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换气对颅内压、脑血流及脑代谢的影响……严伟丽 于玲 李志学等 (81)

合集下载

大学医疗专业试卷《颅内压增高》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医疗专业试卷《颅内压增高》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七单元颅内压增高一、A11、降低颅内压增高的最有效易行的方法是A、腰穿大量引流脑脊液B、施行人工冬眠物理降温C、进行控制性过度换气D、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E、将病员置于高压氧舱内2、视乳头水肿在临床诊断颅内病变的意义是A、出现视乳头水肿,可肯定颅内有占位病变B、无视乳头水肿,可排除颅内占位病变C、视乳头水肿,对颅内占位病变性质有鉴别价值D、无视乳头水肿,可排除颅内压增高E、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之一3、关于颅内压增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喷射性呕吐多见B、后期常伴视力障碍C、阵发性头痛是主要症状之一D、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症”E、在婴幼儿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4、慢性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B、头痛,瞳孔异常和肢体运动障碍C、血压,呼吸和脉搏改变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进行性意识障碍5、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包括A、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B、头痛,呕吐,偏瘫C、头痛,抽搐,意识障碍D、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E、头痛,呕吐,血压增高6、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A、脑组织的压缩B、颅腔的扩大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D、血压的下降E、脑血流量减少7、排除颅内占位病变,哪一项是准确的A、无视乳头水肿B、颅平片无颅内压增高表现C、叩诊小儿头颅无破壶音D、脑超声中线波无移位E、CT扫描无异常改变8、关于慢性颅压增高所引起头颅X线改变,错误的是A、脑回压迹增多加深B、颅缝增宽C、蛛网膜粒压迹扩大增深D、枕大孔扩大E、蝶鞍扩大,前后床突及鞍背的骨质吸收9、处理颅内压增高,哪一项是错误的A、频繁呕吐时宜禁食B、限制输液量及速度C、便秘4天以上给予高位、高压灌肠D、静点地塞米松E、早期行病因治疗10、易早期出现颅压高症状的是A、额叶肿瘤B、颞叶肿瘤C、顶叶肿瘤D、枕叶肿瘤E、第四脑室肿瘤11、诊断颅压高可靠依据是A、视乳头水肿B、剧烈头痛C、频繁呕吐D、癫痫发作E、双外展神经麻痹二、A21、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持续颅内压增高导致病理生理紊乱,但应除外A、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失调B、胃肠道出血,溃疡C、脑疝形成D、肺水肿E、早期血压下降,脉搏变快,呼吸增快2、有一名颅内压增高病人,哪项不是其头颅X线平片的改变A、颅缝增宽B、脑回压迹增多C、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D、蛛网膜颗粒压迹扩大E、一侧或双侧内听道扩大3、有一颅内压增高病人,其原理是A、颅内新生物生长B、脑积水C、颅腔内有出血D、颅腔内有感染E、颅内压的生理调节功能失调4、颅内压增高病人昏迷,治疗呼吸道梗阻最有效措施是A、通过鼻腔口腔导管吸痰B、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C、环甲膜穿刺D、气管切开E、用开口器侧卧位引流5、颅内压增高病人的一般处理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注意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B、频繁呕吐时,予以禁食,用脱水剂C、意识不清痰多者作气管切开吸痰D、作高位灌肠以疏通大便E、静脉补液以保持尿量6、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有加剧表现,处理的关键措施是A、头颅CT,明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B、安静卧床,头抬高30度C、保持大便通畅D、20%甘露醇250ml,1日2次,静点E、限制水、盐入量三、A3/A41、40岁男患者,病程4个月,右侧肢体无力发病,逐渐出现头痛和语言笨拙,入院检查眼底视乳头水肿,不全运动性失语,右上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病理征(+)<1> 、考虑病变部位是A、右额郜B、左额部C、右顶部D、左顶部E、右小脑<2> 、采用的辅助检查是A、X线颅平片B、脑电图C、脑血管造影D、ECTE、穿刺活检2、30岁男患者,病程4个月,头痛发病,入院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和呕吐,入院检查,意识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左上下肢肌力Ⅳ级,腱反射活跃,病理征(+)<1> 、诊断是A、脑梗死B、脑出血C、蛛网膜下腔出血D、脑水肿E、颅内压增高<2> 、应采用的检查是A、X线颅片B、脑电图C、脑血管造影D、CTE、ECT<3> 、根本治疗原则是A、脱水治疗B、给予镇痛剂C、冬眠物理降温D、去病因治疗E、去骨开颅减压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113241】2、【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113239】3、【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113238】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 1、慢性颅内压增高:缓慢起病,进行性缓慢加重,多无生命体征改变,视乳头水肿明显,常见于颅内占位性病变。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急诊护理措施分析1. 引言1.1 什么是过度换气综合征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患者过度换气导致二氧化碳水平过低。

正常情况下,人体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通过肺部排出体外,维持酸碱平衡。

当人体呼吸过快或呼吸过深时,会导致过度换气,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从而引起二氧化碳的血浓度下降。

这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脑血流减少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引起脑缺氧、昏迷甚至死亡。

过度换气综合征通常发生在患有呼吸系统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脑外伤等。

酒精中毒、药物过量等也可能导致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发生。

及时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避免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危害至关重要。

1.2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危害1. 呼吸系统受损:过度换气会导致呼吸系统过度紧张,可能会造成呼吸肌疲劳、呼吸衰竭甚至肺部损伤。

长期以来,这种损害可能会导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加重。

2. 气体交换紊乱:过度换气可能会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紊乱,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这会影响到身体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严重者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

3. 心血管系统受损:呼吸急促和频繁的换气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脏耗氧量,可能导致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过度换气综合征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及时采取急诊护理措施十分重要,以防止病情恶化并降低患者的危险程度。

2. 正文2.1 过度换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过度换气综合征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

这些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急促:患者开始出现呼吸急促的现象,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呼吸深度变大。

2. 胸闷、咯血:由于过度换气会导致肺泡内压增加,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闷不适,甚至出现咳血的症状。

3. 精神状态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头晕眩晕等表现,严重时甚至出现意识丧失。

过度通气对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过度通气对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过度通气对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影响的临床研究孟丽巍;袁振红;王静;李志学【期刊名称】《中国急救医学》【年(卷),期】2002(022)011【摘要】目的观察过度通气对颅脑手术病人脑血流(CBF)、脑代谢(CMR)、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 20例择期行颅脑手术病人,行七氟醚麻醉,待1.3 MAC时,调整呼吸频率,使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达30、25、20 mmHg(1 kPa=7.5 mmHg),每阶段稳定30 min.根据颈内静脉球部血、桡动脉血差值计算出CBF、CMRO2、CMRglu、Clact值的变化.结果与清醒时通气状态相比,在血流动力学维持稳定前提下PetCO2 25 mmHg时CBF减少36%、CMRO2减少49%,使CMRglu减少36%(P<0.05).PetCO2 30和20 mmHg时CBF比PetCO2 25 mmHg时增加29%(P<0.05)和减少了9%(P>0.05).CMRglu麻醉前与麻醉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麻醉各时段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不同时段ICP与麻醉前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PetCO2 25和20 mmHg ICP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颈静脉球部氧饱和度(SjvO2)和动脉氧饱和度(PaO2)与麻醉前相比明显增加(P<0.05).麻醉前后SaO2、pH、Hb、体温(T)、Cla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过度换气可降低颅脑手术病人CBF、CMR和ICP,短时间(30min)过度换气至PetCO2 20 mmHg时,不仅可以降低ICP,而且不会引起脑缺氧,是过度换气的最低界限,长时间PetCO2 20 mmHg对CBF、CMR和ICP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总页数】3页(P623-625)【作者】孟丽巍;袁振红;王静;李志学【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麻醉科,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05.97【相关文献】1.过度换气对颅内压、脑血流及脑代谢的影响 [J], 严伟丽;于玲;李志学;张英茹;王伟兵;王晓春;张南南2.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脑代谢、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J], 周静3.颅脑手术中过度通气对脑动静脉氧差颅内压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J], 姜红梅;王海涛4.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脑代谢和脑血流及颅内压的影响 [J], 王晓;刘建红5.颅脑手术病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相关性研究 [J], 孟丽巍;严伟丽;李志学;王静;张国庆;王丽艳;王德才;黄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氧、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的影响

高氧、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的影响

高氧、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的影响
顾正中
【期刊名称】《生理学报》
【年(卷),期】1993(45)5
【摘要】氧是脑血管的一种有效刺激.高氧可以引起脑血流和颅内压的减少,而低氧却增加脑血流和颅内压。

高氧与低氧对脑循环与颅内压起着相反作用。

本文综述了高低氧下脑循环与颅内压的系列研究,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

【总页数】8页(P415-422)
【关键词】高氧;低氧;颅内压;脑;血管;循环
【作者】顾正中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94
【相关文献】
1.可视化观察改良抬胸 Trendelenburg 位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颅内压和脑循环的影响 [J], 施锋;李金宝;邓小明;许波
2.高氧恢复对低氧训练大鼠骨骼肌SDH和MDH活性的影响 [J], 庞阳康;林文弢n;陈景岗;陈晓彬
3.高氧恢复对低氧训练大鼠糖储备的影响 [J], 陈景岗;孟艳
4.高氧恢复对低氧训练SD大鼠红细胞参数的影响 [J], 陈景岗;林文弢;翁锡全
5.高氧恢复对低氧运动大鼠身体成分、血清生长激素及睾酮的影响 [J], 孟艳;翁锡全;林文弢;陈景岗;徐国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度换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过度换气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r l g 1 9 , 0; 5 1 1 45 o o y, 9 0 4 1 4 — 5
c r td e d r e e - o ra - t o s p te t c a a t rs i s a d a o i n a t t c t my t ilme h d , a i n h r c e i t , n c
po rs[] Srk ,9 1 2 :1—2 . rgesJ. to e1 9 ,2 7 17 0 [] Hun 3 agYN, a Hu n e 1V sua s ni Chns a G oS, a gY,ta aclrl i n ieep- . eo d nswi rn i ti h mi tak C ] Nerlg , 9 7 4 : et t tase s e catc s J . uoo y 1 9 , 8 h n c
5 4 5 5 2—2 .
[ ] Lyy , o e E, eat e 1Anipat n tn l e 6 lkP C h nJ C rt R,ta o . go l ya d8e tpa s c meti nrcail teoceoi se oi a ddset n J. n itarna hrslrt tn s n i ci s[] n a c s s o
下 。
组间 的循环 指标维 持稳定 , 见表 1 。
表 1 3组 病 人 循 环及 IP 的变 化 ( C ± s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床资料 6 . 4例 均 为 伤后 8 h内入 院单 纯 颅脑 伤患 者 , 素健康 。男 4 平 6例 , 1 女 8例 , 年龄 7 3岁 , ~7 平均 ( 6 7 岁 。致 伤 因 素 : 祸 伤 4 3± ) 车 1例 , 坠落 伤 8 例 , 伤 7例 , 他 伤 8例 。创 伤 性 质 : 挫 裂 伤 2 击 其 脑 8 例 , 挫裂伤 伴颅 内血肿 3 脑 5例 , 疝 3 例 , S计 分 脑 7 GC 3 ~5分 1 9例 , ~ 8分 4 6 5例 。开颅 手 术 5 1例 , 亡 死 2 1例 , 死率为 3 . 。随机 分为 3组 : 组 (z 3 病 28 I , 一1 ) 男 1 O例 , 3例 , 龄 ( 8 6 8 岁 , C 3 3 女 年 3 ± .) I P( . 9± 1 1 ) P ;维 持 呼 气 末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 E C 。 .9 k a PT O) 3 5 P (k a . mmHg ;I , 8 男 1 . k a 1 P =7 5 ) 1组(z 一2 ) 6例 , 女 1 2例 , 年龄 ( 8 2 7 岁 ,C (. 4 . 0 k a 维 持 3 ±1 . ) I P 3 2 ±1 6 ) P , P T O 4 0 P ; I ( :2 ) 2 E C 2 . k a H 组 , 3 男 O例 , 3例 , 龄 z 女 年 ( 0 7 ± 1. ) ,C 3 5 ± 13 ) P ,维 持 P T— 4 . 7 14 岁 I P( . 1 . 2 k a E

过度通气的症状和危害是什么?

过度通气的症状和危害是什么?

过度通气的症状和危害是什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但与此同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悄然而至。

过度通气,可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一个问题。

通常,我们对呼吸这个自然而然的生理活动很少关注,但它却对我们的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过度通气的症状和危害,让我们更加了解并重视呼吸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

一、什么是过度通气?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过度通气。

通气是指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将氧气引入体内,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正常通气是维持酸碱平衡的关键,确保我们的身体器官得到足够的氧气以保持正常功能。

然而,当呼吸频率和深度超过身体实际需要时,就称为过度通气。

二、过度通气的症状呼吸是我们生命中最为基本、自然的生理活动之一,然而,当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发生异常时,我们的身体也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过度通气,作为一种呼吸异常的表现,其症状虽然可能不易察觉,但却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信号:1. 呼吸急促:呼吸急促是过度通气最为显著的症状之一。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休息状态下每分钟呼吸12到20次,但当我们呼吸过度时,呼吸频率可能会显著增加,即使在轻微的运动或休息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急促。

这种急促的呼吸可能使患者感到不适,也可能妨碍他们的日常活动。

2. 胸闷:随着呼吸频率的增加,胸腔中的气体交换也可能变得不平衡,从而导致胸闷感。

患者可能感到一种无法解释的沉重感,仿佛有一块沉重的东西压在胸口,影响到他们的呼吸和舒适感。

3. 头晕和眩晕: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失衡,从而影响脑部的供氧。

这可能导致头晕和眩晕感,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不稳定和不适。

4. 手指和嘴唇麻木:由于过度通气引起的碱中毒,血液中的碱性物质增加,可能导致手指和嘴唇的麻木感。

这是由于神经系统受到了不正常的刺激,使患者感到异常的刺痛和麻木。

5. 心悸:过度通气可能导致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失衡,可能引起心悸感,使心跳加快。

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临床研究论著・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程明华1,姚咏明2(1.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2.解放军第三○四医院,北京 100037) 摘要:目的:探讨过度通气对严重颅脑伤手术患者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 2)、脑动静脉氧含量差(AVD O 2)和脑静动脉血乳酸差(VA DL )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16例严重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全身麻醉后,通过改变控制通气呼吸频率和吸入气氧分压调节过度通气水平,使每种通气水平维持稳定15min 后,均测定SjvO 2、A VD O 2以及V AD L 。

结果:当动脉血氧分压(P aO 2)为100~150m m Hg (1mm Hg =0.133kP a)和200~250mm Hg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从30mm Hg 降至25mm Hg 时,可使SjvO 2明显降低,A V DO 2明显升高,但P aO 2200~250mm Hg 与PaO 2100~150mm Hg 相比,SjvO 2的绝对值均明显较高,A VD O 2绝对值明显较低。

与基础值相比,PaO 2100~150mm Hg 、PaCO 230mm Hg 及25mm Hg 和PaO 2200~250mm Hg 、PaCO 225mm Hg 时V A DL 均明显升高。

结论:较高氧合(P aO 2200~250mm Hg )和中度过度通气(P aCO 230mm Hg)对脑氧供需平衡无明显影响,是严重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过度通气的最佳匹配方式。

关键词:颅脑外伤;过度通气;脑灌流;脑氧供;脑氧代谢率中图分类号:R 651.15;R 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91(2003)04022003Eff ects of hyperventilation on cerebral oxygen supply and consumption in periopera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and their signif icance CH EN G M ing hua 1,Y A O Yong ming 2.1.D ep ar tment of A nesthesiolo -gy ,F ir st Af f iliated H osp ital of M ed ical College of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41,Guang dong ,China ;2.T r auma Resear ch Center ,304th H osp ital of Peop le 's L iber ation A r m y ,Beij ing 100037,ChinaAbstract :Obj ective :T o investigat e the effects o f hy per v entilat ion on jug ular v eno us o xy gen saturat ion (SjvO 2),art erio veno us o xy gen co nt ent difference (A V DO 2)and lactat e concent rat ion differ ence (V AD L )per io per ative patients with sev ere head injury a nd their sig nificance .Methods :Six teen patients w it h sev er e head injury for operat ion w ere studied.T he changes o f SjvO 2,A V DO 2and V A DL in response to changes in par tial pr essur e o f o xy gen in ar ter y (P aO 2)and par tial pr essur e o f carbo n diox ide in ar ter y (PaCO 2)w er e studied thr oug h adjusting r espirat or y r ate and fr act ion of inspir ed ox yg en.Results :Sjv O 2decr 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 V DO 2incr eased sig nificantly w hen P aCO 2deceased fr om 30mm Hg to 25mm Hg (1mm Hg=0.133kP a)a t a PaO 2o f 100150mm Hg o r 200250mm Hg.T he absolute value of Sjv O 2was gr eater a nd the absolute value o f A V DO 2was lo w er at a PaO 2of 200250mm Hg for any giv en P aO 2.V A DL did not chang e significa nt ly o nly at a Pa O 2200250mm Hg a nd PaCO 230mm Hg.Conclusion :M o der ate hyperv entilatio n to a P aCO 2of 30mm Hg in com binat ion w it h higher PaO 2(200250mm Hg )m ay be beneficia l fo r patients w ith sev ere head injury.Key words :head injury ;hy per ventilat ion ;cer ebral perf usio n ;cer ebr al ox y gen deliver y ;cer ebralmetabolic r ate for o xy genCLC number :R 651.15;R 446.1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89691(2003)04022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70286)作者简介:程明华(1962),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危重症麻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研究,已发表论文minghuach eng @stin f o .net )。

过度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颅脑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

过度通气时不同潮气量对颅脑手术病人脑氧代谢的影响
动脉穿 刺置 管 以测 定平 均 动 脉 压 及 采 集 动 脉 血 标
本。
( E 2 a 2 j 2 , 据 以下 Fc C 0 =sO 一S 0 ) 根 v j k公式 计 算 动 脉 、 内静脉血 氧含量及 差值 : 颈
C =H a .6 a + .o】 P ( , 如 b x13 ×S 003 × a) 2 C a v0 =C 0 一Cv 2 ( —j) 2 a 2 j , o () 】 () 3
配对 检验 ,P<00 , .5差异 有统计 学 意义 。
2 结 果
2. 一般情况 1
3 组病人男女 比例 、 年龄、 体重、 手术种类和麻 醉方法类似 。
2 2 动脉和颈 内静脉球静脉血血气分析 。

标做为观察值( ) B。
Ca v0 : 血 一颈 内静脉 血氧含量差 。 ( —j)2动脉 充 分 吸氧 去氮 后 气 管插 管 行 机械 通 气 , 设定 呼 吸频率 为 l 2次/ , n 三组潮 气量分别 为 lI/ g 2l k 、 I I lI /g8 I g 0 L k、m/k,维持 6rn后 , 次 检 测 上 述 指 n 0n i 再
血 各 2 L检 测 血 气 指标 , 计算 脑 氧摄 取 率 样 m 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收 稿 日期 : 0 8 4l 2 0— _l 0 作者简 介:陈 丽 (94)女 , 17一 , 主治 医师 , 从事临床麻醉研 究 ..a : x78 6 .0 em i z 87 @13 cm。 lg
第6 期
I I 组的对应值相 比较 , II 、I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 P<0 0 ) 重度过 度通 气的 I组 , 4 %(/0 的病 人其 S 0 < .5 ; 有 o 4l) i 2 v

颅脑手术病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相关性研究

颅脑手术病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脑血流、脑代谢、颅内压相关性研究

别 。与其它膳食相 比, 要素膳等更有效地减少胰腺 分泌 , 并使胰腺处于休息状态 。无论要素膳是经 口
摄 入 、 注 十二 指肠 或 空肠 , 对胰 腺 的刺 激 明显 弱 灌 其 于 同水 平 标 准 膳 的 喂 养 。 Csi 等 应 用 犬 模 型 发 as m 现 , 肠 内灌 注含 完 整 蛋 白质 的混 合 膳食 , 增加 胰 空 能
aisJ . i i Si 97 4 :05 t [J DgDs c,19 ,22 3 . i f
[ ] 陈强谱 . 肠 内营养 [ . 2 临床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版 社 ,98 25 人 19 . — 2
2 7. 2
液容量和胰酶 的分泌 , 而要 素膳灌注仅增加容量和 碳酸氢盐 的分 泌 , 并不增加蛋 白酶 的分 泌。要素膳
E N能否 成 功地 使 胰 腺处 于休 息 状 态 , 临床 医 是
师 在应 用 时最 关 心 的问题 。 国外 学 者 进行 A P动 物
实 验研 究 显示 , 肠 内 E 与 P 空 N N相 比 , 耐 受 性 良 其 好 , 持 了免疫 反 应性 和肠 道完 整 性 , 维 而且 减 少 了细 菌和 / 或外 毒 素 移 位 。 17 93年 R g  ̄等对 犬 的 研 究 ai n 表 明 ,N灌 注 的部 位决 定 胰 腺是 否受 到 刺 激 。之 后 E
目的 观察颅脑手术 病人不 同呼气末二 氧化碳 分压 (a O ) 脑代谢 、 血流 、 内压 的相关 性 。方 法 1 例 择 期行颅 脑手 PC  ̄ 与 脑 颅 2 术病 人 , 行七氟 醚麻醉 , 13 C时 , 待 .MA 调整呼吸频率 , 使 c) 达 4 、0 2 m f g每 阶段稳 定 3 rn 分 别采 清醒时 及 c) ( 2 o3 、0 n I, 0 i, a ( 2 各时 段的颈 内静 脉 、 动脉血 以及 脑脊液作血气分析 以及测定 葡萄糖 、 桡 乳酸 含量 , 据血 气分析 找 出相对 应的 P C  ̄用 修正 根 aO , K t Sh i 惰性气 体饱和技术 计算 C F 并 由此根据动静 差值计算出 C a  ̄ C a l 值的变化 。 结果 e —cmd y t B, M O 、 M su 与 清醒 时通气状态相

早期过度换气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探讨

早期过度换气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探讨

早期过度换气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探讨张逵;杜春秀;邓娟;伍晓华;王祥玉【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03(018)0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过度换气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72例重型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呼吸机过度换气.结果观察组过度换气后,PaO2为(112.70±7.20)mmHg、PaCO2(31.90±2.60)mmHg,与治疗前[PaO2(81.50±8.70)mmHg、PaCO2(37.60±3.70)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存活时间[(147.40±39.60)h]比对照组[(118.01±30.90)h]延长(P<0.01).结论过度换气协同常规的综合治疗、护理能延长GCS≤5分者的生存时间.过度换气中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是过度换气治疗成功的保证.【总页数】2页(P9-10)【作者】张逵;杜春秀;邓娟;伍晓华;王祥玉【作者单位】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南充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6【相关文献】1.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后高血糖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疗效探讨 [J], 宋大刚;屠传建;柳建生2.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疗效探讨 [J], 邱志锋;姚长青3.脑疝复位天幕切开与常规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疗效探讨 [J], 邱志锋;姚长青4.早期颅骨修补治疗脑外伤合并脑积水临床疗效探讨 [J], 李铮;王小岩;默峰;潘宝根5.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探讨 [J], 刘洪涛; 王西青; 李国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过度换气,别再用塑胶袋了!医师示警:小心反让患者窒息

过度换气,别再用塑胶袋了!医师示警:小心反让患者窒息

过度换气,别再用塑胶袋了!医师示警:小心反让患者窒息因为情绪激动导致呼吸困难,拿着袋子闷著口鼻呼吸的场景,相信大家都在电影里看过,不过这种套袋子呼吸的做法真的是对的吗?去年底,在HBL高中篮球联赛里以「铁娘子」风格著称的高苑工商教头田本玉,因为换气过度在球场边用塑胶袋套住口鼻呼吸,缓解症状,不过赛后田本玉仍被送往医院急救。

新闻曝光后不久,林口长庚医院儿童一般医学科主治医师吴昌腾在个人脸书上分享他对过度换气的看法,开头第一段就是:「过度换气,别再用塑胶袋了!」医师指出,过度换气在医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就叫做「过度换气症候群」,英文叫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

面对过度换气症候群,用袋子套著口鼻呼吸的处理方式有时会适得其反,造成患者生命危险。

(编辑推荐:过度换气喘不停,正确缓解方法马上学!)「什么是过度换气症候群呢?」原来呼出太多二氧化碳会影响脑部身为儿童一般医学科主治医师的吴昌腾表示,儿科急诊常会见到过度换气的病人,这些患者会在紧张、焦虑、激动、面临压力及恐惧时,不由自主地加快呼吸速度,他们此时的呼吸是「浅+快」,他们快又浅的呼吸会造成排出去的二氧化碳太多,破坏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减少,脑部血管会收缩,使得进入脑部的血流量下降,导致手脚发麻、无力、喘不过气等症状,这时患者会出现很难受的表情。

吴医师指出,要治疗过度换气症候群,要先帮助患者回复原本呼吸的节奏。

1.「引导患者放慢呼吸速度」先安抚患者,让患者冷静下来。

2.使用「瑜珈式的腹式呼吸」告诉患者吸气、吐气时在内心默数4秒,不要呼吸太快,试着帮助患者放慢呼吸节奏。

3.如果经过呼吸引导之后,患者仍有手麻脚麻、心跳速度过快、胸痛胸闷、不断 *** 等状况,或是过度换气的情形超过20分钟仍无法改善,这时就要尽快送医。

「封闭塑胶袋理论」的来源是什么?为何会造成危险?关于口鼻套著袋子呼吸这种处理方式,吴昌腾医师解释,过去有人认为罩着袋子呼吸能治疗过度换气。

过度换气,当心会中毒

过度换气,当心会中毒

【摘要】过度换气综合征是由于情绪激动、吵架、哭泣等过度换气后引起的头晕、四肢麻木、心慌胸闷等症状,严重时会抽搐、晕厥、意识丧失。

发病的核心机制是二氧化碳排出过度形成呼吸性碱中毒,导致血管收缩、细胞缺氧,进而引起低血钙、低血钾。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自行恢复,使用面罩吸氧是最常见的救治方法。

【关键字】过度换气综合征;碱中毒;治疗医诊通呼吸小宁是一名女大学生,周末时她和朋友约好一起看电影,可能是剧情太过感人,小宁在观影中“暴风哭泣”了3个小时。

因过度换气,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在电影结束后被送入医院急救。

大哭也会导致“中毒”?过度换气又是怎么回事呢?认识一下呼吸性碱中毒过度换气综合征,又叫“过度通气综合征”,也称之为“高通气综合征”。

人的呼吸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

吸气时,空气进入肺泡,肺泡旁边附属的毛细血管网把空气中的氧气带入血液中,同时把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到肺泡中。

呼气的时候,把肺泡中的二氧化碳与残余的空气一起呼出。

这样一呼一吸,维持生命的新陈代谢。

呼吸过程是由呼吸中枢调节,过度、不足都不好。

过度换气就是在某种条件下,呼吸频率过快,或者呼吸深度加大,导致吸入、呼出的气体过多,通气量增高,肺泡换气也增加,进而使二氧化碳排出过度。

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排出过度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迅速降低,在身体还没有来得及调节的时候,血液中酸性的碳酸快速降低,碱性成分(主要是HCO3-)没有同步下降,形成“碱性血症”,或者称之为“低碳酸血症”。

于是,血液的PH 值快速升高,这就是“呼吸性碱中毒”。

除了哭泣可能会诱发过度通气外,在跑步等剧烈运动时、情绪激动时,以及部分肺部功能存在问题的患者都可能会出现过度通气。

我们常说的歇斯底里,就是情绪过于激动,呼吸急促,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头晕、胸闷、全身麻木等过度通气的症状。

呼吸性碱中毒的危害1.组织缺氧由于血液PH值升高,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合力增加,氧气在组织中释放困难,尽管血氧饱和度是100%,但身体的组织细胞却不能利用,就像抱着装满食物的保险箱却吃不到而挨饿一样,造成组织缺氧。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测试题(题库版)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测试题(题库版)

外科护理(医学高级):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测试题(题库版)1、单选造成颅内压骤然增高的因素,下列除外()A.呼吸道梗阻B.剧烈咳嗽C.癫痫发作D.意识障碍E.血压下降正确答案:E2、单选男,45岁,3天前(江南博哥)车祸伤及头部,头痛、呕吐逐渐加重。

用力咳嗽后突然不省人事,查体见病人呈昏迷状态,左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眼底视神经乳头水肿,右侧肢体瘫痪,呼吸、血压不稳。

禁忌的治疗措施是()A.腰椎穿刺,降低颅内压B.开颅探查C.应用激素D.大剂量20%甘露醇静滴E.脑室体外引流,降低颅内压正确答案:A3、单选出现颞叶沟回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A.患侧瞳孔逐渐扩大B.患侧瞳孔逐渐缩小C.双侧瞳孔散大D.双侧瞳孔缩小E.一侧瞳孔散大一侧缩小正确答案:A4、单选颅内压增高病人取床头抬高卧位的目的是()A.减轻颅内出血B.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C.便于鼻询D.防止呕吐误吸E.改善呼吸功能正确答案:B5、单选哪种颅脑损伤不易行冬眠疗法()A.重度脑挫裂伤B.脑干损伤C.颅脑损伤后中枢性高热D.伴休克E.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居高不降时正确答案:D6、单选小脑幕切迹疝的常见症状下列哪项不是()A.颅内压增高B.进行性意识障碍C.呼吸骤停发生早D.瞳孔先缩小再散大E.频繁呕吐正确答案:C7、单选快速减轻脑水肿的措施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B.静脉滴注甘露醇C.头部冰帽降温D.静脉注射地塞米松E.限制液体输入正确答案:B8、单选对患者实施冬眠疗法时体温以腋温降至多少较为理想()A.35~37℃B.33~35℃C.32~34℃D.31~33℃E.30~32℃正确答案:D9、单选颅内压增高三主征是指()A.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B.眩晕、呕吐、共济失调C.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D.昏迷、瞳孔散大、肢体瘫痪E.头痛、颈项强直、克尼格征阳性正确答案:C10、单选男,45岁,3天前车祸伤及头部,头痛、呕吐逐渐加重。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2)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2)

外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2)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1一、A11、颅内压增高的容积代偿(即空间代偿)主要依靠A、脑组织的压缩B、颅腔的扩大C、脑脊液被排出颅外D、血压的下降E、脑血流量减少2、颅内压增高时形成脑疝的主要原因是A、脑水肿、脑体积增大B、颅腔内压力梯度明显改变C、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D、弥漫性颅内压增高E、脑干水肿3、以下哪项不是颅内压增高所致头颅X线平片的特点A、颅缝裂开B、枕大孔扩大C、脑回压迹加深D、蝶鞍扩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E、蛛网膜颗粒加深4、当颅内压持续高于多少mmH2O,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A、100B、200C、300D、400E、500二、A21、男性,53岁,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史5年,吸烟20年。

今晨于用力排便后出现右侧肢体瘫痪,伴头痛,无呕吐,口齿不清,病理反射阳性,CT示高密度影。

导致该患者此次发病的相关因素中不可干预的因素是A、高血压病史B、用力排便C、年龄D、糖尿病史E、吸烟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颅内压增高时,首先是脑脊液的一部分被挤入椎管内,同时通过脑脊液分泌减少、吸收增加来代偿。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脑疝(解剖概要、病因及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2、【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选项A、C、D、E为颅内压增高的原因,而非形成脑疝的原因;当颅内压增高时,可使脑组织通过生理性孔隙由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引起嵌顿,形成脑疝,故选B。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脑疝(解剖概要、病因及分类)”知识点进行考核】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头颅X线摄片颅内压增高时,可见颅骨骨缝分离,指状压迹增多,鞍背骨质稀疏及蝶鞍扩大等。

X线片对于诊断颅骨骨折,垂体瘤所致蝶鞍扩大以及听神经瘤引起内听道孔扩大等,具有重要价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颅内压增高(病因、病理生理、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4、【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当颅内压持续高于200mmH2O,并出现相应症状时,即称为颅内压增高。

过度换气对颅脑手术的影响

过度换气对颅脑手术的影响
pef r d o e ai n ro me p r to we e y e v niae o h t TCO2 wee man an d a r h p r e t td s t a PE r i ti e t30, l 25, 0 2 mmHg, t e hn rc re e o d d CVP, CBF,CP n I a d BM . s t Afe y e v n iain I Re uls tr h p re tlto CP e r a e in f a t o d c e s d sg i c n l c mpa e i y rd wi a ei e a d i t b t n;he b o d lc i cd d d n ti c e s o a e t r a e t e i t b s ln n n u a i t lo a t a i i o n r a e c mp r d wih p e n sh sa,wi o t h o c t u h a y sa itc ldfe e c n t tsia i r n e;CBF d c e s d sg i c n l o a e t r a e t e i n nu to wih a f e r a e i nf a t c mp r d wi p e n sh sa a d i tbain, t i y h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过度换气对神经外科手术 中颅 内压 (C ) 脑 血流 ( B ) IP 、 C F 及脑代 谢 ( M) B 的影响 。方 法 选
择期颅 内肿瘤( 内压 在正常范围内 ) 颅 患者 2 , 速诱 导气管 内插管全麻后 , 0例 快 过度 换气至 P O 3 、52 mH c : O 2 、0m g 等不同阶段 , 分别记 录基础值 、 插管时及上述时段监测 指标。 结果 过度换气后颅 内压呈 明显下 降趋势 , 与基 础值 和插管时相 比均有明显差异 ; 血乳酸 浓度 ( s 与 麻醉 前相 比无升高趋 势 , R) 无统计 学差 异 ; 血流 与麻 醉前及插 管 脑 时相比均下 降 , 差异极为显著 ( 0 0 ) P< . 1 。结论 利, 而且不会造成脑乏氧 , 可以确保 患者安全 。 适 当范 围 的过 度换气 ( c 下 降至 2 H ) P 0 0mm g 不但 对手术 有

过度换气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过度换气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86临床医学中外医疗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颅脑损伤指暴力作用于头颅而引起的包括颅骨骨折、头部软组织损伤和脑损伤的损害性伤害。

值得特别警惕的是最严重的脑损伤。

工伤、意外的交通事故或火器操作带来的伤害是最常见的病因。

头皮裂伤出血甚多的患者,清创缝合应尽早进行。

软组织损伤中头皮下血肿较多的患者,常可自行愈合,不需特殊处理。

应早期整复较大的凹陷性骨折。

无需处理头盖部的线样骨折的患者。

颅底骨颅脑损伤CT 图折常引起脑脊液耳漏或鼻漏,极易逆行感染,应视为开放颅脑损伤,需要及时处理,消炎待自愈、引流勿堵,少数不愈合者择期行外科修补是脑脊液漏的处理原则。

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治疗困难、护理复杂、病死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的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致残率和巩固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重度颅脑损伤严重死亡率高,治疗费用也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仍需进一步改善。

因此,目前急需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法。

为探讨过度换气对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该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收集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采用过度换气治疗,发现临床疗效较好,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接受治疗符合标准的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60例,将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与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共有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65岁,平均(54±10)岁,病程0.5~5年,平均(2.8±1.3)年;对照组共有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0~64岁,平均(52±9)岁,病程0.5~5年,平均(2.8±1.1)年。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排除了非药物因素的影响,可以用来做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2002-02-81注:本课题为黑龙江省攻关课题编号G97C18-2-04【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手术中应用过度换气降低颅内压的适度安全范围。

方法:选择20例颅内占位(颅内压在正常范围)手术病人,麻醉前施行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连接PTM-6B型生理仪监测ICP;右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测定血乳酸(RS)浓度;ABCOM超声多普勒仪监测颈内动脉血流以反映CBF。

全麻诱导插管后,施行控制呼吸并过度换气,在PETCO2降低到30mmHg、25mmHg及20mmHg三个时间点时,分别记录SBP、DBP、MAP、HR、ICP、RS、CBF数值,与基础值和插管时值进行比较。

结果:过度换气后ICP 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与基础值和插管时值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RS与麻醉前相比无升高趋势;CBF与麻醉前及插管时值相比均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

结论:适当过度换气的有效范围应以PETCO2下降不低于20mmHg、并持续时间不超过6~8 min为安全界限,否则有出现脑缺氧的危险。

【关键词】过度换气颅内压脑代谢脑血流颅脑手术Effects of Hyperventilation on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Cerebral Metabolism in Neurosurgery. Yan Weili, Yu ling, Li Zhixue, et al.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First Clinic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15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suitable and safety level of hyperventilation in neurosurgical operation as to attempt the decreas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and cerebral blood flow(CBF).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scheduled for intracranial operation were observed. L3~4 spinal subarachnoid space was punctured with the epiduralrtion as to collect the blood sample for measuring the blood lactic acid. The ABCOM ultrasound doppler probe was applied on the position of carotid artery for measuring the CBF. All patients were received the endotracheal general anesthesia with controlled respiration and the hyperventilation were performed at the level of PETCO2 on 30 mmHg,25 mmHg and 20mmHg for 6~8 minutes respectively, then the SBP,DBP,MAP,HR,ICP,CBF and blood lactic acid were measured and recorded separately. Results After the hyperventi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PETCO2 above 20 mmHg were kept within 6~8 minutes, the ICP and CBF we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the baseline values(P<0.01), and the blood lactic acid were no obviously increasing than the baseline values. Conclusion Hyperventilation with the level of PETCO2 above 20mmHg within 6~8minutes is suitable and safely for the decreasing of ICP and CBF in neurosurgery.【Key words】 Hyperventilation; ICP; Brain metabolism; CBF过度换气可减少脑血流(CBF)和降低颅内压(ICP),不致引起脑缺血或脑乏氧,同时可使手术野安静,但需要适度,本文对此进行观察。

今报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例择期颅内肿瘤病人,术前均无ICP增高,ASAⅠ~Ⅱ级,男性12例,女性8例,其中脑膜瘤10例、垂体瘤4例、动脉瘤6例;平均年龄37.6±7.8岁(19~52岁),平均体重65.8±14.1 kg(50~109 kg)。

术前药鲁米那钠0.1g、阿托品0.5 mg术前30 min肌注。

1.2 监测项目与方法1.2.1 患者静卧5 min后,用Datex多功能监测仪记录麻醉前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作为基础值。

1.2.2 ICP监测患者取右侧卧位,经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2~3 cm,导管与型压力传感器连接,在病人仰卧水平位下调整零点,进行ICP连续监测。

1.2.3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滴注生理盐水,并作为采集血标本的途径。

1.2.4 颈内动脉血流利用超声多普勒心排血量测定仪(TTD)监测颈内动脉血流。

利用体外探头获取超声血流信息,通过显示器及耳机进行判断,当血流声音及正向血流信号达到最大值(SQ>5)时,记录当时的血流量值。

1.3 麻醉与过度换气方法面罩吸氧去氮5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kg、异丙酚2.0mg/kg、琥珀胆碱1~2mg/kg后施行气管内插管,连接Ohmeda麻醉呼吸机施行控制呼吸。

麻醉前、插管时及施行过度换气时测定PETCO2,分别记录PETCO2达到30mmHg、25mmHg及20mmHg并持续6~8min时的上述监测项目数值。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按x±s表示,用SYSTAT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P<0.05为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 过度换气下,在不同PETCO2时段的血流动力学、ICP、血乳酸(RS)和CBF变化,见附表。

2.2 过度换气下,不同PETCO2时段的ICP变化,与基础值相比均有下降趋势,经t检验,PETCO230 mmHg时ICP下降显著(P<0.05);PETCO225mmHg和20mmHg时,ICP下降极显著(P<0.01);与插管时相比,过度换气后各时段的ICP下降极显著(P<0.01)。

2.3 过度换气下,不同PETCO2时段的RS变化,与基础值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2.4 过度换气下,不同PETCO2时段的CBF变化,与基础值及插管时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

3 讨论3.1 过度换气使体内CO2排出增快,PETCO2下降低于正常。

PETCO2可反映PaCO2的均值,因PETCO2≈PACO2≈PaCO2;PaCO2与PETCO2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差值(a-ETDCO2)很小[1]。

神经外科麻醉常利用此种低碳酸血症谋求减少CBF,从而缩小脑血容量(CBV)和降低ICP[2],但PaCO2下降过度,低于2~2.66 kPa(15~20 mmHg)时,反而可致脑血流量过分减少,氧离曲线左移,P50下降,不利于氧从血红蛋白释放,组织细胞得不到足够供氧,从而可使脑组织乏氧、脑代谢受影响[3]。

文献报道[4~8],CBF对CO2的反应性是调节CBF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神经外科麻醉中控制CBF、CBV和ICP及脑代谢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为防止颅脑手术中脑膨出,需适当地降低ICP,可采用的措施较多,如应用增加脑血管阻力药;降低脑静脉压药;体位;低温;排放脑脊液;应用渗透性利尿药、皮质类固醇药以减轻脑水肿,以及过度换气等。

本文20例病人均采用异丙酚,ICP稍有降低,再加过度换气后,ICP分别降至13.0±2.7mmHg(P<0.05)、12.8±2.7mmHg和12.9±2.7mmHg(P<0.01),与基础值及插管时相比,差异均显著。

3.3 有人报道,过度换气使PETCO2至20mmHg时,可出现脑血管收缩,脑静脉压下降,脑血容量减少[9],本文20例中未见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和乏氧。

如果脑血管出现持续痉挛和麻痹,则脑血管对CO2变化的敏感性将降低,这样过度换气不仅不能降低ICP,甚至反而上升。

因此,过度换气必须施行适度,应以PETCO2 达到20mmHg持续6~8min以内为度,以此作为降低ICP的安全界限。

3.4 PaCO2是促使脑代谢发生变化的外部刺激。

当过度换气使PaCO2达到20 mmHg以下时,因CBF减少可致脑组织达到缺血的程度,并继发产生脑血管收缩和乳酸(RS)生成。

正常情况下脑能量代谢主要来自葡萄糖的直接氧化,而当脑缺血乏氧时则可出现葡萄糖无氧酵解而产生乳酸血症[10,11]。

本文利用过度换气使PETCO2下降至30mmHg、25mmHg和20mmHg持续6~8min时,分别测定颈内静脉血RS含量,分别下降至21.6±7.1mg/dl、21.9±7.4mg/dl和23.9±7.8mg/dl,与基础RS含量值32.0±35.0mg/dl相比,差异不显著( P>0.05)。

这说明过度换气至PETCO2 20 mmHg时,不致出现葡萄糖无氧酵解,也不致引起脑乏氧,对全麻病人仍属安全。

但如果PETCO2 20 mmHg持续超过8 min时,则RS 含量有可能增高。

3.5 大脑对缺氧敏感,脑乏氧包括动脉血氧量减少或/和脑血流量减少。

临床麻醉中吸入高流量氧,在监测SpO2下不致发生动脉血氧含量减少,但需同时监测CBF。

当CBF减少超过阈值时,必然引起脑氧合、脑代谢和脑功能变化。

临床监测CBF可通过间接非定量性或直接测量CBF得到反映。

本文通过ABCOM监测仪的体外探头,监测颈内动脉血流变化,可间接反映CBF的变化趋势,如附表所示,PETCO2降至25mmHg和20mmHg时,CBF 分别为3.1±1.3和3.1±1.2,与基础值和插管时相比,P<0.01,提示过度换气后PaCO2下降所产生的低碳酸血症,可使脑血管收缩,CBF减少,ICP也下降,但RS值未见升高,但需再次强调适度过度换气,严格遵循以PETCO2 20mmHg持续不超过6~8 min为安全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