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神秘文化解读,《左传》、《国语》与《周易》的关系

先说下《左传》和《国语》的区别,据司马迁、班固、

韦昭说,《国语》是左丘明在失明以后将其编著《左传》剩

余的资料略加整理、汇编而成。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义理 而是有其具体应用方法传授的。古笈中有其丰富的内 容记载。如

《左传》《国语》有关周易应用就有二十二条之

多其中有六条是用易理论事

有十六条是用筮法占事。在筮

述观点。《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用权医

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赵孟

'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

同物也。’”这里,医和引了《蛊》圭卜卦象分析晋侯的病,没 有涉及及卦爻辞。《左传•宣公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

廖语为卿,伯谬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 《丰》之

《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这里,伯廖只说像

另说:刘歆将《新国语》五十四篇中的

篇抽出编成《左传》, 剩余的材料编成今本《国语》

篇。那么《左传》 《国 语》与周易有什么关系?《周易》学说

从来就不只是空谈

法占事之中 有用“八”三例很难理解前人虽有解说总觉

不通遂成千古之谜。

引证《周易》经文说明问题或阐 曰: 谷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皆

《周易》《丰》之《离》”,并未具体引用爻辞。 “《丰》之

《离》”,是指《丰》卦上爻由阴变阳,这样就变成《离》卦。

《丰》卦上爻辞为:“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意思是有高屋大厦,但家里被阴影遮蔽着,

从外向里看,悄然无人迹,三年见不到动静,凶呵!春秋时

代,人们尚未以“九”“六”代表一卦的阴阳爻放伯廖用“《丰》

之《离》”的方式,说明他引用的是《丰》卦上六爻辞。这种

方式是春秋人谈爻的惯例,在下面的事例中,我们会看得很

清楚。《左传•昭公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部

于蔡墨……对曰: 《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

“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 “见群龙,

无首吉。”《坤》之《剥》曰: “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

能物之”由这一段记载,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春秋

时代,人们以《周易》占筮或论事,尚无“九”“六”之称,故蔡墨称《朝气》卦初九爻谓“《乾》之《姤》”;称九二爻谓“其

《同人》曰‘见龙在田’”称上九爻谓“其《夬》曰“亢龙有悔”;称用九“其《坤》曰‘见群权,无首右’”;称《坤》卦上六爻谓

《坤》之《剥》曰‘龙战于野’”。在这里,蔡墨旨在引《易》

论龙,故只举《乾》《坤》卦中称龙之爻,如“《乾》之姤”

(《乾》卦初爻);“其《同人》”(九二爻)“其《大有》”(九

五爻);“其《夬》”(上九爻);“其《坤》”(用九);“《坤》

之《剥》”(《坤》卦上六爻)等,证明古代真的有龙。前人

杜预在注《左传》时,以为蔡墨将《乾》卦“用九”称作《乾》之《坤》”,是指《乾》卦六爻由阳变阴。故注谓“《乾六爻

皆变”。尚秉和先生认为:蔡墨举《〈乾》之《姤》”“《同人》”“其

《大有》”“欺》”等,都是指的一爻变。举《坤》之《剥》”

也是指的一爻变。这是当时周人称爻的惯例。故于“用九”称

“其《坤》”,绝不会指六爻全变,而是泛指该卦之乾爻变为

坤爻。尚先生说:“《易》于《乾》坤》二卦之后,独赘曰: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曰:‘用六:利永贞。’何也?曰: 此圣人教人知筮例也,非占辞也。且专就筮时所遇之一爻言,非论六爻之重卦也。“”其曰

‘见群龙,无首吉’‘利永贞’者,则

所以申明‘九六’必变之义。”“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

辞占之,则非也。”“‘用九’‘用六’专指三变成一爻言耳。”(上

引皆见尚氏《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一)》)若以筮法考之,尚氏此说确实很有道理。欧阳修在《易童子部》中也说:〈“乾》曰‘用九’《坤》曰‘用六何谓也?曰,释所以不用‘七’‘八

也。乾爻七,九则变。坤爻八,六则变,《易》用变以为占,故以名其爻也。”尚氏之说与欧阳修此论正同。他们认为,在

《周易》筮法中,“九”“六”变,“七” “八”《周易6》以变为

占,故以“九”“六”作为一卦阳爻与阴爻的代表符筲号,并于六

四卦之首的《乾》《坤》两卦,设“用九”“用六”,告诉人们,凡占筮得老阳之数“九”,此爻须由阳变阴。如遇老阴之数“六”

此爻须由阴变阳。其余遇“七”“八”贝y不变。以此启“九”“六”之

用。案之《参同契》:“二用无爻位,周流行六虚。”所谓“

用”,即指“用九”“用六”而1意思是说,《乾》《坤》两卦的“用

九” “用六”虽然没有爻位但占筮时,“用九”“用六”的变化原则,却时时周流运行于《乾》《坤》卦的六爻之间。若按杜预注,

“用九”指《乾》卦六爻全变而成《坤》圭卜,则是“二用”有爻位

而不“周流”了。杜预正是这么理解的,故接着在“见群龙,无首吉”名下注曰:“用九爻辞。”如按杜解,“用九”是“爻辞”,则

《乾隆》卦共有七爻了,尚秉和先生问道:“古今岂闻有七爻这卦哉?”(《周易古筮考•用九用六解(一)》)杜注虽有不妥,

然而也向阳花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若“用九”称“《乾》

之《坤》”只是泛指乾爻变坤爻,而不是指六爻全变,那么,

设若蔡墨当初不是举例论龙,也就是说,不是只讲一爻变之卦,而是例称“《乾》之《姤》”(一爻变);“其《遁》” 爻变);“其否”(三爻变)“其《观》”(四爻变)“其剥”(五爻变);而至六爻全变时,又该如何称谓呢?对此,尚先生亦未作出正面回答。只是说:“使遇此卦而六爻皆变者,即此辞职占之(按:指“用九”之辞)贝y非也。”(同上)然而问题在于,使不“即此辞占之”,而是只论六爻全变,若不称“《乾》之《坤》”,又该如何称呼呢?宋人朱熹可能也考虑到这点不好办,故在《易学启蒙》卷四中说:“六爻变,则《乾》《坤》占‘二用’余卦占之卦彖辞。”棗这是折中之辞。杜预是古人,又是名家,所以他的这段“用九”注,引起后人不少争论,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