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管仲列传》叙事艺术探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列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字词句式)

2、探究本文的叙事艺术(重点)

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探究讨论法

3.诵读法

课前准备:

1.熟读文本,理解大意,能复述情节。

2.自己归纳整理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

3.找出不理解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赞美史记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司马迁的《史记》为后世的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奠定了基础。《管仲列传》夹叙夹议,包含引述,作者在深情的叙述中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这节课,我们一起关注文本背后的作者,探究其叙事艺术。

二.结合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教师点拨。

(一)词类活用

1.齐桓公以霸:霸名词作动词,称霸

2.富国强兵:富使动用法,使……富;强使动用法,使……强

3.管仲既任政相齐:相名词作动词,做宰相

4.公子纠拜,召乎死之:死为动用法,为……死

5.管仲因而信之:使动用法,使……守信用

6.贵轻重,慎权衡:贵形容词作动词,重视

7.然孔子小之:意动用法,以……为小,轻视

8.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意动用法,以……为羞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二)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

①管仲既用,任政于齐。②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2.宾语前置句

①岂管仲之谓乎?②分财利多自与。

3.省略句

①不以(之)为言。②齐桓公以(之)霸。

4.被动句

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三)难句翻译(学生上黑板)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见……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

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多次作官,多次被国君放逐(贬斥),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翻译指点:关键是“无耻”、“羞”和“耻”。

参考译文: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3、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翻译指点:谋,要理解成谋划;穷困,处境困难;还要注意补充所缺成分“使他”。

参考译文:我曾经为鲍叔牙出谋划策却使他处境更加艰难。

三.探究叙事艺术

(1)文本探究

第一部分记叙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问题探究:

1、叙述了什么?

2、怎样叙述的?(顺序、视角、详略……)

3、叙述中寄寓的情感和意图?

第二部分记叙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问题探究:

1、叙述了什么?

2、怎样叙述的?(顺序、视角、详略……)

3、叙述中寄寓的情感和意图?

第三部分记叙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问题探究:

1、叙述了什么?

2、怎样叙述的?(顺序、视角、详略……)

3、叙述中寄寓的情感和意图?

(2)拓展问题探究

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如何理解?

文本对照:

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桓公实……,管仲因而……

结论:朋友相知、君臣知遇的赞叹企盼,个人人生坎坷的孤独痛苦,不羞小节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认同与宣示。

四、课堂小结

1、积累文言知识(游、匡、羞、知、俗、因)

①齐桓公以霸②分财利多自与

③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④岂管仲之谓乎

2、探究本文的叙事艺术(重点)

①追根溯源的叙事,意在揭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详、略剪裁与写作需要密切相关

②通过事件丰富人物形象。

③在叙事中融入好恶褒贬,含蓄表达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反思

“文”和“言”如何结合是每篇文言文的难点,本篇也不例外。本课主要将文言知识放在课前,由学生自主解决和合作探讨解决,然后上课进行检查和归纳。但效果不够理想,需在课后再进行练习巩固。

本文的难点是作者的叙事艺术,联系前面所学《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课文,学生基本能发现问题。但现在学生对叙事文本大多关注情节,忽视对叙事艺术的关注,这方面应该加以引导,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学情分析

大多数同学文言基础较为欠缺,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存在畏难情绪,相当一部分学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有意思容易点才能投入学习。尤其是这种情节性不强的文章,在学习上较为被动,专注力不足。

我认为,文言文的教学要放低重心,落到“实”处,教学中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兴趣,由易到难,不能对学生要求过高,但一定要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我把重点字词的梳理及文意的疏通交给学生用预习课自己去完成。因为文章相对浅显,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进行自学,再经过小组讨论,基本能够解决课文的大多数问题,这样他们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展示,老师用抽检的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