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学习语文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教学中引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陆爱民(本文写于2002年10月)早在1998年,针对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冷漠态度,笔者曾在当时执教的高一年级进行过一次小小的教学实验——在H版教材第三单元(“思路的探究”,小说阅读)的教学中,采用“自读为主、适当点拨;质疑问难,讨论解决”的方法,在大约一周多一点的时间里,要求学生通过“单元导向”与“学生自读”结合、“适当点拨”与“挑起冲突”结合、“置疑提问”与“心得交流”结合等形式,自读课文,完成相关习题。
整个教学过程尽管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却大大增强。
在与学生深入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这种方法更感兴趣的是:有较大的学习主动权。
程度较高的,不必陪听;程度一般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方式去把握课文;程度略差的,也能在老师指导或同学帮助下,通过“抄”“思”等有所得。
按照现在的认识,这个实验,从整体来看。
学生依然是按照教师指定的“跑道”前进,学生依然没有离开教材、练习册的范围,但是,它却受到了欢迎。
不难看出,这是因为本次实验核心——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读书、思考,而不是跟在老师后面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体现了“把学习语文主动权还给学生”的理念!现在,我们不难理解,这实际上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可以说,我们是提前尝到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甜头——尽管那时还没有明确的“研究性学习”的提法。
2000年8月,学校决定在新高一年级正式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试点。
从学校的实
际出发,这次试点的定位是:在“让学生有一次完整的研究性学习的体验”的基础上,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
试点采用“课题研究模式”进行,并没有要求在学科教育中实施。
可能就是因为有1998年那次成功的经验,所以,我们很自觉地开展了“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和做法之外,集中做的“大事”有以下五件——⑴ 2001年5月,《〈药〉的研究性阅读》。
这实际上是1998年那次实验的模仿和深化。
我们印发了“学习导引”。
内容包括“课文背景的简略介绍”、“推荐参考阅读的书目”、“推荐网站资源目录”等三部分。
依然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选定题目,进行“研究”,写一份“读书报告”,进行交流。
这里,方法是过去用过的,但学生是新的,他们依然有新鲜感,实践获得了成功。
⑵ 2001年6月,《基于网络的〈史记〉研究性学习》。
受“英特尔未来教育”和“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影响,我们试图运用“未来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教学。
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史记〉电子辅助学习包》。
提出“基于网络学《史记》、立足课堂读例文、虚实结合达目标”的整体设计,用“学习任务书”的形式,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完成指定任务的形式开展学习。
这次实践,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没有能够取得完全的成功,但是,却为“研究性学习”中网络的应用积累了经验,开拓了视野。
⑶ 2001年9月,《〈荷花淀〉的研究性阅读》。
与《药》不同,我们印发的是作者孙犁在不同历史阶段对作品所做的多次修改,要求学生根据这些资料,追寻作者的修改理由,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作出分析、判断,写出一篇“读书报告”。
这次,我们深入到文章的语言和表达的分析这样一个层面的研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适应,但仍有不少学生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⑷ 2001年月,《与〈记念刘和珍君〉同题材作品的比较阅读》。
这次实践的最初“动因”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鲁迅、走近鲁迅”。
我们了解到周作人、林语堂的作品在中学生很有“市场”,而鲁迅,则由于种种原因却正在逐步远离他们。
为了提高学生对鲁迅的认识,在初步理解鲁迅文章的基础上,我们印发了林语堂、周作人关于“3.18惨案”的同题材的文章各一篇,要求学生从语言风格、思想深度、艺术手法等方面入手,自己确定一个比较角度,进行分析。
在比较中,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鲁迅作品在思想深度、浓烈感情和表达手法上的高明之处,对鲁迅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回想起来,如果说《荷花淀》是从作品文本变化本身提供研读的信息刺激,促使学生“研究”的话,那么,这次就是从作品的外部提供了“参照物”,作为信息刺激,促使学生深入的“研究”。
⑸ 2001年月—2002年1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
作为整个年级“研究性学习”的第三轮实践的主导项目,我们采用“长作业”“课题化”的方式,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化”为主题,要求学生自己确定题目、自己寻找线索和资料、自己翻译整合,最终写出一篇介绍某一项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的研究报告。
显而易见,这次实践在规模、时间跨度、涉及内容综合程度等方面与前几次大不相同,要求也比较高。
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认真的完成了“研究任务”。
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不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概况有了全面的了解,而且在信息能力、文言能力等方面也获得训练和提高。
以上这五项“大动作”,并不是都很顺利,但是,收获是不少的。
一、从语文学科研究性
学习的实施来看,大体形成了“单篇研读”“多篇比较”“综合主题”三种基本操作模式以《药》《荷花淀》的实践为代表的“单篇研读”。
这一形式以某一篇课文本身作为研究对象,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角度去捕捉课文表情达意的特点、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以“鲁迅、林语堂、周作人比较阅读”为代表的“多篇比较”。
这一形式以课文为基点,引入若干篇有一定关联的文章,要求学生在比较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当然,这里用做“比较”对象,可以是老师提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觅,关键是“学生自己选择比较角度”。
以《〈史记〉常识》和《中国古代科技》为代表的“综合主题”形式。
这种形式,实际上是“课题研究模式”的研究性学习的移植。
学生可以在“综合主题”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细化选题,有一定的“自由度”。
选题的范围往往不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有一定的“学科综合”特点,更加“生活化”。
这里,关键是要有“语文”的特点。
无论采取上述哪一种形式,学生的选择余地都比较大,教师的作用,一是提供“资源导向”和“咨询服务”;二是组织好“研读”成果的交流。
当然,这一切都应该以“启迪但不代替学生思考”为前提。
二、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来看。
突破原来以教材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的模式,从“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学习活动的组织”两方面作了探索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注意加强了“信息刺激”和“信息整合”的力度,力图把学生从“教材”引向更广阔的天地,真正做到“变课文教学中的‘喂食法’(直接向学生讲解课文)为‘觅食法’(提出挑战性的要求由学生自读为主),从而让学生感到阅读的乐趣,养成对自己的语文学习负责的意识,逐步摆脱在对老师、对‘教
参’‘范文’的依赖。
激活其内在驱动力”。
在学习活动的组织上,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出发,在强调学生阅读文本的前提下,尝试“通过写作来学习”的途径,探索“读写结合”的新方法;在强调学生独立阅读的前提下,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交流,探索对学习内容“广度”和“深度”双丰收的新形式。
三、从语文研究性学习应该遵循的教学原则和策略来看,在前面提到的1998年那次尝试基础上,得到了充实和完善在总结1998年实践的时候,笔者曾经提出,“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前提是让学生‘活’起来”。
根据这一认识,提出了“三大原则和四项策略”。
它们是“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和“放开手脚、不设禁区”的原则;“釜底抽薪、放开手脚”、“导向点拨,不露声色”、“ 抓住矛盾,激化冲突”、“确保时间,强化反馈”策略。
不难看出,这些“原则”“策略”是以课堂教学为背景,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而提出的。
根据我们的认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看,这两种教育、两种学习方式不可或缺,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强壮,才能走得稳、跑得快。
教育改革的真正意义在于:从"教育是人的一种生命体验"、"学习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出发,在调整“传授性教育、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大力提倡、发展"体验性教育、研究性学习",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命历程。
如果这个认识基本成立,那么,研究性学习最终应该,而且也能够进入课堂。
既然这样,那么,这些“原则”和“策略”,还是有其存在的价值的,因为它们本身就表现了“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要求。
不过,从我们这一段时间的实
践来看,还应该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作出必要的补充:⑴“因题聚焦、因人定策、因境制宜”的原则;⑵在教学组织中“提供丰富的信息刺激”和“预设与生成的指导相结合”的策略。
四、在理论认识上收获——研究性学习应成为语文基本学习方式。
在笔者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有这么几个值得注意的特点:1、从学生学习起点看,每个学生的起点是有明显不同的。
即使有大纲作为标准、有统一的入学考作参照,但意外不断,“参差不齐”的现象层出不穷。
2、语文学习个性差异,是所有学科中最为明显的。
这些“差异”,不仅是在学习习惯、个人爱好等,更表现在语文积累、知识结构等多方面。
可以这样说,要实现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真正提高,必须“量体度衣”到每一个个人。
3、从教材看,“课文”依然是主要的形式。
课文是多种语文要素的“聚焦点”。
要能够读懂课文,实际上是“多种能力综合”努力的结果。
笔者以为,这些特点所表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个性化”“综合性”等等,实际上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许多特征有相近之处。
我们要寻找的正是能适应这种需要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固然有它进一步存在与发展的理由,但是仅仅靠这一方面是不行的。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头脑比喻成一个仓库,那么,当这个"仓库"还是空空如野,或者这个仓库的管理员刚上任时,我们需要"传授"的方式。
以便尽快在"仓库"里建立起基本的"货架",能够有效的存放最基本的"货物"。
但是,在仓库里的基本货架已经建立以后,还一直追求"仓库"里的"货物的种类"和"货物的堆法"的"一致性",试图不让这个"管理员"有独立去进行"研究"怎样处理这些"货物",甚至完全忽视"管理员"的存在。
那么,这个仓库管理员的思想和行为,他
的生命活动最重要的部分,就被剥夺了。
课题聚焦、目标多元、着眼发展、自主进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也是从学习方式角度应对时代挑战的努力。
从上述语文特点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引进“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解决困绕语文教育界的这些难题,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