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生命的积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建生命的积木教案
【篇一:《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案例与评析】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案例与评析
红旗中心小学王丹
教学资源的开发
本课指导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深入到细胞水平,使学生体验和
发现生命体的奥秘。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不同的细胞
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鉴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教学
内容做如下处理:
首先,利用学生儿时的搭积木游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然后,发给学生容易观察的洋葱表皮
或芦荟的叶子,让他们分别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从中可
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伴随着工具的进步而逐步
发展的。
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在科技馆活动时已经学会了。
这样,我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观察细胞形态和大小上。
由于
人体表皮细胞无现成装片,观察起来也不清晰,我便选用南瓜茎切片、玉米茎切片、神经细胞装片、骨细胞装片等细胞形态和大小有
明显区别的标本来让学生观察。
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的同时,让学
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进行交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种装片中都有一块一块的小“积木”,但“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是不同的。
在认识细胞这部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科
学史故事,了解胡克发现细胞。
在这里我特意加入制造显微镜并发
现微生物的列文虎克进行比较,让学生注意区别,以加深记忆。
另
一方面是有关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有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
不同的细胞,功能也不同,教师可以参照书上讲解叶保卫细胞
控制气孔的开关、白细胞吞噬病菌等。
然后,组织几名学生表演白
细胞消灭病菌的活动。
最后,利用图片介绍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组织学生讨论(1)有病
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哪些及其传播途径。
(2)预防传染病的办法。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等。
能够绘制并描述洋葱表皮细胞。
能够比较各种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科学知识: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
功能。
知道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讲述:我们小的时候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如果把我们
把自己的
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学生交流、思考、推测
【评析】:以学生孩提时的游戏导课,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引入本
课的研究课题。
在此导入部分,如果辅助搭建高楼的动画就更好了(如一块一块的砖垒成墙,再由一面面墙组成高楼)。
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首先让学生用眼睛观察洋葱的表皮,再利用放大镜、显微镜来观察。
2、学生观察、交流、绘画。
谈话:我们先用眼睛观察洋葱的表皮,再利用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说明】:把握教学尺度,让学生由宏观到微观逐步发现还有眼睛
看不到的更细微的结构。
为认识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做好铺垫。
三、认识细胞
1、讲述:你们发现的这些结构就是生命体的“积木”,叫做细胞。
那么,细胞是由谁最早发现的?
学生阅读课文第11页科学史
提问:关于这段科学史,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的吗?
学生与教师交流,教师在此提问:发现细胞的这位科学家是不是我
们前面学习的发现微生物的那位科学家?
【说明】学生很喜欢阅读科学小资料,但要让他们有所得。
这里,
胡克与列文虎克名字接近,但所在的国家和发现的东西是不同。
通
过教师的有意提问,提醒学生注意,再次认真地阅读,从而加深对
科学史的认识和记忆。
2、讲述:我们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那么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包括我
们人类身体
的细胞也是这种形状的吗?老师这里有一些细胞的装片,你们可以
观
察一下。
(教师发给学生各种细胞装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显微镜观察、比较、绘画。
【说明】进一步认识细胞,并发现不同的细胞大小、形状是不同。
这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比较。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讲述:细胞不但在大小、形状方面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同。
例如,红细胞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白细胞是消灭病菌的。
(演
示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视频资料或出示图片)
教师简要讲解叶保卫细胞、神经细胞等的不同功能。
四、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但是,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个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
病毒。
(出示病毒图片)
2、学生观察
提问:你知道它们会引起什么传染病?主要通过那些途径进行传染?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预防传染病?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师生一起交流
(提供网址,鼓励学生课后查阅、学习)
精彩片断赏析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师:刚才,我们分别用眼睛、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了洋葱的表皮,
谁能说说这三
次的观察有什么不同?你们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生:洋葱的内表皮看起来像一层薄薄的塑料膜,一面是光滑的,挨
着里面洋葱肉
的那面不光滑,好象有很多小毛毛。
生:如果用放大镜观察的话,就会很清楚地看见这些小毛毛。
生:用显微镜观察的最清楚了,而且我们还看到洋葱表皮有像鱼网
一样的结构,
非常有意思。
我们把它画下来了。
师:你们发现的这些结构就是构成洋葱表皮的“积木”,叫做洋葱表
皮细胞。
生:老师,还有比细胞更小的结构吗?
师:有!那得用更先进的显微镜才可以观察到。
生:唉!我们要是有那样的显微镜该多好啊!
【评析】:通过比较眼睛、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不
但使学生从宏
观逐步过渡到微观,认识了细胞,而且让他们体验到先进的科学设
备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声长长的叹息,倒出了学生对科学
的探究的无限向往。
认识不同的细胞大小、形状是不同
师:请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说说你们观察的是哪种细胞的装片?观察到的细
胞是什么样的?
生:我们观察的是南瓜茎切片,我们看到的细胞是红色的,细胞有
大有小,越向
中心,细胞越小,细胞的形状有点像洋葱表皮细胞。
师:老师提醒大家,你们观察到细胞的颜色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
楚而特意染的,
不是细胞的本来颜色。
生:我们观察的是玉米茎的切片,里边的细胞一组一组的,像一朵
朵小花散布在
一个圆盘子里,非常漂亮。
细胞的形状接近圆形,也是有大有小。
生:我们观察的是人的骨细胞,有点看不清楚,像密密麻麻的小方
格子。
生:我们观察的是神经细胞,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一些短的黑线,也
有黑点,还有
的黑点与线连上了。
我们对照书上的神经细胞图,发现书上的细胞
像一只伸开的手掌,掌心有一只小眼睛,我们看到的黑点可能是掌心,但没有像小眼睛那样的结构。
那些黑线比书上的要长,反正我
们觉得观察到的和书上画的不太一样。
师:你们不但观察得仔细,而且还认真地进行了比较。
书上的是人
为画的神经细
胞,你们观察的是真的神经细胞。
(学生把自己观察后画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师:大家比较一下,这几种细胞有什么区别?
生:他们的形状不一样,有圆的、有方的、还有的像刺球。
生:他们的大小也不同,还有的切片上一片上就有大有小。
【评析】学生能够汇报得如此细致,是因为教
师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去观察和各
种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因此我们说实实在在的探究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实验材料和探究时空之上。
教学反思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课上完后,我静静地坐下来反思这一课的得失。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观察并描述各种细胞,能够比较各种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针对这一目标,我的教学设计与教材有所差别。
教材上是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来做比较,而我发现学生曾经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人体表皮细胞在现有的显微镜下观察起来界限非常模糊。
所以我决定选用南瓜茎切片、玉米茎切片、神经细胞装片、骨细胞装片等细胞形态和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标本来让学生观察。
从学生观察后的绘图以及他们的描述来看,我这样处理教材是成功的。
学生很容易地找到各种细胞在大小、形状上是有明显不同的。
我想这就是我们科学课提倡的“用教材教”吧。
在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史故事时,我想学生可能会把胡克与前面学习的列文虎克相混淆,所以我在此特意说:“这位科学家好象了解过吧?”,引起学生注意,认真进行比较和区别,从而加深对科学史的认识和记忆。
如果我能把关于不同细胞有不同的功能这一环节设计成用课件展现的话,我想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比如,我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课件放映后,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体现出吞噬过程,这样不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评价学生对白细胞吞噬病菌的理解程度,比我事先安排学生表演要好得多。
附:白细胞吞噬病菌图片
【篇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时四: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2、过程与方法: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
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3、情感与态度: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
课前准备:洋葱、小刀。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通过谈话(积木)引出细胞,请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认识各种
细胞。
2、组织讨论:细胞有些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的特点。
2、让学生观图讨论,汇报得出:细胞很小(除了蛋黄),细胞各种
各样,各不相同,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3、学生提出疑问。
三、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区别:
1、学生领取材料和仪器。
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3、学生观察人体表皮切片。
(1)、组织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
教师具体介绍
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作方法,及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2)、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3)、组织汇报。
(4)、提供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给小组进行观察。
(5)、引导学生自学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第二课时
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
1、学生自学资料,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有关细胞的资料。
(1)、了解细胞的特殊作用。
(2)、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细胞的简单知识。
2、由学生自学资料“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课时五、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3、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3、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4、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
)
5、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
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交流。
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5、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6、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
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7、提示:
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9、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
第二课时
一、认识地球的大小
1、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
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神州五号宇宙飞船。
2、谈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
3、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
4、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
5、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
6、学生猜想。
7、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
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
二、拓展活动: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课题六: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2、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3、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
4、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5、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2、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老师简单介绍。
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
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明确认识。
)
3、小结: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水是构成地球的液体。
还有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
2、提问: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
了解地形可分为平原、山脉、河流等。
3、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它们做
出来呢?
4、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
5、分组讨论设计图。
(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地呈现多种多样
的地表类型。
)
6、讲述布置要求:
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各组去参观。
下面我们四个人一组,来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地方的模型,材料都
已经放在你们的实验桌里了,注意不要把东西弄到地上,不要把地
面桌面弄脏。
7、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
8、学生制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画模型:
1、谈话:刚才我一直在各组“旅游”,你们设想的这些地方真的很漂亮,(举例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
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
这些地方描在我的这张明胶片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
2、讲解:这个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
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
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
以用蓝色。
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的更准确些。
3、学生描图,上色。
(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
供帮助,如俯视图和平时看到物体的角度不同。
)
4、谈话:现在,我们把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
示一下,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师生讨论)
5、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
地方,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
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
我们把书翻开,你们看这里的方格图就比我们的明胶片小了很多,你能把我们
的地图正确地画到这儿吗?该怎么画?
6、讨论交流。
7、在书上制作地图。
8、谈话: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地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
行航空拍摄。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
9、出示几张航空照片。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手段各有哪些优点,并
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先进性。
10、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现代手段,引导学生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
方法。
第二课时
一、了解世界地形:
1、出示地形地球仪,提问:在这个地球仪上最多的颜色是什么?它
代表什么?
2、师生共同探讨地球仪上所表达的意义。
认识各种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3、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
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应该在哪里?北极应该在哪里?
4、学生回答。
5、小结: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
大部分,陆地上又是高原多,平原少。
我们的家乡地处长江下游,
这里属于平原,和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的下游一样,这里也是美丽
富饶的地方。
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长大了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
二、认识地图:
1、提问:今天,很多同学都带来了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
需要用到地图?(学生讨论交流。
)
2、出示几个图例,提问:你能看懂地图吗?这在地图上一般都表示
什么?
3、讲解图例。
(具体图例情况参见常见的地图。
)三、总结全课、拓展:
有句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就基本概括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课题七、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
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三、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
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篇三:小学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题: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课程标准: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能够比
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知识与技能
●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
1、发现洋葱表皮与与人体表皮的结构及其异同。
2、认识细胞,知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并进行科学史教育。
学习成果评价概念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材料洋葱、细胞切片教学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