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亭送别》教案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接触元杂剧,了解元杂剧的基本体制,王实甫及《西厢记》。
2. 过程与方法:
鉴赏崔莺莺等人物形象;
体会课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理解本文修辞方法多种多样的特色;
感受文章融典雅凝练的古代诗词和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高扬“爱情自由”的主题思想。
【学习重点】
《长亭送别》的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莺莺珍重爱情、鄙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长亭送别》是如何完成对人物心灵的深刻探索和真实描摹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音乐《送别》,营造离别氛围。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唐代大诗人杜牧千年之前的一声喟叹时常在耳边回响。“离别”,一直是古今中外的一个恒久的话题。有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的婉伤,有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无奈,也有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牵挂。今天,我们再一同走近王实甫,去体验莺莺和张生别离的刻骨铭心。
1. 元杂剧体制
(1)结构:一本四折一楔子。
●一部杂剧称一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折是划分杂剧场次的单位名称,相当于后世戏曲
的“出”和“幕”,大多表现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楔子是一个短场戏,放在全剧开头或四折之间,起序幕或过场的作用。
●剧末附“题目正名”(元杂剧每本结尾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概括剧情。前面叫“题目”,后面
叫“正名”,“正名”往往成为剧名)。
王实甫突破元杂剧每剧4折的体例,全剧共分5本21折。
(2)唱词:核心部分。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押一韵,属曲牌联套体。四折可以选用四种不同的宫调,四折之中宫调的变换同剧情变化相对应。
(3)演唱: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戏,正旦主唱的称“旦本”戏。
(4)脚色:分旦、末、净、杂四大类。
末:正末(男主角),如张生;副角有外末、冲末等;
旦:正旦(女主角),如莺莺;副角有贴旦、外旦、搽旦等;
净:戏剧性人物或勇猛刚烈的人,如张飞;
杂:其他,如扮老人的孛老、扮老妇人的卜儿等各种角色
(5)文学要素:曲辞(剧本的主体)、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科泛(又称科、介、科介,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或其他方面的舞台提示)
2. 作者简介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人,元代著名戏剧家。生平事迹至今所知极少。他的作品抒情性强,曲词优美,对元杂剧和后来戏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艺术风格人称“花间美人”;所写的《西厢记》在杂剧中是第一流的作品;元杂剧“压卷”之作;新杂剧就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
3. 关于《西厢记》
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共5本21折,该剧取材于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和金人董解元改编的《西厢记诸宫调》(习称《董西厢》)。得名出自唐元稹《莺莺传》中莺莺写的一首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被称为杂剧之冠,“第六才子书”(金圣叹),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4. 原始故事
起始张生旅居蒲州普救寺时发生兵乱,出力救护了同寓寺中的远房姨母郑氏一家。在郑氏的答谢宴上,张生对表妹莺莺一见倾心,婢女红娘传书,几经反复,两人终于花好月圆。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滞留京师,与莺莺情书来往。莺莺回信凄婉,并捎来玉环、青丝等物——“玉取其坚润不渝,环取其终始不绝”;但张生终于变心,认为莺莺是天下之“尤物”,认为自己“德不足以胜妖孽”,只好割爱。一年多后,莺莺另嫁,张生也另娶。
5. 故事梗概
书生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对她一见倾心。此时恰有孙飞虎率兵围住普救寺,要强娶莺莺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允诺如有人能退兵,便将莺莺嫁他。张生请得故人白马将军杜确率兵解围,事后崔老夫人不提婚事,只让二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失望之极,幸有莺莺丫环红娘从中帮忙,扶莺莺月夜烧香,听见张生弹琴诉说衷肠。后来张生病倒,莺莺让红娘去书房探望。张生央求红娘替他从中传递消息;莺莺怜惜张生,终于写诗回赠。后在红娘帮助下,二人私下幽会并订了终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责红娘,但已无可挽回,便催张生进京应考。张生与莺莺依依而别。半年后得中状元。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本来与莺莺有婚约,便趁张生未返回之时谎报张生已被卫尚书招赘为婿,老夫人一气之下要将莺莺嫁给郑恒,幸好张生及时归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6. 字音积累
张珙(gǒng)玉骢(cōng)揾(wèn)做谂(shěn)知玉醅(pēi)
泠泠(líng líng)谨赓(gēng)暮霭(mù’ǎi)筵席(yán)迍迍(tún tún)
蹙(cù)萋迷(qī)金钏(chùan)靥儿(yè)
二、自主学习
1. 本文描述了“长亭送别”的哪四个场面,分别写出了莺莺什么样的感情?
2. 请对“染”、“醉”二字的表达效果作简要赏析。
三、合作交流
四、反馈精讲
1.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长亭路上的场面,写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至“专听春雷第一声”),是长亭饯别的场面,突出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边静】至“小生又生此念”),是临别叮嘱的场面,主要表现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既希望他“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又担心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
第四部分(【一煞】至结尾),是分手后的场面,描写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
2. “染”字,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无情的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它不但把外射的主观感情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使得离别的人们的泪水也宛然如见。“醉”字,既写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