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堂结课小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堂论文中央苏区教育的发展

专业:财务管理

完成时间:2018.11

赣南师范大学

[摘要]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进行了治国理政的伟大尝试,中央苏区的教育是在赣南、闽西等中央苏区的范围内进行的相关的教育政策,其教育政策不同于同时期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教育政策,中央苏区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教育观点,苏区教育范围广,覆盖面广,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教育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字] 中央苏区教育启示

一、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背景、教育思想和原则

中央苏区教育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土地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重视对工农群众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大力提高苏区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将其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力求根据当时的条件创造出有特色的苏维埃教育。临时政府为此成立教育人民委员部。这一部门全面领导、有效管理并积极推动苏区教育。此后,苏维埃在革命斗争中,联系工农群众的实际生活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发展,创设服务于革命战争与人民政权建设、结合生产、适应群众需要的教育制度,建立新型的苏区教育体系

中央苏区教育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调整。以“大办教育和办大教育”为方针,以“办人民大众的教育”为目的,以“办急需和实用的教育”为原则

二、中央苏区教育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苏区教育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按照“工农武装割据”的实际需要,有领导、有计划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从红军自身教育开始,除干部教育和工农业余教育之外,还大力发展儿童教育,以培养革命的新后代;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造就根据地建设的各类技术人才; 发展师范教育,输送红色学校教员。

(1)开展扫除文盲运动

苏区贫穷落后,文盲率高,为了提高青壮年的文化水平,有必要加强对苏区扫盲运动的领导。苏区各级教育机构设立专门部门和抽调人员负责工农群众的文化学习,从组织上确保扫盲运动的开展。1933年10月苏区文化教育大会召开,会议认为必须有系统地开展消灭文盲运动,提议发展消灭文盲协会,并通过了《消灭文盲决议案》。中央苏区采取不同形式进行扫盲识字,形成全民参加扫盲识字的氛围,苏区呈现出一派“男女老少学文化,村里处处读书声”的景象。苏区各地扫盲进展迅猛。

(2)开展儿童教育

苏区儿童教育主要以小学教育为主,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实现工农子弟的免费教育。根据地克服经费和师资等诸多困难,积极创办列宁小学。由于推行正确的儿童教育政策,众多的工农民众及其子女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教育权利。1934 年中央苏区统计,在 2932 个乡中,共有小学 3052所,学生 97710 人。同时期国民党统治的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不足 10% 。

(3)干部教育

革命战争急需一支忠于苏维埃的领导干部,因此,干部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得到蓬勃发展。干部教育一般分为两种形式: 干部学校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在职干部教育是苏区普遍的经常的教育形式,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在职教育外,还创办了一批干部学校,培养了大

批领导斗争的各级干部。1933 年,苏区当时各种条件都非常艰苦,中央人民委员会在瑞金创办苏维埃大学,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干部。毛泽东亲任校长,招收1500 名学员,实践证明这些学员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积极创办红军学校

革命战争环境需要大量红军的指挥人员和各类专业人员,培养造就军事干部成为紧迫的任务。经过筹备,中央苏区创办了一批红军学校。如为纪念澎湃、杨殷两烈士而设立的军事政治学校、红军大学、红军公略步兵学校、红军特科学校和地方游击队干部学校。其中红军大学为高等军事学校,其余4所为专科军事学校。红军大学校址设在瑞金大埠乡,下设4个科:高级科、上级指挥科、上级参谋科、上级政治科,后又增设后勤科和防空科。其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并重,前方与后方结合”。红军学校是红军干部成长的摇篮,学员毕业后英勇善战,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师范教育

中央苏区教育发展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的匮乏,苏区积极开展师范教育。1932 年,创办师范学校培训小学教师,科目有政治、算术、理化、常识、体操等,后来发展为中央列宁师范学校,课程更广泛; 1933 年,创办中央教育干部学校,培养教育行政干部。1934 年,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把师范教育统一为四种: 小学教员训练班、短期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高级师范学校,都开设相当多的科学课程。

(6)职业技术教育

苏区职业技术教育,以女子职业学校和短期职业中学为主要办学形式,以青年女子为主要培养对象,是苏区教育中的不可忽视的类型。当时的职业技术教育几乎涵盖了苏区政权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三、苏区教育的影响和意义

苏区教育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苏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为苏区的反围剿斗争提供了人才支持,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治国理政的伟大尝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政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坚持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央苏区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 它旗帜鲜明, 完全是站在工农阶级立场上为工农劳苦大众服务的, 为工农民众解放事业服务的。这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方针中有着明确表述“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实事求是, 为苏区教育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措施, 使苏区教育始终朝着为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服务的正确方向发展。

2、教育要紧密配合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

毛泽东在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里明确提出:“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由于当时苏区最大的现实国情是处于战争状态,“争取苏维埃工作的速度与质量, 使一切苏维埃工作, 完全适合于革命战争的要求, 这是苏维埃工作的总方向。

3、坚持依靠群众勤俭办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