导 ,课 堂教 学 亦如
联系起 来进 行 比较 ,通过新 旧知识 的对 比 ,既可 以起 到 “ 温故而知新” 的作 用 ,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 内在联系 , 帮助学生理解 新课 文 。
此 。美 国教 育心理学家布卢姆 曾说过 :“ 果孩 子感到他 如
有 能力 学飞翔 ,那他 在学 习 过程 中 的态 度 和兴趣 就 会增
例如 ,在学 习周敦 颐的 《 爱莲说》 时,我是这样导人
的 :荷是 自古 以来 文人墨 客讴 歌 的对 象 ,或赞 美其 美 丽、 高雅 的丰姿 ;或 歌颂 其 富贵 、华 丽 的外 表 ;如 朱 自清 的
数学的课堂导语设计
![数学的课堂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cf691abb0717fd5360cdc16.png)
节时, 导语是 这样设 计的 “ 们都 看见 同学
过太 阳从 地 平线 上升起 的情 景 ,太 阳慢 慢 地从 地平线 上 升起 ,地 平线 与太 阳有 两 个
在 数学 学科 中 ,新知 识和 旧知识 往往 是 相 辅相 承 的 , 且很 多新 的数 学 知识 , 而 常
相联系而暂时无法解答的问题, 会使学生一 开始产生好奇心 , 引起学生心理 、 生理上的
愉悦 反应 , 他 们 的思维 , 发他 们对 新 活跃 诱 知识 的渴求。 我在讲 “ 一元I 次方程根 的判 -
,
。
瞀工 ’
.
: ! 苎 试 岍 刖 准 心 特 ,时 进 讲 。 、 雹 阴 理 点及 地 行 评
要 ? : L 、 … 。 …… 三要 学 留 自 反 、我 错 、给 生 有 我 思 自 纠
缺 和误 况 不 相 。 陷 错 情 也 尽 同
五试 讲 要 究 定 顺 ,分 、卷 评 讲 一 的 序可
学习效果。我在讲 “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一
但对于某些特殊的分式方程 ,去分母得到
的整式 方程 很 复杂 ,设 法找 到 简便 易行 的 解 法是 摆在 我们 面 前 的一个 重要 课题 。这 节课 我 们就 来专 题研 究 用换 元法 解分 式 方
的心弦,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谈 己 警 , 颈 。谈 明 同 在 理 他 会 生 种 烈 思 , 考 情 。试 卷 然 同 暑 的 自 芝 的 。、 , 时 心 上 们 产 一 强 的 路再 场 景考 试 虽 相 , 瓶 面 现 但 : 至 考 …. 想 道 试 果 愿 。 师 抓 这 学 成 参 不 , 的 略 异知 共 。…… 查 知考结的望教要住 些 生 绩 差 齐解 策 各 ,识 题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12式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12式](https://img.taocdn.com/s3/m/4f3da7d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7.png)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12式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课堂教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越来越多的教育体系开始采用课堂教学方式,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导语设计是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导语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实现最大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12式。
首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既有乐趣又收获成效。
其次,采用实用性强的课堂管理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引导学生重视本课,有目的地参与讨论,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和多媒体技术,以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教学内容呈现出美观、易懂、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能把握每一课程的要点。
其次,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要拓展教学内容,把学习内容引导到实践当中,突出对实践的重视,使学生能够体会学到的内容,联系实际。
重视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观点,及时回答学生的疑问,进行有效的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习内容定位到学生自身,进行深度挖掘,能够有效地减少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推出学习调查,为学生提供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导语设计中,蕴含着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尊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突出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下一步,要强化对学生的教育,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持续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教学的实际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浅谈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ce630046fe4733687e21aa83.png)
3 50 ) 3 0 0
1新 颖 奇 特 。 . 兴 趣 是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力 ,而 新 颖 的东 西 才 能 引 发学 生 的 注意 力 , 发 他 们 的兴 趣 , 使 他 们 跟 随着 老 师 去探 讨 知识 激 促 的奥 秘 , 极 思 考 , 主探 索 。 积 自 2饱 含 激 情 。 . 对 于 情 感 色 彩 较 浓 的 散 文 来 说 ,老 师 富 有 激 情 的导 语 具 有 强 烈 的抒 情 作 用 ,使 学 生 极 易 受 感 染 ,唤 起 自己 的情 感 体 验 , 快 进 入 角 色 , 身 心 地 投 入 到 课 文 中去 。 很 全
3 富 含 知 识 信 息 .
一
、
导 语 是 为 了 让 学 生 更 好 的 学 习 教 材 .设 计 时应 与所 学 新 知 识 紧密 结 合 , 而 使 学 生 能 粗 略感 知 , 他 们 的注 意 力 引 到 从 把 特 定 的教 学 任 务 中 。 4 贴近 学 生 生 活 。 . 导 语 设 计 应 与学 生 的 生 活 密 切 联 系 。 只有 他 们 自己亲 身 体 验 过 的 。 己非 常熟 悉 的 , 更 易 产 生 共 鸣 , 就 更 能 够 达 自 才 也 到 预期 的教 学 效 果 。 5 简 洁精 炼 。 . 导 语 是 一 节 课 的 开 场 白 ,切 忌 拖 泥 带 水 ,也 不 能泛 泛 而 有 2 0 名 东 南 亚 留学 生 在 广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习 中 医药 相 关 专 0多 业。 这些 学 成 的 学 生精 通 中 医药 知识 和 中 文 , 到 各 自的 国 家 回 后 开 创 了广 阔 的 就业 天 地 。一 些 中 医药 类 的学 生 充分 地 利 用 留学 生 的资 源 . 互 学 习 , 握 了 一 门东 盟 语 言 后 到 东 盟 国 家 相 掌 自主创 业 , 小 有 成 就 。但 是 这 些 个 例都 属 于 个 人 的 努 力 , 也 医 药企业 、 府和学校没有在这条就业链 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政 这 些 人 才 也 远 远 无 法 满 足 巨大 的 市 场 空 缺 。 四 、 语 结 相 关 部 门要 对 中 国一 东 盟 自 由 贸易 区 的 建立 给广 西 中 医 药 学 生 带 来 的 巨 大就 业 机 会 给 予 重 视 , 高校 要 根 据 市场 需 要 大 胆 调 整 专 业 设 置 。 广 西 中 医 学 院 为例 , 西 中 医 学 院 为 了 以 广 适 应 目前 国 际 流 行 的 天 然 药 物 治 疗 法 和 高素 质护 理人 员 紧 缺 的实 际情 况 ,分 别 在 2 0 年 和 2 0 年 开 始 设 置 了对 外 中 医 和 01 05 对 外 护 理 两 个 涉 外 专 业 ,课 程 设 置 上 要 求 学 生 在 学 习 医药 护 理 专 业 知 识 的 同 时 要 比一 般 专 业 更 强 调 英 语 语 言 能 力 的 学 习。 此举 使 得 这 两 个 专 业 的 学生 适 应 了市 场 的实 际 需 求 , 到 受 了用 人 单 位 的青 睐 。 广 西 中医 学 院 研 究 生 学 院在 2 0 年 开 设 04 了 中 医基 础 理 论 ( 医 英 语 翻 译 与 教 学 ) 的研 究 生方 向 与课 中 程 , 养 出 的 研 究 生 填 补 了 中医 类 英 语 翻 译 的空 白 。 西 中 医 培 广 学 院 和 广西 医科 大 学 可 以 充 分 利 用 本 校 留学 生资 源 ,和兄 弟 院校 与 东盟 国 家 相 关 院 校 进 行 进 一 步 合 作 ,在本 校 开设 相 应 的课 程 和 专业 . 取 早 日填 补精 通 中 医 药 知 识 、 语 和 东 盟 国 争 英 家语 言 的专 业 翻译 人 才 的 空 白 。 参考文献 : [ ] 玉 荣 . 盟 高 等 教 育 一 体 化 的 发 展 历 程 . 南 亚 纵 1覃 东 东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常见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常见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2ac298bb4daa58da1114a36.png)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常见方式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
它所用的时间虽不长,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却给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带来很大影响。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才能设计好一堂课的导语呢?导语设计有哪些常见的方式?(一)由介绍故事导入。
故事对中学生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
它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听课注意力,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如讲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时,可把《骆驼祥子》的整个故事情节向学生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把学生的兴趣引到故事中来,由对故事中祥子的理解引申到对课文中祥子的理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永记不忘。
凡故事性强的记叙文或小说体裁的文章都可采用此法。
(二)用谜语导入。
谜语最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猜一谜语,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讲《蜘蛛》一文时,可把文中的谜语提前讲:同学们,在讲课之前,先让大家猜一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谜语一出,如石子投入平静的水中,激起思维的涟漪。
待学生指出答案后,再顺势引入新课:“蜘蛛是怎洋捉飞来将的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
下面就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我们了解一下”。
这样,就使一篇枯燥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了。
(三)用教具导入。
教具是辅助教学的——种重要手段。
运用恰当的教具进行教学,可使学生由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如讲授《小桔灯》这篇课文时,可做一个小桔灯模型,点燃后,对学生说:“虽然这小桔灯发出的光不如电灯那么亮,但它却照亮了一位作家的一生。
”一盏小小的小桔灯如何照亮了一位作家的一生?在小桔灯微弱的灯光的吸引下,让学生带着疑问朗读课文,教师加以辅导和分析,小桔灯的象征意义就会迎刃而解。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语设计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ac8d8577232f60dccca19c.png)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导语设计一、教学导语的重要作用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应包括“导语―主体―结语”三个部分,而导语因其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功与否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什么叫导语?导语就是教学环节中由旧内容转入新内容或直接导入新章节的联接语、承接语, 说通俗些, 就是指上课开始的头几句话。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设计的导语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整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看, 导语就如同一篇小说的引子,一部交响乐的序曲,一幅油画的底色, 它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
但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导语的设计, 一上课就直接讲授课本内容, 如“今天我们学习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导语简单化了,甚至省略了。
这样的讲课方式, 对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说是缺少科学性的。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导语的重要性。
导语设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导语是教学主体内容的基础和铺垫, 起着铺路架桥、穿针引线、循序渐进的作用有的导语由复习学过的知识引入新内容, 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 为讲授新知识打下基础, 这是铺路架桥的作用; 有的导语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或对比不同事物、事理之间的异同,使传授的知识连贯而不断裂,系统全面而又各有特色, 这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还有的导语先介绍一些人们熟悉的、容易理解的、形象的事物或知识,再导入陌生的、深奥的、抽象的新知识, 符合人们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这是循序渐进的作用。
2.导语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上课铃响,许多学生在刚落座的几分钟内, 思维和情绪还滞留在课外的一些事物上(或是路上的, 或是朋友来信,或是课间讨论的话题等), 注意力是分散的, 如果不及时而恰当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授课的内容上来, 他们的思维还将继续在“自由王国”里遨游, 而对老师的讲课心不在焉。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3c19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4.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前、课中或者课后,有目的地设计出的一段话语,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导语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导语设计的意义以及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导语设计的意义1.引发学生兴趣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第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段活泼有趣、引人入胜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2.引导学生思考导语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语文课文内容。
通过设计合理的导语,教师可以在学生心中勾勒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促使他们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导语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通过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修辞能力,使之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增强教学效果有了精心设计的导语,可以使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
二、导语设计的课堂应用1.课前导语在语文课堂中,课前导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导语,引发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之主动积极地思考课堂内容。
可以利用故事、问题、图片等形式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课中导语在课中,导语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当教师讲解课文的语言特点、修辞手法和文学内涵时,可以利用导语引导学生思考,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导语也可以作为课堂讨论和交流的一个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和表达,促进课堂互动。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760f1bbf524ccbff1218493.png)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摘要]一个好的导语,可以让学生瞬间进入课堂,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堂的导语设计要讲究方法和策略,本文从导语设计常见的方法和设计导语应意注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导语导语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接下来的各环节的学习,所以,在掌握好导语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后,还要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推陈出新。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
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确实,好的导语散发出神秘的魅力,引诱着学生渐入佳境;好的导语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带领着学生登堂入室。
那么,我们通常用到的导语的方法有哪些?一、导语设计常见的方法1、问题冲突导入。
假设问题情境,往往能引导学生思辨,造成观点冲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在你前进的道路上,一个垮塌下来的大石头挡住去路,你是想办法搬掉大石头,还是绕道行走?②假如你居住在半山腰,前面有大山挡住了你的视线和出路,你是选择挖掉屋前的大山,还是选择搬家?学生们讨论这两个问题,发表针锋相对的看法。
我再借势导入:让我们来看看古人的做法—一《愚公移山》。
再如教《多收了三五斗》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年风调雨顺,你们家的粮食大丰收了,你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可世事并非都是如此的,有的人粮食丰收了,却一点都乐不起来,反而要愁眉苦脸的,你们信不信?不信就一起来看看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你就知道老师不是在骗你们了。
2、以背景知识导入。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要求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才能更好的了解其作品所表达的真正内涵。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9482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c.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中导语的设计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下面就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进行探讨。
一、导语设计的意义1. 导引学生进入课文内容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首先在于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
导语相当于一个引子,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事物、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进入课文的世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接受度和理解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语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设计富有创意和情感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3. 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语文教学导语设计还可以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通过导语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促使学生将课文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4. 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导语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好的导语设计可以让课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从而更好地发挥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二、导语设计的课堂应用1. 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导语在语文导语设计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导语设计。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情况、思维方式等方面出发,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导语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2. 多样化的导语形式导语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采用故事、问题、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设计。
通过多样化的导语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接受度和记忆度。
3. 导语与课文内容的衔接导语设计需与课文内容相衔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课文的内容中来。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f0791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4c.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摘要】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启发他们的潜能。
导语设计在教学中要符合一定的原则和要点,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促进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
在未来,导语设计将在语文教学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带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语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深入探讨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重要性,认真设计和应用导语,对于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语设计,重要性,作用,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潜能,引导学生阅读,对文本理解,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情感认同,总结,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重要性引言: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承上启下,承接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学习。
导语设计旨在通过精心构思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导语设计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
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导语设计良好的教学,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导语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启发潜能。
通过导语设计,教师可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主动去探索,理解和领悟知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1.2 探讨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导语设计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是学生进入文本世界的桥梁,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媒介,更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发现潜能的工具。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教师能够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
![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4e631ed580216fc710afd3a.png)
导语设计的一般方法1. 悬念导入法教师精心设计一个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或问题,造成学生渴望的心理状态,使学生欲罢不能,顿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然后自然引出所讲内容。
2. 抒情导入法开讲前以饱满的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通过朗读、讲故事等简短形式,先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并将这种情感平稳转移到所讲内容上来。
3. 诱思导入法这种导入一般采取“设问”的方式,提出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探求答案,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4. 类比导入法有的新课与已学课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由此及彼,产生迁移,从而引出所讲内容。
5. 励志导入法讲述古今中外有志之士的成才经历,或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或采用名人轶事、格言、警句等形式导入新课。
6.目标导入法其特点是开门见山,点明课题,明确本节的教学目标,然后自然进入“达标”教程。
7. 音像导入法有些课文,用录像、影片、图片、录音等导入新课,令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大增。
8. 实例导入法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与实践中的素材作引子,不仅使学生感知书本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兴趣。
9. 提问式导入法所提问题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忌搞“是不是”、“对不对”式的简单化提问。
提问的方法1. 引趣法这种提问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兴趣。
2. 诱发法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等,阐发一个道理或结论,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 发散法即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发问,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4. 引申法设计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按由易到难的原则排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破疑明理。
5. 联系法即用提问方式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实践经验,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6. 分解法即采用化整为零、分解难度的办法,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给学生“辅台阶”,便于学生回答。
7. 破题法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解读课义的“钥匙”,以课文为突破口,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1579b2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2.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概括学习内容等的一种教学手段。
它的核心任务是为学生引入学习主题或话题,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达到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从扩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几个方面,对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进行浅析。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有助于扩大学生语文能力。
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教师可以逐渐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主题中,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内容的框架和认识。
在学习一篇古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语,引导学生了解古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动机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文的内涵。
导语的设计还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学习目标和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课堂中,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情感。
在学习一首诗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语,带领学生感受诗意、领悟诗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喜爱。
导语的设计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文学情感的敏感性。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精心设计的导语,教师可以创造出活跃、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导语,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文中的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导语的设计还可以通过鼓励、赞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在课堂应用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语形式和内容。
导语可以是一段简短的文字描述,也可以是一幅图片、一段音乐等等。
重要的是,导语要与学习内容相符,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导语的设计中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91d730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e5.png)
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导语,是一个语文课堂的开端,通过导语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状态,调整学习心态,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导语,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下面,本文将从设计导语的目的、原则、策略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设计导语的目的导语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语文课堂的形式,更是一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设计导语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语可以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们对课程的关注和兴趣,提高课堂的吸引力,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
2、为语境营造氛围导语可以为课堂语境的营造起到重要的作用,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谦虚、勤奋的学习环境。
同时,营造氛围也是让学生产生情感投入的必经之路。
3、激发学生的思考导语可以引导学生们深入思考,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让学生真正领悟知识的内涵。
二、设计导语的原则为了让导语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设计导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导语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导语要围绕课程的主题呈现,让学生可以通过导语更好地认识主题,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语文内容。
2、导语要突出重点、概括性导语要准确地表达其主旨和重点,以便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聚焦于课堂重点,同时给予大致的课程概括。
3、导语要具有启发性导语要发挥出它的教学功能,给予学生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设计导语的策略为了让导语实际、有效地发挥其作用,我们还需要在设计导语时使用一些策略,以下是我根据实践和理论总结出的教学策略:1、情感导入策略情感导入策略是通过对学生的情感进行调动和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
比如,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或图片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主动地了解课程内容。
2、疑问引入策略疑问引入策略是通过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和学生进行讨论或思考,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对这节课的主题进行延伸和拓展。
3、观察引入策略观察引入策略是通过引导学生提出对课堂内容的观察和疑问,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c0228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3.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设计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开始每一堂课前用简短的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预设和铺垫本课的学习内容,以便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导语的设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语文是一门涉及到语言、文学、思维、表达等多方面的学科,因此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和枯燥。
通过用生动有趣的导语引入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重点。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应该能够明确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使学生明确自己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 预设和铺垫本课的学习内容。
语文教学导语设计应该能够为学生预设学习内容的背景和环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通过导语的铺垫,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逐步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和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效率。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运用语文教学导语设计:1. 以故事讲述的方式引入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顺利进入课堂教学的主题。
故事中可以包含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和角色,使学生能够在情景中把握本课的学习内容。
2. 以问题提出的方式引入课堂。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问题可以与学习内容相关,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以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3. 以诗歌朗诵的方式引入课堂。
教师可以选择一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诗歌,通过自己的朗诵或请学生进行朗诵,以及与学生一起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诗歌的韵律和美感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和感动,使他们更加专注和投入学习。
教学设计万能导入语
![教学设计万能导入语](https://img.taocdn.com/s3/m/31606d2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1.png)
教学设计万能导入语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正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
导入语虽然简短,却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为它是直接为教学新课做准备的,教师要想把处于非学习状态的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就得把握好新课的导入。
良好的课前导入,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他们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联想、质疑、分析,从而进行创造性学习。
因此,教师了解并熟悉地掌握导入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初一语文教学的具体实例来谈谈几种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直接式导入法:
这是最常见的传统的导入法,这种方法不拐弯抹角,可以起到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简洁明快的效果,三言两语就能直切正题。
二、新旧知识联系导入法:
采用此法教学,能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导语
![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导语](https://img.taocdn.com/s3/m/8d6f07242af90242a895e56e.png)
导 语 : 同学们 , 人 向往繁华 的都 市生 活 , “ 有 而有人 却倾 心于淳美 的田园风光 。 啊 , 市的繁华 固然令人 向往 , 是 都
使学生处 于一种 良性 的情感准备状态 。 如在教诗歌 时可 以用这样 的话激起 学生 的情感 :诗 , 种子一 样 , “ 像 有一
股顽强 的爆 发力 。好 的诗歌破土 而出以后 , 的芳香会 它
语
语 ,将学生 带人课 文的那种 优美 的
意境 。清代 王 国维在 《 间词话》 人 中
说 :喜怒哀乐 , “ 亦人心 中一境界 。 故 能写 真景物 , 真感情者 , 谓之有境 界。” 导语是创 造情境
柳永, 词就是 《 望海潮 》 。他 是宋代最具 代表性 的婉约派 词人 , 而今 天我们 要学 习 的《 雨霖铃 》 , 是最能 代表 词 正 他风 格的作 品中的一首 。” 这样 的导语 , 很快就把学生 的
…
教学肘空
=
精 心 设如磁石 般吸引住 学生 , 且能有 人, 计 语 文 课 堂 而
广 西贺州 市 八步 区桂岭镇 第 1J 1 初级中学 一 效 地 消 除其他 课 程 的延 续思 维 , 为
新 课 的展 开 预设 良好 的教学 气 氛 , 开启学 生的心理 通道 ,给教 学定下 成 功的基调 。 在语文课堂实践 中 , 我 发现优 良的导语应具 有导控 、 向 、 指 新 颖和精炼 等特性 。教师要 根据导 语 的这 四个特性 ,去设计每 一堂课 的导语 ,引导学生 课堂学 习活动 的 顺 向心理定 势 ,形 成 良好 的教学准 备状态 ,从 而迅速 进入预定 的教学 轨道。 为了达 到这个 目的, 以用如 可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常见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导语设计的常见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22c5e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7.png)
学生为何清愿的背景向学生一一详细介绍,就会使学生厂解爱国学生请 愿的;正义性,认清国民党反动政府同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 丑恶嘴睑。再分析课文时就容易多厂。需要说明的是,背景的介绍应紧 紧围绕文章内容,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田,不可过细过评详, 大肆引中,以致脱离讲课内容。(七)设置源自境导入。(九)由联系导入。
把内容相关的作品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联系起来讲,可达到温敖知新的目的,如讲杨 朔的《香山红叶》时,可这样联系;同是描写景物的作品,朱自清写了《春》,峻青写 了《海滨仲夏夜》,那么杨朔又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呢?再如,讲吴伯萧的《菜园小记》 时可这样联系: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散文《记一辆纺车》,描绘了延安时期艰苦奋斗的生 活.表现军民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本文也是吴伯箫的散文,这篇文章记叙了什么事? 反映了延安军民怎样的精神?
设 计 的 常 见 方 式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导 语
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它所用的时间虽不长, 只有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却给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带来很大影响。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个好的导语设计,能使这堂课先声 夺人,引人入胜,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才能设计好一堂课的 导语呢?导语设计有哪些常见的方式?
导语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不能一一 列举.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在语文 课堂教学中,一个精巧而成功的导语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导语作为教 学过程中的一个小环节,对整堂课的 成败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为了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该精心设计课堂的导语。
谢 谢
由介绍故事导入
故事对中学生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它不但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听 课注意力,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由被动学 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如讲授《在烈日和暴雨下》一 文时,可把《骆驼祥子》的整个故事情节向学生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下,把学 生的兴趣引到故事中来,由对故事中祥子的理解引申到对课文中祥子的理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把握了文章的思想内容,还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2f2a5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5.png)
浅析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课堂应用语文教学导语是指在语文课程中,引入一段简短的、富有感染力的导语,用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内容及目标。
导语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设计语文教学导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语文教学导语设计的意义1.引起学生兴趣语文教学导语是在起点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好奇心。
合理的导语设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得到提升。
2.突破学习障碍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导语,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突破学习的难点,使得学习变得更为轻松和愉快。
3.增强学习记忆通过具有启发性的导语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和记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游刃有余,引申思考。
4.培养情感品格精心设计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感悟,培养他们的情感品格和学习氛围。
1.以生活为载体通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者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导语的背景,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他们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草房子》时,可以以农村母亲的不幸艰辛生活为导语,引领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
2.启发学生思考导语中可以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引起他们对即将学习内容的思考和预习,使得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教学《红楼梦》时,可以通过导语引导学生思考“爱情与孝道该如何平衡?”等问题。
3.以故事为导向通过讲述生动的、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寓言故事,将知识点融入引起学生共鸣和反思,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比如:在教学《聊斋志异》时,可以通过讲述其中的一则鬼故事为导语,引领学生对鬼故事的理解和思考。
4.用诗歌歌颂通过诗歌表达导语,美化语言氛围,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欲望。
5.结合音视频素材在新时代的课堂中,可以采用音视频素材作为导语的展示载体,使得导语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ec74521fce2f0066f4332238.png)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语设计艺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段悦耳动听的旋律,教师如何欣赏音乐,如何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盎然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精心设计导语不可忽视。
导语是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它起着从旧知到新知的诱导作用,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作用。
”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象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重锤重重地敲打在学生的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
导语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
相反,导语设计如果不讲究艺术性,则不仅起不到导入新课的艺术作用,而且会影响固有的教学氛围,影响整堂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成功的导语呢?我根据自己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1.过渡式俗话说: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梯。
这“桥”和“梯”就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的过渡工具。
在学习上,新知和旧知之间,未知和已知之间,也必须有“桥”和“梯”才能相互沟通。
过渡式导语就是有意识地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似之处或不同之点,利用学生的已学知识,进行沟通、对比、把他们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导到新的知识点上,达到温故知新、以旧启新的目的。
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分散的细小溪流通过老师的汇集,往往会成为知识大河。
教师善于把课外知识引入课文中去不但使学生学习课文显得认真轻松,而且反过来又是对学生课文学习的疏导和总结。
如我在教《拿来主义》时,就是以学生的课外阅读入手的:“我们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很浓,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泛。
半学期以来,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全班同学看的杂志种类,多达六十七种。
书的种类也很多,譬如说:有唐宋诗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还有同学看《西厢记》,看明清笔记小说等。
外国文学呢,也看了不少。
有的看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还有雨果的《悲惨世界》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45 分钟的语文课也是如此,开讲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
众多实践告诉我,一个精彩而成功的导语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大妙。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出先声夺人的导语,如何使课堂导语情思飞扬,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情境导入法叶圣陶说:
作者胸有境,入境时觉亲。
作为教师,只有把学生带入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让他们感觉亲,如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入境而共鸣,让其身入课文,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
在讲人教版七年语文《斑羚飞渡》这一文章时,我就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讲了一个动物世界里发生的故事:
一天,一只肥壮的藏羚羊在山坡吃草,被猎人发现了,奇怪的是,藏羚羊并没有逃走,而是用乞求的目光望着猎人,朝猎人前行两步,两条前腿一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两行长泪从眼里流了出来,猎人呢,并没有被它的怜悯所打动,枪声响起,藏羚羊应声倒地,倒地后藏羚羊仍是跪卧着身体,眼里的两行泪迹依然
1 / 5
清晰可见同学们猜猜看,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是贪生怕死吗?不是!随着给它的开膛扒皮,一切便真相大白,原来在这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
显然藏羚羊之所以弯下它笨拙的身子给人下跪,是在求猎人保全自己孩子的一条性命啊!我被这神圣的慈母般的跪拜而深深震撼了,可见,在动物世界里也充满了浓浓的情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斑羚飞渡》再一次把这感人肺腑的一幕呈现给读者,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将这幅优美的画面定格,一起去感受这感人至深的画面!情境中,我怀情而教,学生入境而学,构筑了课堂教学中一个独特的情感空间,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效果不必言说。
二、兴趣导入法孔子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科学宫殿的敲门砖。
因此,在导语的设计上,我从不忽视这一点。
在讲人教版《人生寓言》这一课中,我就是用赵本山的小品心理诊所导入新课的。
学生即兴表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捧腹大笑后,引导学生反思,是什么原因促使心理医生也成了心理病人?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是因为心理医生拥有了他不该得到的 100 万元,而成了心理病人。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面对生活中的好事与坏事呢?这又一次
---------------------------------------------------------------最新资料推荐------------------------------------------------------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就这样层层深入,悬念迭起,一节课下来,自然兴趣盎然。
三、音乐导入法意美以感心,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感耳。
在教学前,如果能放上一曲舒缓而清新的音乐,既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点燃学生智慧之火,还可以释放学生情感的闸门,陶冶学生的情趣。
如,在讲《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中,我就为学生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音乐中,学生体会到了他那与命运抗争的不屈灵魂;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为学生播放了一曲咱爸咱妈的主题曲父亲,在歌声中,学生感受到了父亲这一深沉而伟大的爱;在讲《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课中,我就引导学生齐唱义勇军进行曲,在国歌中学生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
四、知识链接法古人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体裁相同、主题相近或艺术特点相似的课文,可以用已学的一篇导入未学的一篇,不同的可以用对比设疑等方法导入。
同一作者的文章选入教材的较多,可以通过作者串线导入,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链接。
如,在讲鲁迅的文章《故乡》时,因为学生已接触过鲁迅的一些作品,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
3 / 5
我们循着鲁迅的足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了《阿长与〈山海经〉》的故事,看了赵庄的《社戏》,还偷吃了六一公公的豆。
快乐的少年生活转瞬即逝,鲁迅长大后辗转求学,到日本仙台听《藤野先生》的教诲,回国后却弃医从文,辗转定居北京。
1919 冬,他回故乡接母亲来京,回到阔别了 20 余年的故乡,心情如何呢?再次见到儿时的伙伴闰土时又是怎样的感慨呢?让我们再次循着鲁迅的脚步到他的《故乡》去看看。
通过知识链接法导入新课,既温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课文,可见一个精彩漂亮的导语就如磁铁一样,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整节课也因此高崖泻水,汹涌澎湃,让学生一听倾心。
五、诗歌导入法读诗使人聪慧,异彩纷呈的诗歌,既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又可以愉悦人的情感。
我们生活在诗的国度里,优美警策的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巧妙恰当的引用,运用到导语中,也实属一种很好的开场方式。
如,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我就让学生背诵关于思念亲人,思念故乡的诗词名句,这样学生在凄婉哀伤的诗歌中领略到了那日落的黄昏,那月圆的夜晚,那歌楼的雨点,那西风里断雁的叫声,从而品味到了天涯游子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看到学生被诗歌所陶醉,我就因势利导:
这一切的景致与画面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于是诗人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流淌出一曲曲哀婉凄美的诗歌。
---------------------------------------------------------------最新资料推荐------------------------------------------------------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学生在诗歌的引领下,品其诗境,悟其诗情,自然兴致盎然!当然,导语的设计远远不只以上几种方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锤炼语言,描绘情境,或借助画笔描绘图画,或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方法不一而足。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