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失业再就业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深入了解失业再就业的现状和问题,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我于2023年在我国某城市开展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失业再就业社会实践调查。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失业群体的就业现状、心理状态、再就业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实践背景近年来,我国失业人数逐年上升,特别是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导致大量员工失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失业人员再就业。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失业人员普遍面临着就业信息不对称、技能培训不足、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他们的再就业进程。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考察我首先对当地的人才市场、招聘会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招聘需求。
通过观察发现,尽管招聘会现场人潮涌动,但很多岗位的招聘条件较高,对求职者的学历、技能、经验等方面有较高要求,这使得许多失业人员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2. 访谈我选取了10位失业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的失业原因、求职经历、心理状态等。
访谈中发现,失业人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就业观念陈旧,对自身定位不准确,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2)技能培训不足,缺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
(3)心理压力较大,对再就业缺乏信心。
3. 问卷调查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现状,我设计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
调查结果显示:(1)失业人员中,男性占比65%,女性占比35%。
(2)失业原因:企业裁员占比45%,个人原因占比25%,其他原因占比30%。
(3)求职过程中,失业人员最关心的问题:薪资待遇占比60%,工作稳定性占比35%,发展空间占比5%。
四、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失业再就业的现状和问题,并从中得出以下结论:1. 失业人员普遍存在就业观念陈旧、技能培训不足、心理压力较大等问题。
1、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状况调查报
湖南女子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时间:2018年7月15日实践地点:湖北省妇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09级国三姓名:胡欢经济与管理系对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学生:胡欢湖南女学院经济管理系 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三班调查目的:为了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我省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和再就业状况。
调查时间:2018年7月—8月调查地点:湖北省妇联调查对象:下岗失业妇女和妇联人员调查过程和分析一、下岗失业妇女的总体情况1、下岗失业妇女的基本情况。
51个社区共有下岗失业妇女9126人,其中41岁-45岁占23%,46-50岁占14.1%;初中以下文化占52.3%,高中、中专文化占41.7%,大专及以上文化占3.7%;国有企业占56.6%,集体企业占21.9%,其他占21.5%;下岗失业时间3年以内占68.2%,4-6年占20.8%,7年以上占11.1%;夫妻双下岗占31.5%。
2、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状况。
下岗失业妇女已就业4434人,占48.6%,其中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就业占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人数的60%,占国有企业下岗失业妇女的40%。
41岁以上下岗失业妇女已就业占下岗失业妇女就业人数的39%。
3、下岗失业妇女就业的主要渠道和行业分布。
社区妇联开发的岗位占就业女性的10.9%,辖区内单位接收占24.9%,辖区外单位接收占17.1%,自谋职业、灵活就业占48.2%。
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商贸、美容美发、零售、维修、运输、医疗保健等,以及在个私企业和外出打工。
4、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
我省已基本形成再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已初显成效。
根据劳动部提供:今年1-8月,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自谋职业享受减免行政收费的有5.74万人,减免金额1527.8万元;享受减免税收政策0.83万人,减免税收1264.5万元,预计全年将减免税费1500多万元。
由于我省国有大中型企业较少,在中央12号文件下发前大都进行了主辅分离,全省享受到主辅分离税收优惠政策只有1346人,共计372.55万元。
热门-再就业再失业档案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再就业再失业档案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就业是民生之本。
失业妇女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关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社会正在破解的一道难题。
xxx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享有'煤铁之城“的美誉。
但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正面临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的严峻挑战。
由于多年开采,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最高峰时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高达17.7万人,其中妇女占58%。
xxx的下岗失业妇女大部分从国有企业分流,相当一部分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许多失业妇女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成为低收入人群。
失业妇女,作为社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的现状(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取得的成就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
截止xxx年9月底,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4.4万人,占60%,目前,全市妇女就业人员已达3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5%以上。
1、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就业(1)定期召开失业妇女就业专场洽谈会。
在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把每周五定为以下岗失业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场洽谈会,组织用人单位提供适应妇女特点的家政、餐饮、商贸服务等用工岗位。
xxx年,共举办下岗失业妇女专场洽谈会37次,有2300名妇女通过专场洽谈会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2)加强对妇女的职业指导。
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设立了妇女职业指导室,由专职职业指导员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就业信心,并积极为她们推荐就业岗位。
xxx年,全市共对4700名失业妇女进行了职业指导,2900人实现了就业。
(3)是开展了适合失业妇女就业的劳务派遣。
通过与金融、网通、邮政以及餐馆、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合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共10页】
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报告【内容摘要】xx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一、下岗女职工的现状,根据调查统计,目前xx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有11,529人,其中女性6,341人左右,占下岗人数的55%,(一)下岗女职工的基本生活情况,1、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者占主流,2、家庭生活困难多,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难承受,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二)下岗女职工的再就业情况,通过对35周岁以上下岗女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首先,他们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其次她们的再就业呈现出以下三个“低”,1、下岗时间长、就业率低,2、岗位不稳定、工资报酬低,3、就业多样化、职业层次低,二、下岗女职工再就业难的原因,根据调查了解,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状况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价值观念方面。
x x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为了全面真实的了XX下岗女职工的生存状况和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困难,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渠道,对其实施再就业援助,帮助她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XX妇儿办会同劳动部门在全区联合开展了一次千人问卷调查活动,在社区召开了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座谈会,部分下岗女工代表和社区妇委会主任参加了座谈。
通过调查和座谈,初步了解了全区下岗女职工在新形势下的再就业情况。
一、下岗女职工的现状根据调查统计,目前XX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有11,529人,其中女性6,341人左右,占下岗人数的55%。
这些妇女绝大多数是原国有企业、商业和供销系统的普通职工和售货员,她们的生存现状堪忧,多数女职工处在社会的边缘状态。
(一)下岗女职工的基本生活情况1、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者占主流。
被调查对象为20-50岁的下岗女职工,大多数下岗女职工是从工作一线下岗的,在岗时从事的是劳动技术含量低、技能单一的工种,如操作工、挡车工等。
由于她们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这些下岗女职工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就业困难的群体。
2021年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xx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为了全面真实的了XX下岗女职工的生存状况和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困难,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渠道,对其实施再就业援助,帮助她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XX妇儿办会同劳动部门在全区联合开展了一次千人问卷调查活动,在社区召开了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座谈会,部分下岗女工代表和社区妇委会主任参加了座谈。
通过调查和座谈,初步了解了全区下岗女职工在新形势下的再就业情况。
一、下岗女职工的现状根据调查统计,目前XX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有11,529人,其中女性6,341人左右,占下岗人数的55%。
这些妇女绝大多数是原国有企业、商业和供销系统的普通职工和售货员,她们的生存现状堪忧,多数女职工处在社会的边缘状态。
(一)下岗女职工的基本生活情况1、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者占主流。
被调查对象为20-50岁的下岗女职工,大多数下岗女职工是从工作一线下岗的,在岗时从事的是劳动技术含量低、技能单一的工种,如操作工、挡车工等。
由于她们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这些下岗女职工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就业困难的群体。
2、家庭生活困难多,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难承受。
下岗使处于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线或不足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线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他们节衣缩食,找米下锅,维持生存,无力承受日益加重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负担。
由于下岗女职工没有固定的收入和稳定的工作,生活无着落,终日处于一种不安定的状态,造成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有的家庭无钱赡养老人,有的家庭靠老人倒贴过日子,有的家庭交不起子女学费,对老人子女有愧疚感。
有的家庭到了三天不出去做事就有一种朝不保夕的危机感,她们对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现实具有明显的不满。
3、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下岗女工社会保障待遇水平较低,后顾之忧难以解决。
部分已经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下岗女工,由于没有实现再就业或工资收入较低,养老、医疗保险根本无法续交,增加了下岗女职工的风险,不利于她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就业。
失业人员就业形势调研报告
失业人员就业形势调研报告失业人员就业形势调研报告一、引言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为了了解失业人员的就业形势,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与访谈。
本报告将就失业人员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共计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并对50名失业人员进行了访谈。
三、调研结果1. 失业人员的背景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失业人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到35岁之间,占比53%。
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34%,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26%。
由此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对失业率有一定影响。
2. 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调研结果显示,80%的失业人员表示他们有较高的就业意愿,希望能够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工作。
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对就业没有明确的计划或动力。
3. 失业人员的就业渠道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失业人员最主要的求职渠道是各类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
约60%的失业人员表示,他们通过网络发布求职信息和浏览招聘广告来寻找工作。
此外,还有30%的人通过个人关系和招聘会等方式来寻找就业机会。
4. 失业人员的就业难度调研结果显示,60%的失业人员表示找工作的难度较大。
其中,近半数的人表示找工作的时间周期超过了半年。
主要的就业难点包括:岗位供需不对等、竞争激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等。
5. 失业人员的就业期望调研结果显示,失业人员对就业的期望主要集中在有稳定收入、有发展空间、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工作上。
近70%的失业人员表示,他们希望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而有40%的人表示他们会优先选择有职业发展空间的工作。
四、讨论与建议1. 加强职业培训鉴于教育程度对失业率的影响,有必要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2. 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招聘网站和社交媒体的合作,为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同时开展更多的招聘会等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强政府扶持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多招纳一些失业人员,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岗位安置服务。
关于下岗人员再就业管理工作现状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下岗人员再就业管理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下岗人员再就业管理工作现状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对下岗人员再就业的管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了解目前下岗人员再就业管理工作的现状,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此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调研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进行。
三、调研结果分析1.下岗人员再就业政策措施: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以促进下岗人员再就业。
其中包括就业补助、职业培训、创业支持等多种形式。
但是,调研结果也显示,部分下岗人员在政策措施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地不到位、资金不足等。
2.企业管理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支持:调研结果显示,部分企业对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给予了重视和支持。
一些企业通过培训、内部转岗等方式,帮助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
但是仍有一些企业存在对下岗人员的辞退或冷处理。
3.社会各界的支持程度: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调研结果显示,社会各界对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关注程度较高。
一些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通过开展公益活动、提供职业培训等方式,帮助下岗人员解决就业难题。
但是,调研结果也显示,部分下岗人员对社会支持的感知度较低。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下岗人员再就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政策执行不到位。
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地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金分配不合理、政策宣传不到位等。
2.企业对待下岗人员态度不一。
部分企业存在辞退或冷处理下岗人员的情况,这无疑给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一些下岗人员对社会组织和非营利机构的支持度较低,社会力量在下岗人员再就业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地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调查(5篇)[修改版]
第一篇:地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调查地区失业人员就业问题的调查引言目前,在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够景气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成败的关键。
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是我国转型期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社会调查的目的目前,在企业经营效益普遍不够景气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好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已成为进一步深化供销社改革成败的关键。
失业与再就业问题是我国转型期备受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
据劳动部门公布的资料,1998—2003年,国有企业累计下岗职工2818万,到2003 年底,全国城市登记失业人数达到800万人,登记失业率达到4.3%,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90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庞大的失业队伍给社会安定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妥善安置失业人员,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并通过资金投入、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再就业服务手段,帮助失业者尽快再就业。
但事实上,失业者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下岗失业人数连年递增的同时,再就业率却呈现连年递减的趋势。
面对严峻的再就业形势,失业者采取何种再就业行为, 以及影响失业者再就业行为有哪些因素, 便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
为了有利于广开再就业门路,妥善解决好职工下岗与再就业的矛盾,最近,我们带着这一课题对地区部分职工下岗与再就业情况进行了专项调查。
(二)调查的时间调查的时间2012年8月10日至2012年10月15日(三)调查的地点、方式由于在街道办事处实习,因此调研地点选择这办事处所辖地区。
调查方式为抽样调查,通过对个人分发调查问卷和访谈,了解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情况,以及影响失业人员再就业行为的影响因素。
(四)调查内容与情况利用社会实践机会,对街道办事处两个社区的下岗职工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分两种方式。
一是书面调查,用事先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调查式,发出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7份,问卷回收率91.3%。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状况调查报告1.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许多传统产业面临困境,导致大量下岗失业人员。
为了了解这些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情况,本报告进行了一项调查。
本报告旨在分析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状况,评估政策的效果,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涵盖了不同地区的下岗失业人员。
问卷中包含了关于个人基本信息、再就业情况以及对政策的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调查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调查结果(1)个人基本信息在500份调查问卷中,男性占调查样本的60.4%,女性占39.6%。
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0岁至50岁之间的人群,占比为57.2%。
大部分调查对象具有中等程度的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为52.6%。
(2)再就业情况在调查对象中,仍有49.8%的失业人员未找到新的工作机会。
而已经再就业的失业人员主要从事服务业(32.4%)、制造业(28.6%)和销售业(17%)。
再就业人员中,约有58.7%从事的工作薪资较原工作低。
此外,46.2%的再就业人员表示他们目前的工作与原工作不相称。
(3)对政策的评价在对政府就业政策的评价方面,绝大部分调查对象(74.6%)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对他们的再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25.4%)认为政府的就业政策并未显著改善他们的再就业情况。
他们指出,政府需要进一步促进技能培训和提供更多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的工作机会。
4.讨论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但他们多数面临着薪资下降和工作不适应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原有行业内的技能和经验往往难以在其他行业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政府应加强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并促进他们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转岗。
另外,政府还应建立更多的就业支持机构,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咨询和培训等服务。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就业是民生之本。
失业妇女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关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社会正在破解的一道难题。
xxx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享有“煤铁之城”的美誉。
但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正面临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的严峻挑战。
由于多年开采,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最高峰时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高达17.7万人,其中妇女占58%。
xxx的下岗失业妇女大部分从国有企业分流,相当一部分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许多失业妇女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成为低收入人群。
失业妇女,作为社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的现状(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取得的成就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
截止xxx年9月底,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4.4万人,占60%,目前,全市妇女就业人员已达3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5%以上。
1、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就业2、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失业妇女再就业服务网络xxx市妇联在全市226个社区建立了巾帼社区就业服务指导站,在25个办事处建立了xxx市下岗妇女就业服务指导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以市下岗妇女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的市、县(区)、街、社区四级妇女就业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积极开拓社区就业领域,为失业妇女特别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全市所辖的两县四区及开发区,32个街道、35个乡镇、23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并建立起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比较规范的工作流程。
在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xxx市已经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市、县(区)、街(镇)、社区四级较完善的妇女失业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再就业调研报告
再就业调研报告在进行再就业调研时,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1.调查目的我们的调查旨在了解最近一年内失业者再就业的情况,研究再就业率的波动情况以及影响再就业率的因素。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500名失业者参与了调查。
问卷内容涉及个人信息、失业时长、再就业的时间周期、再就业形式以及再就业领域等方面。
3.调查结果a) 再就业率: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最近一年内失业者再就业率为65%。
b) 失业时长与再就业:失业时长对再就业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失业时长在6个月以下的人员再就业率为80%,而失业时长超过6个月的人员再就业率仅为47%。
c) 再就业周期:我们的调查显示,失业者再就业的平均周期为3个月。
d) 再就业形式:调查结果显示,50%的失业者通过正式的全职工作再就业,30%的人通过兼职工作再就业,另外20%的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再就业。
e) 再就业领域:再就业领域以服务行业为主,占比为40%。
其次是制造业、教育行业和医疗行业,占比分别为20%、15%和10%。
4.影响再就业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以下因素对再就业率有较大影响:a) 教育程度:教育程度越高,再就业率越高。
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失业者再就业率为75%,而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失业者再就业率仅为50%。
b) 职业技能:具备专业技能且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失业者再就业率较高。
c) 地域因素:不同地区再就业率差异较大,发达地区再就业率普遍较高。
d)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提供的再就业培训及补贴等政策能够促进失业者再就业。
5.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给出以下建议:a) 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失业者的职业技能。
b) 加大政府对失业者再就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及补贴政策。
c) 加强地区间再就业机会的均等化,减少地域差异。
d) 高校应更注重实践教育,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总结:本调研报告通过对失业者再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失业时长、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和地域因素是影响再就业率的重要因素。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就业是民生之本。
失业妇女再就业问题,不但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关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成为全社会注重的焦点,成为全社会正在破解的一道难题。
xxx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享有“煤铁之城”的美誉。
但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正面临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的严峻挑战。
因为多年开采,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峰时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高达17.7万人,其中妇女占58%。
xxx的下岗失业妇女绝大部分从国有企业分流,相当一部分人“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很多失业妇女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成为低收入人群。
失业妇女,作为社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社会的注重。
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的现状(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取得的成就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协助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
截止xxx年9月底,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4.4万人,占60%,当前,全市妇女就业人员已达3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5%以上。
1、强化就业服务促动就业(1)定期召开失业妇女就业专场洽谈会。
在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把每周五定为以下岗失业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场洽谈会,组织用人单位提供适合妇女特点的家政、餐饮、商贸服务等用工岗位。
xxx年,共举办下岗失业妇女专场洽谈会37次,有2300名妇女通过专场洽谈会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2)增强对妇女的职业指导。
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设立了妇女职业指导室,由专职职业指导员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引导她们树立准确的就业观和就业信心,并积极为她们推荐就业岗位。
xxx年,全市共对4700名失业妇女实行了职业指导,2900人实现了就业。
(3)是展开了适合失业妇女就业的劳务派遣。
通过与金融、网通、邮政以及餐馆、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合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市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兼并、破产和优化组合,导致一大批职工失业和下岗。
据统计,全市现有下岗失业职工_人,其中女性_人,占_%。
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上失业女职工占下岗失业女工的69%。
为了了解下岗失业女工非凡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在新形势下的再就业情况,我们走访了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召开了下岗失业女工座谈会,用发放调查表的形式抽样调查了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情况,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并整理成文,为开展我市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一、大龄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情况通过对35周岁以上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首先,她们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大专文化程度的占6,高中文程度的化占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其次,她们的再就业呈现出以下三个“低”:1、就业率低。
据调查,只有49%的下岗失业女工找到了工作,其余的或在家做家务,或是照顾孩子、老人,生活全靠丈夫一人的经济收入。
2、工资报酬低。
即使再就业,她们的月工资水平大多在400-500元左右,有的在个体服务行业中临时就业,月工资不足300元,生活水平普遍偏低。
3、职业层次低。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虽然绝大部分在职时的劳动技能并不低,但用工单位通常把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定位为学历低、技能差的被淘汰群体,因此,在招聘时总是将技能要求低、收入少的岗位提供给下岗失业女工“挑选”,非凡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
因而,她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是服务行业,就是劳动强度大的第一线工人,或是在街头摆早点摊、水果摊等小生意。
二、制约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因素分析从以上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来看,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状况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价值观念方面在计划经济中就业的下岗女工,她们对于工作价值的熟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
她们既不同于旧时代的女性,把相夫教子看成是自己的一生价值所在,也不同于在市场经济中步入工作领域的女性,对于职业价值有着非常多元的、个人化的理解。
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报告
全文共计5839字 xx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调研
为了全面真实的了XX下岗女职工的生存状况和再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困难,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拓宽下岗女职工再就业的渠道,对其实施再就业援助,帮助她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XX妇儿办会同劳动部门在全区联合开展了一次千人问卷调查活动,在社区召开了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座谈会,部分下岗女工代表和社区妇委会主任参加了座谈。
通过调查和座谈,初步了解了全区下岗女职工在新形势下的再就业情况。
一、下岗女职工的现状
根据调查统计,目前XX登记在册的下岗失业人员有11,529人,其中女性6,341人左右,占下岗人数的55%。
这些妇女绝大多数是原国有企业、商业和供销系统的普通职工和售货员,她们的生存现状堪忧,多数女职工处在社会的边缘状态。
(一)下岗女职工的基本生活情况
1、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技能单一者占主流。
被调查对象为20-50岁的下岗女职工,大多数下岗女职工是从工作一线下岗的,在岗时从事的是劳动技术含量低、技能单一的工种,如操作工、挡车工等。
由于她们本身的就业技能偏低,加上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影响,这些下岗女职工不可避免的会成为就业困难的群体。
2、家庭生活困难多,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难承受。
下岗使处于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线或不足最低生活水平保障线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他们节衣缩食,找米下锅,维持生存,无力承受日益加重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负担。
由于下岗女
1。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市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兼并、破产和优化组合,导致一大批职工失业和下岗。
据统计,全市现有下岗失业职工_人,其中女性_人,占_%。
从年龄结构看,35周岁以上失业女职工占下岗失业女工的69%。
为了了解下岗失业女工特别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在新形势下的再就业情况,我们走访了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召开了下岗失业女工座谈会,用发放调查表的形式抽样调查了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情况,收集了第一手资料,并成文,为开展我市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一、大龄下岗失业女工的再就业情况通过对35周岁以上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首先,她们的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大专文化程度的占6,高中文程度的化占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6%;其次,她们的再就业呈现出以下三个“低”:1、就业率低。
据调查,只有49%的下岗失业女工找到了工作,其余的或在家做家务,或是照顾孩子、老人,生活全靠丈夫一人的经济收入。
3、职业层次低。
大龄下岗失业女工虽然绝大部分在职时的劳动技能并不低,但用工单位通常把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定位为学历低、技能差的被淘汰群体,因此,在招聘时总是将技能要求低、收入少的岗位提供给下岗失业女工“挑选”,特别是大龄下岗失业女工。
因而,她们所从事的职业不是服务行业,就是劳动强度大的第一线工人,或是在街头摆早点摊、水果摊等小生意。
二、制约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因素分析从以上大龄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情况来看,下岗失业女工再就业状况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价值观念方面在计划经济中就业的下岗女工,她们对于工作价值的认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群体特征。
她们既不同于旧时代的女性,把相夫教子看成是自己的一生价值所在,也不同于在市场经济中步入工作领域的女性,对于职业价值有着非常多元的、个人化的理解。
对于大龄下岗失业女工这个群体来说,工作确定了女人的一种社会地位。
这种社会地位的确立也正是工作的价值所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调查报告下面是我们的给大家推荐的失业妇女再就业现状供大家参阅!就业是民生之本。
失业妇女再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 __,牵涉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关乎整个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关乎社会稳定的大局,因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全社会正在破解的一道难题。
xxx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直享有“煤铁之城”的美誉。
但在跨世纪战略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正面临资源优势迅速消失的严峻挑战。
由于多年开采,矿山资源枯竭,企业陷入困境,最高峰时全市下岗失业人员高达17.7万人,其中妇女占58%。
xxx的下岗失业妇女大部分从国有企业分流,相当 __“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单一,许多失业妇女进入非正规就业领域,成为低收入人群。
失业妇女,作为社会再就业的弱势群体,更应得到社会的关注。
(一)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取得的成就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失业妇女实现再就业。
截止xxx年9月底,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4.4万人,占60%,目前,全市妇女就业人员已达3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5%以上。
1、强化就业服务促进就业(1)定期召开失业妇女就业专场洽谈会。
在市中心劳动力市场,把每周五定为以下岗失业妇女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专场洽谈会,组织用人单位提供适应妇女特点的家政、餐饮、商贸服务等用工岗位。
xxx 年,共举办下岗失业妇女专场洽谈会37次,有2300名妇女通过专场洽谈会实现了就业再就业。
(2)加强对妇女的职业指导。
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都设立了妇女职业指导室,由专职职业指导员为下岗失业妇女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就业信心,并积极为她们推荐就业岗位。
xxx年,全市共对4700名失业妇女进行了职业指导,2900人实现了就业。
(3)是开展了适合失业妇女就业的劳务派遣。
通过与金融、网通、邮政以及餐馆、服务业等行业企业合作,以劳务派遣的形式,安置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就业。
截止xxx年9月末,签订协议的用工派遣单位已达84家,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实现稳定就业的下岗失业妇女达1998人。
同时,着力打造“心连心”家政服务品牌,积极开展派遣式家政服务。
xxx年1--9月,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96人,评出一星级保姆30人,316名下岗失业妇女在家政服务岗位实现了就业。
2、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失业妇女再就业服务网络xxx市妇联在全市226个社区建立了巾帼社区就业服务指导站,在25个办事处建立了xxx市下岗妇女就业服务指导分中心,进一步完善了以市下岗妇女再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为龙头的市、县(区)、街、社区四级妇女就业服务网络,并充分发挥社区的优势,积极开拓社区就业领域,为失业妇女特别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同时,全市所辖的两县四区及开发区,32个街道、35个乡镇、239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机构,配备了专职或兼职人员,并建立起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比较规范的工作流程。
在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开展就业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xxx市已经形成了立体交叉的市、县(区)、街(镇)、社区四级较完善的妇女失业就业服务工作体系。
3、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妇女就业专门从工商、税务、财政等20多个部门以及大中专院校和创业成功人士中聘请了43位专家,在创业专家咨询室,为下岗失业妇女自主创业提供创业项目评价,开展创业辅导、提供创业问题诊断、制定问题改善方案等智力支持和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税费减免等一条龙服务。
同时,建立专家咨询基础台帐,做好跟踪服务记录,实行专家轮流值班,举办专家会诊日,开展上门、集中、电话、面谈等服务。
xxx年1——9月,为529名失业妇女开展了创业培训,扶持妇女创业带头人259人成功创业。
4、强化劳务输出促进妇女就业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积极收集适合妇女就业的岗位,为xxx 市妇女走出家门,实现域外就业,开辟了就业新途径。
xxx年1——9月,全市共组织劳务输出2万人,妇女劳务输出占49%。
(二)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的困难1、失业妇女再就业渠道狭窄xxx作为重工业城市,过去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充当吸纳社会就业的主力军和主渠道。
近年来由于结构调整的影响,国有和集体企业不但无力吸纳新劳动力,还要减员、并轨和转制,向社会排遣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
非公有制经济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已占半壁江山,但由于经济规模有限,在当地经济不振和居民消费不旺的影响下,吸纳能力也大大降低。
由于供求矛盾悬殊,形成一些用人单位在用工上门槛过高和不规范的问题,使技能较低的失业妇女无业可就。
失业妇女再就业主要集中在工时长、科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工资收入低的手工加工业及家政、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就业渠道相对狭窄,这给失业妇女就业选择和岗位竞争带来一定难度。
2、失业妇女再就业遭遇歧视妇女就业歧视一直是困扰失业妇女再就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非正式组织中,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首先是性别歧视。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和使用人才上就有更大的自主权,xxx众多的企业在用人上倾向于男性选择,有的单位干脆就将女性拒之门外,使失业妇女再就业难度加大。
当前失业妇女再就业求职中还遭到外貌歧视、年龄歧视等。
不少企事业单位对所招聘的女性要求年轻貌美,并有一定文化的女性,在这种市场选择和压力下,年龄大、无技能占多数的失业妇女就业更加困难,市场将这部分妇女挤压到那些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职业中。
同时由于失业妇女就业层次的下沉,使失业妇女遭受隐性就业歧视。
相当多的失业妇女在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没有劳动保险等等非正规就业领域就业,种种对再就业中的失业妇女缺乏关注的做法,助长了企业中的隐性就业歧视。
3、失业妇女再就业遭受劳动权益损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企业性质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劳动力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失业妇女再就业的过程中劳动权益时常受到侵害。
具体表现在:(1)失业妇女的经济利益受损害。
xxx一些用工单位不与招录的失业妇女签劳动合同,在临近试用期满时,以各种理由解雇招工对象,不给或少给工资。
同时不断地招工,不断地解雇,以这种方式损害失业妇女的经济利益。
有的和雇用的失业妇女签订的合同不公平,基本上没有对失业妇女的合法权益如社会保障等等有着明确的规定,而只是单方面强调了受雇者对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
(2)性骚扰及人身伤害问题严重。
失业妇女在工作过程中,男性老板对女性雇员在性方面的引诱、威胁和讹诈,因加以拒绝而遭到个人和职业上的刁难现象也日益增多。
这些行为侵犯了失业妇女的尊严、污染了劳动环境,导致失业妇女在劳动中情绪低落、工作质量下降。
而遭受性骚扰的失业妇女大都难以启齿,因此这种侵权现象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另外失业妇女再就业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无从落实,劳动保护设施普遍缺乏。
4、失业妇女再就业面临双重角色的冲突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这就使得我国妇女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及家庭负担。
这种现象在失业妇女群体中表现的尤为严重。
一般来说,积极寻求再就业岗位的失业妇女,她们的配偶也大多从事着工资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或者同是失业人员,使得这部分失业妇女在承担照顾儿女、赡养老人的家庭责任的同时不得不出外工作。
她们不仅要在家庭中承担照顾老人、养育子女的责任,而且在社会上还要参加劳动,履行工作上的相关责任。
正是由于这种双重负担的存在,使企业不愿雇佣有家庭负担的失业妇女,认为这一就业人群家庭负担沉重,有经常需要请假或旷工的可能性,难以有效及时完成相关工作。
失业妇女社会、家庭双重角色的冲突,更增加了再就业的难度。
(三)xxx市失业妇女再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1、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xxx市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加剧了失业妇女再就业的困境。
每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劳动力,包括各类高校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共同构成了三支就业大军。
在这种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无疑会加剧包括性别在内的各类排斥与歧视。
用工单位为了降低招聘成本而不断提高门槛,在录用条件中除了要求专业、学历、语言能力等与生产效率相关的职业性因素外,还提出户籍、年龄与性别等方面的非职业性因素限制,后者无疑具有歧视性质。
最终所造成的结果是,在供大于求的劳动力市场中形成不利于失业妇女的就业环境。
2、失业妇女就业劳动成本高从市场利益化的角度看劳动力的使用,就会发现女性劳动力的成本高于男性。
第一,生育和抚养孩子将要耗费女性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妇女生育福利和“四期”保护,增加企业支出。
第三,女性比男性早退休5——10年,一般比男性领退休金的时间长。
第四,建立妇女基本的卫生保健设施,增加企业基建开支。
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她们对工作条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如不能承受较强的体力劳动和长时间的工作,更关注人身安全问题等。
除非雇主有办法抵消雇佣女工带来的上述负效应,才可能雇佣女工。
否则,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面对维护妇女的权利与保护企业的利益之间的矛盾,自然会选择后者。
由于相对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失业妇女在雇佣市场上不得不面对更加严格的筛选,从而在竞争力上失去与男性平等的地位。
3、就业机制发生变化由计划就业机制向市场就业机制的转变对失业就业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国家强有力的行政干预下,女性的劳动权利和就业数量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但是在国有企业以“减员增效”为运作机制的改革声中,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以下岗、待业、转岗等方式被边缘化,这其中包括大量低文化、少技能的女性。
同时,用人权力主体由国家转向企业,一方面是国家行政干预手段弱化,另一方面则是企业的自主权在增大。
就业机制的变化,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对女性就业的保护功能在逐步削弱,那些文化技能素质较低、年龄较大的女职工率先被企业给淘汰了。
许多失业妇女进入非正规部门,成为低收入人群。
也就是说,当劳动的性别分工失去了国家的主导力量而进行平衡时,失业妇女的弱势地位更加明显。
4、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的不完善和缺乏可操作性,给失业妇女就业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
一是现有的法律保障已不能适应市场体制劳动关系变化的需求。
如当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无有关反对年龄歧视的条款,也无保护女工免遭性骚扰伤害的相关规定。
但是这两个方面却恰恰是女性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
二是缺乏对侵害妇女劳动权益的惩治条款。
如《劳动法》第12条、第13条规定了妇女与男子有平等就业权,但未规定违反法律规定者应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
三是政府执法与监督的力度不足。
当前,在xxx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一些用人单位受经济利益驱动,明知故犯地侵害失业妇女的劳动权益,一些地区管理部门,偏重扶持企业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侵犯失业妇女劳动权益的现象视而不见,甚至对三资企业和利税大户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姑息甚至纵容,损害了失业妇女的劳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