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语文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和浩特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乡村传统文化赋予了传统乡村生活以规则、意义和价值,是乡村村民日常生活中常态性和当然性的文化。然而,随着村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面精彩世界,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愿望有了新的参照系,部分人特别是青壮年渐渐感觉乡村生活很难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对乡村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而且他们在向往城市生活、崇拜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日益对乡土传统文化产生疏离感和自卑感。
传统民族乡村社会里,村落中辈分最长的能人常常拥有着知识、经验与道德的权威。然而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村民职业的分化,村落中许多过去的经验因陈旧失去了其传承的价值,而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一代,能力日渐显现。乡村社会中的年长者,在乡村文化秩序中的权威地位渐渐弱化,在家庭成员中的角色慢慢被边缘化,使乡村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礼俗文化受到了挑战。与此同时,经济日益成为乡村生活的强势话语,利益标准取代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评价标准,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渐渐地被隐匿。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等道德观逐渐被相互提防、唯利是图和以自我为中心等价值观所代替,一些村民变得越来越短视和趋利。
正确的价值观能润滑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然而,伴随乡村村民与外界交往的增多,传统乡村社会所崇尚的诚实、淳朴意识及热情好客、重义轻利的朴实做法遭遇了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敲诈勒索、坑蒙拐骗、见利忘义和竞争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在乡村社会传统的道德范式正逐渐落寞、而新的道德范式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形下,村民自身无法有效抵御各种负面冲击,常常只会依据自己的现实利益行动。当看到朴实厚道并不被人看作是美德,坚守传统并不能使自己获利,而身边一些人投机取巧、凶狠霸道甚至损人利己却获得利益并引人称羡的时候,很多恪守传统礼俗道德的村民陷入了迷惘。有人甚至开始动摇,优秀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修养逐渐被抛在脑后。村民群众价值观的迷茫和混乱使乡村社会陷入了伦理及秩序危机之中,大大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
从社会治理角度看,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需要物质支持,更需要道德支撑。当前乡村传统文化的现实遭遇深切影响了村民的价值观,乡村社会需要梳理已然迷乱的道德价值标准,构建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从文化的角度看,存在于民众生活之中、渗透于村民骨髓和性格之中的乡村传统文化,离开传统将失去它生存的土壤,离开现代将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它必须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如果乡村传统文化现存的伦理价值体系难于支撑当下乡村的日常生活,民族乡村社会乃至乡村传统文化的落寞就会在所难免。其实,千百流传下来的乡村传统文化是地方性知识和生活方式的文化统合,其中寓含的道德价值、精神价值以及追求幸福、热爱生活的生命姿态,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珍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传统文化对传统乡村社会有独特的作用,赋予传统乡村生活以规则、意义和价值,它以文化的角度统合了地方性相关知识和生活方式。
B.乡村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一礼俗文化受到挑战,所以乡村社会中年长者,在家庭成员中的权威地位逐渐弱化,角色被边缘化。
C.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式微,给乡村治理带来了消极影响:村民的价值观陷入迷茫与混乱的境地,伦理与秩序呈现危机。
D.乡村传统文化现存的伦理价值体系与当下的乡村日常生活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关系一旦破裂,民族乡村社会与乡村传统文化就会处于被冷落的境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列举传统乡村文化面临的严峻挑战,接着分析了在复杂现代社会中不良现象的影响下,乡村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最后指出乡村传统文化依然值得珍惜。
B.文章第二段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旨在论证一些村民变得越来越短视和趋利的原因。
C.文章第三段用正反对比的方法,阐释了两种对立的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很多恪守传统礼俗道德的村民陷入了迷惘。
D.文章第四段从社会治理和文化角度两个层面阐述了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与传统的内在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存在方式在空间上的逐渐改变,带来了乡村传统文化生态的逐渐改变,村民们不再遵循乡土传统文化,逐渐向往城市文化,崇拜外来文化。
B.乡村传统文化价值渐渐裂变,传统文化中的尊老爱幼、与人为善、以和为贵等道德观,逐渐被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所取代,村民变得短视与趋利。
C.村民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变化,他们逐渐以经济利益为根本,无法有效抵制各种负面冲击,他们陷入迷茫,有的人甚至动摇,致使乡村社会难以管理。
D.采取丰沃乡村传统文化土壤进而展现乡村传统文化新意义的举措,能为乡村治理找到根治方案,让乡村传统文化展现生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十三五”时期是推动绿色城镇化落地,全面实现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1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九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针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高世楫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走向新时代的重要领域,绿色是重要主题。
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黄汉权认为,一是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三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四是建设智慧、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体制机制方面,要由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体化发展,包括土地、资金、劳动力要素、管理等;发展重点由注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