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与常识(班组长培训用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信息报告:第一时间上报信息 4. 决策指挥:准确、灵敏、高效 5、 应急保障:有力支撑和坚强后盾
提纲
第三章 常用的安全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识别 心肺复苏(CPR)(ABC→CAB) 胸部按压(C,compression) 开放气道(A,airway) 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
(4)突发事件的特点
a、不确定性。
b、紧急性。即事件的发生突如其来或者只有短时预兆,必须立即采取 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和控制,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如危险化学 品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果不能立 即采取紧急救助,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将会进一步扩大。 C、威胁性。即事件的发生威胁到公众的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 全,具有公共危害性。在社会生活中,一般性的针对个体的突发性事件, 如交通事故、疾病发作、打架斗殴等情况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如果没有 对公共安全或公共秩序构成威胁,就不属于这里所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范
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16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
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四)企业职工自身的需要
这是人类保障自身安全、 自我实现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 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 社交需求 社交需求 安全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
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
(三)法律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第二十二条 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
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 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 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 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六)社会责任
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一般指的是企业在创造利润、 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 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其中,安全责任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包括对员工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
消除安全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安全事故制定应急预案; 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小等方面。
(2)突发事件的定义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
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3)突发事件的特征 事件发生的时间、形态和后果往往无规则,难以准确预测。许 多突发公共事件,如各种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灾难等,人们还 难以准确预测其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 有些突发公共事件,如地震、台风、旱灾、水灾、疫情等虽能作出 一定的预报,但对这些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具体形式及其所造成的 影响或后果,还难以完全准确预见。
1.预防准备
事前
2.监测预警 8.调查评估
事后
7.恢复重建
9.应急保障
事发
3.信息报告
6.社会动员
5.危机沟通
事中
4.决策指挥
提纲
第二章 现代企业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 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危 害,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 集成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对突发是事件进行有效预防、准 备、响应和恢复的过程。 一般意义上,应急管理按照时间序列划分为预防、准 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前后相互关联、交 织,共同构成一个循环系统。同时,每个阶段又彼此独 立,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之上,互相包含彼此关 键性要素和目标。
畴。
(5)突发事件的分类
a、自然灾害。 由于自然原因而导致的事件,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 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b、事故灾难。 由于人类活动或者人类发展所导致的计划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主要 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 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开展应急管理?
形势
政府
法律 六个 动因
企业 发展
职工 安全
社会 责任
(1)严峻的安全形势
(2)政府要求 应急 应急管理
(3)法律义务
(4)企业职工自 身安全需要
(6)社会责任
(5)企业发展 内在要求
(一)严峻的安全形势 一次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 平均1天7起; 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事故, 平均3天1起; 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 平均1个月1起。
c、公共卫生事件。 由病菌病毒引起的大面积的疾病流行等事件,主要包括传染和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 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由人们主观意愿产生,会危及社会安全的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 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内涵
“四不伤害”
我不伤害自己;
我不伤害他人;
意识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我不被他人伤害;
监督别人不伤害他人。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二)健全预案体系
专项预案 部门预案 总公司预案 子(分)公司预案 车间预案 其他相关预案 重点岗位预案
政府及部门应急预案
企业应急预案体系
社区应急预案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应急预案是什么???
是供别人参观学习的“摆设”?
是应付上级机关检查的“挡箭牌”?
是锁在抽屉中的“文件”? 是企业编写的“书籍”?
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主线,是基于企 业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之上的应对方案,统筹安排 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各个阶段的工
作。各企业要针对本企业的风险隐患特点,以编制相
4、强化现场救援工作。 5、做好善后处置和评估工作。
(二)企业应急管理的要求
预防准备
事前
恢复 重建
事后 事中
事发
监测 预警
处置救援
1. 预防准备:假想最坏情况,做最佳准备
① 排查风险 ② 培养意识 ③ 储备资源 ④ 培训演练
2. 监测预警:早发现、早研判
监测预警的信息来源:
① 报告:基层单位的巡查信息 ② 通报:相关部门和组织所传递的信息 ③ 举报:1)举报投诉信息 2)来信来访的信息 3)报刊、互联网登载的信息
应急管理与常识
提纲
第一章 应急管理概论
第二章 现代企业应急管理 第三章 常见的安全救护方法
第四章 事故现场的自救与互救
第一章 应急管理概论
1、概论 (1)应急管理的定义
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降低其可
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给予对突 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 有组织的管理。
针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了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 发生或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而基于对突 发公共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它涵 盖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包括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采 取的预先防范措施、事发时采取的应对行动、事发后采取的各种善后措施 及减少损害的行为。
应的应急预案。预案内容要简明、管用、注重实效,
有针对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相互衔接。
智慧结晶;
管理工具; 应急指南;
操作手册;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内涵及要求
(一)内涵 1、加强风险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和事故隐患排查整 改工作。 2、坚持“险时搞救援,平时搞防范”的原则。
3、解决事故发生后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
企业如何落实应急管理社会责任
(一)宣传教育要到位;(意识、技能)
(二)应急管理要到位;(机构、人员)
(三)应急标准要到位;(国家、企业)
(四)应急投入要到位;(软件、硬件)
(五)监督处罚要到位。(监督、处罚)
企业如何开展
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几率很小,不一定就在我这里发生。” 误区二:“做了预防就不需要应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1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 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职责。”
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 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 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第31条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五)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不仅会给职工群众生命财产 造成损失,也会给企业生产活动、经营效益、企业形 象乃至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市场需求强劲的形势 下,企业生产任务很重,装置设备高负荷运行,安全 生产压力增大。对此,必须提高警惕,将应急管理工 作视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把企业的发展建 立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上。
来自百度文库
c.响应
响应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紧急处置和救
援工作。及时响应是应急管理的又一项主要原则。
d.恢复 恢复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
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工作。应急恢复应在突
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立即进行。它首先应使突发公共事件影响区域恢复到相 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这是人类保障自身安全、 安全是获得幸福的首要 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 条件,没有安全感就不会有 胁或疾病等的需求。 安全是获得幸福的首要 幸福感。安全,是人类生存 条件,没有安全感就不会有 和企业立足首要的需求;缺 幸福感。安全,是人类生存 失了安全,人的生存与企业 和企业立足首要的需求;缺 失了安全,人的生存与企业 的价值就失去了“依据”和 的价值就失去了 “依据”和 “保障”。 “保障”。
(二)政府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党的十六 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预警 体系和应急机制、保障公共安全,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 党中央的这一要求,为做好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时刻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006年3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 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 深化”。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应 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
企业应急管理: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
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
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
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损害的各类突发公共 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是企 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 急 管 理 阶 段 分 类
预防
四段 阶论
恢复
准备
响应
应急管理基本过程
企业为什么要
针对猝死、溺水、触电、窒息、中毒、失 血过多时, 常会造成心脏停跳。如果抢救不 及时或抢救方法不得当,极易产生不良后果。 此时,运用心肺复苏法(包括人工呼吸法和 胸外心脏按压法)抢救病人至关重要。
应急要点 (1)任何急救开始的同时,均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抢救前,施救者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确定病人
a.预防
预防又称缓解、减少,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前,为了消除突发
公共事件发生的几率或者为了减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所做的各 种预防性工作。 b.准备 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指针对特定的或者潜在 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各种应对准 备工作。“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因而,充分准备是应急管 理的一项主要原则。
呼吸、脉搏确实停止,然后再施行救助。 (3)施救者先使病人仰面平卧于坚实的平面上,然后 自己的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于病人肩与腰之间的一 侧。
心肺复苏—BLS(识别)
识别
(一)提高应急意识
宣传:宣传并普及预防、避险、自救、 互救、减灾等知识。 培训:应急知识、应急技能。
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 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
素质=意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