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第3单元《燕歌行》学案 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歌行》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边塞诗的特点和风格。

2.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和主旨。

3.赏析本诗的艺术技巧。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精神

学习重点:1.深入理解本诗的情感。

2.赏析艺术技巧。

(一)作家与作品

1.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其作品集为《高常侍集》。此外,著名的边塞诗人还有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名篇分别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军行》《出塞》。

2. 边塞诗形成的原因

在盛唐诗歌中,除山水、田园等传统题材外,边塞诗更能集中体现盛唐诗歌的特色。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虽没有共同的旗帜,共同的组织,甚至没有统一的创作理论,但他们的诗作却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就象一朵盛开的奇葩。它作为一种独立流派占据当时诗坛的一席之地,不仅仅因为这时期他们创作数量的丰富,更是由于它描写了边疆的风情,表现征戍的艰辛,战争的残酷以及围绕战争引出的种种矛盾,无处不饱含着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融注着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具有雄浑壮阔的风调。

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就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边塞诗歌。唐朝国力强盛,在这期间,各民族的融合、分裂,无不给当时社会以深刻的影响。其中战争的影响尤为突出。当时唐朝与契丹、突厥、南诏,都发生过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

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没有一年不发生战争。频繁的战争,火热的生活,吸引了许多诗人的注意力,当文人们看到浩浩荡荡开赴边塞的大军,不时获悉从塞外传来的捷报,怎不会受到鼓舞?又怎能不激起他们心中强烈的创作欲望?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诗人开始赴边塞,去亲身经历战争的宏大场面,接受战争的洗礼,了解戍卒的心曲,接触边塞的风土人情。边塞,这块过去人们心目中的不毛之地,此时又重新产生了神奇的色彩,这里无论是战争场面还是风土人情,甚至季节的变化,山水情态都有别于内地,引得诗人们兴致勃发,于是,大量描写边塞战争、边塞风光、边塞风俗的诗歌产生了……

3. 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这类诗词大多和民族战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又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还因为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情况相当复杂。比如说,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词大多激情奔放,而中唐以后的边塞诗词大多感慨深沉。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有下面几种:

(1) 表现英勇作战,保家卫国的豪迈、奔放、一往无前的主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王昌龄)

(2) 对将帅腐败无能的讽刺,表现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陆游)

(3) 对战争的厌恶,归家无门的悲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范仲淹)

(4) 描写边塞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

(二)预习练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燕.歌旌旆

..功勋.碣.石塞草腓.玉箸.蓟.北

..逶迤

(三)写作背景:

开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

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课堂学习学案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

第一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八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通过关键词分析赏读诗文:

山川萧条

..。

..杂风雨

..极边土,胡骑凭陵

战士

..帐下犹歌舞

...!

...,美人

..军前半死生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1.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你概括。

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种对比的手法的作用。

3.“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4.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后巩固案

一、诗歌鉴赏

从军行王昌龄塞上听吹笛高适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__________ 。两首诗都写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二、诗歌鉴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睹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渔家傲

范仲淹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②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①范仲淹写作此词时正在西北地区抗击西夏。②燕然:山名,汉和帝永元元年,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勒,雕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