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教研活动语文教材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教材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
语文教材作为基础学科教材,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语文教材分析教研活动,旨在对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指导。
本文将对本次教研活动的教材分析进行总结和阐述。
二、教材分析1.教材概述本次教研活动所分析的教材为某版本小学语文教材,共分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分为上下两册。
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注重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同时融入了传统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2.教材特点(1)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小学生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句式、修辞、文学常识等。
同时,教材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
(2)层次分明,循序渐进教材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分为不同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每个年级的教材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注重人文素养,培养道德品质教材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4)图文并茂,激发兴趣教材设计精美,图文并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材分析(1)字词教学教材在字词教学方面,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结构、意义和用法。
通过多种形式,如生字表、字词卡片、识字游戏等,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识字能力。
(2)阅读教学教材在阅读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教材选文丰富,题材广泛,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寓言等。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3)写作教学教材在写作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如写作结构、修辞手法等。
高中语文说课稿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说课稿教材分析在当今教育体系中,高中语文教学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它不仅是学生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学生思维品质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深入分析和有效说课,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高中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
高中语文教材通常由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文学体裁构成,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
教材的编排往往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旨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在说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进行细致的解读。
这包括作品的背景介绍、作者资料、文本内容、文学特色、思想情感等方面。
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产生环境和历史条件,从而加深对作品意义的认识。
作者资料的介绍则有助于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特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
在分析文本内容时,教师应注重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例如,对于一篇小说,可以分析其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叙述视角等;对于一首诗歌,则可以解读其意象、韵律、节奏等。
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如修辞手法、句式结构、词汇运用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和表达能力。
文学特色是作品分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教师需要指出作品的独特之处,如其创新的艺术形式、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地域特色等。
通过对文学特色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说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等方法实现。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同时适时给予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
此外,高中语文教材还包括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如文言文阅读、现代文写作、修辞知识等。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篇目
<地球,我的 母亲>(郭沫 若)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对大自然,工农的 比喻的运用,”我” 赞美,”五四”强烈 的形象和激情. 反封建,个性张扬. 身居异国对祖国和 “太阳”的寄寓意义. 家乡的思念与热爱. “三美”主张 讴歌同情劳动妇女, 艾青体的诗歌特征 抨击旧制度罪恶. 人物形象,语言,手 法,形式..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十年动乱”中一 钥匙,回家,蓝天,风 代青年的困惑,思 雨,寻找,太阳等意象 索和追求 的象征意义. 前三节的”意象”象 征及后几节的直抒胸 臆
<相信未来> 文革年代对未来 的一种企盼. (食指)
<停电之后> 与黑暗势力的抗 争 (穆旦)
<这也是一 切>(舒婷)
“太阳”,”电灯”,”蜡 烛”与”风”,”黑暗” 的意象对比.
外国诗 三首
篇目
<雨巷> (戴望舒) <预言> (何其芳) <窗> (陈敬容)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特定环境下迷惘 “雨巷””丁香姑娘” 彷徨中对美好理 的象征,内在跌宕回 想的向往和追求. 环的诗情,复沓和谐 的韵律. 年轻人梦幻般的 美好向往(爱情, 理想)与迷惘. 何其芳前期诗歌特 点:哀伤,唯美. 诗歌中形象含义理 解. “窗”外的”太 阳”,”蓝天”与” 重帘”隔断的对立 意象象征.
坚信正义,坚信光 各种比喻形象的象征 明,坚信未来. 意义,排比句式的气 势.
篇目
思想内容
艺术手法
“西风”的象征意义 (与我国传统赋予意 义比较),奔放,雄浑 的风格.
<西风颂> 赞扬”西风”摧 枯拉朽,驱赶”冬 (雪莱) 天”,迎接”春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课例分析报告引言高中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课例分析是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和总结的方法。
本文将从学生学习情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对一堂高中语文课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探讨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课程背景本课是高一下学期的一堂语文课,教师选择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章节《贾琏遗诏之事》作为教学内容,时间安排为一节课,总时长为40分钟。
课堂上有45名学生参加,班级整体学习情况较好。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贾琏遗诏之事》,深入了解《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3.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贾琏遗诏之事》是《红楼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通过贾琏遗诏的事情展现了贾家家风的荒淫腐败和族谱中的权力斗争。
教师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展开:1.阅读与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细节、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等内容。
2.分析与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贾琏遗诏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德、伦理和社会议题。
教师通过提问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3.创作与表达: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相关的读后感或写信。
学生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1.导入法:教师通过引入《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建立起对文本的认知框架,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合作学习法:教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共同理解课文和思考问题。
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激发了对故事情节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3.互动探究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通过学生提问、讨论和回答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参与度。
4.归纳总结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和梳理思路,教师在课堂结束时进行了总结归纳。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特点和问题分析:特点:1.内容丰富多样: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文学、文化、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注重实践能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文学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3.自主选择性: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课程设置具有自主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问题分析:1.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人员和出版社不同,导致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教材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深度和广度;而有些教材则难度较大,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2.教材内容过于专业化:有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内容过于专业化,侧重于文学、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而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则涉及较少,这会导致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均衡。
3.教材的实践环节不足:尽管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但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资源不足等),实践环节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
4.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难度梯度不合理,有些课程过于简单,而有些课程则难度较大,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具有内容丰富多样、注重实践能力和自主选择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内容过于专业化、实践环节不足和难度梯度不合理等问题。
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工作,提高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高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等语文水平。
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简析,从内容、结构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十分丰富多样,涵盖了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写作技巧等多个方面。
其中,古代文学包括了古代诗词、古代散文、古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则包括了现代诗歌、现代散文、小说、戏剧等。
此外,修辞学的知识也是高中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修辞手法、修辞格等。
最后,教材还会引入一些写作技巧,帮助学生提升作文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材的结构高中语文教材一般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
单元内部的内容会按照时间顺序或者话题关联来进行编排。
在每个单元内部,又有文言文、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作品。
此外,教材还会配备相关的说明、注释和练习题目等。
三、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1.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高中语文教材不仅承载了高中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还进一步拓展了相关的文学理论、修辞学等知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文学与现实结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不仅是独立的艺术存在,还与现实生活相辅相成。
通过教材的学习,学生可以将文学作品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增加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
3.多样性的文学体裁:高中语文教材包含了多种文学体裁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不同体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注重思辨与创新: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思辨与创新,通过引入一些富有深度和挑战性的作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内容丰富多样,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特点。
通过系统学习教材,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培养对文学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学情
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材分析高中语文必修二包括四个模块,阅读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每个模块下又有子目录。
首先,阅读鉴赏,共四个单元,分别为写景状物散文、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诗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和演讲辞,共计十三篇课文。
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第一单元教学说明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名篇佳作,我们现在基本都已完成,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熟悉,我不再多做分析,(这些散文名篇的共同特点,一是写景精美,情味浓厚。
尽管课文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含蓄,有的直率,但都情景交融。
二是意蕴深刻。
不仅展现了景之美、情之浓,而且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思想,可以引发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的多方面思考。
三是语言美,语言是支撑文章思想情感、构思布局和艺术风格等综合大厦的基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加以体会、品味写景状物散文的语言,它是最能体现散文语言的美。
)下面是第一单元的一点不成熟的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这些散文都来自整理的亲身经历、体验,抒写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学习,我们要试着与学生一起体验整理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感受整理的情怀。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我们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所以要尽量创设环境,关注学生阅读,尊重学生个体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我们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点拨,但不要以自己的分析讲解替代学生的独立阅读。
第二单元教学说明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歌,是祖国语言中最为精粹的部分。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学习,我们可以汲取多方面的养料。
本单元选的是先秦至南北朝的诗歌作品,共七首。
《诗经》两首:一为《氓》,偏重叙事;一为《采薇》,偏重抒情。
《离骚》在课文里所节选的是全诗感情最浓烈、诗人形象最鲜明的部分,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屈原执著、高洁的风范等有一定了解。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随着高中教育的深入发展,语文教育作为核心学科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地位和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高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价值,本报告将从教材结构、内容设置、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教材结构高中语文教材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总体结构、单元结构和教材选择与编排结构。
总体结构:高中语文教材由阅读、研究与写作、总复习三部分构成。
其中,阅读部分占据教材主体地位,突显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重要性。
研究与写作部分则提供了学习研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思维、学术研究与写作能力。
总复习部分旨在回顾前几年所学的知识,梳理知识脉络,为高考复习提供支持。
单元结构:每个单元由多个学习任务构成,形成了一个主题模块。
学习任务有阅读任务、研究任务、写作任务等,其中阅读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
而研究任务和写作任务则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材选择与编排结构: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不仅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还涵盖了现代文学作品。
编排方面,教材注重知识的渗透与延伸,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融汇,使学生能够形成知识的系统与触类旁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设置包括经典作品、当代文学、古代文学、纪实文学、实用文学和非文学性阅读材料等多个板块。
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是高中语文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学习经典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批判思维。
同时,经典作品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代文学:当代文学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学生了解当代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思潮,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同时,当代文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古代文学:古代文学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报告
教材分析报告一.教材分析名称: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分析报告二.教材分析目的:了解教科书的内容、优点与局限、提出教材使用建议。
三.教材分析内容:人教版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析与评价。
四.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五.教材分析过程及结论:(1)总体分析:这套教科书并没有一味追求内容和样式的“新”、“奇”、“特”,而是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出新”:这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特色。
“守正”,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
在这套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没有全盘推翻以往的教材体例,也没有轻易改变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特别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难度,从而使整套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教科书体例的大体稳定和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衔接过渡。
“出新”,一是从整体面貌看,这套教材贯彻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突出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是从教学角度看,这套教科书注意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开发余地,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这套教科书努力适应新时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活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模块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后面还有“扩展阅读”和“名着导读”,这就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教材分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是根据教育部5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精神编写的,也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全套教科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这套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坚持“守正出新”,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教科书内容的综合性;突出“过程和方法”,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使这套教科书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编排体系上,这套教科书按照“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大板块安排相关内容。
阅读鉴赏同前几册一样,本册的“阅读鉴赏”部分也是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的内容依次是小说、古代散文、文艺学论文和自然科学论文。
每个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前两篇是精读课文,后两篇是略读课文。
教学中如果教师感到课时不够,所选的课文不一定全都要教,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处理。
第一单元是小说单元,与这套教科书必修三的小说单元遥相呼应。
所选的课文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边城》(沈从文)、《哦,香雪》(铁凝)。
小说作为人生的“百科全书”,深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
阅读小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因此,这套教科书共安排了两个小说单元。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的小说,阅读时要从形象、语言、主题、情节等方面全面把握。
考虑到必修三的小说单元已经重点强调了小说的形象和语言,所以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 YUWEN 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第二单元为古代散文单元。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报告(必修一)
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分析(必修一)我省我市从今年秋季开始,高中进入新课程改革,高一语文使用的是苏教版的教材。
对于这套新教材,不少教师还较陌生。
如何使用好这套教材,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又能切实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一大课题。
本人学习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照人教版语文教材,对苏教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从宏观整体和微观具体认识、分析、使用好这套教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并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贯穿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
三大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五方面目标:积累·整合----知识、能力的积累与融会贯通,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
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
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感受·鉴赏------建立在知识基础上整合而形成的语文基本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
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
”思考·领悟----感受鉴赏基础上的深层次提升、吸收和内化(人文与知识)。
“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析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分析一、解读课标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选修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同时也还承担“基础性”的教育任务。
二、教材内容分析从高中必修教材看,学生应该学习的古代散文按文体分为四大类: 1. 史传类散文,如《烛之武退秦师》; 2. 游记类散文,如《赤壁赋》; 3. 说理类散文,如《劝学》; 4. 抒情类散文,如《陈情表》。
这是从文体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古代散文。
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有三个散文单元,第四个单元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要求学生掌握诗歌所创造的形象和散文所创造的形象的区别,掌握它们各自塑造形象的方法。
第五单元是“散而不乱气脉中贯”,要求学生掌握散文中“形”与“神”的关系,能够从结构、意脉、文气等方面深入体会作文的思想情感。
第六单元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也就是本课程,它要求学生认识古代散文不拘固定格式、灵活多样、新颖生动的特征,体会这类文章的写法,感受其生活气息和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这三个单元,第四单元赏文中形象,要求深入理解内容;第五单元则赏“形”与“神”的关系,由内容扩展到形式;第六单元主要赏文体和写法。
三个单元,把欣赏古代散文的最主要的三方面都涉及到了,前后有机联系,形成了一个欣赏古代散文的整体。
本单元分为三部分:赏析指导部分,自主赏析部分,推荐阅读部分。
赏析指导部分的编写意图,无疑是在作赏析示范,希望通过对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散文的特点,掌握赏析文章的基本方法。
自主赏析部分是三篇文章,其编写意图,是想让学生把从第一部分学习到的鉴赏方法,运用到这三篇文章中,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部分提供了两篇文章,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强化已经学到的鉴赏知识和已经形成的鉴赏能力。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课程,是有着较丰厚的基础的。
1. 字、词、句式、文化知识等基础较为丰厚。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教材分析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我校也从2020年秋季开学,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一、新教材整体框架分析根据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新课标”设置了18 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著作专题研讨”),其中3个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
课程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每类课程开设2个学期。
其中必修共设8学分,包含7个学习任务群;选择性必修共设6学分,包含6个学习任务群;选修共设12学分,包括6个学习任务群,学生自由选择。
高一学习必修上、下册,高二学习选择性必修上、下册,高三学习选修上、下册。
二、高一语文上学期必修上册目录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红烛/闻一多*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致云雀/雪莱3 百合花/茹志娟*哦,香雪/铁凝单元学习任务第二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4 短歌行/曹操*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5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登高/杜甫*琵琶行/白居易6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7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8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9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穆青冯健周原*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林为民*“探界者”锺扬/叶雨婷单元学习任务第四单元当代文化参与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一记录家乡的人和物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六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10劝学/荀子*师说/韩愈11 反对党八股/毛泽东12拿来主义/鲁迅13 读书目的和前提/黑塞*上图书馆/王佐良单元学习任务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郁达夫*荷塘月色/朱自清15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16赤壁赋/苏轼*登泰山记/姚鼐单元学习任务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学习活动一丰富词语积累二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三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使用古诗词诵读静女/《诗经·邶风》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注:篇名前标有*的为自读课文三、高中语文新教材和课程变化分析变化一:提出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新课标实行前的高中语文教材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有思想性、时代性和可接受性等几个方面的优点,在当时具有不可否认的先进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编写者和学习者之间所存在的理解和审美方面的差异,教材客观存在的诸如选文内容比较陈旧、编排方式较为呆板、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等不足就逐渐暴露出来,再也不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了。
而新课标实行以后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之上对传统高中语文教材作了改进并有所创新,无论从思想上、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处处体现了一个“新”字,更利于培养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新课标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新课标;教材分析;语文[]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1009-1122(2019)03-0105-03 当今世界各国的国力之争完全在于人才之争。
因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发展战略的制定。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则是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
社会的发展要求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人才。
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类型、哪种规格的人才,都必须具备起码的语言能力:听、说、读、写。
语言能力的合格是人才合格的最基本条件,而要培养具有一定的语言素质的人才就必定要发展语文教育事业。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地位,信息时代的到来更是加强并巩固了其重要地位。
改革语文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对提高人民素质的要求,也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对新课标实行前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回顾(一)对选材标准的回顾1963年5月《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课文必须是范文,要求文质兼美,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入选的文章,一般应该是素有定评的,脍炙人口的,特别是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的。
”1978年3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语文要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必须思想内容好,语文文字好,适合教学。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沁园春·长沙》2、《雨巷》、《再别康桥》3、《大堰河,我的保姆》单元教材分析:必修一第一单元──诗歌单元重点:抒情,意象。
这个单元指导学生品味、鉴赏诗歌。
在具体接触文本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即使是叙事诗,也把抒发感情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极为发达,“情”是诗的内核。
《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钟嵘《诗品》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乎诗。
”别林斯基说:“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众多论述表明,情感抒发是诗歌最主要的美学特征。
感情是诗歌的内容,人们可以把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个剧本的内容复述得头头是道,但是,要复述一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却非常困难,你只能说它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思想。
感悟力差的读者,读一首稍微晦涩一点的诗,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可以说,诗歌的思想情感就相当于小说散文剧本叙写的内容。
诗评家吕进说得好,诗歌内容是“诗是生活的大海蒸发出的纯净、美丽的云霞。
读者从诗中所得到的是感情上的满足、启示与享受”。
如这个单元所选编的这些名篇佳作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对“母亲”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教学时用“情”这根红线来贯穿,学生必大有思想和情感的收获。
正因如此,教学这个单元的诗歌,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以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鉴赏这些诗歌,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与评价
六、创新性分析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上注重创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方式。教材中的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等内容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 机会。特别是选择性必修部分的教材内容设计更加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 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这种创新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 分析与评价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概览
03 三、价值评估
04 四、竞品对比分析
05 五、可靠性评价
06 六、创新性分析
目录
07 七、可持续性考察
09 九、影响力分析
08 八、用户反馈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评 价
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教材的编写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最近,人民教育 社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出炉,这套教材引起了广泛。本次演示将对这套教材 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背景介绍
人民教育社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全套共五册,包括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个部 分。必修部分分为上、下两册,选择性必修部分分为上、中、下三册。这套教材 的编写是在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和人文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为现代文和文言文两部分。现代文 选材广泛,包括散文、小说、科普文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 力。文言文部分则精选了古代文学、文化经典作品,如《论语》、《左传》等,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文表达方式。
五、可靠性评价
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是建立在广泛调研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的, 其内容符合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此外,这套教材的编写也得到 了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参与,保证了教材的质量和可靠性。在使用过程中, 许多师生对这套教材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可和好评,认为其内容丰富、难度适中、 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
高中语文教材简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介绍( 一 ) 指导思想1. 在义务教育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 进一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挥语文课在育人上的独特优势 , 使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2. 体现高中语文的基础教育性质 , 在突出人文性的同时 , 充分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3. 尊重差异、发展个性、鼓励创新 ,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 , 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 努力体现时代性 , 充分反映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语文学科本身的新进展。
5. 努力做到适应城乡大多数学校的实际需要。
6. 总结、丰富中学语文教材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 二 ) 总体概况全套教科书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系列。
必修课教科书按 5 个模块设计 , 每个模块编为一册 , 共 5 册。
选修课教科书按 " 诗歌与散文 " 、 " 小说与戏剧 " 、 " 新闻与传记 "" 语言文字应用 " 、 " 文化论著研读 "5 个系列编写 , 共 15 册。
必修课教科书均配有 " 教师教学用书 " 和 " 扩展阅读 "'( 《语文读本》 ) 。
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配制录音带、录像带、教案、学案、同步练习等辅助产品。
( 三 ) 主要特色1. 守正出新 , 努力适应高中语文教学的需要。
坚持“守正出新”的编写理念。
继承我国中学语文教材编制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同时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本套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丰富多样的选择性。
2、突出综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目标的综合(三个维度)。
(2)内容的综合(语文学科内各种要素,语文与跨领域学习内容的综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分析报告
一.教材分析名称:人教版高中新课标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分析报告
二.教材分析目的:了解教科书的内容、优点与局限、提出教材使用建议。
三.教材分析内容:人教版教材内容、结构特点分析与评价。
四.结构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
五.教材分析过程及结论:
(1)总体分析:
这套教科书并没有一味追求内容和样式的“新”、“奇”、“特”,而是在坚持“守正”
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出新”:这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特色。
“守正”,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
在这套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中,没有全盘推翻以往的教材体例,也没有轻易改变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特别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难度,从而使整套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教科书体例的大体稳定和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衔接过渡。
“出新”,一是从整体面貌看,这套教材贯彻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突出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是从教学角度看,这套教科书注意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开发余地,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
三是从学生角度看,这套教科书努力适应新时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活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模块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后面还有“扩展阅读”和“名著导读”,这就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
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
为避免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供学生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每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四个单元。
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
每个单元都有四篇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部分作课堂教学文选,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必修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单元安排见“表1”。
“表达交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
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首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每册共安排了4个专题,5册共20个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整合在
一起,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也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写一些读书笔记,强调读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安排了一些带有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
这样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独立安排的写作专题的特点是:第一,过去的写作教材往往只着眼于写法,容易导致纯技术性训练。
这套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
也就是每一个专题开头都先提出“写什么”的问题,接着对“写什么”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带出“怎么写”,在写法上加以点拨。
最后在这个“写什么”的范围之内,设计若干个参考题目,让学生练习(可以选做)。
第二,“写什么”“怎么写”与“参考题目”三者密切结合,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
3.在解决“写什么”的基础上谈“怎么写”,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修教材中“写作”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2”。
习,安排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朗读、背诵、复述、讨论等;二是在“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实践活动中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三是每册设计四个专门的口语交际单元,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和访谈。
活动的设计强调具体情景的设置,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
必修教材中“口语交际”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3”。
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必修教材中“梳理探究”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4”。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这套教科书还安排了“名著导读”栏目。
每册教科书介绍两部名著,以中外文学名家名著为主,其中部分与学过的课文内容衔接。
“名著导读”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主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
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5”。
1.体例“模块化”
“模块化”是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拘泥于通常采用的“文体系列”或“表达形式”的纯文学性概念角度,也避免陷入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专题”的泛语文化编排倾向,而是注意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几方面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
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
如每册中均包含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
同时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如“阅读鉴赏”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选,又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表达交流”分成不同专题,再包括相关内容单元,从而适应教学安排的需要。
另一方面又“聚零为整”,在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学习中,各个不同模块可以灵活组合。
例如在“阅读鉴赏”部分学习“情节与语言(中外小说)”文选系列时,就可以结合学习“表达交流”部分中的“语言表达(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专题,同时结合学习“梳理探究”部分中“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等内容,从而让学生举三反一,收到学习训练的体验与认识反复归拢、提升的效果。
2.突出“过程和方法”
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的地位,并在多种教学目标实施的设计中细腻地体现浸润式学习的理路,是这套教科书的又一特色。
整个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向,但其中“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
“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包括:鉴赏的过程和方法,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几个方面的反复训练去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领悟力,以及应用、梳理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陶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写体例分析。