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教实验报告(20200623043329)

化教实验报告(20200623043329)
化教实验报告(20200623043329)

中学化学基本实验技能训练

——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练习

实验计划】

实验内容:

1. 试管的使用:

(1)在试管中进行氯化铝(AlCl 3)溶液与NaOH 溶液的反应;

(2)在试管中进行CuO 与稀H2SO4 的反应;

(3)在试管中制取无水CuSO4 的反应。

2. 对0.5g 粗盐进行提纯(只要求除去不溶物)。

3. 配制100mL0.5mol/L 的NaCl 溶液。

实验方案:

1. 试管的使用:

(1)取一支干净的试管,滴入20 滴氯化铝溶液。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边

滴边振荡,观察现象。滴入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按上述步骤重复一遍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

AICI 3+3NaOH=AI(OH)3 J +3NaCI

Al(OH)3+NaOH=NaAlO 2+2H2O

(2)平放试管,用药勺取小半勺氧化铜粉末,伸入试管底部,快速立起试管。再倾入

约2mL 稀硫酸,振荡,观察现象。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自下而上夹在试管

上端1/3 处,先预热,再稍微加热溶液,观察现象。

CuO+H 2SO4=CuSO 4+ H 2O

(3)用药勺取一勺五水硫酸铜晶体,如(2)加入试管。把试管用烧瓶夹固定在铁架

台上(夹在离管口1/3 处),管口略向下倾斜。用酒精灯预热后,加热药

品,观察现象。待冷却后,滴入少量水,观察现象。

2.(1)称量

把托盘天平水平放置,将游码移至最左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再左右

两个盘子上各放一张称量纸,并用镊子把游码拨到5.0g 的地方,再用药勺慢慢在

左盘上加入5.0g 的粗盐。

(2)溶解将称好的粗盐倒入烧杯中,加少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并观察发生的

现象(玻璃棒的搅拌对粗盐的溶解起什么作用?搅拌,加速溶解).若仍有部分

盐未溶解,可再加入少量水使其溶解。

(3)过滤将滤纸折叠后用水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并使滤纸上沿低于漏斗口, 溶液液面低于滤纸上沿,倾倒液体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紧靠有三层

滤纸的一边,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的内壁。慢慢倾倒液体,待滤纸内无

水时,仔细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滤液仍浑浊时,应该再过滤一

次.

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例如,滤纸破损,

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找出原因后,要重新操作.

(4)蒸发把得到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晶体析出时,防止固体飞溅).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较多稠状物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热使滤液蒸干.

(5)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比较提纯前后食盐的状态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3. (1)计算并准确称量7.3g 氯化钠精盐固体。

(2)把准确称量好的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

(3)检漏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

塞旋转180°后,再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

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4)移液然后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里。为保证溶质能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要用溶剂多次洗涤烧杯,并把洗涤溶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将玻璃棒一端

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它部位触及容量瓶口,防止液体流到容量瓶

外壁上。加到容量瓶的3/4 时,要轻轻振荡使混合均匀。

(4)定容向容量瓶内加入的液体液面离标线1 厘米左右时,应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则需重新配制。盖紧瓶塞,用倒

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因为容

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耗,所以并不影响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故不要在瓶

内添水,否则,将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降低。

思考与讨论:1.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答:(1)应该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中上部。试管应稍微倾斜;管口向上,以免烧坏试管夹。

(2)应使液体各部分受热均匀,先加热液体的中上部,再慢慢往下移动,同时不停

地上下移动,不要集中加热某一部分,否则将使液体局部受热骤然产生蒸气,液

体被冲出管外。

(3)不要将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以免液体或水蒸气冲出管口,发生危险。

(4)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3,且试管外部要擦干。

2. 常用的胶头滴管每滴液体的体积大约是多少?如何估计出每支滴管滴液的体积?使用胶头

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答:1/20mL 。

按滴出的液滴计算,20 滴为1mL 。

(1)胶头滴管加液时,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

cm 处。

(2)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应插入干净的瓶中或试管内。

(3)用完之后,立即用水洗净。严禁未清洗就吸取另一试剂。滴瓶上的滴管无需清洗。

(4)胶帽与玻璃滴管要结合紧密不漏气,若胶帽老化,要及时更换。

(5)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液体时,该滴管尖端允许

接触试管内壁。

3. 将少量粉末状药品或块状固体装入试管时应该怎样操作?

答:(1)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试管应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在底

部。或将试管水平放置,把固体粉末放在折叠成槽状的纸条上,然后送入试管管

底,取出纸条,将试管直立起来。

(2)把块状的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试管中时,应该先把试

管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试管。以后,再把试管慢慢地竖立起来,使药品

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试管。

4. 如何将试管夹持在试管架或固定在铁架台上?

答: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持在试管全长1/3—1/4 的近口处。在夹持试管后,右手要握住试管夹的长柄,拇指千万不要按在试管夹的

短柄上,以防拇指稍用力造成试管脱落打碎,同时要防止烧损和腐蚀。再把试管

夹用十字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5. 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应该如何操作?为什么?如果砝码和被称量物质位置放反了结果会

怎样?

答: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 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 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

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

4.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盘天平只能称准到0.1 克。

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5. 过冷过热的物体不可放在天平上称量。应先在干燥器内放置至室温后再称。

6. 物体的质量=砝码+游码

7. 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

点。

8. 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时,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然后把药品放

在纸上称量。

9. 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上(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

10. 砝码若生锈,测量结果偏小;砝码若磨损,测量结果偏大。如果物、码位置相反

了,称量结果会偏大。

6. 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应该放在何处?读数时如果俯视或者仰视结果如

何?答:应放在水平实验台上或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捏住使竖直。

(1)若是读出量取液体的体积:俯视,结果偏大;仰视,结果偏小。

(2)若是量取固定体积的液体:俯视,结果偏小;仰视,结果偏大。

7. 一般过滤主要包括哪几个步骤?各步骤应如何操作?

答:(1)滤纸的选择按照自己实验中所需的要求选择快速、中速或慢速滤纸,并且大小要和漏斗相匹配。

(2)漏斗的选择按实验要求选择长颈或短颈漏斗。

(3)滤纸的折叠洗净手,将滤纸对折,再对折,第二次不要折死,放入漏斗,根据大小调节滤纸的角度大小再折死。

(4)过滤和转移将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处,把烧杯里的溶液引流到漏斗里,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5)洗涤沉淀都转移到漏斗后,用滴管喷洗烧杯3~4 次,并按螺旋状洗涤沉淀。

8. 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

答:(1)不能在容量瓶里进行溶质的溶解,应将溶质在烧杯中溶解后转移到容量瓶里。

(2)用于洗涤烧杯的溶剂总量不能超过容量瓶的标线,一旦超过,必须重新进

行配置。

(3)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

行转移,因为温度升高瓶体将膨胀,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

(4)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溶液,不能储存溶液,因为溶液可能会对瓶体进行腐

蚀,从而使容量瓶的精度受到影响。

(5)容量瓶用毕应及时洗涤干净,塞上瓶塞,并在塞子与瓶口之间夹一条纸

条,防止瓶塞与瓶口粘连。

(6)容量瓶只能配制一定

容量的溶液,但是一般保留 4 位有效数字

(如:250.0mL ),不能因为溶液超过或者没有达到刻度线而估算改变小数

点后面的数字,只能重新配置,因此书写溶液体积的时候必须是

XXX.0mL 。

(7)容量瓶的使用要在瓶上所标的温度之下。

9. 有刻度的仪器如何读数?数据如何表示?

答:刻度尺、量筒等有刻度且取值连续的仪器,都是取最小刻度值为最后可靠数

字,最后再在其后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估计值),整个数据才是所得的正

确的实验数据。

类似秒表和一般的电子仪器等,由于读数是连续的、间断的,因此不估

读。

游标卡尺特殊,不估读。天平一般也不估读。

烧杯是粗量仪器,一般不作为定量测量用。如果需要读数,一般到mL 。

其它如容量瓶等固定溶剂的仪器,都不需要读数

实验记录】

1. 实验方法及步骤:如“实验计划”所述。

2. 实验仪器药品及操作条件:试管(若干);药勺;酒精灯;火柴;试管夹;铁架台;烧瓶夹;十

字夹;托盘天平;镊子;称量纸;烧杯(250mL 2 个);玻璃棒;滤纸;漏斗;铁圈;

蒸发皿;容量瓶;胶头滴管。

氯化铝溶液(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0.5mol/L );氧化铜粉末;稀硫酸(0.5mol/L );

无水硫酸铜晶体;粗盐。

3. 实验现象、效果:

(1)在试管的使用中,首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去滴氯化铝溶液(20 滴),当氢氧化钠溶液为44 滴时,白色沉淀开始溶解;用氯化铝溶液去滴氢氧化钠溶液(22 滴),当氯化

铝溶液为11 滴时,开始出现白色沉淀。

(2)当向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稀硫酸后,无明显现象;加热后,溶液从无色变成蓝色。(3)蓝色晶体加热后变成白色,管壁出现小水珠;当白色粉末吸水后又变成蓝色。

(4)粗盐溶液过滤后,溶液变得澄清;在蒸发皿中加热的液体慢慢变为稠状物质,用余温蒸干后,变成白色晶体。

实验的效果都比较明显,其中在粗盐的提纯时,溶液的蒸干步骤到最后使用余温的时机比较难掌握。

实验收获】

1. 在实验中要抓住实验成功的要点,并且要认真,每一步都要小心。

2. 要抓住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使实验能成功,并且要注重操作上的环节。

3. 在讲解实验的时候不能忘记明确教学重难点及注意事项。

片段教学教案】

大家好!(客家话)

【导入】大家都会配溶液吧?我们以前应该都配过呵!称取一定量的药品倒进烧杯里,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就算配好了。那是简单的配液,不够精确,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种更加精确的配制溶液的方

法。都预习了吧?

【讲解】这种配制溶液的方法里用到的一个最重要的仪器就是容量瓶。下面我们来讲讲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提问】首先,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容量瓶,发现了什么?

【讲解】没错,容量瓶的瓶颈上面有一条刻度线,瓶身上面有体积和温度。接下来我就通过演示配制100mL 0.5mol/L 的氯化钠溶液教你们使用容量瓶,我会在其中讲解使用的注意事项。你们要注意

听,注意记录。

【演示】1.计算

准确计算配液所需的氯化钠的质量。(2.9g)

2.称量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2.9g 氯化钠晶体。(水平放置;游码归零;调平;放称量纸;左物右

码)

3.溶解

把称量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加少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再放置,冷却至室温。

(最好不要使玻璃棒碰到烧杯的壁和底;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温度)

4. 检漏

在容量瓶内装入半瓶水,塞紧瓶塞,用右手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五指托住容量瓶底,将

其倒立(瓶口朝下),观察容量瓶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将瓶正立且将瓶塞旋转180°后,再

次倒立,检查是否漏水,若两次操作,容量瓶瓶塞周围皆无水漏出,即表明容量瓶不漏水。经检

查不漏水的容量瓶才能使用。

5. 转移

将烧杯里的溶液小心地通过玻璃棒的引流转移到容量瓶中。(玻璃棒下端靠在刻度线之下;小

心引流,切勿滴出容量瓶,否则需重新配制;洗烧杯2~3 次,并将洗涤液一起转移到容量瓶

中)

6.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3/4 时,轻轻振荡,摇匀溶液。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下方1cm

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至弯月面的下方与刻度线重合。塞紧瓶塞,倒立并停留一会儿,共

10 次,瓶身转180°,重复倒立10 次。(注意视线要平行于刻度线;充分摇匀)

7. 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容量

瓶不能用来长时间盛放溶液)练习】大家根据我刚才的演示,也配制一份氯化钠溶液。特别要注意容量瓶的使用。总结】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 1.计算2.称量3.溶解4.检漏5.转移

6.定容

7.转移溶液至试剂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试验-电气工程试验教学中心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2.了解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 二、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组成。由于元件数量大,接线复杂,因而大大增加了分析计算的复杂性。作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通信中心担负着整个电力网的调度任务,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标。 “PS-5G型电力系统微机监控实验台”相当于电力系统的调度和通信中心。针对5个发电厂的安全、合理分配和经济运行进行调度,针对电力网的有功功率进行频率调整,针对电力网的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和分配进行电压调整。 微机监控实验台对电力网的输电线路、联络变压器、负荷全采用了微机型的标准电力监测仪,可以显示各支路的所有电气量。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则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并且各监测仪和PLC通过RS-485 通信口与上位机相联,实时显示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 所有常规监视和操作除在现地进行外,均可在远方的监控系统上完成,计算机屏幕显示整个电力系统的主接线的开关状态和潮流分布,通过画面切换可以显示每台发电机的运行状况,包括励磁电流、励磁电压,通过鼠标的点击,可远方投、切线路或负荷,还可以通过鼠标的操作增、减有功或无功功率,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遥测、

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运行中可以打印实验接线图、潮流分布图、报警信息、数据表格以及历史记录等。 三、实验项目和方法 1.电力网的电压和功率分布实验。 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和频率调整实验。 3.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实验。 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以及实验数据表格。 四、实验报告要求 1.详细说明各种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2.认真整理实验数据。 3.比较各项的实验数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五、思考题 1.电路系统无功功率补偿有哪些措施?为了保证电压质量采取了哪些调压手段? 2.何为发电机的一次调频、二次调频? 3.电力系统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

精选范文:高二化学实验报告 (共2篇)1实验目的:探究醋酸能否与碳酸钙反应 2 实验器 材:食醋适量,带有水垢的热水瓶 3 实验步骤: a 将适量醋酸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 b 振荡并 静置一会,使其充分反应 c 打开瓶塞, (现象)发现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钙能与食醋 中的醋酸反应, 被溶解了。4实验方程式:2ch3cooh+caco3= (ch3coo )2ca+h2o+co2 f 5实验 结论: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由方程式还可得,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物理 实验报告 ?化 学实验报告 ?生物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模板 [高二化学实验报告 (共2篇)] 篇一:高中化学实验报告 xx 实验小组成员: xxxx 酒精的制取 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 , 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 ,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 ,化学性质不变 . 其 原理为 : 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 ,包容其中 ,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 硬度 . 硬脂酸与氢氧 化钠[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chcooh+naoh 宀1735 chcoona+ho 17352 四、 实验仪器试剂: 250ml 烧杯三个 1000ml 烧杯一个 蒸馏水 热水 硬脂酸 氢氧化钠 乙醇 模版 五、 实验操作: 1. 在一 个容器中先装入 75g 水,加热至60C 至80 C,加入125g 酒精,再加入90g 硬脂酸,搅 拌均匀。 2. 在另一个容器中 加入 75g 水,加入 20g 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 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 125g 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 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 料。 六、讨论: 1 、不同固化剂 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 操作温 度较低, 在 40~50 c 即可. 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 最终变成糊状物. 因 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 剂操作 温度也在 4o ?50 c ,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 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 维素为 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 化钠作 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 时加 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 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 、实验题目: 固态 、实验目的: 通过 、实验原理: 固体 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 xxxx 届 x 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 师 : xxx 实验日期: xxxx-xx-xx

实验三安全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日期2014 年4月2日;六周周三,下午;姓名学号2 成绩 实验三安全性实验及其教学研究 ——氢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 一、氢气的制取 1.相关知识:置换反应,氢气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气体的收集方法。 (1)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包括金属与金属盐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2)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小; 3. 难溶于。 化学性质:1.可燃性 2H2+O2=2H2O 2.还原性 H2+CuO=Cu+H2O (3)气体的收集方法: 2.实验用品:(请画实验装置图,并标明各药品和仪器名称) 药品:锌粒、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氧化铜 仪器:导气管、试管,酒精灯,水槽,启普发生器

启普发生器由三部分组成。上面一部分是球形漏斗,下面一部分是玻璃球和玻璃半球所组成的容器,第三部分是带旋钮的导气管。它是固液不加热的反应装置,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氢气十分方便,可以及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锌粒由容器上的气体出口加入,稀硫酸从长颈漏斗口注入,固体的量不得超过球体容积的1/3。因此,锌粒是放在启普发生器的玻璃球中,而稀硫酸会在玻璃球和玻璃半球的容器中。 3.实验步骤(用简洁明了的方法比如流程图表示): 稀释浓硫酸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锌粒和稀硫酸开启导气管活塞,收集H2 验纯 4.实验改进: ⑴在反应前加入少许硫酸铜的晶体或溶液可加快反应速率。请问为什么? 答:锌跟稀硫酸反应的制取氢气,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金属锌可以置换金属铜Zn + CuSO4= ZnSO4+ Cu,形成铜锌原电池,原电池能加速负极金属和电极质的反应速率。 ⑵你还有其他的改进方法吗? 答:还可以选用纯度不高、形状不规则、比较粗糙的锌粒。 5.实验安全提示: ⑴稀硫酸如何配制(包括用量、浓度、温度的控制)? 答: (1)浓硫酸的稀释: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内壁(或沿着玻璃棒)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2)稀硫酸的用量:加入稀硫酸可事先往启普发生器中加水至将金属锌全部淹没处,倒出水后量水的体积,即为稀硫酸的体积。 (3)稀硫酸的浓度:V浓H2SO4∶V H2O=1∶4或者1:5也可。 (4)稀释时温度的控制: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了迅速扩散热量,可以在装了水的水槽内稀释并不断地搅拌。

肝切片的实验报告

肝切片的实验报告 篇一:肝切片实验报告? 实验九显微摄影――小鼠肝脏结构年级专业 *班 *组学号姓名αβ 500μm 1 m 2 100μm i 100μm 4 50μm 图版说明: 图1:小鼠肝脏横切部分结构,示肝小叶(a),静脉血管(b)。图2:图1(α部位)的放大,示肝小叶(c)。图3:示肝小叶(d)。图4:示静脉血管(e)。 图5:示肝细胞(f),肝细胞细胞核(g)。图6:图2(β部位)的放大,示上皮细胞(h),上皮细胞细胞核(i),肝血窦(j),中 央静脉(k),肝动脉(l),血细胞(m)。结构说明:肝脏是脊椎动物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扮演着氧化,储存肝 糖,解读等功能。肝脏由肝小叶组 成,肝小叶是肝脏的基本组成成分,它来执行肝脏的基本职能。而肝小叶又是由肝细胞组成,当肝细胞大量损坏时,肝小叶不能正常工作,影响肝脏 正常生理功能,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肝小叶成棱柱状,中央有一条中央静脉穿过,肝细 胞围绕中央静脉成放射状排列。肝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并具有多种功能的细胞,胞质内各种细胞器丰富而发达,并

含有 糖原,脂滴等内涵物。细胞器和内涵物的含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的功能状况或饮食变化而变动。 一般肝细胞里线粒体含量都比较多,遍布于胞质内,为肝细胞的功能活动不断提供能量。肝细胞核大而圆,居中央,染色质丰富色浅,核膜清楚,核仁1至数个。部分肝细胞(约 25%)有双核,有的肝细胞的核体积较大,为多倍体核。肝血窦位于肝板之间,互相吻合成网状管道。血窦腔大而不规则,血液从肝小叶的周边 经肝血窦流向中央,汇聚到中央静脉。 5 50μm篇二: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实验性空气栓塞实验时间:成绩:实验目的:了解空气栓塞对机体的影响实验材料:家兔,20ml注射器及针头,解剖刀,剪,镊子,面盒,浸有二甲苯的棉球若 干 等实验方法(简要说明): 1. 先观察家兔的一般状况:活动状态、呼吸频率、嘴唇颜色及瞳孔大小等。 2. 用浸有二甲苯的棉球涂擦一侧耳廓,使局部血管扩张,便于穿刺注射。 3. 用注射器经耳缘静脉注入空气10~15ml,记录时间,

楼宇自动化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理工类) 课程名称: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实验专业班级:14建筑电气与智能化(1)学生学号:1404104069学生姓名:施文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莎 2016 ——2017学年第 2 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实验项目名称:水位控制系统组态模拟实验学时: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批改教师:批改时间: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通过学习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使用及运用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来设计一些简单的具体情况对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组态过程、操作方法和实现功能等环节,进一步的了解,在短时间内对MCGS嵌入版组态软件的内容、工作方法和操作步骤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 1.PC一台 2.MCGS组态软件一套 三、实验步骤 1、创建工程 鼠标单击窗口右上角文件-新建工程,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确认。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工程另存为”菜单项,弹出文件保存窗口。 在文件名一栏内输入“水位控制系统”,点击“保存”按钮,工程建立完毕。 2、制作工程画面 建立画面 ①在“用户窗口”中单击“新建窗口”按钮,建立“窗口0”。 ②选中“窗口0”,单击“窗口属性”,进入“用户窗口属性设置”。 ③将窗口名称改为:水位控制;窗口标题改为:水位控制;其它不变,单击“确认”。 ④在“用户窗口”中,选中“水位控制”,点击右键,选择下拉菜单中的“设置为启动窗口”选项,将该窗口设置为运行时自动加载的窗口。如图:

编辑画面 选中“水位控制”窗口图标,单击“动画组态”,进入动画组态窗口,开始编辑画面。 制作文字框图 ⑤单击工具条中的“工具箱”按钮,打开绘图工具箱。 ⑥选择“工具箱”内的“标签”按钮,鼠标的光标呈“十字”形,在窗口顶端中心位置拖拽鼠标,根据需要拉出一个一定大小的矩形。 ⑦在光标闪烁位置输入文字“水位控制系统演示工程”,按回车键或在窗口任意位置用鼠标点击一下,文字输入完毕。 ⑧选中文字框,作如下设置: 点击工具条上的(填充色)按钮,设定文字框的背景颜色为:浅蓝色; 点击工具条上的(线色)按钮,设置文本框的边线颜色为:黄色; 点击工具条上的(字符字体)按钮,设置文字字体为:宋体;字型为:粗体;大小为:26; 点击工具条上的(字符颜色)按钮,将文字颜色设为:蓝色;。 建立完成画面如下图:

实时监控功能分析实验报告

实时监控功能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对实时监控功能的基本作用有一个感性认识: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是发电、 供电和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用电的基本任务,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状态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地送到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便调度人员进行调度。 2.掌握实时监控SCADA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操作方法。 3.了解表征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状态的参数类型和特点、获取方式、表现形式。 如母线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和开关状态等。 4.了解改变发电厂和变电站当前运行方式的控制命令信息的类型和特点、下发方式。 5.了解非正常状态信息的表现形式。 二.实验要求 1.已对调度教材中有关调度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状态信息的处理章节进 行了学习,建立了基本概念。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实验中,根据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写 出实验报告。 3.认真上机操作,建立感性认识。 4.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5.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记录。 三.系统结构

发电厂模拟一次控制屏变电站模拟一次控制屏 图1-1 系统结构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1.了解实时监控控制台的硬件结构。 (1)调度自动化实验系统配置两台实时监控控制台,一台调度专用投影仪; (2)实时监控控制台联接在调度主站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3)在实时监控控制台上运行实时监控软件; 2.启动系统 (1)启动厂站一次控制模拟屏和远方采集终端RTU; (2)启动HUB; (3)启动前置通信控制台及其软件; (4)启动服务器; (5)启动实时监控控制台及其软件。 3.了解实时监控控制台的软件配置情况 (1)IP地址 (2)共享目录的映射关系 (3)实时监控软件运行状况,菜单功能,多画面显示 4.实时画面显示 (1)分别调出系统接线图、发电厂和变电站主接线图;

CC-基因表达检测的相关实验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医学实验同组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应李强成绩: 实验名称:基因表达检测的相关实验技术和蛋白印迹技术实验类型:生物化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原理 电泳是指带电颗粒在电场中的泳动。许多重要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苷酸、核酸等都含有可电离基团,在非等电点条件下带有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它们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技术就是利用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分子大小、形状等的差异,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对样品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的一种综合技术。可用于样品的制备、纯度鉴定、分子量测定等。 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 又称免疫印迹技术和western印迹技术,是鉴别蛋白质的分子杂交技术 原理:将经过SDS-PAGE分离的蛋白质样品转移到固相载体上。以固相载体上蛋白质或多肽作为抗原,与对应的未标记的一抗起免疫反应,再与酶或同位素标记的二抗反应。经过底物显色、化学发光或放射自显影,检测特异基因表达的蛋白成分的存在和含量。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检测蛋白水平的表达。 二抗标记物 常用的二抗标记物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辣根过氧化物酶最敏感的底物是3,3’-二氨基联苯胺,它在过氧化物酶所在部位被反应转变成棕色沉淀。在钴或镍离子存在下进行反应可以加深沉淀的颜色并提高反应的灵敏度。但是,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不可能完全排除背景颜色,因此须十分小心地观察生色反应,一旦特异性染色蛋白带清晰可见,就应尽快终止生色反应。碱性磷酸酶可催化底物5一溴-4-氯-3-引哚磷酸/氮蓝四唑(BCIP/NBT)在原位转变为深蓝色化合物。这是利用二抗标记物进行的显色反应,是最早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方法,现在主要用于免疫组化,在显微镜下观察。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可以检测ng水平的目标蛋白。 Western blotting 蛋白显影方法 1.增强化学发光法(ECL) ECL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是基于Luminol的新一代增强型化学发光底物试剂,它由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发生化学反应,发出荧光,结果可以通过X光片压片和其它显影技术展现,或使用Luminometer检测。溶液A主要成分为Luminol及特制发光增强剂,溶液B主要成分为H2O2及特殊稳定剂。 发光液A和B在HRP的催化作用下Luminol与H2O2反应生成一种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随即分解,形成一种能发光的电子激发中间体,当后者由激发态返回至基态,就会产生荧光。在激发过程中不需要消耗HRP,HRP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只要HRP没有降解失活,是可以重复加发光液的。ECL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较高,可以检测pg水平的目标蛋白。 Ecl 显色原理:氨基苯二酰肼类:主要是鲁米诺(luminol)及异鲁米诺衍生物,是最常用的一类化学发光剂。 在Ecl底物中,含有鲁米诺(溶液A)和H2O2 (溶液B),在HRP(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 剂的作用下,发出荧光来。HRP不消耗。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北邮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物联网实验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1211204 指导老师:赵同刚

一.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作用 现有成熟的主要应用包括: —检测、捕捉和识别人脸,感知人的身份; —分析运动目标(人和物)的行为,防范周界入侵; —感知人的流动,用于客流统计和分析、娱乐场所等公共场合逗留人数预警; —感知人或者物的消失、出现,用于财产保全、可疑遗留物识别等; —感知和捕捉运动中的车牌,用于非法占用公交车道的车辆车牌捕捉; —感知人群聚集状态、驾驶疲劳状态、烟雾现象等各类信息。 三.物联网无线传感(ZigBee)感知系统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低复杂度的无线网络技术。ZigBee在整个协议栈中处于网络层的位置,其下是由IEEE 802.15.4规范实现PHY(物理层)和MAC(媒体访问控制层),对上ZigBee提供了应用层接口。 ZigBee可以组成星形、网状、树形的网络拓扑,可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组网以及其他无线应用。ZigBee工作于2.4 GHz的免执照频段,可以容纳高达65 000个节点。这些节点的功耗很低,单靠2节5号电池就可以维持工作6~24个月。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优点使基于ZigBee的WSN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消费性电子设备、汽车自动化、家庭和楼宇自动化、医用设备控制等。 ZigBee的基础是IEEE802.15.4,这是IEEE无线个人区域网工作组的一项标准,被称作IEEE802.15.4(ZigBee)技术标准。ZigBee不仅只是802.15.4的名字。IEEE仅处理低级MAC

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实验中心

电气系统综合实验(下)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 实验模版 任务编号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功能。 2.了解电力系统调度的自动化。 二、原理与说明 电力系统是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和各种形式的负荷组成的。由于元件数量大,接线复杂,因而大大地增加了分析计算的复杂性。作为电力系统的调度和通信中心担负着整个电力网的调度任务,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和经济运行的目标。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 电网调度自动化是综合自动化的一部分,它只包括远动装置和调度主站系统,是用来监控整个电网运行状态的。为使调度人员统观全局,运筹全网,有效地指挥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实现电网调度自动化已成为调度现代电网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电网安全运行状态实现监控 电网正常运行时,通过调度人员监视和控制电网的周波、电压、潮流、负荷与出力;主设备的位置状况及水、热能等方面的工况指标,使之符合规定,保证电能质量和用户计划用电、用水和用汽的要求。 2、对电网运行实现经济调度 在对电网实现安全监控的基础上,通过调度自动化的手段实现电网的经济调度,以达到降低损耗、节省能源,多发电、多供电的目的。 3、对电网运行实现安全分析和事故处理 导致电网发生故障或异常运行的因素非常复杂,且过程十分迅速,如不能及时预测、判断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能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甚至会使电网瓦解崩溃,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此,必须增强调度自动化手段,实现电网运行的安全分析,提供事故处理对策和相应的监控手段,防止事故发生以便及时处理事故,避免或减少事故造成的重大损失。 二、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所设计的内容范围很广,其基本内容如下: 1、运行监视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糖类的性质实验 (一)糖类的颜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糖类某些颜色反应的原理。 2、学习应用糖的颜色反应鉴别糖类的方法。 二、颜色反应 (一)α-萘酚反应 1、原理糖在浓无机酸(硫酸、盐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后 者能与α-萘酚生成紫红色物质。因为糠醛及糠醛衍生物对此反应均呈阳性,故此反应不是糖类的特异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莫氏试剂:5%α-萘酚的酒精溶液1500mL.称取α-萘酚5g,溶于95%酒精中,总体积达100 mL,贮于棕色瓶内。用前配制。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1%淀粉溶液100 mL %糠醛溶液100 mL 浓硫酸 500 mL 4、实验操作 取5支试管,分别加入1%葡萄糖溶液、1%果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糠醛溶液各1 mL。再向5支试管中各加入2滴莫氏试剂,充分混合。倾斜试管,小心地沿试管壁加入浓硫酸1 mL,慢慢立起试管,切勿摇动。 观察记录各管颜色。 (二)间苯二酚反应 1、原理 在酸作用下,酮醣脱水生成羟甲基糠醛,后者再与间苯二酚作用生成红色物质。此反应是酮醣的特异反应。醛糖在同样条件下呈色反应缓慢,只有在糖浓度较高或煮沸时间较长时,才呈微弱的阳性反应。实验条件下蔗醣有可能水解而呈阳性反应。 2、器材 试管及试管架,滴管 3、试剂 塞氏试剂:%间苯二酚-盐酸溶液1000 mL,称取间苯二酚0.05 g溶于30 mL 浓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至1000 mL。 1%葡萄糖溶液100 mL 1%果糖溶液100 mL 1%蔗糖溶液100 mL 4、实验操作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浸渍法教学

综合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年级 指导教师

浸渍法制备Pd/γ-Al2O3催化剂 摘要: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 制得催化剂。本实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Pd/γ-Al 2O 3 催化剂。实验中 首先测出γ-Al 2O 3 的饱和吸附量,进而计算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时所需的含有活 性组分Pb2+的PbCl 2溶液和水的量,然后将载体γ-Al 2 O 3 浸泡在适量的含有活性组 分Pb2+的PbCl 2 溶液与适量的水的混合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关键字:等体积浸渍法催化剂Pd/γ-Al2O3 0 引言: 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很多,工业上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沉淀法,浸渍法,机械混合法,离子交换法,熔融等[1]。由于制备方法的不同,尽管原料和用量完全一样,但所制得的催化剂的性能仍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浸渍法是将载体浸泡在含有在活性组分(主,助催化剂组分)的可溶性化合物溶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除去过剩的溶液,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2]。由于浸渍法比较经济,且催化剂形状、表面积、孔隙率等主要取决于载体,容易选取。等体积浸渍法是预先测定载体吸入溶液的能力,然后加入正好使载体完全浸渍所需的溶液量,这种方法称为等体积浸渍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省去过滤多余的浸渍溶液的步骤,而且便于控制催化剂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因 此,本实验采用等体积浸渍法[3][4]制备负载型Pd/γ- Al 2O 3 催化剂。实验中首先测 出γ- Al 2O 3 的饱和吸附量,进而计算出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时所需的含有活性组分 Pb2+的PbCl 2溶液和水的量,然后将载体γ- Al 2 O 3 浸泡在适量的含有活性组分Pb2+ 的PbCl 2 溶液与适量的水的混合液中,接触一定的时间后,再经干燥,焙烧和活化,即可制得催化剂。 1.载体的选择和浸渍液的配制[5] (1)载体的选择浸渍催化剂的物理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体的物理性质,载体甚至还影响到催化剂的化学活性。因此正确的选择载体和对载体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是采用浸渍法制备催化剂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载体种类繁多,作用各异,有关载体的选择要从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两方面考虑。物理因素指的是颗粒

设备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简介 亚太线缆(AsiaPacificCabl e)是一家致力于: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电缆、屏蔽控制电缆、光纤光缆、电力电缆、通讯产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公司,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公司,是全球知名品牌,总部位于北美,通过其运营子公司在亚太地区从事通讯电缆、电力电缆及漆包线等产品的制造与分销,营运范围主要分布于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 其客户群包括:政府机关、国家电网、系统集成商、通信运营商和跨国企业,服务亚太地区电力基础设施,光电通信设施等为用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凭借着“科技至上、品质至上,团队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成为全球电 缆通讯行业的领先品牌,并拥有实力雄厚的产品设计研发团队,系统方案解决团队,供应链管理团队以及市场营销团队。 亚太线缆为用户搭建稳定可靠的基础构架,帮助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掌控,协助他们成功。为促进世界经济互补性,改善世界经济贸易逆差的壁垒,鼓励货物流通、服务、资本、技术的融合。致力于为全球经济信息化搭建平等互利的平台,为现代智慧城市,互联网带宽的提升与推进提供助力。

公司的目标 追求品质可靠 追求技术领先 追求管理高效 追求服务更好 ●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 自动化是专门从事智能自动控制、数字化、网络化控制器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科技公司,其众多的功能模块、完善的嵌入式解决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众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公司的产品拥有多种系列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 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因此,自动化是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显著标志。。 亚太布线— 设备自动化解决方案

配网自动化实验报告

配网自动化实验报告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学生: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

一.实验名称: 馈线自动化功能分析 二.实验目的: 1.对馈线自动化功能的基本作用有一个感性认识: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 行是发电、供电和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重要任务,馈线的运行方 式和负荷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地送到配网监控中心,以便运行管理人员进 行调度控制管理;当故障发生后,能及时准确地确定故障区段,迅速隔 离故障区段并恢复健全区域供电。 2.掌握配网SCADA的基本功能、实现原理和操作方法。 3.了解表征馈线当前运行状态的参数类型和特点、获取方式、表现形式。 如馈电点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和开关状态等。 4.了解改变馈线当前运行方式的控制命令信息的类型和特点、下发方式。 5.了解非正常状态信息的表现形式。 6.掌握故障判断、隔离和健全区域恢复供电功能的原理和实现。 三.实验要求: 1.已对配网教材中有关馈线自动化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状态信息的 处理章节进行了学习,建立了基本概念。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实验中,根据实验内容,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后,写出实验报告。 3.认真上机操作,建立感性认识。 4.严格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操作。 5.在实验过程中做好记录。 四.系统结构:

FTU FTU 图4-1 系统结构 五.系统功能:

图4-2 系统功能

六.实验步骤及内容: 1.了解馈线自动化的硬件结构 (1)调度自动化实验系统配置两台实时监控控制台,一台调度专用投影仪; (2)实时监控控制台联接在调度主站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3)在实时监控控制台上运行实时监控软件,既监控输电网又监控配电网的运行情况; (4)本实验将连接在调度主站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多台微机控制台安装并运行实时监控软件,以满足更多同学同时上机操作的需要。 2.启动系统 (1)启动厂站一次控制模拟屏和远方采集终端RTU; (2)启动HUB; (3)启动服务器; (4)启动前置通信控制台及其软件; (5)启动实时监控控制台及其软件。 3.了解实时监控控制台的软件配置情况 (1) IP地址 (2)共享目录的映射关系 (3)实时监控软件运行状况,菜单功能,多画面显示 图4-3 主界面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实训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量器的洗涤、使用及加热、溶解等操作。 2、掌握台秤、煤气灯、酒精喷灯的使用。 3、学会液体剂、固体试剂的取用。 [实验用品] 仪器:仪器、烧杯、量筒、酒精灯、玻璃棒、胶头滴管、表面皿、蒸发皿、试管刷、试管夹、药匙、石棉网、托盘天平、酒精喷灯、煤气灯。 药品:硫酸铜晶体。 其他:火柴、去污粉、洗衣粉 [实验步骤] (一)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 1、洗涤方法一般先用自来水冲洗,再用试管刷刷洗。若洗不干净,可用毛刷蘸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若仍洗不干净可用重络酸加洗液浸泡处理(浸泡后将洗液小心倒回原瓶中供重复使用),然后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淋洗。 2、干燥方法洗净后不急用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实验柜内或仪器架上晾干。急用仪器,可放在电烘箱内烘干,放进去之前应尽量把水倒尽。烧杯和蒸发皿可放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干。操作时,试管口向下,来回移动,烤到不见水珠时,使管口向上,以便赶尽水气。也可用电吹风把仪器吹干。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不能用加热的方法进行干燥,以免影响仪器的精密度。(二)试剂的取用 1、液体试剂的取用 (1)取少量液体时,可用滴管吸取。 (2)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量杯)。读取量筒液体体积数据时,量筒必须放在平稳,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保持水平。 (3)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应使用移液管。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洗涤至内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少量被量取的液体洗涤2-3次。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粉末状或小颗粒的药品,要用洁净的药匙。往试管里粉末状药品时,为了避免药粉沾到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可将装有试剂的药匙或纸槽平放入试管底部,然后竖直,取出药匙或纸槽。 (2)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要用洁净的镊子夹取。装入试管时,应先把试管平放,把颗粒放进试管口内后,再把试管慢慢竖立,使颗粒缓慢地滑到试管底部。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作者:————————————————————————————————日期:

实验三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一、实验目的 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性(或定量)检测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lavon ol synthase gene, FtFLS)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DE3)中的诱导表达。 二、实验原理 黄酮醇合酶(FLS,EC 1.14.11.23)属于2-ODD家族,催化黄酮醇合成支路中最后一步氧化反应,也是直接合成黄酮醇的反应。FLS可以使二氢黄酮醇在C3链中C2和C3之间氧化形成双键,从而生成黄酮醇:a Dihydroflavonol + 2-oxoglutarate + O2 a Flavonol + succinate + CO2 + H2O。 本实验采用PCR的方法,在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tFLS)ORF起始密码子前引入Kpn?酶切位点,去掉终止密码并引入Bam H ?酶切位点。克隆引入酶切位点后的FtFLS到表达载体pET-30b(+)质粒中,其表达产物分别在N-末端和C-末端各含有6 ×His标签。重组质粒(pET-30b(+)-FtFLS)经鉴定后转化表达宿主菌E. coli BL21(DE3)并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诱导0 h、2 h、4 h、6 h和8 h的产物,经SDS-PAGE后用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或Western blotting分析。 Western blotting的标准流程如下:蛋白质首先通过SDS-PAGE胺凝胶电泳分离,通过电泳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硝酸纤维素膜、PVDF膜和尼龙膜);将膜上未反应的位点封闭起来,以抑制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固定的蛋白质即可与特异性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并通过放射、生色或化学发光的方法进行定位。 本实验采用小鼠抗聚组氨酸单克隆抗体(Anti-His tag IgG,一抗)与重组FtF LS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6 ×His发生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再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G(peroxidase-Goat Anti- Mouse IgG,二抗)与一抗发生特异结合,最后使用DAB进行显色。DAB即:二氨基联苯胺(3, 3'-diaminobenzidine),是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生色底物。DAB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失去电子而呈现出颜色变化和积累,形成浅棕色不溶性产物。该方法常用于检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ting等膜显色中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篇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广工大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调度

进程调度模拟实验 一、实验目的 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进程调度程序,以加深对进程的概念及进程调度算法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编写并调试一个模拟的进程调度程序,采用“简单时间片轮转法”调度算法对五个进程 进行调度。 2.每个进程有一个进程控制块( PCB)表示。进程控制块可以包含如下信息:进程名、到 达时间、需要运行时间、已运行时间、进程状态等等。 3.进程的到达时间及需要的运行时间可以事先人为地指定(也可以由随机数产生)。进程 的到达时间为进程输入的时间。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进行计算。 4.每个进程的状态可以是就绪 W(Wait)、运行R(Run)两种状态之一。 5.就绪进程获得 CPU后都只能运行一个时间片。用运行时间加1来表示。 6.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 CPU时间已达到所需要的运行时间,则撤消该 进程,如果运行一个时间片后进程的已占用CPU时间还未达所需要的运行时间,也就是进程还需要继续运行,此时应分配时间片给就绪队列中排在该进程之后的进程,并将它插入就绪队列队尾。每进行一次调度程序都打印一次运行进程、就绪队列、以及各个进程的 PCB,以便进行检查。 7.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所要进程都完成为止。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硬件环境:IBM-PC或兼容机 软件环境:C语言编程环境 四、实验原理及设计方案 1.进程调度算法:采用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当一个新进程进入内在后, 首先将它放入第一个队列的末尾,按FCFS原则排队等待高度。当轮到该进程执行时,如能在该时间片内完成,便可准备撤离系统;如果它在一个时间片结束时尚为完成,调度程序便将该进程转入第二队列的末尾,再同样地按FCFS原则等待调度执行,以此类推。 2.实验步骤: (1)按先来先服务算法将进程排成就绪队列。 (2)检查所有队列是否为空,若空则退出,否则将队首进程调入执行。 (3)检查该运行进程是否运行完毕,若运行完毕,则撤消进程,否则,将该进程插入到下一个逻辑队列的队尾。 (4)是否再插入新的进程,若是则把它放到第一逻辑队列的列尾。 (5)重复步骤(2)、(3)、(4),直到就绪队列为空。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化学基础实验2》实验报告 课程:物理化学实验 专业:环境科学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邓丁 指导教师:谭蕾 实验日期:5月24日

实验一、溶解焓的测定 一、实验名称:溶解焓的测定。 二、目的要求:(1)学会用量热法测定盐类的积分溶解焓。 (2)掌握作图外推法求真实温差的方法。 三、基本原理: 盐类的溶解通常包含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一是晶格的破坏,为吸热过程;二是离子的溶剂化,即离子的水合作用,为放热过程。溶解焓则是这两个过程热效应的总和,因此,盐类的溶解过程最终是吸热还是放热,是由这两个热效应的相应大小所决定的。影响溶解焓的主要因素有温度、压力、溶质的性质以及用量等。热平衡式: △sol H m=-[(m1C1+m2C2)+C]△TM/m2 式中, sol H m 为盐在溶液温度及浓度下的积分溶解焓, J·mol , m1 , m2 分别为水和溶质的质量, 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kg·mol -1 ;C1 ,C 2 分别为溶剂水, kg; 溶质的比热容,J·kg -1;T 为溶解过程中的真实温差,K;C 为量热计的热容, J·K- 1 ,也称热量计常数.本实验通过测定已知积分溶解焓的标准物质 KCl 的 T ,标定出量热计热容 C 的值. 四、实验主要仪器名称: NDRH-2S型溶解焓测定实验装置1套(包括数字式温度温差测量仪1台、300mL简单量热计1只、电磁搅拌器1台);250mL容量瓶1个;秒表1快;电子 ;蒸馏水 天平1台;KCl;KNO 3 五、实验步骤: (1)量热计热容 C 的测定 ( 1 ) 将仪器打开 , 预热 . 准确称量 5.147g 研磨好的 KCl , 待用 . n KCl : n水 = 1: 200 (2)在干净并干燥的量热计中准确放入 250mL 温室下的蒸馏水,然后将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量热计的液体中.打开搅拌器开关,保持一定的搅拌速度,待温差变化基本稳定后,读取水的温度 T1 ,作为基温. (3)同时, 每隔30s就记录一次温差值,连续记录8 次后, 将称量好的 5.174g KCl 经漏斗全部迅速倒入量热计中,盖好.10s记录一次温度值,至温度基本稳定不变,再每隔 30s记录一次温度的数值,记录 8 次即可停止. (4)测出量热计中溶液的温度,记作 T2 .计算 T1 , T2 平均值,作为体系的温度.倒出溶液,取出搅拌子,用蒸馏水洗净量热计. KNO3 熔解热的测定:标准称量 3.513g KNO3 ,代替 KCl 重复上述操作.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报告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实验名称】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实验仪器和试剂】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实验步骤 对比实验1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 。然后加热试管,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有哪些, 2.元素金属性强弱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平山中学高中化学必修?探究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座号【实验名称】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快慢之分; 2.通过实验探究温度、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仪器和试剂】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0.2mol/L氯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实验过程】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比实验1 实验(1) 实验(2) 操作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2%的过氧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2%的过氧化 化氢溶液氢溶液,并水浴加热实验现象 结论 对比实验2: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实验(2) 操作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5mL4%的过氧取一支试管,加入5mL4%的过氧化 化氢溶液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实验现象 结论 对比实验3: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1) 实验(2) 操作步骤取一支试管,加入5mL4%的过氧取一支试管,加入5mL12%的过氧化 化氢溶液,加入几滴0.2mol/L氯氢溶液,加入几滴0.2mol/L氯化铁 化铁溶液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