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超重与失重》教学设计-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重与失重
教学设计思路:
《超重与失重》是一节应用牛顿三定律解释身边物理现象的应用课.本课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式,先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全体学生亲自到电梯中去体验超重与失重,在体验过程中,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产生疑问,各小组整理和记录数据,课上展示记录结果.
本节课以展示各小组记录的数据引入,带领学生回忆电梯中的场景,并总结当时的困惑.教师及时评价.
在数据及回忆的基础上总结学生的困惑,教师加以提炼,提出四个问题:
1.读数有时大有时小,难道我的体重在变化吗?
2.如果我的体重没变化,那么体重计直接测量的还是我受到的重力吗?
3.如果体重计直接测量的不是我受到的重力,那么它直接测量的是什么力呢?
4.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体重计读数的变化呢?
本节课就以这四个问题为主线,在对这四个问题的解决中展开教学,利用类比、反证、定性分析、定量推理等多种方式,得出超重、失重概念;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得出新知识,总结新规律.再利用新规律解释新现象,利用体验、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影音资料等手段,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经历一次“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到科技,到社会”的探究过程.教师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方法指导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学习任务分析:
1.全体学生去体验“电梯中测体重”,发现现象,整理数据,提出困惑.
2.分析并思考四个问题.
3.得出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
4.定性分析什么原因引起了体重计读数的变化.
5.用牛顿定律定量推导人对秤压力的表达式,总结何时物体会出现超重状态何时物体会出现失重状态.
6.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究和实验探究,共同协作,再通过几个趣味探究实验,
使学生正确运用超重和失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7.本节课来源于生活中的大量实例,但学生对相关新事物新情况了解较为片面,不能很好地由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应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使其成为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学完牛顿三定律的理论知识,尚缺乏实际的应用,对定律的理解还比较粗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生动活泼的场景,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
2.如果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自主探究的方式对我校学生来说稍显困难,教师要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做好方法指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2)理解产生超重和失重的条件.
(3)知道超重和失重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4)体验“电梯中测体重”.
2.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学生在电梯中体验超重与失重,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3)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和观察一些趣味演示实验,尝试运用物理原理解决一些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具体问题.提高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提炼出物理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使学生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学生体验自主探索物理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3)学生通过交流,提高协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实验器材:体重计、钩码、细线、底部带小孔的水瓶两个.2.演示器材:瓶身钻孔的可乐瓶两个、红墨水一瓶、弹簧测力计一个.3.视频资料:火箭发射和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生活.
4.多媒体设备一套:可供放像、课件播放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