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径悲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有效的朗读出发
——说说《幽径悲剧》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幽径悲剧》是八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记叙了北大燕园内幽径上的一棵古藤萝的悲剧,作者将其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文章语言精练、纯粹、通俗而又雅致,在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走进藤萝,借藤萝之口哀鸣、控诉、呼号。

严厉谴责了那些无情无义的毁灭美的“愚氓”,含泪带哭的抒发之中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悲情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不可阻挡,文章感染力极强。

编者将其安排在第五单元,人与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体会文中对藤萝所流露的真情,对愚氓恶行的谴责,从而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道理和意义。

二、学情预估
1、文中的一些词语,尤其是一些文言语汇和成语,学生理解不一定到位,更何况是在具体语境中。

例如:漠然、潋滟、诛伐、疾趋、焉知、愚氓、奈何、司空见惯、等闲视之、曲径通幽、鲁殿灵光、闲情逸致等等,需要课前做些预习。

2、文中提到的“十年浩劫”、“修正主义”,对八年级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需要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以便学生进一步理解悲剧的深层含义。

3、八年级学生主要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喜欢生动可感的文章。

如何让学生走进这篇散发着理性光辉的散文,如何让学生接受作者要传达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就是教师所要致力解决的问题。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文章中悲剧指什么,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
2、学习课文精练、通俗而又雅致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反复朗读,从有效诵读出发,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领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树立善待生命、关注自然、优化生存环境的现代意识。

学习重点体会文章强烈的悲剧效果。

学习难点领会文章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

四、教学构想
在这篇课文中,对”什么是悲剧,文章是怎样表现这个悲剧的”,学生是陌生的;对作者要传达的的关于“人与环境”的深邃思想,学生是难以理解的。

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着重解决“悲”从何而来,怎样使文章悲情四溢,让读者灵魂震憾,使学生进一领悟作者所传达的细腻情感。

这样的处理需要立足文本,从诵读出发,引领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情感,进行语言实践,帮助学生从文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人文精神的魅力,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了使诵读更有效,我设计了读出美感、读透悲情、读清主旨、读得感受四个主要诵读环节。

当然我始终做着自己本分的事——引领和点拨,藤萝美景的赏析、悲情的感悟、主旨的探究都由学生自己努力思索、探究、获取。

四、预习设计
1、请画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清意思。

2、请找读文中描写藤萝的语句,概括藤萝的前后变化,体会藤萝的悲惨命运,并分别概括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学质疑
1、设疑: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季羡林的《幽径悲剧》。

看到这篇课文的题目,你头脑中闪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答?
(设计理念:向学生渗透利用课题整体感知全文的学习方法,同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知人论世:季羡林何许人也?大家对作者了解多少?
3、季羡林,季老先生这位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哪有闲情逸致来关怀一棵藤萝的生死呢?他要向我们传递怎样的思想情怀?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季先生的伟大心灵。

今天的课堂活动就两个字:“诵读”。

(投影:诵读)
(设计理念: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投影出来使学生活动更明确,指向更集中,便于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读出美感
1、对于“悲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将最有价值的、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本文中,“美”显然是指那一棵古藤萝,它美在何处?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表现它的美?到课文中去找一找,读出相应的语句。

(学情预估:古藤萝美在形状、幽香、颜色,课文第8段作了集中描写)
2、这美丽的藤萝给你怎样的感觉?(学情预估:直上青云的气概、生机盎然、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这藤萝不仅秀美,而且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

请大家自由朗读第8段,感觉一下藤萝生命的美。

3、美不仅要讲究外在美,更要讲究内在美,也就是姜得要有内涵,通常指拥有好品质。

这棵藤萝品质如何,性情如何,请到第14段找找看。

(学情预估:它“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从无害人之意”,“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
4、这株藤萝具有内外兼备的美,是真正意义上的美。

作者对这美丽的藤萝是什么感情呢?(学情预估:喜爱、“留恋难忘”、“顾而乐之”、依恋、“惟一的一点安慰“、让作者感到“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给作者带来了“情味”)
5、燕园幽径的这株藤萝已经见证了二三百年的文明,是一株劫后余生充满灵性的藤萝,是一株从无害人之意的为人间增色添彩的藤萝,它是美的化身,它是作者惟一的安慰。

请大家齐读第10段,注意读出喜悦,读出依恋。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学习我力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深思感悟。

对于藤萝的“美”,我不仅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文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从什么角度写的,而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感觉、作者的感受,去思索,去联想,让学生明白“藤萝”身上充满了一种精神,一种品质。

花美美在精神,这种感性化之后的理性认识不是由我教给他们,而是让学生结合语言信息、文本内容,用心去感受、去体悟。


五、说教学过程
整体设计的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实现有效性的阅读为教学理念,因此我设计了读出美感、读透悲情、读清主旨、读得感受四个主要诵读环节。

(一)走进课堂
我设计了图片配旁白的导入方式。

展示季先生的照片,诵读“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辞。

自然导入,走进《幽径悲剧》,走进季先生的伟大心灵。

并强调今天的课堂活动就两个字:“诵读”。

(设计理念:由图片与念白相结合的方式,定下情感的基调,也为课后阅读更多先生的作品埋下情感的种子。

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投影出来使学生活动更明确,指向更集中,便于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二)读出美感
首先PPT展示鲁迅对悲剧的定义即“美的毁灭”,其次要求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好圈点批注。

要求:(1)用简洁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2)划出写幽径中美的事
物的句子。

先组内交流,后全班分享,教者适时点评,指导朗读8、14段,读出美感。

进而体会作者对藤萝的特殊感情,明确藤萝是美的化身,是作者惟一的安慰,顺势请大家齐读第10段,注意读出喜悦,读出依恋。

(朗读时配乐)。

(设计理念: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向学生渗透语文学习整体感知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学生搜索有效信息、整合有效信息的能力。

同时我力主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在字里行间深思感悟。

对于藤萝的“美”,我不仅要求学生找出具体文句,了解文章写了什么,从什么角度写的,而且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感觉、作者的感受,去思索,去联想,让学生明白“藤萝”身上充满了一种精神,一种品质。

花美美在精神,这种感性之后的理性认识不是由我教给他们,而是让学生结合语言信息、文本内容,用心去感受、去体悟。


(三)读透悲情(分两个环节进行)
第一环节:
首先教者动情描述“但是有一天,这棵为人间增添美丽的藤萝,这棵给作者惟一安慰的藤萝,无端被人毁了,被人杀害了,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消逝了。

”其次要求读一读文中写藤萝被毁的语段,说说哪些词语最能表现藤萝被毁后的惨状。

适时指导朗读。

然后创设情境“孩子们,假如你心爱的东西被破坏了,假如你最亲近的人突然永远离你而去了,你会是怎样的感受?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陈述)带着这种体验,我们尝试着把这一段文字再读一遍。


(设计理念:课标一再强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积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体验,与作者形成共鸣,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帮助学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感悟语言,体悟情感。


第二环节:
找出其他能表现作者浓郁的悲情的语段,试着来读一读。

根据学生所寻段落的朗读,教师要适时进行追问,或进行朗读设计,重点突出停顿、重音、语调的处理。

有深意的词句,可先诵读,暂时放一放,等待契机。

最后全体同学用低沉的语调,齐读13、14小节,要求读出出作者内心的悲痛、悲切、悲悯、悲愤。

(设计理念:我听过这样一句时尚的话:教师要成为课堂对话的首席。

师生从人格上是平等的,所谓“首席”其实是表达教师在课堂对话中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

所谓“调控”就本节课而言,就是加强诵读指导的点化、深入、等待,使诵读更有效,使课堂对话的效度切实提高。


(四)读清主旨
自读最后两段,体会作者“更痛”的原因,同学之间互相提问、思考、解答。

由季羡林却常常为一些小动植物而落泪,讨论其人,进而产生认识:作者为了维护真善美而奋斗到底的高尚情怀。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设计理念:通过以上环节的训练,学生在问、思、答的过程中,层层深入阅读,并在这一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突破教学难点。


(五)读得感悟
首先创设情境:利用已绘制好“紫藤萝”封面的卡片,写下自己的心里话。

可以是阅读的体验,可以是对先生的感激,可以是对自然的心语,让先生听听你如藤萝花开的声音。

其次学生活动展示,教师总结。

(设计理念: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

最后设计学生语言实践的过程,必将融入学生自己最真切的感觉,最独特的个人体验,同时也是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过程。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
深入领悟,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当然这是一个开放的设计,关键是让学生呈现出完整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不必盲目追求完美的境界。


(六)作业设计
阅读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与季羡林的《二月兰》,进一步体会《幽径悲剧》中作者的情感。

以上就是我对《幽径悲剧》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总之一句话,在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营造科学预设,自然生成的课堂效果,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