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

一、理论来源:

新一代的认知行为疗法,是在认知行为心理结构分析的基础上,产生的相应的治疗认知行为障碍的方法。这一方法并不是简单的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的结合,而是将潜意识行为原理、暗示学习原理及技术、行为主义学习原理及其行为疗法、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学习原理、认知疗法等技术综合在一起而发展起来的临床技术。这一疗法的具体过程如下:

1、认知调整。虽然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认知疗法,但是认知调整仍然是整个咨询过程当中必不可少的第一项技术。我们调整认知的技术不一定完全遵守传统的认知疗法的过程,但不管如何去操作,最终达到的目的应该是通过调整认知,使其认知的内容、方法、角度等发生改变,使其在认知方面对自己面对的问题和自身的障碍性行为有一个更理智的认识。除此之外,在认知调整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为其输入大量的策略性知识,使他能运用这些认知策略来指导和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2、行为和情绪的调整。认知调整之后,必然会解决一部分由于潜意识的认知活动引发的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的行为障碍问题。然而还有一部分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没有解决,因此,我们采用一系列行为的和情绪的训练方法,以解决这一部分情绪和行为问题。而在这一部分的临床实践中,最主要的原理与技术就是暗示学习的原理与技术。所谓临床暗示技术,就是通过催眠、放松等训练程序,来保证接受信息者不能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或思维、情绪情感对其进行评价、反思,而改变行为的心理学临床技术。而人在临床暗示训练的过程中,经过调适的大脑会表现出超强的学习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知识经验结构是高度可塑的。那么,如果高效地改变人们大脑中有关行为反应的知识结构的话,人的行为也就是高度可塑的了。这种效果运用于临床治疗中,便表现为有效的临床治疗。即当一个心理异常者需要改变他大脑中的某种经验结构时,通过暗示学习,就可以只用很少的训练便改变他的行为、态度和观点。

在临床操作的实践中,我们运用临床暗示技术,在来访者的身体达到非常放松、心情非常愉快的情况下,把我们设计好的一套新的程序性知识输入到他的大脑中,并经过反复训练,使其达到自动运行的程度,这样,通过暗示条件下的高效学习过程,我们就打破了他大脑中旧的程序性知识,而取代之以新建立的程序性知识,阻止了原有的条件性情绪的发生,也就控制了他的潜意识行为。

二、一般步骤:

第一阶段,信息收集阶段:

在这一阶段,行为矫正者与当事人开始接触,了解当事人的基本状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详细询问当事人其问题行为的特征与背景;(2)了解当事人解决自己问题的动机与预期;(3)建立良好的咨询与矫正关系,当事人所说的,辅导员不能有疑问,也不能做批评,需要全部接纳,好让对方感到辅导员是与他在同一立场的。(4)就时间安排、矫正过程、具体要求等形成矫正契约。

第二阶段,问题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是对问题行为做出诊断的阶段。其主要的工作包括:(1)界定问题:了解当事人的问题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点;(2)查清当事人的个人发展情况,了解该问题行为是如何习得的,又是如何被巩固的;(3)确定矫正目标。

第三阶段,预案制定阶段:

主要包括:(1)根据矫正目标,选择相应的矫正方法;(2)矫正时间和过程的安排;(3)矫正过程中如何记录

与评定;(4)矫正效果的评价等

第四阶段,预案实施与调整阶段:

根据矫正计划,具体实施对问题行为的矫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相应的调整。

第五阶段,效果评估阶段:

按计划实施行为矫正后,行为矫正即告结束,这时根据记录到的数据与资料对矫正效果进行评估,安排进一步巩固效果的措施。

三、实践应用

1、基本情况:

小雨,女,13岁,系某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她是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咨询室的。其母亲是主述。小雨平时生活散漫,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性格上较为任性,提出的要求如得不到满足,常用哭闹的方式来抗议。而父母对她的要求则是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进入初中后,对学习上的事情渐渐不在意,经常逃课。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和所谓“朋友”(品行不良的校内外青少年)的交往上。没时间一起玩时,则用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和他们联系。即使上课也偷偷地拿出小灵通发短信,也曾被老师抓到,并让家长来校。没钱给小灵通充费,就从家里偷拿钱或到同伴中偷窃。小灵通被家长没收后,就借别人的来用。对她的行为和表现,母亲的感受是闹心,觉得管不了她,也没有这个精力。曾找过一个老师,有老师负责管理,那老师也无能为力。后经人介绍,来到馨圆行为教育工作室。

2、问题的诊断与分析

(1)临床表现与初步分析:

问题及后果:

①、经常逃课,有机会就不去上课,自己玩。更多的时候是找认识的朋友玩。

②、上课的时候,无心听讲。想着和朋友在一起时发生的有意思的事情。而学习是枯燥的。

③、利用各种机会用自己的或他人的通讯工具和朋友联系。上课时也不例外。曾被老师抓住并批评教育。

④、花大量的时间和朋友玩,进出各种娱乐场所,学会朋友的坏毛病。并曾夜不归宿,由父母找回。

⑤、手机费用以及和朋友开销的费用大、手头紧。于是偷偷从家里拿钱,甚至几次偷同学的钱。

⑥、小学时成绩较好,进初中有了不良交友后,学习成绩大幅下降。

(2)问题成因分析:

①、早期经历的影响:小雨的家庭结构复杂,其父母在结婚前均已有过婚姻,并有子女。现在父母离婚并各有新的家庭。错综复杂的家庭结构以及权力利益关系,父母的结婚、离婚到再婚均对小雨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与难以消除的重要影响。而这一切都发生在小雨尚且年幼的时候。早期经历会对人格的形成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于是,小雨形成了目前的人格状态。形成对自己、他人以及社会的非理性的、歪曲的认知。由此种认知的影响,进而产生了各种适应不良的问题行为。另外,父母对小雨疏于管教,物质满足的过度与精神满足的缺乏,都是造成小雨不良认知和行为的直接因素。而其对“朋友”的追求与依赖是为了获得情感上的满足,是为了归属和爱的需要。这是其着迷于朋友的心理动因。

②、问题行为不能解决的原因:小雨对自己的不良认知与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也有改变的愿望,不过效果不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