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合集下载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缺血、坏死、塌陷的疾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和长期服用激素的患者。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股骨头坏死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包括X线摄片、磁共振成像(MRI)和骨扫描。

X线摄片:X线摄片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股骨头坏死早期X线摄片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在进展期可出现以下表现:1.坏死区的密度增高:股骨头坏死区的密度会增高,呈骨质硬化表现。

2.坏死区的骨小梁变细:由于坏死区的缺血,骨小梁逐渐变细。

3.坏死区的骨缺损:股骨头坏死区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骨缺损。

4.坏死区的囊性变:部分股骨头坏死区可以呈现囊性变。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目前最敏感、特异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股骨头坏死在MRI上的表现包括:1.T1加权图像上,坏死区呈低信号强度,与周围正常骨组织对比明显。

2.T2加权图像上,坏死区呈高信号强度,可显示坏死区的边缘征和骨髓水肿征象。

3.螺旋CT或增强MRI可进一步评估血管供应情况。

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评估骨代谢活动的方法,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病程跟踪具有一定的价值。

股骨头坏死的骨扫描表现主要为局部骨代谢增加,较早出现阳性结果。

本文档涉及附件:本文档附件包括股骨头坏死的X线摄片、MRI图像和骨扫描结果。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股骨头坏死:骨头缺血、坏死、塌陷的疾病。

2.缺血:局部组织供血不足。

3.坏死:组织细胞死亡。

4.密度增高:骨骼密度增加。

5.骨质硬化:骨骼密度增高,硬度增加。

6.骨小梁:构成骨骼的细小骨束。

7.骨缺损:骨骼上出现形态不规则的凹陷或孔洞。

8.囊性变:指组织或实质出现液体聚集形成囊性结构。

9.信号强度:影像学上显示的图像明暗程度,可表征组织病变或正常变化。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其影像学诊断对于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特点。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之一。

在早期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例中,X线检查可能无法显示明显的异常。

在病情进展后期,X线检查可显示股骨头的形态改变、骨骼密度降低、骨质疏松和骨质塌陷等典型表现。

2. MRI扫描MRI扫描是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

MRI可以直接观察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对其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典型的MRI表现包括股骨头信号改变、软骨下均一低信号区和骨髓水肿等。

3. CT扫描CT扫描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CT扫描可以提供更清晰的骨骼结构图像,可以观察到股骨头的骨骼缺损、骨质变薄和骨质塌陷等表现。

CT扫描还可以帮助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骨骼病变。

4. 骨扫描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常用于了解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范围。

骨扫描可以发现股骨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异常,但不能提供病变的详细解剖结构。

5. 股骨头造影股骨头造影是通过向关节腔内注射造影剂,使用X线或CT进行观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它可以显示股骨头的血液供应情况、关节腔突出等信息。

股骨头造影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较为敏感。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包括X线检查、MRI扫描、CT 扫描、骨扫描和股骨头造影等多种方法。

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应症,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诊断。

及早发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变,有助于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减轻病情和改善预后。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回顾分析2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X、CT、MRI表现及临床资料。

结果:病变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改变,在病变同一时期对不同的影像检查敏感性不同,Ⅰ、Ⅱ期X线为阴性;CT可以较早期发现病变,显示骨结构;观察晚期增生、硬化、囊变、碎裂、塌陷变形,MRI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特别对Ⅰ、Ⅱ期病变均能诊断。

结论:MRI、CT 及X线对诊断本病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标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磁共振成像;X线断层摄影; X线摄影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诱因较多,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年轻化。

而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改善髋关节的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诊断本病重要手段。

现就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总院2005年7月~2008年6月检查出22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2例均经X线平片、CT、MRI检查证实为ANFH。

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18~70岁,平均45岁。

7例有激素服用史、5例股骨颈骨折、4例有结缔组织病史、4例有外伤史、1例长期饮酒史、1例原因不明。

临床表现髋部疼痛11例,其中8例腰部及下肢疼痛。

病例中单侧18例,双侧4例。

1.2 方法所有病例先行骨盆X线平片。

使用日本东芝型号ASTEION螺旋CT机轴位扫描,扫描层厚5 mm,间隔为5 mm; MRI检查使用PHILIPS 1.0 T超导磁共振扫描机,采用SE序列T1加权横断面、冠状面成像,TR 550 ms,TE 18 ms;TSE序列T2加权,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成像,TR 2500 ms,TE 115 ms,SPIR序列冠状位扫描,层厚、层距均为4 mm。

1.3 分期标准参照Friberg等影像学分期标准,将X线平片及CT影像学表现分为0~Ⅴ期。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1、简介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指股骨头局部缺血导致骨组织坏死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常见于中、青年人群,并且具有潜在的严重后果。

影像学是股骨头坏死诊断的重要手段,以下将详细介绍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2、X线检查2.1 首次阳性影像表现股骨头坏死在X线检查中的首次阳性表现通常为病变区的硬化。

这种硬化表现可能是自限性的,也可能是进一步恶化的先兆。

2.2 进展期影像表现随着病变的进展,X线检查上可见到股骨头的变形、囊变和骨质疏松。

股骨头表面可出现凹陷,并出现裂纹或骨折。

2.3 后期影像表现股骨头坏死晚期的X线检查表现主要为骨质坏死和骨塌陷。

股骨头可完全塌陷,并且周围骨皮质变薄,骨质变得非常脆弱。

3、CT检查CT检查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股骨头坏死影像学表现。

CT能够显示骨坏死区的大小、位置和形态。

此外,CT还可以评估病变区的骨质疏松程度和关节面的损伤程度。

4、MRI检查MRI检查是股骨头坏死的最佳影像学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MRI可以清晰显示股骨头的骨髓水肿、骨骺溶解、骨髓脂肪替代和结构破坏等病变。

5、其他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CT和MRI之外,还可以通过正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评估。

6、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细的影像学图像及解释请参考附件。

7、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中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如下:- 股骨头坏死:一种骨骼疾病,由股骨头的局部缺血导致骨组织坏死。

- 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利用X射线、CT、MRI等技术来观察人体内部结构并诊断疾病的学科。

- 骨质疏松:骨组织的密度降低和骨量减少的病理状态,使骨骼变得脆弱和易碎。

- 骨塌陷:骨组织的部分或完全坍塌或塌陷的病变,常见于股骨头坏死晚期。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分析对比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分析对比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分析对比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简称股骨头坏死)是指股骨头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导致其骨细胞死亡和骨骺继发性塌陷的一种疾病。

由于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病变较微小,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进行分析与对比。

我们先来讨论股骨头坏死的X线表现。

在早期股骨头坏死中,X线影像显示的骨骺呈弥散性骨质减少,即密度减低,可呈斑片状、斑点状或线状。

股骨头可呈局限性或弥漫性骨骺增厚。

骨骺增厚往往与病变区域的微小骨折有关。

股骨头骨皮质线条模糊,并且伴有局限性囊性透亮区,常见于髋关节的上内象限。

这些表现在X线影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而在CT影像中,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表现比X线更加明确。

CT在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股骨头的骨小梁结构和骨皮质的情况,常见的表现是骨小梁的疏松和变细。

CT还能观察到股骨头表面的骨骺增生和骨骺增厚。

在CT影像中,还能清晰地观察到病变区域的囊样透亮区和小片状坏死区,进一步确认股骨头的缺血坏死。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与CT影像诊断分析对比,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股骨头坏死,为患者提供更早、更有效的治疗措施。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1.引言股骨头缺血坏死,又称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髓缺血性疾病。

影像学诊断在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步骤和技术。

2.影像学检查流程2.1 X射线检查2.1.1 正位X射线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初期,正位X射线可能显示正常或有轻微的关节腔变窄。

随着疾病的进展,股骨头出现不规则性骨质疏松、囊状骨坏死区和骨折线。

2.1.2 侧位X射线侧位X射线可用于评估股骨头坏死的程度和形态。

股骨头缺血坏死时,侧位X射线可显示股骨头塌陷、髁间裂缝和骨质疏松。

2.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股骨头坏死信息。

关键的CT参数包括切片厚度、间隔和软组织窗宽窗位。

CT扫描可用于评估股骨头坏死的程度、骨骼结构的塌陷和骨折线。

2.3 MRIMRI是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MRI具有高分辨率、多平面观察和无损检查的优点。

关键的MRI序列包括T1加权像、T2加权像和增强扫描。

MRI可以显示股骨头的缺血、坏死区、骨骼结构塌陷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3.影像学诊断标准根据影像学表现,股骨头缺血坏死可以分为多个阶段。

根据不同阶段的病理改变,我们可以准确地诊断和分期股骨头缺血坏死。

常用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分期方法包括国际骨科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Arthroscopy, Knee Surgery and Orthopaedic Sports Medicine,ISAKOS)分期和法国频谱学会(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

4.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供参考:附件1:股骨头缺血坏死X射线影像附件2:股骨头缺血坏死CT扫描影像附件3:股骨头缺血坏死MRI影像5.法律名词及注释5.1 缺血性坏死:由于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组织坏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CT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CT诊断
临床 资料 , 结 C 查 特征 表 现 。结 果 : 组 1 总 T检 本 6例股 骨头 缺 血性 坏 死 患者 c T检 查均 表 现 不 同骨 损 害征 象, 中 I 征 象者 5例 , 征 象者 4例 ,Ⅱ期征 其 期 Ⅱ期 I
象者 6例 。 I v期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者 1例。结论 :T检查可直观、 c 清晰的反映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坏死程度 , 并对治疗预后起到参考作 用。 【 关键词 】 股骨头坏死 ; 缺血性 ;T C d i1.9 9 jin 10 0:0 36 厂.s .0 6—15 .0 10 .0 s 9 9 2 1.2 5 7 文章编号 :06—15 (0 1 10 9 9 2 1 )一0 2—0 9 70—0 2 临床资料做 出相关分析, 以期对 临床诊 断工作 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 因还不十分清楚 , 主要与外伤 、 长期应用 肾上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 的l 皮质 激 素 等关 系密切 。其发 病 机制 多 数 认 为 与 股 骨 头 微循 环 障碍 及 局 部 压 所 帮助 , 报 告如 下 : 现 力 增高 有 关 … 。股 骨 头缺 血 性坏 死 的 c T检查 是 从 横 断 面观 察死 骨 的大 小 、 1 资料 与 方 法 . 11 一般 资 料 : 组 1 患 者 男 l . 本 6例 2例 , 4例 , 龄 3 女 年 4~7 6岁 , 均 平 吸 收带 和 新生 骨 带 , 服 了影 响 的重 叠 及 软组 织 结 构 分 辨 不 清 的 缺点 , 毗 克 把 12岁 病程 3个 月 ~ 4年 , 均 23年 。所 有 患 者均 有 不 同程 度 的髋 关 节 平 . 邻 的不同器官和组织直接显 示成清晰的图像 , 极大地提高 了病变的检出率 4 . , 跛 体 髋关 节实 验 检查 阳性 。 和诊 断 的 准确 性 【J 2。本 文 就 我 院 20 0 9年 1月 一 0 9年 1 20 2月 收 治 的 l 6例 疼 痛 、 行 症 状 , 征检 查 可见 髋 关 节肌 肉萎缩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 刘 金钢 . 腔镜 胆囊切 除术 中医源性 胆管 损 伤 的预 防 【 . 国实 1 】 腹 J中 ]
用 外科 杂志 , 1, 3) 7. 2 1 (1 5 1 0 7 :
“ 花生 米 ”剥 离子 钝性 分 离粘 连 ;③遇 粘 连 紧密可 先 剖开 胆囊 前 壁 ,纵 向寻找 胆囊 壶 腹及 胆囊 管 ,只 要胆 囊管 冒胆 汁 证 明下端 通
社 , 0 : 9. 2 81 9 0 7
除 ” ,残 留长 一点 胆 囊管 一般 不会 引 起症 状残 留。 当然 ,对 于粘 连 致密 不 易分 离 、无 法辨 清胆 囊管 、月总 管 、胆总 管 三者 关系 的 十
[ 收稿 日期 :2 1-22 编 校 :郑 英善 】 0 11.7
股 骨 头缺 血性 坏 死 的影 像诊 断
杨吉军 ( 贵州省瓮安县人 民医院 ,贵州 瓮安 5 00 5 4 0)
【 要]日的 :探讨 x 、C 对 股骨 头 缺血 性坏 死 ( N H)影像 学诊 断 价值 。方 法 :对 收治 的患者 ,采 用 现流行 的A F 影像 学 摘 线 T A F NH 诊断 方法 ,lx线平 片 、C 检 查 等 ,进行 诊 断 。结果 :1例 患 者 中 ,进 行 双侧髋 关 节x 平 片检 查9 ,C 检查 7 。结 论 :股 骨头 缺 P T 6 线 例 T 例 血性 坏死 的早 期 , 可根 据患 者影 像诊 断结 果 ,提供 合理 治疗 方案 。故 尽 早发现 股骨 头缺 血坏 死, 于治 疗具 有重要 的意义 。 医生 对
上 次手 术有 无腹 腔 感染 ,如有 感染 则可 推 断腹 腔粘 连较 重 ,并 以 此为 基础 来确 定 手术 方案 。
病 例 ,应 果 断 中转 开腹 ,不 能视 为手 术失 败 。 3 C lt 角 脂肪 大 量堆 积 的处 理 :需 行 胆囊 切 除术 的患者 中 . 4 a 三 o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的骨髓循环障碍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X线、MRI等。

目前,影像学在诊断、预测和治疗效果评价中发挥关键作用,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新兴的影像学技术如CT和PET在疾病研究中逐渐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优化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研究现状、诊断、治疗、新兴技术、预测、评价、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定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简称ANFH)是一种以股骨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细胞坏死和骨组织破坏为特征的疾病。

股骨头是股骨上端的关键部位,负责支撑身体重量和传递力量,因此其血液供应充分与否对其功能至关重要。

ANFH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血管疾病、外伤、物理因素、代谢性疾病等,其中血管因素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ANFH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肢体无力等症状。

影像学在ANFH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医生准确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观察到股骨头的形态结构、血管供血情况、骨质密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从而对ANFH进行全面的评估。

影像学在ANF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轻痛苦。

1.2 影像学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作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疾病,影像学在其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影像学主要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如X射线、CT、MRI等,来观察股骨头的形态、密度和血液供应情况,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通用课件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通用课件

影像学诊断局限性
01
02
03
辐射暴露
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使用 放射线,有一定的辐射暴 露风险,可能对患者的身 体健康产生影响。
价格较高
影像学检查通常价格较高 ,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 担。
误诊和漏诊
由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变 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影 像学检查可能会出现误诊 和漏诊的情况。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股骨头坏死与其他髋关节疾病的鉴别诊断
总结词
其他髋关节疾病包括感染、肿瘤、风湿性疾病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与股骨头坏死有明显 的区别。
详细描述
感染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软组织肿胀等。肿瘤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为骨质破坏、软组织 肿块等。风湿性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为关节间隙增宽、关节面模糊等。这些疾病的症状和影像学表现与 股骨头坏死有明显的区别,有助于鉴别诊断。
02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表现
X线平片表现
早期
股骨头外形正常,关节间隙正常,但可能出现骨质 疏松。
中期
股骨头出现囊性变,关节面不规整,关节间隙增宽 。
晚期
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狭窄,髋臼出现硬化和囊性 变。
CT表现
02
01
03
早期
股骨头内出现散在骨质疏松或囊性变,骨小梁模糊。
中期
股骨头出现碎裂或塌陷,周围可见硬化带。
晚期
股骨头塌陷严重,髋臼破坏,关节间隙狭窄。
MRI表现
80%
早期
T1加权像显示股骨头低信号,T2 加权像显示高信号,骨髓水肿。
100%
中期
T1加权像显示股骨头不均匀信号 ,T2加权像显示高信号,出现坏 死病灶。
80%
晚期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1O l 0r , a 分别行皮髓期 、 实质期 、 排泄期扫描。G .T磁共振扫描仪 , 用体 E15 采 线圈和呼吸门控 , 主要扫描序 列为小 角度快速 激发序列 T WI 1 轴位 、 速 自 快
旋 回波序列 T WI 2 轴位及 真稳态 进动快 速成像冠位 T WI 2 脂肪抑 制 2 。T WI 序列 , 1 同反相位及 T WI T wI I 平扫加动态增 强扫描 。对 比剂 G d—D P T A注 射速率 2~ m/ , 3 ls 量约 1 5—3 m , 0 l行皮髓期 、 排泄期 T WI 描。对照 I I 扫 l例 R C手术所见 、 C 病理结果 , 回顾分析 C 、 T MR征象特点。 2 结 果 . R Cl C 1 例均呈不典型征象 。主要表现四种影像 特征 : ①囊性 R C 3 , C :例 C MR均显示病灶呈囊状 , T、 似肾囊肿 , 但可见分隔 、 壁结节或壁薄厚不规则 , 增强后上述结构 l例明显强化 , 中度 强化 。② 少血供 R C和延迟 强化 1例 C R C: , C 6例 平扫时 C T表现为低 、 、 等 高或混杂密度病灶 , 边界 可清晰 , 也可模 糊 , 1 呈低 、 MR T WI 等或少许高信号 ,2 呈低 、 T WI 等信 号或混杂信 号 , 为 4例 单纯低信号 。癌灶增强后为 c T三期 、 MR两 期 3例无强 化, 3例轻 度强化 , 癌灶明显低 于肾皮质 , 与术 中所见及病理显 示癌灶血管 不丰富相一致 , 中 其 3例轻度强化病例在 排泄期 消退 较常见典 型 R C迟缓 , C 与常见 的“ 快升 快 降” 明显差异 ; 有 ③多发 RC 1例 , 个癌灶 明显 强化 , C: 一 与皮髓期 肾皮质 相 当, 实质期、 排泄期 迅速 减退, 另一 个较大 癌灶轻 微强 化。④ 肾癌 合并卵 巢 癌 1例 , 肾脏肿 瘤巨大 , 中心囊性坏死 , 周边 明显强化 。 3 讨 论 . 20 0 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 肾细胞癌 分为 l O个亚 型… 。肾透明细胞 的快 升快降 、 假包膜等征象常作为肾癌典型征象 , 定性 容易。临床工作 中不 同亚 型肾细胞癌常呈不同的影像特征 , 同一亚型也 可以表现 为不 同影像 特征 , 此 时鉴别诊断 困难 , 容易误诊 、 漏诊 , 应引起高度警惕和重视。 3 I 少血供 R C的 C MR表 现 : . C T、 少血供 R C主要为嫌 色细胞癌 ( C 约 占R C %) C 5 和乳 头状 细胞癌 ( 占 R C 0 ~1 ) 两者血供 、 约 C 1% 5, 恶性度均较常 见肾透明细胞癌低 , 嫌色细胞 癌血供 较差 , 但不 易发生 出血、 坏死 、 囊变 , 质 地多较 均匀 , 乳头状 细胞癌血供更差 , 易出现 出血 、 较 坏死、 囊变。部分分化 程度较好且直径 ≤3 m的。 明细胞癌和 混合细 胞癌也 呈少血供表 现 J e 肾透 。 RC C C细胞分化和肿瘤微血管密 度相关 , 瘤细胞分 化不 同, 血管密 度存 肿 微 在差异 J 。其它亚型罕见 。 少血供 R C平扫时在 C C T上可表 现为低 、 高及混杂密度肿块 , 等、 密度多 不均匀 , 边界清或不清 , MR上 T WI 为低 、 高及混杂信 号, 2 可低 、 1 可 等、 T WI 等或混杂信号 , 大部为低信号。增强后的 C 、 T MR各期强 化多不 明显 , T值 C 般低 于 8 H 增强后 呈进 行性延 迟强化 , 髓期 呈轻度 、 0 U, 皮 中度强 化, 实质 期 持续强化 , 各期一般低于 肾皮质 , 本组 6例 显示 这一增强特点 。也 有部分 病 例仅有轻微强化或无强化 。本组 3例 , 包括 1例多发 性 RC C多个癌灶 , 在 c T皮髓期 、 实质期 、 排泄期 , M 在 R皮髓期 、 排泄期 均未见强化 。本组病例 同 时显示 在 C 检查 中有些少血供 R C平扫和增强三期密度始终接近液体 , T C 形 似囊肿 , 在手术、 病理结果上 实为实性 癌灶 , 癌灶实 际组织 成分与癌 灶密度 的高低 并不保持完全一致关 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诊断

3 讨 论 3.1 关于股骨头坏死 的病 因、病理 改变 ANFH是 由于 多种原因破坏 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 ,引起 股骨头缺 血坏 死 ,主要 由于外伤、激素、脉管炎 、动脉供血中断或静 脉 阻塞等原 因造成 。本组病例男性多于女性 ,发病年龄 段 不 限 。该 病 发 病 原 因很 多 ,常 见 病 因之 一 ,外 伤 所 致 创伤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其发病机制 明确 ,由于供养股 骨头血 管壁完整性损害 、受挤压或断裂 ,导致股骨头缺 血坏死 。之二 ,特发性股骨头坏死 ,与许多病因和药物 有关 ,其 中一 部分病 因相对 明确 ,如 :激素 、放射病、 血液病 (再障贫血 )、结缔组织病、动脉硬化性疾病 、酒 精中毒 等。激 素性骨缺血坏死较 多,其发病机制 尚不太 清 楚 , 据 文献 报 道 , 有激 素 刺 激 血 小板 生 成 ,血 液 粘 稠 度和凝固力增加致血管 内脂 肪栓塞 学说 ;激素可抑制成 骨细胞活力 ,使骨基质形成障碍 ,导致骨质疏松 、萎 陷 和压缩的骨质疏松学说有关 ,这一病理过程是不可逆 的。 另外如结缔组织病病 、血液病本 身就可发生骨缺血坏死 , 当应用激素治疗 时似乎更易发生。本组 9例均有明显诱 因 。股骨头坏死早期骨 (即骨死亡阶段 )以细胞 坏死 为 特征 ;晚期 (即修复阶段 )以血管再生,骨再生和骨 小 梁 吸 收 为 特 征 。
显示骨结构 ,观察晚期增 生、硬化、囊变、碎 裂、塌陷变形;MRI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特别对 I、 Ⅱ期病变均能诊 断。结论 MRI、
CT及 x对诊 断本病有重要 临床 意义,早期改变 MRI明显优 于 CT及 x线 ,故准确、全 面选择检查手段 能给治疗赢得 宝贵时 间,是诊
断股 骨 头缺 血 性 坏 死 的 重要 手段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无骨和空气产生的伪影,对病变
分辨率高 2021/11/14
19
MRI诊断
0期
患者无自觉症状,X线、CT、核 素扫描及MRI等检查均为阴性。
但骨缺血坏死改变已存在,已有 髓腔压力增高,骨髓活检可证实 骨缺血坏死存在。
此期被称为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 前期,也称安静髋。
2021/11/14
20
MRI诊断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高危因素
医源性类固醇激素;酗酒;
减压病(潜水病);高歇病;
镰形细胞病;放射治疗。
股骨头骨骺炎:好发于4~8岁儿童,与 过度活动、外伤、体重过重及髋臼发 育不良有关。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021/11/14
3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比较
X线诊断 CT诊断 MRI诊断
2021/11/14
在冠状面上,股骨头中央的承重骨小 梁,表现为自外下缘到内上缘的稍低 信号带。
闭合的骨骺线为横行低信号线,两端
与致密骨相连。 2021/11/14
17
2021/11/14
18
MRI诊断
MRI与CT比较,其优点是
无X线辐射损伤。
微小的水分差和脂肪成分差就足 以产生信号对比度。
可获得各种方向的断面图像,有 助于对股骨头及髋关节立体解剖 结构的分析。
Ⅰ期
髋关节间隙正常,股骨头光整、不变 形。
典型的MRI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负重 区在T1W上显示线样低信号区,T2W 上显示为局限性信号升高或“双线 征”。
在MRI上出现“双线征”,这是股骨 头2021/1缺1/14 血坏死的特异性MRI表现之一。21
2021/11/14
22
2021/11/14
新月形坏死区有死骨形成,股骨头塌陷,可伴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任安 , 张雪 哲. 股骨 头 缺血 性 坏死 研 究简
发病 情况 :7个 A F 单 侧 2 4 N H, 1例 , 双侧 1 3例。0期 0髋 , I期 1 6髋 , Ⅱ期 3 l髋 , 线 平 片 发 现 1 个 , 确 率 X 4 准 2 . % ,T发 现 2 98 C 8个 , 确 率 5 . % , 准 96 M I 现所有 4 病例 。 R发 7个 影像学表现 : x线 平片 : 0期 0髋 ,I 期 0髋 , Ⅱ期 1 。 Ⅱ期 A N 4髋 F H又分 为 1a期 , I 显示 广 泛骨 质疏松 , 散在骨 硬化 或囊变 , 但头外形轮廓正常 , 塌陷。 1b 无 I 期显示骨小渠改变 , 局部硬化或形成 向上 弧形硬化 带 , 骨下 可 见骨 稀 疏 或囊 变 软 区 , 顶 塌 陷 在 2 m 之 内 , 节 间 隙 正 常 头 m 关 期。 C : 0髋 , 期 7髋 , T 0期 I 主要表 现为 “ 征 ” 即股 骨 头 内 星芒 状 结 构 异 常 , 星 , 骨 小 梁增 粗 变 形 , 骨 头 外 形 光 滑 完 整 。 Ⅱ 股 期2髋, 1 表现 为股骨 头外形 完整 或稍 变 形, 皮质下骨质疏松囊变 , 皮质 中断 。
3. 7 5岁 。
4 邱维加 , 何卓凯 , 刘光俊 , c 灌 注成像对 等. T
脑 缺血半 暗带 的评 估研 究. 实用放 射学 杂
志 ,0 6,2 1 :3—1. 20 2 ( ) l 6
5 王均干 , 姜建 成 , 海燕 , 多 层螺 旋 c 侯 等. T
三维重建技术 在髋 臼骨 折 中的应 用. 用 实

5 6 单 用 氨 曲 南 加 棒 酸 , 孢 三 嗪 、; 头

综述: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综述: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综述: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摘要] X线平片、CT及MRI能够诊断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种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以MRI最为敏感,可发现0期及Ⅰ期病变,并能预测股骨头的晚期塌陷情况。

CT较MRI次之,亦能发现部分0期及Ⅰ期病变。

X线平片较差,仅能发现部分Ⅱ期病变。

对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致病原因且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行MRI 检查,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率。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即无菌性坏死,是近年来研究发现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每年的发病率正呈增长趋势。

疾病的发生多与过度使用激素、长期酗酒、外伤或脂肪栓子等多种因素有关[1]。

早期病理生理改变是以骨和骨髓细胞成分因股骨头部分性、完全性缺血出现坏死为发病机制,因股骨头韧带和关节囊周围血管对股骨头和股骨颈提供血液供应,血管形态较细,缺乏侧支循环,一旦有血管障碍发生或被损伤累及极易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最先缺血坏死的为骨髓细胞,后为骨细胞和其它细胞出现坏死,最终松质骨塌陷。

本文就目前开展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做一综述。

1.临床病因及病理特点ANFH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2],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认为,外伤、酗酒和大剂量使用激素是其主要原因,普遍认为股骨头血液供应障碍、骨内压增高、成骨细胞受压坏死是最终导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病理。

另外,大量使用激素后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和脂肪细胞超常增生,导致骨细胞死亡[3]。

黄振国,张雪哲,任安等[4]根据38个缺血坏死股骨头大体标本切片及组织病理所见,大体标本剖面上坏死的股骨头分为四层: 软骨、坏死区、增生反应区、周围正常区。

软骨色泽正常或变白,软骨表面可光滑或有不同程度磨损;增生反应区呈不规则棕褐色带包绕坏死区,将坏死区与周围正常骨组织分隔开;坏死区呈黄色,形态不规则,软骨下骨折发生于坏死区,每一切面上坏死区大小、形态不同;病灶外正常区为增生反应区外侧的淡黄色区域。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
的3 2例患者资料 , 析总结如下 。 分
软骨无明显改变 。晚 期病 变 累及 整个 股 骨头 , 出现 软 骨破 可 坏, 关节 面毛糙 , 关节 间隙变 窄。T 、 2加权 像 中, 1T 绝大 部分病 例 在病灶外有一环 状低 信号 硬化 带 , 加 权像 上此低 信 号线 条 影和病灶修复时 肉芽 组织 和软 骨化生 组织 形成 的高信 号影

6 4・ 8
局 解 手 术 学 杂 志 2 1 年 第 2 0 1 0卷
第 6期
J E N TO E U G 2 1 , o.0 N . G A A P RS R , 0 V 1 , o6 R 1 2
早 期 股 骨 头缺 血 性坏 死 的影 像 学诊 断方 法选 择
See to ofi g ng m e h ds f r n c o i ff m o alhe t e r y sa e lc i n ma i t o o e r ss o e r ad a a l t g
股 骨 头 缺 血 性 坏 死 ( vsua ncoi o efm rl ed aaclr ers fh e oa ha , s t
态多样 , 多局 限于股 骨头前上部的负重 区。股骨头形 态及关 节
A F 又称无菌性坏死 , N H) 是骨科常见病 。对于该病 的诊 断 目前 主要依靠影像 学诊断 , 常用 的方 法有 x线 平片 、 T扫描及 MR C I 等检查 。为 了探讨 如何选 择合 适 的检查 方法 才能 既节 约费用 又提高检 出率 , 本文作者收集 了我 院近 3年检查 诊断 为 A F NH
3 讨论
A F 的致病 因素 主要 有外伤 、 期使用 激素 、 NH 长 大量 酗酒 、 自身骨质疏松和有 其他 全身性 疾病 等 。发 病机制 为各 种原 因 导致股骨头血液供应 受 阻或 中断 , 得 骨骼微 血栓形 成 、 内 使 骨 压增高 、 骨髓 细胞死 亡 , 进而引起 骨质破坏 , 功能丧 失。 目前影 像学诊断是该病 的主 要诊 断方式 , x线平 片操 作简单 、 费用 低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与鉴别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与鉴别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表现特点与鉴别摘要:目的评估X线、磁共振成像MRI以及CT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INFH)中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对62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MRI以及CT检查,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符合率。

结果针对早期INFH患者,X线、MRI和CT阳性率分别为19%、85.48%和95.12%;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3%、87.10%和79.03%。

结论在早期INFH诊断中,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MRI、CT和X线平片;MRI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临床可予积极推广。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坏死;CT;磁共振成像MRI股骨头缺血坏死(简称INFH),属于临床常见的疑难病。

本病病因尚未统一,通常包含外伤性、非外伤性两种,其对INFH的诱发机制大体相似,即股骨头缺血后,导致患者的骨髓、骨细胞彻底坏死[1]。

针对INFH,及早诊断与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我院通过对62例患者采用X线、CT以及MRI检测,其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抽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术后或者病理确诊的62例早期INFH患者。

男性患者为3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均为18-78岁,中位(44±31)岁。

临床表现:患者髋部伴有压痛、胀痛或者反射痛,托马斯征、4字试验结果均呈阳性,患者关节受限,伴有轻度肌肉萎缩,跛行症状者共21例。

发病机理:28例患者伴有外伤史,17例患者大量使用激素,15例患者伴酗酒史,2例患者未见明显病史者。

所有病例,均于发病后14d内接受X线、CT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1.2 方法CT扫描机:Picker,Twin,对患者股骨头进行横断面扫描,间隔约5mm,扫描层为5mm 厚,窗为1550-2000Hu宽,窗位为250-300Hu;磁共振成像MRI:Toshiba O part,机型:0.35T,髋关节体位以及体线圈,对SE序列进行常规性扫描,以摄取横轴位和冠状位两个截面T1WI、T2WI图像,前者为(TR/TE=550/15ms),后者(TR/TE=4000/120ms)。

三种影像学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三种影像学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

回顾性
分析 2 例 3 个经临床追 踪或病理证实的早 期 A F 8 1 N' H的 X线 平片 、 r c 扫描及 M 结果相 比较 。结果 RI
3 个病 变股骨头 中 X 1 M I R 诊
线平 片显示 l , 出率 为 4 .8 c 扫描显示 2 个 , 出率为 6 . % , / 显示 3 个 , 出率为 10 5个 检 83 %, r 1 检 77 4 MR 1 检 0 %。X线 平片与 c ’ I 扫描 的检 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 00 )MR 的检 出率远 高于 x线平 片与 ( 扫描 , P> .5 , I 有显著性差异 ( P<00 ) .1 。结论
断早 期 A FI 敏 感 性 明 显 优 于 X线 平 片 和 c 描 , N3 的 - 1扫 考虑 到检 查 费 , 提 出 以 卜选 择 途 径 : 于 有 长期 大 量 服 用 糖 皮 质 激 素 E f j 对
者、 长期酗酒 者 、 股骨颈骨折及对侧 已有 A F N H者的高危人群和已有髋关节 症状 的患 者应直接行 M I R 检查 ; 高危人群可先 非
F 0V = 1 0 m 8r a
本文 观察 了 2 8例 3 个 早 期 A F 1 N H的 MR 表 现 , I 并 与 x线平 片 、T扫 描相 比较 , 析评 价 MR 对 早期 C 分 I
AF N H的诊断 价值 。 1 资料 与方 法
由两名影像 科 医师单 独 阅 片 , 照 A C 按 R O分期
行 x线 平 片 检 查 , 果 正 常或 可 疑 者 进 一步 行 c 扫 描检 查 。 结 r
【 关键词 】 股 骨头
缺 血坏 死
磁共振
c x线 T
股 骨 头 缺 血 性 坏 死 ( vsu rn c s ft aacl er i o e a os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平片CT扫描MRI
缺血性坏死(ANFH)也称股骨头骨无菌性坏死、股骨头骨软骨病、青年畸形性骨软骨炎和扁平髋,也有以最初发现者的姓氏来命名称赖哥-卡尔维-波尔则斯(Legg-Calve-Perthes)氏病。

本病的特点是骨骺和干骺端的骨软骨局限性缺血坏死,预后相对较好,可以再生或重新骨化。

本病的病理基础是骨的有活力成分(骨细胞、骨髄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因缺血而死亡的复杂病理过程而不是炎性过程,所以本病公认比较恰当的叫法应该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由于本病的发病年龄轻,致残率极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无比较成熟的治疗方案[1],治疗颇为棘手,治疗的关键是在早期,早治疗能防止股骨头塌陷,恢复功能,因此发现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成为早治疗的前提。

本文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病理、分期及不同时期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和诊断时需要鉴别的类似疾病,提高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使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成为可能。

病因
股骨缺血坏死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仍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因股骨头骨骼血液供应中断而引起的骨缺血坏死。

引起血运中断的原因目前主要认为的因素有长期嗜酒、大剂量使用激素、外伤、脂肪栓子、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后、内分泌紊乱、代谢障碍、低毒感染等[2]。

病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改变分为两个阶段[3]:①骨细胞死亡阶段,骨髓的不同组织对缺氧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最敏感的是造血组织,供血不足6~12小时即死亡,骨细胞次之,缺血后12~48小时死亡,脂肪组织对缺氧最具抵抗能力,在供血不足2~5天内才会死亡。

②以血管再生、骨再生和骨小梁吸收为特征的修复期。

分期标准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分期体系较多,参照被广泛认可的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4]方法共分5期。

①0期:骨活检结果阳性,X线平片、CT扫描、MRI检查阴性。

②Ⅰ期:骨扫描和/或MRI检查阳性,X线平片股骨头斑点状骨质稀疏及骨硬化囊性变。

其中ⅠA期MRI股骨头病变范围占15%以下;ⅠB期MRI股骨头病变范围15%~30%以下;ⅠC期MRI股骨头病变范围30%以上。

③Ⅱ期:X线平片及骨扫描阳性,股骨头无塌陷,髋臼无变形。

ⅡA期MRI 股骨头受累范围15%以下;ⅡB期MRI股骨头受累范围15%~30%以下;ⅡC 期MRI股骨頭受累范围30%以上。

④Ⅲ期:新月征和/或股骨头塌陷,未涉及髋臼。

ⅢA期X线平片上,新月征占股骨头<15%,或塌陷<2mm,ⅢB期X线平片上,新月征占股骨头15%~30%,或塌陷2~4mm,ⅢC期X线平片上,新月征占股骨头30%以上,或塌陷4mm以上。

⑤Ⅳ期:股骨头变扁或塌陷,关节间隙变窄,骨性关节炎的表现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X线片: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检查时无异常改变,大多数患者在X 线平片检查出现阳性改变时已属中晚修复期[5]。

可见股骨头关节面下低密度囊变区,囊变区边缘相对清楚,内可见死骨影,片状骨质疏松区,髋关节间隙增宽,
股骨颈增宽、缩短等。

晚期股头变形、密度增高,颈干角减小,沈通氏弧线不连贯,髋臼窝变浅变宽,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边缘骨赘形成等。

虽然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检查常无阳性发现,诊断价值有限,但由于X线平片检查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对显示股骨头整体全貌有明显优势,因此,对怀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均应常规行平片检查,鉴于X线平片对早期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尚有一定限度,对临床症状典型,怀疑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X线平片又无阳性发现的患者,为了早期确诊,应进一步做CT扫描或MRI检查。

如图1所示。

CT、MRI征象:①0期:CT、MRI表现均正常。

②Ⅰ期:CT可见股骨头骨小梁星芒结构增粗、变形,有时伴有短线样稍低密度影或簇状、斑片状以及条带状的硬化影,无“新月征”的出现,MRI在T1W Ⅰ上股骨头斑点状、小囊状及线条状低信号,部分呈高信号,T2W Ⅰ、STIR显示为高信号。

③Ⅱ期:CT表现为股骨头斑片状骨质硬化及囊变低密度区、星芒状的骨小梁结构消失等,MRI 在T1W Ⅰ上表现为股骨头前上部边缘斑片状异常信号,在T2W Ⅰ、STIR上表现骨髓水肿的高信号。

④Ⅲ期CT表现:在Ⅱ期的基础上并见“新月征”及股骨头的骨质碎裂及关节面塌陷,MRI在T1W Ⅰ上呈现片状或不规则低信号区,软骨塌陷,T2W Ⅰ上表现为内高外低的新月形[6]异常信号。

⑤Ⅳ期:CT及MRI 见股骨头明显变扁,MRI的T1W Ⅰ表现为大片状不规则形低信号区,冠状面见股骨头明显碎裂及塌陷、合并股骨头肥大畸形,髋臼缘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变窄等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表现。

如图2、3所示。

图2 同一患者,CT扫描见条带状高密度硬化影
鉴别诊断
股骨头骨骺滑脱:此病常发生在12~16岁,常单侧发病。

典型的X线表现是骨骺向下移位,股骨颈上缘变平,甚至向外凸。

此时,沿股骨颈上缘画一直线,股骨头不能与此线接触。

先天性髋内翻:此病多发生在幼儿,主要的X线表现是股骨颈干骺端的下方出现游离的三角形骨块,干颈角缩小,股骨头向下移位,形成明显的髋内翻。

髋关节结核: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与髋关节结核的鉴别是有一定困难的,尤其是早期髋关节结核。

但髋关节结核是炎性病变过程,早期即出现关节囊肿胀,股骨头可略增大而不是缩小。

骨质破坏多半是从边缘非受力部位开始的,而不是骨骺坏死、囊变、节裂。

图3 MRI见蜿蜒走行的斑点状、线条状低信号
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
由于骨关节系统具有良好天然对比,X线平片检查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它具有操作方便,价格低,显示病灶、髋关节及股骨头全貌整体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X线平片检查对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敏感性低,漏诊和假阳性时有报道[7],CT在显示病变细节能力方面具有较X线平片有很大的提高,它能发现X线平片不能检出的早期病灶,而且在显示细小病灶的位置、边界、形态及骨小梁等细节方面与X线平片检查相比更具优势,特别是多排螺旋CT能进行任意方位多参数的后处理成像,对病灶的定位定性及股骨头形态的观察提供更有利帮助。

目前,CT作为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检查手段,其应用价值已得到公认,但与MRI相比,CT不如MRI能直接反映病变早期骨髓水肿的形态改变,MRI具有多方位成像,组织分辨力高,图像层次丰富等,且能通过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提示病变解剖形态的变化,还可反映人体组织的病理
及生理生化信息,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的骨髓水肿、坏死及肉芽组织浸润,MRI已被学者们公认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敏感的方法[8]。

但它对骨质的细微结构改变及钙化不如CT,且费用较高。

综上所述,MRI可发现普通X线平片不能发现的早期病变,已被公认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准确、最敏感的理想方法,CT可发现早期病变,能观察病变的范围及程度,X线是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和分期的常规手段[9]。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和经济状况来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业林,徐杰,孙强,等.早期股骨头缺血怀坏死影像学诊断的实验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1):4-7.
2余开湖,冯敢生,郑传胜.DR、CT、MRI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J].临床放射医学杂志,2004,23(2):151-153.
3张雪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24(6):345.
4郭宇宁,卫小春.股骨缺血性坏死的分期[J].实用骨科杂志,2007,9(13):535-536.
5Lavernia CT,Sierra RT,Grieco FR.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J].J Am Acad Ort hop Surg,1999,7(4):250.
6任安,张雪哲.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简况[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31(3):199-202.
7刘仁杰.CT在股骨缺血性坏死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0,48(10):94-95.
8刘士远,张覃泉,施增儒,等.MR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初步经验[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12(2):117.
9苏辉,戴荣贵,吴传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3(6):163-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