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共28页文档

合集下载

天然药物开发研究

天然药物开发研究

⑥ 重视制剂新技术和新剂型的开发,力争使品种多样 化、给药方便化和吸收容易化;
⑦ 生物技术药品数量逐年增多,这一方面是各国采取
优惠政策鼓励研究高、新、尖技术产品,另一方面生物 技术药品开发时间较短,一般仅需5~8年;
⑧ 艾滋病防治药品研究开发引人注目,在诊断、治疗
和预防用药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果; ⑨ 为减少开发费用和提高成功率,各制药公司纷纷采 取自主研究开发与许可开发并举的战略; ⑩ 保健食品前景广阔。
1
2
3
4
5
7
8
9
10
11
1 2 综 述 资 料 3 4 5 6 7 8 9 10 11 药 学 资 料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4


*7




13 13 - 13 13 11 - - - - + 13 13 13 13
13 13 - 13 13 11 - - - - + 13 13 13 13
二、从天然药物出发进行创新药物研究已为世界各国实 践证明是一条成功的道路,借助中医多年临床实践经验, 从中药出发进行创新药物研究必将形成中国特色。
1、天然药物历来是合成创新药物的重要源泉
2、从天然药物研究开发创新药物的基本途径 天然活性成分本身直接发展成为新药。 天然活性成分经过简单修饰,发展成为新药。 天然药物经过构效关系研究,找出活性中心,进行结构改造 或合成发展成为新药。 实例:黄连素、紫杉醇、长春新碱等 实例:青蒿素甲醚、丹参酮IIA磺酸钠盐等







*19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H
O
H
H
O
H
H
O
CH 3
CH 3
CH 3
O
H ydroartem isinin
OC H 3
Artem ether 31 tim es
OC OC H 2CH 2CO OH
A rtesu n ate w ater soluble
In 1996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1.5-2.7 million deaths annually and majority were children. 500. million new incidences annually.
如:青蒿素
开发为新药
青蒿素甲醚
.
(二)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的三阶段 1、临床前研究
① 选定研究对象; ② 收集原材料 ③ 筛选活性 ④ 分离追踪活性成分、确认结构
.
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⑤ 动物试验 特殊毒性试验
(致畸、致癌、致突变)
药代动力学试验
.
处方及工艺研究 临床及生产用药品质量研究 ⑥ 制剂工业化研究 原料及制剂稳定性研究
.
.
(三)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 天然药物中尽管含有很多化学成分,通常只有吸
收入血液中才能发挥药效。吸收入血的成分属于少数, 如果只研究吸收到血液中的成分(血清药化学)及药 理作用(血清药理学)可大大降低成本。
但此法可靠性相对较差,此法不太常用。
.
(四)生物活性成分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4.根据理化性质或波普数据确定单体化合 物的结构。
5.对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或 构效关系的研究,进而将其开发成新药。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根据疾病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确定研究方向,例如抗癌、抗生素、心脑血管药物等。

然后,需要对天然药物进行采集和鉴定。

采集药材时需要根据物种特征、产地、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保证采集到具有一定质量和活性的药材。

然后通过化学和生物学的鉴定方法,对药材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并评估其活性和毒性。

在确定药材的基础上,需要对天然药物进行提取和分离。

提取方法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化学成分进行选择,例如水、醇、醚、酸、碱等溶剂进行提取。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技术,如色谱、电泳、萃取、结晶等,分离和纯化出药物的有效成分。

这些有效成分可以是单一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复杂的混合物,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在获得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后,需要对其进行药效学和药理学研究。

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药物的药效和毒性,寻找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

这些研究可以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等方式进行。

同时,也需要对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进行研究,例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在深入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性质后,需要进行药物制备和剂型优化。

根据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利用度和毒副作用,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和制剂形式。

制备方法可以包括浸膏、合剂、胶囊、片剂、注射剂等,需要考虑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生产成本等因素。

最后,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和上市注册。

根据临床试验方案,进行各个阶段的试验,包括I期、II期和III期,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也需要进行药物的毒理学和药效学研究,确认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终,通过上市注册,将药物推向市场,供临床使用。

总之,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通过深入了解药物的化学组成和机制,优化制剂形式,进行临床试验,可以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天然药物,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PPT精品文档

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PPT精品文档

4、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活 性评价。 5、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改造 ,开发成新药。
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并对各组分进行 活性测试优点:
A、节省经费开支, B、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分离时间, C 、分离过程中某一过程不当,导致活性成 份流失,还可以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 D 、当有些成份只是在与其它成份混合时, 协同作用才有效,而分离成纯品时效果就 低了或无效。这种情况在中药分析中也是 常见的,这些因素能及时得到分析。
3.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是能够追踪到活 性化合物的前提。采用体内、体外多种 方法,多个指标对实验材料进行活性测 试。 4.天然药物及中药在临床上往往具有多方 面的治疗作用。 5.在分离过程中要按“等剂量不等强度原 则”对每一阶段所得组分进行活性定量 评估并与母体进行比较,追踪分离活性 最强的流分物中这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常采用 体内代谢的方法进行。即将天然药物给动物食用 后,分别收集动物的粪便、尿、胆汁,然后采用 各种提取分离方法分离它们中的代谢产物,并采 用谱学和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确定它们的化学结 构,在化学结构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生物活性评价 ,对于有开发价值的化合物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 进一步开发。
(四)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需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个高技术 、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知识密集型的系统 工程,涉及化学、药理、制剂、临床医学、毒理 等多学科领域。据统计,开发成功一个创新药物 需要筛选1万甚至数万个化合物,故成功率极低, 难度极大,所用时间约10—12年,所需经费约2亿 —3亿美元,但回报率也很高。 2.活性测试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活性追踪分离能 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复方中药的开发
在不明确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将临 床疗效明确的经典方、经验方或经 药效学研究具有开发价值的复方中 药开发成新药,或将现有的新药改 变剂型如由口服液改为片剂、注射 剂等。

【课外阅读】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课外阅读】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化学药品给人类自身健康及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回归自然、保护环境已成为一种处理人类和环境关系的潮流思想。

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海洋药物的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顺势大力发展,对天然药物的各种人为禁制也趋于宽松。

植物药,顾名思义,是以植物初生代谢产物如蛋白质、多糖和次生代谢物如生物碱、酚类、萜类为有效成分的原料药、制剂。

市场上植物来源的中药、中成药均在植物药之列。

植物药在天然药物中占主导地位。

近年来,由于其在治疗上的独特优势(来自大自然,毒副作用小;在治疗艾滋病等疑难杂症上有广阔的前景)而倍受重视。

在一些西欧国家(如德国)植物药、保健饮品已广为大众接受;美国已通过修改FDA的有关条款放宽对植物药的限制;而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更是植物药的生产大户;香港去年已决定斥巨资组建中药港。

国内植物药的应用是勿庸置喙的。

在1997年出台的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植物药的研究倍受重视;昆明、上海等地的天然药物研究或筛选中心纷纷入选创新工程,势将大力推动国内的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使天然药物在人类文明和进步中发放异彩!天然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现状:1、到目前为止全球的天然药物使用情况:已形成应用系统理论的有,中国医药、印度佛教医学、伊斯兰医学、欧洲传统草药、南美民族医学和非洲民族医药。

其中中国医药被认为是当今国际上最为发展的天然药物体系。

2、从天然药物使用的规模来看,单是我国天然药物总数已达12772种,其中植物来源的为11118种,动物来源的为1574种,矿物来源的为80种;而植物来源的天然药物又以被子植物中的双子叶植物最多,占到8598种。

3、从天然药物开发和应用的技术水平分析,有下面几种情况:原料药,这在我国的市场上占了很大比例,亦即传统意义上的中药;制剂或提取物,通过一些简单的加工制成,中成药大多来源于此;纯天然有效化学成分,美国的FDA即如此要求,但近年来也逐渐放松管制。

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091130

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091130

一、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形式
1、研究文献资料或调研民间用药或通过现代 药理学筛选研究,发现某种动物、植物或微生 物具有药用价值,然后将其开发成新药。
2、根据动植物亲缘关系,寻找含有某类药用 成分的动植物,将其开发成新药。
例如:从三颗针中发现黄连素
三颗针
3、将临床疗效明确的经典方、经验方或药效学 研究证明具有开发价值的中药复方开发成新药, 或对现有剂型进行改造(目前最多!)。如: 口服液改为片剂、注射剂等。 4、将有效成分业已明确的药用有效部位开发成 新药。
水层(弃去)
红豆杉茎12kg 95%乙醇提取
浓缩物 氯仿--甲醇萃取
氯仿
CH3COO
10
H
HH 1
C C CO
O
OH
OH
NHCO
O OH
9
7
H
3
2
4
O
H
OCOCH3
OCO
30管液滴逆流层析
8--18管 (14g,T/C=30%,23mg/kg)
400管液滴逆流层析 170--189管 (2.4g,T/C=16%,15mg/kg)
本方法的优点是:
体外多项指标筛选①活性低或含量少的化合物不至于
合物的前提。 为了确保活
抗肿瘤活性 示有抗肿瘤活性
丢失 ②增加了检出新化合物的机会; ③可能分离得到不同作用机制的化
性成分离工
体内筛选抗肿瘤活合性物
作在可靠的
基 础 上 进 行 ,有抗肿瘤活性
对供试天然
确定抗肿瘤活性或
药物或中药

作用机理有新颖性
浙江省企业技术难题(08年第一批) (科技处发布)
浙江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薰衣草中提取功效成分; 衢州天圣植物提制有限公司:从枳实中提取和分离鲸鱼胺; 浙江久红酒业有限公司:杨梅天然色素提取技术; 江山市竹木加工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竹材三剩物提取香料。

11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11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制定质量标准 稳定性 配伍变化 试验方法
试验规格
工业制备方 法探讨 合成
提取精制 发酵
制剂化探讨
上市销售(GSP)
申请生产许可(GMP)
杂志公开发表 接受公众检验
III期:毒性、药效(多数病人, 多点观察)
II期:毒性、药效(少数病人) I期:毒性(健康人群)
申请临床试验(GCP)
临床试验用样品
➢GC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 ➢GL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优良实验室管理规范 Good
25年
盐酸关附甲素(Acehytisine Hydrochloride)
天然药物的开发
方式:
2、已知某种成分的药用已经开发为新药,根 据植物亲缘,寻找新的植疗效明确的经典 方开发成有价值的复方中药,或改变剂型成为 新药
天然药物的开发
碳位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糖部分的13C-NMR化学位移
齐墩果酸 34.2 32.7 28.3 17.2 15.7 17.7 26.3
180.1 33.3 23.8
化合物A 34.5 33.0 28.3 17.1 16.1 18.0 26.8
178.8 33.9 24.3
现代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大致过程
合成
情报
提取、结 构测定
活性筛选
申请专利
选择确定作为开发对象的目标化合物
创新药物源 头研究阶段
工业化探讨(大量制备)
(GLP)
药效药理
致畸
药 理
一般药理 药物动态
特 致癌
殊 毒 性
致瘾 生殖毒性
生 化
吸收排泄 代谢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天然药物的采集和生产需要考 虑到资源的可持续性,以保证
其长期供应。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的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未来需要加强天然药物的基础研究, 包括成分分析、作用机制、药效学等 方面的研究。
创新药物研发
通过技术创新和组合,开发出新型的 天然药物,以满足更多疾病的治疗需 求。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 性化的天然药物治疗方案。
分类
根据其来源和用途,天然药物可分为 草药、中药、民族药等。
天然药物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历史
天然药物的使用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通过实践发现了各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天然物质,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
文化背景
天然药物在各种文化和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自己的 传统药物体系,如中国的中药、印度的阿育吠陀、欧洲的植物药等。
详细描述
天然药物制剂的生产工艺需要不断优化,以 提高产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中 试放大是关键环节,通过中试放大可以将实 验室规模的生产工艺逐步放大到工业化生产, 同时解决实验室阶段未能遇到的问题,为工 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
06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前景 与挑战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现状与趋势
大。
天然药物研究开发面临的挑战
有效性验证
天然药物的成分复杂,作用机 制不明确,因此其有效性验证
是研究开发中的一大挑战。
安全性评估
天然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 在副作用或毒性,因此需要进 行充分的安全性评估。
知识产权保护
天然药物往往缺乏明确的知识 产权保护措施,导致研究开发 过程中可能面临侵权风险。
资源可持续性
活性成分药效与作用机制研究

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

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

天然药物研究和开发天然药物是指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制成的药物,它原本就存在于自然界中,与生物体亲密相连,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安全性。

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对于解决医学难题、发现新药物、改善人类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分别从天然药物的来源、开发过程、研究方法、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天然药物的来源天然药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天然资源中,其中植物资源是被广泛研究和利用的。

目前,已经发现了数万种植物,其中约有30%被用于药用。

在世界上已发现的400~500种有效化合物中,有60%以上来自植物,其余来自微生物和其他动植物。

例如,从鼠尾草中提取出的丹参酮可以降低血脂、增强心肌活力;冬虫夏草中的虫草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氧化的作用等。

2. 天然药物的开发过程天然药物的开发过程主要包括药效评价、化合物分离鉴定、有效成分筛选和药物制剂的研发等环节。

首先,需要对植物等天然资源进行药用价值的评估,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物种,并对其药效进行初步的评价。

其次,需要将药用价值大的植物等天然资源进行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确定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

接着,对活性化合物进行筛选、优化,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药物。

最后,将优化后的药物进行制剂研发、安全性和效能评价等环节,完成药物的开发。

3. 天然药物研究方法天然药物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学、化学、药学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其中,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可用于发现新的天然药物和评价其药效。

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化合物结构分析、合成化合物等,可用于天然药物中活性成分的鉴定。

药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包括制剂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可用于天然药物的研制、制剂研究等环节。

4. 天然药物的应用前景天然药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方面,它也是发现新药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天然药物的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新药物,为人类疾病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天然药物具有天然起源、生物可降解、效能稳定等特点,因此成为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降低患者因药物毒副作用造成的痛苦和疾病复发率,减轻医疗负担。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PPT课件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PPT课件
2.活性测试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活性追踪分离 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是能够追踪到活性化合物的前提。采 用体内、体外多种方法,多个指标对实验材料进行活性测试。
4.天然药物及中药在临床上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治疗作用。
5.在分离过程中要按“等剂量不等强度原则”对每一阶段所得 组分进行活性定量评估并与母体进行比较,追踪分离活性最强 的流分。
定义:基础 手段 涉及学科
对象
内容
目的
基础:文献资料,民间用药经验 手段:生物活性测试(高通量筛选),提取分离技术 对象:天然产物:陆地,海洋;动植物(中药),微
生物,矿物 内容:分离,结构测定(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
理化性质,半合成,全合成,结构改造(组合化 学) 目的: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 利用和改善药物来源 创制新的药物
(三)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
• 血清药化学:研究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 • 血清药理学:研究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的药理 作用。 缺点: 1、化学成分吸收人血后会很快被代谢、分布、 排泄,不同时间检测同一种成分含量会有很大 差异。 2、动物所用剂量毕竟有限,难于积累到足量样 品;
3、所用的结构测定方法绝大多数只能依靠质谱如 LC-MS等,而用质谱测定化学结构不但需要对该 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要有透彻的了解,而且有 时还需要对照品,可靠性也差,所以目前采用血 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的 进展并不大,从中研究出的一些成分多数是含量 较高的已知成分或其代谢产物。
(四)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高投 入、高回报、知识密集型的系统工程,涉及化学、 药理、制剂、临床医学、毒理等多学科领域。据 统计,开发成功一个创新药物需要筛选1万甚至 数万个化合物,故成功率极低,难度极大,所用 时间约10—12年,所需经费约2亿—3亿美元, 但回报率也很高。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第一章:引言天然药物是指由动植物或者微生物等自然资源提取而得的治疗性药物。

天然药物因其来源广泛、治疗效果稳定、低毒副作用等优点,一直备受药物研究人员的青睐和重视。

本文就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展开探讨。

第二章:天然药物研究现状天然药物研究已有几十年历史,先后发现了大量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等新的物质,这为新药研究提供了巨大的资源。

据统计,90%以上的药物或者化合物都是天然的或者由天然化合物修改而成。

但是,由于天然药物研究受到人类社会、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天然药物研究目前面临很多困境。

一方面,天然资源逐渐枯竭,很多宝贵的物种难以采集、储存和保存,导致研究者缺乏有效的研究素材;另一方面,天然药物的机理往往十分复杂,基础研究进展缓慢,这导致研究者往往需要多年才能开发出一种有效药物。

第三章:天然药物的开发过程天然药物的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发现、分离、鉴定和性质研究,以及药效、稳定性、剂型等方面的临床开发。

在天然药物开发的第一阶段,研究者需要深入了解某一植物或者肿瘤的物质成分和效能,进行发现和筛选。

其次,需要进行分离、精制、结构分析等工作,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在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之后,就可以进行性质研究,如药物的药效、毒性、稳定性等。

最后,需要将目标化合物进行临床开发,使得药物能够适应人体的生理需要,通过药效和剂量等方面进行细致而科学的调整,最终使药物能够真正地服务于人类健康。

第四章:对天然药物研究的建议为推动天然药物的研究和开发,以下提出一些建议:1.积极发掘民间的传统药物。

尽管民间传统药物的成分和效果往往不被科学界认可,但是在这些传统药物背后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为天然药物的研发提供重要素材。

2.增加对天然药物研究的经费投入。

天然药物的研究往往面临较大的经费支持压力,但是由于天然药物在治疗方面的优势,应该加大对天然药物研发工作的经费投入,以更好地推动研发进程。

天然产物化学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天然产物化学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现代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大致过程
合成
情报
提取、结 构测定
活性筛选
申请专利
选择确定作为开发对象的目标化合物
工业化探讨(大量制备)
(GLP)
药效药理
致畸
药 理
一般药理 药物动态
特 致癌
殊 毒 性
致瘾 生殖毒性
生 化
吸收排泄 代谢
毒 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性 慢性毒性
作用机理
理化学性质、
制定质量标准 稳定性 配伍变化 试验方法
O
(高活性)
(低活性)
第三节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方法
一、调研
在开展某一天然药物的研究中,研究开始前,必
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这其中包括实地调查、资源
调研和文献调研三个方面。
实地调查 包括临床疗效的考察和实际应用效果(民间使用情况) 资源调查
植物的生长环境、资源分布、品种的多少 文献调研 相关近缘植物的研究、所含有的化合物类别、研究方 法等
例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筛选
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1.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好的生物活性测试体系的建立. 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酶或 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 2.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 这是追踪分离活性化合物的前提。 为了确保活性成分离工作在可靠的基础上进行, 对供试天然药物或中药有时须采用多项指标、体 内外进行测试加以确认。
喜树原料12kg
热正己烷提取
正己烷提取物 (无活性,弃去)
植物残渣
乙醇提取 用4 倍体积的氯仿+1 / 4 体积的5%含水乙醇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19
12 11

天然药物化学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开发

天然药物化学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开发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药物筛选
追踪分离天然活性化合物时的注意事项
1.关键在于选择、建立先进的生物活性测试方法
天然活性化合物的追踪分离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有无好的生 物活性测试体系.试验模型可以有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 酶或受体以及体内生物活性物质等。近来并已开始注意在基因调控 水平上建立起新的筛选体系。无疑,采用整体动物进行的试验与人 比较相近,但是实验费时费钱,现象复杂,加以动物个体差异以及 病理模型难于建立等因素,作为指导分离过程的活性筛选方法不太 适宜。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的是那些灵敏、简便、可用于微量 样品的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其中,利用对酶、受体或体内生物活性 物质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以及利用基因调控影响进行的活性测试方 法因为简便易行又可定量,更是受到青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有时这种体外活性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药物实际在体内的作用 并不平行,故实践中也应予以注意。
2 .在活性筛选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化合物的分离提取 (Bioassay Directed Separation)。 在供试样品的活性确定以后,选用简易、灵敏、可靠 的活性测试方法作指导;在分离的每一阶段对分离所得的 各个组分进行活性定量研究和评价,跟踪其中活性的部分。 缺点: (1)活性测试的样品及工作量均大大增加; (2)要求分离工作者与活性测试人员两个方面的配合。 优点: (1)由于分离过程中,没有化合物类型的框框限制,只 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故发现新化合物的可能性很大。 (2)如果分离过程的某一阶段,如因分离方法或材料选 择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的分解变化或流散时,还能迅速 查明原因,并可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对天然活性化 合物的分离来说,这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红 豆 杉 茎 12kg 95%乙 醇 提 取 浓缩物 氯 仿 --甲 醇 萃 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血清药化学和血清药理学
血清药化学:研究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 血清药理学:研究吸收入血的化学成分
的药理作用。 缺点: 1、化学成分吸收人血后会很快被代谢、分
布、排泄,不同时间检测同一种成分含 量会有很大差异。 2、动物所用剂量毕竟有限,难于积累到足 量样品;
3、所用的结构测定方法绝大多数只能依靠质谱如 LC-MS等,而用质谱测定化学结构不但需要对 该天然药物中的化学成分要有透彻的了解,而 且有时还需要对照品,可靠性也差,所以目前 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生物活 性成分的进展并不大,从中研究出的一些成分 多数是含量较高的已知成分或其代谢产物。
4、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活 性评价。
5、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获改造 ,开发成新药。
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并对各组分进行 活性测试优点:
A、节省经费开支,
B、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分离时间,
C、分离过程中某一过程不当,导致活性成 份流失,还可以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
D、当有些成份只是在与其它成份混合时, 协同作用才有效,而分离成纯品时效果就 低了或无效。这种情况在中药分析中也是 常见的,这些因素能及时得到分析。
6.传统天然药物及中药多为汤剂,从某种 意义上来讲,只有溶于汤剂中的成分即水 溶性成分才是有效成分,但脂溶性成分是 否就一定不是有效成分?
实际上未必,其原因有三:
(1)在煎煮过程中有些本不溶于水的脂溶 性成分会因互溶而溶于汤剂中;
(2)古人会用增大剂量的方法提高脂溶性 成分的用量,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活性测试方法选择的正确与否是活性追踪分离能 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3.确保供试材料具有活性是能够追踪到活 性化合物的前提。采用体内、体外多种 方法,多个指标对实验材料进行活性测 试。
4.天然药物及中药在临床上往往具有多方 面的治疗作用。
5.在分离过程中要按“等剂量不等强度原 则”对每一阶段所得组分进行活性定量 评估并与母体进行比较,追踪分离活性 最强的流分。
(四)天然药物中生物活性成分研究需 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知识产权的保护:创新药物的开发是一个高技术 、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知识密集型的系统 工程,涉及化学、药理、制剂、临床医学、毒理 等多学科领域。据统计,开发成功一个创新药物 需要筛选1万甚至数万个化合物,故成功率极低, 难度极大,所用时间约10—12年,所需经费约2亿 —3亿美元,但回报率也很高。
(二)天然药物及中药中前体活性成分 的研究
天然药物中这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常采用 体内代谢的方法进行。即将天然药物给动物食用 后,分别收集动物的粪便、尿、胆汁,然后采用 各种提取分离方法分离它们中的代谢产物,并采 用谱学和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确定它们的化学结 构,在化学结构已知的情况下进行生物活性评价 ,对于有开发价值的化合物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 进一步开发。
剂等。
4、有效部位的开发
在基本上搞清了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的基础上,将有效部位开发成新药,如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地奥心血康、 银杏叶制剂等。具有临床疗效稳定、质 量易于得到保证等特点。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单体的开发
通过研究,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发现有药 用价值的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先导化合物构效 关系的研究,进而发现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 然后按照国际惯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将其开发 成新药。
(3)受科技发展的限制,古人没有意识到 的并不是不存在的,所以脂溶性成分也可 能是天然药物及中药的有效成分。
(五)活性追踪分离的几个实例
治疗的目标 寻找先导化合物 优化先导化合物 研制侯选药物
新药
1.大黄泻下活性成分的研究:
生大黄粉 正已烷回流提取3次,每次5000ml
正已烷提取物 残渣
(9g)
2、亲缘动植物的开发
已知某种成分或某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或 已成为新药,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 含有这种或这类成分的动植物,进而将其开 发成新药。
• 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开发替代资源。解 决现有贵重药材资源不足的问题。
• 黄连、黄柏→三颗针; 人参→人参茎叶
3、复方中药的开发
在不明确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将临 床疗效明确的经典方、经验方或经 药效学研究具有开发价值的复方中 药开发成新药,或将现有的新药改 变剂型如由口服液改为片剂、注射
1、调研、筛选,体内药效评价,寻找有效部 位筛选所用的活性测试模型或指标。
2、经活性测试,确定有效部位。
3、对有效部位进行分离,并对各组分进行活 性测试。在分离活性成份时,利用化学指标 和药理活性指标两只眼睛,对分离过程中的 每一个部分都进行跟踪检查,对无活性的部 位随时弃掉,而只对有效部位继续分离。
术 对象:天然产物:陆地,海洋;动植物(中药),
微生物,矿物 内容:分离,结构测定(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
理化性质,半合成,全合成,结构改造(组 合化学) 目的:发现新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 利用和改善药物来源 创制新的药物
一、天然产物的研究开发过程
(一)从天然药物或中药中开发新药 的方式
1、新动植物、矿物等的开发 经过文献资料或民间用药的调研或 通过现代药理学的筛选研究(含体内 、体外等研究),发现某种动物、植 物、矿物或微生物具有药用价值,然 后将其开发成新药。
• 中药西制。有效成分—先导化合物—单体新药 • 青蒿素→蒿甲醚; 地高辛→β-甲基地高辛
(二)新药开发的阶段:
① 临床前研究: ② 临床研究: 临床实验 ③ 试生产:Ⅲ期临床实验,主要是考
察其安全性。
天然 物药 品 (一 类新 药) 的开 发研 究过 程
二、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成份的研究方法
(一)天然药物及中药中原生生物活性成份 的研究:
氯仿回流提取3次,每次5000ml
氯仿提取物 残渣
教学内容
一、 熟悉天然药物的开发程序
二、了解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分离研究方 法途径和实例
中药、天然药物的用药形式:
1、原生药(原药材):用量大,使用保存 都不方便。
2、提取物(中成药):方便,实用。
3、有效部位或活性成份单体:结构清楚 ,其疗效确切,质量易控制
基础:文献资料,民间用药经验 手段:生物活性测试(高通量筛选),提取分离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